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王耀眼睛一亮,“柔软的胎侧更容易平坦的接触地面,牵引力更好越野通过性也更强!”
江小娥对他点了点头给予肯定,“不仅如此,这种结构的胎面更耐磨,行驶更平稳舒适,能更好的吸收地面的震动,高速行驶时温度也不易升高。”
随着她说出的一个又一个优点,面前两人是惊得合不拢嘴。
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轮胎,但轮胎对于一辆拖拉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看看它的改良就知道轮胎对于一辆车的重要性!
而现在江组的一个提议,却能让它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敢肯定,这个提议要是能成,绝对是拖拉机改良上的一座里程碑!
吴中行惊讶过后还带着些不可置信,“没、没想到仅仅是一个切面居然能带来这么多改良……”
江组提议的这个改动难吗?
还真不难,就像她自己说的只是在结构上从一个西瓜的切法变成一个洋葱的切法,难怪这项任务在她的计划里只需两个小时。
都已经有了具体的流程和设计,或许这个时间还能再缩短。
王耀激动的在他胳膊上拍了一巴掌,“咱们没想到不代表江组想不到!”
他跟着又回过头对着眼前的人,“江组,咱们现在就开始行动吗?”
江小娥勾了勾嘴角,晃了晃手中的计划表,“当然。”
第174章
有明确的方向, 有足够的人手,还有趁手的工具和所需的材料,现在不动手什么时候动手?
两个小时, 比江小娥预想的时间还要快得多。
不过对于这种提前完成任务的事谁又不喜欢?
轮胎面已经制作完成,但具体的效果怎么样还得再实践才知道,这个可以直接交给专业小组去实践,到时候还需要打磨以及后续的一些安排, 操作间这边不需要继续往下。
所以这个任务一完成,王耀两人就迫不及待的将制作好的轮胎面送到专门实践的小组去,等回来后又是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江组, 咱们是不是开始准备下一个任务了?!”
吴中行也连连点头, 现在浑身都是劲,让他休息他都不想休息。
然而他们的组长江小娥同志却很严肃的摇了摇头, “按计划表来安排, 如果延时就得好好回盘一下看我们是在哪个步骤耽误了时间,但要是提前完成任务……”
她挑了挑眉头, 嘴角噙着一丝笑, 接着说:“那将这个多出来的时间奖励自己,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管是休息还是玩闹都随意, 反正就是不能干活!”
而她的选择是休息在家玩闹。
不管面前人怎么选择,她找了个舒适的椅子斜躺着, 闭上眼休息之前她还想着等回去后让大哥给她缝制两个枕包, 既能睡着又能抱着,舒适度极高。
只可惜操作间的空间不大,不然她还想弄一把躺椅再弄一些让自己觉得放松的物件。
不过也不着急, 最初成为整个项目的一员,她分到的是车间里的尾端区域,而现在的她拥有了一间独立的操作间,工具设备也算齐全,虽然没法讲她想要塞进去的物件塞进去,但现在不可以不代表以后不行,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往上走就是了。
江小娥乐得悠闲,王耀两人也没有去催促,想想也是江组又要动脑又要动手,本身又比他们年轻这么多,哪有精力不间断的去工作?
就该让她好好歇着,养精蓄锐,别累坏了身子。
这么想着他们两人便找了个位子坐下,期间并没有闹出什么动静,生怕惊扰了正在歇息的人。
操作间这边安安静静,可另外一个地方却比寻常更热闹一些。
操作间的轮胎面送过来后这边的测验员就立马开始测验。
想要测验它的具体数据自然得上真家伙。
不过半个小时之后就已经制作出一个完整的轮胎,直接拆卸掉同型号的拖拉机,将现有的这个轮胎装上去,准备好测试工具就能得到结果。
而当这份数据对比表送到刘智明手里时,他惊得不行,“滚动阻力提高了25%?可节省燃油3%—5%?!抓地力提高15%?!!!”
“我看看,给我看看!”郑文华在旁边急得不行,一把抢过他手里的数据表,看着一行行对比的数据以及详细资料,整个人眼睛都瞪大了,“这数据准确吗?”
