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七日没见而已,姜姮差点没有认出兄长, 怎么瘦成这样?
他是外伤,又不是脾胃出了问题吃不下饭, 怎么如此消瘦?
负责照护姜行的军医看见姜姮红了眼眶,怕人责难自己, 连忙解释:“姜将军之前就一直吃不惯这里的东西,自从受伤,伤痛难忍,更吃不下饭了, 每日也就喝些稻米汤,一日瘦似一日。”
“我不能死,我还没有立功,不能死!”
那厢榻上的姜行不住呢喃,垂下来的手紧紧攥住褥单,嶙峋枯瘦。
“大郎君这些日子总这样说,高热的时候说,清醒的时候为了逼自己吃饭,也这样说。”
蕊珠幼时,见过姜家在前朝呼风唤雨的样子,彼时的姜行作为青州第一世家的嫡长子,锦袍玉带,顾盼风流,不知令多少世家女郎见之倾心。
谁能想到曾经那般风光的世家子,会落到如此田地。
“大哥,”姜姮在榻旁坐下,柔声说道:“你不要着急,好好养伤,伤好了,有的是机会立功。”
姜行似从睡梦中惊醒,猛然睁开眼睛,怔怔望姜姮片刻,“阿姮,你来看我了?”
姜姮轻轻点头。
这些日子忙着照护顾峪的伤,她一直无暇过来,早知兄长瘦成这般,她该早些来看看的。
“阿姮,你怪我么?”
约是人之将死,心神都变得脆弱,又是背井离乡远在岭南,身旁只有姜姮一个骨肉至亲,姜行少见地温声细语对她说话。
姜姮不答,只劝他放宽心,好生养伤。
“你怪不怪我,骗你去寒水潭玩耍,骗你说卫国公溺了水,骗你去救他?”
姜行忽而对自己做过的往事记得一清二楚。
一切都是他有意为之,如果没有那次,或许顾峪没机会见到他的小妹,或许他不用棒打鸳鸯,不用重伤燕回,不会与燕回结仇……
姜姮并不想提这些旧事,沉默不语。
“阿姮,不要怪我,那时卫国公如日中天,我还曾得罪过他,我必须拉拢他。”
“别说了,你歇着吧。”
姜姮站起身。
“阿姮,不要走!”
那只瘦骨嶙峋的手抓住她的衣袖,“阿姮,大哥没多少时日了,再求你一件事。”
“大哥死的窝囊,一个军功都还没有,日后回朝,实在没有脸面,你可否请卫国公,酌情,为我记个小功?”
姜姮微微叹了口气,“大哥,别想那些了,好好养伤。”
姜行拽着她的衣袖不放,“你答应我!答应我!”
姜姮迟迟不答。
姜行的喘息声便越来越重,不甘心道:“横竖是个死,与其死在这里,不如让我死在战场,我现在就出城去找镇南王,死在他们的手里,总也算死于王事!”
死于王事,就算功劳。
姜行推开来劝阻的军医,下榻,奈何双腿早就支撑不住身子,瘫在地上挪动都费力。
“我不能死!不能死啊!”
他就那样匍匐在地,额头抵着地面,双拳捶地。
才捶了几下,忽然剧烈咳嗽起来。
“大郎君!”军医和蕊珠赶忙把人扶起来,见他本就枯槁的眼睛此刻已入行将就木之态,一口气都上不来似的。
“大哥,你别这样!”姜姮亦来扶他。
“阿姮”,他反手抓住女郎手腕,像抓住了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阿姮,给我报仇!杀了燕回!杀了燕回!”
“杀了燕回!”
“答应我,杀了燕回!”
他双手都攥住女郎纤弱的手腕,瞪圆的眼睛牢牢钉在她身上,气息忽如灯灭,眼睛却依旧大大睁着,只那瞳孔扛不住生命力的消失,一瞬涣散。
他的手还蜷曲着,但是没有力量,抓不住东西了。
他的身子倾倒下去。
“大郎君!”
