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之明月夜 by子非鱼
子非鱼  发于:2025年10月17日

关灯
护眼

大房这么喜欢向老太太靠拢,喜欢老太太喜欢的孩子、厌恶老太太厌恶的孩子,那就继续保持吧。千万别来沾她和皇后的边。
盛维急得满头是汗,“小嫂子这话不就生分了。娘娘崇尚俭朴是一回事,可娘娘大喜,我做大伯的哪能一点心意都不出。”他扬起面孔,连连告饶,“要是娘娘实在不喜欢赤金,那白玉?玛瑙?小嫂子只管说,我就是跑遍天涯海北也要找来。”
好好一个中年男人,如此低声下气,看得在座的几人都目不忍睹。
老太太嘴张了张,隐隐感觉是自己坑了大房一家。
老姐姐最最痛恨小妾,是因为盛家有宠妾灭妻的传统。大老爷当年迷恋上一个风尘女子,要和老姐姐和离,虽然最后没能和离掉,但大老爷爷还是为了那个风尘女子弄得倾家荡产,连嫡女盛纾夭折也不管不顾。
而在自己的影响下,老姐姐就更是对自甘堕落为人妾室的林噙霜、和林噙霜的孩子不满,这么多年来连个礼都没有。
现在好了,想讨好都没用,已经晚了。
林噙霜一扬手中的天水碧色绢子,“瞧大伯这话,倒像是我贪这一块、两块的。宫中什么好物件没有,我眼皮子也没那么浅,两年没向大伯伸手讨要,难不成两年后反倒可以伸这个手了?”那颜色冷极、清极,跟盛维现在的心情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作为皇后生母的林夫人对自己家非常不满,她的态度是不是可以代表皇后的态度?
想到这里,明明是温暖的正堂,可盛维额头上的冷汗却一层漫过一层。他忍住用求助的看向老太太和自己堂弟,他们一个是皇后祖母、一个是皇后生父,只要他们肯说一说,没准皇后会对自己家改观呢。
都是一家人,何必反成仇人呢。
这些话也是曾经墨兰想问的。是啊,都是一家人,为什么就不能接纳自己小娘呢?为什么要一次又一次的将她们母女拒之门外呢?
不过,现在她不去想这些问题了。
因为这些人的喜恶已经影响不到她了。
老太太自知今天局面很大是自己造成的,忍不住替大房求情,“你伯母脾气向来倔,你又不是不知道。可维儿夫妻却是私底下把礼数都做足了。”
“若非为着圣人大喜,明儿怕是连一点光都沾不到。”她转头看向明兰,“这还是不是你第一次见大伯?”
明兰多聪明一个人,哪能听不懂老太太的弦外之音,装作懵懂的说道:“孙女是第一次见大伯。大伯是连这十三年的份儿一块给了我吧。”
林噙霜可不吃这套,笑眯眯的说:“是呀,大伯喜欢明兰,这些礼物明兰都好好收着。都是盛家的女儿,给明兰,就跟给皇后是一样的。”
能一样么!明兰压根不是你生的,跟皇后关系也一般。她什么都代表不了。

第416章 (会员加更)
想讨好皇后的人很多,但是皇后不是那么好见的。所有很多人都转而讨好皇后生母,希望借她的口来为自己在皇后面前加分。
就连盛紘,都不见得有她分量重。
因为盛紘除了皇后,还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其中他最看重的是嫡长子长柏,皇后在他这里大概还要排到她亲哥长枫之后,与华兰齐平。
但林噙霜就只有两个孩子,儿子的教育她一向是插手不上的,所以她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这唯一的女儿身上,母女俩的感情自然非比寻常。
林噙霜婉拒了堂兄的示好,盛紘连置喙的余地都没有。当然,他为自己找的理由是,同为庶出的他明白作为小娘的不易,也太清楚作为庶女的悲哀。
他不希望,霜儿受到和他生母一样的待遇,所以他百般偏爱。但他不能强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偏爱霜儿、所以现在他也不能强求霜儿去谅解那些,曾经给过她冷眼的人。
最多,自己私下补贴大房一、二。
但是盛家大房缺这一点银子么?