“废话!”刘智明又一把把数据表抢了过来,内心实在是太激动,都懒得瞪他一眼,“要不是确定了,这份数据表也不会送到我们手中来。”
边上的质检员连连点着头,他倒是不意外郑工会质疑,因为在看到第一份数据时他们同样不可置信。
操作间送来的是轮胎胎面,而不是轮胎整体。
也就是说仅仅只是一个胎面的划面居然能达到这种效果,这让他们既惊讶又难以置信。
所以在将数据送来之前,他联合其他同事们又重新做了两次测试,一共三次测试,有些数据的数值不变,有些却有一些小幅度的增减,这种小幅度的增减在合理范围之内。
所以在郑工的质疑下,他很肯定的点着头,说道:“我可以担保这份数据绝对没问题,轮胎已经换了上去,如果你们有时间也可以亲自上车感受一下。”
“去!”
“我也去……”
管他手头上有没有活,不单单是刘智明两个,周边听到的人都赶着去凑凑热闹。
其实真要上车还不一定能感受出差别。
一来他们又没有经常开过拖拉机,原先轮胎是什么体验他们都不一定能感受出来,换了这个新的轮胎那就更不用说了。
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份数据表的存在,他们几个一上拖拉机就连连道着。
“舒服,太舒服了!”
“明显感觉到平稳,坐着都没以前那么颠簸。”
“还真是,我以前一上车就晕,你看看我现在都不哕……失误失误,条件反射……”
不管怎么说,这个轮胎胎面真的给了他们大大的惊喜。
刘智明从拖拉机下来后,就想着去操作间走一趟,心里已经堵满了夸赞的话语,不过那份激动可不仅仅只是一些夸赞就能表达出来的。
“我也去!”到底是老伙计,郑文华一看到老刘的表情就知道他想什么,立马就道,“你想去找小江吧,我跟你一块去!”
刘智明嫌弃的看了他一眼,不过也没阻止,只是顺势说了他几句,“你天天就知道急急急,得多亏了我拦着你,要不然你急冲冲跑过去打扰到小江的思路了怎么办?”
“是是是,你说的对!以后我再也不着急了。”郑文华伏低做小,其实他心里很明白自己和老刘对小江的态度上有很大的差别,这就导致老刘和小江更近了一些。
而这个就是——信任!
老刘不说百分百,那也是在心里极度信任小江,所以才没有插手操作间的事,更挡住了外面急迫的人。
就是因为他笃定,小江迟早会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同时,也等着那一些急匆匆的人的笑话。
瞧瞧,他现在不就是一个笑话?
但郑文华乐得自己当这个笑话,小江同志实在是比他想象中还要来的优秀,现在心里也是藏了一堆话想跟小江说说。
不过就在两人要去操作间时,旁边的一个质检员说着,“你们现在要过去吗?刚刚王耀师傅来送胎面时就说了他们还有很重要的任务要做,都顾不上等数据出来就回操作间了。”
“很重要的任务?”
“他们还在继续做任务?”
“难不成是轮胎还有其他方面的改良?”
质检员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具体的,但应该和轮胎没关系,他将轮胎胎面送过来时就说了操作间的胎面材料不足,还是我们这边找了其他师傅做了两面才能上家伙测试。”
“不是轮胎胎面?”
“难不成小江又在研究其他的物件?”
“嘶,这真的是要么不动,一动就来了几个大的!”郑文华倒吸着气,心里好奇的不得了,不过这次他没急匆匆冲过去,而是问着身边的老伙计,“咱们现在过去吗?”
刘智明连连摇着头,“去什么去,等着!咱们一大群人冲过去可别打扰了小江的思路。”
等待,向来特别的磨人但又报以期待。
但有些人就是值得等待!
比如说,江小娥江工。
现场每一个人都做好了心理准备,预想着什么时候能再等来一个大惊喜。
虽然每个人心里都有想但没有嘴上说出来,拿时间这么一说就有些变味了,心里想想倒是可以。
有想一周的也有想几天的,还有人想着江工是在去了操作间后十几天才拿出胎面,或许还得再来十几天或者更长的时间。
可谁都没想到就在他们用完午餐后的一个小时,江小娥负责的操作间再次传来了一个好消息!