军医捉脉,探鼻息,又一番施救,终是无力回天。
“夫人,姜将军殁了。”
姜姮整个人亦是僵的,手臂下意识蜷缩在怀里,躲避着兄长抓来的手。
那双眼睛还望着她,死不瞑目,似在追着她嘱咐,要为他报仇。
······
客死他乡的将士都不办丧礼,今日死,明日就装入棺椁埋进了丛葬墓地。
葬毕兄长第七日,姜姮依旧没有叨扰顾峪,独自来墓地祭奠。
祭罢兄长,又在赵青墓前奠了一碗酒。
这里是一处小山丘,山中常有妇人劳作,时而会唱着山歌。
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
洪塘水深不得过,娘子撑船来接郎。
问郎短,问郎长,
问郎此去何时返。
歌声清脆,和在风里,拂过一块块墓碑。
姜姮静静听了会儿,起身离开,一回头,见燕回就在身后。
自从顾峪伤势好转,因为戒严不许百姓进入山川林泽耕作渔猎的禁令就撤了,按说燕回应当早就有机会像从前一样悄悄潜出城去。
为何他还没有走?
燕回手里握着一把短刀,他离她本就不远,又向前逼来两步,与她近在咫尺。
“阿久,杀了我吧。”
他扯过她的手,掰开,将明晃晃的短刀塞进去,复又握紧,引着她朝自己刺来。
姜姮用尽浑身的力气对抗,不肯伤他分毫。
她怎么下得去手啊?
六岁相识,十八岁被迫生离,十二载相伴相知,三载的思念佛前发愿,终于再见时,他安和无恙。
如今,他却要叫她亲手了结了他……
听了她三年祈愿,为她遂愿的佛祖会笑话她的。
“阿久,杀了我,为你大哥报仇。”他抓着她的手腕,这样说。
姜姮努力撤着手,把短刀横在手中,不叫刀尖朝向他。
“你到底要做什么?”姜姮的声音带着些酸楚,“要让我大哥看着,我不肯杀他的仇人么?”
“燕回,你与我大哥积怨已久,是我姜家对你不义在先,你要报仇雪恨,也是应当,我不怪你,但是,你一定要让我如此为难么?”
燕回眉心拧紧。
她竟冷冰冰地称他的姓名?
“阿久,不要这样对我说话,你可以杀了我,但是不要这样对我。”
如果他死了,她能像从前一样对他,他愿意死。
他像只彷徨失措的小兽,抓着她的手腕,渴盼着她杀了他也不要抛弃他。
姜姮闭眼,忍下自鼻尖冲上来的酸涩。
她怨过他,怨他在神都时失约,没有去接应她,怨过他不肯放弃镇南王和她一起远走高飞,也怨过他只顾着照应那位萧家妹妹,而忽视了她。
但她知道,她从来不恨他。
便是他重伤了兄长,兄长死不瞑目哀求着她报仇,她对燕回,还是恨不起来。
十二载的情分,她与兄长都没有这么厚的情分,她怎么恨得起来燕回?
“阿兄,好好做你的事情吧。”
燕回听得出,她果真是决心,要和他相忘于江湖了。
上次在这里,她还想方设法央劝着他和她一起离开。
这次,就已决定同他老死不相往来了。
“阿久,杀了我。”
明明阿久之前那般在意他,眼中唯有他,他们有十二年的情分,便是三载生离也从未忘记过彼此。甚至就在不久前,她还告诉他,她不远千里背井离乡来到这里,是为了他。
他们明明两情相悦啊……
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早知有今日,不如无当初。
······
“主君,萧参军又来了,在墓地拦下了夫人……”
具体的细节,近随没敢详禀,毕竟顾峪的伤还未好透,若再气着了人……
顾峪沉眸,眉宇亦重重压低了几分。
他对燕回不够仁慈么?
他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他,明知他假意投诚,也未曾逼迫试探让他去做两难的事情,他杀了姜行和杨之鸿,重伤于他,他仍旧放他安然离开。
他对他仁至义尽,给足了他体面。
他倒好,不知感恩也就罢了,还蹬鼻子上脸,在他的地盘来去自如,还敢……纠缠他的夫人!
真当他是只没脾气的猫么。
“把人拿下。”
左右姜姮说过,不必顾念她曾经的话,况且,他对燕回的纵容,她也是看在眼里的,她总不能再像以前一样,为着护下人和他闹得不可开交。
······
顾峪来了牢中,望见燕回坐在牢房内阴潮的地面上,神色平静,镇定自若,倒像甘之如饴。
他来这里就是为了坐牢么?
近随说,他把短刀递给姜姮,让她杀他报仇。
他果真求死,何必来这里?哪棵树上不能吊死,哪把刀不能自戕?
