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瑟眼中显出几分吃惊之色,愣怔一下,醒神过来,转头,看着他的背影,迟疑了下,道:“你留步。”
男人步伐未停。
瑟瑟将粗大的扳指往自己的纤指上一套,迈步便追,将他从后拽住。
男人抵不住她的拖曳,被强行拽回,又被推到了更深一些的林内。
瑟瑟踮脚,亲住了他的嘴,不肯放开。
男人起初不动。忽然,他反客为主,将她抱起,重重地压在一棵粗壮树干的背后,一把撩开裙裾,抵身压上。
她的身段相较于他,娇小得形同他托住的一片羽毛。她受着他毫不费力的摆布,细柔的脖颈无力地往后仰去,依在粗粝的老树干上,紧紧闭目,神情是快乐而悲伤的。
她感觉着粗壮的枝干在背后不停地颤动,头顶的枝叶,亦随那一股雄浑的力量而微微震颤。
晨光从树枝的罅隙里透落,闪烁不停。几片树叶经受不住,从树枝上如蝴蝶般盘旋飘落,掉在一只脱落倒翻覆地的绣鞋之上。
她的那根纤指紧紧勾着扳指,压在男人的后背之上,隔着衣物,深深地嵌入了他的皮肉。
伴着男人一道长长的吐气之声,终于,老树缓缓地停止震颤。
瑟瑟双腿无力挂落,被放回在了地上。
她站稳了犹在微微颤抖发软的腿,背对男人,低下头,默默整理好凌乱的衣裙,套回那一只方才脱脚的绣鞋,转过头,看见他望着自己,颈上伤处却微微渗血,便走了上去,小心地为他重新整理扎布。
谢隐山低头,紧紧地盯着她,目光随她而动,因她再次贴靠过来,呼吸再次一乱。
“日后你若是想回来,也送扳指来。无论何时,我都会去接你的。”
他的唇附在这个他无法摆脱,恨不能将她时刻锁在臂内的女子耳边,用带着几分残余欢爱余音的嗓,低低地嘱道。
瑟瑟嗤地轻笑出声。在他不解的注目中,一面继续为他整理伤处,一面低声讥道:“你做梦吧!我怎会回信王你的身边?”
她蛾眉宛转,眼波流盼。
“当我不知道你们男子的性情吗?”
“哪天我若真的回了,便是你厌倦我的时候了。”
“我才不会做傻子!我要你时时刻刻记住我,将我放在你的心上。你晨间醒来、饮水、用饭、骑马、夜间就寝,乃至与别的女子欢好之时,也能想到我。”
“如此,在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才能召之即来,为我所用。”
谢隐山一怔。
瑟瑟不再说话,为他压好伤带,在他的注目之中,将扳指慢慢塞入自己的雪胸间,藏在衣襟之下。
“你该去了。”
“你的人都在等你。耽搁久了不好。”
她凝视着面前的男人,说完,转身便去,径直回到李霓裳的身边,坐下。
片刻后,远远地,男人的身影也从山口旁的林子里走出。在经过附近的时候,原本正在忙着各自事情的众人悉数停了下来,屏息看着。
隔着一段距离,他停了一停,转面望了眼这个方向,随即迈开大步,走了过去。他的部下疾步迎上,为他牵马过来。他上马,身影渐渐变小,消失,最后不见。
“你真的可以不用回的。”
李霓裳始终闭目卧着,忽然轻声说道。
“姑母那里,我自能应对。”
瑟瑟眼角发红,冷笑了一声。
“公主你无须可怜我什么。我知我在做甚。”
“但愿将来,你不会恨我,那便是我最大的福气了。”
七月, 正是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时候。
正午日头毒辣,城外的田垄间,七八个劳作了半日的农人上田, 聚坐在附近通往府城的驿道旁的一片浓密树荫下, 一面摇着草帽歇息乘凉,吃着家中妻子刚送来的饭食,一面谈论起了近来发生的一桩时事。
上月,与河东相邻的潞州刺史主动投书,请求归入君侯治下。
那地本是召国皇帝孙荣的地界, 听闻孙皇帝如今不但忙于应付北方叛乱, 还遭到了来自宇文天王的攻击,头尾难顾,这潞州刺史不知怎么想的,先是主动发兵来打, 两军对垒之时,忽然又投诚了,据说君侯与夫人前些时日, 也已亲自去了当地。
农夫们谈及此事,个个都是兴高采烈, 颇有一种与有荣焉之感。当中一人更是笑道:“我儿有幸, 入选虎贲。本还想着攻过去,他好争个功劳,回来光宗耀祖, 不料那边仗都没打, 自己长腿就过来了,回家唉声叹气个不停,被我踢了两脚, 这才不吭声了。我骂他有了五谷想六谷,人心不足蛇吞象。这年头,到处都在打仗,外面人想过安稳日子都不成,他倒好,身在福中不知福。我也不要他光宗耀祖,但愿咱们一直太平,老子能种上地,儿子在君侯手下听用,我就心满意足,别无所求!”
