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by决绝
决绝  发于:2025年03月17日

关灯
护眼

洪掌柜早已看到小儿子,他拉住想冲上去跟自家小叔说话的洪旭,笑道:“对,你们好好谈谈,等你们谈完,景英也该回来了,正好一起吃午饭。”
说完,洪掌柜给了洪永祥一个眼神。
洪永祥能猜到自己父亲的意思,有些无奈。
桑景云有些瘦小,身高体型跟洪玥差不多。
这样的小姑娘,他只会当晚辈,着实起不了心思。
不过他父亲也不会逼他,洪永祥只当没看到自己父亲的眼神,跟桑景云说起费中绪要出一整套书的想法。
桑景云见桑景雄在洪掌柜的柜台边吃花生,与他们距离有些远,应当听不到这边的话,就问:“稿费怎么算?”
洪永祥道:“若是你写的东西过稿,千字给两元。”
桑景云写的,并非独创故事,而是将《西游记》这个故事用简单的白话,重新描述一遍。
费中绪一开始的意思,是给千字一元,但他据理力争,帮桑景云要到了千字两元的稿费。
桑景云得知千字给两元,当即道:“我愿意写一整套书!”
按照洪永祥的说法,他们做连环画,并不需要将唐僧师徒遇到的种种事情原版原样写出来,可以适当简化。
这套书要控制在八十册以内,每册二十页上下。
她之前写的《三打白骨精》,正好就是一册。
这工作量不算大,《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她写得就极快,只花了一小时。
一小时两个银元,这赚钱速度,比帮人写信好太多太多。
桑景云上辈子,看过一些民国小说和资料,知道民国时期,大洋一直在贬值,钞票那更不用说,全无信用可言。
如今的北洋政府嘴上说纸币和银元一对一兑换,但因为财政亏空严重,银行没有现银,就干脆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了停兑令,命令中国、交通两家银行停止兑现付现。
当时,一些人彻夜排队,仅仅只是为了将手上一元两元的纸币换成银元,但银行大门紧闭,就是不给兑换,造成了很多惨剧。
现在是民初,银元还是很值钱的,桑景云看过民国时期编辑的收入,在民国初年,某书局招编辑,月薪是20元,到十年后,该书局招编辑,月薪已给到50元。
千字两元,也就是说她写一千字,便能赚到自家租住的房子一个月的房租。
她写一万字,更是能挣到书局编辑一个月的薪水。
这绝对是高薪!
前世,桑景云是个留守儿童。
她父母给足了生活费,但在她年幼时,那些钱都是给到她爷爷奶奶手上的。
她爷爷奶奶虽未将那些钱据为己有,但他们那个年纪的人,生性节俭,也就不愿意给她零花钱,哪怕她要钱买书,都要被盘问许久。
久而久之,她便受不了手里没钱。
眼下她缺钱,这连环画,肯定要写。
“你愿意写就好。你先找时间写出十册来,等过了稿,我立刻将稿费给你。”洪永祥见桑景云激动的模样,便知道她缺钱。
“多谢洪先生!洪先生,稿费千字两元一事,能不能帮我隐瞒?我父亲的情况你也知道,若是他知道我赚钱多,肯定又想去烟馆。”
“可以。”洪永祥一口答应。
桑景云再次道谢。
洪永祥这时问:“十册书所需文字,你要写多久?一个月可够?”
