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by火星少女
火星少女  发于:2025年11月04日

关灯
护眼

哎,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苏隽看得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他这位上司,和以往那些他所接触的老谋深算的官员完全不一样,她脸上总是藏不住太多的情绪,如此浅白……却也挺可爱。
财务转完尾款,路晓琪就收到了系统的语音提示。
“您已完成本周任务。任务奖励两万块已转入您的银行账户。”
“玩家,容我提醒一下,您已经累计了两次抽卡机会,请尽快抽卡。”
路晓琪:“知道了,等这两天就抽出来。”
她心情美好了一点,花了一万得了两万,赚了!
“你看,我一周赚一万,一个月能有四万,一年就是五十万。只要一百年,我就能有五千万!”她懒懒与系统对话,“这样下去,只需要五百年,我就能赚够修复清河古镇的钱了呢!”
系统忽视她的阴阳怪气:“玩家只要获得了基础维护功能,那后期在原材料这一块便无需投入太多,以我的计算,这一亿完全可以支持古镇的第一批投入。”
系统觉得自己的计算是周密无暇的,它不明白她的焦虑。
路晓琪幽幽说:“你当然不懂每天一睁眼就要面对这么大的支出,然后现在完全是坐吃山空没有收入的感觉。”
她又不是什么豪门小姐富二代,曾经花过的最大一笔钱是买了个小房子,背过的最大一笔贷是几十万的房贷,银行卡里最富有的时候也就百万不到。可如今支出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甚至千万,让她怎么能没有压力?
简直胆战心惊。
路晓琪将自己的这种情绪称之为“天生穷人命”,瞧瞧前几年破产跑路的那几位地产大佬,欠银行的钱都是以百亿计,真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愧是地产。
她不行,没这心理素质。
路晓琪有些失落:“你说,我是不是天生就没有大富大贵的命啊?”
苏隽已经习惯了她这几天因为焦虑而反复的情绪,温声道:“自然不是。你只是心存敬畏,这是好事。”
他曾见过很多对财富对权力失去敬畏的人从原本的高位沦为阶下之囚,或是一朝得势便开始趾高气昂大肆铺展,最后结局也让人唏嘘。
“懂得敬畏是很重要的品德。”苏隽认真说,“而世间这样的人其实并不多。”
路晓琪看着他的眼睛,非常真诚。她莫名觉得自己被安慰到了一点,又有些不好意思:“也没你说的那么夸张啦……”
系统很无语:“玩家,类似的话我在前两天就已经对你说过了。”
路晓琪理直气壮:“你知道吗?有的话从不同的人嘴巴里说出来,效果是不一样的。他长得那么帅,说什么都对!”
系统自闭了。
古镇内。
业务员们已经回去了,宇文恺叫来了向家村的两位泥瓦匠,让他们仔细查看手中样品。当着外人的面,刚才有很多话不好讲。
那两位泥瓦匠脸色凝重的对着几种不同的瓦又是敲打听声音又是放在手中掂量。
半晌,他们放下来,指着桌上素净的国内陶瓦以及日本产京冶瓦说:“的确是倭国产的瓦要更好。”
明朝人,已经习惯称呼东边那个岛为倭国,并且同样对他们深恶痛绝。那会儿倭寇经常侵犯明朝的沿海地区,奸淫掳掠,残害百姓,与明军交战数次,朝廷还举办过很盛大的献俘大典。
所以,当泥瓦匠人说出这个事实时,他们心中也同样不爽。
华夏可是烧瓦的老祖宗!怎么就输给倭国了呢?
宇文恺沉吟,摸了摸陶瓦,又摸了摸京冶瓦,抬头问两人:“可能烧出来?”
没想到,两个泥瓦匠沉默了一瞬却摇了摇头:“这种青瓦我等以往并不擅长,只能说试一试。”
宇文恺刚有些失望,泥瓦匠却指了指同样是日本产的琉璃瓦,傲然道:“但这琉璃瓦,我们却是能烧的,而且能烧得比他们好很多!”
他们祖上就是给紫禁城烧琉璃瓦的!

