小巷里的重组家庭by白茄
白茄  发于:2025年11月22日

关灯
护眼

江小娥转身就走了。
人一走赵松就凑了过来,“她还真一点都不着急,是真有底气不慌还是说她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你管那么多做什么?”张福顺不耐烦地挥挥手,“赶紧忙去,你那边的进度也没赶上,别到时候在一群人面前丢脸了。”
“那不能!”赵松活动活动筋骨,“拖拉机是大件,车身这一块的用料实在是太费劲了,我这边拖了进度,我不信其他两个小组能超我多少。”
既是大件,用料又多人手又不足,操作过程比想象中的进度要慢一些,但并不是说他们能力不足,而是因为多方因素的原因。
他这边没赶上原先定好的进度,另外两个小组也绝对没好到哪里去。
张福顺很显然也是知道这点,主梁的一块就是由他亲自操手,能当上大组长自然也是有些能力的,速度的快慢完全取决于难度,这次的任务确实比想象中更有挑战。
他道:“慢一点就慢一点,但绝对不能偷工减料,每一个细节都得掌控好……”
“嗐,跟我说这些官腔话做什么?”赵松不耐烦地打断他,他抬着下巴示意着左侧,小声说着:“那边的进度要真的差很多,你是不是会把那位小同志给换了?”
张福顺没好气的道,“有这功夫你就干活去,别在这叨叨。”
实在搞不懂他这个师弟怎么好奇心就这么重。
赵松不乐意离开。
要不然一直好奇着都没心思干活了,他没搭理师兄的话,自顾自说着:“我中午的时候碰到王耀了,他也是倒霉,一次考级生了重病、一次考级家里又出了事,要是都顺利通过,他考上六级技工都有可能,哪会像现在还停在四级工一直没上去……”
论倒霉还真没人比得上王耀。
明明身上的技术不比他差,却因为各种原因在四级工熬了两三年,也不知道今年会不会出事,要不然还得继续熬。
他接着说:“本身这次他没当上小组长就不服气,结果还被安排到那么年轻的同志手下干活,你是不知道他这两天脸都是黑的,也就是今天中午的时候看着挺高兴,我估摸着他是觉得自己接班有望了。”
下午就会验收成果。
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门清着,为什么师兄要弄一个三天的检查,还不就是想看看某人到底有没有真本事。
如果有那就算了,一切凭本事说话,就算不服气那也只能憋着。
可如果不让他们服气,这个小组长的位置早就有人惦记上了。
王耀绝对是其中一个。
江小娥所在的三小组,四个成员中绝对不止王耀一个人动了心思,想争的人肯定不少。
看看王耀这几天的脸色,昨天一脸黑沉难看得要命,今天脸上的笑止都止不住,这不就是即将升职的激动吗?
哪怕仍旧停在四级工,但要是这次能以小组长的身份完成项目,后续肯定能担在重要的位置上。
本来小组长的位置都已经被分完了,现在突然空出了一个,别说是王耀了,要是换作他他也高兴。
张福顺听得皱眉,“是不是,五点后就知道了。”
说是这么说,但心里也觉得师弟说得有些道理,他还想着晚上得抽空去找一下骆工,到时候把谁调上来,也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很显然,这一个两个都不觉得江小娥能在小组长的位置上做得长久。
造车啊。
这可是造拖拉机呀!
不说他们几个大师傅了,就算是所有的成员江小娥的年龄绝对是最小的一个。
她的加入那是把他们的平均年龄拉低了好多。
谁又敢信这么一个年轻的女同志能在二大组担上小组长的位置?
二大组可是全看手上活,可不是光脑子聪明就能做得好的,圈外有句话说得好,他们技术工那是越老越吃香。
反正很难相信就是了。
不单单是他们两师兄弟,二大组的人就没不好奇的,说是五点去左侧验收结果,五点还没到,赵松就歇了手里的活赶了过去,张福顺还想骂上几句,结果话还没开口,另外一个小组长郭军祥也端着手来了。
还不止呢,刘智明也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了消息,卡着点跑来凑热闹。
一群大师傅挤在六车间,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有多闲。
“咦,你们怎么都在这,看来都不是挺忙啊。”陆宣贵刚走进车间的大门,就看这几人站到一堆,他笑着道:“看你们这么清闲,还是活不够多啊,我得跟骆工提些建议,多为你们分些工作才行。”
“可拉倒吧。”刘智明说完,对着张福顺重重哼了哼。
没错,是对着张福顺。
搞得张福顺莫名其妙,副厂长说的话对着他哼做什么?
