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by将月去
将月去  发于:2025年10月01日

关灯
护眼

掌柜的听完仔细看了镯子和耳坠,还取来了放大镜,看的时候低着头也不说话,大概在心里琢磨值不值得加钱。
看了一会儿,掌柜的开口,“活当死当?”
林秋然:“死当。”
本就是捡的,死当快些转手好。
掌柜的点点头,当铺收的东西转手就能往外卖,给太多,他们赚的就少了,只不过那边已经给了十五两,他道:“再给你加一两银子吧。”
林秋然深吸一口气道:“再加二两,镯子精美,耳坠子也是,好好清洗一下就能往外卖,老板倒手的功夫就能赚钱的。”
掌柜的一笑,“也罢,你家里若还有这样的东西,你还卖到这儿来。”
林秋然点了点头,她想了想,把盒子拿了出来,“你再看看这匣子。”
本来林秋然没想着匣子能卖钱,不过听掌柜的这么一说,不由深想几分,这匣子跟镯子是一起的,镯子能给这么多钱,那匣子在地里埋了那么久,只是锁腐蚀了,锁扣和匣子上面花纹还在,也没被虫子咬和腐烂的痕迹。
掌柜的瞥了一眼,来了兴致,“给我看看。”
林秋然把匣子递过去,掌柜的拿个放大镜翻来覆去地看,这个是方形扁的,上下都有花纹,就是锁坏了。
掌柜的道:“是紫檀木,料子不错,锁扣还是金的。”
他把盒子打开几次,上下左右四处都看了,最后说道:“盒子给你十两银子吧,这也是连着镯子卖,去别处应该没有这样的价钱。你也去别处看过,应该晓得。”
林秋然没想到盒子还能卖钱,价钱还不低,当初只顾着挖到金子欢喜,压根没想盒子的事,更未仔细看盒子上的锁扣是金子打的。
她点点头,“行,也是家里缺用钱,不然不会卖的。”
掌柜的点了点头,拿纸写了票据条子,让林秋然按了手印,一式两份,省着日后出了什么问题。
林秋然觉得,这东西应该更值钱,不然不会给二十七两银子的高价,这样的当铺,大约压一半价钱。
不过往外卖的东西,不能看原来的价钱。
把钱收好,林秋然和孙氏从当铺离开。
银子她贴身放着了,这回买宅子的钱是有了,今儿就能和赵广才说。
卖灵芝十两,卖金子二十七两,正好三十七两,就是宅子的价钱。

林秋然并不迷信, 可这会儿还是忍不住感叹,真是太巧了,刚好是三十七两。
若是刚挖到镯子时买, 也能买得起, 不过现在手里有余钱, 光镯子和盒子就卖了二十七两银子, 比林秋然算的还多十四两。等把跟于婶儿借的还上,再买了宅子, 给了中间钱和税钱,还能剩个十两。
林秋然对着孙氏笑笑, “娘, 咱们去跟爹说一声,然后去找赵广才吧。”
孙氏本来跑了这么多家当铺都累了,这会儿精神很足, 她点点头。这叫什么?这叫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些日子他们为钱操心,又是凑又是借的,原来钱早就齐了。
但银子嘛,多多益善, 多的攒着。
这首饰估计比这价钱还贵好些, 卖了有些亏,不如自家留着。但要紧着买宅子,以后再给秋然买别的好看的首饰, 金镯子金耳坠,都会有的。
二人先去南街找萧大石,今儿卖的是鲤鱼,烧了八条, 萧大石已经卖了五条,还剩三条,这还没过正午呢,不愁卖。
街上人多,孙氏没当面跟萧大石说镯子换了多少钱,只道:“他爹,你先卖着,我和秋然去找赵老板。”
萧大石一听这话,知道钱凑齐了,他让俩人放心去,摊子这儿有他呢。
林秋然和孙氏去了赵广才租的铺子那儿,铺面不大,前头挂着旗子,写着牙行,那日便是在这儿找的赵广才。
只不过门上落了锁,人不在,俩人就在门口等着。做牙纪的,一日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头跑,等了有两刻钟,赵广才从外回来,他见二人了先愣了愣,而后脸上浮起为难之色。
怎么又来了呢,买又买不起,还总是过来。
他刚刚去见别的客人去了,也是看林秋然看中的那座宅子。说了半天,那边有些松动,估计再磨个两日就能成了。
林秋然这一直没准信儿,他不能干等着呀。
赵广才虽然可怜林秋然没了夫君,一个寡妇怀着孩子不容易,可毕竟他是做这行的,就指着卖宅子过日子。
房子主人不肯压价,林秋然又没钱,他不能光可怜别人,若宅子卖不出去,他就没饭吃,自己还有一家老小要养。
他叹了口气,道:“林娘子,你们怎么来了。我跟你说实话,该帮的我都帮了,该说的也都说了,但是实在没辙儿。就是三十七两,宅子主人一文钱都不肯少,我这嘴皮子都磨破了,为了你的事儿都跑了好几日,你也是知道的……”
“你若实在想买,钱又不够,不如看看别的,别在这儿耗时间,你们过来一趟也不容易呀。”
宅子还没卖出去,林秋然笑道:“我知道,让赵大哥跑了好几日,也等了好几日,但我今儿过来不是讲价的,钱我们已经凑齐了,跟你说一声。不然赵大哥再去那边说一声,明日咱们把银子交了房契过了,该办的都办了,如何?”
