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by将月去
将月去  发于:2025年10月01日

关灯
护眼

家里生意忙,萧寻回来的事儿孙氏还没和别人说,而且都在县城住着,轻易不回村。但是于婶儿看萧寻长大,也搬来县城了,在街上看见萧寻一下就认出来了,她高兴得不知怎么好,立马切了三斤饼让萧寻带回来吃。
萧寻想给钱,于婶儿也没要,她差点哭了出来,人死而复生是多大的喜事儿。亲眼看着孙氏和萧大石差点挺不过去,又亲眼看着萧家把日子过好。
回来好,要不然林秋然把孩子生下来,却没爹,就算生意越做越大,总觉得差点什么。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大虎也挺高兴,等萧寻走了他不禁道:“萧寻哥回来了,真好。”
于婶儿瞪了他一眼,大虎说道:“娘你看我干什么,我又没说寻哥回来就不给萧家分成了,真是。”
大虎和萧寻关系好,以前还总跟着萧寻打猎,自然为他高兴了。分成的事儿他也想通了,这是家里硬要给的,再要回来不合适。
于婶儿不再看大虎,死而复生是稀奇事儿,她打算有空了去问问咋回事。
那边盛情难却,萧寻就给带回来了。
林秋然吃着阳春面,还把茶叶蛋放进来了,其他的没动。
萧寻一直在院子弄驴车,栓好了还看结不结实,牢不牢固。后头便是围着毛驴忙,也不知在忙什么。
林秋然吃了几口就抬头看看,萧寻做事认真,这会儿在给毛驴喂草料,这个时节自然没有青草,这是谷草秸秆拌的饲料。
毛驴嚼得很香,萧寻摸了摸毛驴脑袋。
林秋然突然想到一件事,她想到就问了,“你吃了吗?”
萧寻停下动作朝林秋然看了过来,阳光落在他头顶,金灿灿的,“等你吃完我再吃。”
林秋然突然记起昨日也是她先吃,吃过早饭后,她不想跟萧寻待在一块儿,就去了厨房,碗筷是萧寻收拾的,进来厨房萧寻说了句话,林秋然就点点头。
上午萧寻去了衙门,下午林秋然睡觉做菜,一日都没怎么说话,到了晚上也是做完生意早早睡下,连萧寻什么时候睡下早起什么时候走的她都不知道。
林秋然说道:“你不过来一起吃吗?”
萧寻愣了愣,他看得出林秋然不想理他,也不太高兴。
半年多没见,自是生疏,萧寻知道林秋然怪他。
萧寻笑了下,“刚才没弄好,这就过来。”
他去洗了把手,腿长走得也快,很快就在林秋然对面坐下。
林秋然没有和人分食一碗的习惯,就让萧寻吃包子酱饼,若是口渴,一会再喝水就是。
萧寻咬了两口酱饼,还给林秋然夹了一块,他一边看林秋然脸色一边说:“这是于婶儿家的,我从街上路过还把于婶儿吓了一跳,非让我拿着,不要都不行。还有大虎,稳重不少。那日我先敲的于婶儿家门,人不在,还以为有事出门了,现在看,应该是搬来县城了。”
萧寻絮絮叨叨说了许多,林秋然想,酱饼还是她教于婶儿做的,于婶儿家早就搬来县城了,也有几个月了。
这些萧寻都不知道。
林秋然咬了口茶叶蛋,“这半年来发生了许多事,你……你在外面也不容易吧,伤势可还好?”
萧寻吃饼的动作都慢了下来,他笑了下,看着林秋然低垂的眉眼,很快又收回目光。
他说道:“嗯,这不好端端的站在这儿。”
林秋然不禁想,当初死讯传来,萧寻是真的受了重伤。难怪看他觉得瘦,在屋里待久了脸上没什么血色。
多的话林秋然不想再问,更不会扒开萧寻的衣裳看他伤势如何,俩人也没亲近到那个地步。他说得对,人已经好好站在这儿了,难道要和孙氏他们说,让他们担心,再想当初的事只会徒增烦恼。
林秋然道:“你多吃些饭,好好养身子,身体最要紧。”
萧寻点了下头,又看了眼林秋然,“我知道,那你呢,这些日子辛不辛苦。”
萧寻这两日看林秋然就是早起吃饭,到时辰就去厨房把炖菜给做上,份量足,做菜就成了体力活,等到中午晚上营业那会儿最忙,要一直炒菜,赶上几盘菜一起,锅又重,在灶台边还热。
偶尔炒辣的菜烟熏火燎,得把头蒙上才行,他从厨房外面看,都是林秋然大着肚子,还要颠勺。
萧寻看见的是这样,就说明这些日子都是这样。如今估计还算是好的,以前没有食肆,要在家做,地方小不说,孙氏他们也得出去卖。
辛不辛苦,自然辛苦。
林秋然道:“我不也好端端的坐在这儿了。”
萧寻又笑了一下,这倒也是。
林秋然就剩了点面汤,她道:“我吃完了,先去做菜,你慢慢吃。”
萧寻:“嗯,那驴车……”
林秋然:“你先吃吧,有空再试,对了,等爹来了你们出门一趟。”
萧寻抬眸问:“什么事?”
