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空皇库去流放!医妃逼疯了男主by西小西
西小西  发于:2025年11月20日

关灯
护眼

难度堪称天级。
不过大家都对他的谋略和能力非常信任。
孙长策更是先一步开始担心永州知州。
绝对会被谢渊北打得很惨。
分工明确,三支队伍立即往目的地进发。
谢渊北还没接触到永州边境时,便遇到了永州将领,展开了三四场恶战。
孙长策到达漳州的时候,发生了意见令人感到很意外的事情。
漳州居然不战而降。
大开城门,知州亲自把谢家军迎接入城,百姓们夹道欢迎。
热闹的就像过年一样。
原来,漳州知州是谢渊北的小迷弟,早在益州被占据的时候,早在天灾肆虐的时候,他就对南越朝廷失望至极。
他打从心里希望谢渊北能够揭竿起义,推翻南顺帝的昏庸暴政,一统天下。
漳州知州相信,如果天下在谢家人手中,一定不会像如今一样。
他听说谢渊北拿下鄞州和禹州那一刻,心里就缴械投降了。
要不是碍于四周有永州和泾州虎视眈眈,他都想亲自去跟谢渊北投降。
当他听说谢家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很是高兴,结果出来一看,是孙长策领兵,那一刹别提有多失望了。
他还以为能见到心目中的偶像!
不过那都不是问题,只要加入谢渊北麾下,以后总有机会见面。
与永州一战,耗时两个多月。
谢家军兵力比较少,谢渊北战术变化多端,刚开始两边都讨不着好处。
后来永州急了。
因为许鑫助白家军拿下了泾州和荆州,转头白家军便拦路截断了永州的粮草和援兵。
荆州撑了三个月,最后知州被人悬挂于城门上警示世人。
许鑫率领一万兵士,从东边包围永州。
形成三面夹击之势。
虽然白家军和许鑫按兵不动。
每天发动进攻的只有谢渊北,但是永州知州还是干到了莫大的压力。
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
他哪怕再熬两个月,都不一定能等到南越的支持。
于是永州知州决定破釜沉舟,拼死一战。
人一旦着急,弱点就露出来了。
谢渊北如同盯上敌人脖颈的狼王,死死的咬着永州的命门不放。
硬生生将他们的三万兵力打到只剩下一万。
而谢家军的伤亡不到两成。
可以说是以最低的代价,打了最漂亮的胜仗。
永州知州是个人才,只不过他忠于南顺帝。
谢渊北断不会留着他。

第485章 七皇子之死
转眼又入秋,谢渊北出征半年时间,在白家军的配合下,拿下了南部六个州府。
还有蜀州黔州和滇州没动。
因为南越的援军已经死死的将三个州府护了起来。
南顺帝在朝上每天都大发雷霆,暴跳如雷。
因为从谢渊北起兵的那一天,他从来没听到过捷报。
南越军屡屡打败仗。
南顺帝的心态一再发生变化。
从最开始的不放在眼里,不屑一顾,到现在的忌惮害怕。
他想不到,在南部那样贫瘠的地方,谢渊北能养出那么强大的军队。
愈战愈勇,屡战屡胜!
简直比曾经的谢家军功绩更加辉煌!
南顺帝每每被气的吐血。
朝中有些大臣劝他不如先服软,休养生息再战。
本来南顺帝不把南部的动乱当回事,在他心里谢渊北那些小打小闹根本不算建立政权,也从来不承认九州岛国。
到现在事实打得他全身遍体鳞伤,可他依旧不愿意承认。
谢渊北曾经不过是自己手中的一枚棋子,棋子怎么能凌驾于他的头上!
他要是承认了九州岛国,天下人将如何看待他?
南顺帝愤怒的把那些进言的大臣全部都杀了。
这导致本就无人可用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四皇子看他如此荒谬的决策,简直要气笑了。
七皇子最近突然没了动静,哪怕被四皇子一再针对,他都不声不响,也不反击。
这让四皇子不由得心生怀疑。
当初气焰那么嚣张的人,怎么可能突然安静下来?