第40章 定然比这倭寇烧的瓦要更……
两个泥瓦匠都姓张, 张大郎、张二郎,正好是两兄弟。张大郎正是张瑛的父亲。张家的祖辈与向家交好,后来便直接落户在了向家村。向家村三个姓, 向家与李家主要都是做木工, 张家的绝活却是烧瓦。
尤其是琉璃瓦。
紫禁城上那明晃晃的黄金屋顶, 便是他的祖辈所参与烧制出来的“金瓦”。
“每逢阳光升起,屋顶便泛起了闪闪的金光, 但柔和不刺眼。”张大郎回忆自己记忆中的紫禁城, “除了黄琉璃瓦, 还有各种颜色, 青琉璃瓦用于天地坛, 绿琉璃瓦用于皇帝避暑的行宫……
“还有孔雀蓝釉琉璃瓦, 成化帝十分喜爱,将它用于御花园中的小亭和戏台……”
即便是将它们烧制出来的自己和同僚们去日常维修时,也常常醉心于它们的美。
即便是宇文恺, 听了他的描述之外也不免心潮起伏。
隋唐时已经有琉璃瓦,但制造困难极为珍贵,一般只用于檐脊。宇文恺在兴建太极宫的时候就用过,但他可没奢侈到屋顶全部用琉璃瓦。
他在现在的画册和电视里见过工匠们所讲的紫禁城。虽然看上去似乎小了点, 不如太极宫大气,但真的是金碧辉煌,很是壮丽。
这其中,屋顶便是很加分的项。
张大郎与弟弟查看了如今国内产的琉璃瓦和日本产的,两人觉得这两者烧制水平相差不大:“即便是放在我们那会儿,也算是高手了。若还能如此间之物一般稳定快速出产,那更是难得。”
他们在这儿也生活了一段时间了,对这里物资的生产速度已经有了一些了解。
“不过, ”张二郎补充,“若让我来评判,这些琉璃瓦却都有些失之呆板,不够灵动。大块平铺无妨,若是要在像是大殿这些的重要位置作为装饰点缀却还不够。”
宇文恺颔首。
在他看来,这也是未来世界很多东西的通病,出产快但平庸。偏偏,清河古镇没有太多需要大面积平铺的地方,反倒需要的便是这种精彩的细节装饰。
他问:“若我将琉璃瓦的烧制交予两位,你等能否烧出比这更好的琉璃瓦?”
张大郎看了看弟弟,从各自眼睛里都看出了傲气与喜悦之情,他们正愁着英雄无用武之地呢,每天只能干干打下手的活儿。
两人不约而同对宇文恺拱手说:“若是能有窑,我与二郎必能烧出最好的琉璃瓦!”
张大郎嫌弃地看了一眼日本送来的瓦:“定然比这倭寇烧的瓦要更好!”
业务代表林荣离开了清河古镇,住进了县里的酒店。
刚推开门,便接到了一个熟悉的电话。他有些厌烦地皱起了眉,但是当电话一接通,脸上却挂起了熟悉的还带着些谄媚的笑意:
“山田先生……对,他们说还要考虑。”
林荣犹豫了一下:“不过我觉得,山田先生,他们最后会选择京冶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
那些工匠和那位规划师并不是很喜欢日本的东西,他能够明显地察觉到。说实话这对林荣来说还挺新鲜的,虽然国人普遍不喜欢日本,但是生意就是生意,而且很多人很信任日本制造甚至是盲目相信。
所以京冶瓦并不愁卖,尤其是在前几年的时候,国内很多高端文旅项目都是选择的这种瓦。
那也是日本厂商和他们公司赚得盆满钵满的时期,躺在家里都能收钱。
可是到了这几年,情况忽然发生了一点变化。先是国家出文要求文旅项目尽可能地采购国产材料,导致他们的很多单子被取消。再有就是,国产的瓦品质管控似乎也上来了,很多技术都有突破,买方们也就不太愿意再去为不那么大的差距而付出极高的溢价。
日本京冶现在虽然还占据着国内高端瓦的半壁江山,但未来情况如何却很难说了。
在这样的形势下,京冶把视线转移到了另一大品类,琉璃瓦。国内介休琉璃瓦的品质过硬,一直拥有着技术优势和极高的市场占有率。但京冶研发出的琉璃瓦同样不差,而且让人震惊的是,他们还号称烧出了如今已经失传的明朝孔雀蓝釉琉璃瓦!