河东也就这七八年间才得太平,论战乱之苦,再无人比这些农人更有深刻感受,这话引得众人纷纷点头,又羡慕他养了个有出息的儿子,能选入虎贲。
那农夫心中得意,面上却显得愈发自谦,摆手说:“莽儿罢了,不足挂齿!他倒是心心念念,整日想跟少主。叫我说啊,君侯更为稳妥!他还是跟着君侯,我更放心些……”
正说着,一骑沿着驿道,从南疾驰而至,马蹄急促落地,如雨点砸下,所过之处,黄尘飞扬,惹得众农夫纷纷抬目望去。
“是少主!”
有人一眼认出烈日下那道转眼便到近前的骑影。
说话的农人抬头一看,果然是有些时日消失不见了的少主,看去仿佛是赶了远路才回来的,慌忙闭口,放下手中的水罐,跟着其余人起身作揖,心中未免惴惴,害怕自己方才顺口说出的话若随风传入他的耳朵,那便糟糕至极。
裴世瑜半瞬也未停息,双目盯着前方,策马狂风般从路旁这些正向他行礼的农人身边卷过,朝着前方的太原府赶去。
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他便纵马冲入了城门,直奔府邸。
孙荣眼见成为众矢之的,皇位也不知道还能做多久。前些时日,潞州刺史又得到消息,毗邻的绛州泽州已遭陈永年的攻打,孙荣无力回兵。
刺史害怕宇文纵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又因从前曾与陈永年结仇,此人睚眦必报,只怕投降过去,他也容不下自己,想到裴氏近在眼前,又素有担当,便生出投靠之念。
然而孙荣早也留了防范,在他军中到处安插心腹,他担心万一消息泄露,没等自己投过去,下面先会生乱,便想出一个法子,先是亲自领兵发往河东,作出要攻打河东的样子,待抵达边地,两军对垒,他才派人秘密送去降书,得回应后,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反手将孙荣之人全部杀死在了军营里。
前些时日,君侯与夫人应求,一道去了那边,处理潞州投诚之事,这边的守城之事,暂都交给了韩枯松与裴忠恕。
韩枯松正在城外巡视,忽然听到士兵来报,少主已经回了,人在府邸,急忙回城入君侯府。
因君侯夫妇一并外出,裴曾也带着永安同行,府里静悄悄的。
一个下人告知韩枯松,少主一回来,便去往祖堂那里,急忙找去。到了那里,远远看见一道身影静静立在裴家祖堂外的院门口,一眼认出,正是出去已有数月的裴世瑜,大喜。
“虎瞳!你可算回来了!昨夜我和你二叔喝酒的时候,还说起你!没想到你今日当真回了!太好了!我告诉你,你不在的这段时日,咱们这里发生了好多事,都是大好事!潞州刺史主动归降,君侯他们过去了——”
裴世瑜慢慢转过身来。
韩枯松哈哈大笑,奔到他的面前,待看清他的样子,人又黑又瘦,唇干发乱,几乎脱形,不禁面露诧异之色。
“你这是怎么了?怎的成这样子?是路上太辛苦了?”
说完,见他不应,想了起来,看一眼对面的祖堂。
“对了,你怎一回来就到这里?公主呢?她前些时日去看她那个姑母了,你怎没将她一起带回来?莫非是事情不顺?”
“还有侯雷他们呢?怎的都不见人,只少主一个人回来?”
裴世瑜那日从潼关走后,除去给予龙子必要的休息,其余时间,人几乎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
龙子的脚力怎是侯雷等人的坐骑所能比及。纵然侯雷想要追赶,也是有心无力,更知他这一回异常,怎敢强行阻拦。
不过半程,裴世瑜便将随从全部甩在身后,自己一个人,没日没夜赶路。
他仿佛不知疲倦,更无须休息。他整个人被一种无法言喻的强烈的窒息之感所攫住,身体里像有一把火在烧,将他烧得有如剜心裂胆,日夜不宁。
他不会相信那夜他曾在帐外听到的话。
那是不可能的。
他必须回来,问个清楚,证明那全是姓宇文的自己在言狂意妄大发厥词。
他慢慢地抬起眼,盯着对面的韩枯松。
“我的父亲,究竟是谁?”
