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古镇,员工都是古穿今by火星少女
火星少女  发于:2025年11月04日

关灯
护眼

“这不就是一个大型的剧本杀吗?”有另外的专员提出异议,“这样的模式其实也不算新鲜了吧?”
“不,这比剧本杀可有趣多了,而且也更宏大。”年轻的市场专员立刻反驳,眼中闪着光,“剧本杀的核心是推理解谜,而清河古镇构建的是一个完整的、可以自由互动和探索的世界。更高级,算是动态的、开放式的沉浸式娱乐体验。”
他顿了顿,指向屏幕上几个视频画面:“你看,他们甚至能把游戏里‘采集’、‘鉴定灵根’‘新手村任务’这种核心玩法,通过巧妙的线下设计还原出来。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角色扮演了。”
总监听着双方的讨论,手指在桌面上有节奏地轻敲着,沉吟片刻后,他缓缓开口,目光锐利而充满决断:
“小刘说得对,这种深度融合的线□□验,是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剧本杀无法比拟的。《仙侠》的成功已经验证了这条路径的可行性和巨大潜力。”
他沉吟了片刻,一锤定音:“那这样,小王,你就按自己的思路,围绕我们那个华夏风副本做一份详细的合作方案出来,看看能不能和清河古镇也合作一把。一周后,我要看到初步方案。”
“是,总监!”年轻的市场专员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立刻应下。
清河古镇这次新区的成功当然也被自己的同行们看在眼里。
在邻省一个相同模式的人造江南水乡的景区里,景区老板长吁短叹,最后忍不住爆了句粗口,将手机扔到了桌面上:“他XX的!大家都是人造古镇,都是水乡仿古,凭什么他们随便搞个新花样就能天天上热搜,我们这儿的游客却连周末都稀稀拉拉?!”
真是很不爽。
会议室里,几位下属噤若寒蝉。
老板烦躁地抓了抓所剩无几的头发,盯着投影屏幕上清河古镇热闹非凡的画面,琢磨了半天,猛地一拍桌子:“我看他们这个什么沉浸式玩法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嘛,不就是在景区里弄点员工假扮NPC发任务,搞点解谜?我们也可以搞啊,说不定还能搞得更花哨!”
负责运营的经理心里咯噔一下,硬着头皮开口:“老板,这个恐怕没你想得那么简单……”
这个模式看着简单,但对执行团队的要求非常高。他们景区现有的员工大多是负责检票、保洁和常规演出的,缺乏专业的剧本策划、NPC互动培训以及整套任务系统的运维经验。
不是所有的景区都是清河古镇!
“……而且,这种模式想要运营得好,对场景细节、故事背景的统一性要求极严,”运营经理苦口婆心,“我们景区现有的布局和风格比较杂糅,恐怕……”
“恐怕什么?”老板不耐烦地打断他,“事在人为!他们能搞出来,我们怎么就搞不出来?不就是请几个兼职大学生穿上古装发发任务卡吗?再买点烟雾机造造气氛!我们先划一小块区域出来试试水,成本又高不到哪里去!”
运营经理和另一位负责市场推广的下属面面相觑。
后者小心翼翼地说:“老板,我觉得我们景区的优势其实在于家庭亲子游和周边市民的休闲度假,我们的烧烤区和亲子手工坊平时反馈还不错。是不是应该继续深耕这一块,而不是盲目跟风这种对年轻人其实吸引力更大的沉浸式……”
“眼光要放长远!”老板简直恨其不争,觉得自己的这些员工也不行,不仅没创新还没胆量。
他大手一挥,根本不听,“现在年轻人才是消费主力,能带来网络流量。你看清河古镇,被那些年轻人一宣传,现在火成什么样了?行了行了,就这么定了!你们尽快拿个方案出来,我们也搞个沉浸式体验区,名字……就叫梦回江南!一定要比他们的更热闹,任务更多!”
几位下属看着老板一意孤行的样子,知道再劝也无用,只能在心里默默叹气。
运营经理更是暗自摇头。他知道老板只看到了别人成功表面的热闹,却看不清支撑这套模式背后所需的专业团队、系统性的内容策划以及长期运营维护的巨大投入,更无视了自身团队的基因和优势。这样只知道盲目模仿,而不去思考自身定位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恐怕……
以后会更难咯!
