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by火星少女
火星少女  发于:2025年11月04日

关灯
护眼

小伙子看着那五百嘿嘿一笑:“不用那么麻烦,我可以模拟!”
这五百块他赢定了!
他在计算机上把这几处标注好,然后提前模拟了一遍降水量,在降水量达到一定的界限之后,发现结果真的和宇文恺点出来别无二样。他指出来的那几处都发生了积水和管道崩漏。
小伙子都惊呆了:“老先生,你厉害了!”
他很迷糊,难道是每个叫宇文恺的都这么有天赋?
宇文恺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自此,他便在工程队这边拥有了话语权。后来,老林来找他,对他态度十分客气地请教古建筑,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位竟然是古建专家,于是,对他就更信服了,有什么问题都会主动来问一声。
宇文恺通过自己,给路晓琪所赋予他的头衔真正注入了权力。
“这就是我们宇文老师的实力!”路晓琪举起小茶杯,十分开心,“来,我们再来庆祝一下宇文老师。”
小茶杯们又碰到了一起。
“那你这周的任务是什么?”宋五嫂关心的问。
路晓琪嘿嘿一笑:“是给鱼馆做预约小程序。放心吧,苏隽已经找好了几家科技公司。咱们现在有钱了,不怕,说做就做!”
当然,她还是选择了最有性价比的一家。
系统发布的每周任务,尤其是新手期的都不会很难。可以说只要认真去做,都能完成。这已经是她接到的第八个每周任务了,只要完成三次,她就能拿到古镇的基础维护功能。
苏隽听到自己的名字,一口喝光了眼前小酒杯里的酒。
那可是他这几天埋首于各种资料里才最终找到的。
他甚至因此而学会了用电脑做表格!!
当路晓琪看到之后,只能默默对他竖起大拇指。不愧是系统认定的天选打工人!
这段时间苏隽干了不少活。他现在主要待在清河古镇那边,索性住进了刘蝉的宿舍。先是给路晓琪寻找水电工程公司,后来项目开始后,他便负责两边的一些沟通传达。再有就是联系之前的材料供应商,这几天还要寻找科技公司……
他像个陀螺一样转了起来。
但也多亏了这些工作,让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到了这个社会中,甚至没再有心思去哀叹靖难之役和大宋悲壮的结局。
“大家敬苏隽,苏隽辛苦了!”路晓琪笑嘻嘻对苏隽举起小茶杯。
“小苏是辛苦了。”宋五嫂点头,“你看,都瘦了。”
苏隽含笑,一饮而尽。
他其实对自己的忙碌并没什么意见。
因为他知道路晓琪更忙。
自从银行的贷款下来后,路晓琪原本还算悠闲的日子便一去不复返。好几个工程同时开,线上线下都要盯。
身为老板,她所背负的压力其实是最大的,一些决定不了的杂事最后都要汇总到她那儿去拿主意。苏隽曾见过有一日她忙着面试连午饭都是下午三四点才吃上。
一个小娘子,竟然比他以往见过的工部官员们还要忙。
这个时代虽然富裕安定,但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他也听过“躺平”“摆烂”这样的词汇,但这似乎更多是出于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
如果努力能够有回报,那大家就会全力以赴。就连一直把这两个词挂在嘴边的刘蝉,实际工作起来也是很认真的。
整个清河古镇,进入到了蓬勃而积极向上的正循环中。
苏隽喜欢这种氛围。
宋五嫂有些心疼看着路晓琪:“你看小路也瘦了。来,吃条鱼。”
轮到自己成为话题中心的时候,路晓琪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举起小茶杯:“来来来,敬所有人!”
