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里的重组家庭by白茄
白茄  发于:2025年11月22日

关灯
护眼

“407C型号的活塞也可以?”
“可以啊。”夏阿大听她这么问,有些奇怪,“怎么,你们还用得上407C的型号?这款活塞的功率大,一般机械可承担不起。”
江小娥问出重点,“那拖拉机可以吗?”
她记得是不行,但出现故障的那条生产线就是生产407C型号。
“一般来说不适用。”夏阿大摇了摇头,他大概明白这位小同志为什么这么问了,“你知道的还不少嘛,是不是我昨天说拖拉机厂要采购407C型号的活塞,你才有的疑问?”
他还挺惊讶的,他们厂子生产的活塞型号很多。
一般人还真分不清什么机械适用什么型号,没想到这几个小同志知道,不过想想倒也想得通,毕竟这几位小同志可是跟着朱工一块过来的,肯定有些能耐,想了想便道:“也没什么好瞒的,和你们差不多,这个型号确实不适用于拖拉机,但拖拉机厂那边对407C型号有些调整,或许能适用于拖拉机上。”
不过具体什么调整又能不能行,他没法保证。
这件事也不是他去交涉的,而是由新上任的庄副厂长,如果407C型号生产线维修好,副厂长又顺利拿下拖拉机的订单,他这个位置就坐得更稳了。
“原来是这样。”江小娥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再追问关于拖拉机厂的事宜,而是专心和老黄确认图稿上的尺寸,商量着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
一切商定好后,便等待着他们启动器械……

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面前的生产线也开始震动起来。
江小娥忍不住往后退了退,哪怕经历过不少次,但她还是很不习惯这种噪声, 现在的机器设备大多都是使用很多年, 在这些操作工人的眼里, 只要能用就是好机械, 其他问题都不算问题。
比如噪声,声音大了些又怎样?
声音大代表动力强, 他们哪里会嫌弃。
江小娥除了适应没有其他选择,在传输带运转起来时, 她走到夏阿大身边,好奇问了一句, “这条生产线和407C生产线……”
“啥?”夏阿大大吼的打断她的话, “你声音大一点,这边太吵听不清。”
“……”江小娥叹气,果然她真不适应这种环境, 她运了一口气,同样大声地重复刚刚的话, 跟着道:“这些不同生产线的原理应该差不多吧?那有没有可能,将这些完好的生产线了解透彻, 朱工在维修那条设备时,是不是能参考下?”
“嘿。”夏阿大一笑, “你们不愧是一块来的, 朱工早上就跟我提过。”
他说着又摇了摇头,“但这事不行,这些生产线在我们厂那都是独一无二的, 不是我们信不过朱工,而是不敢试,万一再损坏一条那……”
他没继续往下说。
但江小娥倒也能理解。
只不过活塞厂现在不敢赌,不代表以后不敢。
只要朱工那边有点成效,他再提出这个要求,活塞厂很有可能不会再拒绝。
江小娥没再多问,待在原地等待着。
制作的时间没想象中那么久,他们所需的活塞是常规款,这类型号所需压力很小,如果不是尺寸有变化,他们都不需要专门跑这一趟。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尺寸有变化他们所需的要求还是很低,哪怕他们没来也不见得会耽误事。
来这一趟与其说是让他们来采购配件,倒不如说是学校专门让他们来长长见识。
从预热到配件出框,大概四十多分钟的样子。
最后出来的活塞也就巴掌大小,老黄戴着手套先检查了一遍,跟着朝前方的人递过去,“你们先看看,尺寸我估算着应该没问题,不过具体还得让质检那边的人好好测量一下。”
“哇塞!”罗朗看得惊奇,他用手比划了一下:“到时候我们就将石蜡倒入铜管中,和我手中这个小玩意连接在一块,等石蜡受热推动,就能起到温度跳档的作用了?”