“没错,就是你。”刘智明瞪着他,“我手里的活一大把,特意放下过来盯着你,别以为我不是二大组的人我就不知道,你这个老小子故意为难小江呢,我要是不过来,指不准你怎么欺负她。”
“欸!你别胡说啊。”
“我哪里胡说了?”刘智明气得要死,人员分配时他心心念念想和小江分在一个小组,结果彻底错开,错开就错开吧,前期工作分开,最后还是有做集体任务的时候,到时候还是能合作。
结果呢?!
活都还没开始呢,就听到张福顺这家伙针对小江,把他气得都要跳脚了,小江是年轻看着是有些不靠谱,但骆工的分配会有错?
人员分配后,他还特意为小江的事找了老张,就担心二大组的人看小江年轻就低估了她,老张现在搞这一出三天验收,不就是摆明不信任骆工,不在意他说得话吗?
当然了,嘴上说是盯着老张别欺负小江,其实他也是来看老张一群人出丑,再忙他都要亲自来看看,看看小江是怎么把他们“打”服的。
没和老张嘴上扯皮,他率先朝前走去,“走吧,不是要验收吗?还等着做什么,真以为自己很闲啊?”
张福顺伸手点了点他,这老小子说话是真难听。
他知道老刘在气什么,但这能怪他吗?他还不是想着项目的重要性,不证实一下心里哪里会踏实。
换作老刘在他的位置,老刘能做得比他还要过!
“走走走,我都等不及了。”赵松直接越过自己师兄,迈着大步就上前,一个个磨磨蹭蹭,搞得他越来越好奇了。
他的步伐最快,没一会就超过了前方的刘智明,再往前,是一个大型的冲天炉,直接挡住了他们的视角,赵松往前走了十几步,这才看清三小组所在的区域,而就在这时……
就那么一眼,赵松突然停下步子,眼睛死死盯着半空中的位置,整个人跟被镇住了似的,半张着嘴都说不出话来。
“我的天爷!”
这一声惊叹,是从跟上来的张福顺嘴里发出来的,他和自己师弟同个反应,张大嘴死死盯着前方,除了先前那四个字的惊叹,都发不出其他声音了。
他看到了什么?!
那一条被架在半空中的横梁就像是一根强健的金属肋骨,两端青灰色的纵梁紧紧被焊接在一起,抵抗着扭曲和变形,这种冷峻、坚固,充满着机械美感的形象,就如同巨舰的龙骨一般!
而这一幕,其实对于他们这群大师傅来说并不陌生,他们太熟悉这种金属机械带来的美感。
他们惊讶的是,为什么这个东西会出现在这里?!
三天!三天时间江小娥就带领她的小组将一个横梁打造出来了?!

在这瞬间, 车间里除了机器设备的轰鸣声之外,就没了其他的声音。
明明来了一群人,一个接一个绕过冲天炉走过来, 可每一个人都像是最开始的赵松,双眼就这么直勾勾盯着前方,一时半会都缓不过神来。
直到一声忍不住的“噗嗤”笑声,将这些人的注意力给拉了回来。
赵松的反应最快, 他看着一脸笑意的王耀,问了一句显得很蠢但眼前的一切这样解释更来得让人接受,“这是你们从哪里拖来的?难不成在项目开始之前你们就抢先跑了?”
“啥屁话。”王耀站在横梁下方,伸手拍了拍, “咋样, 这可是咱小江组长带着我们弄出来的,我就知道你们会看傻眼。”
“怎么可能?!”
“三天时间就弄出来了?”