与此同时,京冶采取了低价倾销策略,打算先用价格来占领市场,待国内的品牌撑不下去之后他们便可以毫无顾忌的提价。反正,它们实力雄厚,并不怕这一时的亏损。
他们给了国内代理商很高的提成,代理商也乐意力推。
靠着这几招,京冶的琉璃瓦愣是硬生生的在国内琉璃瓦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山西那边的琉璃瓦厂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大的厂家不怕,小的厂家走低价路线是不同的市场也不怕,那些不大不小的原本还有机会往上走一走的中型瓦厂在两年内陆陆续续倒闭了好几家。
林荣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到清河古镇。
“无谓的民族主义。”山田在电话那边哼了一声,显然很是不悦,“在商言商,利益才是最重要的。清河古镇的老板显然并不专业。”
林荣只能赔笑,又补充说:“不过,我看他们对琉璃瓦还挺感兴趣的。”
山田沉吟了一下:“林君,明日你将孔雀蓝釉瓦带过去给他们看看,再争取一下。”
京冶很看重清河古镇的项目,目前这一带在开的大型文旅项目只有这一个,他们想要借着它将京冶琉璃瓦推广到华夏的南方市场。
林荣恭敬地答应下来:“好的,山田先生。”
“你们想要自己开窑?”路晓琪有些惊讶的看着眼前的宇文恺和张大郎、张二郎,“那些样品里都没有满意的吗?”
她没想到自己会听到这个方案。
宇文恺摇头:“并不是,普通的瓦就定宜兴的陶瓦好了,虽则硬度比不上京冶瓦,但品质也足够用了。”他不喜那个贸易公司的代理,“不如直接联系宜兴那边的工厂,定制一批。”
“这倒是可以。”
路晓琪脸上露出喜色,宜兴陶瓦的价格优惠,很替她省钱。如果直接去厂家定制,那应该还能更优惠。
她问清楚后才知道原来他们想要烧的是琉璃瓦。
路晓琪有些犹豫,琉璃瓦的用量并不大,其实纯采购的话更划算,单独开窑只为了烧那么一点点好像很浪费。但张氏兄弟说他们可以烧出最好的御用瓦打动了她:
“还有那孔雀蓝釉琉璃瓦,我们也能烧!”
“那原就是我们张家的不传之秘。”
不知怎的,竟然被倭人给破解了!张氏兄弟听说京冶也能烧这个的时候大吃一惊,很是郁闷,如今正憋了一肚子劲儿呢。
路晓琪的眼睛亮了起来,但她也没把话说死:“行,我回去研究一下,到时候答复你们。”
这又是她两眼一抹黑的领域,得先打听打听。
话音刚落,熟悉的声音响起:“玩家,您新一周的任务已经下发,请及时查看。”
来了来了,它又来了!
路晓琪深吸一口气,让笑容显得自然一点,然后和宇文恺等人商议完了采购清单之外,送走了人后才急匆匆调出自己的每周任务。
果然如她所想,这次的任务就是为张氏兄弟提供理想的烧瓦场所。
“所以,你是觉得这个任务完成的概率还挺大的?”她狐疑地问,“可我上哪儿给他们找窑去啊?”
而且还限定一周的时间。
系统:“玩家,事在人为。”
路晓琪扯了扯嘴角,翻了个白眼。她知道任务不可更改,而且系统既然这么说了,就说明这件事在她的能力范围之内。好在,她现在有好几个员工,大家可以一起集思广益。
冷静了下来,权衡了一下利弊之后她忽然觉得自己开窑烧瓦似乎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玩家,你还有两张人物卡待抽取。”系统提醒她。
路晓琪挥了挥手:“算了,我改主意了,等我拿到基础维护功能,再一次性抽三张。”
这几天杂事太多了。
第二日,林荣带着孔雀蓝釉琉璃瓦来到了清河古镇。
他小心翼翼从自己随身携带的箱子里拿出那片瓦:“各位请看,这就是京冶在去年的时候研发出来的孔雀蓝釉,据说是明朝皇帝最喜欢的颜色,不过现在在咱们国内已经失传了。京冶也是投入了很大,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研发出来……”
他讲了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关于日式“匠心”的故事。
那琉璃瓦整体呈现出蓝绿色,有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正好照在它的身上,莹光耀目,表面釉质如玻璃一般,更衬得其下的艳丽色彩如流光浮动。
的确是一件美物。
在场的人包括宇文恺在内都看得啧啧称奇,为它迷醉。
林荣嘴角弯起,继续游说:“这颜色与江南水乡的景致风格十分搭配,而且京冶还没有在南方出售过此种瓦。若是清河古镇能成为第一个,既美观又有话题,肯定能成为游客们的打卡点。”
路晓琪都快要被他说服了。
现在人爱好旅游拍照打卡,想想,“失传的国宝技艺”再配上独特的美轮美奂的颜色,的确很轻易就能成为网络平台上的打卡点。
再一传播,稳了!
