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历史直播,开幕暴击by苦竹根
苦竹根  发于:2025年03月07日

关灯
护眼

“呵呵,三位千古一帝都被骂的一无是处,可惜宋朝又出了几个明君?”
“赵匡胤算一个,宋哲宗算半个,其他还有吗?”
“大宋,大怂,大送,送金银,送土地,送皇帝……”
赵匡胤一口老血卡在喉咙里,他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居然引起了这么多人的批判。而且后面的文字太过触目惊心,什么叫“赔款称臣”,什么叫“送皇帝”,是我想的那样吗?
这还是朕一手建立的大宋吗?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则是喜忧参半,天幕称他们为“千古一帝”,他们自然很高兴,但被这样软弱的宋朝骂,又让他们觉得很耻辱。
于是,三朝有评论资格的大臣也加入了大战,只不过,他们不了解宋朝,只能死命的夸赞白起,以此贬低没有眼光,没有骨气的宋朝君臣。
等到评论区的乱战持续了一段时间,古人的评论资格基本上都用完了,只剩下现代观众的发言,整个评论区的风气为之一清。
【不论大家喜欢不喜欢白起,都不影响白起被称为古代八大军神之一,“孙吴白韩卫霍李岳”他们是中华文明的代表,是我们崇拜喜爱的古人,是最优秀的华夏儿女!】
孙是孙武,兵家之祖,著有《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还是美国西点军校的必读书。
吴是吴起,是难得的全才,内政军事一把抓,建立了战国时期的特殊兵种“魏武卒”,后又主持了楚国的改革,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白是白起,韩是韩信。
接下来就是“卫、霍”……
汉武帝看到其中的“卫、霍”,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联想,想完又觉得太过离谱,大汉之前才有三位将军上了榜单,汉初只有韩信,自己难道还能有幸能得个军神不成。
他对霍去病揶揄道,“去病,这个霍军神还是你的本家呢。”
霍去病年少气盛,对自己极有自信,当即骄傲道,“陛下,焉知这个“霍”不是指臣呢!”
汉武帝就喜欢这样的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当即哈哈大笑,“好!去病有志气,你要做个千古第一军神!”
卫青想,去病小小年纪一战封神,若榜单上只出现一个“霍”,定是霍去病,可是还有一个“卫”,卫在霍前,他们舅甥难道还能一起上榜不成,这也太离谱了!
历朝历代的皇帝也有了新的烦恼,秦皇汉武唐太宗是千古一帝,自己又算什么?能不能评一个千古明君。
还有很多没有自知之明的皇帝,觉得以秦皇汉武的暴政都能得到真么高的评价,自己定能成为万古一帝。
天幕真是太会吊人胃口了,时不时放出一点信息,引得他们心神大乱。
讲先秦就只说先秦嘛,他们本来可以当历史故事听的,瓜果点心都准备好了,天幕却突然放出了这样的消息,真是太坑了。
天幕不知古人的烦恼,只顾接着刚才的话题讲述下去。
【长平之战是春秋战国时代一次持续最久、规模最大、最惨烈的战争,所谓“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橹”。也是战国时代乃至整个封建史上最大的战争,其惨烈程度在世界冷兵器时代也是罕见的。】
【在长平之战胜利后,白起又分兵三路,扩大战果,想一举灭亡赵国。赵国异常恐惧,派使者携带重金赴秦,游说范雎。范雎被赵国使者说服,便向秦王建议接受议和,秦王采纳了范雎的意见,允许韩国割垣雍,赵国割六城,达成和议。】
【白起得知此事后与范雎产生矛盾,间接导致了两人悲剧的结局。】
咸阳宫·秦昭襄王四十九年。
这件事早已发生,而白起与范睢的矛盾已经到了白热化,不可调和。
天幕出现后,嬴稷召群臣一起观看,白起虽称病在家,不能出战,但又不是不能动弹,因此,他也在咸阳宫中。
范睢见天幕揭露了自己收受贿赂之事,忙向嬴稷请罪,嬴稷却心里门清,只是没有发作罢了。
趁此机会,嬴稷向白起解释,“长平一战,不仅是赵国损失惨重,我秦国也打不起了。”
白起的脸色这才好了一些:“可惜,此战之后,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嬴稷:“前年国库空虚,百姓受饥,将军不考虑百姓的负担,一意要求调兵消灭赵国。如今,我大秦经过两年休养生息,兵强马壮,寡人已经再次起兵攻打赵国,定要将其一举拿下。可惜王陵无用,王龁怕是也没有这个能力,武安君可愿出战。”
赢稷大魔王请人出战也不肯放低身段,可是白起也有自己的骄傲!
