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民国by决绝
决绝  发于:2025年03月17日

关灯
护眼

这糖只一小包,总共也就八颗,桑景云和桑景英在路上吃了两颗,刚才又喂了桑景丽一颗,还剩五颗。
她给了陆盈和桑钱氏一人一颗,剩下的她跟桑景英桑景丽,又分了一人一颗:“奶奶,娘,爹不爱吃糖,景雄在点心铺有糕点吃,我们一人一颗。”
桑钱氏拒绝:“不用给我,你吃吧。”
“奶奶,我想孝敬你,你可不能不给我这机会。”桑景云笑道。
桑钱氏到底还是将糖放在嘴里。
桑学文看到这一幕,有些羡慕。
哪里是他不爱吃糖,不过是女儿不想给他。
他拿了抹布,熟练地去洗碗,正洗着,陆盈给他半块花生糖。
糖真甜,他真不是个东西。
桑景英吃过饭,就想继续写《西游记》。
这个弟弟实在太卷,桑景云无奈道:“阿英,人也是要休息的,这《西游记》我们都写了一半了,今日就休息吧。”
桑景英道:“姐,左右也没事情做,我写它就当是休息。”
也行……桑景云翻开《西游记》原著,一边看,一边回忆自己上辈子看了无数遍的《西游记》电视剧,跟桑景英说下面的故事要如何写。
但她没写。
她嘴角的口疮刚刚好,想休息一天。
顺便琢磨《双面魔君》的后续剧情。
虽然稿件已经给出去,但稿费还未拿到手,桑家的日子,便也照常过。
晚上灌了一肚子粥,桑景云早早睡下。
洪永祥却找到费中绪家中。
费中绪住的马棚楼有电灯,洪永祥到的时候,费中绪正在灯下读书。
听到敲门声,他起身打开门:“我就知道你今天要来,前面十册的稿子,那桑小姐可有写好?”
“已经写好了。”洪永祥拿出用《上海日报》包起的稿件。
费中绪看到厚度惊人的稿件,震惊万分:“十册书她写了这么多?”
“这里不是十册书,五天时间,她和她弟弟一起,写了三十几册。”
费中绪之前,就从洪永祥那里得知桑景云缺钱。
这也是费中绪同意给桑景云千字两元的稿费的原因。
但现在,看到这么多稿件,费中绪才清晰地感受到,这小姑娘有多么缺钱:“这几日,她可有睡觉?”
洪永祥道:“你先看看,这稿件是否可用。”
费中绪闻言,翻阅起手上稿件。
《西游记》一书,他是看过的,看的时候就当个消遣,并没有特别喜欢,里面的故事,也已忘得差不多,就记得少许可怕场面。
比如那狮驼国,尸骨堆成山岭,死人的头发做成毡片,到处都是妖怪在吃人,那描述,看得年少的他浑身不适,噩梦连连。
如今这书写得不错,那些可怕情节都没有写进书里,整个故事充满童趣。
这正是费中绪想要的。
费中绪是个非常负责的人,他从头看到尾,一边看,一边用铅笔做记号。
看完,他对洪文祥道:“这稿件没有问题,需要改动的地方很少,只是这稿费有点问题……”
“稿费怎么了?你不是说千字两元的稿费,你能直接批?”洪文祥不解。
费中绪道:“这个价位的稿费,我是能直接批,但我本以为她一个月,最多写十来册,那我一个月给出去二三十元稿费,总编绝不会过问。可如今她一次交上来这么多稿件,若要支取全部稿费,需要总编同意。”
出《西游记》连环画一事,他曾写了申请,给总编看过。
稿费预计千字两元,画图预计一角一张,一册书二十页四十张图,一共四元。
这价格不高,总编并无意见,但他若是一次支取超过五十元的稿费,必然引来总编过问。
他们总编有书局的股份,若是发现作者是新人,必然是要压一压价格的。
“那该如何?”洪永祥问。
费中绪道:“若是他们不急用钱,我便每月上交十册,给他们支二三十个银元。你那个侄女,一个月也最多画十册吧?”
