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by将月去
将月去  发于:2025年10月01日

关灯
护眼

以后若是找不到便宜卖菜的,还真能去村里收,这都入秋了,各家菜多得吃不完。
人工暂且不算,调料、柴火、肉菜便是今儿的本钱了。
林秋然认真数钱,都是铜板,从一到一百,二百、三百……九百……这都九百多了。
数完,总共是九百三十六个铜板,抛去本钱四百八十文,调料什么的先算二十文,那赚了四百三十六文呢。
林秋然觉得今儿赚得真不少,但仔细想想也正常,毕竟光买三十斤五花肉就得三百钱,全卖光就能回本了。再卖菜,六十斤菜一斤七文,都是赚的。
孙氏和萧大石一看有这么多钱,心里高兴极了,萧大石还道:“他娘,秋然,那咱们一天就赚了近一两银子!这也太多了!”
以前赚得最多的时候是卖鲤鱼,卖了二十多条,一天赚了近八百文。
孙氏高兴得笑了两声,很快她道:“啥呀,还有本钱呢,你忘了肉跟菜都是买的了?”
萧大石挠挠头,“嘿,还真给忘了,以为都是赚的。”
孙氏:“瞧你这脑子,早上刚买的,下午就忘了。”
林秋然笑着道:“娘,那也不少了,都赶上去做席面赚的了。”
相对来说,还是在家做轻巧,有时候做席面好几张桌,这才多少。林秋然把零头三十六文交给孙氏,孙氏出门买东西,手里没钱不行。
知道赚了钱,孙氏和萧大石干劲满满,能赚钱明儿继续卖呗。孙氏问道:“秋然,你说换菜色,那明儿卖啥?”
林秋然道:“明日做尖椒酿肉吧,菜就买豆腐和尖椒。肉三十斤,后腿肉就行,尖椒买四十斤,豆腐三十斤。对了,明儿我还得去一趟赵家,下午去,我不在家不用担心。”
孙氏问:“哪个赵家呀?”
林秋然说道:“就是办满月宴的那个,定金给了,我去他家把菜单给定了。”
这也好几日了,早定下早安心。

第二十三章 老家亲戚
孙氏还记得这家, 生了个闺女,要办满月宴。那男子提起妻子女儿时眼睛都是亮的,是个好父亲。
当时孙氏还有些诧异, 倒不是她重男轻女, 只不过世风如此, 多是家里添丁才大办, 这家生个女儿也高高兴兴的,挺好。
孙氏是觉得男女都好, 只不过,这个世道女子活得艰难, 看林秋然就是了, 夫君没了,不管是留下还是改嫁,都要被流言蜚语所扰。林秋然的孩子, 不管男女孙氏都知足。只不过为娘俩以后打算, 还是生个儿子好一点。
等孩子长大了,能护着的林秋然。若是女儿,他们日后走了,娘俩容易受欺负。
孙氏压下心里复杂的情绪, 问:“我跟你去吧, 让你爹自己卖。”
林秋然笑着道:“不用,就过去定个菜单。”
也不用备菜,她自己过去就行了。就问问一桌几道菜, 赵家人的口味偏好。
这种席面林秋然做过很多了,对她来说还算容易。
孙氏见林秋然一个人行就点了点头,萧大石嘴有点笨,没她卖得快。
次日, 天有些阴,不过不像要下雨的样子。萧大石就出门把肉和菜买来了,他回来也就卯时三刻,接着孙氏开始收拾。
刚把菜洗好,早饭做好,孙氏才叫林秋然起来了。能多睡会儿就多睡会儿,她从不催林秋然早起。
林秋然起来看,肉是一大块,青椒都给洗了,豆腐没动。二人不知道这菜怎么做,所以先给收拾成这样。