餐桌上几个相视一笑,便也不强求她,从善如流地举起了手中的小杯。
赵飞燕彻底地红了。
路晓琪给她主页上加了工作邮箱,仅几天时间就收到了无数封合作的邮件。她委托刘蝉全权处理——皇后娘娘脱离了赚钱的焦虑之后,便不想管这些琐事。
这里面有想找她打广告的,有想拉她进自家舞蹈机构的,有想找她当摄影模特的,甚至还有一些小的综艺节目邀请她当嘉宾……简直五花八门。
说起来也心酸,路晓琪和刘蝉虽然是做自媒体出身,但这也是他们第一次体会到了网红赚钱的容易。
还有MCN机构想要签下赵飞燕。
刘蝉便建议路晓琪再注册一家MCN公司,专门运营古镇内现有的这些个人IP。
路晓琪没怎么想就答应了。后续她还能召唤来很多人,想必也都拥有绝技,那是得要提前规划一下这个领域。
刘蝉和赵飞燕商议好之后决定,广告暂时不接,综艺节目也先不去,这些商业性质的邀约都先拒绝掉。
“赵姐虽然一看气质就不是凡人,但她红起来的方式算是草根网红,如果一红就马上接这些东西,给人的印象反倒不好。”刘蝉解释,“还不如先用一两个月的时间好好打磨一下内容,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好的机会。”
路晓琪对他刮目相看:“没想到啊,你居然会这么想。”
刘蝉嘿嘿一笑:“但凡是别人,我都会建议她赶紧趁着现在红多接几个广告,多赚点钱,说不定几个月就不红了呢?这样的例子又不是没有。”
但赵飞燕不一样。
刘蝉现在对她也算是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她在舞蹈上里的厉害之处。
他深信赵飞燕能长红,所以不能急功近利。
不得不说,刘蝉在这件事上给自己争取到了不错的分数,路晓琪决定把新成立的MCN机构交给他来管。他可能自己当不了网红,但他会是个不错的运营者。
刘蝉给赵飞燕策划了第一个正儿八经的舞蹈视频。
赵飞燕没有听刘蝉的选择时下流行的那几支舞蹈,也没有选自己最出名的掌中舞,而是选了大名鼎鼎的《踏歌》。
踏歌古来便有之,从汉开始便是民间的流行娱乐,赵飞燕自然也不陌生。但她选的版本是一位编舞家从古代传统文化中集萃,在九十年代创造出来的舞蹈,获得了许多金奖。
刘蝉本来对她的选择还有点异议,但看到了她的表现后便闭口不提了。
在视频里,赵飞燕以脚踏地,随着节奏起舞。
这支舞没有什么高难度动作,但只是简单的拧腰、旋转、摆臂,便能让人感受到一位婀娜的汉代少女踏歌而来,将所有人带到那个时空。
她没有浓妆艳抹,也没有选择更能展现婀娜的水袖舞衣,而是选择了自己本来的那件素色深衣。这让整支舞少了几分活泼,多了几分庄重典雅,更带上了古朴之意。
拍摄的时候,每个人的眼神都无法从她的身上离开。
当用手机拍摄下来后,加上后期的灯光氛围,赵飞燕犹如神女一般,举手投足间摄人心神。
这是一支很高水平的视频。它在发布后,短短一两天就收获了十万赞,这俨然已经是大网红的待遇。
粉丝们的热情几乎可以突破手机屏幕的限制,成为实质:
【舔屏!这也太美了!】
【好奇怪啊,之前那个踹燕说实话我没感觉到美,只觉得很软。这支,虽然好像整体动作都很平静,但我感觉到了美。】
【楼上,这可是踏歌啊!可以称得上是古典舞的标志性作品了!】
【不得不说,赵姐演绎得真的很好。这韵味,这身段,比起国内的顶尖舞者来说真的不差什么了。】
【弱弱说一句,我甚至觉得还要更好那么一丢丢……】
当然,从一开始就莫名其妙看赵飞燕不顺眼的人,依然嘴倔地觉得这支舞跳得很一般,认为和原版的比起来简直就是东施效颦,尤其是赵飞燕在里面加入的一些汉代宫廷乐舞动作,根本就是在画蛇添足。
他们还特意在原版主创的微博号下面留言:
【不管管吗?这么乱改。】
【别人在拉踩你们,不管管的吗?】
【她以为她自己是谁啊?居然乱改动作!】
【明明就是老版的最好。老师快出来说句话吧,什么地方来的野鸡也敢在这里猖狂!】
这些人里,有赵飞燕的黑粉故意挑拨离间;还有老版的粉丝不满,觉得赵飞燕的粉丝过于膨胀,在捧一踩一;还有一些是其他舞蹈演员的铁粉乐得看戏。
一时之间,在微博都形成了不小的风浪,话题冲到了文娱版的前二十。
“你真是妥妥的话题女王。”路晓琪哭笑不得。
每次都能有点腥风血雨。
赵飞燕也很无奈:“我只是跳了一段舞而已。”
刘蝉却眉开眼笑:“这是好事。网上最怕的是什么,是平平无奇。做什么都没人理会,那才是真的完蛋。”
但他也没法估计原版的主创会是什么反应,为此很紧张地做了预案,即使是在拍素材的时候也都不忘盯着手机,生怕错过什么。
那日,他正在拍李木匠的时候,新招来的自媒体专员忽然喊道:“哥,踏歌的主创真的发微博了!”