他就是不死心,不甘心,想来争一争抢一抢罢了。
他明知道,姜姮怎么下得去手杀他?
他恐怕就是要让他知道,哪怕是他杀了姜姮的亲兄长,她都舍不得杀他。
“萧参军,别来无恙。”
顾峪的伤还未好透,不能久站,在狱吏搬来的高凳上坐下,与牢房内的燕回隔着栅栏相望。
燕回低眸,不看顾峪。
顾峪也不恼,兀自平心静气地说着话。
“我本来不想抓你,因为阿姮曾经求过我,他日兵戈相见,留你一命。”
燕回神色一滞,抬目望了过来,眉宇动了动。
“但是,前几日,阿姮又和我说,你们已是陌路,让我不必再顾念曾经的承诺,若有必要……”
顾峪特意停顿了下,确保燕回清清楚楚地听见,“尽可杀了你!”
话落,他瞧见燕回方才有些动容的神色,此刻如堕冰窟。
他却没有给他喘息的机会,继续补刀。
“你让阿姮杀你,不是在为难她么,你又不是不知她曾经多在意你……”
又刻意停顿一息,可惜道:“虽然她现在已经对你失望透顶,可是,她宅心仁厚,怎么做得出杀人的事?”
“你果真生无可恋,有的是办法。”
他敲敲牢房凹凸不平的石头墙壁,意在告诉他,撞墙就是一个法子。
燕回望着顾峪,忽而挑衅地笑了下,“卫国公,你不是已经得到阿姮了么?”
“这么想我死,是怕我再抢走她么?”
顾峪亦是轻蔑地笑了下,正要开口讽上几句,听到有人朝这边来了。
“夫人,牢里阴暗,小心脚下。”
是姜姮来了。
顾峪抿唇,收敛起轻蔑讥讽之色,做谦恭有礼状,有意地微微提高了音量,说起另一番话。
“阿姮自幼多蒙你照护,她能如此宽厚仁义,我想,其中必少不了你循循善诱,我亦是十分感激你,此前承诺她不伤你性命,也是有这番思量。”
“良禽择木而栖,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岭南地狭物薄,终难对抗泱泱大齐,于公于私,我都希望你能,好好活着。”
最后四字,格外语重心长,发自肺腑,字字真心实意一般。
-----------------------
顾峪刻意说出口的话, 被姜姮一字不落地听进了耳中。
她来这里,本也是想看看顾峪打算怎么处置燕回。
原来他是来开导他的,劝他好好活着。
他终究还是顾念她, 连带着对燕回这个敌人都宽容起来。
“这里阴潮霉重, 你怎么来了?”
待姜姮进入视线,顾峪才望过去,假作早先没有察觉她来。
姜姮默了一息,虽然不想当着燕回的面说这些话,却还是道:“你的伤没有好透,不能在这里太久。”
顾峪亦想假作当着燕回的面不便露出太明显的悦色,可惜,唇角压不下去。
“嗯。”他顺从地应了声,起身, 朝女郎微微伸手。
他养伤这些日子总是如此,但凡姜姮在身边, 他走路就得扶着她。
姜姮也已习惯,接住他伸来的手臂, 扶着他离开。
燕回不闪不避地看着两人。
原来顾峪说的不全是假话,阿久果真对他失望透顶, 心中再没有他了。
······
“嗯……我有件事想问你。”
回到居处,姜姮一面为顾峪换药, 一面主动说起话来。
她在他面前几乎一直都是无欲无求的,很少主动问起什么事, 尤其听这语气,似乎有央求他的意思。
她很少央求他,很少把他当成一个夫君去央求什么事情。
“你说。”顾峪认真而重视地回应她。
“你打算怎么处置萧参军?”姜姮直接问了出来。
顾峪的眼皮微微沉了下,神色虽没什么变化, 却是默然,过了会儿才问:“你去牢房,就是想看看我打算怎么处置他吧。”
他的语气完全沉了下来,神色亦冷了几分。
姜姮之所以有此一问,是因为顾峪此前说对燕回杀不得用不得,留着徒增麻烦,她才想问问顾峪这回抓了人是怎么打算的,不杀不用,总不能白吃白喝养着吧?
