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老的脚边,放着一只篮子,篮子上面搭着一块青老布帕子。
朱氏不用猜也知道,篮子里肯定装着马氏这段时日攒下的鸡蛋,还有给王桃花和王虎子王豹子纳的鞋。
“爹,娘,这是要去大姐家走亲戚呢?”朱氏问。
马氏看都不看朱氏一眼,给陶老汉整完了衣裳领子,又接着给自己整。
倒是陶老汉朝朱氏这里应了声,“你大姐前两日刚回去,桃花又是刚回来,我和你娘不放心,过去看看。”
瞧见朱氏的目光一个劲儿的往脚边那只篮子上转悠,陶老汉俯身把篮子拎到手里,又对朱氏道:“也没拿啥,就是几只鸡蛋,这不,桃花刚回来瘦了不少,给她压压惊。”
朱氏不做声,还是盯着那篮子看。
马氏转过身来,阴沉的目光盯住朱氏,没好气的道:“晌午我们不回来吃饭,日头落山再回来,后院的两头猪和几只鸡别忘了喂,还有猪圈也要铲,等我回来你要是没整那些,仔细你的皮。”
朱氏的嘴角忍不住抽搐起来,冲到喉咙口的话差点就要说出来了。
但一遇上马氏那阴沉的目光,朱氏莫名犯怵。
陶春生从屋里出来,笑呵呵跟二老那道:“爹,娘,我推个板车送你们去我大姐家……”
陶老汉摆摆手:“不用不用,路又不远,我和你娘慢慢晃悠过去就行了。我们还没老的那个程度呢……”
陶春生可是惦记着陶招娣家的那顿晌午饭,还在那坚持要送。
但陶老汉和马氏就是不让他送,两边僵持的当口,朱氏目光一转对陶春生道:“大明爹,我刚才池塘边浆洗听到一个话。”
“啥话啊?”陶春生随口问了句。
陶老汉和马氏没当回事,反正这个二媳妇是个大嘴巴,最喜欢到处听闲话,肯定都是些不加油盐的话。
老两口刚走到院子门口,就听到身后朱氏道:“顾家自个抓猪崽子回来养,还惦记着大房呢,给大房送了一头猪崽子,顾南星这两日帮着大房两个丫头把猪圈都盖起来了呢,这会子村子里人都在说,一个个都羡慕死了,说要是养闺女都像陶家大房那样养出四丫头那种,娘家就有福气了,不然啊,都是些败家的赔钱货,出嫁多年了都要娘家贴补!”
‘赔钱货’‘贴补’这几个字,朱氏故意咬得极重。
陶老汉和马氏的脚步僵在原地,两人的反应也不一样。
陶老汉扭头望着朱氏这边,布满褶皱的脸上布满了震惊和不敢置信。
而马氏则是一脸黑气,一双阴沉沉黑漆漆的眼珠恶狠狠瞪着朱氏,恨不得从她脸上剜下一块肉来。
第一个出声的,却是陶春生。
“啥?你没听错吧?顾家竟然这么大手笔?”他问。
朱氏哼了声,“谁骗你谁就是狗、娘养的!”
------------
第579章
“哇,这顾家行啊,猪崽子抓回来都得要好几百文钱呢,就这么送了?”陶春生回过神来,一脸羡慕的道。
“虽说我大哥摔到了,一年都不能干活,可大房丫头多啊,野菜又不要钱,漫山遍野都是,这合力养大一头猪崽子,等到明年这个时候,猪崽子卖出去,这赚的钱都能拉起我大哥这一年养伤的亏空了,牛啊!”陶春生砸吧着嘴,又道。
朱氏道:“四丫头在医馆还有一份差事,顾北辰稀罕她,顾家不会亏待她。”
说到这儿,朱氏的目光忍不住又往陶老汉手里拎着的那只沉甸甸的篮子扫了一眼:“养闺女,有的人家是赔钱货,有的人家却是摇钱树,哎,人比人气死人啊,怪不得咱这些人家一路穷到底,竟是有原因的。”
陶春生不傻,听到这话,也不由将眼睛往陶老汉手里拎着的篮子瞅,脸上多少流露出一些不乐意。
陶老汉眉头紧皱,站在那里,神色复杂,手里拎着的篮子好像千万斤重。
他跟马氏商量道:“要不,咱还是下回再去招娣那吧?大房要养猪了,我去瞅一眼……”
陶老汉话还没说完,马氏就闹腾上了。
“瞅啥瞅?人家飞黄腾达那都是人家的事儿,都分家了,他们爱咋样就咋样跟咱一点干系都没有!”