连环画不是工笔画,因为要印刷,画画时只用线条即可,画起来不算难,所需时间也不多。
但十册书加起来要画四百张图,一个月还是要的。
洪永祥道:“那就先这样,过几天我回去一趟,将此事告知他们。”
“好。”费中绪道。
洪永祥这时,又说了桑景云希望做连环画时,可以加入标点的事情。
按照桑景云的想法,那字可以写在图画空白处,写的时候,直接用上标点。
费中绪道:“我也这般想,如今许多人都希望能推出标点,去年,胡先生就在《科学》杂志上刊登了《论句读及文字符号》。我们这连环画,若用上标点,确实更好读。”
说完标点的事情,洪永祥又道:“那《双面魔君》,桑小姐又写了一万多字,笔名也已起好,你这几日,可以帮她投稿,定好价格、刊登日期等。桑小姐说,她每日都能写三千字,绝不拖稿。”
费中绪跟洪永祥一样,被桑景云的写作速度惊住。
他接过《双面魔君》的手稿看了看,突然想到了什么:“永祥,我有法子让总编一次给齐所有稿费了!”
“当真?”洪永祥惊讶。
“当真!我明日上午便去办,等我办成,你请我去吃我们书局对面的粤菜。”
这几年,租界日益兴盛,聚拢了天南地北许多人。
租界人多,店铺也多,什么吃食都有。
南城书局对面就有一家粤菜馆,那家的白切鸡和蒸排骨,味道堪称一绝。
可惜这家粤菜馆消费不低,因而费中绪也不能时时去。
洪永祥一口答应。
第二日一大早,费中绪来到南城书局,便开始跟书局的那些编辑侃侃而谈,说起推行标点一事。
费中绪有个富贵亲戚,平日里认识的人也多,说着说着,他还提到:“如今有许多人想推行白话和标点。还有人写了稿件,请我帮着投稿。”
费中绪不久前,刚将现如今致力于推行白话文和标点的那些新式文人说了个遍。
现在他说有人请他帮忙投稿,众人下意识,便觉得这么做的,是那些新式文人之一。
那些文人,可都是极有名的,费中绪竟然认识,这让众人羡慕不已。
“你们可要看看稿件?”费中绪问。
那自然是要看的,众人纷纷讨要稿件。
费中绪见状,便将《双面魔君》的稿件取出。
总编当即将稿件要过去,其余编辑,则凑在旁边看。
《双面魔君》这故事,算不得多稀奇。
但这确实是一部写得清楚明白的白话小说,那誊抄的一丝不苟的稿件里,还用到诸多标点。
这一看,就是那些新式文人写的!
“这书确实不错,这标点也用得好!”
“好故事!”
“这混乱的江湖,像极了如今的局势。”
“这里头的毒药,隐喻的是鸦片吧?”
“那些外国人,一直想用鸦片毁了我们,偏还有许多人沉迷其中……”
这些人以为这书的作者,是如今风头正盛的新式文人之一。
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文人,不可能写个普通武侠故事,看书时,便联想出许多深刻含义。
费中绪略有些不好意思,但想到这是他们自己误会的,他从未说过作者是那些个有名的新式文人,便又理直气壮起来。
女子写书不易,本就要支持,她家中情况还极为糟糕……
他理应伸出援手,给她些帮助。
这般想着,费中绪又道:“总编,我正在做的《西游记》连环画,其实也是她想出的。她希望那些孩童,能读更好读的书,她希望能有一些书,帮助孩童识字。她还说,这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孩童,因而想在漫画中,加入标点。”
费中绪说完,就将桑景云和桑景英写的《西游记》的稿件,全部交到总编手中:“她早已开始写这连环画,如今已写完一半。”
总编接过翻看起来,称赞连连。
“用词简洁,故事也轻快,孩子就该看这样的!”
“我家孩子,定然喜欢这书。”
“有了这标点,当真好读许多。”
总编问起作者是谁,费中绪不说,只说作者有些特殊,不愿透露身份。
总编觉得,那作者定然有些来头,不愿透露身份,可能是暂时不想让人知道他写了这些书,也可能是不想连累他们书局。
毕竟有那么一些文人,是得罪了当权者的,书局出版他们的书,会被盯上。
这般想着,总编痛快地批了九十元稿费给费中绪,还问:“这稿费,是否有些少?”
费中绪道:“不少,我早已与她说定,给千字两元。”
总编闻言,只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这样的人写的连环画,一定能大卖!

