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农门药香by巅峰小雨
巅峰小雨  发于:2025年10月23日

关灯
护眼

这是他安身立命的基础,时刻不能忘。
当下听到范氏这话,陶旺生也来了兴趣,“上回我回家的时候也去那两块地边转了一圈,当时长势还看不出来,没想到这会子竟长得这么好啊,那下昼烧香回来我得拐段路往那边去瞅一眼。”
饭桌上的气氛顿时就因为两块地即将迎来的丰收变得轻松了起来。
吃饱喝足,范氏把早就准备好的供品,草纸,香烛,还有一挂剪成好几截的炮仗全部放在篮子里,上面盖上一块白老布帕子,交到陶旺生的手里。
陶旺生一手挎着篮子,另一手拍了下大平的脑袋:“走,去村后河边跟你爷他们汇合。”
------------

陶旺生扭头,看到这姐妹俩,愣了下。
“我和大平去就行了,天热,山路也不好爬,你们就留家里吧。”
“不!”陶四喜摇头。
“爹,我和大姐不怕累,我们好多年没去娘的坟前磕头了,想去看看我娘。”陶四喜说道。
前世那么多年,她心里对娘,那个叫做‘秀儿’的女人怀着怨恨。
觉得不是她的离世,自己就不会变成没娘的孩子,不会被村里同龄孩子们嘲笑,成长过程中那些女孩子要面对的事情,有亲娘的悉心教导,自己也不至于惊惶失措……
重活这一世,她明白了许多道理。
她的娘爱自己,比天底下任何母亲都要爱,自己这条命,是娘用她的命换来的。
前世,她却没有好好珍惜娘给的这条命,这一世,她要好好活着,为自己,也为自己的娘。
所以,今天中元节,用老人家们的说法来说,今天是连同阴阳的日子,她要亲自去坟前,跟自己的亲娘忏悔……
陶旺生看着陶四喜这满脸的坚持,只得点点头,“好,那就一块儿去吧,说起来,自打你生下来,都十二年了,这还是头一回去你娘的坟前,你娘若是泉下有灵,看到你长这么大了,肯定会欣慰的!”
得到陶旺生的准许,陶四喜和陶大兰都欢喜起来,姐妹俩赶紧跟在陶旺生和大平的身后一块儿往村后的河那边走去。
父子四人刚到河边的时候,便遇到顾南星和顾氏母子两个也往这边来了。
看到陶旺生他们,顾家母子赶紧过来打招呼,顾南星手里拿着篮子,里面也装着烧香所需的供品。
顾氏跟陶旺生寒暄的当口,顾南星便凑到陶四喜跟前:“四喜妹子,这么热,你也去山上啊?”
陶四喜淡淡点头:“给我娘烧香去。”
顾南星点点头:“四喜妹子真是个孝顺的人,我也是去给我爹烧香呢。”
陶四喜再次点头,心里却苦笑,自己以前可愧对孝顺二字。
顾二哥腿脚不利落,他不能去山里烧香,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顾二哥心里肯定不舒服吧?
“四喜妹子,你们是要等陶爷爷他们吧?那我们就先进山去了?”顾南星的声音将陶四喜的思绪拽了回来。
陶四喜点点头,当顾氏从她身旁经过的时候,陶四喜跟顾氏那微微一笑,算是打招呼。
顾氏慈爱的看了她一眼,便走远了。
顾家母子前脚走,后脚陶老汉,陶春生,还有陶大明三人就过来了。
看到这边等候着的陶旺生父子四人,陶老汉笑着道:“今年两个丫头也一块儿去烧香啊?”
陶旺生点头:“说是想去给她们亲娘磕头。”
陶老汉连连夸赞:“好,好得很啊!杨氏要是泉下有知,定会欣慰的。”
陶大兰对陶老汉笑了笑,陶四喜也是面色和缓。
心下狐疑,自从经历了上回顾家医馆大闹一场后,陶老汉对大房的态度好像转变了一些似的。
------------

‘好,好得很’这句话好像成了他的口头禅,这是咋回事儿?