马氏三步并俩冲到朱氏跟前,“你少在这说些夹枪带棒的话,招娣是我闺女,我心疼她贴补她一点咋啦?我乐意,这个家我一天不死就是我当家做主,由不得你在这指手画脚!”
朱氏看到马氏眼底燃烧的火焰,脚下不自觉的往后退,但脸皮子都撕开了,朱氏也不是善罢甘休的性子。
“娘说的哪里话,这个家是你和我爹当家做主,我和春生两个壮劳力只管吃饭干活。我不过就是把外面听到的事情回来说一声,那些话都是外面人在传的,又不是我说的,娘冲我发脾气也没用啊!”朱氏道。
马氏气得咬牙切齿,抬手一巴掌拍在朱氏的脸上。
别看马氏个头小,人也瘦,可这一把铁骨头力气还不小。
活生生把比自己高出一截的朱氏给打得摔倒在地,朱氏的额头磕到旁边的石磨上,当时就见血了。
陶春生惊呼了一声,赶紧过去扶住朱氏。
“娘,不至于吧,她不过就是回来传了句话……”
马氏一巴掌又拍在陶春生的身上,这一下可是惜了力气的。
“滚一边去,婆婆教训媳妇儿,哪有爷们插话的理儿?”马氏喝道。
陶春生皱着眉头,扶着朱氏。
马氏指着朱氏的鼻子接着训:“你要是羡慕大房,你就去讨好他们,看他们到时候卖猪的时候能不能分你一块猪肉吃。”
“还有一个法子,那就是让你那闺女三霞争口气,明明长得也不丑,咋就没个男人稀罕,你自个闺女不争气,你就少在这说风凉话,下回再让我听见,我割了你舌头!”
撂下这话,马氏气呼呼出了院子。
陶老汉来到石磨边,“婆婆教训媳妇天经地义,二媳妇你别往心里去,大家都是一家人。”
------------
第580章
目光一转又落到陶春生身上,老汉的脸黑了下来:“还有你,往后妇人们的事儿,老爷们少掺和,掉价!”
“爹……”
“别叫我爹,烦着呢,你快些起来,坐在地上像啥样?”陶老汉催促。
陶春生一脸沮丧的爬起身,顺势也把朱氏拉了起来。
朱氏抬手捂着额头,血顺着她手指缝隙往外淌,朱氏破天荒的一声没哭,连眼泪都没有一滴掉下来。
这副样子,倒叫陶老汉有些意外。
老汉从身上掏出十个铜板塞到陶春生手里:“快些带你媳妇去顾家医馆弄点药抹下,我和你娘就先去小王村了,家里交给你们,看好咯……”
“你到底去不去啊?磨磨蹭蹭的做啥?天都要黑了!”
院子外面传来马氏不耐烦的催促声,陶老汉应了声,又抬手拍了拍陶春生的肩膀以示安抚,转身大步跑着去追马氏去了。
院子里,陶春生掂量着手里的十文钱,苦笑。
“咱爹哪来的底气?竟然让我拿着十文钱进医馆?去医馆随便搞搞不要二三十文钱?”