这一次是对驾驶座的调整。
前面的轮胎胎面还不能看出什么,可现在又来了一个驾驶座的调整,有不少人心中门清着江工这一次的目的是悬挂系统!
也就是说,驾驶座主要的调整也是对应着悬挂系统方面,不过当那个驾驶座摆在他们面前时,根本没发现和原先的驾驶座有什么区别。
会这么说是因为操作间那边申请了一个很特殊的“材料”。
直接申请了一个完整的驾驶座。
还是直接从一辆东方红—28拖拉机上拆下来的。
就现在看,完全是怎么送到操作间又怎么被送出来,在外部结构上没做一点改动。
也就是说它的改动是在内部!
不拆卸开根本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个改良法。
但是操作间那边的人将驾驶座送了过来就走了,人都不在他们总不能直接就拆开吧?
怎么说都是江工精心研发出来的,他们总不能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去破坏她的成果。
刘智明问着先前和操作间那边人打过交道的质检员,“王耀送过来的时候就没说什么吗?”
“说了……”
郑文华连忙问道,“他说了什么?小江一天不到的功夫就弄出两个惊喜,她就没交代过什么吗?”
质检员脸上透露着一丝古怪,“王耀师傅说,他们还得赶着继续下一个任务,没时间等,等数据出来后请我们送到操作间去……”
“……”
“??!!!”
郑文华瞪大着眼,“下一个任务?你没听错吧?真是下一个任务?”
一天之内完成两个物件的改良就已经让他们目瞪口呆了,现在却告诉他,操作间那边正准备进行第三个任务?!
第175章
“老刘,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怎么制造的这款拖拉机悬挂系统除了轮胎和驾驶座之外,是不是就只有前桥和后桥了?”郑文华问着身边的老伙计。
刘智明点了点头,“但也没多少用, 都是刚性前桥后桥,摆动能力很有限。”
郑文华又问了一句,“那你说小江的第三个任务是不是对前桥后桥的改良?”
刘智明想了想,觉得很有可能。
就现阶段来说想要对悬挂系统进行改良就只能从这三个方面, 小江已经将前两个部件都进行了改良,她如果要接着往下那就只能从前桥和后桥着手。
但是吧……
对于老郑的疑惑刘智明只是摇了摇头,他耸了耸肩膀,说着, “谁知道呢。”
他是真不知道。
小江给予他们很多惊喜, 但不可否定的是这些惊喜让他们格外地出乎意料,所以对于小江的下一步他是真不敢确定。
有可能是对前桥后桥着手, 也有可能真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另外一件让他们不可思议的事。
只可惜, 他和研发搭不上关系,要不然这会一定厚着脸皮加入进去。
哪怕是打个下手他也乐意。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他勾了勾嘴角, 以一种看笑话的神色说着, “你信不信,咱们组有人比我们更着急。”
郑文华挑了挑眉头, 没一会就笑了起来,抬着下巴示意着另外一边, “那边的人?”
刘智明没说话, 以沉默代表着肯定。
郑文华更乐了,想想先前自己被当作了笑话,可现在他不就有伴了?
那边的人就是第一大组的研发组。
同为一个大组, 但是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交集,也就每个月开大会的时候会聚在一块,期间那两个研发人员几乎没有发言的时候,全程安安静静,既不提意见也没出任务,搞得好像跟个旁观人一样。
后来小江加入第一大组并说要去搞研发,那边也是安安静静没有一点动静,没拒绝但也没表示欢迎,说得好听一点是共同进步,说的难听一点就是根本没当作一回事。
正儿八经的研发人员这么长时间都没一点动静,一个技术工半路转为研发人,估计在那两个人眼里这就是在搞笑吧,所以才会一直没反应。
但现在不同了。
在他们认为在搞笑的半吊子却比他们更快有了研发成果,就不说这第三个任务了,单单前两个改良就足以证明小江可不是什么半吊子。
郑文华自己淋过雨乐得看这些人成为落汤鸡,他道:“胎面的数据有送去给研发组吗?”
