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们床上的被褥不用打,要是你们真有那么多棉花,卖一些给我们大房都行,我想给三个丫头床上打。”陶旺生道。
陶四喜暗暗点头,老爹不错,有进步,晓得不白拿陶老汉他们的好处。
拿了他们的好处,呵呵,那往后就没法拒绝他们的无理要求了,老宅的人可是从不做吃亏的买卖。
听到陶旺生提出买棉花,陶老汉想不都不想就满口拒绝:“旺生你说的啥见外的话啊?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爷,咱已经分家了,已经是两家了,自然得说两家话。”
陶四喜不打算偷听下去了,直接现身进了东屋。
看到陶四喜进来,陶老汉愕了下,扭头往陶四喜身后看了一眼,满脸狐疑,好像在思索着这丫头啥时候来的?鬼鬼祟祟躲在那里到底偷听了多久?
------------
陶四喜一下子就看出了陶老汉在想啥,笑吟吟道:“爷放心,我就刚到门口。”
陶老汉抿了下嘴,不吭声。
陶旺生看到陶四喜回来很是欢喜,“菜给顾家送去了?你顾大娘可喜欢?”
陶四喜点头,“喜欢,顾大娘可欢喜了,说可真是稀罕菜,今个夜里就炒来吃。”
“啥菜啊?”陶老汉忍不住问。
突然就想到了先前进来的时候,看到的院子里那两块菜地上的萝卜菜,长势可真好。
“萝卜菜。”陶四喜大大方方道。
陶老汉点点头,他就猜到了,一般情况下,最起码还有十五天的样子萝卜菜才能吃,没想到大房的萝卜菜这就出了,这院子里的地儿可真是肥沃啊,风水宝地啊!
“那你可跟顾家那说了后日的事?”陶旺生又问。
陶四喜再次点头:“说了,都说了呢。”
陶旺生满意的笑了,躺在那里整个人都踏实了不少。
陶老汉在一旁坐着听着这父女两个一问一答,他自己却一句话都插不进去,也听不懂他们到底在说啥。
“后天啥事儿啊?”他忍不住问。
陶四喜道:“没啥事儿。”
“有啥事儿用得着爷我帮忙的就尽管说,别不好意思,咱是一家人,总是去劳烦别人家也不好。”陶老汉一本正经的道。
陶四喜乐了,对陶老汉道:“爷,后日是你孙女生日呢,不好意思跟你说,怕你到时候破费。”
“啊?生日?三霞的生日暑天不是才做过吗?”陶老汉脱口而出。
陶四喜似笑非笑看着陶老汉,不纠正。
范氏的眼珠儿也骨碌碌转,在陶四喜的眼神暗示下也故意不开口提醒。
而床上的陶旺生,先前脸上还挂着笑容,此刻笑容淡下去了。
陶老汉看到大家各异的表情,随即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于是赶紧补救道:“是不是大丫头的生日啊?哎呀,大丫头都长成大姑娘了,这个生日恐怕是在娘家过的最后一个生日了吧?等明年生日指不定就在婆娘过了,爷我虽没钱,但我多少也要意思意思……”
“爷,我姐的生日是在四月,早过了。”陶四喜纠正道。
“啊?难不成是二丫头的?”陶老汉开始乱猜一气。
陶四喜笑而不语。
陶老汉松了一口气,没再纠正,看来是猜中了。
“二丫头来了咱家这么多年,虽不是咱老陶家的血脉,可多少也是我看着长大的,这个情分还是有的,二丫头做生日……”
“爹你别说了,是四丫头!”陶旺生忍无可忍,开口打断了陶老汉的话。
“啊?”陶老汉傻眼了,愣愣看着陶四喜。
“四丫头?我记得二月的时候那会子咱家还没分家,不是给二丫头做过生日了吗?”陶老汉问。
陶四喜又重新开始纠正了:“爷,二月份做生日的那个,是桃花表妹,她在家里做了一回,到了咱家,我奶张罗着又给她做了一回。”
陶老汉不说话了,老脸一会儿青一会儿白,然后掏出旱烟杆子来塞到嘴里正要抽烟,陶四喜再次出声:“爷,我爹是伤病员,大夫有交待不能嗅烟味儿,您要抽烟还请去屋子外面抽。”
------------
第612章
陶老汉怔了下,拔下旱烟杆子没好气的瞪着陶四喜:“你爹是摔到了腰,又不是风寒咳嗽啥的,咋就跟我抽烟不对付呢?”