算了算了,他还是先考虑考虑后路吧,不知道清河古镇还招不招人?据说清河古镇的路老板从来不一意孤行,而且很懂得放权。
他倒是认识里面几个工作人员,或许可以尝试先内推一下?
清河古镇和《仙侠》合作的周年庆活动在持续了一周后就轰轰烈烈地落幕了。
虽然时间短暂,但真的成为了无数玩家和游客心里的白月光,在网络上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它给清河古镇带来了巨大的收益,不单单是金钱上的,还有运营模式上的——已经有不少的游戏公司甚至是影视、动漫IP运营公司联系清河古镇,希望能和它们展开合作。
路晓琪对此选择十分谨慎,她倾向于选择那些历史背景与环境更加适配的,杜绝那些过于暴力血腥和恐怖的。毕竟,清河古镇最终的目的还是宣扬华夏传统文化。
“赶紧招几个厉害的策划进来,或者是编剧。”她对现在的人事总监说,“故事,对于新区来说太重要了!”
这也牵涉到她脑子里继“清河织造”所引起的创建传统文化奢侈品牌的另一个构想。

第170章 寻常又满足的夜晚
路晓琪之前的构想是整合一下“清河织造”, “清河金铺”以及“清河木作”,让它们成为一个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新奢侈品牌。
目前,这个构想正走在了正确的路上。
虽然还不至于成为深入人心的奢侈品牌, 但这三家目前的发展可以说突飞猛进。
清河织造的订单接到手软,目前织造博物馆已经对外开放,韩尚宫和其他几位顶梁柱们终于可以把精力全部放在订单上, 并且还为此又从外面招了一群绣娘。
清河市离杭城、姑苏等地不远, 绣娘的招聘很顺利, 再加上路晓琪偶尔还能召唤来一两位,目前清河织造的绣娘和织娘加起来已经有六十多位了。有一部分手艺能被韩尚宫和王绣娘看上的, 就跟着她们做定制的单子,而另外一部分则是负责清河织造的成衣部分——也就是织造博物馆里附带的租赁部分。
这部分的业务在经过无数的小姐姐们宣传之后,几乎每天都是爆满的,需要提前半个月预约才能有空档。虽然价格比市面上的租赁价格高很多, 但毕竟东西不一样, 很多女孩子还是愿意多花一点来得到更好的穿着体验以及拍摄体验。甚至还有一些正在备婚的姑娘们找了上来, 希望能租到自己想要的传统的婚服。
韩尚宫也看准了这个市场, 一是新娘们的预算都是很足的,一天一万也不在话下, 二是这也是在宣扬传统的古代婚庆文化, 让更多的人放弃穿西式的婚纱,而是选择穿着自己文化传统的婚服,高高兴兴走入人生新的阶段。
所以, 更多的婚服的制作也被提上了日程。
如今清河织造的院落已经坐不下了,即便是在新区给她们分了一个新场地也依然局促。这段时间陈盈盈正找人在外面看场地,日后一些生产端的东西会搬到古镇外面去。
这次路晓琪吸取了教训,让陈盈盈找个大一点的场地。毕竟, 之前她看湖边那块地的时候也觉得很大,足够用了,但进入到扩张阶段后只觉得不够。
还有就是清河金铺和清河木作,在拍卖会结束后,这两家在行业内也有了不小的名气。
金铺的规模比较小,但也有了固定的客源,稳步向前。
而清河古镇修缮全部结束后,清河木作所有的木工师傅们便空闲了下来,他们目前正在休息,休息结束后便开始处理木工作坊接到的单子——一部分是高端定制,拍卖会之后有客人来下单了,但都是排期等向齐向明以及李木匠等人做;但其他还没闯出名头的木匠们也同样可以做其他价格低一些的定制单,很多还是他们的粉丝们贡献的,已经积了一堆。
得,清河木作也得考虑搬家,找个更宽敞、更专业的场地了。
而此刻,她脑子里转悠的另一个构想,则显得更宏大,也更缥缈一些。
这几天看着新区里沉浸在不同故事中玩得兴致勃勃的游客们,一个念头在她心里越来越清晰:这些由他们自己创造、让游客亲身参与的“故事”和“世界”,本身是不是也能成为一种强大的IP?