廿四这天晚上, 桑景云睡得极好。
廿五一大早起来,她觉得有点凉,开门出去, 才发现外头下了小雨。
见下了雨,桑景雄就不乐意去县城做工了, 满脸的不情愿。
桑钱氏见状道:“我送你去。”
桑景雄冲着桑钱氏撒娇:“奶奶你背我。”
桑景云连忙道:“你都十岁了,还好意思让奶奶背?”
桑景雄到底没有让桑钱氏背, 穿上木屐跟着桑钱氏一起去县城。
所谓木屐,其实是两块底下有齿的厚木板。
他们这里都是穿着布鞋再穿木屐的, 将厚木板绑在穿了布鞋的脚上, 便能在雨天出门, 即便走那些泥泞的道路,也不用担心弄脏布鞋。
只是这么走有些累。
桑景雄不情不愿地出门, 桑景云桑景英则是把家里的八仙桌搬到门口处, 继续写书。
今儿个天阴沉沉的,哪怕将桌子搬到门口, 也还是有点暗。
桑景云写一段, 就看看外面的景象, 放松眼睛。
桑家下雨天只有木屐能穿,费中绪和洪永祥穿的却是油靴。
这是用皮革做成的靴子,外面涂了防水的桐油,穿着它出门, 下雨天也不用担心鞋袜会湿。
洪永祥按照昨日说好的, 来找费中绪, 请费中绪吃粤菜。
费中绪一看到洪永祥,便拿出一张九十元的庄票:“稿费有了!”
银元分量不轻,他们书局给稿费, 若是超过五十个银元,会给庄票。
他们将银元存入钱庄,就能得到庄票,而拿到庄票的人,可以去签发庄票的钱庄兑现银元。
如今已经有银行了,但一些人还是更信任老字号的钱庄。
但钱庄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很强的地域性。
费中绪手上的庄票,是上海这边最大的钱庄签发的,这钱庄在公共租界、法租界和上海县城都有铺子,都能兑现,但离了上海,其他地方的钱庄和银行,是不认这张庄票的。
“费兄是怎么做到的?”洪文祥问。
费中绪见周围没人,便低声将自己做的事情说了。
洪文祥有些担心:“若是被你们主编发现不对,可会连累你?”
费中绪道:“千字两元的稿费不算高,只是新人拿不到而已。即便将来主编发现此事,也顶多说我几句。更何况,他想出《双面魔君》这本书,若是《双面魔君》在报纸上登出后广受好评,他怕是都不会说我。”
今天上午,主编看过《双面魔君》后,便想出这本书,还拜托他在云景面前,为南城书局美言几句。
毕竟他们南城书局,在上海就是个小书局,跟商务印书馆之类不能比。
听费中绪这么说,洪永祥放下心来。
他知道费中绪爱喝酒,点菜之余,还让人上了一壶绍兴黄酒,果然,费中绪很是高兴。
吃过饭,费中绪就去了《新小说报》编辑部,帮桑景云投稿。
《新小说报》编辑部的人,是认识费中绪的。
不久前,费中绪就到过他们报社,跟他们要一个作者的联系方式,想出版那个作者在《新小说报》上连载的小说。
《新小说报》的主编见到费中绪,立刻招呼起来,又让报社的抄写员去给费中绪泡茶。
“费编辑过来,是看上了我们报纸上哪篇小说?”主编好奇地问。
费中绪中午喝了点酒,脸有些红,呼吸间也有酒气,但因为喝的不多,神志还很清醒:“我是来帮人投稿的。你也知道,现下都在推白话文,还在推标点,我认识的一个文人写了个给孩童看的连环画,我就求来,由我们书局出了。后来,她得知我与你们认识,便又给我一部她写的武侠小说,让我帮忙投稿。”
说着,费中绪拿出《双面魔君》的稿件给那位主编:“你可以先看看。”
若是一个不认识的人来投稿,《新小说报》的主编定然不会重视这小说。
但今日来投稿的,是费中绪。
费中绪还曾到那作者手上求书!