话音未落,便见身旁的朱氏捂着脑袋转身进了西屋。
陶春生跟在后面也要进去,刚到屋门口,屋门便从里面砰一声摔上,刚好撞到他的额头。
那个痛哟……
“你这婆娘搞啥名堂呢?”陶春生问。
里面没有传来反驳声。
陶春生伸手推门,门却从里面被栓上了。
“青天白日的我还在门口呢,你栓门做啥?快些把门开了啊……”陶春生喊。
里面传来悉悉索索的声响,朱氏没有跟她对骂,也没有给他开门。
这下,陶春生更疑惑了,来到窗口,便看到朱氏正开了箱笼把里面的衣裳捡出来,扔到床上,然后抖开一块包袱卷,开始把衣裳往包袱卷里放。
“喂,大明娘你收拾衣裳做啥啊?你把门开开,咱有话好好说成不?我还担心着你的伤口呢!”
不管陶春生说啥,朱氏就是不理他。
等到她把衣裳捡好了,便挎到身上,然后过来开了门。
门刚拉开,陶春生便一头扎了进去。
朱氏把一根钥匙扔到他脸上:“这是西屋的钥匙,老娘不要了。”
“啥意思啊?”陶春生接住钥匙讶问。
朱氏冷着脸子道:“陶春生我跟你说,我受够了,这个日子没法过!”
“从前的事儿咱就不说了,今个的事儿你也看到了吧?咱这个家没咱说话的份儿,往后你爹妈叫你大姐和姐夫养老送终吧,我不做你老陶家媳妇了,我回娘家,你回头写封休书送过去,咱往后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朱氏这番话把陶春生给说蒙了,等到他反应过来,朱氏已经到了院子里。
“不能啊!”陶春生嚎了一嗓子冲了出去,一把抓住朱氏的手臂。
“我不休,我不要打光棍,我要老婆孩子热炕头!”陶春生气喘吁吁的喊着。
朱氏站定,一脸决绝的盯住陶春生的眼睛:“有些事儿不是你陶春生想,就能有的。我也不跟你磨叽,眼下路子就两条,要么咱俩散伙,要么分家,在你做出决定之前,我一直住娘家,你自个掂量着办吧!”
撂下这话,朱氏一把推开陶春生,大步流星出了院子。
------------
而陶家大房就坐落在竹林边上。
陶老汉跟马氏道:“我突然有些niao急,你先走,待会我去追你。”
马氏瞪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懒驴上磨屎、尿多,你最好快点儿!”
瞧见马氏走远了,陶老汉赶紧掉头往陶家大房那边跑去,院子门关着和堂屋门都上了锁,家里没人。
陶老汉进不去,便沿着一人高的院子往里瞅,果真在屋子西面挨着墙壁的地方看到了一座新搭起来的猪圈。
“果真有猪圈啊,看来是真的要养猪了啊……”
陶老汉又忍不住打量了一圈大房的院子,三间低矮的屋子前面,院子里的空地被平整出一条路,路上铺着石头子,下雨的时候防滑。
石头子路两边,则是坐落有致的几块菜畦地。
每一块菜畦地都不是很大,但每一块菜畦地都没有荒芜。
蒜苗,卷心菜,白菜,菠菜,莴苣,生姜……
一只老母鸡带着七八只小鸡崽子在院子里转来转去,菜畦地周围拉了一圈渔网,鸡们进不去,就在院子里瞎玩。
一侧的院墙上,搭着被褥,棉絮晾晒。
一根长长的竹篙一端搭在院墙上,另一端挂在屋檐底下的铁钩子上,竹篙上晾晒着大大小小的衣裳。
除此外,陶老汉还看到堂屋门上方挂着一块小小的八卦镜。
陶老汉简直不敢相信这座被老陶家废弃的小院子到了大房手里,竟然能修缮得这么好,一家人住在这里把这小院子住得有声有色,满满的都是蒸蒸向上的气势,让人从外面经过一眼扫过来,就能猜出这个人家兴旺发达,家人都勤劳,会过日子。