林秋然道:“趁着你在家看看田地。”
手里有钱,林秋然打算买地。
这才下过雪,街上的雪还没化干净呢,林秋然不想出门,正好萧寻在,让他去吧。
铺子每日生意都差不多,不过有月初卖牛肉那几日顶着,这个月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月初那几日每日有六七两的利润,这几日二两左右吧,萧寻回来又给了五两银子,不算这月铺子的收入存钱已经有二百三十两了,林秋然觉得钱存着就只是存着,还容易被贼惦记。
倒不如屯田买地,以前是想着买田地再买辆车,毕竟不用交赋税,请人种也是赚的。如今萧寻回来了,赋税依旧不用交,驴车也有了,就先买地吧。
而且林秋然也想看看,萧寻回来之后,萧大石和孙氏对她的态度如何。孙氏和萧大石这两天很高兴,对她还是一如既往,她还看见孙氏偷偷嘱咐萧寻给她买早饭,照顾她。
但这都是小事,还有别的呢。
钱是紧要的,不知道以后的日子什么样的情况下,钱还是得攥在自己手里。食肆宅子写的都是她的名字,若是萧大石他们提议再买地写萧寻名字,林秋然肯定不干。
倒不是说孙氏萧大石不干活没话语权,毕竟食肆林秋然费心多,林秋然可不想忙活半天,为了别人。
萧寻的归来对林秋然来说是意外,不知好坏。
很快,萧大石他们就来了,还带了今儿中午要用的肉。
林秋然和孙氏林冬赶着烧菜,她让萧大石带萧寻去找赵广才,看看有没有人家卖地。
县城周边的地也不贵,几两银子一亩,萧家现在三亩地,一百两银子就能买三四十亩地。
两人先去看看,若是合适,林秋然就能直接去付钱了。
她们做着菜,俩人就出门了。
孙氏挺高兴,家里多个人就是好,不用事事都让林秋然去操心。
临近中午,萧寻他们回来。萧大石道:“看好了,就在萧家村。”
牙纪收的都是散地,看情况再往外卖。当初家里要买宅子,萧大石也说卖地,但林秋然没让。村里人,不到万不得已情况下,不会卖地的。
但谁赌钱,把地输光的,还有遇上要紧事儿了,不得不卖。
今儿看的地,还有李翠花家的。
她家急着筹钱赎人,凑不齐只能卖地,马上过年了,不能让俩人住在大牢里。
总共二十来亩,都挨在一块儿,田地不错,一亩地要三两银子,把税钱什么的都算上,差不多八十两银子。
免赋税可不包含这些。
林秋然听完点点头,也不在乎以前是谁家,她道:“家里做生意还有点钱,可以把这些地买下来。明年开春雇人种,还可以种一些食肆需要的菜。”
青菜多了林秋然打算换菜单,茄子、豇豆、南瓜的素炒都很好吃的。
豇豆以前摆摊用得多,不过后来食肆主营素菜小炒,没卖完的豇豆干就留着自家吃。
食肆菜单要随着季节变化而改变。
萧大石点点头,“这个交给我,那我一会跟赵广才说一声,让他下午过来。”
在赵广才那做了那么多生意,这人信得过。
林秋然点点头,又看了眼萧寻,“对了,你下午什么时候走。”
萧寻:“不急。”
可以多留会儿。
下午赵广才过来,签了文书后就让萧寻去官府了,林秋然还让他明儿再来一趟。
赵广才估摸着林秋然还想看别的,痛快答应下来。办地契得去官府,林秋然没去,却也很容易就办妥了,地契上写的依旧是她的名字。
林秋然觉得自己有点小人之心,萧家人没别的想法,是她想得多。
其实不然,孙氏和萧大石对林秋然这些日子对他们的照顾看在眼里,早就说了听林秋然的,日子也蒸蒸日上。
加上孙氏真心把林秋然当女儿,自然不会反悔。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他们也不傻。
萧大石以前嫌林秋然娇气,觉得哪个怀孕不干活,可日积月累,当初嘴最硬,现在心最软。他出去的时候还敲打了萧寻,当官了是好事,但不能忘本。
萧寻摇头说不会。
只是两人许久未见生疏许多,萧寻感觉林秋然在怪他。至于地契写谁的名字,他觉得该写林秋然的。虽然他赚了钱,搁萧家以前算很多了,可跟家里的比不算什么,他最多也就帮着看看地,其余的事怎会多插嘴。