“是不是宇文纵?”
他张口,一字一字地问。
韩枯松大吃一惊,起初以为自己听错了,然而,当对上对面那两道犹如有焖火燃烧的赤红双目,只觉后颈一凉,人当场吓住。
他虽性情豪爽,说话也常口无遮拦,脑子要比舌头慢,然而这一次,却知无论如何,自己也是不能胡乱开口。
他醒神过来。
“虎瞳你这是何意?你从哪里听来的?你不是君侯之弟吗?父亲怎会是那个人!”
裴世瑜看了他半晌,抿了抿唇角,道:“如此就好。我已杀了他。”
“什么!”
韩枯松大惊失色,冲上去,一把攥住裴世瑜的衣领,粗暴地将他拽了过来。
裴世瑜打了个趔趄,摔在地上。
“你说什么?你小子说什么?你杀了他?”
韩枯松又急又怒,不断顿脚,冲着地上的徒弟大声吼叫。
“你给我说清楚!你当真杀了他?”
裴世瑜在地上趴了一会儿,慢慢爬了起来。
“他和我说了此话,我怎能容忍如此羞辱,当场杀了他。”他冷漠地说道。
韩枯松登时全身血液发凉,一下便想到从前,自己因恨恶情敌,总是在年幼的少主面前大骂对方,连带少主也将他视作十恶不赦的仇敌。
今日之事,虽然并非自己授意,但细究起来,实是罪责难逃。
害少主酿出如此人伦惨祸,就算君侯不怪,将来他又如何去见静妹?
“完了!完了!这下真的完了!这可如何是好!全是我的罪……”
韩枯松心神大乱,慢慢松开了裴世瑜,手无力地垂落下来,发呆片刻,忍不住又狠狠地捶了几下脑袋,恨不能将自己当场锤死。
正又惊又怕又懊悔,忽然,他发觉对面的裴世瑜仿佛害了病似的,身体微微颤抖了起来。
“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韩枯松急忙上去,又扶住他。
“罢了罢了!你快去休息!人死不能复生,事已至此!你也不用多想了!君侯不在。等他回来,若是怪你,到时大师父与你一道承担便是……”
韩枯松正在安慰,不料,被他反手突然一把攥住手臂,只觉他的五指深深捏入自己皮肉,痛入骨髓。
“大师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怎会是我的……”
他咬牙,顿住了。似从口中说出那两个字,于他都是一种莫大的折磨。
“你一定知道的,你这就告诉我罢!”
他看着韩枯松的眼睛,用颤抖的声音,低低地恳求。
韩枯松一怔,与他对望片刻,忽然,醒神过来。
少主并未真的杀人。方才应当只是在诓自己而已。
是自己上当了。
韩枯松一时僵住,想要否认,知已瞒不住他了,但若说出,似又不妥。
他迟疑了片刻,含含糊糊道:“当年之事,大师父真不清楚……你问我也是无用……君侯与你阿嫂不在,你也刚出远门回来,我看累得很,莫若你再等等,先休息几日,等他们回来再说……”
裴世瑜定定看他片刻,忽然撒手,撇开他便朝外奔去。
“你去哪里!”
韩枯松问道。他不应。猜他必是这就要赶去潞州了。
看他这一副骇人的模样,韩枯松怎会放心让他过去,慌忙追上。
“虎瞳站住!”
正在这时,庭院外响起一道呼喝之声。
韩枯松抬眼,见裴忠恕的身影闪出,出现了院门之外,急忙喊道:“快拦住他!别让他走!”
裴忠恕挡在裴世瑜的面前。
“不用去找你兄长了!当年事,二叔最清楚不过!你既已知此事,二叔告诉你便是!”
“宇文那厮罪不可赦!你杀了便杀了!没杀,日后杀也是无妨!”