桑景云听完一愣。
连环画字不多,一册二十页,要写的字也就一千上下,十册书只有一万字。
这哪里需要一个月?前世她写网文,有时一天就要写一万字。
但仔细想想,除了网文作家,一般人确实做不到每天写那么多。
嗯,这个时代一些在报纸上连载小说的作者,每天写的字也很多。
二十年后出生在上海,后来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倪匡,更是能做到每天手写上万字,据说最多的时候,他一天写过两万字。
当时邵氏公司出版的四百多部武侠电影,有二百六十多部,都由他创作。
不过那是个例,绝大多数人,写文章的速度很慢。
桑景云道:“洪先生,十册书的话,我只需五日,便能写好。”
洪永祥有些惊讶,随后道:“今日是十八,既如此,廿四那天,我再来一趟。”
“好。”桑景云答应。
因为洪永祥给了极高的稿费,桑景云心情愉快,苍白的脸上都有了血色。
她将洪永祥当成金主,谈完便招呼洪永祥去吃饭,还主动给洪永祥搬了凳子。
也是这时,她才想起自己写的武侠小说。
时间不早,不如先吃晚饭,等吃饱喝足,她再将那武侠小说给洪永祥便是。
洪家的下人已经送来午饭,桑景英也已回来,众人便聚在一起吃饭。
他们吃得高兴,不远处,一个戴了个大草帽的女人,却气得不行。
这女人正是张夫人。
那日她去要房租,桑景云对她很不客气,还说要去县城宣扬他们张家做的事情。
当时她就很慌,后来回了家,更是越想越怕,唯恐桑景云破罐子破摔,在外面胡说八道坏了张家名声。
她提心吊胆了好几日,还让下人来洪兴纸号这边看着桑家人,见桑景云没来县城,桑家其他人也没说什么,才放下心来。
但今日,桑景云来县城了。
张夫人换上平日里不穿的衣服,戴上一个大草帽,便匆匆赶来,想看看桑景云的情况。
这一看,她就见桑景云跟洪家小儿子,聊得热火朝天。
她一会儿生气,觉得桑景云对不起自己儿子,一会儿又高兴——桑景云若是嫁去洪家,她就不用再担心自己儿子会跟桑景云牵扯上。
上海县城很热闹,来来往往的人非常多,铺子外面还有人等着要写信。
因此,桑景云并未看到张夫人,张夫人的想法,她更是一无所知。
若是她知道张夫人在想什么,怕是要哭笑不得,不管是她还是她这身体的原主,都从未想过要嫁给张庄茂。
吃过饭,洪永祥打算回家一趟,找洪玥谈谈。
桑景云见状,连忙将自己写的武侠小说的前面一万字拿给他:“洪先生,我还写了一部小说,拜托你帮忙看看,推荐个适合投稿的地方。”
她本打算投《新小说报》,但兴许不合适。
投稿一事,洪永祥怎么都比她懂的多,她想请洪永祥参详一下,看投哪里更合适。
等下次洪永祥回来,她手上的稿子多一点,再让洪永祥帮忙投稿。
“我会看的。”洪永祥接过那稿纸,匆匆离开。
去过家里后,他还要赶回租界。
桑景云目送洪永祥远去,整个人都松快许多,脸上的笑容止都止不住。
她的写作事业,终于开始了!
等有了钱,她就能买点好吃的,再买生活用品。
她很想要一块肥皂。
她居住的那个村子,村民洗头洗澡洗衣服,要么用木槿叶的浸出液,要么用草木灰。
前者她能接受,但她家没有,后者她又不想用。
因此,之前她洗澡洗头,用的是清水,这让她很不习惯,还觉得自己身上没洗干净。
有块肥皂,总归方便许多。
她在县城看到有本地产的固本肥皂卖,等有了钱,一定要买一块。

第23章 未来打算
张夫人见桑景云笑盈盈地送别洪永祥, 愈发觉得不能让这样的女人进自己家的门。
她儿子托她送给桑景云的那些东西,她是绝不会送的,现在她就盼着桑景云快些嫁进洪家。
到时, 她便告诉自己儿子,桑景云嫌贫爱富, 看不上他们家。
这明明合了自己心意,但不知为何, 张夫人心里很不痛快。
桑家败落后,桑景云该死死扒着他们家, 想方设法嫁进他们家才对, 怎么能不把他们当回事?