刘智明摇了摇头,他哪里知道这个。
郑文华乐得当这个传递员,“我等会去问问纪检组那边,看看驾驶座的数据出来没有,要是出来了我一并送去研发组。”
驾驶座的数据还没出来,他也不敢肯定在改良后数据有所提升,但不重要,光第一个胎面的数据就足以让研发组那边的人成为“落汤鸡”。
只不过两个小时后,郑文华彻底失望了。
他此时站在质检组的门口,不是很确定地再一次问道,“你说数据都被谁拿走了?”
“研发组的秦百强同志。”被问着的人解释着,“他一个多小时前就等在这了,数据出来不到一分钟就被他拿走,我们这边都还没看明白呢。”
说是“拿走”真的算是很客气了。
分明就是被抢走!
抢到后转头就跑,没办法他们就只能再重新出一份数据表,如果为了预防再一次出现秦百强这样的“抢匪”同志,这次的数据表直接打了五份,“郑工您来得有些迟,驾驶座的数据表都已经被人拿走四份了,您要是再迟来一点,又得重新打表。”
郑文华不可置信地看了看手表,他明明没来迟啊……
只能说其他人来得更早了些。
虽然没碰到研发组的人但想了想秦百强那家伙来得这么急就能猜到大概了,只可惜没亲眼看到他变脸。
他说着,“表格给我看看,驾驶座的数据怎么样?”
“您看看就知道了。”
郑文华接过来一看,眼睛猛地瞪大,他张了张嘴正要说些什么,就被对面的人抢了先,“没出错!数据不可能有问题!我可是分了两组测试了四次,数据保证真实可靠!”
“可这……”郑文华还是一脸的不可思议,“可这数据提升得也太高了吧,她到底是怎么改良的?”
“不是改良!”在研究组的操作间内,秦百强对着同伴解释着,“而是在驾驶座内增加了一个部件。”
“增加了一个部件?”胡知韵看着手中的数据表,她并不意外这个可能性,毕竟手中的数据表能证明这些。
想要达到这种大幅度的上升,可不仅仅只是调整就能做到,内部一定是增加了一个部件,就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部件,居然能让数据有这么大的提升。
秦百强很肯定地点了点头,手头里只有一份数据表,具体的驾驶座内部结构图除了那边的操作间,其他地方都弄不到。
但怎么说都是自己研究了那么长时间的东西,他就算不清楚具体的原因,但改良和增加部件这点他还是能猜到。
“小胡。”
秦百强突然喊了她一声,叹声气道:“你说我是不是错了?”
江小娥同志加入第一大组,他也算是头一批知道的人,那时候还挺欢迎的,一个拖拉机厂人人都赞不绝口的年轻人,还是一个极为有技术的年轻师傅,不说未来了,就现在来看都大有所为。
但这样厉害的技术工没去刘工的队伍也没去郑工的队伍,在他看来还真有些胡闹,偏偏两位大师傅还没阻拦,硬是给她分了一个操作间用来研发。
秦百强嘴上没说什么,心里却不赞同。
他不知道刘工和郑工会这么顺从她到底是为了培养还是为了她栽跟头,以后才能收收心继续搞技术。
但不管是哪种,他都没时间和义务陪着一起玩。
别看他这边一直没研究成果,但也不能否认他和小胡的辛苦,其他技术工来的早他们也没晚过,每天手头上一堆研发的事,但很可惜也很无奈,到现在不是说完全没进展,但也只能算是微乎其微,前面还得迈很大几步才能看到最终结果。
可没想到,江小娥同志负责的操作间居然会先出成果。
而面前这几份数据表,很明显的告诉了他,他想错了。
不是什么过家家也不是为了让她收心,而是人家江同志就是有本事,真材实料不带一点虚,刘工肯定也是坚信这点,所以哪怕知道他这边不赞同,还是愿意为她新开了一间操作间。
甚至还有些护着的意思,没强硬着将人塞进研发组,就怕他给她找不自在吧,所以才直接隔开了。
秦百强估摸清楚后,有些哭笑不得。
他倒真不至于去为难一个小姑娘,但又不得不说他的态度确实有问题,为什么在不了解的前提下就将人给定死了?