这主编下意识,便觉得这小说是个有名气的人写的。
等稿件拿到手,看到那些标点,他更是无比确定这一点。
这小说,必然是个有些名气的新式文人写的。
《新小说报》的主编自己也是个爱看小说的,再加上每日都接触各类小说,对小说的鉴赏能力,超过洪永祥和费中绪。
他才读了个开头,便知道这是一部好小说。
老百姓喜欢的书,都是好读的。一些流传很广的小说,甚至一开始,是说书艺人说出来的。
《七侠五义》,就是道光年间一个说书艺人说的《龙图公案》被人记录下后,几经整理、添加、改编,才终于成书。
眼前这小说,非常好读。
它还极有新意,之前那些武侠小说里,可没有内功,魔教和死士的设定,也是他前所未见。
他以前从未见过这些设定,跟着作者看下去,却又不觉得突兀。
关键是,这书抓人。
有些书,他看了也就看了,并不急着看后续,但这书,他抓耳挠腮一般,想看后面内容。
这有名气的文人写的书,就是不一样!
费中绪道:“她笔名用‘云景’。这是个新笔名,但你给稿费,可不能按照新人来。”
《新小说报》的稿费分三档,分别是一元、两元、三元。
新人或者质量一般的稿件,都是给千字一元,还算不错的稿件,给千字两元。
只有一个备受推崇的作者,他们给的价格是千字三元。
“云景”是新人,按理给千字一元,但有费中绪出面,主编就给了千字两元,还道:“等刊登后,若是反响不错,我便将稿费提至千字三元。”
如今这小说还未刊登,他上来就给千字三元,会让其他作者不满。
但若是刊登后,读者反响好,那增加稿费,便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费中绪对此很满意:“可以!这稿件,我手上有两万多字,作者手上还有一些,她说若是开始刊登,她一日至少供稿三千字,绝不拖稿断稿。”
主编闻言大喜:“好!好!”
他们报社写得最好,拿千字三元的稿费那个作者,有烟霞癖,也就是抽大烟。
他最大的问题,便是会拖稿。
主编对此深恶痛绝,现下有作者许诺不拖稿,自然喜出望外。
桑景云并不知道,洪永祥的朋友凭着一张巧嘴,帮自己争取到了不低的稿费。
现如今,她正在写《双面魔君》。
《西游记》是一锤子买卖,她写完之后拿到稿费,这书与她,便无多大关系。
但《双面魔君》不同。
这书是独属于她的,她在报纸上刊登过后,还能投稿到出版社,让出版社出书。
往后若有人要再版,还得继续给她版税。
她更喜欢写这本书。
这书的剧情也有意思,前期她压了压主角,而现在,主角要大展身手,用种种手段掌控魔教了!
桑景云要写的,并非真的魔君。
她不喜欢写作恶的主角,她更喜欢写主角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最终拥有光明的未来。
正如她现在。
她现在吃不上肉,但她会努力,争取让自己过上好生活。
因此,孟佑掌控魔教后,会用狠辣手段,将魔教那些恶贯满盈之人,全都铲除。
剩下罪不至死的,就留下帮自己做事。
那些跟他一样的暗卫,孟佑更是传他们《无名诀》,以便他们可以修复体内损伤。
以前,这些暗卫是受到控制,不得不听命于前任教主,但当孟佑成为教主,他们却心甘情愿,为孟佑抛头颅洒热血。
这是一段让人热血沸腾的情节,主角在前期的压抑过后,终于一飞冲天。
而现在,桑景云正认真写着这段情节,并精心刻画孟佑身边的那些人。
桑景英在旁边写《西游记》。
他心中有些焦躁,唯恐拿不到稿费。
他们家现下实在缺钱,若是拿不到稿费,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
但等他看到认真写作的桑景云,心里的焦躁,便如遇到秋风的炊烟,快速消散。
连着下了两天小雨,气温降下来不少,桑家院子里种的蔬菜,也窜高许多。
这日是廿七,也是星期天。
当然住在上海县城的人,对星期天是没什么概念的,毕竟他们不做礼拜。
今天不下雨,太阳也出来了。
但因为路上有泥泞,桑景雄还是要穿着木屐去县城糕点铺。
他小声抱怨,跟着桑钱氏出了门。
桑钱氏要去县城交陆盈做手工活,顺便买点豆腐咸鱼,回家当菜吃。
她觉得吃咸菜也可以,但桑景云说他们每日吃点荤腥豆制品,身体才能好,她便日日去买。
她也舍不得家里的孩子整日吃咸菜。
桑钱氏离开前,将桑学文关在屋内,桑景云和桑景英,则还是在门口写书。
两人正写着,传来敲门声。
桑景云正想走动一下,便起身去开门:“奶奶,你回来了?”