思索片刻,白起还是拒绝了:“长平之战,秦军大胜,赵军大败。秦人欢喜,赵人害怕。秦军携大胜之势,一鼓作气,攻打士气衰落的赵国自然更有胜算。如今,我大秦虽得到休养,但赵国也同样从惨败中缓过来了,定会以十倍兵力防守。赵国自从长平之战以来,君臣夙兴夜寐,上下一心,与燕、魏结亲,同齐、楚交好,一心防备我大秦,这个时候不适合硬打。若是我军劳师远征,赵国上下一心抵抗,再有其他诸侯国在外策应,此战必败无疑。”
嬴稷脸色一变,范睢也开口相激:“将军曾以寡敌众,用兵如神,如今以强击弱,以众击寡,将军又在担心什么呢?”

第28章 秦灭六国
白起沉着道:“相国谬赞了,没有什么用兵如神的说法,臣领兵打仗都是在天时地利占优的情况下才能取得胜利的。长平之战后未能趁势灭赵,赵国得了喘息之机,而秦国如果兵出无功,列国见势都会前去救援赵国。臣只看到了其中的凶险,没有看到胜利的机会,这是空耗国力。且臣身染重病,实在无力领兵,还请大王另择良将。”
嬴稷哼道:“罢了,先看天幕吧。”
即便没有你白起,寡人也定会灭了赵国。马上就要讲到未来之事了,这些可要仔细听着。
【当年,秦武王去世,没有子嗣,国内两个太后各有自己支持的新王,嬴稷远在燕国为质,本来是没有机会继承王位的,是赵武灵王为了赵国的崛起,一力促成嬴稷的回归。他怕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嬴稷给他的回报是长平之战。】
赵武灵王再次受到致命一击!
【长平之役,标志着列国林立、战争频发的战国行将终结,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央集权大帝国即将临降。而此时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周天子又在哪里?】
【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国的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的国都邯郸,久久不能攻克。于是秦王派遣王龁代替王陵,仍不能攻克,只能选择包围邯郸。赵国震恐,向各国乞求援助。楚国派大将黄歇营救赵国,魏国派大将晋鄙营救赵国。秦昭襄王嬴稷派遣使臣对魏安釐王魏圉说:“你敢参战,我就连你一起打。”魏圉害怕了,命令晋鄙将兵力屯积在邺城,不敢再前进。】
【魏王怕了,但还是有不畏秦军之人,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用计谋夺取了晋鄙的军队,打败了秦国大军,解了赵国邯郸之围,这就是窃符救赵、鸡鸣狗盗的由来。】
赢稷猛的起身:这场战争居然真的失败了!
魏无忌!
白起预测的很准确,却也没有多高兴,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都是他曾经的袍泽啊!
“大王,趁着魏军尚未到达战场,请下令停止进攻吧。”
“待寡人思索片刻……”
赢稷正准备下令,便听到了天幕接下来的话。
【这场战争本没有什么值得说道的,秦国失败了,但并没有伤筋动骨,赵国在魏、楚的帮助下苟延残喘,也彻底失去了反击的力量。但这场战争却引发了三件事,这三件事很值得说道说道。】
赢稷猛地抬头:“慢着,先听听天幕怎么说。”
【第一件便是周天子的悲惨下场,见秦国被魏国打败,楚国便想趁机捞些好处,打击秦国的扩张势头。但他又不想自己出头,于是,楚考烈王派使者请周郝王姬延以天子名义,号令各国协力攻秦。周郝王凑起了一支五六千人的军队,可是缺少武器、粮饷。他向境内的富户筹借军资,答应周军胜利班师之日以战利品偿还。不料,除了楚、燕两国派了些兵来以外,其他四国的兵马都失约了,等了3个月其他四国的兵马仍然没有来,周天子无功而返。那些富户见周军回来,纷纷持借券向姬延讨债。】
【姬延无可奈何,只好躲到宫后的一个高台上避债。这就是“债台高筑”的由来。周天子牵头的六国联军散了,但秦军却不肯罢休,顺手拿下韩国的阳城、负黍后,直扑东周王城,周郝王姬延叩头谢罪,把所有财产人口都送给了秦国,后郁郁而终,八百年周王朝就此灭亡。】
赢渠梁、赢驷、赢荡、赢稷历代秦国国君都兴奋了,周朝灭亡了,是赢氏子孙做的!
赢驷将小赢稷抱起来,抛到天空又接住,兴奋的不能自己。
“楚国出了一个使臣,忽悠周天子去打仗,还把周朝给打亡国了。”
“连商人都敢逼迫周天子还钱,周天子的威望彻底跌落谷底。”
帝辛用自己唯一一次的评论机会,在天幕上发了两个字。
“帝辛:呵呵!”