孙氏:“肉是炖还是咋做,切成啥样,让你爹弄,你爹力气大。”
林秋然道:“爹,你把肉剁成馅儿,猪皮儿留着,不用往里放。娘,尖椒去蒂,辣椒籽扣了,这个辣手,隔层布或是用筷子。”
做尖椒酿肉便是把肉馅儿塞进尖椒里,一块烧好之后味道鲜美,还带着独有的香辣味。跟别的肉馅儿做出来的菜味道不一样,也不似炖在一起的味道,完全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林秋然觉得这道菜不仅是好吃,比起其他菜更下饭,辣味不重恰到好处,肉馅儿带着椒香味,尖椒软烂,吃着又有股肉香。
既然做了尖椒酿肉,素菜肯定就烧尖椒,豆腐和尖椒肉搭着也不错,把豆腐煎一煎省着散,就用剩下的汤烧,普通人家买不起肉,用这个代替,也能下两碗饭。
后腿肉九文一斤,豆腐两文,尖椒四文,林秋然和孙氏道:“尖椒酿肉卖二十文一斤,其余的菜六文一斤。”
还有大块猪皮,林秋然打算做成猪皮冻,眼下天凉快了,井水冰着应该能成冻。不管是在家吃还是卖了都行,甚至能用猪皮冻做些灌汤包,这些日子早上要么煮鸡蛋要么鸡蛋羹,也吃腻了。
这也赚了钱,不能光攒钱不花呀。
孙氏和萧大石对她挺好,家里什么好的都可着她先吃,只不过孙氏做菜手艺就那样,让她做别的也做不出。虽然厨艺差,但是卖东西卖得好,有孙氏在,林秋然可是轻巧不少。一家人,互补着点也挺好。
等萧大石把肉馅剁好,林秋然用菌菇鲜、十三香和盐糖调味。肉馅调好之后,跟着孙氏用勺子把肉馅儿灌进去,灌好抹层生粉封口。
这个是最费事儿,得一个个弄,肉馅儿都得添满,弄好之后,林秋然先把青椒表皮煎过,然后再烧,味道不能太咸,因为肉馅儿本就是有味儿的。
若是家里再有钱些,还能做青椒酿虾滑,林秋然觉得那个味道更好。
这个烧完再炖青椒豆腐,弄好之后,孙氏和萧大石就出门了。林秋然歇了会儿,收拾干净把门锁上,出门去了赵家。
赵家住在城南,这个地方林秋然还去过,当初看宅子的时候,赵广才先带着他们看的二十五两的就在那边,这地方租户多。
萧家住在余安城的东南,两家离得不算远,走路近两刻钟,林秋然找过去,枫林街第二条巷子的第三家……
门开着,林秋然想进去,却看见院子侧对门口站着俩人,一个是那日买鱼定满月宴的赵实,还有一个大娘,看五十多岁的,叉着腰,看起来不太好招惹。
俩人相貌有些像,林秋然没急着进去。
大娘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娶了这么个搅家精,还生了个赔钱货,多大的功劳还让我来给伺候月子,你可是娶了媳妇忘了娘,不知道她给你灌了啥迷魂汤,家里都不管了,非要搬出来住。”
“我跟你说,早点搬回去,租宅子住像什么样子,脸都被你丢尽了!”
赵实道:“娘,你若不愿意照顾婉娘我就自己照顾,你不必说这些话的,婉娘也没给我灌迷魂汤。搬出来,只是因为我自己看出来你心疼二弟,我这些年赚的钱全搭给二弟了,哪怕娶妻了还要那样。我只恨看明白的晚,让婉娘跟我受了一年多的苦!”
赵实深吸一口气,“搬回去做什么,还像原来一样,给二弟当牛做马?”
赵母急了,“你弟弟读书好,日后做了大官,肯定对你好呀!”