“你们偷工减料还不成?光夹具吊顶, 又是焊接铆接, 这么短时间嘶,这焊条可真流畅……”
是不是真材实料, 又是不是为了赶工而忽略质量, 用眼睛就能分辨出来。
几人绕着这条横梁转悠了一遍, 眼里的惊叹是止都止不住,别说整体了就是细小了一些边角处都处理得特别完美, 远看像是一条金属般的龙骨,近看就会发现每一个铆钉孔都落在精准的位置上, 孔壁光滑而规整, 而接连处堪称高水准的焊条,平整、均匀,就如同精工雕刻的艺术品一般。
谁都没法昧着良心说这是一件粗制滥造的作品, 甚至要评价一下的话,绝对能算得上优品!
可这就让他们更不可置信了,这是三天而不是半个月,就算能提高效率也不可能把效率提高到这么高。
一旁的王耀看到,脸上的笑意是止都止不住,他边上的三人也是一个样,硬是憋了三天,现在总算能大大地出口气了!
要知道这三天来他们四个人也忍得很辛苦。
谁都知道他们被分配到了一个小年轻手下干活,有好奇的也有来打趣的,反正不是来看热闹就是来看笑话。
对于这些,他们四个人是一概没回应。
不是心里憋着气不服,还是就等着现在,等着看这些人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怎么瞧怎么乐呵。
“你刚刚……是说小江组长?”郭军祥回忆着王耀刚刚的话。
“咱小江组长”,这几个字根本就不用解释了,明显的王耀这个极为傲气的四级技术工已经把江小娥当作了自己的上级领导,要不然也不会这么称呼她。
而能让王耀三天内改变他的态度,三小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横梁的制造,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她吧!
——小江组长,江小娥同志。
这个让人大跌眼界的年轻人,真的是狠狠给了他们一巴掌,用事实教育他们眼界不能太低。
“对呀,咱组长。”王耀重重点着头,那脸上是谁都能看出来的钦佩神色。
“你不是说她年轻……”
“屁话!”王耀打断了赵松的话,一脸认真地道:“你要敢乱说一个事,我就把你赶出去了!”
三天前的他确实有些不是东西,虽然没说什么难听的话,但不管面对谁都是一副不服气还会说一些阴阳怪气的话。
现在回想起来只想啪啪打自己的脸。
反正不能再让人提起,尤其是不能说到小江组长面前,万一她一个气不过把他踢出三小组,那绝对是他的损失!
赵松伸手扶了扶自己的脖子,一直昂头看着被架起来的横梁,看得脖子都有些酸了。
本以为第一次的检验,他小组就算没达到最佳的效率但也能排个第一。
可现在看来……还用说吗?
这要是把他们小组造出来的东西拿出来比一比,他这个五级工都没脸见人了。
他干巴巴地说着,“昨天还看你黑着一张脸,我还以为你们这边……”
“瞎说!我那可不是黑着一张脸,我是憋得!”王耀可不在意面前的这些人是不是比自己级别高,叉着腰阴阳怪气的道,“我憋着怕自己笑出来,不然哪里能看到你们这一张傻了吧唧的脸。”
“咳咳。”
身后传来轻咳的声音,他回头一看脸上挤满了笑容,“组长,你的表格做好了?下回让我们来,几张表格而已用不着你费劲。”
“对对,组长可是受了大累,趁着这个工夫歇歇就好。”
“就是嘛,咱们也不需要太着急,不然进度赶别的组一大截,到时候还是得停下来等着。”
“……”
“…………”
这里所谓别的组,不就是赵松和郭军祥?
不管这两人是不是来看笑话的,反正这会他们两个是特别地不自在,三小组的进度他们还真不能比,也正是因为不能比,尴尬的同时心里还浮现出了些佩服。
他们不是没想过这位小同志有些能耐,但眼前的这一切还是太让他们震撼了,张福顺也是其中的一员,看看四个成员一脸敬佩又恭维的样子,知道这次效率这么高的主要原因还是小江。
所以见到人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小江,你们这是怎么操作的?这进度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快多了!”
江小娥没直接回答他的问题,但早就已经准备好了答案,直接将手中的表格递了过去,“这是三天的行程安排表,每个时间段做什么事,上面都记录得很清楚。”
张福顺还没伸手接过去,边上的刘智明就抢了先,还大笑着说道:“小江不愧是你啊,我就说了你能行结果有些人还不信,现在好啦,脸被打疼了吧?”
