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也不便宜,但总觉得比预想的要低一些。
要知道,那些明代的精品家具有拍到上千万的。宋朝的不是应该比明朝的更贵吗?
拍卖行老板凑近些,低声解释:“路总您有所不知,宋代家具确实存世极少。不过这张琴几,一来所用木料并非紫檀、黄花梨这样的名贵材质,二来,您看它的边角处有少许修补痕迹,品相算不上完美无缺。能拍出两百二十万,已经远超我们最初的估价,我非常满意了。”
路晓琪这才了然地点点头。拍卖场上的价格,果然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精确体现。
几轮之后,很快,田思就用带着兴奋的语气宣布:
“接下来,我们要拍卖的是本场木韵华章第十六件拍品,来自清河古镇木作工坊,向齐大师傅的作品——紫檀木嵌瘿木面心画案!”
当这张画案出现在全息投影中时,整个拍卖大厅内的气氛忽然一下子就安静了几分。
这件作为压轴,其实起拍价格并不像那张宋代琴几那样高,但这是清河木作最顶尖的两位大师傅所作。如果它们能够拍出高价,那说明清河木作真的稳了。
包厢内,周老先生也微微坐直了。
马瑜在这场拍卖会第一次看到他露出这样的表情。
周老先生在国内和国外的家中收藏了许多的家具, 以明式为主。
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赏玩的过程,看到喜欢的买下,使用或者是观赏一段时间后或者是收起来或者是再找拍卖行转手卖出去, 也是在这样的过程里他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与鉴赏能力。
现在的周老先生,不是特别好的东西或者是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他已经不再轻易动心了。
画案这样的经典明式家具, 他自然拥有过, 那是一张黄花梨的画案, 真正从明朝保存下来的,他花了五百多万从佳士得拍下, 至今还在他国外的家里放着。
但现在,他又看中了向齐所作的这张紫檀木嵌瘿木面心画案。
对周老先生来说,是不是古董其实没太大关系,他买这些物件并不是纯粹为了投资和倒手。只要是自己喜欢, 那它就是值得的。况且, 他认为向齐的这件作品是有气韵的。
是的, 气韵, 真正的好的作品是有气韵的,家具也是。
这便是大师与匠人的根本区别——匠人复制形制, 大师则赋予灵魂。
对于周老先生这样的行家而言, 评判一件家具的优劣,便是看这种玄妙而珍贵的“气韵”。
就好像不是所有的明朝传下来的东西都能够成为价值连城的古董,比如明朝民间一个贫民家中随便打造的木凳子木桌子, 也不可能在现代拍出高价。真正能够随着时光而价值连城的东西,必然是拥有这般气韵的作品。
周老先生认为向齐所制作的这张画案就属于这个行列之内,它俨然已经有了宗师气象。再过几百年,它也依然优秀不凡。
所以, 即便是他已经拥有了一张珍贵的明代画案,他也还是想要把这件再收入囊中。当然了,向明师傅所制作的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也是同等水准的作品,不过他出于私人喜好更偏向于这张画案。
大家都将目光投向了全息投影中的画案。
它选用上等小叶紫檀为骨架,木质坚重,色泽沉穆,牛毛纹与金星隐现其间,光华内敛。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嵌于面心的大块瘿木。
“瘿木”其实就是指树木因病害或受伤而生的瘤疤部木材,它的疤节本是伤痕,但在人类的眼中反倒成为了极其独特、密而不乱的天然花纹,如流云,如山峦,如涟漪,每一片都是世间独一无二的造化杰作,堪称瑰宝。
向齐甄选的这块瘿木面心,纹理华美如画卷,与周边深沉的紫檀边框形成了绝妙的对比,仿佛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镶嵌于严谨的框架之中,于稳重中见灵动,实乃点睛之笔。