肯定是不缺的,但他们缺源源不断生银子的通道。
若是能成为皇商,他们便取得了普通商人无法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他们不但可以为皇家采办货物,还可以凭借皇家威势,广开财路,漫天作起买卖来。
可这一切都要皇后点头同意才行。
仍是盛维嘴都说干了,林噙霜这里只有一个态度,“老太太是勇毅侯府嫡女,门路广,况且与伯母是关系亲密的妯娌,这些生意场上的事大伯该说与老太太才是。”
盛维几欲呕血,要是放三十年前、老勇毅侯还在,这或许还是个响亮的身份。可三十年后再用,显然就不合时宜了。
勇毅侯都换人了,再说什么勇毅侯府嫡女谁会买账?
“……是我唐突了。”再三被拒绝,要脸的都知道该怎么办。可一跃成为皇亲国戚,实现阶级跃迁的诱惑力实在太大了,要是错失盛维真的不甘心,“还望夫人在进宫面圣时,能提一提家里。好歹让娘娘知道我这做大伯的一片心意。”
说完,再次鞠躬行大礼。
欣赏完了大房主君谦卑的姿态,林噙霜舒服多了,嘴上说着:“大伯太客气了。”心里却想着:我绝对不说。
这会儿老太太也不提什么老姐妹的事了,林噙霜摆明了小人得志,不把长辈放眼里、也不把自己放眼里。
对她语重心长的劝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笔写不出两个盛’的道理,她根本就不听。
老太太再一次郁卒,为什么登上高位的非得是这个和自己不亲的孙女呢?
要是华兰、或是明兰,她早就是风风光光的老太君了。那会像现在这样,名义上是老太妃、实际上除了寿安堂的仆妇,她谁也叫不动,连带老姐妹也跟着受白眼。

好好的兄弟见面,为因‘名’、‘利’弄得彼此都尴尬。
接下来无论明兰再说多少吉祥话,都改不了大房与富贵失之交臂的事实。事实上没能登上登天梯的盛维,现在不止不觉得明兰活泼可爱,反而觉得她很聒噪。
难道她看不出气氛不对么,难道她以为扭动着肥松鼠般小身子很可爱么。
盛维真的好想哭出来。老太太通过对母亲的影响力,把他们牵连进二房的妻妾之争,让他们站队冷落林夫人一系。
可现在林夫人一系得势,老太太作为冷暴力的发起人,因为是皇后名义上的祖母,所以还是有几率能能安享晚年的。可他们家却成了林夫人和老太太斗法的炮灰,什么都没得到。
天空渐渐黯淡了下来,盛紘送堂兄去出去歇息,顺道安抚堂兄。林噙霜是不耐烦听老太太说话的,早早就告辞了。
王若弗看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打算起身离开,她跟老太太也没什么话好说的。
只留下寿安堂里一室寂静,老太太撑着额头,倦怠的让房妈妈看着给大房一些田地、铺面,虽然不见得能弥补害他家错失皇商的差事,但也是自己的一番心意。
幸好老太太嫁妆丰厚,仿佛怎么补贴都还有很多富余。
这日清晨,墨兰慵懒地起身,秋江、芙蓉服侍着她梳洗。赵祯已上朝去了。
“这段时间你们都辛苦了。”待秋江梳好发髻后,墨兰突然出声,“这几把玉梳你们留着玩吧。”
素手一推,摆在秋江几人面前的是四把玉梳,原是巧匠精工雕成,玉质细腻温和,触手几能生温。
几人有些受宠若惊,慌忙跪下道:“娘娘这样重赏,奴婢们实不敢受。”
墨兰听了扑哧一笑:“本宫哪有这么吓人。你们在本宫孕期勤勤恳恳服侍,本宫都记着。起来吧!”