像清河织造这样的奢侈品品牌,影响力终究有边界,触及的人群有限。但故事不一样,影视、戏剧、动漫……这些才是真正能跨越地域、年龄,深入人心,引发广泛共鸣的文化载体。
如果能将新区里那些受欢迎的任务线、那些鲜活的NPC故事,打磨成优秀的剧本,搬上屏幕或者舞台,那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将是核弹级别的。
想象一下,一部制作精良的动画,讲述黄道婆年少时的坚韧与革新;一部跌宕起伏的电视剧,演绎宇文恺主持修建长安城的波澜壮阔;甚至是一部轻松有趣的网剧,描绘向家村木匠们在现代社会的趣事……那将会吸引多少人,来了解这些技艺背后的历史和人文精神?
这条路,光是想一想,就让人觉得心潮澎湃。
路晓琪将这个想法对系统说了。
系统很认同:“这的确是很适合的一条路,但是,也会很难。”
会比做实体产品难上无数倍。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需要专业的编剧、导演、制作团队,需要庞大的资金,更需要机遇和运气。
从一個成功的线□□验,到一个成功的影视IP,中间隔着千山万水。
“不管多难,总得试试看。”路晓琪耸耸肩,倒是没什么怕的。
她现在有充足的资金,有志同道合的伙伴,有得力的下属,难道还会比自己刚接手古镇的时候身无分文还要靠抵押房子贷款来得难?
系统沉默了一下,那惯常带着点机械感的声音里,难得透出了几分近乎叹服的意味:
“玩家,我必须承认,你拥有我所见过的许多文明传承者中最宝贵的品质,并非超凡的智慧或运气,而是这种……近乎盲目和天真的乐观。”
路晓琪皱起眉:“……等等,你这夸人的话听起来可不怎么好听。”
这是夸吗?
“当然是夸奖。”系统继续说道,“乐观是极其可贵的。而且,你还拥有以及一旦认准方向就敢于压上一切去开拓的魄力。你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请保持这份初心,我会尽我所能,为你提供一切支持。”
这番话,可以说是系统自绑定以来,对路晓琪最直接、最真诚的一次夸赞了。
路晓琪听了后都有那么一点点不好意思,嘟囔了一声:“……也没你说的那么好啦,”然后立刻反应过来,“这可是你自己说的哈,以后我来找你要支持的时候别再推三阻四。”
系统大喊冤枉:“我有吗?”
两人掰扯了一会儿,路晓琪看着窗外古镇的暮色,回到了正题:“不管怎么样,先把厉害的故事策划找到,把新区的内容根基打牢,再说吧。饭,总要一口一口吃的。”
“故事策划和编剧吗?”负责招聘的人事专员从人事总监那儿得到了最新的任务,立刻记在了本本上,“行,我知道了,立刻去发布。”
清河古镇现在招聘有三条渠道,一个是和招聘网站合作,一个是和猎头公司合作,一个是在自己各种官方平台接收简历。
陈盈盈叫住她:“等等……待会儿我给你一张名片,是王编剧的,你可以加他问问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她经常和路晓琪一起甚至是代替她出入各种场合,也积攒了不少的人脉。
人事专员高兴地应下:“行,谢谢陈总。”
待她离开后,陈盈盈对人事总监说:“那咱们继续……”
她和人事总监继续开会。
人事专员小方回到开放式办公区自己的工位上,处理完手头积压的几份简历初筛,正好到了下班时间。她伸了个懒腰,和同事说说笑笑地走向员工食堂。
“今天听说有鱼丸,虽然比不上宋大厨做的,但也很好吃,我惦记一个礼拜了。”
“我要吃炒四季豆,总觉得咱们这儿的蔬菜好像要比外面的好吃。”
“对对对!上次回家吃饭,我妈买的菜感觉都不如食堂的新鲜。”小方夸张眯起眼,心满意足,“我真的能为了食堂在这儿待一辈子。”
同事哈哈大笑,然后压低声音凑近小方,“对了,有个事儿……财务那边不是要招人吗?我有个学妹,特别优秀,你看,能不能帮忙内推一下?简历我发你了。”
小方点点头:“没问题啊,我帮你提交上去,然后和财务部那边说一声就好了。不过现在竞争可激烈了,哪个岗位都是一堆简历,最后还是要看面试结果。”
“行,那当然。”
同事叹了口气,随即又笑起来,“谁让咱们这儿现在这么火呢?别说外面的人,我自己都庆幸还好来得早,要现在这个竞争的激烈程度,保准没我的份儿,我爸妈都说我踩了狗屎运。”
几个人说说笑笑,一起到了七号区的食堂。
七号区一半是枕梦辋川酒店,一半是食堂和清河古镇的后勤场地所在。下午六点的时候,食堂已经有了不少的人,选好了自己想吃的东西,她们端着餐盘选位置坐下。
小方夹起一块食堂大师傅做的、堪比外面餐厅水准的糖醋排骨,含糊地回到了刚才的话题:“可不是嘛!关键是还不怎么加班,到点就能溜。我记得你住宿舍对吧?环境咋样?”