向齐制作这张画案其实也不容易。
这份不容易并不是因为工艺,工艺对他来说驾轻就熟,当时皇宫御书房内的那张书案就是出自于他之手。难度在于现在的好木料实在是太难找了,普通的木料他又根本看不上眼。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不值当。
因此,光是找合适的小叶紫檀以及瘿木就等了大半年,让木材经纪人到处去找,终于找到了值得他动手的木料。
他根据木性来设计案形,确保其结构百年不移。所有榫卯皆沿用古法,精密复杂,却处理得不着痕迹,浑然天成。当时他在制作的时候正好遇到他带高级研修班的课。
“我就是个木匠”正好就在其中——
【向齐师傅在工作的时候,是完全沉浸式的,就是修仙小说里写的那种叫什么来着,想起来了,“入定”!就好像他整个人仿佛进入了一种玄妙的状态,做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节奏,说句好笑的,我站在旁边看他刨木花都能看半天。】
他在直播间里激情讲述自己当时的感觉。
不过,虽然比较夸张,但的确是在那一刻,他这才明白原来这行当里真的是有“大师”存在的。以前只是觉得不过就是手艺好一点的资深老木匠,说什么大师、宗师实在是过于滑稽。
现实告诉他,真的有人达到了这种境界。
直播间里的观众们也被他的话也吸引住了,七嘴八舌讨论这张画案到底能拍出什么价格。
【竞价开始了!】
就在弹幕议论纷纷时,拍卖台上,田思深吸一口气,宣布了这张画案的起拍价:“向齐师傅所打造的紫檀木嵌瘿木面心画案!起拍价,人民币八十万元!加价幅度八千元!”
直播间里的网友们听得清清楚楚,一时之间有些躁动:
【八十万?!】
【我的天!和刚才那张宋代的茶几一个价格。】
【那是琴几,不是茶几。】
【现代家具这么猛的吗?】
直播间瞬间被惊叹刷屏。这个起拍价,直接将此前所有现代工匠作品的价格远远甩开,甚至追平了古董,无疑是他们之前所没有想到的。
拍卖大厅内也响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
有人侧头对同伴低语:“八十万是不是有点高了?毕竟不是古董。”
他的同伴,也是一位经常出入拍卖会的藏家却微微摇头,低声道:“也不算太高。你仔细算算,光是这顶级小叶紫檀的料钱,加上那块品相绝佳的瘿木,成本就极为惊人了。再加上这种级别的手艺,八十万也是合理的价格。就看待会儿能拍到多少,只要能超过一百万,那这位向齐师傅就绝对要扬名了。”
这代表了市场认可度。
他也看得出来,清河古镇是要全力推这位向齐和另外一位向明大师傅,不过,这个功底,也的确是值得。
似乎是为了印证这位藏家的话,田思话音刚落,号牌便已举起。
“八十五万!”
“八十八万!”
“九十万!”
“一百万!”
“一百零五万!”
价格如同坐上了火箭,迅速攀升,举牌者此起彼伏。到后面的时候,很少人会真的按照八千的加价幅度来加,大家都是几万几万往上加,为了彰显自己的决心,也为了让对手们知难而退。但,显然识货且有心争夺的人不在少数。转眼间,竞价便突破了两百万大关。
路晓琪所在的包厢都安静了下来。
她喃喃自语:“这么高的吗?”
原本他们预估的成交价大概在一百五十到一百八十万之间。
拍卖行老板兴奋极了:“路总,这就是拍卖会的魔力啊。”
拍卖会,是出奇迹的地方。
台上,田思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两百万元!176号先生出价两百万元!现在价格是两百万元,距离我们本场目前最高价两百二十万仅有一步之遥!”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难道一件当代匠人的作品,真的要超越古董,创造本场价格新高了吗?
到了这个时候,场上主要的竞争者只剩下三方:志在必得的176号、刘总、出手不多但狠稳准的嘉木堂代理人。
马瑜转身问周老先生:“您还不出手吗?”