赵实摇摇头道:“让他不必记挂我,你也请回吧。”
他指了指门口,恰巧看见林秋然了,他敛住神色,“林娘子,你来了。”
林秋然点点头,没说自己过来做什么,更没多言,各家都有私事,当没看见就行了。
赵家的事儿也容易看明白,家里孩子多,老大辛苦赚钱,做娘的却偏心弟弟。从前在家里做老牛,如今不愿了,当娘的反倒是觉得儿子不对,还想着是被儿媳撺掇的。
林秋然当时也奇怪,满月宴请的人也不多,自家都能操持,毕竟请人一日也不少钱,原来是家里无人能帮忙。
赵母没走,指着林秋然问她是谁。
赵实无奈道:“婉娘为我生了女儿,自然要庆贺一番。你不愿来帮忙,我只能请人来。”
赵母道:“一个丫头片子你花那冤枉钱干啥,把钱给我,我来弄!”
林秋然心里一惊,还好之前收了定金。
赵实无奈一笑,他说道:“如今便是你愿意我也不用了,你偏心二弟,就算来帮忙也是来挑三拣四胡乱应付。孩子满月那天你也别来了,娘,我真心盼着日后你真心孝顺的那个能伺候你终老,这些年我往家赚的银子不少,十二岁就出来做学徒,赚的银子都给了你,就当报答你的养育之恩了。”
赵母被气得不轻,指着赵实鼻子骂,“有你后悔的时候,你个不孝子,你丧良心啊!”
赵母连着骂了许多句,林秋然微低着头,不敢乱看。
赵实把赵母送走了,回来跟林秋然道:“让林娘子见笑了。”
林秋然道:“无妨,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今儿是来定菜单的,赵哥娘子可在?”
这家一看就是娘子当家,林秋然就不多跟赵实废话了。
赵实带着林秋然进屋,“本来想办四桌,估计这回只有三桌了。不过放心,钱肯定照旧。”
赵实原本想着以前的事就过去吧,他娘对他不好,可毕竟生了孩子是大事,又是亲娘,总该为他高兴,没想到今儿让他娘过来,不仅什么都不管,张口闭口就是婉娘不好,给他灌了迷魂汤。
明明婉娘嫁过来时,很是孝顺。
想想从前两年他们还没搬出来,赚的钱全交给赵母,可是吃的用的却比不上他二弟,二弟成亲后更甚,婉娘眼泪都不知流了多少,赵实只恨没早些搬出来。
如今搬出来,虽是租的宅子,但日子慢慢变好了。赵家人不必请了,请来也是添堵。
林秋然跟着进了屋,她见赵实娘子坐在床上头上包着头巾,屋里还有一个年纪大的在忙活,估计是赵实丈母娘。二人神色不太好看,但见林秋然进来二人还是笑了笑。
林秋然道:“我今儿过来是为了定令爱满月宴菜单的。”
婉娘说道:“林娘子,差不多三桌,一桌十个人。菜就按一桌八道算,你手艺好,做什么你看着来就是。”
林秋然道:“荤菜素菜怎么分?”
看着来也得考虑赵家家境,自然是肉菜更好吃,可不能全是肉菜,她能做,却不知赵家有没有这么多钱。
婉娘看了一眼女儿,小家伙在襁褓里安静睡着,她道:“两道凉菜,六道热菜,荤菜三道四道都成。”
林秋然就订了红烧鱼、宝塔肉、红烧肉,荤菜说三四道都成,先定三道好了,若觉得不够,自然会加。
素菜有烧茄子、尖椒豆腐和八宝饭,剩下两道凉菜,是雷椒皮蛋和拍黄瓜。
这菜色赵家人挺满意的,赵实还道:“林娘子这几日可有空,我认识一朋友,在大户人家做厨子,这不马上中秋了吗,他的手艺府里人都吃腻了,本来是想着从酒楼定些菜,但我说过你烧的菜味道好,就想让你过去试试。价钱不必担心,就是得做些可口样子还好看的菜。”
若是林秋然今儿不来,赵实也会找去的。就是林秋然总是接席面,不知这样的接不接。
赵实现在是做点小生意,要养家糊口,得想方设法赚钱。那边说了,如果成了,会给他一钱银子的中间钱。
林秋然道:“哪家?”