至于忘恩负义的事,萧寻更是从没想过。
萧家这般,让林秋然对萧寻的印象好了些,可如此更让林秋然难办。晚间躺在家里的床上,林秋然没有像以往一样立刻睡着。
萧寻走之前林秋然给了些钱,萧寻没要,说用不着。萧寻人不错,孙氏和萧大石也是。
次日,天朗气清。
萧寻昨儿下午走的,他们这样每日要做生意的,人走就是走了,知道活着高兴,可毕竟还要为生计奔波,暂且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
他们依旧是上午来铺子干活,不过和以往不同的是,林秋然现在坐驴车出门,让萧大石牵着,栓车上面铺了褥子,不太颠簸。
街上驴车比马车多,但还是走路的多,一辆驴车好歹二十两银子呢,也不是家家都买得起的。
把林秋然送过来,萧大石就出门了,现在天冷,怕第二天下雪肉摊老板不来,都是提前一日买。买得多就冻上,下次用,现在保鲜效果好,放两天不算僵尸肉。
下午,赵广才来了,林秋然和他道:“赵大哥,我想看看大一点的宅子。”
买地花了八十两,家里还有一百五十两现钱,若是不够,铺子这月的钱还没动,也能用上。
赵广才点点头,“要多大的?”
林秋然:“最好是二进的,有四五间屋子吧。”
家里人多,有点住不开了。
萧寻不常回来,问他下次什么时候回来也没说。但只要回来,就得像这两日这样住,林秋然嫌挤。就算不说萧寻,等孩子生下来,也住不开的。
林冬林夏过年后一个十五一个十三,家里三间房子,其中一间还做了厨房,本来林秋然住的东屋挺大的,可人一多就觉得小。
总和她们睡,林秋然也不习惯。
退一步讲,就算她在萧家过不下去,也得有个宅子傍身,才能安心分家。
赵广才道:“我这儿有,等我回去看看,给你列出来。”
临走前,赵广才和林秋然道了声恭喜,林秋然笑了一下,希望萧寻回来是喜事儿。
赵广才这儿还得个几日,看宅子不比买地,地看着差不多就能买下,价钱大差不差。但宅子得好好看,还能跟着讲价钱,哪怕讲下一两都是省的。
林秋然摸了摸肚子,当初原想着三间就够住,足够把孩子生下来,谁知世事易变。
今儿十一月二十一,下午林秋然还有事,她要验收二楼。
叮当响了数日,二楼终于装潢好了,不用林秋然费心不假,可装二楼的钱再添点,都够再买处宅子了。
徐管事在赵广才走后不久过来的,当初先付了一半定金,今儿看完,觉得没问题就给另一半。都算上花了二十多两,比林秋然预算高,工期也长。
她跟着徐管事上了二楼,里面已经焕然一新了,新砌的墙,墙面白净整洁,下面是木制墙围,有镂空有雕花,是山水图,很是雅致。
从一楼上来,就觉得这边别有洞天。
地板换了颜色,连吊顶都换了,木料颜色淡,显得二楼敞亮。
四个包间,上头挂着门匾,名字也起好了,选了几个词牌名,听起来就有格调。
林秋然推门进去,明间窗户大,宽敞明亮,花窗重新做的,还做的万字纹。硕大的枣红色木桌,配着十把椅子,墙边摆着博古架,没什么摆饰只有一盆花草。
这个是要林秋然后面自己慢慢添的,二十多两不包含这些。
装潢贵是贵了点,光这桌子,都觉得花得值。做的菜端到二楼吃,林秋然都觉得价钱能翻倍。
她又去了暗间窗户小,进去之后就点了灯,窗户是对着这边院子的,嫌吵闹可以把窗子关上,也不影响什么。
也有博古架,后头可以买些瓷器摆上,肯定好看。
据徐管事说,装潢的时候还算了风水,能旺宅添财。里里外外林秋然都看过,她很满意,萧大石就四处看了看东西结不结实,见都好,林秋然痛快把钱付了。
徐管事道:“若是哪里坏了,再和我说,东西不是做好就不管了,这边管修。”
林秋然笑着点点头,她道:“若是二公子回来,还劳烦管事帮忙说一声,食肆备好饭菜,望二公子赏脸。”
若林秋然自己,绝对弄不成这样。
徐管事点了下头,他脸上还带着笑,“这个好说,听说萧家多了件喜事,林娘子夫婿回来了?”