她以为是桑钱氏回来了,然而门打开,出现在她面前的,是洪兴纸号的那个学徒。
这人看到桑景云就笑起来:“桑小姐,我们家永祥少爷从租界回来了,拿来了你的稿费。”
这一刻,学徒跟桑景英差不多高的个子,在桑景云眼里,显得无比高大。
她的稿费,终于到了!

桑家的院子并不大, 那学徒又没收着声,因而他的话,不止桑景云听到。
桑景英猛然站起, 坐着的条凳险些被他撞翻:“姐,稿费到了?”
“对, 到了,我们去县城拿稿费。”桑景云笑着开口。
桑景英闻言, 立刻就要往外冲,但被桑景云叫住了:“带上你的背篓。”
拿了稿费, 他们肯定要买一些东西回家。
在现代可以空着手外出购物, 但在这时不行。
桑景英风风火火, 又跑回去拿背篓。
就连桑景云,也找出桑景英之前读书时背的斜挎背包, 背在身上。
两人飞快地收拾好, 又跟陆盈打了个招呼,这才往外走。
领稿费是开心事儿, 桑景云其实想带上陆盈和桑景丽。
但从他们住的地方到县城, 大概有四五公里的路, 陆盈裹了小脚,桑景丽年纪小,她们走不动。
桑景云三人走到一半,遇到了挎着两个篮子回来的桑钱氏。
桑钱氏右手挎着的篮子里垫了旧衣服, 放着给陆盈领的针线活, 另一个篮子里, 则放着她刚买的豆腐和咸鱼。
桑景云一脸兴奋:“奶奶,你把东西拿回家放好,就来县城找我们。我们今儿个中午要请洪掌柜吃饭, 你可以与我们一起吃。”
桑钱氏想了想道:“我还要帮你娘照顾景丽,就不去了,你们好好谢谢洪掌柜。”
她与洪掌柜并不认识,一个老婆子挤在里面不合适,留陆盈他们在家没得吃,也不太好。
桑景云大概能猜到桑钱氏的想法,也没强求:“奶奶,那等会儿我们带好吃的回来。”
跟桑钱氏告辞,三人继续往县城走。
洪兴纸号的这个学徒是个喜欢谈天说地的,一路跟桑景云说了不少事情,但他对稿费的事情不太清楚,只知道洪永祥从租界回来了,让他来找人。
但这,已经能让桑景云安心。
既然洪永祥提到了稿费,那别的不说,稿费定然是有的。
有稿费就好!
三人来到洪兴纸号,远远地,就看到洪永祥搬了张桌子,在店门口帮人写信。
现如今,洪兴纸号附近,有四个帮人写信的摊子,都是半大少年在自家店铺门口给人写。
这年头的人生得多,县城好些掌柜,家里都有初小或者高小毕业,闲在家里没工作的半大孩子。
若孩子学得好,他们肯定会让孩子读中学,但很多孩子考不上中学。
想让他们去做工,这年纪又太小。
在自家门口代写书信,着实是个不错的营生,不仅能挣到钱,还不用担心孩子被人带坏。
因为这些人的出现,洪兴纸号已不再提供代写书信的服务,洪永祥这会儿拿了纸笔帮人写信,只是为了找点事情做,避开洪掌柜的念叨。
看到桑景云和桑景英来了,洪永祥加快写信的速度,同时开口:“你们等我片刻。”
很快,洪永祥就将书信写好。
他将信念了一遍,递给那个找他写信的人,这才看向桑景云:“我们去铺子后面谈?”
这铺子后面有个不过几平方,用作采光的小院,再往后是两间屋,那是铺子的仓库,学徒平日里也住在这里。
桑景云带着桑景英,跟着洪永祥来到那个天井里,问:“洪先生,稿费已经有了?是多少?”