张大郎想要凑近去看,却被林荣挡了一下。
林荣面带微笑但眼中对着这些貌不惊人的工匠却带着些许鄙夷不耐:“师傅,这瓦可珍贵得很,别碰坏了。”
他可是记得昨天就是这些工匠在旁边挑剔来挑剔去,扰了他的好事。而且林荣深觉自己已经胜券在握,孔雀蓝釉琉璃瓦世上独此一家,是典型的卖方市场。
张大郎冷笑了一声,转身对路晓琪和宇文恺说:“他这个颜色烧得不对!要是细究,根本算不上真正的孔雀蓝釉。”
京冶的颜色偏绿,更像是特别一点的翡翠绿琉璃瓦,而且细看底色稍微有点浑浊。而真正的孔雀蓝釉,颜色更偏蓝,像是孔雀羽毛一般流光溢彩,底色明亮无瑕疵。
他断定,这不是孔雀蓝釉,最起码不是他们所声称的失传的明朝孔雀蓝釉!
林荣目瞪口呆,这是哪里冒出来的人,竟然信口雌黄!
他气极反笑:“这位师傅,这不是孔雀蓝釉又是什么?这种没根据的话可不能乱讲,小心背上官司!京冶复原成功这种颜色后,可是花了大价钱请专家们根据古籍来鉴定的。难不成你比专家还要更明白?”
路晓琪在旁听得脸色古怪:……在这事上,若是张氏兄弟称不上是专家,那这世间便再也没有专家了。
张大郎涨红了脸:“反正我就是知道这比不上真正的孔雀蓝釉!”
林荣:“光说没用,师傅,您得拿出证据来!否则谁都能诋毁个几句,那我们的生意还做不做了?”
现今也有留存下一两座用了孔雀蓝琉璃瓦的古迹,京冶曾经去对比过,颜色略有差异但要说自己的是孔雀蓝釉琉璃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就是这么一个颜色,真正买了的人也不会专门跑到那一两处古迹去对比那细微的差异。
他有恃无恐。
而且,拼着这桩生意做不成,京冶的招牌也不能在自己手上出现任何瑕疵,否则自己吃不了兜着走。
林荣因此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师傅,你要为你说出的话负责任!京冶在华夏做了这么久的生意,那是有口皆碑的。总不能现在国内烧不出这样的瓦,便说人家的是假的吧?
“盲目自大,一味诋毁对手,也难怪国内的瓦品质一直追不上来。”
路晓琪在旁边看着,倒是明白了为什么宇文恺和张氏兄弟一心想要自己开窑烧瓦了,实在是二鬼子太可恨。
她轻咳了一声,对林荣说:“林先生,这琉璃瓦虽好看,却也金贵。我们清河古镇的庙太小了,供不起这桩大佛。您还是请回吧。”
林荣听出了她话语中的嘲讽,连忙挂上微笑:“路老板,我也是一时心急。我们的产品你也看到了,的确是有优势的,我可以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你在国内都找不到第二家能烧出这个颜色的厂家……”
张二郎气愤他对自己的兄长无礼,打断他的话:“这有何难?我们就能烧!”
林荣的话被吞在了嘴巴里,他挑眉看着眼前两个看上去一点都不起眼的工匠,片刻后才笑了一声:“原来如此,路老板,贵方既然无意采购,那我便告辞了。”
他现在觉得这波人是早有预谋,说不定就是想从自己这里偷拿到孔雀蓝琉璃瓦的实物样品。
路晓琪做了个请便的手势:“不送。”
林荣将琉璃瓦收回到自己垫了丝缎的小箱子里,提着它便匆匆往外走。
到了门口的时候还是觉得咽不下今天这口气,回头露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表情:“那我便期待贵方的琉璃瓦能够早日面世了。”
路晓琪回他一个同样的笑容:“到时候会给您递帖子过来观礼的。”
待到林荣的身影消失不见,她这才脸一拉,不可置信地转头对身边人说:“你看看他这幅样子,就好像京冶是他家开的一样,小日子是给了他多少钱啊?”
在她旁边的刚好是苏隽,苦笑:“这样的人可太多了。”
昔日,朝中许多的大臣们也都纷纷为金国说话,就好像他们不是宋人而是金人一样。
“烧!我立刻就给你们去找窑!”路晓琪伸出手指对着张氏兄弟说,霸气之极,“你们一定要烧出真正的孔雀蓝釉瓦,到时候我给它搞个典礼,告诉所有人,这才是真正的孔雀蓝釉瓦,这才是咱们真正的国宝技艺!”