第五十四章 二楼验收
徐管事是前两日才知道这件事的, 如今铺子装潢已到尾声,他不常过来,不然早就知道了。
这对萧家来说自然是喜事, 人死而复生, 一家团聚多和乐美满呐, 可偏偏二公子这些日子对林秋然甚是上心。
不仅生意上让利, 还吩咐他管萧家食肆二楼的装潢,甚至教林秋然该怎么打点人情往来, 甚至屈尊来一楼那样简陋的地方吃饭……徐管事平日就善于察言观色,他总觉得二公子有别的意思。
说实话, 徐管事都觉得徐远珩对林秋然很是不错了, 还不像只是对合伙人的那种不错。
这下怎么办,徐管事都不知如何向徐远珩说明此事。
林秋然笑了一下,点点头道:“嗯, 前几日回来的。”
徐管事体面地道了声恭喜, 萧大石还在呢,总不能当着人亲爹的面,跟人儿媳妇说什么。他不再执着这件事,嘱咐林秋然这边出有什么问题再来找他。
这是徐远珩吩咐的, 徐管事照做就是。
把人送走之后, 林秋然又上来二楼看了看。
因为修的包间,所以过道这儿白日也有些暗,但如果做生意的话, 过道会点灯,当然这里面也有匠人的巧思。
灯正好是嵌在墙上的,有莲花座灯,还有云座灯, 左边墙上的烛灯是祥云和太阳,右边是月亮和星辰,都是用灯油的。希迈纳墙腰是山水,映衬着星辰日月,不愧是做这些的,若点上灯,更别有一番意境。
光二楼过道的东西,林秋然都能看好久,可真好看。
她伸手摸了摸,这些可都是钱呢,值一头小毛驴。还是自己的铺面好,若是租的,林秋然不可能花这么多钱改。
再往里走,左边为明间,右边为暗间,林秋然打算选些摆饰放上,在这儿看了一会儿她就从二楼下来了,她和史掌柜道:“若是有人感兴趣可以带去二楼转转。”
如今二楼也装潢好了,肯定是快些接生意,早点回本。食肆一楼小,怕人不信二楼能接席面就带上去,总归是眼见为实。
史掌柜道:“那好,这些日子我就和客人说,二楼接席面,可以提前订桌,不过价钱肯定会问到的……”
装潢铺子花了不少钱,这些得算到成本里。
倘若这钱赚不回来,那日后再想卖铺子,不会在铺子的价钱上再加二十两。当然,若是生意好,看在二楼的份上,还能加点钱。
有用和没用的东西一目了然。
一楼菜单上的菜想要涨价可不行,毕竟价钱已经定了,不能因为端到二楼去就贵。
再说大多数出门吃饭也会货比三家,若是太贵,哪怕装潢好看,大约也不会来。
若别的客人想来二楼吃还得拦一拦,很多东西都是会破损的,就比如说一楼的东西,铺子开业一个月多,凳子坏了一条,桌子腿断了三条,还有两个筷子桶摔到地上也坏了。
期间筷子弯的折的都数不清,盘子碗也有碎的,好在都是很普通的东西,这些小钱让客人赔显得小气,都算在食肆账上。
桌子凳子都是能修则修,可二楼的桌椅贵,史掌柜看了都稀罕得不行,若是客人不小心弄花了弄坏了,赔客人咽不下这口气,还说铺子小气不会做生意,不赔,自己咽不下去这口气。
林秋然说道:“我想定几张承办席面的菜单,上面不能说全是新菜,但也多是现在铺子里没有的。”
能解决二楼不能涨价的问题。
就比方说宝塔肉现在铺子里就没有,其实也很好吃,肥而不腻,最下面可以铺豇豆干。到时肉的香味渗进豇豆干里,上面肥而不腻,下面肉香味十足。
这道菜现在没上是因为考验刀工,做出来慢,不适合好几桌人一起点。还比如鱼做的菜,现在食肆只有红烧鱼、酸菜鱼两样。
林秋然的拿手菜还多呢,就像松鼠鳜鱼,如果宴请客人,摆盘上肯定比红烧鱼好。
林秋然觉得一般婚宴白事肯定不会来这边,人多在二楼放不下,一两桌大约肯定要么请人要么自家忙活了。
所以这边多接一些小宴席,满月宴,接风宴,三五好友过来谈事,菜单写几张,里面的菜可以换,都是可以商量的。
史掌柜看完菜单,有的名字比较好听,看不出到底是什么,他道:“那如果客人非得点食肆的菜呢?”
