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如果我觉得累,会自己停下来休息,你不同意都不行,而且我挺开心的,最爱的人在眼前,最亲爱的家人在身边,还能做很多有意思同时造福百姓的事情,多有意义?”
“不必觉得愧疚,这不是你强加给我的,而是我的选择,哪怕我是你的妻子,我也有自我选择的资格。”
她不想要的东西,不喜欢的事情,谁都无法强迫她接受、去做。
“再说了,你是觉得对我有亏欠吗?因为这些胄甲和粮草?”
“你刚刚说要给我银钱,给我买宝石?怎么,你是想跟我算的一清二楚,然后一刀两断?”
谢渊北神色着急的解释,“我当然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想把所有好的都给你。”
打死他都不愿意跟她分开。
叶晚棠失笑道,“那你着急跟我算清楚干什么?我那么做不只是为了你,主要还是为了给将士们多一层保障,战场上瞬息万变,刀剑无眼,他们现在配备的装备确实算得上精良,只是我给的这些质量更好。”
“我之前搜刮了南越朝廷那么多东西,现在把那些无法在市面上流通变现的,拿来兑换胄甲武器,相当于用敌人的钱来养兵马,我都不心疼,你心疼什么?”
“换言之,这也算是一种废物利用,狗皇帝辛辛苦苦积攒的东西,最终都会变成一把把刺入他身上的刀剑,这样想想,你不会觉得很痛快吗?”
谢渊北认真思索片刻,一脸正色的点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
见他一本正经的听她胡扯,叶晚棠唇边的弧度忍不住加深许多,捧着他的脸亲了一口。
“我们是夫妻,理应共同付出,我们自己不应该去计较谁付出的多付出的少,我们是一体的,要计较也是跟外人计较,除非你把我当成外人了。”
谢渊北立马抓住她的手,深情款款的解释道,“我没有,我发誓绝对没有拿你当外人!”
他像个害怕解释不清被人误会的大男孩,墨眸中盛着纯粹的爱意。
叶晚棠的心一下子化了,“那就不要再说那些话。”
“好,”谢渊北勾唇笑道,“那我马上让人把名下产业全部过户登记在你名下。”
叶晚棠略疑惑的抬头,又听低沉的声音道,“不是补偿,是自愿赠与,我想将天底下一切美好都双手奉上。”
她就是开口说要把月亮打下来,他立马召集天下能人异士,打造登云梯,射月弓。
“既然你如此强烈要求,那我也不好意思一再拒绝。”
叶晚棠故意兴奋的搓手。
闹了一会儿,才说到正题。
叶晚棠把陶家人被流放,她派人去劫囚的事情告知谢渊北。
同时新型粮食推广政策和负责人选的计划也全盘托出。
谢渊北听后,眼色难掩激动的抱着她,“一亩地能产出千斤粮食?”
叶晚棠轻哼一声。
其实土豆和红薯这些高产粮作物,在现代产个三千到五六千斤一亩,都不是问题,更高的也有。
只不过古代的气候和土地,以及肥料营养等因素跟不上。
叶晚棠说一千斤以上,两千斤左右,都只是保守估计了。
当然,小麦高粱那些,产量稍微低一些,不过也能保持在八百斤以上。
至少比起现在南越拥有的粮食作物产量要高很多。
谢渊北神色抑制不住的兴奋。
他深知农业对一个国家来说有多重要。
不仅是国之根本,更是民之根本。
这些粮作物能顺利推广普及,未来能大大减少饥荒情况。
别的不说,至少能让每个百姓都能吃饱饭!
灾荒年都不用害怕!
收复了益州,第一件事便是向百姓们宣布,如今益州是谢家军的地盘。
独属于谢家军的旗帜,锦绣坊早已准备好。
九尧城和十个郡县的城墙上,都插满了飘扬的谢家军旗。
以红色为底,黄色点缀,迎风翻飞,蕴藏着谢家军几万将士磅礴的力量和宏大的气势。
百姓们看着城墙上的谢家军旗,内心蔓延起一股自豪的感觉。
是从前南越朝廷从未带给他们过的。
自豪又满足。
这一刻所有百姓的心都平定下来。
大家都知道,战乱已平!
从今往后再也不用过四处飘零,无家可归的日子了!