裴忠恕提及宇文二字,便似被牵出极大的仇恨,切齿说道。
帝国末年, 各地局势形同起火,西南世子宇文纵更是率先叛出朝廷,危机更甚。
大将军收到急令前去平叛, 河西军事托给裴隗。
当时的宇文纵虽十分年轻, 但兵强马壮,背倚天府,其个人的军事能力也极为不俗,并不容易对付。
平叛陆陆续续,持续了长达两三年的时间。
最后一次, 大将军彻底击败宇文纵。兵败后, 宇文全家被朝廷所杀,只他自己领着残兵败将逃亡而去。
大将军回到了河西,不久,逃走的宇文纵在河北一带再次作乱, 甚至自号横海天王,大有卷土重来、横扫四方之态。
那里已是朝廷失去控制的乱地,朝廷鞭长莫及。
监军太监因此前索贿不成, 一直怀恨于心,趁机诬告大将军心怀不轨, 故意放走宇文纵, 这才遗祸至今,造今日之乱。
朝廷此前为拿捏边伯,曾以厚待为名, 将他们的家人召至长安。
裴家也是如此。族人此时大多都在长安居住, 形同人质。
大将军被迫重返长安,自证不成,被下天牢, 家人亦一同入狱,惟夫人因出身皇室旁宗,得以幸免。
夫人身子不好,秉性也一向柔弱,此时却极为刚强,求告当时的宰相胡德永,又多方奔走,为大将军疾呼。
皇帝终于幡然醒悟,杀了太监,下令为大将军平反。然而此前,大将军已在牢狱中旧伤复发,不治而亡了。
夫人经受不住打击,事后一病不起。
举家扶灵将大将军葬回到河东故宅之后,当家之责,落到了十岁的长子裴世瑛的肩上。
当时风雨飘摇。河西已是形同孤岛,朝廷给不了任何实质的援助。大将军走后,人心动荡,外族趁机猛攻,裴隗靠着大将军的余威勉励将士团结,这才勉强支撑下去。”
“二叔我那时二十多岁,跟着你的叔祖在河西,得知世瑛决意带领族人北上的消息。我想去接应他们,奈何当时战况惨烈,后路被断,无法脱身。”
裴忠恕回忆往事,神情惨淡。
“几个月后,天已隆冬,胡人久攻不下,被我们抓住机会袭营成功,损失不小,被迫暂时撤退,我终于得以南下去接他们。”
“当时世瑛和阿妹他们带着夫人,已跋涉数月之久,历经千辛万苦,快到河西了。我接到他们之后,才知中途发生了一件事!”
他看着裴世瑜。
“宇文纵那厮,不去好好做他的绿林勾当,不思是他反叛在先,认定他全家被杀是大将军之过,竟迁怒我裴家。也不知他是从何得来的消息,亲自领着人马追来,将人拦截在了半道。”
“当时天寒地冻,夫人病重,队伍里只有数百家兵,缺衣少食,急需补给,那厮却领着大队人马挡住去路,不予放行,将人全都困在冰雪地里,无法前行!”
裴蕴静瞒着所有人,独自过去见了他,宇文纵终于撤兵而去。
到了河西,裴蕴静发觉意外有孕,夫人便对外称自己怀有遗腹子,而裴蕴静长途跋涉染病,闭门养疾,也不再露面。
在艰难生下孩儿之后,她因血亏不止,又或是此前耗神损精过度,终是没能挺过难关,香消玉殒。夫人也再支撑不住,随后去世。
这便是裴世瑜来到人世的前因。
世人都当他是夫人的遗腹子,裴家的二郎君。
这个秘密,只有裴隗、裴忠恕、裴世瑛夫妇以及韩枯松知晓。
裴忠恕虽是堂亲,当年却也极是疼爱裴家唯一的妹妹,将她视作亲妹。
即便事情已过去多年,他此刻想起,依然痛心不已。
“虎瞳你是我阿妹的亲骨肉,我们自然会认,但那恶贼,却是我裴家的不共戴天之敌!更是虎瞳你的仇人!是他害死你的母亲!若不是他,她应当嫁你大师父的,怎如此早便匆匆去了?”
韩枯松眼见裴世瑜的面容变得越来越是僵硬,心中愈发不安起来,忙上去阻拦,示意他勿再说多。
裴忠恕咬了咬牙。
“罢了,这些旧事,二叔也不想多说。只最后一句,二叔方才与你的讲的这些,句句是真,没冤枉他半个字!”
“咱们裴家与宇文纵的朝堂纠葛,当年的宰相胡德永是当事之人,他再清楚不过,他可以作证,咱们没有对不起他半分!是他自己反叛在先,罪有应得!他却胡搅蛮缠,累我阿妹早早去世!上回他来河东,二叔是碍于你的缘故,才隐忍下去。如今你自己已经知道了,他是如何一个是非不分、趁人之危,眼中有己无人的恶贼!也是皇天已死,才会叫他活到如今,贻害不浅!”