不管了,不管陶老汉有啥盘算,到时候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陶老汉跟陶旺生边走边聊天,大平跟大明两个孩子很快凑到了一块儿,陶大兰和陶四喜姐妹手挽手也是边走边小声的说着话,于是,就剩下陶春生一个人赌着气走在最后面。
他还在为上回顾家医馆里那事儿跟大房赌气呢,可惜,没人搭理他,于是,一路走一路跟路边挡路的树枝和地上的石头较劲儿。
“哎哟!”
突然,他脚下绊了一下,摔了个狗啃泥。
陶旺生赶紧将他扶起来,“老二,你没事儿吧?咋摔着了呢?”
陶老汉黑着脸训斥:“大平大明两个孩子都走得稳稳当当的,你一个大人还摔跤,丢不丢脸?”
陶春生看着自己被蹭破的双手上的血痕,一脸憋屈,却又不敢还嘴。
还是陶旺生解围:“这路崎岖不太好走,方才我也差点摔跤了,你们大家伙儿都走慢点。”
大明大平纷纷点头。
陶旺生又看了眼陶春生的手:“这手流血了,怕发炎,四丫头,你带药了么?”
陶四喜身上随身带着药的,止血的,消炎的,这是常备药。
陶四喜面色如常的摇头:“没带。”
刚刚蹭破皮的时候不咋觉得疼,可这过了片刻,痛感顿时就涌上来了,火辣辣的整只手都在忍不住的颤抖。
“你不也算小半个大夫嘛,身上咋会没带药?骗人的吧?”陶春生没好气的问。
陶四喜耸了耸肩,“二叔都说了我是小半个大夫,那就不是大夫,我身上不带药这自然不稀奇呀!”
陶春生噎住了。
陶四喜又探了个脑袋关切的看了眼他血迹斑斑的手:“啧啧,这天气热的,伤口出血最容易感染发炎,对了,人的唾沫星子能以毒攻毒……”
“我来我来,二叔,我有唾沫我帮你涂啊?”陶大兰抢着道,腮帮子一股一股的,似乎真在酝酿唾沫星子。
陶春生被恶心得能吐出两升老血来。
“不要不要,我可没那么娇弱,不就蹭掉一点皮嘛,赶路赶路。”
一行人接着上山,到了山里,寻到了老陶家的祖坟,照着辈分依次给老陶家的几位先祖们烧了香磕了头。
最后才轮到陶大兰和陶四喜的亲娘杨氏秀儿的坟前。
从未见过母亲的面,此刻看着这座被红土和杂草覆盖的坟茔,陶四喜胸腔中充斥着一种奇怪的感觉。
那种感觉牵引着她一步步上前,来到那坟边蹲下,伸手轻轻抚摸着坟头上的每一寸土,每一根草。
这粗糙的手感下,传来的是一种柔软和熟悉的感觉。
这一层层土下,沉睡着的是她的亲娘,自己的身体,身上的每一寸皮肉,血管里流淌着的每一滴鲜血,曾经都是来源于土层下的这个女人。
如果她是一根藤蔓,那自己便是这跟藤蔓上开的一朵花,结出的一颗果子,瓜熟蒂落,但这个女人,却是自己追溯的生源的源头。
是她孕育了十个月,吃尽了苦头把自己带到了这个世上……
虽然未曾见过这个女人的一颦一笑,但她能想象出她温柔的眉眼。
------------

第293章
陶四喜埋下头去,将脸贴在这坟土上,泥土被日光爆嗮后的土腥味儿跟草木的清香混在一块儿,萦绕她的鼻息。
她静静的贴在坟头,草儿合着微风轻拂过她的脸颊,仿佛母亲温柔的掌心抚过。
“娘,女儿不孝,女儿来看你了……”
一滴热泪顺着眼角滑落。
从山上烧完香,磕了头,又在母亲的坟前静静的站了一会儿,直到那边陶春生第三次催促,陶四喜方才挪步。
一步三回头的下了山,路上,她跟陶旺生这道:“爹,等年节跟下再来烧香的时候,我想给我娘立块碑。”