谢渊北和叶晚棠带着大部队回到九尧城内坐镇。
底下四个郡县恢复迅速,周围的难民数量大大减少。
但是其余六个郡县还处于萧条破败时期。
谢渊北下令让人仿照宁川等四个郡县的方法,打开城门,开仓赈济,以工代赈。
六个郡县着手实施,很快便见到了成效。
难民们积极响应,偶尔有一些闹事者,均被谢家军拿下,关入大牢。
长孙慕白身上的任务又多了一项,修订新的律法。
谢渊北打算推翻南越大部分封建的法制,不仅要抬高女性地位,还要抬高商人地位,给商人更多便利。
尽管不能一举铲除阶级制度,但要让这个阶级分界线变得宽松一些。
废除了商籍为贱籍的制定标准。
将商籍抬为与农工阶级相等的地位。
此举获得益州境内所有商人的支持。
至于普通百姓,有一些小小的反对声,不过都影响不到大局。
如今整个益州上下都要仰仗着谢渊北,建设和修复。
除非有些人是傻子,或者是奸细,否则不会公然跳出来,跟谢渊北作对。
修订新的律法是一项很繁琐重要的工作,叶迁一收到消息,立即从造纸厂赶回来,协助长孙慕白。
长孙慕白的才能被激发,再加上有叶晚棠给的参照,他上手很快,且制定的每一条律法都很完善。
将百姓摆在第一位,将安全自由和平摆在前面。
同时兼顾三百六十行各个阶级。
这一项大工程,没个两三年是完成不了的。
谢渊北也不着急,先修出一个雏形,再慢慢填补细节。
叶晚棠深知,哪怕在三十世纪,律法都没做到真正的完整完善。
除了一些建设的计划外,益州境内还有很多冯圭、史西、黄涛留下来的党羽,其中存有异心者不在少数。
谢渊北三不五时便亲自带领谢家军出去,以剿匪的名义,铲除异己。
他倒不是害怕那些人影响自己的地位。
只是担心他们有朝一日出来兴风作浪,受苦的还是百姓。
现在的益州百姓可经不起什么风波了。
又是天灾又是战乱的,好不容易过上几天好日子,谢渊北和叶晚棠也不忍心让他们再饱受纷争的影响。
偶尔谢渊北早出晚归,叶晚棠便全身心投入到建设、种田和修缮中去。
一步步将九尧城修复起来。
一眨眼,半个多月过去了,陶家人历经风波,终于被送到益州和禹州的交界处。
叶晚棠派许鑫和阎野前去接应。
右相陶君昊和其女陶宁烟还没来得及安顿好,便匆匆赶来见叶晚棠。
叶晚棠本想让他们好好休息一天,晚上再给他们办接风宴。
“谢姑娘……”一路风尘仆仆,紧赶慢赶,陶宁烟和陶君昊的状态属实不太好。
一见到叶晚棠,陶宁烟便屈膝行了个礼,“应该唤谢夫人,多谢谢夫人再三搭救!宁烟此生无以回报!”