赵实说道:“咱们余安城最有钱的徐家,往年这个时候都跑生意,今年中秋回家了,总之家里是不缺钱,老爷吃得高兴了,林娘子以后接席面肯定更容易。”
大户人家都有厨子,徐家这样的,恐怕不止有一个,中秋家宴却要请外人做,大约是为了讨主子欢心。
中规中矩不出错,但是做得好能拿赏钱,至于请人的钱,自然是算在采买的例钱里不用自己出。
赵实说得不错,若是主人家吃得高兴,再想吃这个菜不还得找她?
就算不喜欢吃,私下找的,也怪不到她头上。
林秋然问:“可知做几道菜?给多少钱?”
赵实说道:“做个三四道就行,不过得试菜,成了给半两银子。”
林秋然点点头,“行,今日试菜还是明日?”
今天都十四了,明日就是中秋,赵实说道:“今天下午我带你过去。”
二人约好在哪儿见面,林秋然就回家了。
等林秋然走后,赵实把孩子接过来,让婉娘先睡会儿。
婉娘道:“我不累,这就是你说的那个夫君没了的烧菜师傅?”
赵实点点头,如今他有了女儿,听到这些事儿,心里会觉得可怜,“那可不,一个人操持家里的事儿。唉,不过我不全是为了帮她,这事若能成,咱们还能得一钱银子呢。”
什么都不干,就赚钱,这可是好事儿。
婉娘笑了笑,“那倒是,估计能成,林娘子做菜味道好。”
赵实道:“如果是满月宴办得好,英儿周岁宴咱们还请她。你看英儿这般可爱,我可得好好赚钱,多给她攒银子挣嫁妆。”
婉娘笑得比蜜还甜,纵然刚嫁过去日子不好,可是赵实能搬出来,现在很不错了,她娘家帮些忙,婆家没指望无妨,日后也不用操心上心。
林秋然从赵家离开后,先去街上买了两斤月饼,一斤豆沙一斤枣泥,明日中秋,家里月饼还没买。
她倒是想吃蛋黄莲蓉的,以前也会自己做,但现在卖菜,林秋然想专注一样,现在没炉子也没空,先买点尝尝得了。
等她到家,孙氏和萧大石已经回来了。这会儿差两刻才到未时,但一看菜都卖光了,林秋然不禁道:“娘,今儿卖得这么快!”
孙氏道:“今儿来买的人可多了,菜卖得也快了。”
孙氏还觉得有些不够卖呢,再多一点也能卖光。
林秋然想,明儿可以再加些菜,中秋过节,生意肯定好。估计也是看这边人多,兴许这两天客人越来越多,等这几日过去了,生意就稳定了。
林秋然道:“娘,明日加菜吧。”
孙氏听完一愣,这两天忙着做生意赚钱,别是忘了明儿中秋,“秋然,明天还卖呀?”
林秋然说道:“卖,对了,今天下午我还得去试菜,说是徐家晚上要办宴席,做几道就行,给的钱还多。”
孙氏乐意赚钱,但是过节的日子,她不想林秋然还忙,“不然就歇一天,赚钱没够呀。”
林秋然道:“娘,等我月份再大些,也不方便一直做菜了。再说赚钱也不耽搁过节呀,明天晚上娘烧菜,等我从徐家那边做好了,咱们一块儿过节不就行了,今儿我还买了月饼,明日吃条鱼。”
孙氏点点头,往外卖的林秋然做,家里吃都是她来。她常看林秋然做菜,也管烧火备菜,就按照林秋然的步骤做,放点香料也比之前好吃。
林秋然还不知道是做好送过去还是去徐家做,若是去徐家做,还能卖些十三香菌菇鲜再赚一笔。
试菜她打算做青椒酿虾滑,赵实都说了徐家是大户人家,做生意的,那指定是能买到虾,有虾虾滑她就能自己做。这个菜要摆上去,试菜肯定能过。
秋季丰收,什么都有,林秋然能做的菜也多了。
孙氏道:“明儿咱卖啥?”