第39章 华夏可是烧瓦的老祖宗!……
孙迎是华夏舞蹈学院的教授, 也是华夏舞蹈界泰斗级人物,《踏歌》便是他的作品。他从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华夏古典舞,那时候古典舞的流派才刚刚建立不久, 可以说是一片荒芜。
他和自己的同事们翻遍了各种古籍、壁画、古代雕塑等等, 又融合了戏曲、杂技甚至是武术的一些动作, 还搬来了芭蕾的培训体系,终于让华夏古典舞逐渐繁荣, 绽放开了灿烂的花朵。
《踏歌》便是其中的翘楚, 融合了现代艺术以及古典韵味。
如今已经高龄的孙迎教授对于踏歌是非常得意的, 即便已经几十年过去了, 看起来依然不过时, 是可以存世的经典。
他性格开朗, 观念又新,即便年纪大但也会和年轻人一样在网上冲浪,还会时不时刷一下短视频平台, 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上古典舞就会很开心。
赵飞燕引起的这一波话题王教授自然没有错过,那些争议也被他看在了眼里。
很久没有发过贴的孙教授终于忍不住还是在自己的微博账号上发了一篇长文:
【诸位喜欢古典舞的观众们大家好,我是孙迎。】
老艺术家们对“粉丝”这个称呼并不感冒,还是愿意将人称之为“观众”。
【承蒙厚爱, 《踏歌》得到了大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喜爱,我很欣慰。近日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叫“赵宜主”的小友跳的踏歌,我很是喜欢。
【赵小友在她自己的这个版本里加入了她对于这支曲目的理解,让原本轻快的携手游春的意象变为了矜贵的具有禅意的古典之美。我个人倒是觉得这是一次很精彩的改编。对于独舞而言,既无手可携,那转换一种思路也未尝不可。而且赵小友显然将自己融进去的这种特质发挥到了极致,让人看了酣畅淋漓。
【踏歌,虽然起于汉代民间, 但在后期的时候已然传入宫廷,在唐朝时更是发扬光大。踏歌对于古人而言,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高兴了踏歌,悲伤了也踏歌,祭祀时还踏歌,随时随地都可以起舞,并无任何动作范式。我所创作的《踏歌》只是借了它的光,却不敢也无资格将它的风格框定。
【且,古典舞能发展到现在,正是因为它在不放弃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勇于求新,勇于求变。我们的舞者不应该被太多的框框条条束缚住,也希望观众们能够对她们的一些想法和创新投以包容,不吝赞赏。只有这样,古典舞才能走得更远更踏实。
【最后,赵小友的舞蹈功底扎实,对古典舞的理解更是到位。如果我还年轻,还能创造新的舞剧,一定会邀请她来担任我的女主角。】
刘蝉一字一句看完整篇之后终于长长舒了口气,忍不住挥了一下拳。
这次稳了!
他翻了一下评论,果然大多数人都是在夸赞孙迎这篇文很有老艺术家风范,不摆架子、真诚,而且愿意替年轻人发声。有一部分原本还看不惯的粉丝也都转变了态度:
【孙教授说得对,我要反思一下自己,可能是先入为主导致我对它产生了偏见。】
【其实我都也想说,第一遍看的时候我嗤之以鼻,但多看了几遍后我发现真的好像很不错哎。】
【说起来,孙教授这么大年纪却依然对新事物如此包容,反倒是我们这些人还固守过去,实在是很惭愧。】
这部分都是古典舞的真正爱好者,她们会因为一时的偏见而选择嘲讽责骂,但去掉偏见后却也能坦率承认对方的水平。在这种大势下,一小撮固执的黑粉已经不足为惧了。
赵飞燕的粉丝们更是雀跃,在孙迎的微博下刷起了花花作为感谢。
形势一片大好。
刘蝉火速将这篇长文转给了路晓琪以及赵飞燕。
赵飞燕满意地颔首:“这位老人家还是有眼光的。”
她正是因为独舞所以无法做到“联袂踏歌”,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所以才加入了一点其时宫廷乐舞的调调。又因为自己的服装是偏肃穆的,所以去掉了婉约柔媚的气质,而是选择了祭祀时的动作。
没想到这位王教授竟然看出来了,不愧是能创作出《踏歌》的人。
赵飞燕敢肯定,这支舞即便是放在汉代的乐府中,也依然会受到追捧。
“还是没有找到她是在哪里上学的吗?”孙迎放下手机,取下老花镜,问身边的助理。
助理皱着脸:“国内的舞蹈学院都问过了,真没这么个学生。”
孙迎有些惊讶:“难道真是自学成才?”