江小娥点了点头,“具体还得回去后再试一试,毕竟我们手中没有其他材料。”
“我有点迫不及待了!”罗朗显得很雀跃。
这个功能对于以前接触的机械来说完全不同。
不管是脱粒机还是养蜂机的压花功能,都逃不开一点,那就是必须手动操作。
可温度调档并不一样,只要让石蜡受热,剩下的就是等待,这几个小东西融合在一块能自动运转。
甚至可以说是半自动化。
自动化的机械只要通电就能运行。
而这个温度调档器只要让石蜡受热也能自动运行。
所以这很难不让罗朗兴奋。
哪怕很早就知道了它的作用,他还是忍不住地想要跳动起来,因为这代表他们又向前进了一步。
从一开始的手动机械,到现在已经尝试用材料来改变运行的方式,那是不是说他们以后也有可能接触到自动化机械?
“咦,你们说的这个原理和汽车的恒温器倒是有点类似。”老黄听到他那么一说,脑子里首先浮现的就是这个,他道:“同样是用石蜡的膨胀和收缩来达到想要的目的,叫什么来着?”
话还没说完他就转身回到了屋子,留下几人不明所以。
夏阿大干笑了两声,赶紧解释着,“他就是这个德性,一遇到这些专业的事就顾不上其他。”
到底是老伙计了,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对方的性格?
不过他还是帮着解释了一句,“能耐还是有的,像这类要修改的尺寸,要是有点什么问题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罗朗眼睛一亮,“那他都帮我们制作了,是不是说明我们提供的图稿没问题?”
“那是。”夏阿大跟着夸了他们几句,别看老黄搞得特别谨慎,怎么说都是上手了三四十年,有没有问题靠他那双眼睛就能估算出来,要是真行不通,早在制作之前他就会提出来。
明知道有问题还不说,这不是纯属浪费资源吗?
见老黄一直没出来,他没话找话继续说着,“就上个月,有个厂子想节约成本,尝试用常规活塞替代高压力活塞,还专门找人改了一下常规活塞的尺寸,老黄看到图稿后拦着不让做,那人硬是觉得自己没错,最后没办法按着对方的要求弄出来,你们猜怎么着了?”
罗朗响应的最快,“怎么着了?”
“内燃机直接炸了。”夏阿大手上比划了一下,“好险是常规尺寸,要是换做高压力的型号,可不单单是机器炸了,怕是连边上的人都得伤到,不过这也能证明老黄没看错,那人改得东西就不能用,内燃机哪里是能用常规尺寸带得动的?想减少成本也不是……来了来了,老黄你干嘛去了?”
老黄没搭理他,而是将找出来的一张图纸递过去,“看看,是不是很类似?”
罗朗接了过来,看得不是太懂,顺手就递给了小娥姐,“好像就这一块是活塞器,其他是另外的配件?”
“没错。”江小娥点了点头,老黄给他们的图稿并不是单单的活塞器,而是整个汽车的概括图,难怪罗朗没看懂,她要是不认真看,也难理解。
因为这张图稿并不精细,只是很简单的基本概貌而已。
她解释道:“确实类似,我就是在某本资料书上找到的法子,说是‘温度跳档器’,其实是‘石蜡热胀驱动器’,原理类似,只不过”
“对对,就叫这个。”老黄连连点头,他就觉得熟悉但一时想不起到底叫什么。
“‘石蜡热胀驱动器’?”
几人的身后传来一道声音,来了还不少人。
除了朱工他们认识之外,剩下的都特别陌生,夏阿大这会跑到其中一个中年男人跟前,道:“庄副厂长你们怎么来了?”
他今天留在这里招待几位小同志,就是因为朱工那边有副厂长接待着,本想着这边忙活完就去对面车间凑凑热闹,没想到他们先过来了。
庄文瑞小声回着,“朱工先拆这边的生产线……”
“嘶!真拆?”夏阿大倒吸一口气。
庄文瑞只是摇了摇头,没继续往下说得意思,而是看着前方的几人,尤其是为首那个,看着对面小同志们弄出来的常规活塞很感兴趣。
陆宣贵倒不是感兴趣,而是有了教导的心思。
‘石蜡热胀驱动器’不单单适用汽车还适用在拖拉机上,但这种方式推力很大,用在汽车、拖拉机上很合适,这就代表它需要的功率很大,并不是常规活塞能带得起。
所以他刚刚才会那么开口一说,见这几位小同志看着年轻,有提醒也有教导的心思,“‘石蜡热胀驱动器’具有很大的膨胀系数,当压力为200MPa时它……”
这才刚刚开头,就见几个脸上露出茫然的神色,他不由笑了笑,随后放弃复杂数据的讲解,而是道:“简单说,它能带动拖拉机行驶,就能证明它的推力有多大,除非特定的活塞才能带起来,比如609S或者407C,而不是常规型号。”
“没错。”老黄跟着点头,他手里拿着的就是刚刚制作出来的活塞,先前为什么那么大的反应?