母亲告诉她,御下要记得有错当罚、有功必上,绝不能在银钱上小气。否则,一旦被近身服侍的人怨恨,那真就是把刀置于枕边。
秋江几人本就是她从家里带出来的,服侍的一直很尽心,墨兰想了想也不妨多给她们些恩典。
芙蓉接道:“主子真是折杀奴婢了,奴婢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如何敢要主子的赏赐?奴婢这点微末之技也是主子所授,能得主子看重已是奴婢三世修来的福分,只要主子能让奴婢一辈子留在身边,便是对奴婢最好的赏赐了!”
墨兰轻轻一叹:“你们忠心归忠心,本宫哪能真把你们拖着老姑娘。等你们年岁到了,本宫就把你们配出去当个正室夫人,也不枉咱们主仆一场。”
秋江几人见她不似说假,都欢喜的应下,皇后身边出去的大宫女,有的是好人家想要。她们对往后的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

第418章
等梳妆完毕,墨兰起身前往西室用早膳。她生完孩子后,口味恢复了原本的,也没那么爱吃甜食了。
今日早膳是白粥并十样小菜,有素什锦、卤鸡脯、糟鹌鹑、脆腌黄瓜、胭脂鹅肝、水晶虾仁、香熏萝卜、鳆鱼脍、梅花豆腐、油盐炒枸杞芽。吃着滋味倒好。
等墨兰用完膳,同样喝完的小玄英也由嬷嬷抱过来。年幼的皇子大多是养在生母身边,等稍长了有爵位了才会出宫开府建牙。
“呀、呀!”小玄英很有活力、当然嗓门也很大,人未到声先到。
要是半夜闹起来,不伺候好这个小祖宗,所有人都别想睡了。昨夜连赵祯都不得不披衣而起,跟墨兰一起到偏殿看看这小祖宗的情况。
不过赵祯对此倒是甘之如饴,“小孩还是健壮活泼点好。”他疲倦的面容上带出笑纹。宫中已许久没有这样健康、充沛的婴孩啼哭了。
墨兰心疼他明天还要早起上朝,便先哄他回去睡了,自己则专心哄着小玄英。还好她不用早起。
“嬢的小心肝、小宝贝,快来让嬢抱抱!”墨兰一见到小玄英就眉开眼笑,而小玄英一到亲娘怀里也开心起来,眉眼弯弯,咯咯地笑个不停。
这时候母子俩倒是十分像。
“小心肝来,叫嬢嬢……”墨兰乐此不疲地逗着小玄英开口,也不管孩子现在才四个月不到。让身边的保母哭笑不得,“圣人,皇长子还小呢,就算是顶顶聪明的孩子也要到七、八个月才能叫人!”
墨兰不以为意,“无妨,先多教教给孩子早早给留下印象,这样将来他叫的第一声定然是嬢嬢。”
“兰儿这是说得什么?”赵祯走进来,就看见墨兰正兴致勃勃地跟孩子说话,母子俩一个说话、一个说‘咿呀’难懂的婴语,倒是其乐融融。
就是这话,怎么醋味这么大。
“在教玄英说话呀。”墨兰没有半分被抓包的尴尬,睁着美眸说瞎话。
赵祯很是顺手地接过小玄英抱着,动作熟练、姿势标准,可见是练习了很久了。
小玄英舒舒服服地从一个怀抱、过渡到另一个怀抱,闻到熟悉的味道,很是开心地抓着赵祯的龙袍闹,让赵祯乐开了花,直夸儿子有志气,将来这身衣服也给他穿。
宫人们如泥胎木偶一般,安静的立在哪里不敢做声。
赵祯也想孩子将来说的第一句是‘爹爹’,一字一音认真教着。
墨兰亲手泡了壶茶,放在一边的案几上,小夫妻俩一块教着孩子说话,若是渴了有茶解渴。
赵祯端过茶呷了一口,眯起眼睛享受苦后回甘的清香,这才感叹道:“果然还是兰儿这里的茶好喝,其他人泡的总是缺了点味儿。”
墨兰盈盈一笑:“难道不是六郎喜欢,所以才觉得旁人有所不如?”