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古典舞爱好者,也会经常发布自己的舞蹈视频,乍一看还挺像样,但是在他们这样的行内人士看来却是哪儿哪儿都不对。一个人有没有经历过正儿八经的系统性的舞蹈训练,他们是完全能看出来的。
孙迎在看完赵飞燕所有的跳舞视频,包括之前拍得稀烂的那些时就断定她肯定是专业出身。他好奇到底是谁教出了这么出色的学生,便让助理去打听打听,可得到的消息却是整个国内舞蹈界都查无此人。
她就好像是忽然从天上掉下来的。
“不单单是您在问,好多人都在问呢。”小助理笑着说,“结果大家一对,还都有些懵。”
孙迎:“如果是自学成才的话,那可更了不得了。”
他忽然想起来,问:“小秦那事儿有什么进展吗?”
小助理一愣,摇了摇头:“没听到有什么进展了。”
孙迎露出老顽童一般的笑容:“来来,我给她打个电话,就和她说,我找到她要的女主角了!”
他说的小秦是自己的关门弟子秦韶华,同样是一位很出色的编舞,后来去做了歌舞剧导演。秦韶华原本在帝都的一家歌舞团有编制,但她看不惯歌舞团不思进取吃老本,前几年的时候愤而辞职,自己去了南方办起了歌舞团。
不过,艺术造诣高的却未必适合经商。
秦韶华这两年的舞剧做得有些曲高和寡,得了口碑但票房收入却一般般,眼见着马上就快要倒闭了。她前段时间拿出了一个本子,叫《踏金莲》,自己很是看好,意图孤注一掷作为自己的最后一搏。
如果还是不行,那歌舞团便只能解散了。
孙迎倒是蛮看好那个本子的,只是自己这个关门弟子这两年事业运实在是不咋地,事到临头却又出了问题。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叹了一声。
电话打到秦韶华这儿时,她正在舞台下认真盯着歌舞团里的人排舞。
“后面的人没跟上!说了多少次了,音乐一起,立马就要跟上……”她平日和蔼,但排起舞来的时候却十分严厉。
待她匆匆出门接电话,舞台上的人全都委顿在地。
有人嘀咕:“咱这舞剧说不定都上不了了,还排呢?”
“说不定秦老师真能找到合适的女主角呢。”
“难,石姐一走,你看咱们团里还有谁能担得起这个角色?外面又是这么容易找到的?”另外一个人冷笑了两声,“石姐也是,偏偏挑这个时候走,给咱们埋那么大的雷。要没有秦老师,能有现在的她?”
“人家要去赚大钱了,哪能看得上咱们这样的小舞团?”
“行了行了,都少说几句。”
原来,秦韶华的《踏金莲》原定的女主角是舞团中一位姓石的女舞者,她彩排都过了,但却临时反悔并且辞了职,打了秦韶华一个措手不及。
这段时间,秦韶华除了排舞之外便是委托熟人朋友找合适的女主角。但能够担纲舞剧女主的人岂是那么好找?就算是有本身也有自己的事业,很难临时挤出空白档期来。
秦韶华虽然面上不显,但心里却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焦灼,都腾不出时间来也没心情看手机。舞团中的人这段时间都绕着她走,自然也不会和她分享网上的这些。
因此当她听到恩师给自己举荐一位叫做赵宜主的舞者时,一脸茫然:“这又是谁?”