赵广才又是一愣,“凑齐了!?”
林秋然道:“跟亲戚借了些,毕竟好宅子不等人,大不了以后再慢慢还呗。”
赵广才是松了口气,他道:“林娘子敞亮,这话说得没错,钱能慢慢赚,宅子等不得。只不过林娘子,这我事先也跟你提过一嘴,我不帮你白看宅子,收一分利,宅子三十七两,给我的三钱七十文就成,都是这个行情。”
赵广才怕林秋然又讲价,没准儿买宅子的钱凑了,这个却没有,“说实话,这个宅子我费心费力,跑前跑后……”
林秋然痛快道:“成。”
赵广才又道:“税钱是宅子价钱的两分,是交到官府的,跟官府也讲不了价钱。”
林秋然道:“这些我都知道,赵大哥放心。”
赵广才笑了笑,“行,既然银子你凑够了,我这就去主人家问问,你在这儿等我信儿就是。”
若是主人家没空,那明儿还不成,得两边都有空才能把事儿办了。
赵广才连门都没进就走了,孙氏松了口气,她还担心宅子被别人买了,还好没有。家里马上就在县城买宅子了,她冲林秋然道:“秋然,咱们别从这干等着,你饿了不,先吃口饭。”
林秋然也不知道赵广才什么时候回来,她看看左右,道:“旁边有个饭馆,先简单吃点吧。”
忙活半天,也中午了。
二人去旁边的饭馆,林秋然要了两道菜两碗饭。等吃完赵广才也回来了,赵广才顶着一头汗道:“林娘子,那边已说好了,明儿上午巳时三刻去官府过房契。”
赵广才回来得慢,刚他又跟上午看宅子的人说了一声,这处已经定了出去,等下午再带着他看别处。
那边也没真下决心,闻言略有失望,但也没说加价钱之类的话。不过既然答应林秋然了,加钱赵广才也不会答应。先来后到,不然传出去,他以后也没办法做了。
林秋然道:“那好,就按这个时辰,我们明日还来铺子等着,先看看宅子,再去官府。”
赵广才道:“放心,宅子肯定得看仔细了。”
林秋然道:“那赵大哥先去忙,我们也先回家了。”
林秋然心里的石终于头落地,这么多天,事儿可算尘埃落定,那宅子上次也仔细看过,林秋然还算满意。
二人打算南街,林秋然也不知道萧大石鱼卖完了没有。等走过去,桶里还剩一条。
孙氏悄声和萧大石说事妥了,萧大石黝黑的脸上露出一个笑。
街边人来来往往,等了一会儿也没人买鱼,林秋然懒得等了,她道:“娘,时辰不早了,先让爹吃点东西。这条咱们带回去吃吧,再从县城买点吃食,今儿有这么大的喜事儿,咱们晚上吃点好的。”
孙氏觉得这样行,出来一天,谁也不想开火。
她去旁边的包子摊买了俩包子给萧大石,萧大石吃包子,林秋然跟着孙氏把东西收好。
明日过来把房契过了,就没别的事儿了,宅子是现成的,还算干净整洁,找一日过来好好打扫一遍,再选个吉日搬家,日后就能住在县城了。
不仅如此,家里还有些存钱,没全给花光。后头不管是想做生意还是怎么着,都有本钱的。
林秋然和孙氏把桶盖上,刚用绳子给捆好,就有一穿着长衫书生模样的男子过来,他见已经收摊了,惊讶地问:“今儿这么快就卖完了?”