要说手艺,她肯定是比不过茶酒司的,只是赵祯喜欢她,才会觉得她这里的东西都更好。
当然,这也是她想看到的。

过了几日皇后终于觉得身体养好了后,恢复了命妇请安。
仁明殿外的院中多种花木,而这个季节开得最好的当属兰花。众人陪着皇后在廊庑下赏花,天高气清,一众命妇说着近日趣事,极是热闹。
“到底是皇后这儿的风气最好,养的幽兰香风飘远。”说话的是英国公夫人。她的年纪在一众命妇中稍长,是个丰腴慈和的高门贵妇。
由于英国公战功赫赫,是诸国公之首,是以每次命妇请安,英国公夫人的位置都是靠前的,还能与皇后说上几句话。
“伺候的宫人用心,这花才会盛。”墨兰无奈的笑了笑,“眼下咱们多看几眼,等大皇子长大,只怕能看得只有枝叶了。”
大皇子的活泼好动从在胎中时就有显现,常常闹得她夜不能眠,而现在出来了,手劲更是打得出奇。
先前在桌上乱爬,打翻了一整套茶壶、茶杯。现在墨兰尽可能把殿中的瓶瓶罐罐、瓷器文房都收了起来。
“皇长子健康,将来定是射御的好手。”英国公夫人陪在身后,得体的恭维。说到底,健康的孩子,才能成为稳固江山的国本。国朝也不会再为太子立谁引发争端。她们家也能一心一意做忠臣,不必卷入是是非非中。
而另一位年轻美妇,则将话题引回花朵上,“娘娘宫中的花色深紫,有十五萼,如翔鸾翥凤,千态万状。臣妇见识浅薄,还未见过此花呢。”
墨兰微微侧目,这位命妇站在中等的位置,皮肤白腻润泽,唇角带着端庄的微笑,观之可亲,温柔和气,正是宁远侯夫人秦氏。
墨兰之所以对她有些印象,是因为她的二儿子顾廷烨在盛家家学读书,跟自己做过一年同窗。
“此花茎紫节赤,养在南山,其名正是‘墨兰’。”
能出现在中宫的花卉岂能是寻常物,墨兰也不知赵祯是怎么找人培育了这么多‘墨兰花’。
小秦氏展露恰到好处的惊讶,“此花竟正好应了娘娘的名讳,难怪有鸾凤之态。想必官家也是废了许多心思才让匠人把花养的这样好。”
要么说她人缘好呢,瞧瞧多会说话。
墨兰唇角微微翘起,“秦夫人对花卉很有见地,请上前多与本宫聊聊吧。”
小秦氏柔声称‘是’,在几位命妇让开的路中,来到皇后身边的位置。
“此花独得本宫钟爱,无非是为着官家的心意。”其实真要说起来她对兰花并不算喜爱,她喜欢的是牡丹、芍药、山茶这些有着硕大花苞,象征艳丽富贵的花朵。
正如她所畅享的人生,也是这般富丽堂皇,高高在上。
“说起牡丹,世人多以‘姚黄’、‘魏紫’为好。不过臣妇倒是有不同见地。”小秦氏一边说着,一边小心观察着皇后的神色,见皇后并无不悦之色,便继续往下说下去,“臣妇少时曾见过一品牡丹,于深夜绽放,其花盛开清白,夜色中更是洁莹有光泽,此花名‘昆山夜光’。”
“后来呢?”皇后似乎被这个故事吸引,想听她继续说下去。
小秦氏道:“臣妇见之生喜,便求了双亲,把花放在房中。此后夜不点灯,花却在夜中光彩照人,便是一朵牡丹灯笼。”

这个话题果然引起了皇后的兴趣。
说了没一会儿,皇后突然提到自己曾与宁远侯府的公子做了一年同窗。这对宁远侯府来说自然是无上荣耀,小秦氏刚要表现得与有荣焉,就听皇后说:“府上两位公子快要科考了,本宫新得了青玉笔架、渝糜墨,等下你带回去吧。望两位公子一展宏图,成为栋梁。”