“爽翻了!”同事眼睛一亮,“我跟文创部的小刘住一套,两室一厅,精装修带阳台,小区环境也太好了,我都觉得我气色越来越好。现在想想,我上一份工作天天挤地铁加班,简直是苦海无边。”
还得挤在城里面的老破小,老房子,又潮湿又狭小。现在她就住在新的员工宿舍,也就是“清河苑”里面,每天早上从码头乘船来古镇上班,对于小赵这个北方人来说简直太有趣太新鲜了。
反正,放弃了老家的工作,接到了清河古镇OFFER后就毅然决然一个人来到了这儿打拼的年轻女孩儿,对于自己的选择满意得很。
陈盈盈和宋美娜也很满意自己的选择。
“开完了?走,吃饭去,”待到陈盈盈开完会之后,在外面等着她吃饭的宋美娜很自然地挽上她的胳膊,“我约到了宋嫂鱼馆的包间,今天有荷叶熏鱼,快点快点,馋死我了。”
身为古镇高管,还是有点特权的,比如拥有一个月一次的免预约权,包括但不仅限于宋嫂鱼馆。然后,还可以直接刷饭卡。当然,普通员工也有饭卡,每个月公司会充值进去,在清河古镇内所有店铺都可以任意抵扣,只是高管的饭卡里面金额更多。
清河古镇的女性高管很多,陈盈盈这个大管家、还有客服总监宋美娜,还有财务总监以及法务总监都是女性。不过后者一个年纪比较大,一个不常在古镇待着,因此陈盈盈和宋美娜平素接触得最多,是饭搭子也是好朋友。
陈盈盈和宋美娜离开办公室,熟稔地和步履轻松的工作人员打着招呼。
大家都准备下班了。
看着几乎瞬间就空了一半的办公区,陈盈盈感慨:“还是咱们这儿好,到点就下班,天经地义。我以前在4A,这个点正是灵感迸发被迫开会的时候。六点半下班,六点被叫去开会,然后不到九点不放你走。”
宋美娜笑着点头,深有同感:“我们航空公司好一点儿,但倒班实在是让人受不了。”
两人拐进古镇,穿过游客群向二号区走去。
“对了,刚听行政部说,咱们部分部门要搬到湖边商业街那边的新办公室了?”宋美娜问,“什么时候搬?我们客服部要不要动?”
“快了,下个月底吧。主要是研发、市场和部分行政支持部门过去,你们客服和运营核心团队还在主区,方便应对游客。”陈盈盈解释道,“这边实在挤不下了,发展太快也是甜蜜的负担。”
她想想自己刚到清河古镇上班的时候,整个办公楼空空如也,只有她、路晓琪和刘蝉三个员工,大把的办公室随便挑。没想到才两年多,就已经全部塞满还不够用。
真是恍如隔世。
“明白了,我也觉得我们部门不搬最好。去商业街那边还要坐船,好玩是好玩,遇到急事还是比较麻烦。”
两人一路说着工作上的一些事情,很快就到了宋嫂鱼馆。
鱼馆前面已经不再是人山人海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生意变淡了,而是大家都学聪明了。现在一半是预约,另外一半现场放号的,都会在饭点前提前一个多小时来排,然后拿到号之后再按照提示时间来用餐。所以到了饭点,门前反倒人变少了。
“听说,”宋美娜压低声音,带着点八卦的兴奋,“最近有美食圈的风声传出来,好像是有米其林的评审秘密到访过,咱们宋嫂鱼馆搞不好要被评星了!真的假的?你这大总管有没有内部消息?”