且瞧着方才在牢里,他亦通情达理,宽厚得很,她才无所顾忌地问了句,不曾想,又招了他的不痛快。
果然还是她不该问,他才几日好脸色,她就好了伤疤忘了疼。
姜姮沉默,一个字都不再多说,给他换过药,转身便要走,被顾峪扯住了手腕。
他不明白她在气什么?该生气的不是他么,他前脚抓了燕回,她后脚就寻去牢中,就这,还和他说什么不必顾念她曾经的话?
他果真杀了燕回,她怎可能不在意?
她连亲兄长死在燕回刀下都能不做追究,还有什么事能动摇她对燕回的心意?
她问他打算怎么处置燕回,还是想为那人求情吧?
燕回凭什么敢一次次如入无人之境地潜进永州城,敢在牢中挑衅他,不就是深信,无论什么时候,姜姮都会护着他么?
顾峪望女郎片刻,没再牢牢抓着人的手腕,松手由着她离开。
······
姜姮没再往顾峪跟前去,顾峪也没像以前一样,哪怕一会儿见不到她,就各种托辞借口遣人寻她过去。
姜姮难得清净了一夜。
顾峪许久没有放任她独自歇在榻上了,他养伤这阵子,日日与她并肩同榻,而她,竟然有些习惯了。
顾峪真是个阴晴不定的善变之人。
姜姮心底暗暗嗔了句,闭上眼睛睡觉。
翌日晨起,她还未醒,成平就来敲门。
“夫人,您快去看看吧,主君说伤口痛得很,却不知为何,不叫大夫看。”
姜姮听罢,却不着急。
顾峪不是没有轻重的人,果真伤痛不适,不会硬捱着不叫大夫看。
“你先过去吧,我马上就来。”
姜姮屏退成平,捏了捏额头,复又躺下继续自己的睡梦。
而今将至冬月,岭南好不容易清爽起来,完全散了炎热之气,又不似神都寒冷,正宜睡觉的时候。
又睡了将近半个时辰,姜姮才起身梳洗,不疾不徐地用过早饭,这才往顾峪的书房去。
才至那进院里,见一个副将先她一步进了书房,当是商量事情去了。
“大将军,楼船和艨冲皆已就位,将士们的冬衣、粮草、药材也都做了补给,即刻就能开战。”
顾峪一直在等岭南的冬月。
早前天气炎热闷湿,那些北来的将士只是寻常操练还三天两头的病倒,更莫提大动干戈的去攻城。而今将入冬月,天气难得干爽,瘴病亦不如早前热时肆虐,对北来将士而言,终于到了能主动进击的时刻。
岭南的冬日很短,得抓住这次机会,一击即中,灭了镇南王。
他在这里驻守多日,只守不攻,恐怕镇南王都被他拖得再而衰三而竭了,他的楼船和艨冲此前一直在别的城操练,还未在永州城露过面,镇南王大概以为,他们不曾训练过水军,还是要与他陆战。
这里山林茂密,易于隐藏,陆战的法子和北地完全不同,果真陆战攻城,他们反倒不是镇南王的对手。
还是水战更宜,且他们造的楼船和艨冲,不论防御还是进攻的装备,都比镇南王的强上百倍。
这里江河辽阔,四通八达,就像北地的草原,只要装备精良,他们还是可以速战速决。
“去准备,先攻韶城,取浈阳峡,再沿河道多路并进,一个月内,取番城。”
番城便是镇南王府所在,也因他多年经营,已等同于王都。
那副将领命,想了想,说道:“既已决定攻城,属下以为,应当杀了萧参军祭旗,先斩镇南王一臂,泄了他的士气。”
顾峪摇头否了这提议,对副将道:“去吧。”
姜姮没有瞧见顾峪摇头,只听到他对提议的副将允了“去吧”二字。
她向来不太能看得懂顾峪的想法。
明明昨日他在牢里劝燕回好好活着,瞧上去宽厚非常,可她问及处置燕回的打算,他没来由地就恼了。
赌气没有留她,也不回房去睡,原是已经决定杀了燕回祭旗,不想听她多嘴为燕回求情么?
就他的身份而言,他这般做一点错处都没有。
她该怎么办,眼睁睁看着燕回的脑袋被人割下来,悬在城墙上示众么?
燕回是一定要死么?
姜姮怔怔地站了许久,没有再去书房寻顾峪,转身走了。
······
姜姮坐了整整一日,顾峪概是在筹谋战事,无暇来寻她。
也或者,是不想听她求情,在杀燕回之前,不会再来见她?