陶四喜和颜悦色的道:“我爹自己也喜欢抽烟,可他这段时日吃药,是万万不能抽烟的。爷你当着我爹的面抽烟,我爹嗅到了烟味儿那还不得勾得难受?万一他忍不住也重新抽上了,药效就没了,着一段时日的治疗也就前功尽弃了,所以我才让爷去屋子外面抽烟,并不是剥夺爷你的抽烟大权,还望爷为了我爹的身子考虑,体谅下,包容下,也配合下。”
噼里啪啦一番话说得,陶老汉啥脾气都发不上来了。
他不高兴的站起身往屋门口走去,嘴里还咕哝着:“就你这规矩多,我也不跟你这堂屋里抽了,我回我自个家抽去,这下总碍不到谁了吧!”
照着一直以来陶老汉对陶旺生和范氏的了解,只要他流露出这样的不高兴,他们夫妇肯定都会诚惶诚恐的,然后赶紧赔解释,甚至挽留,退步,是不会让四丫头一个丫头片子在这里指手画脚。
可是,他走出了东屋,身后没有传来挽留的声音。
他走到了堂屋门,快要出去了,身后照样没有解释的声音传来。
他来到了院子里,此时已经日落了,四下暮色渐渐笼罩下来,大丫头和二丫头两个蹲在菜园子里掐菜。
这时,身后的东屋里终于响起了范氏的声音,陶老汉心中一喜,忙地顿步并竖起耳朵。
便听到屋里传来以下对话:
范氏说:“大平爹,公爹这是回去了?”
陶旺生‘嗯’了声。
范氏又说:“好像是有点恼……”
陶旺生:“没事儿,我爹才没有那么小量气呢,他就是回家去了。”
范氏:“对,公爹心胸豁达,那啥,你们饿了吧?我去烧夜饭?”
陶旺生:“好,夜里还有萝卜菜么?想吃萝卜菜饼了。”
陶四喜:“有呢有呢,咱家菜园子里好多萝卜菜,爹可劲儿吃!”
屋里顿时便是谈论夜饭吃啥的声音了,再无半句跟自己相关的话题。
陶老汉又气又憋闷,他明明生气了好不好?旺生咋这么一点眼力劲儿都没有?
陶老汉双手背在身后往院子门口走,打从陶大兰和陶二云身边经过时,陶大兰只是抬头看了他一眼,就埋下头接着拾掇萝卜菜。
陶二云则朝陶老汉这挤出一个怯生生的笑,打了个招呼:“爷,你回去啊?”
见到陶老汉朝自己这边看过来,而自己手里刚好又抓着两把刚掐下来的萝卜菜,出于客套,陶二云抬了下手:“爷,这萝卜菜要不要带一把回去炒着吃?可嫩了……”
“哼,我不是捡破烂的!”
撂下这句话,陶老汉双手背在身后忿忿离去。
陶二云站在原地,傻眼了。
陶大兰站起身来,朝着陶老汉走远的背影啐了一口,“好心当做驴肝肺,回头再想要,咱还不给呢!”
骂完,陶大兰又扭头训斥陶二云:“你也真是,咋那么多事?咱家的萝卜菜稀罕着呢,别见个人就问,瞧,这下好心还吃了挂落吧,你也是活该!”