小秦氏见皇后赏赐,最是欢喜不过,忙起身谢恩:“圣人新喜,还顾念着臣妇的孩子,臣妇真是感激不尽。”
“我家二郎每每下学都说论文采还是盛家两位公子更好些。一位善文、一位善诗,不然怎么说盛家风水好,儿女各个文采出众。”
墨兰笑着摇摇头,“朝中人才济济,想要脱颖而出,才华、勤奋缺一不可。咱们也别给这些学子太大压力。”
她明白盛极而衰的道理、也无意把盛家打造成大宋第一名门望族。所以她对兄弟的要求停留在不惹是生非就行。至于科考,不做要求,考中了她会高兴、考不中她也不会失望。
因为这些都影响不到她的地位。她本来也不是因为父兄多有才干,才当上皇后的。
邕王妃这时接过话道:“说来每逢科考后,最引人瞩目的当是生员名次、其次便是榜下捉婿的传统了。”
墨兰想了一想道:“本宫也听过这件事。仿佛是四年前,有位欧阳相公才气甚好,一放榜便被捉去给人当女婿了。女方也是位佳人。”
“这些才子佳人其实多是穿凿附会之说。”邕王妃摇摇头,“事关儿女终身大事,哪有一点人品都不考究,净顾着榜上名次的。欧阳修娶的是他恩师胥相公之女,彼此都是知根知底的。”
她的目光落在对面的平宁郡主身上。邕王妃有一女,号嘉成县主,正当青春妙龄。邕王妃爱女如命,自然想为女儿选一位十全十美的如意郎君。
可放眼满朝文武,要么是外表不够出众、要么是才华不够出众、再不然就是家境贫寒,无一让嘉成县主满意。
最后数来数去,还是齐小公爷最好。
虽然齐国公府现在有些落寞,但毕竟爵位还在、底蕴还在;小公爷又俊美上进,房中无一通房,果然是上等的女婿人选。
邕王妃的目光,平宁郡主是注意到了。在骄傲元若出色的同时,麻烦也随之而来。
人人都知道她儿子出色,想与她们家结这门好亲事。但现有的几个人选,都不能让平宁郡主动心。
最先被剔除的是荣飞燕。此女是宫中荣太妃之妹,平宁郡主瞧不上这一家泥瓦匠出身,因着荣太妃当年颜色好哄得真宗皇帝开怀,才得了势。
如今真宗皇帝都埋陵里多少年了,荣太妃膝下无一儿半女,早已是失势。
同理,也可代入曾经养在宫里、但最终还是没能做皇帝的邕王一家。看着尊贵,实则手上也没什么权势。不过他们比荣家胜在好歹是皇室宗亲,身上有爵位可以传承,总能挡点风雨。
清河郡王盛府,是她目前最好的选择。但让平宁郡主迟迟不敢迈出哪一步的原因是,据她观察,皇后似乎与家中姊妹关系并不算好。
万一,自己儿子娶了皇后妹妹,并不会让皇后高兴的话,这门亲事似乎就不值得结了。
平宁郡主看得清楚,清河郡王府真正能做主的只有皇后。什么郡王爷、郡王妃,他们都不可能越过皇后做决定。
当然,这些也只是她的一点小想法。她是打算等元若中举后,再相看亲事的,到时候有功名再身,她们的选择范围就更大了。
就是不知道老太太和明兰,如果知道她的想法会怎么想。
要是真的小门小户,攀不上这门姻亲就算了,好歹能安慰自己齐大非偶,嫁过去不一定会幸福;但现在明明都是高门贵族了,却因为和皇后姐姐关系不好,而成不了这门姻亲,会不会太可惜了?