洪永祥看了一眼桑景英,意识到桑景云不打算瞒着桑景英,就将庄票拿出来:“《双面魔君》要刊登之后才有稿费,但《西游记》的稿费已经有了,现在一共四万五千字,稿费是九十元。”
桑景云是认得庄票的,这其实就是那些古代电视剧里,常有的银票。
这个时代贫富差距很大,对有钱人来说,九十元算不得什么,但对穷人来说,这是非常大的一笔钱。
“洪先生,真的太感谢你了。”桑景云认真道谢,她很清楚,若没有洪永祥,她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拿到稿费,还是这么大一笔稿费。
就在这时,桑景云身边传来哭声,她侧头一看,发现桑景英这个半大少年,已经哭起来。
见桑景云和洪永祥都看向自己,桑景英擦掉眼泪,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太过高兴,你们不用管我。”
盯着桑景英看只会让桑景英尴尬,桑景云转头看向洪永祥,问起投稿的事情。
洪永祥一一说了,还把费中绪为了让桑景云快些拿到稿费做的事情说出,又道:“费兄让我不要说此事,但我觉得告知你比较好。此外,南城书局有意出版《双面魔君》,希望你能优先考虑他们。”
“我会的。”桑景云认真开口。
费中绪帮了她大忙,这件事,她会永远记在心里。
两人说了许多话,桑景云最后道:“洪先生,我和阿英能拿到稿费,全仰仗你帮忙,我们请你和洪掌柜去庆福楼吃饭。”
“不用,我还赶着回租界,”洪永祥笑着拒绝,“更何况,我爹已经知会过家里,让家里多送些吃的过来,连你们的饭菜,都有算上。”
此时已是中午,桑景云也知道,现在请客有些太仓促。
她想了想,拉着桑景英往外走:“我们出去片刻,马上回来。”
桑景云带着桑景英直奔钱庄。
钱庄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面是今天银元兑换铜钱的价格,再往里走,是连成一长条的几个大柜台,有个中年男人站在柜台后,正检查银元的真伪。
他将银元一枚枚往旁边柜台扔,旁边柜台后的小厮,再将那银元捡起放在银元板上。
银元板是上面有许多半圆形凹槽的木板,五十枚银元可以放满一个凹槽,钱庄和银行都以此计数。
突然,中年人停了手,将自己刚才扔出去的银元拿起:“这银元声音不对,是假的。”
桑景云这才知道,他扔银元是为了听银元和柜台的敲击声,并以此辨别真假。
这次过来是有正事,桑景云看了一眼,便找到兑换银元处,将手上庄票递出。
柜台后的人仔细查验了庄票,确定是真的,便问桑景云要求。
桑景云道:“我想取出四十个银元。”
那活计手脚很快,没多久,便数出四十个银元,外加和一张五十个银元的庄票,一起给桑景云。
桑景云接过,又带着桑景英去熟食店,花一个银元买了酱鸭烧鸡等熟食,装了满满一背篓,带去洪兴纸号。
他们到时,洪家的饭菜已经送来。
桑景云将熟食拿出:“洪爷爷,我今日得了稿费,给你加个菜!”
桑景云买了不少熟食,他们几个自然是吃不完的。
桑景云让洪掌柜将剩下的熟食带回洪家,但洪掌柜没同意,将剩下的熟食跟桑景云分了分:“我们家吃不了这么多,你也带些回家。”
桑景云笑着开口:“洪爷爷,这熟食我会带回家,等下我买东西,你可不能再给我让价,你太客气,会让我不好意思上门占你便宜。”
桑景云之前在洪掌柜这里借了钢笔和许多纸,价格她都记在心里。
现在,她又拿了一些纸,然后按照洪掌柜的售价付钱。
哪怕是蘸水钢笔,也不便宜,她还前后一共要了三支,再加上购买纸张的钱,桑景云一次给出去八个银元。
洪掌柜道:“你这给多了,以往遇到你这样的大客户,我都会给打折。”
桑景云笑道:“洪爷爷你没给我打折,但请我吃饭了。”
洪掌柜到底还是收了钱,桑景云又道:“洪爷爷,我家中缺不少东西,急着去置办,这就走了,下次再登门道谢。”
“走吧。”洪掌柜笑道。
桑景云又看向洪永祥:“洪先生,这段时间麻烦你了,以后等周日,我和我弟弟会自己将稿件送到租界。”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