她还想鞠躬,叶晚棠赶紧扶住她。
却拦不住右相陶君昊,他上前一步,腰身呈现九十度,深深的鞠躬三次,眼眶微红,嘴唇干裂。
“若不是谢小将军和夫人搭救,老夫这一路,恐怕护不住宁烟这丫头,全家都要死于官差折磨中。”
没错,狗皇帝不止判了他们流放,还暗中下令,让官差想尽办法折磨陶家人,决不能让他们活着到达蜀州。
从一开始,狗皇帝就没想过留陶家活口。
这一路上,陶君昊想了很多,想明白了更多东西。
他并非誓死效忠狗皇帝的人,他入仕为了天下,同时亦是为了小家。
结果他连小家都保不住。
尤其还是因为这种小小的原因。
陶君昊彻底对南越朝廷失望。
负责护送他们的人,在路上也把叶晚棠的意思传达了。
陶君昊从一开始的抗拒,到现在的心悦诚服。
他的心路历程跟叶迁差不多,看透了一路上的人间疾苦,又落入充满希望的地方,两种鲜明的对比,带给人内心很大的冲击。
所以陶君昊现在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甘愿俯首称臣。
叶晚棠跟他们简单聊了两句。
恰好叶迁收到消息赶了过来。
叶迁跟陶君昊互为同僚多年,尽管以前交往甚少,但彼此内心都很欣赏对方的为人风骨和气节。
比起左相,叶迁更愿意跟陶君昊这样的人相处,至少不会跟你玩心眼子,更不会挖一个又一个的坑给你跳。
他们彼此都有一个共同的追求。
如今有了更好的身份和地位,能让他们没有顾虑的施展拳脚。
不管是看在理想还是看在恩情的份上,陶君昊都愿意为谢渊北和叶晚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叶晚棠留两个老同事聊天。
自己带着陶宁烟下去。
陶宁烟内心激动,五味杂陈,拉着叶晚棠聊了很久,说到心酸的地方,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掉。
不过她倒是比叶晚棠想象中还要坚强。
不仅没有自哀自怨,怨天尤人,叶晚棠还从她眼中看到了,哪怕身处绝境也要努力生长的韧劲。
当陶宁烟得知叶晚棠开设公学和女子学堂,顿时泣不成声。
她深知这意味着什么。
叶晚棠想了想,给陶宁烟推荐了一个出路。
九洲商号在庐阳城声名远扬,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还有温家扶持,如今加入商号的商人越来越多,势力日益剧增。
可叶晚棠能信任的人只有温渊卓和马康顺,人手终归少了一点,她想把陶宁烟介绍过去。
谁料陶宁烟有另外的想法。
陶宁烟主动提出。
“谢夫人,九洲商号和灵霄商号有没有考虑过往南疆、南蛮那边通商?虽然隔着很多难以跨越的山,但高河县不是临海吗?可以打通海路连接南疆、南蛮……”
“不对,本来朝廷就有一条跟南疆、南蛮通商的海路,现在整个益州都是谢家的地盘,那条海路你们自然也有权使用。”
“我听说谢小将军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将兵力从一万两万扩大到四五万,甚至如今还有源源不断的难民应征入伍。”
“兵力的迅速增长,同时带动了粮草和兵器胄甲的消耗,我猜测你们手里的兵器不太够用吧?尤其还要建设整个益州,发展农业等等,需要用到铁制品的地方太多了,益州虽然有矿脉,但产出的铁料远远不够。”
“而南疆、南蛮那边矿产富饶,据说还发现了海底矿,只是技术不足以支撑开采……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叶晚棠挑了挑眉,直截了当道,“你想靠通商,从那边采购铁器?”
“准确来说,是没有锻造过的铁料!”
陶宁烟眼中闪烁着熠熠光彩,“早些年我在锻造兵器的书籍上学到过很多技巧,如果谢夫人信任我的话,可以让我试着锻造新型兵器,改进一些缺点,让兵车床弩之类的重型武器威力更大,消耗更小,同时操作难度降低……”
如今她不再是宰相嫡女。
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压在身上。
对她来说,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从前她要顾及宰相一门的颜面,不能让人抓住她的问题来攻击陶君昊。
时时刻刻要做到面面俱到,挑不出错来。
现在她孑然一身,终于有机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所以陶宁烟的想法,比陶君昊更轻松一些。
她想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到对他们有恩的谢家和叶晚棠,更想发挥自己的能量发散热量。
叶晚棠看穿陶宁烟的理想和志向,内心不由得更高看这位女子几分。
在这个时代,能跳出封建思想的压制,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的女子,实在太难得了。
尤其是陶宁烟身上有一股韧劲和聪慧。
只要她全身心的投入,注定能成就大事。
“改良兵器需要一定的作战经验和锻造经验,你之前可能没接触过,上手还是有点难度,而且如果真的要做,需求量很大时间很短,你不一定能赶得出来,当然我不是怀疑你的能力,我相信你。”
“不过起步可以从简单一些的入手,比如农具,这本书你抽空看看,好好学习,可以锻造比铁更坚硬的物质,打造新农具和日用品之类的,日后你有经验了,再接手兵器。”
叶晚棠随手掏出一本《钢铁的锻造手册》。
交给陶宁烟。
陶宁烟翻开看了看目录,眼中露出几分茫然和新奇。
“钢?”