第421章 (金币加更)
老太太不知道自家的情况平宁郡主已经有底了。她十分欣慰的看着两个孩子在池塘前私语。
“六妹妹,你这是恃强凌弱。”齐衡看见明兰拿水草逗金鱼玩儿,故意玩笑道。
明兰无辜道:“才不是,和它交手前,我不知道它比我弱来着。”
“那你又怎么不玩儿了?”齐衡见她丢掉水草,又问。
明兰很诚恳道:“我听元若哥哥的话,不恃强凌弱了。”
齐衡很开心,又揉了揉她的脑袋,眉目舒展,光彩耀目,仿若魏晋风雅画般美好,寿安堂的小丫鬟们迷倒一片。
齐衡与盛家关系越近,齐国公也少不得要上门拜访一二。他的妻子平宁郡主入宫拜见皇后、他就上门来找盛紘。
盛紘笑道:“那段日子庄先生给他们两个讲课一日都不曾歇,着实累了。回头等庄先生回来,咱们摆上一桌子,好好喝一杯。”
齐大人击掌大是赞同。
“读书多是要靠自己用功。远一点有张司空①、许中书②,纵横捭阖,运筹帷幄;近一点也有晏相公③十四岁就高中,他们可都是苦读出来的,可真是叫人敬佩!”
这话正中齐国公意,听了面色大好,赞道:“正是!咱们两家虽境况好些,可你们也不许懈怠,堕了祖宗名声。”
这话是对着男孩子们说的,盛家两个郎君和齐衡一起站起来,垂首应声。齐国公见盛紘的两个儿子都生的眉目清秀,不由得道:“盛兄好福气,两位公子俱是一表人才。”又看看几个女孩,道:“儿女旺盛乃阖家之福。”
王若弗神色有些不自然。她不知道齐国公这话是单纯羡慕她们家人多,还是只为了吹捧皇后,便笑道:“虽说多子多福,可咱们又不是那庄户人家,急等着男丁干活争产,所谓儿好不用多,要是争气呢一个就够了,要是不争气呀,越多越头痛。”
这一番话,也算弥补了齐国公只有独子的遗憾。
齐国公又考了几个少年郎学问。别看国公府是名门勋贵,便不用努力了,他早年也是一上进青年,可惜还没等他去考科举便受了荫封。
虽说官做的不算小,但面对府衙那些正经科考出来的官员总觉得底气不足,特别是他们有的是来自同一乡、有的出自同一学,进入官场后很容易抱团。
所以他不希望齐衡走上跟自己一样的路。若是要入仕,还是正正经经去考场上走一回。
问过几句后,发觉长枫侃侃而言,出口成章,而长柏却老成持重,齐国公忍不住对盛紘言道:“贵府长公子当真像极了他外祖父的品格。”

第422章 (会员加更)
长柏的外祖父是王太师,这位王太师能干,官路顺遂、先后历经太宗、真宗、当今三朝不倒,最后也以善始善终完结。只可惜,王家舅舅才干学问都并不出众,能谋求一官半职,多仰赖恩荫。
但他的才气仿佛通过血缘却遗传给了外孙长柏。就连王若弗私下也念叨:自己嫁了个官人像东家,生了个儿子像老子。
盛紘笑得合不拢嘴道:“若真像了泰山老大人便好了。”
他们又说了一会儿话,等待平宁郡主从宫中出来,盛紘便热情相邀他们在自己家吃个晚饭再走。
已经换回常服的平宁郡主气势依旧非凡。一件姜黄色绣遍地葱绿折枝的褙子,里头衬着月白缎小竖领中衣,下头一条墨绿长裙,露出一对小小尖尖的锦绣鞋头,上头各缀了一颗指头大的珍珠。
平宁郡主很客气的给盛家每一个孩子都备了礼物,长柏和长枫各是一块玉佩,两个女孩都是一串上好的明珠,圆润生辉,价值非凡。