还别说,真他爹爽快!
张福顺顾不上他的嘲讽,直接伸出手,“老刘你赶紧把表格拿给我看看。”
刘智明才不搭理他,直接拿着表格就看了起来。
虽然他不属于二大组的一员,但是他也很好奇小江到底是怎么做才把效率拉得这么高。
第一眼他就觉得这个表格列得特别清楚。
每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上每个人手中的任务,以及这个任务的详细安排。
到底是老手,没看多久他就惊讶地挑了挑眉,“你这个思路还真大胆,居然同时操作!”
“同时?”
“这么点人手怎么同时操作?”
“赵松你让让,挤得我都看不清了!”
这时候谁会让?
一个个垫脚探头,就想看清行程表上写着的东西,十来个人挤成了一团,把中间的刘智明包裹得都看不到人了。
而在这群人中,时不时会发出一声惊叹,在外围的江小娥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原来还能这样?”
“没想到能这么安排……”
“太厉害了,我怎么就没想到能这么做!”
是啊,没想到。
江小娥听着不由勾起了嘴角,她这次也是将上辈子的一些经验结合了起来。
半年前她之所以会把目标定在拖拉机厂,一来是因为这个厂子的前景,“拖拉机”可是个稀罕玩意儿,而造拖拉机的厂子那就更不用说了。
最少未来十几年,它绝对在所有厂之中属于最领先的。
再来也是因为她上辈子的产业和机动车制造有些关系,引领几十年的技术和知识,这就是她最大的金手指。
要知道,刘工他们现在在惊叹的事,落在她的前世,最快的记录是四十五分钟!
在流水线作业上完成一个车架的横梁连接仅仅只需要四十五分钟!
可在现在,半个月都算是效率高的!
因为这中间差了几十年,是这几十年无数技术工人琢磨和研发出来的成果,才将时间缩短到极致。
不过她现在也没办法将时间拉短到四十五分钟内,她可以修改一些步骤,也能提出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建议,将五人小组每一个人都发挥到极致。
但是横梁制造除了人工之外,还需要机器的协助。
现有的设备跟不上,她最多也就只能把时间压缩到三天。
而这三天虽然看似很震惊,但她也没表现得太出格,她这段日子可是阅读了大量有关机械方面的书籍,稳固根底之外,也是怕自己有些地方推进的太快自己圆不过来。
她想推动,但是同样的她也得谨慎!
所以在众人惊叹之后,一个个疑问就向她抛了过来,江小娥并没有惊慌,而是有条不紊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你来我往,再详细地介绍了整个过程,不知不觉中外面的天色都黑了。
还是刘智明听到自己肚子叽里咕噜的声音,才察觉自己饿得不行,便打断了他们的交流,说着:“都这么迟了,你们有什么问题明天再问,小江同志年纪小受不住饿,也得让她回去吃口饭填填肚子。”
“都已经七点多了?”
“这时间也过得太快了,咱们是五点钟过来的吧?”
可不是五点吗。
五点整他们就集聚一堂,一块过来验收结果,可谁能想到最后反而成了学堂里的学生,在小江同志这里汲取了不少知识!
“我现在都不想回去了,恨不得马上去试试小江刚刚说的吊装铆接法,还别说,两个任务同时进行,时间真能缩短不少。”
“肯定能!”赵松抬了抬下巴,“能不能行,现在可是实实在在摆在咱们面前,要是没效果只能说你自己没操作对。”
要不是天色太晚,他真的还有好多好多疑问想问问,小江刚刚说的那些如果真的操作起来,有一部分流程其实也能运用到他的任务上,也能缩短操作的时间。
“明天吧!师兄,要不明天请小江……请江工为我们好好讲解一下?抽出半天的工夫能让大伙都缩短时间!”
张福顺立马点着头,“小江师傅,你觉得方便吗?”