陶老汉又想起先前离开家门时,马氏和朱氏的吵闹,还有朱氏额头上那汩汩往外冒的鲜血……
老汉突然觉得脑瓜子一阵疼,忍不住叹了口气,背着手走了。
顾家医馆。
顾北辰忙着给病人看病,陶四喜便忙着抓药,有时候遇到要扎针的,她便撸起袖子从旁帮忙。
两人配合得默契,他需要什么,不需要开口,只需要一个眼神,她便能意会。
甚至有时候都不需要眼神,她便能及时送上他需要的工具。
忙碌的间隙里,她给他送上一碗温度刚刚好的茶水,又或者在他接待完一位病人后,她及时的端过来一盆清水让他洗手,擦手。
两人之间无需过多的言语,总之,一举一动,一个眼神,一个对视,都让靠坐在这边屋里床上,敞开着门看着堂屋里动静的楚云飞眼睛发酸。
越看,越觉得他们像两口子。
自始至终,她的眼睛都不往他这屋扫一眼,好像他是个完全的透明。
楚云飞胸口堵得满满的,从小到大被人簇拥着的优越感在她这里,突然就没了。
可是这两日的相处下来,他又对顾北辰这个人生不出厌恶。
相反,顾北辰虽是一介乡下大夫,但通过跟他交谈,楚云飞发现顾北辰是个不容小觑的人,腹有诗书,才华横溢,只是为人处事比较低调内敛。
若不是双腿残疾,凭着顾北辰的谈吐和才华,楚云飞觉得去赶考,考中举人是轻轻松松。
因为他自己跟不少举人打过交道,那些举人的谈吐远不如顾北辰。
顾北辰的容貌,也是不在他之下。
再加上顾北辰的救命之恩,完了,楚云飞感觉自己要是公然跟救命恩人抢媳妇,怎么说都有些不地道。
而且看他们两个这副相处默契的样子,估计就算他豁出体面去抢,也很难抢到,哎,头痛啊!
------------
等到日头快要落山的时候,陶老汉和马氏终于从小王村回来了。
刚进村,遇到熟悉的村民互相打招呼,“这是从闺女家做客回来了?”
之前上昼过去做客的时候,老两口沿路也是遇到了这些村民的,那会子也打招呼,对方刚张口问他们要去哪,陶老汉和马氏就爽快的回答:“这不,闺女和女婿捎信来,说今个要杀鸡,让我们去吃饭呢!”
于是这会子回村,之前遇到的村民们便会打趣:“呀,这是在闺女家吃了鸡回来了?可吃饱了?”
陶老汉便拍着鼓鼓胀胀的肚皮兴奋的道:“这还用问嘛,不仅吃饱了还喝了一肚子酒回来呢,,闺女女婿不晓得多客气呢!”
马氏便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也是一脸的骄傲和得意。
“老太太也喝酒啦?”村民们又打趣。
陶老汉便笑着道:“酒是男人们喝的玩意儿,女人家喝那个做啥?不过老婆子她可是喝了一肚子鸡汤回来。”
马氏便笑得越发的得意,为了配合陶老汉的话她还特意打了两个饱嗝,好让旁边人都能嗅到那股子鸡汤的味儿。
鸡汤是香,可那得是刚炖出来的,若是被人,尤其是一个老太太喝到肚子里再通过反刍的方式嗝出来,沾染了脏腑的气味和口腔里那些杂七杂八的气味,鸡汤就不纯啦,自然也就没那么好闻啦!
众人纷纷捂着鼻子往两边退,就连陶老汉都有些扛不住,皱着眉头看了谭氏一眼,意思很明显,让她赶紧闭嘴。
马氏却撇撇嘴,得意的道:“有闺女就是这样好,杀一只鸡也要喊娘家爹妈去吃。”
打趣的人群里,有两个家里只有儿子,没有闺女。
人都不傻,哪能听不出来马氏话语里的炫耀意味呢?