老太太含蓄一笑:“郡主太客气了,怎如此破费,倒叫我们不好意思了。”
平宁郡主微微一笑,“是我不好意思才是。上午去宫里向皇后请安,皇后还特意问起马上就要科考了,元若书读的怎么样,还赐下几匹云昆锦。我打算用来娘娘赐的锦缎做护膝,好让元若科考时带上。”
老太太懂了,这是不好把礼直接回给皇后,便回给盛家。难怪她看长枫的玉佩格外好。
王若弗这时也有话了:“娘娘关心学子,赏赐了不少绫罗绸缎。说是来年春寒,入贡院可带上避寒。有什么蒲桃锦,纹似蒲桃花,富贵吉祥。虽然名贵,但毕竟是娘娘的一番心意,便想着尽快赶制出来给孩子们穿上。”
随后自然的将话头引到如兰针线好上,平宁郡主眼光闪了闪,瞥见一旁幼小娇憨的明兰,忽道:“我正要说这个呢。说起来我要谢谢你家六姑娘了。”
王若弗呆了呆,平宁郡主笑着把齐衡招过来,齐衡看见坐在一旁的明兰,她白嫩的脸色正一脸茫然。
齐衡好笑,说明原委。原来自明兰将精力都放到女红上后,盛老太太便吩咐明兰给两个哥哥做些活计。手艺虽然比不上绣娘灵巧,但好歹是做妹妹的一份心意,来日他们戴着也能想起明兰的好。
明兰立刻落实,齐衡某日来蹭饭,看见了觉着挺新鲜的,便也要了一对。
平宁郡主笑道:“衡儿,还不谢谢六姑娘,她小小年纪就这般伶俐,真是难得。”
齐衡撇了撇眉毛,道:“谢是要谢的,可账也是要算的。”
“什么账?”如兰惊疑不定的去看明兰。不期他们二人私下已经有了这么深入的交流,自己跟元若哥哥的交流还只停留在,每日庄学究课堂的那段时辰。
齐衡走到明兰面前,哼道:“你在我那护膝上绣了什么?”
明兰把小手一摊,无辜道:“没什么呀?考场里不准有字的,我就绣了个记号在护膝上,免的丢了呀。”
齐衡笑出一口漂亮的白牙:“就知道你个小丫头会赖!”然后转身对一个小丫头吩咐了几句话,转过来继续说,“她在长柏的护膝边上各绣了一颗小小的松柏,端的是苍劲挺拔,可是她在我护膝上绣了…哼哼…”
原来是一只小小的金元宝,等丫鬟将齐衡的护膝拿来后,众人终于知道是什么了。

王若弗失笑道:“这是何意?”
平宁郡主倒是看明白了:“哦,衡儿字元若,元宝的元,你便绣了这个?”
明兰红着脸点点头,一小下一小下的缩到长柏背后去,长柏也很讲义气的挡在前头。要说起来,长柏现在是越来越喜欢这个小妹妹了。
可爱懂事。不似皇后那般风流格调、外出招摇;也没有如兰的刁蛮任性。
长柏不止一次惋惜过,可惜六妹妹与他不是一母同胞。不然他再如何亲近都行。
大家看看俊秀飘逸的齐衡,再看看那只圆滚滚胖嘟嘟的小金元宝,顿时都笑了起来。
平宁郡主更是赞不绝口:“姑娘们生的喜人,我很是喜欢。可叹自己没福气,只有衡儿这一个孽障,要是能给我做女儿就好了!”
这话落在有心思的几人耳里,听得心惊胆颤,合着平宁郡主从来没有过和盛家结亲的想法?
不过平宁郡主又仿佛只是这么一说,因为她很快又聊到别的话题上了。
问起这几日怎未见到林夫人,连去给皇后请安也未见到人。当然有可能皇后今天没召见,王若弗不是也没去么。但是如果在家,有客到也不出来,就奇怪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