林秋然道:“红烧鱼吧,过节家家户户桌上都有鱼,咱们做好就省着他们再做了,素菜还买豆腐跟尖椒。”
这两样跟红烧鱼搭配起来还不错,尖椒的辣味也能压住鱼的腥味。
孙氏觉得这样也成,让萧大石下午去跟摊贩订鱼,先买三十条。
这提前订订得又多,价钱能给便宜一些,也就多费事跑一趟的事儿,但本钱就能低了。
今天赚的钱,林秋然还数了数,总共九百一十二文,虽不及昨儿的流水,但是本钱也低,只有四百六十文。
下午林秋然好好睡了一觉,醒来就跟着赵实去了徐家试菜。
林秋然不止看到一个烧菜师傅来试菜,她过去的时候还等了会儿才叫她进去。
林秋然进去的时候赵实就在外头等着,过了半个时辰林秋然出来。赵实问道:“可成了?”
林秋然点点头,“嗯,成了。”
和她想的不太一样,她以为只是厨子的主意,结果是府里的管事盯着试菜,他们对入口的东西讲究,连十三香和菌菇香都没让林秋然用,不过林秋然在厨房找了香料,自己磨了一点。
她打算卖卖香料呢,眼下连说的机会都没有,不过她还是打算做两罐新的,明日带过来。
试菜林秋然就做了尖椒酿虾滑一道菜,试完菜管事尝过就点头了,明日她做这道,还有宝塔肉红烧肉。
总共三道菜,给半两银子,定金给了一半,很是痛快。
林秋然心里高兴,回来还从街上买了两斤肉,打算晚上做猪皮冻,明早包灌汤包吃。
日日吃鸡蛋,她也吃腻了。如今家里赚钱,她吃好一点,孙氏和萧大石也能吃好点,这几日醒的时候两人早饭也吃完了。
不用想都知道二人糊弄,稀饭饼子,倒是每日给她蒸三个鸡蛋。
回家之后,林秋然把猪皮焯水之后切条炖上,如今这个天猪肉放一晚倒也无妨。
次日一早,她听见外面的动静就起来了,先去看了看猪皮冻,已经成型了,再看家里,孙氏在洗衣服,萧大石出门去买鱼了。
孙氏隔两天就得洗一次,这个天做菜也出汗,得勤快些,她道:“还早,多睡一会儿。”
林秋然道:“昨儿睡得早,醒了就起了。”
“娘,我先蒸包子去。”
孙氏哎了一声,心里疑惑,咋早上包包子,这会儿发面还赶得上不?
林秋然去了厨房,把肉馅儿和猪皮冻混在一起,也没发面,擀了薄皮包灌汤包直接上锅蒸熟。灌汤包,要的就是一咬流汤的口感,连葱姜水林秋然都多抓了一碗进去。
等萧大石回来包子也蒸好了,林秋然招呼俩人吃饭,“娘,今儿中秋,我们一块吃饭。”
孙氏温柔笑笑,“嗯,我这把衣服晾上就行了。”
俩人没吃过这个,夹起来包子皮透亮,都能看见里面的汤。
林秋然只嘱咐了句小心烫,就没再管了。
她尝了一口,味道不错,若是猪皮冻用高汤熬,味道肯定更鲜美。
喝完汤,林秋然才吃包子馅儿,她喜欢的馅儿的是不成丸,有嚼劲吃着又不散,这是萧大石昨晚用刀背剁的,口感刚刚好。
孙氏知道里面有汤,但吃得时候还是吓了一跳,鲜美的汤直接流到了嘴中,味道没得说。
这可是好吃,就是做着费事。
每一回她都觉得林秋然做的菜已经够好吃了,可是再吃别的,就会觉得以前自己见识短。
孙氏让林秋然多吃点,林秋然吃了六个灌汤包,又喝了碗鸡蛋汤。
两斤肉包的包子不少,吃完她道:“天热,你和爹都吃了,别放坏了。”
孙氏和萧大石节俭惯了,这么好的东西真怕放坏了,每回林秋然这么说,都会吃得一干二净。
林秋然吃完先去烧鱼,洗干净手刚给两条鱼裹了面糊,她就听见门口热热闹闹有动静,再抬眼,门口进来一群人。
可不就是一群,走在最前头的是个六十多岁的婆子,头发花白,拄着拐杖,人有些瘦,髋骨高,看起来有些刻薄。两边搀着她的妇人看着还算年轻,三四十岁的样子,后头还跟着几个,从老婆子这儿分了两拨,看着像两家人。
这几个林秋然一概不认识,她下意识看向孙氏和萧大石,二人都站了起来,脸色变得很难看。
林秋然突然想起那日在赵家,只不过在赵家她是在门口看着,在萧家她在屋里,当日也没这么多人。
萧大石从屋里出去,挡在台阶前,他皱着眉道:“娘,你咋来了?”