是因为他一开始不知道这几位小同志是打算用来制作‘石蜡热胀驱动器’,不然他早就提醒他们放弃了。
常规型号带不起,特定的型号又没必要。
总不能一个小小的机器里塞一个压力巨大的活塞配件吧?
那只会向夏阿大刚刚说得那样,运气不好就直接炸开了,根本运行不起来。
“不行吗?”朱工皱起眉头。
罗朗也跟着拧起眉头,“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他坚决拥护小娥姐,在没试用之前他绝对不会怀疑小娥姐会错。
陆宣贵只是浅笑着摇头。
“这位可是拖拉机厂的大师傅陆工,你们可以听听他的意见。”庄文瑞倒不是在指责,而是觉得几个小同志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完全可以多请教一下,而不是认死理。
而这时,一道清脆的声音响起,“如果解决体积微型化,再改变推力和复位的问题,还是不行吗?”
陆宣贵脸上的笑意一愣,问道:“怎么改变推力?”
“反向杠杆,液压减压。”
“……那怎么复位呢?”
“在活塞外侧加装压缩弹簧,确保冷却时能缩回。”
陆宣贵眉头紧蹙,他认真看着眼前的年轻同志,没直接否定她的理论,而是道:“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能不能行还得尝试过后才知道。”
江小娥扬扬眉头,“好巧,我正打算试一试。”
她跟着咧嘴一笑,“陆工,你感兴趣吗?你要有兴趣可以来我们的养蜂试验地现场参观一下。”

面对年轻同事的邀请, 陆宣贵不由笑出了声。
能在拖拉机厂担任车间总指挥,自然是有些能耐的,他的书桌里甚至塞满了各地的邀请函,隔一段时间就得清理一次, 不然都塞不下。
那些邀请函, 可比面前的年轻同志来得重要多了, 但也不是每一个邀请他都会前往。
他并没有马上回答, 而是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江小娥。”江小娥介绍着自己,“职工机械学校的江小娥。”
陆宣贵听后点点头, “小江同志,我确实对你说的感兴趣, 如果你真的能将‘石蜡热胀驱动器’用在除汽车外的任何机械上,我一定会抽时间亲自前往。”
为什么不?
在这点上, 她和骆工看似不太一样, 但其实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骆工这次大胆提出用407C型号替代609S型号,前者的推力更大,但在骆工和科研人员多方面的调整下, 使拖拉机能承受更大的推力。
而这位小江同志刚好相反,她是让常规尺寸的活塞减小推力, 能适用于一些小型机械。
骆工等人的研发,对现如今的拖拉机来说算是一次很大的改良。
但小江同志要能成功, 对于很多小型机械来说也是一种配件多元化的替换,能运用到不少机械上。
陆宣贵大概知道这几位年轻同志要的是哪类部件, 如果要他来说, 他甚至能提供三四种不同的方案,但唯独没有小江同志所说的“石蜡热胀驱动器”。
真要成功了,他就算再忙都会抽时间过去一趟。
他甚至敢肯定, 如果骆工要是知道了,也会很感兴趣。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能行得通。
“会有那么一天,我们养蜂机试验地期待你们的到来。”江小娥说过这句话并没有继续和他表示什么,而是转头对着老黄道:“黄工,尺寸没问题的话可以继续,我们先拿五个。”
老黄皱了皱眉头,犹豫了一会并没有劝阻,“那行,就按这个模具继续生产,生产好后我会拿去质检队检验,估计下午三四点就能拿到了。”
庄文瑞和他确认时间,“得多久?”
“开机到结束,怎么也得四十三分钟。”老黄上手了这么多年,连秒都能精准说出来,从开机到制作出第一个配件,一共需要四十三分二十六秒。
也是刚刚只加了一个配件的材料,不然不会重启又要消耗四十三分钟,而这四十三分钟就只生产几个配件。
就是这个原因,如果这几个小同志不是有人搭线,他们厂子根本不会接这个小的单,像这类需要修改尺寸的订单,怎么也得四位数起步。
“这么久。”庄文瑞看了看身后的朱工,和他打着商量,“你看呢?是先等等还是说现在就拆机?”