回到家, 得知张四爷又去了相好那里,张夫人愈发憋闷, 只能找自己身边的仆妇说话发泄:“那洪家也不知道是什么眼光, 桑景云这样的,竟也看得上……”
张夫人贬低桑景云时, 租界某中学, 张庄茂却在跟同学夸桑景云:“跟我定亲的姑娘不仅识字, 长得还好看。”
张四爷很早就做下决定,要让张庄茂的长兄继承家业,张庄茂作为幼子,只能继承少量家产。
他将来大概率跟洪永祥一样, 在毕业后找个普通工作, 拿每月十几二十元的薪水过活。
而这, 也是桑家没有败落时,桑元善不同意将桑景云许配给张庄茂的原因之一。
以前桑家远比张家有钱,桑景云是张庄茂高攀不上的存在, 但现在不一样。
张庄茂在桑元善去世后,跟父母提过要娶桑景云的事情,他觉得桑家一定会同意。
桑家现在靠他们家的接济过活,嫁给他已经是桑景云最好的选择。
吃了一口自己面前的豆芽咸菜炒肉丝,张庄茂又跟同学说起来:“她还会打算盘,算数特别好……”
他们这些读中学的人,很多都已定亲,有些甚至已经成亲。
他们平日里,少不得提起自己的妻子,或者未婚妻。
时下的女子,大多不识字,张庄茂那些同学的未婚妻,就多是没读过书的,有些甚至缠过小脚。
但桑景云识字,甚至学识不差。
张庄茂满脸带笑,将桑景云夸了又夸。
他的同学听后,羡慕不已。
张庄茂心中也火热一片,琢磨着等下次回家,要问问父母,他什么时候能跟桑景云成亲。
洪兴纸号。
洪永祥离开后,桑景云就问桑景英:“阿英,考试难不难?”
桑景英道:“姐,考试不难。考的是国文和算数,我都做出来了。”
他一开始,担心会考跟珐琅有关的知识,幸好并未考到这些。
“那就好,阿英你一定能考上,”桑景云笑道,“没考上也无妨,到时你继续写信就行。”
她很喜欢桑景英这个弟弟,若是桑景英没考上珐琅班,她拿到稿费后,送桑景英去读一个收费不那么高的中学,也是可以的。
洪旭考上的民立中学,每学期学费就只要十六元,她负担得起。
甚至可以让桑景英自己去赚这个钱。
写小说没那么容易,但写小人书的工作,桑景英未必就不能做。
想到这里,桑景云打算今天晚上,就让桑景英试着简写《西游记》。
若是桑景英能写出来,那她会省事很多。
桑景云吃饭前,激了一下桑景雄。
她原本想下午跟桑景雄比一比看谁写的信多,但现在她有了千字两元的连环画要写,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写信,
桑景云拿了纸笔,在宽大的柜台上写《西游记》的开头。
“女娲补天时,落下一块五彩石。这石头在山上风吹日晒多年,某日,突然炸开。”
这么一段话,已经能画一张图,接下来可以去写第二段。
一册二十页,也就是说,她这样写四十段话,就是一册书。
《西游记》原著,桑景云已经记不太清,后面一些剧情,她要等洪永祥将洪家的那本《西游记》拿给她,她才能写。
但因为看过很多次《西游记》电视剧,桑景云写这部连环画的开头时,非常顺畅。
她是可以对这个故事做些改动的,既如此,照着电视剧的剧情去写,也不是不行。
桑景云专心写字,在洪永祥拿着《西游记》原著赶到时,已经写好一册。
洪永祥见了,震惊不已。
桑景云笑着将手上的纸张给他:“洪先生,这是第一册,你可以带回去给你朋友看。”
这日洪永祥坐上电车时,手上拿着两份稿件。
一份是刚写完的《石猴出世》,另一份则是《双面魔君》的开篇。
上了电车后,洪永祥先翻了翻《石猴出世》。
这故事跟桑景云之前写的《三打白骨精》一样,文字简洁明了,适合孩子看。
洪永祥觉得这样的稿件,费中绪必然是满意的。
至于另一份稿件……他闲来无事,翻开看起来。
洪永祥作为记者,每天都会阅读大量文字。
有些文章,他看过之后,会觉得振聋发聩,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那些文章,他会反复去看,甚至还会背下来。
眼前这小说,跟那些文章定然是不能比的,如果说那些文章是可以治病的灵药,眼前这文章,就只是香甜的糕点。
糕点肯定比不上的灵药珍贵,但它好吃。
洪永祥有些见识,他知道这故事非常适合当消遣看,肯定会有很多人喜欢。
“小伙子,我没看到前头的内容,能否翻到前面,让我看看?”一个声音响起。
洪永祥一抬头,就见说话的,是个站在自己身边的中年男人。
自己看稿件时,这中年男人应当也看到了,还被吸引住。
“可以。”洪永祥翻到前面,给这人看。
这人一边看一边问:“小伙子,这是你写的?”
洪永祥道:“这不是我写的,是我一个朋友写的。”
“这书他写完了没有?”