她也说过了,不会再求顾峪饶过燕回的性命。
可是,果真要让她眼睁睁看着燕回再死一次么?
姜姮去了牢中,假传顾峪命令把燕回带了出来。
“卫国公知你不会投诚,也顾念你我旧识,不忍伤你性命,你自哪里来,还回哪里去,日后再见,是敌非友,刀剑无情。”
这是她最后一次帮他了,也算还了他那些年的照护,从此,两不相欠。至于顾峪知晓真相后,会如何震怒,如何罚她,她自当受着,不会有半句怨言。
燕回却知她在说谎。
依卫国公的性格,就算要放他,怎么可能让姜姮亲自来?
方才狱卒要跟着,她把人打发了,顾峪怎么可能让她单独见他?
必是阿久自作主张,瞒着顾峪来放他的。
“我走了,你怎么办?”燕回这次来,就没打算活着回去。
“阿久,不要再为我受过了,你能来,我就知足了。”
他已抱了必死之心,多一日,少一日,死在谁的手里,都没所谓了。
“阿久,若有来世,我一定听你的,什么都不等,什么都不想,早些娶你为妻。”
他忽而倾身过来,短暂地抱了她一下,很快放手,转身往牢房走去。
好巧不巧,顾峪也在此时来了,看见两人,什么都明白了。
燕回看看他,没有说一句话,兀自折回牢房。
那狱吏方才就犯嘀咕,此刻见燕回折返,心中越觉不对劲,忙跑过来和顾峪解释,说了姜姮言他传燕回去议事的命令。
顾峪负手,冷目盯了姜姮一眼,却是“嗯”了声,认下了这话。
狱吏提着的心这才放下,长吁一口气,也不敢多留,忙告退。
······
“你可有要说的?”
姜姮已经沉默了一路,一个字都不争辩,都不解释,回到宅院,依旧没句话,顾峪再也忍不了,先开口问了她。
“没有,是我自作主张放他。”
她还是像曾经,诚实地令人发指,一句迂回的软话都不肯说。
“姜姮,你知不知道你在做什么?”
姜姮闭闭眼,说道:“要打要杀,随你处置。”
顾峪气得伤口作痛。
好一个随他处置,又像当初在牢房被他撞破二人的事,她就是这般不争不辩不解释,一副了无生趣随他如何的样子。
他以为过了这么久,她心上终于是有些记挂他了,结果……她对他还是如此漫不经心。
“姜姮,我给你个机会,你去找燕回,只要他肯带你走,我绝不拦阻,我会护送你二人平平安安,离开永州城!”
顾峪的牙都快咬碎了,看着女郎的目光像淬了冰。
姜姮沉默。
原来他震怒之下,是要把她推回给燕回啊。
他明明知道,她再也不可能和燕回走了,却还要故意说这样的话,故意提醒她,她心心念念、不远千里背井离乡来投奔的情郎是如何一步步将她推开。
“当真么?”她淡淡问了句。
顾峪拧眉,她竟还敢问当真么?
她竟然敢当真?
“自然当真。”他声音更冷,“你且想好,出了永州城,我就管不到了。”
姜姮看他一会儿,低眸收回目光,什么话都没再说。
顾峪就这样陪着她沉默下去。
足足半个时辰,两人皆是缄默不语,姜姮低眉敛目坐在桌案旁,顾峪负手而立在窗子旁,似一山一水,各有风骨,谁都不肯让谁。
许久,顾峪按向腰上伤口处,疼痛难忍般低低呻吟了声。
姜姮顿了顿,起身去扶他。
两人还是不说话,但顾峪没有推开她,而是在她搀扶下,顺从地在榻上坐下,由着女郎解开衣裳查看他的伤口。
伤口并无开裂渗血,姜姮却还是为他换了药,而后包扎复为他穿上衣裳。
做好这一切,她要转身走开时,他的大掌按在她腰上,强势地把她按进怀中。
“大战在即,你安生待着,哪儿都别去。”
岭南的城邑为了控制河流水势, 建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水闸,水闸四通八达连接河流与城邑,突破水闸便能攻入城内, 齐军即是利用这层便利, 以艨冲为先锋,突击了几处水闸,正面则以强悍的楼船强攻,多路并进,不过半个多月,已经连取三城,直逼镇南王府所在番城。
顾峪并未给镇南王反应的机会,随即下令进攻番城,却也没有赶尽杀绝, 三面合围,特意留出一条逃亡之路, 同时命部下鸣锣招降,不论寻常百姓还是将士军卒, 凡有愿意离开番城来归顺者,一律既往不咎。
还命人大肆宣扬, 言是镇南王近臣、谘议参军萧子渊已经弃暗投明,归顺齐军。
本就情势紧张的番城瞬间哗然。
顾峪又命火攻城内, 短短几日,便有大量百姓军卒弃城逃亡。
进了腊月没几日, 往昔也曾熙熙攘攘的番城已是满目疮痍,几乎成了一座没有什么生气的鬼城。
镇南王虽还在苦苦坚守,却也自知已经穷途末路。
此刻,他再是不愿相信燕回背叛了他, 但齐军进攻之迅捷猛烈,都让他不得不怀疑燕回早就投诚了。
齐军舟师装备精良,战力勇猛,绝非一日之功,燕回数次潜往永州城,没有一次提及齐军在训练舟师,训练舟师那么大的动静,燕回怎可能一丁点都没有察觉?