------------
陶二云被陶大兰训得面红耳赤,垂着手站在原地满脸尴尬,心中更是懊恼。
自己方才,确实不该多那一句嘴。
听到院子里的响动,陶四喜出来了。
“咋回事?大姐你咋骂二姐呢?”陶四喜问。
陶大兰气呼呼道:“我没想骂她,我就是被爷给气到了。”
“咋回事?”陶四喜问。
东屋里,陶旺生也听到了,于是打发范氏出来叫闺女们进去,去他床前问话。
陶旺生这个汉子心地善良,虽然陶二云不是他亲生的,可既然他娶了范氏,还生了大平,那么二云便要当做亲生的。
二云来这个家的时候,才几岁大,比大兰小两三岁。
大兰的性格素来强硬,跟个假小子似的,嗓门也大。
二云打小性格就懦弱,所以初始时姐妹俩在一个屋檐底下住,一间屋子里住,大兰也欺负过二云。
尤其是以朱氏为首的一些人在背后怂恿大兰,让她对继母带来的这个二妹妹就更不友善了。
每次发生这种事,陶旺生都不让范氏插嘴,而是自己出来秉公处理,谁对谁错,奖罚分明,一碗水端的平平的。
后来大兰长大了,明白了范氏不是一个苛刻的继母,也跟二云处出了感情,小姐妹的关系才越来越好,好多年了都没吵过架,今个突然骂二云,陶旺生必须要好好问问。
姐妹仨跟在范氏身后一齐来到了陶旺生的床前并排站着。
陶大兰三言两语把先前事情的前因后果全说了。
“爹,娘,我真不是要骂二妹,我就是被我爷给恼到了,这才有些迁怒二妹。”
陶二云也道:“爹,娘,你们别责怪姐姐,我明白姐姐是心疼我受了委屈,姐姐说我,是为我好,让我长记性,往后不会再碰钉子。”
陶旺生和范氏听完这一切,夫妇两个对视了一眼,都暗松了一口气。
陶四喜微笑着道:“我还以为多大个事儿呢,原来是为的这个呀,一切祸根都是我爷,二姐就是太心善了,所以才惹出这些。大姐说那些话也确实是为二姐打抱不平,出发点是好的,但大姐说话的方式和语气或许有点重。”
陶大兰于是扭头看着陶二云,感动,又有点歉疚的道:“二妹,先前是大姐说话太重了,大姐给你这赔个不是,你别往心里去。”
陶二云连连摇头:“大姐你千万别这么说,也只有自己的姐姐才会这样替我打抱不平,换做别人只会看我笑话,我啥都明白的。”
陶大兰笑了,陶二云也腼腆的笑了。
陶四喜走了过来,牵起两个姐姐的手,再把自己的手也放了上去。
“咱姐妹要团结要齐心,千万不能因为外人的错误来惩罚咱自个,破坏了咱的团结。”她道。
陶大兰和陶二云齐齐点头。
大平在堂屋写完了作业也冲了进来,把自己相对来说要小一些的手也搭在三个姐姐的手上。
“还有我,等我长大了,保护姐姐们,谁敢欺负你们我就打谁!”
------------
三姐妹都笑了,有的揉大平的脑袋,有的捏大平的腮帮子,有的刮大平的鼻子。
“有个弟弟真好,往后咱娘家有撑腰的人了。”陶大兰笑哈哈道。
范氏站在一旁,看着四个孩子,也欣慰的笑了。
陶旺生也同样心里快慰,但同时还得故意摆出父亲的威严来震慑大平:“护你三个姐姐是你做弟弟的应担起的责任,但护人并不一定就要靠拳头,让你去念书就是为了让你做个明事理辨是非的人,念了圣人的文章,别动不动还要打人,那就不像话了!”
大平立马毕恭毕敬的站好,垂手道:“爹教训的是,儿子记住了。”
陶四喜把手搭在大平的肩上,谆谆善诱:“有句话叫双拳难敌四手,只有蛮夫才会想要打打打,可若是对方人多呢?那不就打不过只能吃亏了么?”
“所以咱大平一定要好好念书,将来考取功名,用权力和地位来转化为力量,做姐姐们的保护伞,明白吗?”
屋里的其他人纷纷点头,觉得陶四喜这见解深远。
大平更是抬起头来认真盯着陶四喜,然后重重点头:“弟弟明白了,我再去看书!”
望着大平走出去的坚毅的小背影,陶四喜脸上竟然露出了老母亲般的笑容。
重生这一世,她扭转了弟弟残疾的命运,为他争取到了念书的机会。
至于以后的路怎么走,就要看他自己了,好弟弟,加把劲儿,不要辜负姐姐的期待!
等到三姐妹都出去了,陶旺生对站在床前的范氏道:“爹这是把对我的怒火撒到二丫头身上去了,二丫头好心好意问他要不要菜凭白挨了挂落,你放心,这个委屈我不会让二丫头白受的,回头爹来了,我还得把这事儿跟他好提下,让他往后别再拿孩子们撒气,有啥冲我来!”
虽然陶旺生说话语气平稳,目光深沉,但身为枕边人的范氏却清楚的感受到他的怒火。
是这是真的动了怒,对陶老汉动怒了。
“大平爹,这没多大个事儿,咱多一事儿不如少一事儿,你可千万别跟公爹那说啥了,算我求你了。”范氏急忙道,一脸的顾虑和担忧。
陶旺生扭头看着范氏,二丫头的性格跟范氏一样,都是天生的懦弱。
将来二丫头的婚事,真的要慎重,对方必须是个年长她一些,性子好,懂得疼人的后生方可啊!