周老先生呵呵一笑:“不着急,先看看,等最后再说。”
刘总皱着眉头,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他确实欣赏这张画案,但他为了类型有点相似的那张宋代琴几已经花费了两百二十万,这张画案就不是那么的志在必得了……
“还有藏家出价吗?这张向齐师傅倾注心血打造的紫檀画案,无论是珍稀的木料、登峰造极的工艺,都堪称当代仿古家具的典范之作!机会难得,错过今晚,不知何时才能再遇到如此完美的作品哦。”田思敏锐地捕捉到场内节奏的微妙变化,极具煽动性的说道。
在她的鼓动下,竞价继续攀升。
“两百零五万!”176号再次举牌,声音沉稳。
“两百零六万!”嘉木堂的代理人紧随其后。
这时候的竞价已经开始又转变了小幅度的加价,一万一万往上加,这说明这场竞价快到尾声了。在加了几轮之后,刘总沉吟片刻,最终还摇了摇头,放弃了竞争。
于是,场中变成了176号与嘉木堂之间的拉锯战。双方的价格交替上升,很快突破了两百二十万,随后是两百三十万、两百四十万……当176号喊出“两百五十万”时,场内响起一阵低低的吸气声。
嘉木堂的代理人对着电话快速交流后,沉默了片刻,最终对着田思方向微微摆手,示意退出。
“两百五十万!176号先生出价两百五十万!”田思的声音高亢,“两百五十万第一次……”
就在这时,一直稳坐如山的周老先生轻轻拍了拍身旁马瑜的手臂,低声道:“举牌,两百六十万。”
马瑜立刻心领神会,优雅地举起了手中的号牌。
“两百六十万!58号藏家出价两百六十万!”田思的声音带着惊喜,目光瞬间转向了二楼包厢。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场内泛起一阵波澜。原本以为胜券在握的176号买家显然没料到横空杀出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隔间玻璃后的身影似乎微微动了一下,显得有些郁闷。
“两百六十一万。”176号再次加价,但这次只加了一万,试探意味明显。
周老先生眼皮都没抬,对马瑜轻声道:“两百七十一万。”
马瑜再次举牌,报出价格。
“两百七十一万!”田思立刻跟进。
176号沉默了几秒,似乎在权衡,随后再次加价一万:“两百七十二万。”
周老先生依旧从容,对马瑜点了点头。
“两百八十二万!”马瑜清脆的声音响彻大厅。
不管对方出价多少,反正他们这边多加十万,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一次,176号那边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对方显然看出了周老先生志在必得的决心,这种大幅度的加价,既是实力的展现,也是心理的碾压。继续跟下去,价格很可能会被抬到难以预料的高度。
最终,176号和电话那边商量了一下之后,也选择了放弃。
“两百八十二万第一次!”田思环视全场,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两百八十二万第二次!还有没有哪位藏家出价?”
全场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把即将决定命运的拍卖槌上。
“两百八十二万第三次!”
“成交!”
“啪!”槌音落定,清脆、响亮。
“恭喜58号藏家,以两百八十二万元人民币竞得向齐师傅这件紫檀木嵌瘿木面心画案!”田思的声音充满了喜悦和难以置信,这个价格,不仅远超预估,更是当代仿古家具市场中一个惊人的里程碑!
包厢内,周老先生露出笑容,显然对于这个结果也是极满意的。
马瑜放下号牌,心中对公公的老辣深感佩服——前期按兵不动,观察对手虚实;在最关键的时刻果断入场,以高出对方一截的价格彰显决心;面对对手的试探性加价,毫不犹豫地大幅提升加价幅度,彻底击溃对方的心理防线。
“拍卖原来这么好玩……”她仿佛发现新大陆一样。