陈盈盈闻言笑了笑,挽着她走进店里,熟悉的鲜美香气扑面而来。她摇了摇头:“这事儿我也只是隐约听说,没确切消息。不过依我看啊,评得上评不上,估计宋大厨自己都不会太在意。”
她知道宋大厨这段时间正在研习厨艺,除了以鱼做的菜之外,还在研究其他的菜式。至于米其林什么的,估计她都没关注。
“也是。”宋美娜轻轻点头,然后又觉得有趣,“你看咱们古镇里面三个大厨,居然都是女的。”
陈盈盈也笑道:“我敢保证老板绝对不是故意的,就是凑巧。”
宋美娜:“这说明了什么女人不能当主厨和大厨,都是虚的。开玩笑,在家做饭就要女人做,结果到靠这个赚钱,反倒就成了女人不行了,哪有这样的道理?”
她嗤笑一声:“我倒是很期待咱们这三位大厨要是都被评为米其林大厨,那才好玩呢。”
肯定会是个大新闻。
“我听说因为宋大厨她们,职业学院报烹饪专业的都多了好多女生。这是好事儿。”
不仅是这个,整个清河古镇女性员工超过了60%。
“要是真评上了,咱们古镇可就又多一块金字招牌了!”陈盈盈也笑起来,“反正,咱们的东西够好,荣誉来了是锦上添花,不来,也挡不住大家用脚投票。”
她说着,已经迫不及待地拿起菜单,“快点菜,我都饿坏了。”
菜很快就上来了。
宽口的白瓷盘里,静静地盛着几段色泽金红油亮的鱼块,上面轻轻覆盖着一张已经蒸制得近乎透明、边缘微卷的干荷叶,仿佛为这份美味盖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宋美娜小心地用筷子掀开那层薄如蝉翼的荷叶,一股复合型的香气瞬间蒸腾而上,扑面而来——首先是荷叶被热力激发后残存的清雅植物芬芳,紧接着,一股更为沉稳浓郁的果木熏香袅袅升起,中间还夹杂着酱汁的咸甜气息,瞬间就勾得人食指大动。
“快尝尝!”她迫不及待地夹起一块。
那鱼块外表看起来带着熏制食物特有的紧实感,咬下去的第一口,竟听到极其轻微的“咔嚓”声,是外层那层薄薄的、被熏烤得恰到好处的焦脆表皮应声破裂。但里面的鱼肉却截然不同,雪白、饱满,保持着惊人的细嫩和多汁,几乎到了入口即化的程度。
“好吃!”
两个在外面雷厉风行,管着几百几千个员工的女高管,此刻对着这一小块熏鱼简直要流下激动的眼泪。
“米其林要是不把这儿评为三星,那绝对是黑幕!”陈盈盈忘了自己刚刚的淡然,恶狠狠地说。
宋美娜哈哈笑出声,又夹了一块,陶醉地品味:“不评也好,排队的人能少些……不过还好我们可以免预约,为了这个,我能对老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不至于,不至于,老板听了要吓死了……”
两人一边吃一边调侃。
宋美娜:“我跟你说真的,来这儿真是我做好的最好的选择之一,自从我当上这个总监,我妈再也不念叨我三十五了还不结婚的事儿了,逢人就说她女儿在管着一个多亿流水的大项目。前几天还问我,能不能带她那些老姐妹来古镇玩玩,她好显摆显摆。”
陈盈盈噗嗤一笑,深有同感:“彼此彼此。我爸现在跟老伙计下棋,三句话不离‘我闺女在清河古镇’。以前觉得我辞掉4A的工作是瞎折腾,现在恨不得把所有亲戚家孩子都往咱这儿塞简历。”
宋美娜拿出手机晃了晃,“别提了,昨天还有个以前带过的徒弟,看到咱们和《仙侠》活动的热搜,立刻来问我这儿还缺不缺人……现在大家都看明白了,与其在一线大城市里当牛马,还不如去二三线的城市找个不错的工作。”
更何况,清河古镇的薪资并不差!