孙迎嘲笑她:“你看看你,亏你还算是年轻人,竟然还没我这个老头子跟得上网络潮流?总之,那小姑娘我很看好,你不妨考虑一下。当然,人家也未必会答应你……”
他把视频发给秦韶华。
秦韶华站在原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到最后脸上的颓废之色一扫而空,眼中露出了喜悦的光芒。
赵飞燕被孙迎等人讨论的时候,路晓琪正在这儿陪工匠们看送过来的各种原材料的样品。
在联系了几家之前清河古镇的供应商之后,对方都很积极,大多数甚至不是邮寄而是派了业务员亲自带着样品过来让他们查看。古建圈子不大,消息很快传开了,于是也有其他的公司派了业务员过来想要寻求合作。
这其中就包括了木料、瓦作、地砖等等。
木料的话,金丝楠木当然是用不起的,产自四川雅安的楠木却也很不错,据说故宫乾隆花园修复的时候用的也是雅安楠木。
不过雅安楠木价格也不菲,据业务员介绍,现在的仿古建筑里用得最多的其实是福建杉木和内蒙的樟子松。
李木匠问了一句:“可有黄花梨与紫檀?”
他以往最爱用这两种做家具。
向齐也皱眉,问了一句:“可有直径更大的木料?”
他嫌厂家提供的原木尺寸都过小。
业务员擦了把额头上的汗,他原本仗着自家工厂货源充足生意好,并不是很把这些看着奇奇怪怪的工匠放在眼里,但在他们轻松听了听,敲了敲就看出了自己带过来样品的瑕疵之后立刻就老实了。
如今更是明白了他们的挑剔,只能苦笑:“您二位说笑了不是?现在哪还有什么直径超过八十厘米的大树啊?早就被砍光了!活下来的那些可都挂了保护古树的牌子,谁敢动?就连之前公家想要重建开封的北宋皇宫都找不到这样的木料。还有紫檀和黄花梨,现在可是天价。”
工匠们面面相觑,没想到现在的木料行当竟然落魄至此。
“算了,这些也能用。”向明有些嫌弃但也没法,“咱们只是修缮,还是要尽量给路小姐省钱。再者,这次也不是修皇宫。”
其余人这才点头。
路晓琪也松了一口气。她原本还觉得自己有了一亿之后总算可以高枕无忧了,但直到真正涉及到修复材料采购才知道什么叫做花钱如流水。
这些东西都太贵了!
即便是便宜的樟子松与杉木等,一立方米也要八百到一千五左右。她又不想用3D打印这样的新型材料来替代,毕竟想要原汁原味还原古代氛围,还是木建最合适。
还好清河古镇只是要修缮而不是全部重建,而且是分期进行,才不至于让她这么绝望。要知道,国内著名景区乌镇西栅当年的修复用了整整五万多立方米的木料,整体费用在九个亿!
而且,那还是二十年前的价格。
路晓琪只想要仰天长叹,要做到不为钱而焦虑对她而言到底是多么难?!
当然,面对着厂家的人可不能露怯,她表面很淡定地陪着宇文恺他们看过了所有的材料。
直到宇文恺皱起眉,看着手中的两片瓦。
这两片瓦上有他不认识的文字。
一片是平瓦,另一片上则有着狰狞兽面,很是醒目。
贸易公司的业务代表很热情的向他做讲解:“这可是产自于日本的京冶瓦,带兽面的便是大名鼎鼎的鬼面瓦。京冶瓦也是现在市面上做仿古建筑最高端的瓦,品质比国产的瓦要更好,国内很多高端古建项目用的就是这种瓦……”
这家贸易公司代理了很多进口的材料,但主要做的品牌就是日本京冶。路晓琪打听过,这家公司的东西的确很不错,几乎占据了整个国内古建圈的高端市场。
宇文恺心中不喜,淡淡问:“可有国内的瓦?”
业务代表一愣,连忙说:“老师,您别看京冶瓦价格贵,但后续可以省去你们的很多力气。它强度比国内的瓦要更高,寿命能到最起码八十年,而国内瓦只能坚持到四五十年。”
路晓琪看了一下他的报价,不禁咋舌:“两倍的寿命,但这价格可不止国产瓦的两倍了!”
“您这可是高端项目……”业务代表使出三寸不烂之舌,然后还没说完就被宇文恺打断。
他愠怒:“不必多说,我绝不用日本瓦。”
业务代表一愣,微微蹙眉,显然被他的态度搞得有些下不来台。他以往推京冶,都很受欢迎,哪里遇到过这样的尴尬?