“她只写了这些,不过你放心,她是要投稿挣钱的,你以后,一定能在报纸或者杂志上看到这个故事。”洪永祥笑道。
“那就好!”中年人很高兴,又问了故事的名字,这才在电车到站后,依依不舍地跟洪永祥告别。
洪永祥有些好笑,同时,他也意识到,桑景云是个极有天赋的人,至少在写小说上有天赋。
这姑娘,兴许能撑起整个桑家。
被洪永祥认为能撑起桑家的桑景云,这会儿看着几个站在门口看桑景英和桑景雄写信的半大孩子,有种不太好的预感。
这几个孩子,今儿个上午就在,当时他们并没有靠太近,这会儿却凑近了,在看桑景英和桑景雄写信。
坐在桑景云身边的洪掌柜见桑景云注意到那几个孩子,对桑景云道:“写信这活儿,你们怕是干不长,不过你和景英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本也不可能一直帮人写信。”
洪掌柜人老成精,他一眼就看出来,那几个站在店门口不走的孩子,是在学写信,
肯定是有人见桑景云他们赚到了钱,想要抢这门生意。
这些年,上海多了很多学校,他们县城有点钱的人家,几乎都送了孩子去读书。
若是孩子能读到中学毕业,找工作会很简单,但大部分孩子只读完初小,就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继续读书。
初小毕业的孩子,都跟桑景英桑景雄差不多年纪,有门路的人家,能帮他们找到工作,但没门路的人家,孩子要找工作很难。
他们的年纪实在太小。
现在见桑景云他们靠着写信挣到钱,自然有人动心思。
这些半大孩子,原本都是在家里吃白饭的,他们干帮人写信的活儿,哪怕一天只能挣几个铜板,也可以让家里加个菜,何乐而不为?
“是的,往后我不写信了。”桑景云道。
她从一开始,就知道代写书信做不长,所以桑景英想一直做这个,她坚决不同意。
现在有了别的收入来源,她更是不打算继续写信。
桑景英过几日,就要去珐琅班上学,只桑景雄一个人,肯定赚不了多少钱,他们没必要继续写。
至于洪旭,桑景云觉得他早就不想写了。
所以,有人来抢生意,也不是坏事。
不过,等没了这工作后,最好给桑景雄找点别的事情做。
桑景云对洪掌柜道:“洪掌柜,往后能不能让景雄在店里做个学徒?我知道店里不缺人,他的饭钱和零花钱我来出就行。”
学徒是没有工钱的,每月只给两角钱零花。
洪家的铺子不缺学徒,她不能随便把人塞进来,给点钱比较好。
洪掌柜问:“你让他当学徒,是想锻炼一下他?”
洪掌柜跟桑景雄相处几日,自然看出来桑景雄这人,有些小毛病。
这在他看来没什么,他家的孩子,也不都是听话的,洪永祥十几岁的时候,就整日跟家里人吵架,还离家出走。
他那大儿子,同样小心思不少。
不过桑景云想要锻炼一下桑景雄,他也能理解。
桑家这情况,桑景雄不能还把自己当小少爷。
“是的。”桑景云道。
“既如此,让他去别家做学徒比较好。我这里着实没什么活儿,”洪掌柜道,“你弟弟还小,若是让他去做跑堂之类的工作,容易学到坏毛病,正巧我认识糕点铺的掌柜,你可以让他去糕点铺工作。在糕点铺做糕点,场地干净,一道做糕点的又都是他们家里的妇人,不会将他教坏。”
洪掌柜说得很有道理,桑景云当即打听起糕点铺的情况来,又让洪掌柜帮忙做介绍。
那糕点铺,跟他们之前买月饼吃的点心铺不是一家。
这糕点铺,主要经营定胜糕、状元糕、印糕、大条糕、小王糕、寿桃等糕点。这些糕点,上海县城的人除了平日里买来自己吃,还会在结婚、生孩子、过寿时,买一些分给来送礼的人,若有孩子入学,也会买上几包带去学校分一分。
如今天气转冷,很多人家开始办喜事,糕点铺生意变好,正是缺人的时候,他帮着说一说,让桑景雄去做糕点不难。
毕竟桑景云都不要工钱。
桑景云觉得洪掌柜的决定非常好,一口答应。

这日下午, 在桑景英的鞭策下,桑景雄写了不少信,赚够了一天二十个铜板的任务。
回家路上, 他得意洋洋地看着桑景云:“我下午写了十几封信,赚得比你多, 以后我养家,买了月饼也不给你吃。”
桑景云道:“今日洪旭小叔来找我, 让我帮忙写小人书,写完一册便给我一个银元。今儿个下午, 我已经写完一册, 你要写一百多封信, 才能赚到这么多。”
桑景雄立刻问:“你赚这么多,我们能不能天天吃肉?”