要不是江小娥同志自己有真材实料,他倒是埋没了一个人才啊。
“秦老师。”一旁的胡知韵缓声道,“咱们错了,但知错就改还不迟。”
在这行,谁有本事谁就厉害。
她手里的这份数据表就是证明,“升级后的驾驶座减震提升70%—87%,振幅衰减巨大,甚至还能减少驾驶员的脊椎冲击力,提升颠簸路面的操作精准度……”
这一项又一项的提升,完全能证明他们之前错了。
大错特错。
不过好在,错了还能改,只要秦老师拉得下脸面,但这点胡知韵倒是不着急,为了研发,一切都值得。
“江组!驾驶座的数据送来了。”王耀拿着几张数据表跑了过来,显然是提前看过,所以脸上是止都止不住的兴奋,“驾驶座减震提升70%—87%!这比我们之前预估的还要高!”
“70%—87%?”江小娥有些意外,驾驶座的改动方案她犹豫过,可以在原先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但改良后没法做太大的提升。
所以她才想着,在驾驶座的内部增加了一个内置的机械弹簧和杠杆机构。
这个部件不需要气源和电源,只需要在内部穿上高强度的螺栓,并加上弹簧垫圈和平垫圈,用几种特殊的方式拧紧至规定的扭矩,这种可以算是一种很新的方式,但真要说有多难还真算不上。
不然她不会计划用三个小时将它完成,最后还提前完成任务,奖励自己休息了三十四分钟。
不过和她估算的有误。
她以为这种方式最多只能提升60%左右,没想到最终的效果比她想象中好这么多。
但对于这点,江小娥并没有跟着一起狂喜,而是将手头上的活放下,重新拿起驾驶座的内部构造图复盘了一下。
提升比自己估算的还要多,是一件好事但绝对不是一件能忽略的好事。
相差10%以上的估算,这个数额可不小。
她不敢说自己的估算百分百准确,但数额应该不会差这么大。
是她估算错了,还是说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阴差阳错”才导致现在的结果?
第176章
江小娥还挺怕麻烦的, 但她也不会因为麻烦去忽视一些很明显的问题,哪怕走向是对的她也有必要了解为什么对。
几乎没有犹豫,她就放下手中的事物对着前方两人道, “重新再来一次,每一个步骤都得按照我的要求来,但同时也得回盘一下早先的过程,两者对比找出不同的地方。”
吴中行不解, “我们做错了吗?”
“是错是对暂时还不能下结论。”江小娥说着,“哪怕数据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好,但我们也有必要搞清楚它‘好’的原因。”
“那就按江组说得,回盘试试。”王耀没意见, 他其实还挺想继续手里的活, 研发这玩意他现在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他到底是行内的技术工, 知道手里这个部件真要弄出来, 那觉得比先前两个任务耀眼的多!
不过他知道自己的身份。
他是江组手下的成员,自然是组长说什么他就做什么, “我再去找王孝申请一个驾驶座……两个吧?正好拿来做个对比。”
“两个。”江小娥点了点头。
王孝送来两个驾驶座之前, 江小娥就重新整理了一下制造的详细步骤。
等驾驶座以及其他材料送到后, 就直接动手操作起来。
这不是第一次尝试,按道理他们三人已经从头到尾操作一遍, 速度上肯定是有所提升。
但这次他们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在制造上面,所以每一步完成之后都会回盘和核对一遍, 这样反而拉长了时间。
先前三个小时不到就全部完成。
可这次都快到了下工的点, 他们的进度不过刚刚过了一半而已。
听着下工的铃声响起,王耀下意识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以前加班是常态, 自打跟着江组之后连家里的媳妇都说他下工的时间越来越固定,不像以前等他回来时剩下的饭菜都凉了。
今天的任务有些赶,但他停下来后就发现在江组心里,就算是再赶的任务她也不会留下来加班。
也跟着一同将手里的工具放下,他道:“剩下的我和小吴一块整理吧。”
江小娥摇了摇头,“先别整理,明天来了接着干,争取上午之前找出原因。”
到现在还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总觉得真要找到原因或许是一个大惊喜,能一下子增加10%左右,这绝对是一个关键所在。
不过也不急这么一时半会,慢慢找总能找出来。
说完之后她背着挎包和他们打了声招呼就下工了。
不过刚走出操作间就被人拦住。
“小江啊,曹厨子那里弄了些山珍,我和老郑又添了些弄了只野鸡,爆炒在一块可香了,就等着你呢,咱们一块去吃吃?”