周老太太颔首,她常出入这些场合,经验老道,此时并不吝于与儿媳妇分享:“拍卖比的可不仅仅是财力,还有战术和心态。”
而在路晓琪所在的包厢,她已经收到了酒店总经理的短信:【路总,拍下画案的是168号,就是长期包下枕梦辋川竹里馆的那位周老先生。】
路晓琪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原来是他啊。
这位的确是深藏不露的豪客,难怪有如此气魄和眼力。她微笑着点了点头,让旁边的服务生给周老先生的包厢送了一份梵正法师的茶点以及一瓶好酒。
“那位176号也是电话代理。”拍卖行老板也刚收到一些信息,对路晓琪说,“不过委托他的买家选择了身份保密,只知道对方应该是国外的买家。”
路晓琪“哦”了一声,倒没觉得什么。
但拍卖行老板很兴奋,恭维道:“还是路总您这边底蕴深厚啊!能把清河古镇经营得如此风生水起,连国际上的关注度都这么高。不瞒您说,我们鼎元自己的客户资源里,几乎没有什么国外的有效人脉。这次能吸引到匿名国际买家参与竞逐,应该完全是借着清河古镇的东风。”
听他这么一说,路晓琪微微一怔,随即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别说,还真有可能。
这一年来,清河古镇的外国游客面孔确实明显增多了。
她记得听刘蝉和运营部的提过,清河古镇不仅在几个主流的国际旅游推荐平台上获得了高评分,甚至还登上了好几个颇具影响力的目的地榜单。
很多老外是一开始冲着VR来的,但他们在古镇里面细细观看,又会被其他的东西所吸引。毕竟华夏传统文化如此璀璨,如此与众不同。五号区那些深度传统文化体验课程诸如短期书法、琵琶古琴入门、传统草木染、刺绣和简易榫卯体验课甚至是烹饪体验,报名参与的境外游客比例显著上升,有些热门课程甚至需要提前一两个月预约。
还有一些游客甚至参与了深度的家具制作体验课,定期从国外往返过来上课。
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将他们的体验和见闻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出去,形成了完全正向的循环。或许,那位神秘的176号委托买家,正是通过这样的渠道,了解并认可了“清河木作”的价值。
而在直播间里,观众们和向齐的粉丝们彻底沸腾了。
【两百六十万,我的妈呀……换我能在家具城买多少张桌子了。】
【向齐师傅牛逼!我就知道向齐师傅的作品肯定是有人欣赏的。】
【见证历史了!现代家具拍出天价!】
包厢内,向齐猛地攥紧了拳头,陡然放松了下来,一向沉默寡言的他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丝笑意。
宇文恺笑呵呵拍了拍他的肩头:“恭喜恭喜。”
向齐连忙回礼。
对于这些匠人,宇文恺以往的身份和姿态都是高高在上的,毕竟都不在一个阶级。甚至,他对待工匠的态度还颇为苛刻,让史官们都能记一笔。但如今,经过这几年的一些洗礼,他的态度也正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现在的宇文恺能看到这些匠人手艺的珍贵之处,甚至还能和他们称兄道弟。
拍卖大厅内,大家依然为了这个两百八十一万的数字而低声议论,气氛热烈。
“看来以后看东西,倒不必太拘泥于作者有没有名气了。”一位藏家对同伴感慨,“只要东西足够好,自有识货的豪客追捧。一旦被这些人认可,价值立刻就上来了。”
“你这是本末倒置了,首先得要东西好才能被追捧,豪客们才是真的挑货呢。”
“哈哈,说得也是。”那位藏家笑道,“不过,运气还是很重要的。那些手艺好最后却籍籍无名的,也多了去了。”
“那倒是,平台和品牌运作都很重要。”同伴附和道,“向齐经此一役,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名声算是彻底打响了。更重要的是,清河木作这块牌子,算是彻底立住了,含金量不同往日啊!”