桑景云道:“不能, 家里还欠着外债, 要先还债。”
桑景雄不高兴:“这是爹欠的钱,为何要我们还?”
桑景云看了桑景雄一眼, 道:“你若是能做到不要父母, 不要亲朋, 自然可以不还。”
桑景云也觉得这钱该桑学文还,但桑学文还不了。
那些借钱给他们的人,比如桑钱氏的娘家人,比如阿兰, 还并不富裕。
他们总不能不还钱。
桑景雄满脸的愤愤不平。
桑景云只当没看见, 她对桑学文和桑景雄, 都不喜欢。
桑学文自不用说,桑景雄的话,这个孩子有点自私。
她这身体的原主和桑景英, 都是两三岁的时候,陆盈就又怀了孩子,因而自幼被教导要照顾好弟弟妹妹。
他们不会凡事只想着自己,也不会跟弟弟妹妹抢东西。
桑景雄却不同,一直到桑景雄五岁时,陆盈才又怀上孩子,当时桑景雄已经被养得有些霸道。
之后桑景丽出生,桑景雄也没收敛了性子,不管家里有点什么,都要最好的。
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桑景云和桑景英不跟他争,桑景丽太小争不了,桑景雄也就得了不少好处。
时间一长,他性子就定了。
不过他还是个小孩子,闹归闹,家里人一动手,就怕了。
桑景云上辈子有个女同学,这女同学的父母重男轻女,拼二胎生了个儿子后宠爱非常。
那儿子被父母宠坏了,非常熊,甚至会动手打父母姐姐。
某日,她那位女同学忍无可忍,把弟弟狠狠打了一顿,自此弟弟就老实了,一直到两人长大,也还是怕姐姐。
桑景雄现在,就很怕桑景英。
桑景云今天得了个好消息,心情极好,就跟桑景英商量着,要去买点肉吃。
但等到了卖肉的地方,他们发现猪肉已经被卖光。
如今公历是九月,上海还有些热,肉若是卖不完放到第二天会变了颜色,因而卖肉的人,不会准备太多肉。
到傍晚时肉已卖光,这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猪肉买不到,熟食却是能买到的,熟食店卖酱鸭、烧鸡、卤猪头、卤豆干等。
桑景云问了下价格,到底没买鸡鸭,只买了点便宜的卤鸡肝和卤豆干。
鸡肝鸡心连一块儿,是一起卤的,她买了四副,再加上七块卤豆干,一共花了十五个铜板,因为没有器具装,还花五个铜板买了个碗,端着回家。
卤味很香,三人一路上馋得不行,等回到家,更是连胆小的桑景丽都凑过来,眼巴巴地看着那碗卤味。
桑钱氏拿了刀切鸡肝,见状塞了一个鸡心到桑景丽嘴里。
桑景雄瞧见,立刻过来讨要。
桑钱氏也给了他一个:“四个鸡心你们一人一个,你吃了等下就没有了。”
桑景雄一口就吃了。
这顿饭,一家人吃得特别高兴,等桑景云说了南城书局请她写一整套小人书的事情之后,家里人更是高兴。
一册小人书,大概是一千字稍微多点,按照千字两元算,能拿两个银元。
但桑景云告诉家里人,一册书的稿费是一个银元。
若这么算,写完一整套书,大概能赚七八十个银元,到时给家里添置点东西,还掉欠桑钱氏娘家兄弟的钱,也就不剩下什么了,刚刚好。
就他们家这情况,不能让桑学文和桑景雄知道家里有闲钱。
不过,私底下跟桑钱氏和桑景英,倒是可以说实话,免得他们因为手上没钱,成日提心吊胆。
今天白天写了不少字,晚上桑景云也就不愿意再写。
她把桑景英叫到她跟桑钱氏住的房子,说了稿费有千字两元的事情,又道:“阿英,那《西游记》的连环画,早些写完,就能早些拿稿费,你能不能跟我一道写。”
“当然可以,只是姐,我从来没写过。”桑景英有些纠结。
桑景云道:“写起来也不难,你平日里给人写信怎么写,那这故事,就也怎么写。”