林秋然说道:“那就还得掌柜的和陆凡多说说,要是执意要点也拦不住,不过一楼的菜主量大便宜,放在席面上总归不那么合适。”
菜单上也有红烧肉,不过是改菜后的红烧肉,叫鲍鱼红烧肉,放些珍惜的干货,菜的味道、档次就不一样了,忘了哪回出门,林秋然还见了干鲍鱼。
而且菜单也会依照个人口味,余安有些不是本地人,有钱的也不止徐家蒋家,虽然蒋家现在没落了,大锅菜肯定不能考虑这个。
有道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虽然也是为了赚钱,可吃了就会发现不一样。
史掌柜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放心吧,这事儿交给我。”
他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重新拟宴请的菜单,味道好吃,菜品漂亮,顺便可以把装潢的钱算进去。若是直接告诉客人去二楼吃饭得掏钱,别说贵了,就算五文十文也未见得乐意。
但是算进菜里,反正客人也不知道。菜单是明码标价的,乐意吃就来吃,不乐意自然就算了,犯不着嫌贵。
做生意嘛,也不能句句都是真话,菜品可以放心交给林秋然,史掌柜就不问好不好吃了,别说牛肉,就算是兔子王八,他也能相信林秋然能做得美味。
一楼的菜价钱不算贵,想吃挑个日子来吃就是了,三五个人去二楼,史掌柜可以说人太少,包间不能用,得可着人多的。
要是十二三个想去挤一挤,那点的菜也多,非要食肆的菜,也不是不成。
好商好量,这边也好说话。
晚上,史掌柜和陆凡在点菜的时候就和客人说,“二楼已经装潢好了,有四个包间,若是想定席面,可以去食肆二楼。菜单也有,不合适的还可以换。”
有的客人就是晚上过来解馋吃口饭,跟友人喝点小酒,对这不感兴趣。
有啥好去的,雅间还不如一楼有烟火气呢。
但有的客人还真来了兴致,问道:“都有啥菜呀?”
史掌柜说了几个,“有松鼠鳜鱼,宝塔肉,剁椒鱼头、回锅肉、鲍鱼红烧肉、红烧狮子头……”
客人愣了愣,眼里放光,他道:“食肆好像没这些菜吧。”
客人看看左右友人,今儿他们来了四个人,点了五道菜,尽管食肆菜量大,可想多尝几样菜,几人一合计就点了。
那几个,听着就很好吃。
史掌柜笑着道:“是没有,这是我们食肆厨娘为二楼准备的新菜。一楼主营家常菜,量大好吃管饱。二楼接宴席,若是谁家孩子满月、有人不远千里过来,都能为之接风洗尘,一楼的菜虽也好吃,可总得让外乡人见见咱们余安的菜色。”
史掌柜笑呵呵的,“我们厨娘的手艺尽可放心。”
“哎,有理有理。可余安本地的都没吃过,便宜外乡人干啥,这是得提前订?”