“没错,这种物质的坚硬程度远超过铁,日后我也打算用钢来锻造兵器,当然,钢的锻造是更加困难的,一时半刻着急不得,短则一年,长则三年五载,都不一定能普及,不过总要迈出第一步的,你没必要有太大的压力,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好。”
叶晚棠语气带着安抚人内心浮躁的力量。
轻而易举抹去了陶宁烟的惴惴不安。
她抱着那本书,深知这本书里的知识是最珍贵的瑰宝。
恨不得立马钻到书里遨游学习。
这本书里的内容当然不是三十世纪先进的工艺。
到了三十世纪,锻造钢的工艺已经很先进成熟,需要用的工具和材料要求更高。
叶晚棠综合的是古代用块炼铁,也就是熟铁锻造的办法。
当做是一个开头,慢慢优化进步。
她不要求一蹴即成,循序渐进即可。
陶宁烟既然选择这条路,叶晚棠当然全力支持。
九洲商号暂时不打算往益州发展,毕竟益州有个灵霄商号足够了。
蛋糕又不大,哪里容得了两家分食。
反正灵霄商号如今也是叶晚棠的,何必自己抢自己生意?
让陶宁烟好好休息,之后再着手进行往南疆、南蛮通商的计划。
安置好陶家人,谢渊北继续去忙着镇压动乱。
叶晚棠跟长孙慕白和叶迁操持着九尧城和十个郡县的事情,颇有一种每天上班批奏折的感觉。
很忙但充实。
陶君昊安顿好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了解整个益州的情况,不能说惨不忍睹,但确实是萧条荒凉,那些没开垦过的荒地,数都数不过来。
当他看到叶晚棠的良策,浑身一震,眼中迸发出刺眼的亮光。
历朝历代有人提出过以工代赈的赈灾良策,却没人想到过利用多出来的人力,把赈灾的款项改成给难民的奖励,鼓动他们自发的开垦荒地,修缮房屋等等……
直到这一刻,陶君昊才意识到,谢渊北的成功,背后绝对少不了叶晚棠的帮助和扶持。
谢渊北再神通广大,想在短短时间里做出那么多惊为天人的举动,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难怪他能成功,原来最大的王牌紧紧握在手里!
同时陶君昊忍不住感慨,叶晚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起叶迁聪慧太多!
天下再找不出第二位这样的奇女子了。
陶君昊心中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没错。
只有跟着谢渊北和叶晚棠这样的人,才能开创一个和平、富足、强大的国家。
百姓们才能过上更加安稳的生活。
陶君昊来得晚,付出比别人更多的辛勤努力,彻底摸透了益州的情况,很快便开始着手推行以工代赈加强版的计划。
开垦十亩荒地,每户可获得落户机会和住房资格,同时还能分配田地和新型农作物,积极种植农作物,每个月能获得粮食补贴,等到粮食收获,达到不同的收获标准,还能获得更多的奖励。
减少税收、奖励银钱农具等等……
一个完善的计划,推行起来很顺利。
陶君昊的能力毋庸置疑。
叶晚棠考察过后,默默的在户部尚书职位上写上陶君昊的名字。
三省六部都要安排人,唉,人才稀缺啊!
长孙慕白暂定为希望校长,比以前的国子监祭酒还要高一个级别,同时兼任刑部侍郎。
叶迁可以担任刑部尚书兼管吏部。
第476章 林先生消失
叶迁知人善任,而且在天下寒门心中有很高的威望,他担任吏部尚书,相当于一块活招牌。
能够吸引天下寒门贤士主动投奔。
本来刑部尚书的职位是留给长孙慕白的,毕竟他担任了修订律法的重任。
只不过他只想将重心放在希望学校上。
叶晚棠思考了一会儿,重新提笔,在工部的位置上,写下陶宁烟的名字。
暂时画了个括号。
陶宁烟的个人能力还没展现出来,如果她能把与南疆、南蛮通商的任务完美完成,便能用实力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再推她当上女官,就不会有人指指点点。
叶晚棠是看重想扶持陶宁烟没错,但她不会硬扶,要看看陶宁烟自己争不争气。
至于兵部,谢渊北那边应该有更好的人选。
看着空荡荡的礼部一栏,叶晚棠扶着脑袋,想不到更好的人选。
暂且先放着吧,平日里多注意注意身边合适的人才。
谢渊北身边的暗卫暂时不用想了,就一个丘天比较能说会道,但他不适合担任外交官的职务。
外交官不仅要有口才,更重要的还是交际能力。
丘天个性太过鲜明,暴脾气说来就来。
更何况,他还看不上三省六部的职位呢。
用他的话来说,他们只想一辈子在谢家军,在谢渊北身侧守护着。
不管权力更迭,朝代变迁,他们永远只是谢渊北的心腹,而不是势力旋涡中的甲乙丙丁。
手头的工作分配下去,一切开始井然有序的忙碌进行。
叶晚棠每天几头跑,不仅要盯着希望学校招生,还要处理造纸厂一些叶迁不方便处理的事情,印刷局那边长孙慕白也有忙不过来的时候。
另外灵霄商号已经开始有商船出发去南疆和南蛮,陶宁烟亲自带队。
叶晚棠等着她的好消息。
她出发前,叶晚棠就悄悄的给了一个锦囊妙计。
只希望陶宁烟能满载而归!