面对刘工的邀请江小娥还真心动了。
山珍和野鸡的搭配,可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更别说下厨的还是曹师傅!
“去吧去吧。”郑文华也极力邀请着,“我有个徒弟就住在纺织厂附近,到时候让他给你家去个信,也省得家里人担心。”
江小娥勾了勾嘴角,“那就去尝尝?”
“走走走,咱们一块去尝尝!”
“必须得尝,这可是好东西,要不是你不能喝酒我这边还有瓶好酒呢。”
“不能喝酒就喝汽水,年轻人不就喜欢这个吗?”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不单单将吃的安排上了还把喝的也给安排好了。
江小娥也没藏私,这顿饭自然不是纯吃,她知道刘工他们想知道什么,在去食堂的路上就先将胎面的具体情况详细介绍了一下,并道:“不单单可以运用到拖拉机上,如果你们感兴趣也可以试试用到其他车型上。”
“真能通用?”
“小江说能肯定能,这可是好消息啊。”刘智明竖起大拇指,连着夸奖了一番,直到他们到了食堂都还没讲完。
等他们到了食堂,直接就走进了旁边的一个小开间,桌面上摆着一个小炉子,上面的钵里烧的咕咕直冒气,整个房间都充满着香味,让人忍不住吞咽着口水。
不只是房间里面,连外面的食堂也能闻到一些。
尤其是坐的比较近的那些位置,其中一人带着羡慕的口吻,“也不知道刘工他们吃的是什么,闻着可真香啊。”
“中午的时候看他拎了一只野鸡过来,你要是想吃也可以请曹师傅帮帮忙。”
“我可吃不起。”张长生摇了摇头,一只野鸡抵他们家半个月的伙食了,就算再馋那也舍不得,“我要是像刘工那样拿着六级车工的工资,那才舍得这么吃一顿吧。”
技术工的工资比普通员工多了三四倍,一个人就能养活一家好几口,这也就是他们这些普工费了劲想学的主要原因。
只可惜不是什么人都能学的来。
尤其是他们这些年轻同志,没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积累,根本不可能达到刘工那样的程度。
不过说起来也不一定。
这不,他们厂子就出了一个特例!
一个让人又敬佩又惊讶的例子。
“刚刚和他们一块过去的就是江工吧?我听说她今天又研发了什么东西,第一大组的人都没心思干活都盯着她那边呢。”张长生说着说着,突然侧过头对着桌边另外一人,“大稻,我媳妇之前听说你媳妇和江工有些关系?难不成你们还是亲戚?”
这话一说桌面的人都好奇起来了,全都侧过头盯着边上的柳大稻。
他们这群人虽然都是在拖拉机厂干活,但进来的时间都不是太长,还真不知道柳大稻和厂子里面最有前景的江工是亲戚。
“你们真是亲戚啊?”
“江工和你媳妇是什么关系?以前怎么都没听你说过。”
“有这么一门关系在,要是换做我早就嚷嚷的所有人都知道了。”
“那你运气真好,娶了个这么好的媳妇还能和江工搭上关系,她帮着说说话,你以后……”
这人的话还没说完,柳大稻端着饭盒起身就走,那黑沉的脸任谁都能看出来,搞得周边的人有些莫名其妙。
“怎么回事?我也没有说错话……”
张长生讪讪地道,“是我不好,我不该提,算了算了,大家就当我没提过可别跟外人说。”
他这么一说周边的人反而更好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