但宇文恺是何许人也?本来就是权臣,豪门世家里成长起来的贵人。在他愿意的时候他可以用自己的风仪让人觉得如沐春风,可在他不愿意的时候他才不会理会旁人的脸色和心情。
路晓琪打圆场:“主要是我们这儿并不是高端项目,用不起这么贵的瓦……”
业务代表心中哀叹,这金冶瓦给了他更多的提成,那可都是钱呐。不过客户反对,他也没办法,讪笑几声后终于肯拿出国内的瓦:“要不您看看宜兴的陶瓦,这也是国内瓦的佼佼者……”
宇文恺颔首,也没有多言。
他看向了旁边的琉璃瓦。清河古镇主要以青瓦为主,但也有少部分地方需要用到琉璃瓦。
这是两种不同的琉璃瓦,同样的颜色但细看的话就能看出品质有所不同。
“左边这个是国内介休产的,右边这个是日本产的。”业代露出笑容,他还是想要再尝试一下,“我建议您看看右边这种,这是京冶这几年推出的产品,比国内琉璃瓦的硬度高,釉质更亮,这可是日本的独家技术,完全不输于咱们紫禁城上用的琉璃瓦!
“而且……”他顿了一下,神神秘秘:“它目前正在做活动,我可以给咱们向上边申请一个优惠价格,算下来能比国内产的还要低百分之五。这性价比可就太高了!”
宇文恺斜睨他一眼,算是看出来了,这业务员主推的就是日本的瓦,国内的这几个或许都是被他拿过来当添头作为参照物的。而且说不定挑的还都是一般货色。
他没说什么,只问:“可还有其他颜色?”
业代大喜:“有!去年京冶做出了失传的孔雀蓝琉璃瓦!连国内至今都没有复原这种技术,那颜色,见过的人都说漂亮,不过那个颜色的样品比较少,而且太过贵重,我今天没带过来……”
宇文恺淡淡摆了摆手:“那等你带来再说。这些样品你先留下,我考虑一二。”
业务员张了张嘴还想要说什么,但宇文恺一个眼神飘过来,他竟然打了个寒噤,不敢再说话了,讷讷说:“行,那就按照老师你说的办。”
路晓琪又陪着他们看了半天,看得头晕脑转,索性撒手回办公楼了,反正她也只负责最后在采购清单上签字然后安排财务转账。
一路走回办公楼,可以看到各处正在施工的队伍,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也到处能见到人来人往。
水电维修、网络、建筑修缮,几个项目都在同时进行。
不仅是古镇内,如今的办公小楼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扫冷清寂静,时不时就能听到说话的声音以及走路的声音。如今除了她、陈盈盈、刘蝉和苏隽之外,还有好几个人。
财务、自媒体助理、行政兼人事助理……陈盈盈正在逐渐丰富清河古镇后勤部门的架构。
路晓琪回到办公室内,苏隽也在。在陈盈盈的架构里,苏隽属于她的助理,所以现在他俩一个办公室。
她看到苏隽正在对着笔记本电脑看什么,不免觉得有趣。看上去竟然毫无违和感。走过去一看,他正在玩扫雷。
路晓琪:……
她重重咳了一句。
苏隽面不改色:“……要劳逸结合。”
路晓琪哈哈笑起来,有心装一把:“别玩这种弱智小游戏,改天我给你装几个好玩的。”
苏隽声音温润:“我怕我装了后没时间玩。”
路晓琪心虚打了个哈哈:“怎么会?”
苏隽抬起头来看她一眼,她摸了摸鼻子,眼神游移。
苏隽失笑摇头。
路晓琪看了看四周,瘫倒在自己的老板椅上,摸出手机来也准备堂而皇之摸鱼。
玩啥好呢?
手指点点点,就玩找猫猫的游戏吧。
苏隽凑过来:“……路小姐这个看上去也不怎么高智。”
路晓琪嘿嘿一笑:“这种才解压。”
比如她刚刚点点点的时候就全然忘记了自己马上就要支出一大笔材料费用。
刚想完,就接到了财务的电话:“老板,鱼馆的那个小程序你再确认一下,没问题的话我付尾款了。”
路晓琪这才想起来昨天那个小程序就做好了,她还试用了一下但最后一忙就忘记反馈了。很简单的一个小程序,对方完成得不错。
“行,没什么问题,打尾款吧。”
挂了电话,路晓琪简直痛心疾首,如花掉了金币的葛朗台。其实也不贵,不过一万块。想当初,她对宋五嫂十分豪气的说咱有钱了,这样的小程序做十个都行。但现在……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