四皇子想查一查七皇子葫芦里到底在卖什么药,奈何他根本什么都查不到。
而在七皇子府上,除了下人,已经很久没有七皇子南知廷的身影了。
连七皇子曾经的幕僚,都不知道七皇子去了哪里。
南知廷只对他们说,要出去云游一段时间。
具体去哪,谁都不知道。
直到两个月后,突然传来七皇子坠崖身亡的消息。
尸体都被送回了京城。
那具尸体面目全非,浑身没有一块好肉。
不过依稀能看到腰间有一块青紫色的胎记。
南顺帝亲自辨认过,确实是南知廷。
前线战况紧张,一塌糊涂,京城又发生了那么大的事情。
南顺帝一夕之间萎靡不振。
他觉得自己像一只老年无力的狮子,即便被狗咬,都没有力气反抗了。
然而,在聪明人眼中,他只不过是一只苟延残喘的老狗。
还狮子?
他也太瞧得起自己了。
南顺帝连早朝都不想上了。
于是便让四皇子代为执掌朝政。
这一决定,震惊朝野。
当初纷纷押宝站队的官员们,谁都没有想到,最后最接近储君之位的人,竟然会是最不被人看好的四皇子。
虽然南顺帝没有直接册封他为太子,但此举已经证明了南顺帝有意将皇位传给他。
不对,按照如今的局势,南顺帝膝下的儿子,造反的造反,死的死,也只有一个四皇子能继承大统了。
但是依旧有不少人不看好四皇子。
一个默默无闻那么多年的人,既没有雄才伟略,又没有展现过什么能力。
再加上如今南越没有谢家庇护,四面楚歌,不管北边还是南边,全部都是敌人。
谁也无法推测,南越的江山社稷还能屹立多久。
中原很多世家大族悄无声息的开始转移家底。
要么往西域转移,要么往南部转移。
天下割裂的局势已经形成。
如今到了名门望族选择站队的时候。
南越的势力一点点被瓦解。
内部更是一片混乱。
连百姓都纷纷往南方逃难。
这是南顺帝继位以来,第一次发生的情况。
从前百姓只会往北方逃难,从没听说过谁会大老远的跑到南部去。
简直荒唐!
四皇子执掌朝政后才发现,原来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并不完全是一件好事。
每天战事的消息,民间的消息,还有各方势力的消息,让他心力交瘁。
他突然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哪怕想稳定当今天下局面,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尤其是北方的匈奴突然撕毁盟约,违反了两国的约定,联合十几个部落开始发兵南下。
南越国的边境再次遭受战火。
四皇子只得在原来的二十万兵力下,又调动了十万援军,从京畿地带出发,支援边境。
而南部,由原来的八万兵力增加到十五万。
他们收到的消息,谢家军如今兵力已经达到二十万。
光是压在前线与南越军对抗的,就有十万。
还有十万镇守后方,随时准备支持。
谢渊北已经离开前线,放权给白令俞、孙长策和许鑫等将领。
封白令俞为兵马大元帅,率领三军与南越对战。
四皇子每天压力越来越大,整个人越来越暴躁阴郁。
南越朝廷上每天争吵不休,然而始终没有一个好的计策能够稳定当今局面。
四皇子的暴戾比起南顺帝有过之而无不及。
除了操心战事之外,他每天还要想着南知廷的死。
没错,哪怕所有证据摆在眼前,哪怕天下人都说七皇子死了。
哪怕南顺帝亲自证明,当天运回来的尸体是七皇子的。
可四皇子心里总有一个直觉,他敢肯定,南知廷绝对没死!
这是一招金蝉脱壳。
南知廷肯定早就料到天下分裂,南越政权风雨飘摇,江山社稷不稳,所以才诈死,留下一堆烂摊子给自己!