朱明亮还没回答,老黄就不镇定了,“拆机?你们这是想把这条生产线拆开?这……”
“你别急。”庄文瑞打断他的话,哪里不知道他心里想什么,生怕他说错话搞得朱工等人不高兴,便先一步解释着,“只是拆开外壳,不动里面的部件,正好你没事就过来一并帮把手。”
厂里其实不太想让朱工等人动其他的生产线,但刚刚朱工跟他详细讲解了一遍维修方案,更将几个小问题给处理好,确实有些能耐,也说得有些道理,在和厂长联系过后他们决定退让一下。
但也仅仅只是拆开外壳,这就是他为什么要叫老黄帮忙的原因,老黄在常规型号的生产线工作了那么多年,是真的当作自己的眼珠子,不然也不会他说要拆就这么着急,有他在边上盯着,朱工等人也就只能拆外壳。
不是他太小人之心了。
而是厂里真的不能再坏一条生产线了,再坏下去,影响的将是百来人的工作,甚至是百来个家庭。
朱明亮还在犹豫,江小娥替他做了决定,“我们不着急,朱工你们先来吧,拆机时可以让我们旁观吗?”
“当然可以。”朱明亮爽朗一笑,“难得有这个机会,大伙一起长长见识。”
朱工几人戴上手套袖套开始干活,江小娥等人在边上找了一个视角特别好的位置,她从挎包里掏出纸和笔,没打算自己记,而是递给了身边的钱嘉树。
有个画稿好的帮手在,她没必要自己干活。
当组长的嘛,就得会分工。
除了他们几人之外,陆宣贵一行人同样没离开,他们本身就对这个好奇,除了想看看他们是怎么维修的之外,也好奇这行人的能力。
同在一个城市,还被大老远邀请过来维修,如果能力真那么强,以后他们肯定有打交道的时候。
外壳拆开,朱明亮先是咳嗽两声,“好家伙,你们是不是十几年没清理过了?这么多灰尘。”
不是一点半点,都快结垢了。
庄文瑞讪笑着,“这不是不敢嘛,从搬回厂子到现在就没敢拆过。”
“拆外壳没事。”朱明亮拿着扳手指了指几个地方,“你们把这几个螺钉拧下来,再将这个部位撬开,根本就不会影响到里面的部件,一年怎么都得清理一次,没坏处。”
“行行行。”庄文瑞侧头叮嘱,“老黄你学着些,以后一年清理一次,别整天只擦外面,里面也得清理一下,不拆开真不知道啊,这里面也太脏了。”
是真的脏,如果不将上面的污垢擦干净,根本看不清里面的东西。
这下,有江小娥几人上手的机会了。
他们不怕脏也不怕累,找车间的人借了抹布和水桶,就帮着干起活。
甚至,他们还挺喜欢干这个活。
“哇!”罗朗用拧干的抹布擦开铜管的拐角处,怎么形容呢,擦开后被灰尘掩盖的真面容就出现在眼前,那种复杂的构造让人眼前一亮,他觉得眼前的一切是他所见到最漂亮的物件!
对于小伙伴的惊呼声,江小娥特别能理解,那些被外壳包裹起来的大家伙看着像是蛰伏的巨龙,令人十分地惊叹。
但其实内部的这些精密构造更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尤其是现在,当他们一点点清理掉上面的污垢,让真实的那面呈现在眼前,有些忍耐不住的人都会像罗朗那样连连惊呼。
连她都是极力忍耐才没表现出一点。
“看看,排气通道和补缩冒口完全能直接复原。”朱明亮也凑了过来,他道:“小章,你把这两样的尺寸记下来,让、让钱嘉树给他打打下手,这小子画稿挺厉害的。”
“我吗?”钱嘉树反手指着自己,一脸的不可置信。
“你不想来?”