“哎,我们这些没有闺女的人家可真是羡慕你们有闺女啊,闺女是贴心的棉袄,跟娘家你来我往的,前几日你们送了闺女一头猪,这会子闺女又喊去吃鸡,真羡慕人啊!”
“哈哈,没错,一头猪换来一只鸡,换做是我也要敞开肚皮吃,往死里喝汤,不然对不住那头猪不是?”
“就是就是,一头猪的钱不晓得要买多少只鸡呢,天天鸡当饭都成……”
众人争相揶揄,从先前的简单寒暄顿时就演变成一种夹枪带棒的嘲讽了。
陶老汉听得脸色越来越难看,马氏也是越听越觉得不对劲,正要摆开架势跟人吵架,被陶老汉发现了端倪,立马拉走了。
“你为啥要拽我走?为啥不让我骂那些碎嘴的东西?”马氏被陶老汉拽着踉踉跄跄往家那边走,沿路还很不高兴,愤愤不平。
陶老汉道:“这里是外面,你要激起众怒吗?何况他们说的也没错啊,咱确实是给招娣送了一头猪出去。”
“那又咋啦?又不是送他们家的,他们这就是眼红,咱想咋疼闺女,补贴闺女,这是咱自个的事儿,别人管不着!”
“那别人要背后说这事儿,嘴长在别人身上咱也管不着啊,”陶老汉道,“好了好了,到家了,啥都不说了进去吧!”
------------
“进个屁啊,你没瞅见院子门都上了锁吗?”马氏没好气的道。
陶老汉上前一看,院门还真是上了锁。
再扶着墙头往院子里面看,里面的西屋,饭堂,灶房全都黑漆漆一片。
“啥情况?春生两口子不在家?”陶老汉自言自语。
马氏摘下腰间的钥匙扔给陶老汉让他先开门,等待开门的当口她已经站在陶老汉身后迫不及待的数落了起来。
“一对不成器的东西,这个是趁口还跑出去做花脚猫,家里咋就待不住他们呢?黑灯瞎火的也不烧饭也不看家,养他们还不如养两条看家护院的狗来得实在……”
“哐当!”一声响,门开了,马氏的数落声顿了下。
“进去吧,别站在门口骂了。”陶老汉道,老两口一前一后进了院子。
马氏刚进院子,一眼看到院子中间地上摆着的一只盆,再次火冒三丈。
“朱氏那个蠢东西,早上洗的衣裳到这会子都没晾晒!”
骂了一句,她突然想到什么,蹬蹬蹬往后院跑。
果真,后院家里那几只鸡还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搞得鸡飞狗跳。
而猪圈里面,两头猪正嗷嗷的叫,拿那尖尖长长的嘴巴去拱猪圈的木栅栏。
“哎哟哟我的天哟,后院这是要翻天了哟,老头子你快些过来啊,咱家的猪都要饿死了!”马氏尖着嗓子喊陶老汉。
很快陶老汉就风风火火赶来了后院,看见这景象,也是眉头大皱。
“老二两口子到底在搞啥?这天都要黑了,大明放学也没回来,这一个个的是跑哪去了?”陶老汉一头雾水。
马氏正在那里把鸡往鸡笼里撵,再不让鸡们进笼,待会夜里若是有黄鼠狼进村,这窝鸡就一只都别想保住了。
把鸡关到了笼子里,老两口又去抓了米糠和麦麸,家里也是没有人出去挖野菜的,马氏咬咬牙,拿着菜刀在后院的菜园子里剁了两颗卷心菜,剁碎了,跟米糠和麦麸放到大锅里,加上水开始熬猪食。
一边熬猪食一边扯着嗓子骂陶春生和朱氏,不仅骂了朱氏,还把朱氏娘家祖宗十八代全给招呼了一遍,连朱家养的猫和狗都没放过!