气死她了!
张氏兄弟喜不胜喜,拍胸脯应下:“路小姐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所托!”
路晓琪发动了身边所有人给她找窑或者是适合建窑的地方,要求必须离清河古镇比较近,因为张氏兄弟的自由度只有低档。
陈盈盈等人虽然觉得直接购买才是最具性价比且最方便的方式,但老板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她们也只能全力配合,只是在心中将这些工匠的等级又往上提了提。
老板是真看重这些工匠。
或许,清河古镇的确如她之前面试时所说,会依托于传统文化以及工艺而重生。现在国家大力提倡各种非遗,各地的文旅都在蹭热度,这个切入点就很优秀。
老板这么年轻就能把握住政策以及风向,实在是很了不得。
陈盈盈若有所思。对路晓琪更加佩服了。
她完全不知道她的老板纯粹只是想要尽快完成每周任务,属于被系统赶鸭子上架。
这里面最高兴的是刘蝉:“这个题材好,我们会全程跟拍,到时候出几期长视频,保准能爆。”
他现在手下已经有三个人了,一个负责后期剪辑,一个协助他拍摄然后隔一两天就去清河市区拍赵飞燕的素材和宋五嫂做饭的素材,另外一个负责运营现有的账号,整个部门忙到飞起。
但忙碌是有结果的。如今清河古镇的账号矩阵已经按照路晓琪之前的设想慢慢的做起来了。
除了官号“清河古镇”之外,刘蝉还给向家村所有的工匠包括向学智在内都开通了个人账号,要不是宇文恺和苏隽两人都严词拒绝,他还想给两人也都开一个。
当然,他们自己不需要运营,有人代劳,只需要每天正常干活就行了。
大家一开始的时候看着时不时就要对准自己的手机相机很不习惯,走路都同手同脚,惹人发笑,但在凑过去看了几个短视频之后便立刻两眼发亮。
这东西竟然如此有趣!
他们兴趣大增,开始变得十分配合。向齐和向明甚至还在镜头前表演了一番自己的能力——最简单的一斧定方。不用任何测量工具,只用墨线和斧头,肉眼观测,将一根圆木劈成正方形的木柱,
最后那正方形的木柱刘蝉特地在镜头前用激光测量了一下,四边都是十厘米,分毫不差。
如果说第一次是凑巧,那接连劈了五次都是标准的十厘米就有些恐怖了。
“一斧定方,三斧成梁。雕虫小技罢了。”向明还在镜头前轻描淡写地说,十分有大工匠风范。
大道至简,只是最基础的劈砍却更能体现工匠的功底。
还在持续关注的网友们想起来,当时在祭礼的时候正是这两位老爷子担任主审,给所有的工匠们打分。即便是惊艳了整场比试的李木匠在两人面前也是规规矩矩的。
可见这两位老爷子肯定也不是凡人。
于是,最终除了在祭礼中表现最出色的李木匠和小朋友向学智的个人账号粉丝最多之外,向齐和向明两人后来居上。让两位老爷子在那几天里实在是乐开了花,虽面上不显,但饭都多吃了两碗,走路也悠哉悠哉。
十分骄傲。
工匠们的个人号会更偏片段化生活化,如今他们都在准备自己考核的最后一项,平时忙完了工作后便在琢磨这个,刘蝉不愁没素材拍,只愁素材太多了不好取舍。
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居然能有过得这么富裕的一天!真是喜忧参半。
与之相比,清河古镇的官方号则更多聚焦在古镇的修缮上,比如这几天宇文恺正在组织他们拆清河楼的斗拱和屋脊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脊兽,网友们就看得津津有味,还催刘蝉开直播。
刘蝉是个脸皮厚的,虽然宇文恺拒绝了他,但他丝毫不惧,依然经常凑过去询问一些关于古建筑的问题。
宇文恺如今的脾气比以前可随和多了。他只是不想开个人号当网红,却不会在工作里为难别人,基本有问必答。他与老林交流多了,也明白了现代华夏古建筑的一些困境,于是便存了私心,每次都讲得很详细很认真,由此也吸引了一批国内的古建爱好者。
清河古镇也渐渐有了点自己的知名度,甚至可以说在网络上的声浪还要高过之前。
但这些都比不上赵飞燕。
在王迎发表了那篇长文后,赵飞燕又发布了两个短视频。一个是在练功房里练舞的片段,一个只是她站在成片的路边蔷薇前刷手机,助理喊了她一句,她茫然抬头然后嫣然一笑的镜头。
几秒就足以让粉丝们舔屏大喊姐姐杀我,老婆好美。
留下一屏幕的口水。
短短半个月时间,“赵宜主”的这个账号便已经有了两百多万粉,成为了清河古镇账号群里的头号大网红,工作邀约也纷至沓来。
看到这架势,刘蝉都恨不得自己整个容也去当颜值博主。他替她拒绝各种工作邀约时都觉得自己的心在滴血。有一两个他觉得还不错的拿去问赵飞燕。
赵飞燕也只是懒懒看了一眼:“恋综?什么意思?”