“当然没问题。”江小娥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这个详细过程没必要瞒着,她既然能带着小组成员一起操作也就没想过瞒着。
说实话,她还挺喜欢这个称呼。
江工,小江师傅。
看来这场仗,她胜得还挺漂亮。
三天的努力很值得,不过接下来的几天她也没闲着。
先是开了一场三十多个人的交流会。
不仅仅只有二大组的成员参加,其他大组听到消息后也派了不少人过来,主要是她来讲解,跟着就是回应三十多个人无数个问题。
这场会议,她是一点都不露怯。
也正是因为这场会议,在这群技术工的嘴上不再称呼她为“小同志”,而都是尊称为“江工”。
“江工,早上好啊。”
“江工,吃了吗?”
“江工,横梁的跨度是不是能舒展开?”
“江工!”
“江工……”
“江工,那就麻烦你了!”洪公安和同事将那辆坏了的三轮摩托车运到了小巷,又一起扛进了院子。
他又是期待又是紧张地说着,“看外观没什么毛病,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没人能修好,江工你看看还能修吗?”
江小娥站在一旁看了看,她说着:“我得先检查一遍,能不能修我都会让大哥知会你一声。”
“行行,这费用……”
“费用等我检查后再说,主要还不清楚哪些配件有问题,要是能修肯定便宜一点,要是得换就贵一些,但再怎么说都不会比重新购买来得贵。”
“那行那行!”洪公安松了口气,忍不住看了一眼眼前的人,他和同事去拖拉机厂按维修的业务时,就忍不住打听了一下东阳这位妹子的情况。
没想到,人人都说他们找对了人。
又说江工现在正在接重要任务,和厂子里其他的技术工们一起在制造拖拉机,担的还是最主要的位置。
制造拖拉机呀!
连拖拉机都能做出来,想来也能修好摩托车吧!
还好他和东阳关系好,要不是他帮忙搭个线,人家江工这么忙又怎么可能抽出休息的时间来帮忙维修摩托车?
这么想着,他又觉得东阳是个能结交的人!
没再多说什么,道了谢之后洪公安就带着人离开了。
江东阳特意将人送出了巷子,等再回来的时候他脸上的笑都止不住,“没想到我这个混子还能和派出所搭上关系,这以后真要再闹出什么事,咱们也能找找关系了事儿了。”
“说什么呢。”江小娥白了他一眼,“我怎么觉得你巴不得发生什么事。”
“呸呸呸,我可没这么说!”江东阳乐呵着,走到摩托车的边上就伸手去摸,他好奇地问道:“妹子,这能修好吗?”
“能。”江小娥斩钉截铁地说着,配件修不好那就直接替换,一个配件换不好那就换俩,实在不行把全车的配件换了都行。
反正给她足够的材料,这辆摩托车想修不好都不行!
而现在不比以往,以前就算借用学校的关系也很难找到一些他需要的材料。
但是拖拉机厂就不同了,虽然这个维修单子直接派给了她,但这个单子还是挂的拖拉机厂的名,她可以去厂子里申请各种材料,只用补交成本费用就行。
这个费用自然是派出所那边出,哪怕更换全部的配件,最后的费用肯定没有重新采购来得高,甚至连一半都不会有。
她相信派出所对这个费用一定没有意见。
真要替换了全部的配件,那就是说除了框架以外全都是新的,相当于用半价采购一台全新的摩托车,换作是谁谁都会高兴吧?
不过这辆摩托车应该不至于坏到这种程度。
具体怎么样还得先检查一遍再说。
正当江小娥拿起工具想将前面的车架拆开时,隔壁院子里就传来了一阵惊讶声。
“程芬,你怎么回来啦?”何阿姨的声音在隔壁响起,这让江小娥忍不住回忆起以前。
最开始大哥和嫂子还没结婚时,每回家里发生什么热闹的事儿,小杨采就会热情邀请她来他家的院子看热闹。
趴在墙头,一眼就能看清对面的情况。
没错他们现在并没有在自家,而是在嫂子家的院子里。
把派出所的摩托车拉到小巷来修,主要也是方便她,要不然每天大晚上的下班还得再转一个地方去维修摩托车,那实在是太费事儿了。
所以江东阳就提议把摩托车拉到他媳妇院子,反正平日里吃饭聚会都是在隔壁,这边的院子也没什么用处,当个临时的维修场所也不错。
“程芬好像和她男人吵架了?”江东阳早在隔壁发出声音时就踩着个凳子悄悄看了看。
他跳下凳子凑到妹子身边小声道:“拎了一个包回来,说是要在家住上几天。”
说话期间,那边也跟着响起了两母女交谈的声音。
就一个院墙,稍微大点就能听到。
程芬也不知道嘟哝了一句什么,何阿姨就气得音量大了一些,细细去听还真是在娘家多待一段时间的话。
江小娥听得皱了皱眉头。
江东阳“啧”了一声,“这才结婚没几天怎么就闹到回娘家的地步了?”