推行新型粮食作物的工作在陶君昊的安排下,井井有条,不过他偶尔也有一些问题请教叶晚棠。
谢渊北发现了,媳妇儿变得比自己更忙。
不管什么部门,离了自己的宝贝媳妇儿都不行。
谢渊北心疼坏了,每天晚上尽心尽力的伺候,又不敢过于折腾。
好在叶晚棠有人参果和灵泉水,精力经常比他还要旺盛。
日落月升,悄然间院里的绣球花与荷花绽放。
六月已至。
月初时,北方传来战报。
金城破城,南景彦被生擒,皇后兄长亲手将其绞杀于城门之上。
俘获了三万大军。
唯独林先生和那一支不死骑兵消失得无影无踪。
没人能找到林先生的踪迹。
他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不只是南越朝廷在追踪他,谢渊北的人也在找。
可惜他藏的太深,不留一点痕迹,无从查起。
好在,神医谷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之前拿到的药方,叶晚棠让人送到神医谷让雪柔他们研究。
终于在六月初时完全破解了药人的玄机。
这也就意味着,日后谢家军在战场上遇到不死军队,无需顾忌了。
能生擒,便能救回来。
生擒不了也能直击他们的命门。
不死军队对南越军的威胁,不会出现在谢家军身上。
至于那林先生躲在谁手中,都不足为惧了。
谢家军日益壮大,兵力在几个月内直逼八万。
除了益州境内的难民应征入伍之外,还引来了周边禹州鄞州的难民,更有从蜀州 滇州黔州过来的。
益州的政策在境内推行,名声却悄然传出千里。
天下各地受灾害迫害的难民纷纷涌入益州求一条活路。
谢渊北是来者不惧,哪怕有细作和心怀不轨之人混在其中,谢家军也能将他们揪出来。
禹州和鄞州知州看到益州发展如此之迅速,兵力如此之壮大,内心纷纷有些不安起来。
显而易见,谢渊北日后若是要发兵攻打南越,首先遭殃的肯定是左右相邻的禹州和鄞州。
鄞州知州并不知道禹州知州之前跟白令俞联系过,还拒绝了对方抛出来的橄榄枝。
在某个阴雨绵绵的天气,鄞州知州乔装打扮登门拜访禹州知州。
二人坐在书房内从白天聊到后半夜。
鄞州知州离开的时候满面愁容惨淡,思绪万千,内心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挣扎。
六月中,谢安晨来找到叶晚棠。
“大嫂,九尧城和底下十个郡县都开满了琳琅斋的分店,我的情报网已经在益州每个角落全面铺设,如今我打算往禹州发展,顺便过去刺探一下禹州的情况,试一试禹州知州的底细,同时把那边的难民赈济一下。”
这件事谢安晨早几个月前就跟家里打过招呼了。
谢渊北和叶晚棠都双手双脚赞成。
只有谢诗蓝有些犯愁。
在谢诗蓝眼里,两个弟弟只有谢渊北是能独当一面的成熟男子,而谢安晨还是个小屁孩。
让他自己一个人大老远的跑到禹州去,尤其还是在这种十分敏感紧张的时候。
那可是南越的地盘,万一有点什么冲突,南越军第一把刀刃肯定会指向谢安晨。
把他抓起来,能用来要挟谢家军和谢渊北。
谢诗蓝觉得外面的世界太危险了。
“什么生意你在益州不能做,非得跑出去?你知道现在外面乱成什么样子了吗?这世道,你的身份又那么特殊,谁都知道你是谢渊北的弟弟,你要是被南越的人抓住了,日后两军交战,是让你大哥救你还是不救?”