说到这些,陶旺生突然想起了之前自己在码头扛大包时的那个后生。
那后生平时在一块儿打交道,很不错,为人憨厚老实,是家中长子,很有责任心,省吃俭用把工钱捎回家养活家人。
而且上回他摔倒,别人都只是围着看惊奇,谁都不敢上前。
是那个后生把他驮到了医馆救治,又跑回塘村来报信,中间他在医馆养伤那个后生也过来了两回。
真的很不错,而且比二云的年纪大六七岁,这个年纪配对也正好。
陶旺生在心里留了个心眼,打算等后日请他们过来吃饭的时候,让二云自个也瞧瞧,要是二云这边瞧中了,他再去给那个后生摸个底。
------------
第615章
“好吧,那这事儿我就先不跟爹那说了,不过,回头你也跟二丫头那安抚两句,那闺女心思细腻,别让她受了委屈。”陶旺生又跟范氏这叮嘱。
范氏笑了笑,“有你说的这番话,我们娘俩就不委屈。”
陶旺生朝范氏抬起手,范氏赶紧上前来握住陶旺生的手。
陶旺生压低声道:“后日晌午过来家中吃饭的人里面,有一个邓家华的年轻后生,是我在码头干活时候的那个工友,也是把我驮去医馆的那个,不晓得你还有印象不?”
范氏想了下,“可是那个高高瘦瘦,颧骨有点高,笑起来还有虎牙的那个年轻人?”
陶旺生点头,“正是他。”
范氏道:“当然有印象啊,当时还是他来村里报信的,你在医馆养伤,他过来探望了你两回,两回都没有空手。”
陶旺生道:“明日我让大丫头和四丫头去镇上买菜,一定得去码头请邓家华来咱家吃顿饭。”
范氏连连点头:“对,这回真是多亏他及时驮你去医馆,他是咱家的救命恩人呢,是该请到家里来好好吃顿饭。”
陶旺生又道:“还有一个事儿,我事先跟你通个气儿。”
“啥事儿?”范氏又问。
陶旺生道:“邓家华这个后生反正我瞧着不赖,等后日过来了,你也瞧瞧,要是你也觉得成,咱问问二丫头的意思。”
范氏的呼吸顿时一窒,眼睛也睁大了几分:“他爹,你的意思是……”
陶旺生轻轻点头,“二云性子懦弱,夫婿得配个有主意的,年长一些稳重一些的。我看邓家华就不错,家中长子,尚未婚配,一个人赚钱还要贴补家里,很有担当。”
“最要紧的是,他热心肠,冲着这回驮我去医馆就能看出来,心地善良的后生,总是让人放心的。”
听到陶旺生这么一番说,范氏在心里把邓家华的音容笑貌重头在细细回想了一遍,但从外形来看,确实是挑不出错来,高高瘦瘦的一个小伙子,很精神的样子。
“他爹,你的眼光我自然是相信的,只是,咱大丫头这才刚退亲,咋能又谋划二丫头的事儿?”范氏有点为难,怕陶大兰尴尬。
陶旺生笑了,“从前我也是遵从长幼顺序来,可自打四丫头提早跟顾二定亲了,这规矩也就打破了,咱不管那么多了,赶上哪个闺女遇到合适的女婿就先给定下来,定下来安心。”
范氏嗯了声,二丫头这会子才十三岁多,等过完年才十四岁,女孩子家十五六岁出嫁刚刚好,还能在自己身边留两三年。
打定了丈母娘看女婿的主意,范氏期待着后天快些到来。
灶房里,三姐妹凑在一块儿烧夜饭,今夜吃的是红薯稀饭,干货是萝卜菜饼。
“我发现我爷这个人最假了,看他跟咱爹说的那些话,一句都不能当真,”陶大兰一边揉面边忿忿道。
“还说要给咱家打两床被褥,屁哦,他才舍不得呢,他就会在咱家这夸下开口,许空头承诺,”
------------
第616章
“因为他料准了咱爹的性格是不可能白拿他的东西的,所以他就在这儿使劲儿的卖人情,拉拢咱爹。”
“咱爹要是当真答应了,看他咋整,下回我得跟爹那打个招呼,让他答应下来。”陶大兰道。
“大姐千万别,咱爷得吓死,肠子也得悔青。”陶四喜道。
陶二云也道:“就算咱爷不是许空头承诺,是真的想给咱点啥,可奶那道关他是过不去的。”
“二姐说的对,”陶四喜道,“老陶家的一切物资可都是紧握在咱奶的手里呢,咱奶不松口,鸡蛋都流不出来半只。”
“话说回来,咱奶也真狠心,从爹摔伤至今,都十来天过去了,她硬是能做到不闻不问,咱爹到底是不是她亲生的啊?”陶二云压低声问。
陶大兰摇头:“我也怀疑过咱爹的身世,可咱爹的五官长相,三成随了咱爷,七成随了咱奶,亲生的,没错!”