这里不仅仅是事业,更是一种让她们身心都感到舒展的生活。
两人絮絮叨叨,鱼馆里,食堂里,无数的古镇员工和游客们一起,分享了清河古镇这个寻常又满足的夜晚。
这氤氲的饭菜香气,这满足的欢声笑语,并不仅仅存在于宋嫂鱼馆的包间,也弥漫在员工食堂的餐盘间,飘荡在二号区和商业街的热辣锅气里,萦绕在枕梦辋川酒店临水露台的晚风之中。
暑假的清河古镇简直可以用爆红来形容。
在江南地区动辄突破38度的“烧烤模式”下,拥有恒温天气系统、体感温度始终比外界要低好几度的清河古镇,简直成了避暑仙境。在强大的网络宣传下,邻近几个市的游客们蜂拥而至,古镇内的酒店、民宿一到周末全是满房。而清河古镇新开业的拥有了好几百间房的新开业的经济型酒店,在工作日都一房难求。
枕梦辋川酒店更是迎来了许多不差钱的长住客。
然而,到了八月,情况开始变得有些不同寻常。
起初,只是一场夏天常见的雷阵雨。乌云翻滚,电闪雷鸣,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古镇的青瓦白墙上,带来了短暂的清凉。
游客们起初并不在意,反而觉得在朦胧烟雨中游览古镇别有一番风味。
但这场雨,并没有像往常的雷阵雨那样,来得猛烈,去得也干脆。它淅淅沥沥,时大时小,竟然一连下了两三天都没有停歇的迹象,甚至还慢慢变大了。
清河古镇的游客量也受到了影响,很多客人取消了预定。而古镇内部也采取了很多临时的措施,比如在一些店铺和服务站给游客们提供免费的雨伞和一次性雨衣等,还对古镇内的各处下水道井盖和河道进行了检修。
虽然天公不作美,但这些周到细致的服务让滞留的游客们感到安心和温暖。
“……受持续强降雨带稳定维持影响,预计未来五到七天,我省及整个长江中下游流域仍将面临大范围、高强度、持续性的降水过程……”
陈阿婆关掉电视,叹了口气,拿起一旁放着的雨衣准备出门了。
一出门,她发现今天的天空始终是铅灰色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水汽味,还夹杂着一丝丝土腥味儿。
在上班之前她打算先去自己的老房子看看。她们搬到清河苑之后,原本的老房子也暂时还留着,她现在也不缺那十来万块钱,索性留着当仓库。
陈阿婆见雨下个不停,便打算先去老房子看看情况。那是一楼,要是进水或者漏水的话就不好了。
从老房子检查完出来时,她遇到了同样穿着雨衣,愁眉苦脸的邻居刘桂香。
“阿婆,你怎么来了?”刘桂香大声问道,声音在雨声中有些模糊。
陈阿婆和她寒暄了几句,又问她:“你今天不去古镇那边了?要不要和我一起?”
她知道刘桂香平时靠在古镇帮人代排队、买热门小吃赚点外快,而且做得还不错。刘桂香也经常在闲暇的时候来她的店里坐一坐,两人聊聊天。
“这个天气就不去了……受罪!”刘桂香连连摇头,“而且这几天游客少了一大半,排队的人也少了。”
她叹了口气,“你说咱们这儿夏天很久没下过这么长时间的雨了吧?”
凉快是凉快了些,但老是下个不停也烦人,耽误赚钱!
陈阿婆比她想得更多,甚至心里还存着几分不安。
她望着远处被雨幕笼罩、显得有些模糊的古镇轮廓,喃喃道:“损失点钱还是小事……我是怕啊,这雨下起来没完没了,倒是和那年差不多。”
刘桂香听了之后,悚然一惊。

第171章 清河古镇也终于被这场……
刘桂香和陈阿婆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她怎么会不知道陈阿婆说的是哪一次呢?那是刻在老一辈清河人骨子里的共同记忆。
清河市为什么叫清河市,当然是因为市区紧挨着一条清河,算是长江的一条重要支流, 虽然比不得宽阔浩荡的大江,但也称得上是条水量丰沛的大河。在普通的日子里,这条河是清河百姓们的母亲河, 灌溉、行舟, 滋养一方。
但是一旦遇到洪灾, 清河便会露出她暴躁的一面。
比如,她们此刻不约而同想起的那一次。
“那一年啊……”刘桂香的声音也低了下去, 带着心有余悸的颤音,清河那时候可不是什么‘清’河了,而是黄汤滚滚的夺命河,“我记得我姨家住在市区沿河那片老房子, 一楼全淹了, 水都快漫到二楼窗台, 街上都能划船, 不知道冲走了多少家当,我姨他们一家逃到安平县来避难, 结果咱们这儿也没逃过。后来大家都一起逃, 还好最后部队来得及时……”
清河虽然不直接流经安平县,但安平县同样是水网密布,各个河道、湖泊都连着, 水一下子全涨上来,根本排不出去。当时可以说是一片泽国。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