谢诗蓝板着脸,周身气势凌厉冷肃。
叶晚棠都记不清有多久没看到谢诗蓝那么严肃了。
撇过头看了谢渊北一眼,发现他非常淡定,丝毫不受影响。
谢安晨张了张口,却说不出话来。
但他脸上的坚定表明了这一趟他非去不可。
谢诗蓝又要发作,谢渊北放下茶杯和堪舆图,“你要去便去吧,不过出门在外万事小心,隐瞒好身份,我让白令俞给你准备了新的身份文书。”
谢安晨感激的看向大哥。
“渊北,你怎么也跟他胡闹?这时候出去不是给你添乱吗?别看禹州和鄞州默默无闻的,指不定他们憋着什么坏呢!天底下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我们谢家人? ”
第477章 翅膀硬了
谢渊北看向操着老母亲心思的长姐,无奈道,“他的性子阿姐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要说不同意,他便要偷偷的跑出去,哪怕偷渡都要去禹州,还不如放手让他振翅高飞,飞累了或者受伤了,自然会回来。”
“再说了,禹州和鄞州之所以没有动静,不只是因为他们在暗中观察我们,还因为他们心中有另一重考虑,南越朝廷如何,益州又如何,他们全都看在眼里,心里如明镜似的。”
“之前禹州知州拒绝了白令俞一次,但不代表他如今没有后悔,指不定他们还会夜不能寐,日夜担心益州发兵第一个拿他们来开刀。”
叶晚棠在一旁说道,“昨日琳琅斋的人监测到,鄞州知州秘密前往禹州拜见章旭楠,他们的谈话内容无非与益州息息相关。”
谢诗蓝一点就透。
心知如今是禹州和鄞州该忌惮益州。
只是立场不同,还是很难保证,谢安晨在禹州的地盘上行事,会不会随时出现危险。
她还是放不下心来。
谢安晨苦着脸道,“阿姐,我如今不是小孩子了,整个琳琅斋和灵越楼在我的打理下发展得如何,阿姐你是一清二楚的!我们总不能一直限制在益州,我把情报网打出去,日后还能协助大哥,提供有用的信息。”
“另外禹州还有大量的难民,我以琳琅斋的名号去赈济,将他们引到益州,能让谢家军继续壮大!”
谢诗蓝依旧板着脸,态度同样坚决。
姐弟二人谁也不让着谁。
这时,阑珊从正厅外走进来,她眼神诚恳道,“主子夫人,谢阿姐,我会陪二公子一同前去禹州。”
谢诗蓝看了看阑珊,又盯着谢安晨看一会。
仿佛要从两人身上看穿一个洞来。
最后她无奈只得同意,“罢了,反正你们多票压死我这一票,儿大不由娘,弟弟长大也不由姐姐,你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了,根本不用听我的意见,随你们去吧。”
听着她颇有几分赌气的语气,谢安晨立马站起来,轻轻揽住谢诗蓝的肩膀,“阿姐,长姐如母!不管到什么时候,你在我心里的地位永远跟阿娘一样,还有大嫂,不管我走多远,永远会记得家的方向,要是觉得累了,一定不会硬撑,我随时都会回来求你们庇护。”
谢诗蓝一把拍开他的手,丝毫没留情,“去你的,少在这跟我贫嘴,你现在翅膀硬了就想飞出去,谁还能管得了你了?”
“去吧去吧,路上注意安全,多带点人手。”
谢渊北道,“阑珊跟着你,我再派木易和其他人护送你们,到了禹州万事小心,不管做什么都要慎重再慎重,如今局势紧张多变,和平随时都会被打破,在谢家军拿下禹州之前,你行事不要太过张扬。”
谢安晨笑道,“大哥,你放心吧,世人皆知我是谢家二公子,是你亲弟弟,但他们可不知道琳琅斋的主人的真实身份。”
叶晚棠这才想起来,谢安晨创办琳琅斋的时候,从未以真面目示人。
世人只知道琳琅斋跟灵霄商号、灵越楼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却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