陶四喜道:“十根手指伸出来还有长短呢,世上偏心的爹娘也不止她一个。在我看来,咱爹姐弟三个,爷奶最疼爱的是应该是大姑。”
陶大兰把手里包好了萝卜菜馅儿的饼啪、啪往铁锅边沿上贴,口中说:“早知这样,当初就该把我大姑留在家里招婿上门,再把爹和二叔放出去入赘,瞧瞧,娶媳妇的钱省掉了,还能留个闺女在家里,多好啊,爷奶失算了。”
陶四喜和陶二云都被陶大兰的话给逗笑了,灶房里被姐妹仨的欢声笑语填满。
坐在堂屋看书的大平也是越发认真,聚精会神,一点儿都不分心。
陶旺生和范氏听到这一切,也是由衷的欣慰。
虽然家里不富足,但四丫头争气,让一家人能吃饱穿暖。
屋子虽然低矮拥挤,却也能遮风避雨,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和和气气,这才是一户人家最该有的样子。
隔天吃过早饭,陶四喜便跟陶大兰一块儿去了镇上买菜。
而顾南星则陪着陶二云一块儿去了小杨村,顾南星还专门推了一辆独轮车,去的时候独轮车上一边绑着顾南星砍伐的柴禾,另一边则装着顾氏捎带的红薯黄豆蚕豆啥的。
除此外,顾北辰还放了两包滋补身体的草药在车上,让顾南星捎带给茂奎老汉他们。
身为外孙女婿,原本是不需要对女方这边嘎公嘎婆尽孝的,只需要对女方的父母这边尽到应有的礼数就够了。
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顾北辰在乎陶四喜,明白小杨村二老在陶四喜心中的份量,所以他愿意跟她一起承担起照顾二老的责任。
临走前,陶四喜给陶二云使了个眼色。
陶二云则对陶四喜这悄悄笑了笑。
陶四喜这就放心了,她跟二姐事先商量好了,这趟一定要把杨大毛也请过来,给大姐个杨大毛制造一个见面的机会,虽然大姐对这一切还蒙在鼓里。
看着陶二云和顾南星远去,陶大兰也是一脸得意。
“哈哈,咱创造了个机会给二云和顾南星独处,希望他们两个这一路来来回回感情能有所增进。”陶大兰道。
------------
两个姐姐彼此都被对方‘算计’了,彼此却又都蒙在鼓里。
不对,真正被蒙在鼓里的是大姐,二姐心里是亮堂的,只是装糊涂。
毕竟在二姐跟顾大哥的这关系中,二姐心里是中意顾大哥的,但没有勇气开口。
而顾大哥呢,有点不开窍。
偏偏这种事,她们这些做姐妹的又不能去撬开他的脑袋让他开窍,只能不停的制造机会让他们独处,让他自己觉醒。
“大姐,咱也别耽误了,赶紧动身去镇上买菜吧!”陶四喜提议。
姐妹不再耽误,走了一身汗后终于到了镇上,路上就商量好了,先去码头那边找邓家华,跟他说定明日的事情,然后再去瓦市买菜。
若是先去买菜,到时候大包小包的拎着东西去码头不方便,而且指不定还耽误了找人,所以姐妹两个到了镇上后就直奔阵子东面的码头那边。
青草镇这边有山有水,几百里金鸡山,山中藏龙卧虎,而青草镇东面这边挨着一条大河,大河一路往东,四通八达。
南来北往的商船,鱼船打从这里经过,青草镇的码头成了一个窗口,码头为不少当地的百姓提供了生计的机会。
但同时码头也是个龙蛇混杂的地方,各种小偷,骗子,拐子,还有形形色色的人在这里寻找机会。
姐妹两个照着陶旺生的叮嘱,没有费多少周折便找到了邓家华做事的地方。
“四妹,那货仓里好几个扛大包的人,清一色的都是年轻人,你瞅着会是谁啊?”陶大兰拍了拍陶四喜的手臂,问。
陶四喜摇摇头,她也正在观察。
邓家华这个名字,她是第一回听,这名字对她来说是陌生的。
但是邓这个姓,她却没多大好感。
主要原因是因为前世二姐嫁的那个男人,也是姓邓。
全名叫邓长生,不叫邓家华。
邓长生是一条披着人皮的恶狼,他的坏,让人匪夷所思,简直意想不到。
前世,因为爹英年早逝,是陶老汉和陶招娣他们给二姐做媒嫁的邓长生。
而且还是在三年后,想到这儿,陶四喜松了一口气。
“走,咱们去前面找找。”
姐妹两个随即往前走了一些,货舱里有监工,看到两个女孩子进来,过来问询。
“你们干嘛呢?货舱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快些走!”