否则他跟自己争了那么久,怎么可能拍拍屁股走人。
四皇子还派出一批人,没日没夜的寻找南知廷的下落。
谢渊北回到益州,与家人团聚,过上了君王的日子。
当然,他没有精力享受。
打下南部容易,难的是重建和发展。
这两项都需要大量的人才和财力等等,而这一切,恰好是南部最缺的。
哪怕叶迁的名号放出去,吸引了天下寒门投奔。
但依旧有各个领域缺少人手。
谢渊北想了想,决定面相九州岛国境内招皇商。
谁为九州岛的建设发展做出的贡献最大,谁便能成为皇商。
要知道皇商跟普通商人可不一样,地位更高,能获得的利益也更高。
许多商人看到如今九州岛日益壮大,面对这个诱惑,都有些忍不住。
开始动用自家的各方势力,为九州岛建设美好家园,为前线捐赠粮草。

这半年过去,益州的发展突飞猛进。
当初叶晚棠推行下去的各种新型粮食作物,早就获得第一波丰收。
甚至土豆红薯这些生长周期比较短的,都已经开始收获第二波了。
天下饥荒正在慢慢解决。
百姓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局势。
而谢安晨和阑珊越走越远,居然跑到了蜀州和滇州去开设琳琅斋的分号!
他们两个胆子非常大,短短时间内在南部遍地开花。
现在大到每个府城,小到每个郡县,甚至是镇子,都有琳琅斋的身影。
如今以一种强势的姿态硬生生挤进滇州和蜀州。
谢诗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差点气晕过去!
她如今是九州岛的长公主。
掌管着锦绣坊,管理着整个九州岛大部分的布匹生意。
九州岛每个月都会刮起无数股潮流风向,全都是锦绣坊带动的。
锦绣坊可谓是天下的时尚风向标。
季氏也越来越独立,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女强人。
她经常游走在各个巨型商贾之间,从不逊色于任何一个男人。
更不会有任何商人敢轻视她。
当谢渊北下令选举皇商时,季氏带领着锦绣坊便在其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引领着许多商人投入到建设家园之中。
在庐阳城,有一家小商号每次都奔走在响应朝廷号召的第一线。
雨雪商号是许茗雪一手创建,彻底脱离了许家。
她是在前段时间才知道,当今圣上便是当初灵霄商号的大东家,而十口公子,则是当今的皇后。
为此,许茗雪还黯然伤神了很长一段时间,差点没走出来。
后来她觉醒了,决定要当一个像叶晚棠一样的女人。
哪怕此生都没有能在一起的可能,她也要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变得优秀,迟早有一天能够光明正大的站在叶晚棠身边!
许茗雪便把这个当做自己的目标,成为了许多女强人中的佼佼者。
自从希望小学开学,如今生员已经超过三万。
不仅在益州,禹州和庐阳城开设了分校,还打算在明年之前,在九州岛每一个州府的府城开设分校。
生员一天比一天多。
女性地位被渐渐抬高,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高门大院,开始经营自己的事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而且长孙慕白最近还在修订新的婚姻律例。
极大程度的保护了婚内女性的各种权益和安全。
其中有一条明明白白的写着,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干预已婚女性的从业规划,违者处车裂之刑。
车裂是酷刑,光是名号一出,都要吓坏不少人。
某些大男子主义,本想拘着自家女人,不让他们在外面抛头露面。
当然不是因为担心自家女人在外有什么危险,而是因为他们心知肚明自己女人有多聪明,一旦放她们出去展翅高飞,总有一天她们将彻底脱离掌控。
所以这些男人们害怕,他们已经享受了那么多年男子为尊的好处,当然不愿意看到一直被当做附属品的女人比他们飞得更高更远。
只是当这条律法出来的时候,这些男人纷纷偃旗息鼓,不敢插手自家女人的决定了。
不止如此,长孙慕白还着重在和离的律法上做了文章。
只要侵犯到女方权益,女方便可以向官府提交和离申请,一经查证,如果男方真的有错失行为,无需男方同意,立即发放和离书。