没有碑文,这坟显得像无主的孤坟,立一块,有个排面,就好像阳宅前面,有名有姓的人家会挂个大匾额,上面写着某某宅某某府那般。
陶旺生还没开口,陶春生就抢先说话了:“四丫头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这立碑少说得三四百文钱呢……”
“二叔从而得知我不当家?”陶四喜反问。
陶大兰立马道:“二叔,我们大房如今的吃穿用度多半都是四妹赚的呢。”
陶春生愣了下,随即又道:“即便赚了一点钱也不能瞎胡闹啊,你娘死了都十多年了,安不安碑没两样,一个妇人家又不是啥稀罕大人物,再安碑那是纯粹浪费钱啊。”
“二叔死了可以不用安,浪费钱。而我娘,必须安,她虽不是啥大人物,却是我心中的天,我自个掏钱给她安碑!”陶四喜冷冷道。
然后,看了一眼陶旺生:“爹,你没意见吧?”
陶旺生涨红了脸,“没、没意见……”
“那就好!”陶四喜道,然后径直加快了步伐下了山,陶大兰也赶紧跟了上去。
身后,陶春生反应过来,气得大骂:“大哥,你听听,四丫头这都说的啥?大白天的诅咒我这个二叔早死呢?大哥,你这当爹的也不管管?”
陶旺生的脸涨得更红了,吭吭哧哧道:“二弟,你也是,明明晓得四丫头的性子,为啥非得当着她面说那些话呢?你又不是不晓得她在意她娘?”
“我说的没毛病啊,那真的是糟蹋钱!”陶春生还在坚持自己的观点。
陶旺生便不做声了。
陶老汉看不下去了,呵斥陶春生:“你也是多管闲事儿,人家四丫头自个掏腰包给她娘立碑,关你啥事儿?自个讨骂!”
“爹,你咋也向着那个死丫头说话?”陶春生忍不住了,大声质问。
“二叔,我四姐不是四丫头,我四姐是天底下最孝顺的人!”大平也大声跟陶春生这辩解。
陶春生再次愣住了,抬起一只巴掌吓唬大平:“你小子跟谁说话呢?讨打是不?”
大平虽然有些惧怕陶春生这副凶神恶煞的模样,可他还是勇敢的扬起脑袋,倔强的看着陶春生。
陶旺生赶紧站到大平身前挡住了陶春生的手:“差不多得了,今个上山烧香,你骂完大的打小的,火气咋这么大?”
陶春生跺了跺脚,“大哥,不是我说,你家几个孩子你再不管管,再过两年你一个都管不住,到时候你就哭吧!”
撂下这话,陶春生一把拉起大明:“走,咱下山,不跟他们一道了!”
大明被他爹拉得踉踉跄跄往山下走,边走还边回头恋恋不舍的望着大平,小哥俩方才说话说得正有趣呢,好想再说几句啊……
------------

陶四喜姐妹先行回了家,范氏和陶二云正在院子里的菜园子里给那些菜捉虫。
菜园子不大,几块菜地,母女两个一株一株,一叶一叶的捉虫,极为仔细。
瞧见陶大兰和陶四喜回来,范氏赶紧在旁边的水桶里洗了手,要来给她们倒茶,被陶大兰给阻止了,“一点儿都不渴,我也来帮你们捉虫。”
娘几个正忙着呢,大平回来了。
“咦,咋就你一个人?你爹呢?”范氏问。
大平道:“爹说他去咱家的开荒地那边瞅一眼,打发我先回来了。”
范氏点点头,“成,那你回屋歇息去吧,洗把脸,瞧这满脑子的热汗。”
又过了一阵,日头落山了,陶旺生终于回来了。
手里拿着一捆鲜嫩的红薯叶子,兴冲冲进了院子门。
“咱家的红薯地儿长得可真不赖,花生就更好了,那两块地儿还真是宝地啊,爹陪我一块儿去看了,爹也很震惊呢!”