“想!”钱嘉树立马放下手里的抹布,正要拿出本子时就想到自己的手还挺脏的,赶紧跑出去洗手。
朱明亮看的有些好笑,笑过后发现边上几个年轻小同志一脸奇怪地看着他,他倒是脸皮厚,“没差事给你们,赶紧擦干净。”
周洲撇撇嘴。
这位朱师傅真是演都不演了,还没收徒呢,就开始偏爱未来徒弟了。
不过他也不差,同大院的曾大爷对他也有这个意思,以前见他偷学,虽然没阻拦但也从来没开口讲解过,不像现在,他都还没开口对方就替他解答了。
和前面的朱师傅如出一辙。
他动作不由慢了几分,算起来,他们五个人当中还就江小娥还没苗头,但也是迟早的事吧,就是不知道她未来的师父是谁,一定是个很厉害的人物。
将半截生产线擦拭干净,朱明亮就绕着走了几圈,活塞厂的人盯得紧,他完全没有继续动手的可能,不过光这样倒也让他找出了不少法子,“毛坯定型器、打磨器可以照搬,输送带可以用109号传输带替换,平衡检测机嘶……这玩意有点麻烦啊,小章你记下来,我记得师父以前经手过一个类似配件,等联系到他时问一问。”
师父啊师父,你可赶紧来吧。
别看朱明亮面上镇定着,其实心里还是挺没底。
连炸毁到那么严重的生产线他都能维修好,那还干什么维修工啊?直接去制作设备当研究员算了。
就算他不在意他这个徒弟,总得关心关心他五个学生吧?算算时间,师父要是过来的话应该也快到了吧?
和朱明亮想的一样,卢伟志真带着老伴来了。
一开始他没想来,给了维修方案具体成不成全看朱明亮,能成自然好、要是不能成他一个残废去了也不一定能有什么用。
可谁让老王连着几个电话打过来,说是小江几个头一回出远门,担心这担心那,把那些报纸上失踪、被打等等的事件讲了又讲,搞得他本来没多担心,结果翻来覆去想了一宿,最后还是决定来一趟。
学生们跟着朱明亮,安全肯定安全。
搞机械的人身子也是有些力气,不然一些大型器械根本扛不动。
真要遇到什么事,就他那一身膘也能吓唬不少人。
但他觉得自己去了,倒是能为小江几人争取一些上手的机会,这么好的机会,不让他们跟着学学也太亏了。
没办法,他这人除了本事强之外,还特护犊子,什么都会为自家学生着想。

第83章
卢伟志还是头一次来南城, 来之前也没跟其他人联系过,下了火车后他正想着找人问问路,就发现身边的老伴神色紧张。
他轻笑着,小声道:“都跟着我跑了这么多地, 怎么到现在还紧张?”
“你又不是没看到先前车上被抓的小偷, 我待在家里哪里遇到过这种场景。”黄婆子深吸一口气, 她运气好, 跟了这么个有能耐的老伴,才有这个机会走这么远。
心里高兴的同时, 也确实有些紧张。
尤其是今天这趟火车很不安稳,她眼睁睁看着有人拿着小刀抢劫, 要不是列车员来得及时,还不知道会不会伤到人。
年纪大了难免有些爱多想, 正想深深吸两口气时, 就听到老头子说着,“你看看前面。”
黄婆子朝前看了看,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稀奇的地方。
卢伟志提醒着, “看到前面那两人的服装没?搞机械的同志,没想到这么巧遇到同行, 走走,咱们过去问问路。”
他说的那两人, 穿着一身工服。
想来是这边什么厂的工人,异乡遇到同类人, 他自然会觉得亲切些, 正好老婆子觉得紧张,就拿这个话题岔开。
两人牵着手朝前走去,卢伟志说着, “同志你好,你们也是……”
“去去去,没工夫搭理你。”蔡志不耐烦地挥挥手,连个眼神都没落在他身上,而是继续和同伴朝前走着。
被拒绝的卢伟志只能耸耸肩膀,对着老伴道:“看来和这两个同行聊不到一块去,不过没关系,咱们可以找其他人问问路。”
黄婆子有些好笑,
“吃鳖了吧?”