林秋然看他想买,说道:“就还有一条,看时辰不早了想收摊的,客官可要?”
男子说道:“要,卖给我吧,我娘子前些日子生了,就惦记这口。”
林秋然点点头,又把绳子解开,把鱼盛出来称重,“总共四斤二两,给三十三文就行。”
男子给了钱,他带了盆,林秋然把鱼给装上,剩下的汤也都给他盛上了。
按理说付完钱拿了鱼了就该走,男子看了林秋然半响,问道:“这位娘子是不是能做席面?我总听你公婆说起。”
总听,应该是常客,林秋然点了点头,“是,不过我恐怕接不了婚宴。”
男子笑道:“不是,是我女儿的满月宴,孩子满月了,想请些亲朋好好操办,不过估计就三四桌。”
他怕林秋然嫌席面小,不接。
林秋然:“我接席面不止看桌数,还看菜色、菜品样数。一般来说差不多的都是一日四钱工钱,若桌多需要提前准备,按日给工钱。满月宴一日就够,你要是定的话得付一半定金,不然跟别家撞日子,后面就接不了了。”
男人想了想,孩子已生下,今日初七,满月在下月初二,他道:“那我先给一半定金吧,下月初二满月。”
林秋然道:“好,客官家住哪儿,过几日我去你家定满月宴的菜单。”
男人说了家住何处,还把定金掏了,等男人走了,林秋然和着孙氏把摊收了。
孙氏不禁道:“今儿运气可真好。”
不仅镯子卖得贵,生意还开门红,这都没搬过来呢,就有活儿了,晚上是得吃点好的。
孙氏心道,家里也是许久没喜事了,当初萧寻走,孙氏觉得天都塌了,是林秋然决定留下来,儿媳在,孩子也在,眼看要搬到县城住,日子一日比一日好。
萧寻,你在天之灵,可得好好保佑秋然跟孩子。
三人在街上买了水果,还买了烧鸡、猪头肉、烧饼,打算晚上回去就不烧饭了。
林秋然还给萧大石打了二两酒,买酒的时候,萧大石还一个劲儿地说不要不要,可买完他就乐开了花,乐着乐着眼睛就有些湿润。
林秋然看在眼里,在心底轻轻叹了口气,萧寻走了的阴霾总算是驱散了,以后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等搬家就轻巧了,不用推着车来这么远。若是生意一直不错,林秋然打算租个小铺子,让孙氏萧大石卖菜,也能教教孙氏做菜,到时候只需要买东西、做菜、卖,她呢还是出门做席面。
林秋然还挺喜欢做席面的,一堆没处理的肉菜,按着步骤做成菜肴,累是累,但做这些的时候能把杂事抛之脑后。
不过不急,等搬过来再慢慢打算。
路过点心铺子的时候,林秋然又花了一钱银子买了两斤点心,等回到村里了,太阳已经落山了,好在饭菜都是买的,不用开火。
把东西放下,林秋然道:“娘,你先去于婶儿家把钱还了,给利息恐怕不会收,拿着点心好了。”
总共借了两日,虽说这钱没用上,但也看到了谁能往来谁不能,林秋然还想着,若是县城人手不够,就请于婶儿来。
孙氏去得快,回来得也快,“非说不要,我撂下就走了。”
萧大石道:“不能让人白借钱。”
林秋然点点头,很是赞同。她趁着这会儿功夫又洗了几根黄瓜,不然光吃肉腻人。
吃饭的时候孙氏把在县城的事跟萧大石仔细说了,林秋然就在一旁静静听着。
萧大石也听明白了,“那明个咱们就去县城买宅子,把宅子好好收拾收拾,算个日子就搬进去。”
林秋然道:“这个季节天气好,早点搬也能早点做生意,老家就等秋收再回来。”
再有马上中秋节了,林秋然希望可以从新家过节。
萧大石乐呵呵的,“我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还能去城里住,都说我老实不争气,但我有福气哈哈。”
孙氏道:“好了好了,别喝两口酒,就在那撒酒疯,明儿还得去县城,你少喝点儿。”
萧大石眯着眼睛把酒收起来,剩下的他搬新家再喝。
次日,天朗气清秋风送爽,是个好日子。
三人先坐牛车去县城,而后去赵广才的铺子,等了会儿房子的主人,一块儿去看了遍宅子,里里外外都看过,没问题了才跟着赵广才去衙门。
不过去官府过房契没花太长时间,因为林秋然碰见王主簿了,王主簿便把这事给办了。
王主簿也没想到,才几日功夫林秋然就来县城买宅子了,以后接席面肯定更方便,难怪不愿留在驿站。
赵广才和宅子的前主人也没想到,林秋然认识县城的官。二人的态度顿时好了不少,签字按手印的时候无比麻溜。
轮到萧家签字的的时候,林秋然说了他们都不会写字,王主簿道:“按手印也行,那房子记到谁名下?”