“瞧瞧,我还专门掐了一把红薯叶子回来,咱夜里炒着吃。”
看到陶旺生这副兴奋的样子,范氏娘几个也都很开心。
尤其是陶大兰和陶四喜姐妹,偷偷观察着自家老爹的模样,暗暗放下心来。
实不相瞒,之前又当着爹的面怼了二叔,让爹夹在中间为难,但陶四喜也没辙。
她不能忍受二叔那样说她已故的母亲。
如今看到老爹这副兴奋劲儿,显然先前的事儿他没放在心上,心宽的人,看来也有好处。
“对了,夜里多打点米,我请了爹夜里过来喝一盅。”陶旺生又跟范氏这道。
范氏愣了下,还没反应过来。
陶大兰已率先问了:“爹,你是说你邀请了我爷夜里来咱家吃饭?”
陶旺生点头,看着面前的几个闺女,笑了笑:“你爷说,好久没跟我一块儿说说话了,说今夜他吃过夜饭过来找我说会话。我听到这话,自然也要随口邀请一下啊,就让你爷夜里索性来咱家吃夜饭,结果你爷没推辞,他都没推辞,那我岂能又改口呢?是吧?”
陶家姐妹面面相觑,顿感无语。
陶四喜在想,当时陶老汉面对邀请的时候,肯定是这么说的:“好,好得很!”
虽然陶家姐妹打心眼里不欢迎陶老汉过来吃饭,当初分家的时候一根针都不舍得给,如今还厚着脸皮过来吃喝,可是,陶旺生发出的邀请,姐妹几个含着泪也要帮他履行啊!
陶旺生明白妻女们的心思,又跟范氏那赔着小心道:“我爹不是个讲究口食的人,只要有酒就成。刚好我从镇上打了二斤烧酒回来,把晌午的剩菜热一下,再炒碗红薯叶子就能对付。”
范氏点点头,“成,我到时候看看家里还有点啥,尽量弄得体面一点,不让你丢脸。”
天色擦黑,陶老汉就来了,大明也跟着一块儿过来了。
大平看到大明很是欢喜,俩孩子凑到一块儿就跑进了东厢房里探讨学问去了。
陶四喜给他们点了一根驱蚊的艾条,又给俩孩子倒了茶,方才退出来。
虽然讨厌二叔,但对大明这个堂弟,陶四喜无好感也无恶感。
而且前世的大明是考上了举人的,这说明这孩子脑子是很聪明的,之前之所以笨拙是因为没把心思放在念书这块。
------------

第295章
如今他渐渐的把心思放过来了,知道跟大平探讨学问,陶四喜很乐意见到兄弟俩齐头并进的样子。
堂屋里,陶老汉跟陶旺生爷俩喝着茶,拉着家常,陶老汉一脸的老父亲笑容,慈祥睿智得让人不敢相信。
陶大兰在院子里赶着那几只小鸡仔进鸡舍,灶膛里,范氏和陶二云娘俩忙着烧夜饭。
陶四喜成了个闲人,于是打了洗澡水回了自个屋子洗澡去了。
这屋子说话不是很隔音,她断断续续听到陶老汉跟陶旺生的对话。
“旺生啊,你这段时日在镇上没听到村里的风声,大家伙儿都在背后议论你当初跟赵秀才口头约定的那个娃娃亲的事儿呐!”
陶旺生:“啊?不是爹你提起,我自个都忘了还有这一茬呢,嘿嘿……”
“老大啊,你别笑啊,咱老爷们一口唾沫一口钉的,当初许下的诺言就要兑现,不然让别人咋看?”陶老汉又道。
陶旺生顿时笑不出来了,“爹,你这话啥意思啊?赵三哥当年就是为了感谢我冒雨送他去县城,随口那么一说的,当不得真!”