江小娥没心思跟他八卦,忙碌的生活让她自然是对其他事提不起一点兴趣。
她想了想,开口问着:“大哥,之前嫂子说这边的柴房可以收拾出来让我们住?”
“你想搬过来住?”
江小娥点了点头,“闹得有点烦了。”
大哥最初说柴房的事,她其实就动了心思。
之所以一直没提起,是因为程芬那个时候还在农场改造,她和程荭又住的挺融洽,也就不想折腾。
后来程芬回来,回来当天就说起了自己马上要结婚的事,那时候她就想着忍忍,等程芬结婚搬出去,再过大半年程荭也会结婚搬出去,到时候屋子就当到一个人住,没必要搬来搬去折腾了。
但没想到的是程芬这才结婚没几天就拎着行李回了娘家,这让江小娥觉得这以后一定是常有的事,那还不如早点搬到嫂子这边来。
她和程荭能相处得融洽,是因为她们两个都不是那种打扰到别人的性子。
谁要是晚睡,待在屋里的动静都会刻意收敛些。
早起了,也会动作轻一点怕把同床的人闹醒。
屋子里谁的东西谁收拾,要是收拾不过来也会顺手帮帮忙。
但程芬很显然不是这样,她绝对不是一个好舍友的标准,一起住下去崩溃的只会是她的舍友。
现在能搬她还是早点搬吧。
隔壁的院子属于爸和何阿姨,程芬就算天天待在娘家,那也是她的权利。
这个家没人会觉得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没资格一直待在娘家。
到时候三姐妹都住在一块,先不说程芬没有好舍友的习惯,就是说程芬和程荭两人尴尬的气氛,也影响到了夹在中间的她。
所以她还是跑吧。
最开始提出这边能住的是大嫂,大嫂都主动说了那她也能搬。
不过说起来,到现在她都没有搬出小巷的念头。
拖拉机厂大肆招工,副厂长这段时间一直在忙活工人登记和住宿安排的事。
她这时候要去申请住宿,不说一个小院儿,一个单间怎么都能申请得到。
可她就是没动过这个心思,家里发生的一些事确实让她挺烦,但更多的却是轻松。
和家人们相处在一个空间,很热闹也很温馨,而不是独自待在一旁,一个人的生活总会让人有很孤寂的时候。
她有体验过,所以更向往热闹。
但这份让人觉得又轻松又温馨的热闹,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给予的。
她上辈子的家人也给予不了。
而这份热闹,也不会因为一个不喜欢的人就能被破坏掉。
“行啊,你大嫂早就想让你搬过来了。”江东阳特别欢迎,这会儿也顾不上去隔壁看热闹,直接就替她安排起来,“别看那是间柴房,但空间也不小,到时候给你弄张单人床,边上还能摆个柜子,靠窗户那里还能再弄个书桌,也省得你只能在院子里写写画画。”
他一边说着一边走到柴房前推开门,媳妇的院子厨房那边挨着自家小院,厨房处于另搭建的半间,边上就是他和媳妇住的屋子,再边上就是小杨采的屋子和柴房,柴房挨着另一边的院墙。
外面的人都说他媳妇能力强,看看这套院子就知道了。
孤儿寡母就能弄到这么一座三间半的院子,没点能耐可弄不到。

媳妇的厉害并不会让江东阳感到自卑, 而是自豪!
至于媳妇是怎么弄到这套小院以及工作,他有所耳闻但是媳妇没说起他也没主动提过。
虽然是一个小家,但是谁都会有各自不想再提起的秘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