陶老汉蹲在灶房门口抽旱烟,不时瞪一眼院子门口,以及西屋那紧锁的门,闷声恼怒。
隔壁左右的邻居去月牙塘挑水或洗菜,又或是住在院子前后的邻居们收工回家,打从老陶家门口经过,都能听到马氏的骂声,少不得探头探脑。
陶老汉越发恼怒,端着旱烟杆子进了灶房。
“好了好了,你就少骂几句吧,让人听笑话。”老汉是个好面子的人,不想被周围人围观,道论,人的嘴巴千奇百怪,一百张嘴就能编排出一百种说法来,且越说越离谱。
马氏把手里的烧火棍往地上重重一砸,“我就要骂,别人家养儿子娶媳妇,是给家里添丁进口增加助力的,咱家那是做了上门女婿,”
“我早上不过才训了朱氏两句,打了她一巴掌,她就那么矫情跑回娘家去告状去了。”
------------
第584章
“春生那个不争气的东西竟然还跟着一块儿跑去了朱家,这个儿子白养了,是给朱家养的,气死我了……”
陶老汉也是唉声叹气,他自己也是男人,当年也是从女婿做过来的,就没看到天底下有哪个女婿像陶春生那样喜欢跟在媳妇屁、股后面往丈人家跑。
从前他娶马氏女为妻,跟马氏也不是没有小打小闹过,自己的娘在世的时候,也是一个厉害又讲究的婆婆,没少调教马氏。
可马氏也不像朱氏那样受了点委屈就回娘家,嫁到了老陶家,生是老陶家人死为老陶家的鬼,咋能事事都往娘家跑呢?
怪不得马氏恼怒,气春生不争气,这个二儿子是真的不像话啊,没骨气!
猪食在马氏的怒骂中终于熬好了,在大锅里发出汩汩的欢快声响。
“别坐那里抽烟了,过来帮我的忙!”马氏嚷嚷了起来。
陶老汉于是放下旱烟杆子,来到锅台边候着。
马氏用葫芦瓢把猪食一瓢瓢咬到旁边的泔水桶里,然后又换了干净的瓢从水缸里舀了俩瓢冷水倒进去,掺和下,省得把猪嘴和猪鼻子烫坏。
一番调制下来,都有大半桶猪食了。
马氏打发陶老汉:“快些给猪们送去吧,这一天下来两头猪都要饿死了,猪要是饿死了,咱家今年这一整年都玩完,一家老小都要喝西北风……”
陶家大房,顾南星被陶家姐妹强行留下吃夜饭。
院子里摆着一块滚条石,厚厚重重的,是今日顾南星和陶二云两个去山里花了将近一整天的功夫才找到并带回村的,回头凿了做成猪食槽,最合适不过。
堂屋里的饭桌上,顾南星,陶大平,陶四喜,陶二云四人一人坐一方。
桌上摆着一碗蒸南瓜,一碗辣子炒的小鱼干,一碗葱花鸡蛋羹,一碗小白菜野山菌蛋花汤,一碗凉拌野生木耳,里面舀了俩勺子范氏亲手做的剁椒红辣子,饭是红薯杂粮饭。
“顾大哥,没啥菜,都是家常便饭,你随便吃不要客气。”陶二云抬起筷子,招呼着顾南星。
顾南星对陶二云笑了笑,点点头,端起碗来大口大口扒拉着。
陶二云又招呼着陶四喜和大平吃饭,陶四喜偷偷的去观察顾南星和陶二云,发现他们两个今日去了一趟山里待了一天,这回来后,两人之间的相处似乎比之前一起搭建猪圈的时候要自然得多。
之前搭建猪圈的时候,陶二云还稍微有些拘谨,这会子面对面吃饭,轻松自然多了。
这是好事。
万事开头难,两个人想要生出那种男女之间的感情来,首先得先建立熟悉度。
在熟悉度的基础上再一点点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再因为某件事情来一个触动,让彼此明白点什么,再之后的事情就会水到渠成。
当然了,这就是所谓的日久生情,针对的是如他们这种慢热型的人。