“咋当不得真?他是后来死早了,而我又不晓得内情把大兰许给了老葛家,顾家那边才觉着咱老陶家没跟他们结亲的打算,这些年才没开这个口。”
“啊?还这样啊?”
陶旺生的声音透出茫然。
“爹,那你的意思是?”
不出陶四喜所料,陶旺生开始循着陶老汉引导的思路往下走,开始跟陶老汉这讨主意了。
陶老汉便道:“村里人都在说这件事儿,我觉得咱做人最要紧的就是要守信,尤其是儿女婚事。”
“那照爹的意思,大兰已经许了人家,那把二云许给顾家大小子?”陶旺生问。
陶四喜差点呛了一口洗澡水。
不过转念一想,顾大哥人不错,憨厚老实,又没啥心眼子,二姐呢,温婉柔弱,两人要是配一对儿,还真不赖!
堂屋里,陶老汉却拒绝了陶旺生的提议:“照着大小,是可以二云去配,可二云终究不是你亲生的,这样一来显得咱很敷衍,不好不好!”
陶旺生突然灵机一动,“啊?我懂了,那就让三霞去,三霞是咱老陶家亲生的,回头跟二弟那说声?”
这回,换做陶老汉咳嗽了。
好像是被陶旺生的话给呛到咳嗽。
“老大,你可真是个榆木疙瘩的脑子啊,这事儿是你跟赵秀才许下的,又不是老二许的,谁许的,自然是谁的闺女去配啊!”陶老汉有些无力,却还在耐着性子尊尊诱导。
陶旺生却好像脑子短路了,没出声,就在陶老汉打算直接点题的当口,西厢房的门吱嘎一声开了。
“爹,我那盆太重,劳烦你帮我倒下洗澡水成吗?”
陶四喜突然出现在屋门口,换了一身干净衣裳,手里拿着帕子正在擦拭头发,朝陶旺生这笑吟吟问。
陶旺生立马起身,撸起袖子去了西厢房里端起大盆往外面走。
待到陶旺生出去了,堂屋里就剩下陶四喜和陶老汉的时候,陶老汉朝陶四喜这笑眯眯的,正要开口说几句顺风话,陶四喜却冷下了脸子出了声:“有些人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都分家了手还伸那么长跑来管别人的婚嫁,给了两天好脸色瞧就当自个是太上皇了,不要脸!”
------------

陶老汉一口茶水差点呛住,错愕的看着面前的陶四喜。
这丫头好大的胆子,这是当着面儿的骂他这个长辈?
陶四喜目光无惧的盯着陶老汉,意思很明显,我就是骂你了咋地?
有本事跟我当面杠啊?我豁出去了!
陶旺生这当口倒完了洗澡水拿着空盆回了堂屋,陶四喜立马迎了上去,脸上一片乖巧。
“多谢爹,空盆给我就行了。”
说罢,接过空盆回了自己堂屋。
陶旺生坐了下来,看着面前的陶老汉端着茶碗走神,诧了下。
“爹,你咋啦?咋不喝茶?”