这条律例一出,九州岛许多大男子主义都坐不住了,想着搞游行示威,逼迫朝廷收回这条律例。
然而谢渊北怎么可能会受他们威胁。
谢渊北直接在九州岛各处张贴告示,任何人参加示威游行的人,全部取消领取官府补贴的福利。
同时还会上官府黑名单,无法享受应有的权益。
这可把那些气焰嚣张的人吓坏了。
如今天下灾荒和饥荒的影响还没完全消失,要是不靠官府,连地主老爷都要当乞丐。
他们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哪有那么大的能量跟官府抗衡。
尤其是,官府的补贴福利非常丰厚,谁都舍不得放弃。
谢渊北雷厉风行的手段,狠狠的震慑了那些怀有异心的大男子主义。
同时他为女性发声的行为,获得了九州岛境内所有女性的支持和拥护。
民间的凝聚力越来越强,大家都坚信,跟着九州岛君主,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现在的日子如同解放了一样。
不仅更自由,还享受到了更多平等的待遇。
渐渐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对这位君王心悦诚服。
同时,叶晚棠为百姓们做的所有事情,折服了天下人。
百姓们对她感恩戴德,甚至对她的拥护隐隐超过谢渊北。
尤其是女性,所有女性心里都清楚,她们的地位能有如今的待遇,全靠叶晚棠力排众议,开创女子公学,实施女子就业政策,以及支持长孙慕白修订婚姻法等等作为。
她是所有女性心目中的英雄。
准确来说,是九州岛人心中的英雄。
她对社会的贡献不止体现在女性地位上。
大家能吃饱饭,穿暖衣服,其中有一大半是她的功劳。
别的不说,就说新型粮作物和印刷局,造纸厂两大发明一大贡献,都给百姓们带来了许多的好处。
甚至直接影响到了天下所有人的子孙后代。
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书读。
天下寒门子弟都对叶晚棠钦佩不已。
各种赞扬她歌颂她的诗歌层出不穷,传播甚广。
每天谢灵儿都会学一些新的诗歌,跑回来念给谢渊北听。
谢灵儿和孙清羽两个小家伙如今都在希望学校念书。
哪怕谢灵儿如今是公主,哪怕孙清羽如今是世子。
但谢渊北一直教他们,在学校里人人平等,没有谁的身份比谁更高贵。
除去那些身外物,他们与天下人都是一样的。
所以不会单独给他们请太傅太师。
两个小家伙长得非常快,不到一年时间,个头跟吃了肥料一样猛窜。
谢灵儿落落大方,婴儿肥消失了,一张脸更加灵动娇美。
孙清羽身形挺拔,练出了一身小肌肉,像个小猛男,只不过依旧喜欢跟在谢灵儿身边到处跑。

在谢渊北和叶晚棠的共同治理下,九州岛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从君王到普通百姓,人人都心怀希望和憧憬。
充满了干劲。
在九州岛,益州的发展首当其冲。
短短半年多的时间,与从前大相径庭。
有各路商人们的大力贡献,建设的速度越来越快,家园越来越好。
初寒刚过,气候变化无常。
今年初冬并不冷,反而天气又闷又热。
第一批实验水稻长势茂盛,已经结了金黄的稻穗。
本来秋季就该收获了,只是因为气候和土地的原因,生长周期变长了一些。
不过如今天气比秋天还要暖和,当真是奇怪。
稻田里有鱼和青蛙,日落打在稻穗上,世间仿佛都变得静谧。
谢渊北牵着谢灵儿走在稻田中间,谢灵儿一只手抓着网兜子,里面有几条稻花鱼。
“爹爹,阿娘今天会回来吗?灵儿已经好久好久……没有见到她了。”
不只是谢灵儿,谢渊北都好久没有见到自家媳妇儿了。
这让他的大恋爱脑都快烧坏了。
“你最近在学校里,没有听说你阿娘的事情吗?”
没错,叶晚棠已经忙到连家书都没空写了。
只在晚上会跟谢渊北用对讲机聊一会儿。
但是对讲机的频率是公开的,哪怕其他官员和将领都装死,他们也不能太过肆无忌惮。
谢渊北想知道叶晚棠最近过得如何,有时还要通过谢灵儿的道听途说。
谢灵儿歪着脑袋,想了想道,“最近好多同学都在说一件事。”
“什么事?”
“他们说阿娘才应该是九州岛的第一位君主!阿娘的才能远胜天下所有男子,包括爹爹!我听说阿娘在永州做了好多好多事情,在新河支流修建大坝,从永州挖运河到滇州……”
谢灵儿喋喋不休。
说的谢渊北嘴角含笑,弧度怎么都压不下来。
“是,你阿娘是当之无愧的九州岛之主,她才是九州岛最大的功臣和元勋。”
“爹爹,他们那么说,你会不会生气呀?”