孙氏和萧大石齐声道:“林秋然。”
林秋然道:“秋是秋日的秋,然所以然的然。”
王主簿把房契写好盖章,买卖文书一式四份,前主人一份,官府和赵广才那儿各一份,林秋然这也有一份,不过这东西没啥用,日后再卖也不看,留存只是避免日后起争执。
东西各自收好,前主人把钥匙交给林秋然,“林娘子,恭喜。”
林秋然笑了笑,“多谢。”
从官府出去,赵广才也道了声恭喜,“日后林娘子再看宅子铺子还来找我吧,就算房价压不下来,中间钱也能给你便宜点儿。”
这回就就能便宜了,林秋然笑了笑,没解释她跟王主簿其实没什么关系,只是给大人们做过几次饭而已。
她知道,有这么个名头,在县城的日子能好过一点,林秋然道:“好,也祝赵大哥生意兴隆。”
事儿办完了,赵广才二人也走了。
林秋然和孙氏萧大石站在官府门口,她道:“娘,我们再去宅子看看吧。”
刚刚看宅子,是检查有没有什么地方坏了,不然等文书签了钱给了,前主人也不会认,这回去,是看看他们新家。
对林秋然来说,萧家不算自己家,但买新宅子有她出力,日后就在这儿住了。秋收林秋然也帮不上忙,估计不怎么回萧家村。
林秋然刚才看,多是看墙角房檐瓦片,有没有坏的缺的。这回看则是站在门口,看方方正正的宅子,看宽敞的窗户,看院子大不大,一边看一边想,后院能种什么,日后东西都放哪儿,鸡崽放在哪儿。
看到厨房,她想的是可以找人打柜子,放在墙角,再用布盖上,整洁好看。
屋子直接就分好了,孙氏和萧大石选了小一点的西屋,林秋然住在东屋。屋里空,也没什么东西,要过来住肯定得有床,把萧家村的搬来也成,再打新的也行,就是得等。
林秋然觉得窗下可以打一个妆台,旁边放衣柜。若是有钱了,弄个屏风,分里外屋,还可以给孩子打个小床,但不着急,等搬家了慢慢添置吧。
孙氏跟萧大石去了西屋,原本萧大石还觉得这儿没老家大,可是这边吊了顶,窗户大,屋里看着宽敞极了。
地也不是村里的泥地,地上铺着石砖,踩在上面挺干净的。萧大石就觉得,还是搬过来好。
“他娘,等回去我找村里读书的算个好日子,咱们也好搬家。”
既然来了,孙氏和萧大石又是闲不住,把屋里简单收拾了一番,把杂物都弄了出去。
弄好三人在附近饭馆吃了顿饭,又回来仔细收拾了一趟,锁门的时候,林秋然道:“等搬家了换把新锁。”
孙氏恍然,“还是秋然想得周到。”
三人赶着下午的牛车回萧家村,一到家,萧大石就出门请人算日子去了,林秋然歇了会儿,把屋里的东西收拾了收拾,收拾东西还没用上一刻钟。
也是原身才嫁过来不久,东西不多,两床冬被两床夏被,再有就是枕头、衣物,原身没有首饰,梳头的就是些头绳、蒙头发的布巾。
萧寻还有几身衣裳,林秋然本想扔了,可是对孙氏萧大石来说,也就这么点念想了。
况且,若孩子生下来,问起父亲是谁,林秋然至少能拿出件衣裳来。她会告诉孩子,父亲为国捐躯,让孩子日后以父亲为榜样,保家卫国用功读书。
林秋然把东西打包袱装好,又理了理钱。
老家的房契地契在她这儿,今天又多了县城宅子的房契。买了宅子后家里存银还有九两八钱,余着三百多铜板,其中还有刘氏借给她的。
林家村离得远,林秋然这两日没空,她打算凑足一百五十文,把钱还了去。
过了两刻钟,萧大石回来了,“定好了,八月十二搬家,卯时搬过去就行。”
最开始看得初九,只不过日子有些赶,就往后看的十二。
林秋然觉得这天行,她道:“娘,那我回趟娘家,把借我娘的钱还了。”
孙氏哎了一声,又道:“秋然,十二搬家,请你娘也过来。”
孙氏虽不喜余氏,可是刘氏对林秋然是好的,便是想女儿改嫁,那也都是为了林秋然好。
林秋然笑着点点头,“好。”
林秋然一路走回了林家村,她到的时候孙氏正在院子里洗衣裳,见她来了眼睛一亮,“秋然!”