陶老汉回过神来,目光赶紧从西厢房那里收回来,心不在焉的应付了两句,埋头接着喝茶。
“对了爹,先前咱说到哪了?是说跟顾家的事儿吧?”陶旺生又问。
陶老汉摆摆手:“先不说这个了,说说你在镇上码头的事儿吧……”
父子俩接着说起了码头扛大包的事情来。
陶四喜隔着屋门听了几句,冷笑,算这老汉识趣。
夜饭很快就好了,一碗晌午剩下的红烧肉,范氏切了两只土豆在里面红烧了。
晌午的鱼只娶了鱼身烧了,鱼头腌在那里,夜里范氏用剁椒蒸鱼头。
满满一碗辣椒炒鸡蛋,蒜蓉炒红薯叶子,除此外,还有一碗凉拌野菜,一钵青菜蛋花汤,煮了杂粮饭,还贴了韭菜鸡蛋饼。
端到桌上,满满当当一桌子,陶旺生给陶老汉面前的碗里倒上满满一碗烧刀子酒,菜香混合着烧酒的辛辣直冲每个人的口鼻,一股特殊的香味儿充斥着小小的堂屋,实实在在的农家饭菜,让人忍不住的胃口大开。
吃饱喝足,又说了些无关紧要的话,陶老汉便带着大明起身告辞,陶旺生前去相送。
等到陶旺生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妻女都坐在桌边,范氏和陶二云坐着针线活,陶大兰正襟危坐,陶四喜漫不经心的喝着茶。
“咋都没去洗澡睡觉呢?”陶旺生诧问。
范氏笑了笑:“坐一会儿,消消食。”
陶大兰道:“爹,你请坐下,女儿我有件事儿想跟您这商量下。”
陶旺生便坐了下来。
“啥事儿啊?”他问。
陶大兰便开门见山说了起来:“爹,是关于我跟老葛家葛大毛婚事的事儿。”
陶旺生愣了下,“你那婚事咋啦?”
“爹,我只问你,未婚妻家分家另立门户了,夫家那边即便不送分家礼过来,也得派人过来瞅一眼,看看有啥能相帮的,有这个理儿不?”陶大兰问。
陶旺生点头:“当然有。”
“那好,咱分家好几个月了,葛家半个人影都没来过。”陶大兰道。
陶旺生皱了下眉。
陶大兰接着道:“上回端午节,葛家送礼来了,可那礼品照例跟从前一样送在我爷奶那里,没有半个人来过咱这边,这事儿你也清楚,对吧?”
陶旺生的眉眼皱得更深了,点了点头:“我清楚,这事儿,老葛家有点不像话,可你的婚事是你爷定的,他们送礼送到那边,或许也有他们的考量吧。”
------------

“爹,可咱分家了啊!”陶大兰加重了语气道。
“葛家眼里压根就没有咱大房,他们是不是觉得只要哄好了我爷奶那边,到时候时辰到了我就要乖乖出嫁呢?”
“爹,咱们分家这么久了,哪些人是雪中送炭,哪些人是漠不关心,咱看得清楚。”
“我已经打定主意了,再过十天半个月葛家还是不来咱家看一眼,这亲事就算了吧!”
听到陶大兰说要解除婚约,陶旺生惊得脸色都变了。
“大丫头,这话可不能随便说啊,婚约这东西哪能随随便便就解的?”他道。
“爹,老葛家眼中没有大房,没有你这个老丈人,更没有我大姐那个准儿媳妇,这样的人家就算我大姐嫁过去了日子都不会好过的!”陶四喜也出了声。
陶旺生眉头紧皱,一脸为难:“可这要是退了亲,你大姐到时候名声受损,说婆家就更难了啊!况且,四两银子的彩礼钱八成也是要还回去的……”
“爹,我宁可不嫁人也不嫁那种不把我当人的人家!”陶大兰的倔脾气上来了,忿忿道。
陶四喜则是道:“爹,跟老葛家定亲的是我爷,收下彩礼并挪用了彩礼的人也是我爷奶他们,逢年过节海纳了老葛家送的礼品的人还是我爷奶他们。这退还彩礼的事儿,自然还得找他们啊!跟咱有啥关系呢?我大姐可不是他们养在后院猪圈里的猪崽子,养大了卖给屠户,他们钱货两讫便完事儿了,我大姐是人,婚嫁关乎她一辈子,咱要有自个的决断!”
陶旺生被这两个闺女一左一右给说得脑子里嗡嗡作响。
“老葛家,确实有些不懂事!”憋了半天,陶旺生好不容易憋出这句话来。
“可咱就这样没个由头的把亲事给退了,总也说不过去,要不这样吧,再过一个月就是中秋节了,咱看看中秋节他们老葛家是啥意思?”陶旺生问。
陶大兰一脸的不乐意,“爹,我有预感,老葛家中秋节的礼估计还得往我爷奶那边送。”
陶四喜却道:“大姐,咱就听爹的,再等一个月,看老葛家的表现,这也是给他们的最后一次机会。爹,你说呢?”