陶大兰看到监工这副态度,张口就要跟对方辩驳,陶四喜暗暗拦住了她,从袖口里掏出一把铜钱来,大概二十文的样子给那监工。
“这位大哥,我们是塘村过来的,来找一位叫邓家华的伙计。”
监工得了钱,态度好多了。
朝那边垒得如同小山包似的货堆吆喝:“邓家华,你过来一下,有人找!”
货堆那边,那几个正在忙碌的年轻人在陶家姐妹进来的时候,就已经留意到了,都在私下猜测那两个女孩子是谁家的?来这种脏得要命,还都是纯爷们的地方做啥?
高挑的那个风华正好,眉眼间尽显英气,一看就是个泼辣的。
------------
第618章
旁边那个小一些的,正是豆蔻年华,眉眼俊秀,虽然身子骨还没完全长开,可是姿色气质却远在旁边高挑的之上。
也不晓得两三年后,哪个男人会有福气娶到那个小美人。
因为有两个女孩子在,货堆上的男人们干活越发的起劲,结果一听人家过来是找邓家华的,顿时,起哄声就来了。
“小邓子,找你的,该不会是你家婆娘吧?”
邓家华正在埋头扛货,没怎么留意陶家姐妹,这会子被喊不由抬头往这边看来。
这一看,陶大兰之前在医馆跟他见过一面,顿时就认出来了。
“四妹快看,是他是他,他就是邓家华!”
“诶,邓家华,这里这里!”
邓家华愣了下,随即把肩头的那把东西放下,快步来到了她们跟前。
“你们是……”他没见过陶四喜,对陶大兰也没啥印象。
“邓大哥是吗?我们是塘村来的,我爹叫陶旺生。”
陶四喜站了出来,跟邓家华那自我介绍。
邓家华明白了。
他点点头,“哦,原来是邓叔家的妹子们,你们来这里可是有啥事儿?”
陶四喜道:“是这样的,我爹为了答谢你,答谢大家伙儿这段时日的照顾,打算明日晌午请你们过去吃顿饭,特来跟你说一声,看看能不能调个空儿出来。”
邓家华笑了笑:“帮我多谢旺生叔,吃饭就不去了,我这里耽误一天都要扣工钱。”
陶四喜也笑了:“我爹说了,无论如何也要请到你呢,再者我们一家人都很感激你,想要寻个机会表达谢意,至于工钱,我们给你补上。”
陶大兰连连点头,“对,不就一天工钱么,我们给你补上,不管咋样这顿饭你去得去,不去也得去,不然我爹还不得骂死我们啊,哈哈哈……”
陶四喜捂着嘴笑,故意不拦大姐,就凭大姐这胡搅蛮缠的气魄,邓家华肯定不是对手。
果真三两个回合下来,邓家华妥协了。
“好吧,那明日我去。”
“成,说来就必须要来啊,男子汉大丈夫一口唾沫一口钉的,你要是敢敷衍咱,到时候我天天来这里堵你。”陶大兰还丢下了一句假意的威胁,方才被陶四喜拉着走了。
等到他们姐妹走远,邓家华抬手挠了挠头。
这个妹子好生泼辣啊,跟旺生叔的性格一点都不像,将来哪个男人敢娶哦!
邓家华往货堆这边走,几个年轻人顿时就围住了他,推搡着打趣:“小邓子,看不出来哈,这闷声不响的竟然还勾了人家姑娘找到这儿来了,老实交代啥情况啊!”
邓家华一脸正色道:“别瞎说,那是旺生叔家的两个闺女,过来帮旺生叔捎话的。”
“哪个旺生叔啊?”有人问。
很快就有另一人道:“该不会是前段时日从货堆上摔下来的那个中年人陶旺生吧?”
邓家华点头。
这些人顿时起哄:“哇,没想到旺生叔看着老实巴交一个不起眼的庄户汉子,竟然还生出了两个那么标致的闺女?你们先前看到那个小一些的没有?长得可真好看,我就稀罕那种调调儿的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