“王爷,咱们的船又被齐军撞毁了!”
镇南王军虽然水性好,作战灵活,奈何齐军楼船高大坚固,配有密集弩机,不管战力还是防御都远远胜了过去。自两军正面交锋以来,镇南王的楼船几乎已经全军覆没。
“这个萧子渊,果然过不了美人关,竟还是背叛了咱们!”萧易寒恨声骂道。
“你胡说!阿兄不会背叛我们的,一定是齐人说谎!”萧笙亦跑进来,用仅剩的手臂握着镇南王央求:“哥哥,你别信齐人的话,阿兄果真背叛了咱们,齐人怎么不让他做主帅呢?”
萧易寒道:“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为萧子渊说话?明摆着的事实,他若没有背叛,为何送回你后悄无声息不见了?”
“阿兄若想背叛,为何还要送回我,直接把我交给齐人,不是大功一件吗?”
萧易寒冷哼:“你若不去找他,你的手也不会被砍掉!我们配合他演苦肉计,让他在永州城待了那么久,结果呢,他连齐军训练舟师的消息都未递回!”
萧笙无话可辩,只是怒目望着萧易寒。
镇南王负手而立,望着城内不知哪里又起来的火光,默了许久,屏退萧笙,唯独留下萧易寒,说道:“仲卿,我给你一个立功的机会。”
萧易寒不解其意,疑惑地看着镇南王。
“与其死在齐人刀下,不如你杀了我,拿着我的脑袋,率城归降。”
萧易寒错愕失色,立即下跪表忠心:“王爷,属下忠心耿耿,誓死追随,绝不苟活!”
镇南王扶起他,淡然道:“听闻那卫国公极善羞辱手下败将,纵是我朝先主,都被他勒令肉袒面缚而降,我绝不会受这样的屈辱。”
“你不必为了一座疮痍残城赴死,我保你立功,也有两件事要求你。”
萧易寒不语,镇南王便继续道:“待你投诚立功,有了官爵在身,要娶阿笙为妻,护她平安顺遂。”
“再有,替我杀了萧子渊。”
······
拿下番城的日子比顾峪预期的晚了几日,好在一切都尘埃落定,镇南王身死,一应王属收押入狱。
番城早已是一片破败之象,待清算了镇南王府,留下几个副将善后,顾峪便率众回了永州城。
大胜归来,庆功宴上,顾峪特意邀请奉上镇南王人头的降将出席,不仅如此,还命狱吏带来关押了月余之久的燕回。
“萧参军,请上座。”
顾峪特意把燕回的位子安排在自己下首右列第一位,萧易寒的上首。
燕回看见萧易寒,又看向他下首几个旧日同袍,都是镇南王曾经最亲近的臣属。
他在牢中的这些日子,什么消息都没有听到。
他一直以为顾峪会在开战时杀他祭旗,怎么也没想到,不过月余,这场仗就打完了?
显然,他们输了……
为什么不杀他祭旗?为什么要留着他的命?
“萧参军,坐。”顾峪再次开口邀他落座,眉目之间那份胜利者的愉悦,虽然浅淡,却十分刺眼。
燕回攥紧拳头,下意识按向腰间。
他忘了自己是从狱中来的,没有佩刀,而萧氏降将亦皆不允带刀赴宴。
唯顾峪下首左列一应齐朝副将,个个佩刀穿甲,如在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