“你听二叔一句,这种猪狗不如的人,与你没有半点干系!下回再遇,你若是心软不杀,二叔反而要瞧不起你了!”
“你想逼死虎瞳吗?”
韩枯松勃然大怒,上去便将裴忠恕往外推去。
“要杀,也是你我的事,轮不到虎瞳!你出去,这里不用你说话!”
裴忠恕也发怒起来:“我哪句话说错?此人一日不死,我裴家的耻辱便一日不清,不杀,难道还要虎瞳认贼作父不成?”
“我何时要他认贼作父了!我是叫你不要逼迫虎瞳!杀不杀,由他自己定夺!”
二人都是火爆脾气,各有各的伤心,争执片刻,抬起头,裴世瑜早已迈步,自顾往外去了。
只见他脚步虚浮,晃晃荡荡,似空壳人一样,向着外面走去。
两人对望一眼,急忙追上,待要阻拦,他忽然发力狂奔,一下便将二人抛在身后。
待二人追出大门,他已骑马疾驰而去。
午后的晴空里,拖过一片乌云。
方才还是烈日当头,片刻之后,天际生起乌云,又迅速布满头顶。
随着远处乌云间不时劈闪而过的闪电,头顶响起一道雷声,豆大的雨点砸落下来。
裴世瑜在军士惊讶的呼叫声中冒雨纵马冲出城门。
四周和头顶皆是茫茫白雨,他辨不清方向,也不知自己该去往哪里,哪里又是他能去的地方。
他睁着酸涩无比的双目,眨也没眨,只不停地纵马朝前。
身后隐隐传来了二叔与大师父的呼唤之声,他红着双目,在暴雨中愈发狂奔不止,将所有的杂声远远抛开。
也不知过了多久,除去风声雨声,耳中再无半点任何别的杂音,他停在的野地的中央。
暴雨越下越大,如水鞭一般,猛烈地抽挞在他的脸上,灌满他的耳鼻。
他慢慢闭目,仰面,微微向天,任雨水浇灌着,忽然,人晃了一下,一头栽落,无声无息地扑在了地上的一只水坑里。
裴世瑜醒来,模糊中,耳里传入一道压低的正与人说着话的柔嗓之音。
这声音极为好听,是一个女子所发。
他尚未完全回到现实的意识竟令他生出一阵幻听,误以为是谁人在旁,眼睫不禁为之轻轻一颤。
“夫人!小郎君的眼在动了!”
一名婢女立在床榻之旁,正好看见,惊喜地轻声呼道。
正在一旁吩咐另个婢女跟出去看情况的白姝君打住,急忙走到床榻之畔,见小叔依旧紧紧闭目,试探着唤了两声“阿弟”。
他并无反应。
“方才婢子真的看见了。”那婢女小声辩白。
白姝君探手触小叔的额头,感到已不似傍晚那样火烧,思忖了下,吩咐人继续在屋中守着,自己走了出去。
几日之前,她陪丈夫结束了在潞州的事,因记挂阿弟那边的消息,两人没有耽搁,已在回程的路上,不料,收到了韩枯松紧急传来的消息,说小郎君出了大事,这趟出去,不但没接回公主,连宇文纵的事,竟也被他知道了。
夫妇心急如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中。人已被人找了回来,但却生病,昏睡不醒。两人放下别的一切事情,衣不解带,亲自照顾。
裴忠恕与韩枯松这几日早晚都来,想探望世瑜。一向敬重上辈的丈夫这回大约是太过焦虑,明知事情不能怪在他二人的头上,却也暗暗迁怒,以阿弟需要静养为由,不允探视,自己也不见他二人。
今夜这二人又来,等在外面,苦苦恳求见君侯一面。
方才白姝君想自己出去,将人劝走,叫他们暂时勿再来了。
不料丈夫却阻止了她,自己去了。
白姝君分明看见,他已是含怒。
她深知丈夫脾气,看似温文尔雅,实则固执起来,十头牛也难拉回来。
这几日人人焦头烂额,她不愿再生别事,立刻亲自过去,想将阿弟病情已是有所缓解的消息立刻告诉丈夫,好安抚他的情绪。
屋中,裴世瑜静静听着阿嫂的步音出屋远去,继续闭目了片刻,慢慢地睁开一双依旧发红的眼睛,在屋中婢女惊喜的呼声之中,翻身下地,晃了一晃,站住了脚。
白氏转到前堂,远远地,见丈夫坐在座上,面无表情地看着对面的族叔和韩枯松。
那二人都低着头,神情懊悔而沮丧。
气氛极是凝重。
“二叔,大师父,你们回吧!也不必再来了,回去安心等待就是!虎瞳有我与他阿嫂看着,一有消息,自然会叫你们知道的!”