林秋然细看这几人跟萧大石有两分像,她听孙氏说过,萧大石在萧家村还有些兄弟,只不过好些年前关系就断了,具体原因孙氏没说。
但是亲兄弟之间关系断了,大约闹得很不好看。
白氏拄着拐杖进来,眼风斜着看萧大石,“我咋就不能来了,自己儿子搬家,搬到县城住,我还是听别人说的。你真是翅膀硬了,长本事了!”
孙氏包子也不吃了,从屋里出去,但没吭声。林秋然看了眼外头,继续给鱼裹面糊,鱼和菜都买来了,肯定得做,这都杀了不能这么放着。
这几人穿的都是布衣,估计白氏左边的是一家,右边的是一家,几人进来后,眼睛就一直看宅子,有个七八岁的男娃抬眼看进厨房,拉着他娘道:“娘,有鱼!还有包子。”
“嘘,等会儿,中午就能吃了。”
萧大石脸色更难看了,林秋然不禁想,屋里都没让进,还想来吃饭。
白氏瞪了眼孙氏,又看向萧大石,“萧寻走了你不跟我说,搬家也不说,我都不知道你有没有把我这个娘放在眼里!”
萧大石道:“该说的二十年前就说清楚了,时辰不早了,以后你们来县城,不用特地来看我们。”
当初说的好好的,以后各家过各家日子,这会儿又来是为何?
白氏拔高声音道:“你是我儿子,我生你养你,你就得孝顺我,这是天经地义。再说,萧寻走了,以后谁给你养老送终,还不是指望你的侄子,你这会儿断得干净,以后有你后悔的时候。”
孙氏看不下去了,她道:“不敢劳烦,我们有秋然呢!”
儿子没了,媳妇儿还在,用不着别人。
白氏道:“儿媳妇顶个屁用,就算她肚子里有一个,能不能生下来还得两说,就算生下来是男是女也不知道。自家人不知道护着,偏偏护个外人!等哪天她改嫁了,有你们哭的!”
眼看萧大石孙氏要送客,白氏小儿媳李氏扯了扯白氏的袖子,“娘,你这说啥呢!”
李氏道:“大哥大嫂,娘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好意也成坏话了。三娃,你快喊大伯大娘呀!”