对于这种冲动型的人,他们相信一见钟情,好感来得快,去得也快,下一个转角就能遇到那个让你心动的人,这种人的情太多,太滥,几乎一辈子都在放荡不羁。
------------
“对了,二云,四丫头,明日我跟你们一块儿去镇上接旺生叔回家。”
吃饱喝足,顾南星跟陶家姐妹道。
陶二云脸上挂着感激的浅笑,却没有什么意外的神色,显然,今日在山上她应该就知道了。
而陶四喜则有点诧异,“顾大哥先前不是说了不用劳烦你么?海生大伯明日去接呢,他推木板车过去。”
顾南星道:“多个人多份力量呗,我也去,等先把旺生叔接回来了,我再过来凿猪食槽,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好吧,那就多谢顾大哥了,确实多个人多份力量,我爹上木板车也得人抬着呢,光海生大伯一个人很难驮,毕竟我爹个头不小。”陶四喜道。
而请医馆里的伙计帮忙,终究要那啥一点,顾南星去了,人手这块就够了。
听到姐姐们和顾大哥商量,大平也忍不住了:“四姐,我也想去接爹回来……”
“你要念书,我们去就行了。”陶四喜道。
大平略有失望。
陶四喜抬手摸了摸大平的脑袋,接着道:“你的这份孝心,我们会转达给爹的,爹肯定很欣慰,但爹最想看到的是你刻苦念书,尽量不旷课。”
陶二云也在旁适时补充道:“你四姐说的没错,上回你去镇上探望爹,爹就说了这样的话了,所以你呀就安心留在家里念书吧!”
顾南星更是笑着拍了拍大平的肩膀:“小子,好好念书,争取早日考个童生回来,接着再考秀才,考举人。”
“你要是能考上举人啊,我就把顾家的田地挂到你这举人老爷的名下,到时候咱家种田还能免不少税呢。”
大平不好意思的笑了,眼中,却燃起了熊熊的火光,胸中也是斗志昂扬。
他要考举人,要让爹娘过上好日子,要让三个姐姐将来在婆家都腰杆子硬,走哪都没人敢欺负她们!
他还要回报这些对他家好,在最困难的时候给予过帮助的人!
所以,留在家里,好好念书,比去镇上接爹更重要。
自己去了,不过是多跑了一趟,并不能帮上什么忙,相反指不定还要给姐姐们增添负担。
“好,我听大家的话,留在家里等你们回来。”
隔天天还没亮,陶二云和陶四喜姐妹便起床烧早饭,昨夜特意多打了一碗米,夜里吃饭的时候大家伙儿碗头都有好多块红薯,所以昨夜后来剩下了一些白米饭。
昨夜多打米是故意的,就是为了今早的早饭做准备。
昨夜姐妹两个躺在床上就商量好了,今早海生大伯和顾南星肯定都是饿着肚子过来这边等她们,待会奢侈一把,弄两只鸡蛋,掐一把小青菜,几根香葱,再舀一勺子猪油给他们炒一碗蛋炒饭吃饱饱,上昼好有力气。
大平起床的时候,刚好陶海生和顾南星一起过来了,陶海生还推了一辆木板车放在陶家院子门口。
“海生大伯,顾大哥,早饭刚刚出锅,大家快进来吃一点。”陶四喜赶紧招呼道。
陶海生道:“不用不用,咱赶着去镇上,到了镇上再随便买点包子馒头啃啃就行了。”
------------
第586章
陶四喜笑着道:“都做好了呢,不吃就浪费了,再说也耽误不了啥,吃饱了咱这二十多里地也好有力气走啊!”
陶二云和陶大平也都跟着劝,陶海生没辙,只得妥协:“好吧,那就随便喝完粥。”
在陶海生看来,庄户人家的早饭不就是清汤寡水的野菜粥青菜粥杂粮粥么?
再奢侈一点,烙两张咯牙的杂粮饼子,又或者蒸点粗粮馒头啥的垫吧垫吧,好让肚子里有点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