刘蝉解释。
她皱起眉:“和男人谈恋爱?不去!”
她哄男人哄了半辈子,勾心斗角的日子已经过够了,现在还跑去和男人谈恋爱,是吃饱了撑的吗?
最后,刘蝉只接了两个护肤品的露出广告,品牌方只要求在她的日常视频中露出多少秒,没要求非得要推荐,价格也就低了一些。但他觉得更符合现在这个号的调性。
赵飞燕坚持要自己试用过再打广告,她很喜欢现在这些支持自己的粉丝。她们大多都是女孩子,表达得直白热烈,不要求回报,这种无私的情感甚至在某些时刻都让她觉得受之有愧。
她得对她们负责。
这两只护肤品都是大牌子,刘蝉虽然觉得她的坚持没必要但也很欣慰——很好,很爱惜个人羽毛,后期应该不至于塌房。
不管怎样,这是他们自媒体部门为公司赚到的第一笔钱,可喜可贺!
当秦韶华联系过来的时候,刘蝉正在畅想未来。
他看了秦韶华的邮件,又去了解了一下她的歌舞团,觉得不咋地。一个即将破产的歌舞团,和一个喜好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导演,怎么看都不属于靠谱的行列。
刘蝉差点就想要直接回绝她,但按照事先的约定他还是给赵飞燕打了电话。
“舞剧?”赵飞燕在电话那头蹙起眉:“……演女主角赵飞燕?”
她有些茫然,她演她自己?

“这就是秦导演送过来的本子?”
路晓琪好奇地坐了下来, 伸手拿起茶几上那本装订的册子,册子封面上是几个楷体字:《踏金莲》。
她翻开看了看。
比起话剧来,舞剧的剧本故事会更简单一些, 甚至对话也不多, 很多地方和情感的传达靠舞蹈动作。这部《踏金莲》也是如此。
它讲述了汉朝末年, 少女赵飞燕进入到阳阿公主府当舞姬,与贵族青年方子春暗生情愫, 最终却在一次献舞中被汉成帝刘骜看上, 迎进宫做了婕妤。少年情侣只好忍痛分离。
赵飞燕在入宫中心中孤苦, 如履薄冰, 屡次遭遇危机, 便又将妹妹赵合德引荐入宫。合德受宠, 从此姐妹俩开始直步青云。
而此时的方子春却因为想念她而入宫当了皇帝的侍卫,两人相逢却不敢相识。直到后来与赵飞燕为敌的许皇后知道了这件事,想陷害于她。为了证明赵飞燕的清白, 方子春甘愿赴死,赵飞燕大受刺激后成为了黑化后的甄嬛,最终登上了后位。
只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回首身边,却是高处不胜寒。
这个剧本看得路晓琪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身体后仰,时而心里咯噔几声。
她仿佛看到了无数绿江狗血文的影子。好在,写剧本的老师有几分功底,台词还是不错的。心情复杂地将它放下来,路晓琪偷偷瞅了赵飞燕几眼,还好还好, 目前看着貌似心情很稳定的样子。
赵飞燕自然发现了她的举动,莞尔一笑:“小路以为我会生气?放心吧,更离谱的我都看过。”
她没好意思告诉他们,在会熟练的使用手机之后她就偷偷地搜索过自己的名字,结果蹦出了一堆电视剧、小说和历史爱好者们写的文章。
在这些里面,她时而是被强取豪夺的小白花,时而是满怀着野心和毒计的恶女人,时而是欲求不满的荡/妇……一开始的心情自然也是很复杂的,但后来又搜了一圈其他人的,就相当淡定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