这个价格说出去,立刻跃升大师宝座。
有人低声道:“看着吧,接下来向明的那对四出头官帽椅,竞争恐怕会更激烈。”
有了向齐这个标杆在前,大家对这个工坊顶尖匠人的水准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价格绝对不会低,说不定……还会比向齐的这张画案拍得更高。
这种预期很快就在接下来的拍卖中得到了印证。
当田思宣布向明制作的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开始竞拍时,出价的踊跃程度甚至超过了刚才的画案。或许是因为成对家具更具陈设效果,或许是因为向明这组作品的气韵也的确是精彩,竞价从一开始就进入了白热化。
周老先生已然心满意足,不再出手。
而那位此前在画案竞争中失利的、身份保密的国外藏家176号,似乎将对清河木作顶尖作品的渴望全部倾注在了这对官帽椅上,出价果断而坚决。经过数轮激烈的角逐,他最终委托场内代理以两百九十八万元的价格,成功将向明的这对杰作收入囊中。
槌音落定,场内再次响起一片惊叹之声。
【两百九十八万!快三百万了!】直播间里的“我就是个木匠”已经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能反复念叨着,【看到了吗?大家看到了吗?这就是咱们传统手艺的价值!】
这完全是可以媲美古董家具的价格了。
连续两件当代匠人的作品拍出逼近三百万的天价,彻底点燃了全场。所有人都意识到,“清河木作”这个品牌,已经从一场成功的拍卖会中破茧成蝶,真正获得了高端市场的入场券。
木匠群里面一片尖叫声,恨自己不是向齐向明,但一个个都喜气洋洋。
这样的消息对于整个行业,尤其是还处于一个目前状态还不是很好的行业来说,无异于是一剂强心针——虽然不是我,但是我看到了清晰的方向,可以朝着这个方向来努力。
在包厢内,向齐和向明得到了无数的恭喜,这些恭喜和钱没太大关系,而是尊重与认可。如韩尚宫她们这些善感的女人们甚至还红了眼眶,都在为他们感到高兴。
也是在这个时候,几乎是所有与系统有关的人,无论是路晓琪、苏隽,还是宇文恺、赵飞燕等人,乃至所有与系统相关的居民,都在同一时间接收到了一条清晰而玄妙的讯息:
【恭喜R卡人物向齐,恭喜R卡人物向明,你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手艺,得到了这个世界的认可,声望与技艺已突破原有桎梏。人物卡牌等级提升,由R晋升为SSR!】
【你们的SSR权限已经解锁,从此可以自由往来于此世界,不再受地域束缚。】
【SSR人物向齐觉醒天赋能力‘结构入微’,凡木质结构,无论巨细,皆能在你的心中瞬间推演其最稳固、最和谐的受力形态与榫卯组合。】
【SSR人物向明觉醒天赋能力‘线条感知’。你的双眼能本能地捕捉到物体最优美、最流畅的线条走向,并在制作中完美复现甚至优化。】
路晓琪呆立在了原地,喃喃道:“卧槽……”
居然升级了!
居然从R卡直接升为了SSR卡!而且,这和游戏里的世界广播有什么区别?
实在是太有排面了!
第157章 拍卖会(五)
因为之前苏隽状态的异动, 路晓琪一直以为他会成为第一个突破等级桎梏的人。
没想到,这场拍卖会直接将向齐与向明一举送到了SSR的级别!
但想了想,又觉得这简直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按照能力来说, 他们其实早有了SSR的水准,甚至都没有什么往上提升的空间了,只是因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号, 所以才会划分为了R卡。
“恭喜, 恭喜!”路晓琪激动对向齐向明道喜。
她的主线任务也因为向齐向明直接往前面蹿了一大截。
包厢里的其他人, 宇文恺、韩尚宫等也都上前道贺,因为旁边还有着拍卖行的老板以及其他一些工作人员, 大家都没有说什么,只是用眼神表示了自己的激动。
拍卖行老板还以为他们是还沉浸在刚才拍出的高价呢,也不明就里的乐呵呵的加入了其中,就是心中有些嘀咕, 怎么大家的反射弧是比较长吗?明明一开始还没那么激动的嘛……
向齐和向明对望一样, 看了一眼四周, 忍住想要马上回去查看系统和自己所获得特殊能力的冲动, 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
宇文恺拍了拍他们的肩膀,为他们感到高兴, 忽然想起一事, 忍不住笑出来:“这样,你们非得陪我去一趟晋省不可了。”
路晓琪也反应过来:“对哦,叶先生肯定会很高兴。”
有他们三个一起, 而且还各自有各自的天赋能力,肯定足够把应府木塔的事情给解决了!