“嗯?爹爹为什么要生气?”谢渊北目光柔和,低头看着女儿。
“因为从前,所有人都觉得女子生来便应该低男子一头,女子也没有资格当一国之君,九五之尊,更没有资格抢走男人的功劳。”
谢渊北顿了顿问道,“灵儿也是这么想的吗?”
“才不是!”谢灵儿单手叉腰,嘟着嘴巴,“我阿娘就是全天下最厉害的人,爹爹已经变成第二厉害的了,如果没有阿娘,九州岛不会有今日……不对,根本不会有九州岛!阿娘为天下做的贡献,便是爹爹都比不上的。”
“只是我担心爹爹会生气……”
谢渊北无奈的笑道,“爹爹怎么会生气?爹爹和你阿娘夫妻一体,一体同心,天下人夸赞你阿娘,爹爹开心还来不及,因为你阿娘她值得,她本来就很优秀。”
谢灵儿笑嘻嘻的抓着两条稻花鱼,“爹爹最好啦!阿娘也最好!那我今晚要把这两条鱼拿来煲汤,等阿娘回来,就可以喝到啦!”
在谢渊北心中,叶晚棠身为皇后,地位一直都在他之上。
九州岛能有今日,功劳在谁身上,他心里都清楚。
所以他不允许别人贬低叶晚棠,忽视她的贡献,或者是把她的贡献和功劳都归在自己身上。
朝中曾有人当面提出,叶晚棠为皇后整日奔走在外,是为不尊不敬,理应勒令她回到宫里,不得外出。
谢渊北当场大怒,狠狠的处置了那名自以为是的官员。
杀鸡儆猴,同时警告所有人把小心思收一收。
谢渊北望着一片片金黄的稻田,心里在想,马上到水稻丰收的时候了,不知道晚晚能不能赶回来。
现在每天只要一忙完,他就像一块望妻石一般,站在城门上眺望远方。
期盼一眨眼,便能见到她的身影。
甚至连他处理公务的宫殿里,都贴满了她的画像。
谢渊北对她思念成疾。
但他永远不会束缚她,捆绑她,以婚姻之名强行把她留在身边。
他愿意放手看她翱翔于天际,去做任何想做的事情。
哪怕她要红杏出墙,他都愿意为她挪墙。
晚上,谢渊北抱着对讲机,满脸幽怨的问道,“晚晚,稻田里的稻子快要收获了,你什么时候回来?”
洗去一身疲累,叶晚棠刚躺下,听到他可怜巴巴的语气,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只大金毛,“很快了,这边的事情马上要忙完,只等运河的工程稳定下来,未来三年,永州都能稳定发展,对了,我发现永州这边有大量的黏土、叶岩……我在考虑,永州或许能靠着烧制红砖发展……”
她又说了一堆规划和计策。
谢渊北听后默默的记下来,心中思念愈发猛烈。
“你先回来,除夕马上要到了,灵儿说……她很想你。”
“我也是。”
他默默在后面加了一句。
与此同时,在频道上的各位官员和将领:……
默默的捂住耳朵,继续装死,装作什么都没听到。
陛下和皇后高兴就好,不用管他们的死活!
丘天和阎野在城墙之下,却清清楚楚的听到谢渊北这句话,顿时起了一片鸡皮疙瘩。
“你说主子和夫人的感情是怎么做到越来越甜蜜的?明明我看的那些苦情小说,都不是这样的!俗话说婚姻有三年之痛七年之痒,主子却像有铜墙铁壁,既不痛又不痒!奇了怪了……”
阎野目视前方,并不回应。
但丘天已经习惯了,话匣子一打开,根本停不下来。
那一刻,叶晚棠只感觉有一罐蜜糖打翻在心里。
她转了个身侧躺着,语气柔和,“再等等,我很快就回去了,我们说好的,你在前方打天下,我在后方安定天下。”
听到后面两句话,所有默默无闻的将领肃然起敬。
打天下容易,守天下才是最难的!