她听见丈夫沉声说道。
她一时不便入内,悄然停在堂外等候。
裴忠恕捏了捏手掌。
“我知这回我是说错了些话。我这就领兵南下,若不攻破宇文老巢,杀死宇文,我便不活着回来了!”
“我愿同去,亦可立军令状!”
韩枯松跟着说道。
“放肆!”
裴世瑛忍无可忍,面露怒容,倏然从座上站起身。
“你二人一位是我族叔,一位是我世叔,我本当以尊长之礼敬待。但日后,关于宇文之事,无论是公是私,谁敢再有任何妄言或是冒动,休怪我裴世瑛不讲情面!”
不止裴忠恕与韩枯松慌忙下跪,就连白氏,此刻也被丈夫怒气吓到,定了定神,微微咳了一声,急忙走了进去,将阿弟方才体温终于转凉的事说了一下。
裴世瑛一言不发,沉面丢下还跪在地上的两人,匆匆便去。
白氏向讪讪转向自己行礼的二人点了点头,请二人起来,照君侯所言,先放心回去,又安抚一番,答应会将和阿弟有关的消息随时派人告知他们。待二人离去,急忙追上丈夫,回到屋中。
入内,却不见了人。床榻上空荡荡的。
婢女说,二郎君方才醒了,人去了祖堂。
周围漆黑一片, 只祖堂内的龛台之上燃着一盏长明油灯。
在长明灯发出的昏暗灯影里,门后模模糊糊显出一道背影,那影僵直地跪在供龛之前, 远远望去, 好似一根木头桩子。
裴世瑛奔到祖堂之外,入目所见,叫他越发担心起来。
“虎瞳!”
他疾步登上坎阶,一步便迈入门槛,唤了一声。
“你刚醒来, 怎不声不响来了这里!快随我回!你需要休息!”
他走到弟弟身旁, 伸手握住他臂,待将他从地上扶起,不料他的双膝却似在地里生根一般,纹丝不动。
“二弟!”
裴世瑛欲加大力道将人强行拉起, 见他缓缓将脸转向自己。
“阿兄,把你知道的,全部告诉我。”
“一个字也不要落。”
裴世瑜凝视着他, 逐字逐句地说道。
裴世瑛不禁一怔。
弟弟生病的时候,侯雷才赶到家。
他与妻子早将此行出去后发生的全部事情都已彻底盘问过了。
除去公主改变主意决定跟随她姑母走这件事外, 侯雷着重也提及少主与天王的关系, 说天王特意为少主与公主再次操办婚礼,还与他一道在太华西峰上喝酒。
在侯雷等人的眼里,宇文纵百般笼络少主, 他的手段也已见效, 少主与那宇文纵的关系看着已是缓和不少。
甚至,用侯雷的原话来说,他二人脾性看去颇为投缘, 不但放下先前敌对的立场,甚至,不过短短的一段时日,看去几乎已是如同莫逆之交。
他也不知为何,那日在他找到少主告知天王可能要对前朝那些人不利,少主去后,回来便彻底变了模样,潼关也未进,抛下一切,没日没夜地往回赶。
侯雷不明就里,但裴世瑛却非常确定,一定是随后出了什么意外,叫弟弟突然之间知道了什么,他才会剧变至此地步。
本以为醒来后,以他性子,情绪必会异常激动,没有想到,他会平静至此地步。
昏火下,裴世瑛与弟弟对望片刻,默默起了身,走去取火折,将祖堂内的灯烛一盏一盏地次第燃起。
光线渐渐转亮,映出他凝重的背影。
待点燃全部烛火,堂内光亮起来,他在灯台前继续立了片刻,转过头,看一眼依然跪在那里的裴世瑜,转身迈步走了过去,与他并肩下跪,向着前方的祖先牌位肃穆叩拜,行礼过后,说道:“阿兄便应你之言,将阿兄知道的,全部告诉你。”
“如你所知,你是姑母的孩子,宇文天王,他也确实是你的父亲。”
他看着弟弟的眼睛,说道。
裴世瑜眼皮一跳,随即慢慢垂落眼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