包厢中的人还算是比较含蓄,而向家村的其余人,或者说整个四号区从古代过来的所有人, 早就欣喜若狂了。
苏隽收到系统消息的时候,正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埋头研究水运仪象台的复杂资料,桌上铺满了图纸与演算草稿。那清晰浮现于脑海的讯息让他执笔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连自己都未曾完全察觉的遗憾,但随即,更为强烈的欣慰与喜悦便涌了上来。
他唇角缓缓扬起一抹真诚的笑意,低声自语:“实至名归……”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落回眼前繁复的机械结构图上,眼神变得更加专注和锐利:“看来,我也需更加努力才是。”
苏隽不再分心,立刻重新埋首于自己手上的资料。
与此同时,在古镇食肆的后厨,宋五嫂刚将一批鲜活的鱼儿处理妥当,正准备调制中午要用的酱料。
系统消息的到来让她忙碌的身影微微一滞。她在围裙上擦了擦湿漉漉的手,脸上露出了与苏隽类似的复杂神情,既有对向家兄弟的真心祝贺,也有一丝“被抢先了”的微妙不甘。
“这两人,倒是跑得快……”她小声嘀咕了一句,语气里却带着笑意。
这份小小的失落只持续了片刻,宋五嫂很快又振奋起来,用力握了握拳,眼中燃起熊熊斗志。这段时间,她与梵正、膳祖两位顶尖厨艺大家交流频繁,无论是刀工、火候还是对食材风味的融合理解,都自觉有了新的领悟。
“看来我也不能松懈!”她喃喃道,手下调酱的动作更加麻利有力,“说不定,下一个就轮到我了!”
而在清河古镇的各个后台——
“真的升级了!”
“而且是靠自己升级了!三爷和里正实在是太厉害了!”
“获得了本世界的认可……原来升级的契机藏在这里吗?”
“应该还不止吧,最起码也要和三爷以及里正这样,先有宗师级的手艺才行。”
“哎,咱们升级得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咱们?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自知之明。我觉得要等到咱们自己升级还不如等路小姐把古镇给升级了……”
大家都笑了起来。
当然了,向齐向明的作品拍出的高价还是激励了他们。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清河古镇里每一位匠人都在埋头苦修,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氛围。
不过,这是后话。
此时,升级的喜悦也不过是在一瞬之间,大家很快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依然还在进行着的拍卖会上。但是,在张凯的家里,却是喜悦与忧愁兼而有之。
“两百八十一万……我的老天爷,”张母喃喃自语,眼睛瞪得溜圆,反复确认着屏幕下方打出的成交价,“做木匠,真能挣这么多钱?”
先前只是觉得是个不错的手艺,如今这惊人的数字像一道强光让她彻底目眩神迷了。
“这是普通木匠吗?”张父翻了个白眼,“这是大师,是艺术家!普通木匠哪有这么厉害?”
“不过,”他的神色也微微激动起来:“小凯要是真能考进清河职业学院,不知道是不能能得到这几位大师指点啊,哪怕只学到几分真传,那前途……”
还用愁吗?
巨大的喜悦如同暖流冲刷着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儿子光明的未来。
然而,这股喜悦的热潮退去得很快,冰冷的现实忧虑立刻浮了上来,张母脸上的兴奋渐渐被愁容取代:“他爸,话是这么说,可你想想,今晚这拍卖会多少人看着呢?今年这清河职业学院的分数线,还能低得了吗?报名的人还不得挤破头?”
她忧心忡忡地看着还盯着电视的张凯,“咱们小凯,还不一定能考上呢。”
张凯有些懵懂,怎么爸妈一会儿高兴得像捡了宝,一会儿又唉声叹气像丢了钱?大人真是难懂……
张父沉默了片刻,摸出一根烟点上,深深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权衡利弊。
“还是可以试试!”他下了决心,分析道,“今年是清河职业学院毕竟是第一年招生,很多人心里估计还在打鼓,胆子不一定有我们大,这就是机会!”
而像他们这样住在安平县的,看着清河古镇一点点发展到现在还影响了自己生活方方面面的人,对清河古镇俨然有着十分的自信。
“还有就是,大家肯定还是更愿意让孩子去读普通高中。咱们这叫另辟蹊径!”
“不过,”他话锋一转,对张母也是对张凯说,“光想没用,得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周末和假期,多带小凯去五号区那个木工体验作坊上课,别怕花钱,就当是培养兴趣,也让他提前打点基础,看看他是不是真有这方面的天赋和耐心。”
张母连连点头:“文化课也不能放松!”
她强调,“你看看清河古镇做什么东西都强调文化,我估计他们招生,文化课成绩肯定也是门槛。小凯,你得加把劲,不能再吊儿郎当了!咱们得要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