他们都知道叶晚棠为了九州岛付出了多少。
这一刻,大家的敬意达到了顶端。
两人又聊了几句,想到这是公共频道,叶晚棠便主动挂了。
永州发现大量黏土,用来制作红砖,但是烧制的热度想要达到标准,还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叶晚棠联络温渊卓,需要大量煤炭。
温渊卓恰好有这方面的管道,便联系了专业的人,安排了十几个商队专门运送煤炭到永州。
另外叶晚棠打算再找一找做水泥的原料……
总之事情一堆接着一堆,根本忙不完。
中秋节前三天,叶晚棠刚打算启程回益州。
却在临出城之际被拦住了。

“皇后娘娘!不好了,永州境内发现了霍乱!!”
来禀报消息的人不敢声张,进入马车之后,才敢悄声对叶晚棠说。
一瞬间叶晚棠的心沉入谷底,脸色不由得凝重起来,“什么时候?发现多少人?”
瘟疫……还是来了……
叶晚棠没想到,熬过了最容易爆发瘟疫的夏天,却还是在冬天爆发了!
或许今年的冬天比秋天更暖和,便是一个奇怪的预兆。
叶晚棠让人先把消息压着,她亲自去看看。
最先爆发霍乱的是一个小村庄。
医吏过去检查,初步将引发霍乱的源头定在水源上。
这个村庄的饮用水没有与外部连接,而是接的山上的泉水。
全村人都共享一个水泉。
医吏无法在短时间内确定到底是不是泉水引发的霍乱。
一百五十多个村民均出现剧烈无痛性腹泻和严重脱水等症状。
村民们奄奄一息,病症很严重。
已经有人瞳孔涣散,呼吸微弱,处于弥留之际了。
医吏纷纷紧急抢救。
叶晚棠在医学方面同样做了很大的贡献,带来了更多的教材和治疗方法。
等她来到清水镇的时候。
整个镇子十里八乡,八个大村子和五六个小村子全部都封锁起来。
不许百姓进出。
只是在封锁之前,不知道有多少人来来往往。
更不知道霍乱无声无息的传播到了什么地方。
瘟疫之所以称为瘟疫,主要还是因为极强的传染性,防不胜防。
古代人对防疫的知识和措施太匮乏。
叶晚棠不敢想,这还只是初期,如果全面爆发的话,刚刚成立的九州岛将岌岌可危!
前线的战士们将失去保障,后方的百姓将会民不聊生。
叶晚棠穿好防护装备,立即进入小河村。
“皇后娘娘!”
一名医吏仿佛看到了救星,立马站起来。
听到他的呼声,集结在此处的难民们全部抬眼看过来。
原本陷入痛苦绝望中的难民,眼中终于焕发光彩。
全部激动的想起来跪拜。
叶晚棠抬起手阻止大家,“无需行礼,我知道大家现在的心情一定很焦急害怕,但请大家放心,九州岛虽然刚刚成立不久,但我们有足够成熟的医疗系统和资源,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与大家一起,共渡难关。”
“我会留在永州,直到疫病被我们全部消灭,与大家誓死共进退,放心,我不会抛弃你们。”
一番掏心掏肺的话,瞬间让村民们泪如雨下。
上至老爷爷老奶奶,下至五六岁刚听得懂话的孩子。
全部感动得控制不住,嚎啕大哭。
他们之中大部分人从没见过瘟疫,但都知道,瘟疫是一种比魔鬼还要可怕的病,随时都会要人命,但凡染上,九死一生。
原本大家都在给自己做必死无疑的心理准备。
结果现在叶晚棠的到来,无疑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让他们勉强撑着的心理防线彻底委屈到崩溃。
叶晚棠看到大家哭的不能自已,心里同样难受。
从小孩到大人,一个一个,不厌其烦的安慰。
直到安抚好所有染病村民的情绪,叶晚棠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却感觉累的浑身酸痛。
来到外面,征用了一间屋子,作为临时的会议室。
“查到源头了吗?”
一位医吏站起来发言,“官兵们在山上,那个泉眼附近,挖到了几具骸骨,仵作辨认之后,确认死亡时间在半年之前,也就是九州岛成立之前,天灾爆发的那段时间。”
“应当是逃难的人路过此地,把死亡的同伴就地掩埋,埋得不深,经过炎热的气候……”
尸体被埋在地下,腐烂会产生病菌,病菌又会自行进化,渗入土里水里。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