三娃不过四五岁,眼睛挺大,对着萧大石喊了声大伯,又叫孙氏大娘。
李氏笑着道:“大哥大嫂,娘这些天总记挂着你们,还说萧寻走了,以后三娃给你们养老送终。都是一家人,过去的事儿就过去吧,何必记在心里膈应人呢。”
李氏拉拉孩子,“三娃,你快去找你大娘和嫂嫂。”
三娃盯着鱼,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林秋然怕他进来,她从厨房出来,把门关事,“慢着,按理说你们也是长辈,我做晚辈的不该插嘴。”
“可是做辈的没个长辈样,做晚辈的也不用尊着敬着了。你们今儿若真是为了我爹娘日后打算,怕他们没人管而来,我还真能说声大义,可是这么一家人过来,进门就是骂,连哥嫂伯娘都不喊,还是看我爹娘脸色变了又说起好话。看你们一个个,眼睛就黏上宅子了。
为了什么不用我多说吧,你们哪儿是为了我爹娘以后,分明是想把这宅子占为己有,口口声声说侄子为他们养老送终,可是我爹娘这么多年都就没见他们孝敬,就这样的人谁敢指望。”
林秋然看门口围过来几个人,是左右邻居,她又道:“今儿可是中秋,连礼都没有,就这侄子,哪来的孝心。再说了,我娘就算去邻居家说个事儿也会带两把菜呢,你们倒好,上门连个葱都不拿。”
白氏气得直哆嗦,指着林秋然骂不孝,她看着萧大石,“你就让她这么跟你娘说话。”
李氏:“秋然,你可是误会了,我们今儿不就是为了大哥大嫂的以后,你便是要把孩子生下来,也是要改嫁的……大哥,你是男人,一家之主,咋让儿媳妇骑头上呢。”
萧大石本来也让林秋然管家,那咋了,连宅子都是林秋然的名字,现在林秋然就是一家之主。
林秋然道:“今儿我把话撂着,萧家就是我管。爹娘,你们要是想孝敬他们,那就搬回萧家村去住,要是想留在这儿,那就听我的。”
白氏道:“这是我们萧家的宅子,凭啥搬走,你一个外姓人,轮得着你在这儿说话!”
白氏胡搅蛮缠的功夫孙氏领教过,萧大石也领教过,孙氏拉了拉萧大石,给他使眼色让快点把人弄走。
白氏拄着拐杖砸地,“老二家的老三家的,咱们今儿就在你大哥家过中秋了!”
林秋然就没见过这么没脸没皮的人,她弯腰捂着肚子,道:“娘,我肚子疼!”
孙氏和萧大石脸都吓白了,林秋然指着那边一群道:“娘,都是他们气的……”
白氏更吓一跳,萧大石人老实,可逼急了什么都干得出来。左右邻舍指指点点,“这可好,为了宅子什么都干得出来,你们看看!”
白氏拍拍李氏的胳膊,“走,快走!”
林秋然这儿出了事儿,左邻右舍看热闹的也都走了。
孙氏她急着道:“娘这就给你叫大夫去。”
萧大石眼眶都湿了,林秋然冲孙氏眨眨眼,小声道:“娘,我没事儿。”
孙氏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没事儿?”
林秋然看看门口,“他们都走了吧,我这不是想个法子嘛,不然得什么时候走,还真留下吃饭呀。”
孙氏道:“那倒也是,可也不能这么吓人,刚真是吓死我了。真没事儿?”
林秋然摇摇头,直起腰来,这孩子皮实,如今也就显怀些。
林秋然:“你看,真没事儿。我烧鱼吧,他们应该是回去了,还得过中秋呢。”
差两刻巳时鱼做好了,孙氏出门前,嘱咐林秋然把门锁好,林秋然答应了好几遍,孙氏才放心出门。
中秋鱼卖得极快,二人回来得早,中午三人简单吃了些了,等到下午林秋然睡了一觉就收拾收拾去了徐家,还是孙氏给送去的。徐家宅子大,很像林秋然前世见的江南园林的建筑。
她过去的时候,徐家几个厨子已经忙活开了。鸡鸭鱼肉摆了一桌,没做好的、做一半的、做好了的……琳琅满目。
厨房给她留了两个灶,离晚饭还有一个多时辰。
这三道菜林秋然都做过,但不做大锅菜,肯定会更细致一些,做出来味道也会更上一层楼。
红烧肉用砂锅炖的,每一块大小形状几乎一样,只选五花三层分明的,其他的一概不需要,但做大锅菜的话,那么一整条五花肉不管肥多瘦少还是瘦多肥少的,林秋然肯定会都放上。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