史掌柜察言观色,看几人有定的意思,说道:“自然,上面都是大桌,能坐十一二个人,这装潢费事儿,所以二楼订桌不仅看先后,还得依着人多人少。要是只点个五六道菜,来别的单子,就得往后挪。食肆嘛,开门赚钱的,这也没办法。”
毕竟以后人多,还得请个跑堂。
几人闻言有一些犹豫,其中看菜单的那个还拉着人私语起来。
门外又有客人进来,史掌柜道:“几位慢慢看。”
说完,史掌柜就去招待别的客人了。
等史掌柜再来这边上菜,几人把他叫住,“明儿晚上吧,我们十个人,在二楼吃一顿,菜单就按照这张的来,能把白切鸡换成这个小鸡炖蘑菇不。”
白切鸡,一听没啥味道,换成炖菜好。
这个菜单上总共十二道菜,香辣口味,有卤肉拼盘、凉拌木耳、蒜泥白肉,热菜有剁椒鱼头、回锅肉等,白切鸡是林秋然想着清淡解腻解辣写上的。
这一桌十六道菜,给了个吉利的价钱,一千二百八十八文,吉利是吉利,不过平均下来一道菜有八十文了。
当然也有更贵的,比如说鲍鱼红烧肉那桌,一千六百八十八文。
史掌柜道:“好嘞,二楼才开始营业,头三天便宜一百文,客官这得付个定金。”
几个客人也痛快,总在食肆吃,也不怕食肆团了钱跑路,当即付了一半钱。
一个晚上就定出去两桌,另一桌说是要宴请,那人就选了最贵的鲍鱼红烧肉那个,里面河鲜海鲜多,还有一道林秋然很喜欢吃的,干贝鸡蛋羹。
很鲜嫩,入口滑弹,比普通鸡蛋羹好吃多了。林秋然总吃孙氏做的,但很多时候都蒸好了,口味大打折扣。
至于为何交定金,自然是怕客人不来了。
鲍鱼干贝都是干货,要提前泡,很多菜都得提前买的,不来了这桌菜怎么办,菜钱谁出。
给了定金就不一样了,林秋然可以用很多好东西,那次买牛肉吊的高汤一直冻着,眼下可以放些干虾海鲜。
这次做菜,林秋然就打算用高汤。二楼才开始接生意,招牌得不打出去怎么行。
晚上收了一两银子的定金,席面都在晚上,萧大石上午去买这些东西,还得快点买。鱼这次就不能买鲤鱼了,得用鳙鱼,这个鱼摊有,价钱不算贵。
干鲍鱼、干贝等干货也要买,肉除了五花,还有猪腿肉……好在铺子人多,萧大石可以放心出门采购,中午之前必须得买好。
为了方便林秋然准备,买回几样就得送回来,不能半天都在外面跑
二楼跑堂的活儿可以先让萧大石孙氏顶上,人多林夏也能帮忙。如今这个时代,想要吃饱饭就得做活,就别说童工不童工的了。
林秋然都嘱咐了林夏几句,“机灵点儿,二楼离得远我这儿也顾不到,送完菜就出来,开着门送。有事往下跑,盘子碗远没有人重要。”
嘱咐最后那句是因为,有一次林夏帮忙上菜,脚下打滑,本来摔了盘子能稳住,结果为了稳稳端着盘子人倒了,腿上青了好大一块儿。
食肆的客人还算懂礼,但也有喝多了酒的耍酒疯,虽然最后多是被家里人拖走,也没损坏食肆什么东西。可林夏年纪小,又是女孩子,总归得小心一点。
林夏哎了两声,眼里有两分喜色。说实话,林冬都能炒土豆丝了,现在又学做了手撕白菜,有模有样都能给客人做菜了,她还跟着史掌柜孙氏干活呢,还都是杂活。
林夏很着急,这回她也能帮忙了。
嘱咐完了,等一天忙完,林秋然坐着驴车,跟一家人回家。
有驴车,她轻便多了,但萧大石又多了一项活,收拾驴棚每日喂驴,早晚都得等林秋然。不过捡鸡蛋打扫洗衣的活儿都被林夏林冬包揽了,比以前轻巧多了。
梳洗的时候,林秋然和孙氏说了找赵广才看新宅子的事儿,孙氏听后点点头,额头皱纹都舒展开了,“家里是有点小了,换一个也成。”
于婶儿家也打算看宅子了,她下午过来了一趟,直接来了食肆,送来了这些天的分成,总共是四两银子。
酱饼生意不错,也就来县城干两个多月,赚的钱却不少了。他家人多,也肯干。这些日子都是于婶儿多做,分两拨,也往别处也卖。
只要有手艺还肯干,不愁赚钱的。
这两日于婶儿还往摊子加了热汤,因为天太冷了,主意是于婶儿想出来的,做好后还问了问林秋然,林秋然就教了她做胡辣汤,也能给摊位多添点进项。
分成就算了,她家里人多也不易,萧家不差这些钱,以后只要酱香饼的分成就是,虽然没写文书,但是于婶儿品性好,信得过。
于婶儿都想让大虎看看,若是当初不给了分成路走窄了,现在还能有这些东西!不是李家帮忙,而是萧家日子好,拉他们一把!
现在李家手里有二十多两存钱,于婶儿这回过来除了打听宅子价钱,还问了孙氏萧寻的事儿,孙氏不吐不快,都跟着说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