林秋然刚想说话,余氏就从屋子里出来,“哟,我说谁来了呢,又来借钱呀!”
林秋然没搭腔,刘氏赶紧擦擦手,她对余氏道:“你少说两句,秋然快进屋。”
林秋然跟着孙刘氏进了西屋,刘氏还把门关上了。
林秋然把荷包拿出来,“娘,这里面是一百五十文,钱先还你。”
刘氏本也没想着这钱能还,她道:“你用钱的地方多,拿着就是了。”
林秋然道:“现在不缺钱用,对了,十二我们搬家,以后就搬去县城住了,那日娘过来吧。”
刘氏震惊道:“搬去县城!”
林秋然:“嗯,借钱就是为了买宅子,开始没定下来,就没跟你说。现在宅子买了,打算先搬过去。钱我公婆凑了凑,这几日又赚了些,先紧着你这儿还的。”
刘氏震惊得不知说什么好,这才过了多久,就买上宅子了,“县城的宅子贵不?”
林秋然道:“还挺贵的,但我说买,为了孩子好,公婆就答应了。”
刘氏又问她咋赚钱,林秋然道:“做些菜去卖,我还在县城接了几个席面。”
刘氏点了点头,不住地说好,“成,十二娘给你暖房去,我闺女真是出息。对了,房契写的可是你的名字?”
可不能写孙氏和萧大石啊,那宅子算谁的。
林秋然知道刘氏担心,点头说了声是,还道:“如今家里我管,公婆都听我的,娘你就别担心我了。”
刘氏没想到孙氏和萧大石竟然愿意写林秋然的名字,便是钱有林秋然赚的,肯定也有他们的养老钱,那对秋然的确不错,既然这样,留在萧家也挺好。
刘氏当初让林秋然嫁过去,除了萧寻人高马大一把子力气外,也看孙氏和萧大石性子好,她拍拍林秋然的手,“挺好,不早了,你先回去吧。走路当心点儿,不能磕了碰了。”
林秋然道:“等过些日子我再来看你,对了,暖房那日别带我嫂子来,我看她就生气。大喜的日子,别给我添堵。”
刘氏道:“你嫂子那也是刀子嘴……”
林秋然微笑,刘氏不再说了,“行行行,不跟她说就是……”
刘氏送林秋然到了村口,送完她就回家了,衣裳还得洗,余氏从屋里出来,哼了一声,“上回来还知道拿俩鸡蛋,今儿就空着手来,也好意思。”
刘氏本想辩驳,可想想说了出来余氏只会追问,暖房那天真要过去,只会给秋然添堵……想了想,她决定不说了,秋然本来就不很容易了,不能再让余氏祸祸。
从林家村回去,酉时二刻,孙氏已经烧好饭了。
孙氏问道:“秋然,明儿还卖鱼不?”
林秋然道:“还有七条鲤鱼呢吧,给卖了吧。娘,明儿顺便告诉一声,咱们歇业几天。十三号不下雨的话就来摆摊,上新菜,有红烧肉。”
既然搬到县城,做菜卖肉都方便得多,摆摊时间也能长些。林秋然昨儿看,有不少回头客,等摆摊久了,客人肯定更多,如今是秋日,天气凉爽,这几个月,林秋然不急着铺子的事儿。
孙氏点点头,林秋然又道:“娘,暖房那日可还请别人?”