陶旺生点头,像是下定了决心似的:“就一个月,若是老葛家对咱这有所表示,那就说明他们还是看重咱大兰的,亲事就不退,要是没表示,那这亲事咱就算了,没意思!”
一家人达成了共识,都松了一口气。
夜里回到东厢房,趁着大平睡着了,陶旺生跟范氏这说了会儿私房话。
“今个夜里爹跟我这提了一件事儿,关乎当年我跟赵秀才口头约定的娃娃亲的事儿……”
陶旺生把陶老汉的建议跟范氏这一五一十说了。
范氏惊愕:“那照公爹的意思是,要你去履行承诺跟顾家结亲?”
陶旺生点头,“爹的衣裳是,大兰许了老葛家,二云毕竟是你带过来的,这么一来,就剩下四喜了。”
“我看着顾家大小子人不赖,四丫头虽说年纪还小,才十二,可这事儿若是抬到明面上也没啥,等两年就成年了,这事儿你咋看?”陶旺生又问范氏。
------------

第298章
范氏琢磨了一番,道:“虽说儿女的婚事都是父母来操心,可这天底下的父母都盼着儿女能幸福,我虽是继母,也一样的想法。”
“咱家四丫头跟别的女孩子不同,这闺女有自个的想法,婚姻大事关乎一辈子,我觉着咱还是得先问问她自个的意思,强扭的瓜不甜嘛是吧!”
陶旺生点点头,“我觉得顾家大小子不赖……”
范氏笑了:“你眼中看到的顾家大小子,跟四丫头眼中看到的,不一样,你还是先问问她自个吧!”
陶旺生看了眼范氏:“我一个男人家咋好意思去开那个口?回头你寻个机会私下探探她口风。”
范氏一脸为难:“我毕竟是继母,不是亲娘,我怕四丫头恼我……”
陶旺生琢磨了下,帮着出主意:“你若是不敢当面问四丫头,就先跟大丫头那说说,让大丫头去问,我看你跟大丫头不是挺聊得来的嘛!”
范氏想了下,总算点头:“成,那回头我跟大丫头那说说。”
隔天,范氏寻了个机会跟陶大兰那说了这个话,然后,陶大兰趁着跟陶四喜从顾家医馆收工回来,跟进了西厢房。
陶四喜忙了一天,浑身的汗,回到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想好好洗个澡。
一扭头看到大姐鬼鬼祟祟跟在后面,不由诧了下。
“大姐,我要洗澡了,你不打算出去吗?”
“四妹,我帮你搓背。”
陶四喜笑了下,“大姐,我不习惯搓背,你还是出去吧。”
“四妹,我有话想跟你说,耽误你一下下呗?”
陶四喜挑眉,拿起一只蒲扇来轻轻扇着,“啥话?”
陶大兰赶紧过去把屋门关上,回到陶四喜跟前,压低声道:“你觉得顾大哥咋样?”
陶四喜不由多看了陶大兰一眼:“啥咋样?”
那天嘎婆也是这么问,今个大姐又这么问,这一个个都怎么了?
“四妹,大姐就不跟你绕弯子了,倘若让你嫁给顾大哥,你乐意不?”
“啪!”
陶四喜抬起手里的蒲扇照着陶大兰的手臂直接拍了一下。
“姐,你说的啥话,再胡言乱语我可赶你出去了啊!”陶四喜佯怒。
陶大兰忙地赔着小心:“四妹别赶,这话是继母打发我来摸摸你的底的,继母也是受了咱爹的托付来的。”
“之前咱爹跟顾家的老爹赵秀才有过口头的婚约,这不,咱爹想要兑现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