卢伟志一点儿都不在意,“人家不乐意搭理我这个老头子又不是什么稀罕事,走走,我估摸着搭右边那辆车应该能到,早些到还能蹭个午饭。”
两老手牵着手就朝着右边走去,而刚刚被他搭话的两个人正好上了左边的车,蔡志问着同伴,“那人已经联系好了吧?别到了活塞厂又找不到人。”
“已经联系好了,人家就等着我们去救场,怕是早就眼巴巴等着呢。”何晓天脸上有些得意,“你是不知道李源振本来是活塞厂的副厂长,因为机器损坏的事被撸了下来,他现在就求着我们赶紧把这件事给解决,要是能解决他或许还能往上升。”
所以才会大老远请他们过来,就是想让他们帮忙解决这个问题,车上有不少人,他凑到同伴耳边又小声地加了一句,“他越着急许诺的报酬越多,咱们要是能把这个活干好,这辈子都不用发愁了。”
蔡志听的呼吸有些加重。
两人一路坐了七天的火车才到南城,这么大老远还不是因为李源振许诺的报酬很高,高到他们没多犹豫就找关系请了假。
想想钱到手后该怎么花那滋味美得心里都荡漾起来,不过他又皱起了眉头,“活塞厂请了那么多人都没修好,你说咱们能弄好吗?”
“你这不是废话吗?”何晓天高傲地抬起下巴,拍了拍胸脯,一脸自信的道:“咱们是什么人?那可是跟着外国佬学了大半年的本事,要不然李源振会花大价钱请咱们过来吗?”
蔡志想想也是。
他们是南方机械厂的员工,去年厂子坏了一台设备,厂子专门跨洋请来了两个维修师傅,待了大概半年,全程都是他和何晓天帮着打下手。
那两个外国佬特别防着他们,但耐不住一起待了那么长时间,多多少少还是跟着学了些。
后来人家拿着大笔的外汇券拍拍屁股离开,他们两人却跟着水涨船高,混出些许名堂。
不得不说那些外国人确实有能耐,他们俩人只是跟着学了些皮毛,还真替厂子里解决了不少故障,周边人一个“大师傅大师傅”喊着捧着,搞得他们都有些飘飘然了。
何晓天继续说着,“再说了,咱们都提前打听过了,活塞厂坏的那一条生产线和原先两个外国佬维修的设备很相似,咱们跟着维修过一次,那这回又怎么可能失败而归?”
他们也不仅仅只是眼红那笔巨款维修费。
要是没点把握,没必要大老远跑来又灰溜溜回去,早先也是跟李源振打听过,不是完全相同的两条生产线,但大部分都一致。
好巧不巧连损坏的原因都差不多,当时机械厂就是因为维修不了才花大笔外汇券跨洋请人过来修。
活塞厂舍不得,正好便宜了他们。
听同伴这么一说,蔡志觉得很有道理,不由有些期待,“希望赶紧到活塞厂,可别给他们抢了先。”
何晓天却一点都不着急,巴不得再慢一点,“活塞厂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几个维修工,当师父的那人确实有些名气,但师父没来,来的都是几个徒弟,他们怎么可能弄好?”
要是这么好维修,先不说他们机械厂为什么会花大笔外汇券跨洋请人,李源振就不会许诺那么大一笔钱请他们维修。
这笔钱,最后肯定也是由活塞厂掏。
那就必须让活塞厂明白很难修,这样他们才会心甘情愿掏钱,他双手抱胸,笑着道:“我看啊,咱们就算去了也别现身,等那伙人吃瘪搞不定,咱们再站出来,有他们对比,不更显得咱们能力强?”
蔡志越听越觉得可行。
几个小徒弟而已,确实不太可能弄好,到时候按何晓天这么来,光想想就觉得自己好气派,到时候他们必将被人捧着,等离开还能带上一大笔钱。
拿了这笔钱,不用说他了,就连他儿子孙子以后都不会缺钱花!
两人越想越激动,等一路去到活塞厂,遇到了一个比他们更急切的人,李源振这段日子是真的不好过,本来是为了得到工人们更多的支持,才会搞那么一出政策。
确实,政策一出,那些有娃的家庭高兴坏了,每逢见到他都得连连道谢,但那会他心里却有些不安,厂子里的娃娃多了,很难看不到弊端,他和几个下属商量过,打算过段时间再把这件事压下去。
结果没想到,事情还没开始办就出事了,最后被压的却是他……
副厂长的位置被庄文瑞顶上,庄文瑞那伙人高兴了,他这边却还没彻底放弃,只要他想办法将这条生产线维修好,以后还是有往上冲的可能性。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