别人不知,但于婶儿肯定得请,借钱的时候二话不说,搬家肯定得请她过来。
其他人林秋然就不知道了。
孙氏道:“把你于婶儿叫着吧,请一家子都过来,也热闹热闹。”
萧家三人,林秋然亲娘刘氏,李家五人,加一块儿九个,正好一桌。
林秋然道:“娘,直接喊来吃饭恐怕不来,不然这么着,请他们帮忙搬家,顺便留饭。”
乡里乡亲,暖房也就图个热闹,带些瓜果蔬菜,送点柴火寓意添财就行了,若是直说,恐怕只于婶儿一个人来。
上次林秋然给于婶儿十文钱,她怎么都不要。还钱送点心也是,若非孙氏撂下走了,估计还得塞回来。
孙氏觉得有道理,“那就这么着,我明儿去说。”
林秋然打算好好弄一桌,得有鱼,寓意年年有余,红烧肉是说以后的日子红红火火。她还打算做一道宝塔肉,这个较为费事,最考验刀工,寻常也不做,这不是过下个月接了个周岁宴的席面,宝塔肉形如宝塔,一节比一节高,寓意好。
若是做的好,日后县城谁家孩子办满月宴、周岁宴都找她。
林秋然觉得若想一直给人做席面,必须得有几道招牌菜,红烧肉暂且算一道,别的也得有。招牌菜不管是味道还是样子,都得能让人记住。
搬家那日都是自家人,菜的份量大些,弄六道就成。多了林秋然也做不来,毕竟那日忙,再做两道素菜,也就差不多了。
次日下了场雨,鱼也没卖成。
林秋然选了条蔫巴的烧着吃了,孙氏冒雨出去了一趟,回来喜道:“你于婶儿说了,十二过来帮咱们搬家。”
这两天收拾出来的东西还不少,一俩板车恐怕装不下,有人帮忙可真是太好了,就不用再回来一趟。
次日萧大石早起又捞了三条鲤鱼,捞的不多,但加上以前养在桶里的,足够去街上卖了。
等二人回来,林秋然问:“娘,可说了这几日不过去了?”
孙氏道:“我都说了,我还和周围的摊贩说了呢,若有人来问就告诉一声。”
但没人问席面,就那日一个。
林秋然笑了笑,孙氏想得比她周全。
初十又下了一场雨,不过第二天就雨过天晴了,当日晚上,萧家已经把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收拾装点好,不怕淋的那些,先放在了板车上。明儿搬家要早起,怕都堆到明天早上弄忙不过来。
除了床,其他家具都已拆开,等到了县城再给装上。
林秋然屋里已经空荡荡了,就剩床和铺盖。睡前她摸了摸肚子,她感觉肚子好像大了些,“明儿就搬家了,今天咱们早些睡。”
林秋然一直没害喜,也没什么反应,她现在还没习惯自己肚子里有个孩子,也不习惯要做母亲。不过既然决定了要生下这个孩子,那她也会尽所能把孩子教养好,抚育成人。
一夜无梦,次日,天还没亮林秋然就被孙氏叫起来了,“秋然,你也起吧,一会儿把你这屋床拆了。”
家里大件的东西孙氏和萧大石都弄上车了,他们是弄完了才喊林秋然起来的,等会儿于婶儿他们过来,再把剩下的东西搬到李家车上,差不多就能直接走了。
林秋然点点头,换了片刻就起来了,简单梳洗了一番,刚要把铺盖卷起搬出去,孙氏没让她动,她就抱着个小包袱,里面有几件衣物,而房契、地契和银钱她都贴身带着。
林秋然出去看了看,板车上什么都有,笼子里是鸡,还有新鲜的菜。孙氏想着到了县城,院子的地也没种,先把家里的带过去,能省钱。
其余乱七八糟什么都有,凳子、筐子、箱子……林秋然看了看,于婶儿一家也过来了,于婶儿还带了一捆柴火。
林秋然道:“李叔于婶儿,今儿辛苦你们过来。”
于婶儿家两儿一女,都还没成亲。最大的儿子十六岁,最小的十三,闺女八岁,模样和于婶儿很像。
李叔摸着脑袋,有些不自在,于婶儿笑了笑,“有啥辛苦的,他爹,你快去帮忙。”
李叔带着俩儿子帮着搬东西,于婶儿欣慰地看着林秋然,“你们这挺好的。”
她跟孙氏关系一向好,眼看着孙氏和萧大石从丧子之痛里走了出来,以后就要住进县城了。于婶儿欣慰之余,更感叹不容易。
也是林秋然能干,带着孙氏和萧大石卖菜做席面。可是林秋然也是刚没了夫君,为了孩子撑起一个家。所以萧家赚再多钱,于婶儿也不眼红,那是人家自己的本事。
林秋然笑着道:“还得多谢婶子帮我跟于家说,不然也没后头的机会。”
于婶儿大大咧咧道:“哎,那是靠你自己,你不说我都忘了这回事儿了。”
林秋然心里划过一股暖流,有的邻居,比亲戚还好。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