桑景英以前看过《西游记》,桑景云这会儿,就一边翻书,一边告诉他连环画要怎么写:“比如高老庄这一段,那册书可以叫《猪八戒背媳妇》,开头这样写……”
用嘴巴说,远比用笔写来得轻松。
桑景云把《猪八戒背媳妇》的故事给桑景英说了一遍,接着又翻出别的故事,嘴上给桑景英说了说。
她还详细说了说标点的用法。
帮人写信时,桑景英学她,是使用标点的,但他们写信时用到的标点很少,只用逗号和句号,不用别的标点。
这次写小人书,用到的标点会多一些。
桑景云打算鼓动南城书局,在印书时将标点加上。
现在还没有标点,出版的书和报纸上,除了文字,就只有放在右边的句号用来断句,当然也有用空格断句的,总之对阅读很不友好。
最重要的是,过几年,标点就会正式出现。
这时出一套没有标点的书,等过几年标点出现,人们兴许会觉得这书有点过时。
桑景英将桑景云说的,全都认真记下。
第二天,桑景云一起来,就见桑景英正坐在桌边写字。
她凑过去看了看,桑景英写的,正好就是她昨天讲过的《猪八戒背媳妇》。
桑景英应该是仔细斟酌过再写的,有许多修改痕迹,但写的东西没有什么问题,稍微改几个字就能用。
桑景云对此非常满意。
桑景英参加完珐琅班考试后,要过几天才能得知招生情况,至于入学,时间还没定。
此时的中小学没有寒暑假,8月1日是一学年的开始,7月31日是一个学年的结束。
洪旭和桑景英,都是7月份从小学毕业的,洪旭因为年纪太小,打算明年再去读中学,桑景英则是之前没有去考中学。
至于珐琅班这样半工半读的技术类学校,是私人办学,开学时间学校自己定。
人家说白了,其实就是招一些小学毕业的工人。
桑景云算了算,觉得桑景英应当能在开学前,跟她一起写完《西游记》。
至于她自己,写《西游记》之余,还想写一写《双面魔君》。
对她这样的创作者来说,写《双面魔君》这样一个自己构思的故事,比简化别人的故事更有意思。
今儿个早上,他们家喝的是粥,菜是煮粥前炒好的一大盘咸菜南瓜丝。
说是炒,其实就放了一点油,跟水煮无异。
桑景云喝了一大碗粥,照旧跟桑景英桑景雄一起去县城。
她已经不想再写信,但这个摊子摆在那里,也不能不管。
总不能让那些来写信的人白跑一趟。
现如今,桑景云就指着那些想跟他们抢生意的人,快些将摊子摆出来。
兴许是老天爷听到了桑景云的心声,三人来到洪兴纸号,就见对面铺子门口摆了两张桌子,两个十多岁的少年,已经坐在那儿给人写信。
这年头车马慢书信迟,那些花钱请人代写书信的人,一个月也不见得会寄一封信。
因此,桑景云这边没有回头客,所有来写信的人,都是头一次来。
这些人自然不会认准桑景云几人,他们寻到这里,见已经有人在帮人写信,同样是两个铜扳写一封,立刻便过去了。
桑景云求之不得,桑景英有些不高兴,桑景雄却是火冒三丈:“他们抢生意!我就说他们昨天,怎么一直在我旁边站着,原来是在偷学,哥,你去把他们赶走!”
桑景云道:“那不是我们的地方,我们凭什么把他们赶走?”
“不赶走他们,找我们写信的人就少了!”桑景雄很生气。
“我们管好自己就行,这世上没有我们做了一门生意,就不许别人再做的道理。”桑景云道。他们低价代写书信,也是抢了别人的生意。
“我看你就是胆子小,”桑景雄不满地瞪了桑景云一眼,又去拉桑景英,“哥,你快去把他们赶走。”
桑景云闻言笑了:“胆子小的明明是你。你自己不敢去,就撺掇阿英去。”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