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
周武王:好丢脸啊,真不想承认这是自己的子孙。
还好,他麾下的群臣很会看脸色,一个个专注的盯着天幕,看的极其认真,没有人看大王。
【周朝的灭亡对各国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过去他们打生打死都能扯着周天子的大旗,证明自己法统的正义性。秦昭襄王却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掀了桌子,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订立规则。此时,秦国已具备击败东方各国联合进攻的雄厚实力,东方各国的末日来临了。】
【第二件事便是白起之死。秦军兵围邯郸,却久攻不下,王陵、王龁相继失败,秦军伤亡惨重。秦昭襄王任命武安君白起代替王龁为元帅,白起已经笃定此战必败,他希望秦昭襄王能够收兵罢战,休养生息,所以,坚持称病不去。】
【昭襄王大怒,亲自去白起府上,强令他出兵,说:“您虽然有病,也得强撑着为寡人带兵。如果赢了,寡人会重赏您。如果您不去,寡人就会怨恨您(君若不从,寡人恨君)。”】
现在赢稷还没有说这些话,但他觉得这是他能说出来的,此刻,武安君就在身侧,怎么办,好尴尬!
“武安君,寡人定不会说这样的话!”赢稷想努力补救一下。
白起默默拱了拱手,没有回应他的解释。
“大魔王太强势了,这种时候就该学政哥,说句软话啊。”
“稷儿情商有点低。”
赢稷:嬴政……什么是软话?他说了什么?
【白起给的回答是:“臣知道只要出战,即便失败也可以免罪,如果不去,终究免不了一死。可是,臣还是希望大王能听臣一句话,放弃攻打赵国,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也能打乱六国合纵攻秦的计划。安抚恐惧者,攻打傲慢者,诛灭无道者,以此来号令诸侯,天下就可以平定,为什么一定要把赵国作为首先进攻的对象呢?臣下听说贤明的君王爱惜国家,忠诚的大臣爱惜名誉。破碎的国家不可能重获完整,死去的人不可能死而复生。臣下宁愿受重罚而死,也不忍做败军之将。”】
【嬴稷也知道白起说的是对的,但大秦在邯郸投入的兵力财力太多,他已经骑虎难下,要么打赢这一仗,要么解决掉提出异议的人。秦军战败的消息不断的从前线传来,昭襄王便将白起贬黜为士伍,放逐至阴密,等他到了杜邮,昭襄王又觉得白起心中有恨意,担心他会有反叛之心,派使者赐剑,命其自杀。】
白起默默从跪坐,便成五体投地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大王,罪臣自请削爵免冠,将为士卒,罪臣绝不会背叛大秦,背叛大王!”
他为大秦奋战一生,这个强大的国家也是他的心血!
赢稷忙将其扶起来,“武安君……寡人知道你是为了大秦,为了寡人,你放心,寡人不会行此昏聩之事。”
是的,赢稷从旁观者的角度一眼就能看出,自己定是被鬼迷心窍,被失败冲昏了头脑,行事太过偏激。只要能冷静下来想想就知道,白起是不可能叛变的。
当年他掌握整个大秦的军队也没有二心,如今病体沉疴,又怎会自取灭亡。
【一代军神白起就这样死在君王的猜忌中,他为秦国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秦人牢记其功绩,又怜惜其“死而非其罪”,很多地方都建祠祭祀他。】
武德九年,李渊与群臣也在看着天幕。
李渊:“白起不及朕的李靖,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李世民:“白起为秦平赵,乃被昭王所杀……乃君之过也,非臣之罪焉。”
李世民也有不世之功,却遭到父亲打压,被拘束在长安,不能领兵打仗,他对白起的经历深有体会。
李渊:二郎是在映射什么吗!
若不是朕的儿子,安能统领大军,却不遭帝王猜忌!
李渊是真的没有自知之明,他也不想想,若不是李世民南征北战,哪有他的帝王之位。凭着他一遇到强敌便迁都的作风,早就不知被谁消灭了。
【白起打仗从不以攻城夺地为唯一目标,而是以歼敌有生力量作为主要目的,他善于野战进攻,战必求歼。我们的伟大领袖曾赞白起:“论打歼灭战,千载之下,无人出其右。”他的军事战略也多是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目的的,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提出“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战略思想,用一个延安,换取了全中国!】
白起:这是何人,与他的所思所想如出一辙,若有机会,定要好生交谈一番。
天幕下的古人也绷不住了,天幕提起他们这些王侯将相没有任何敬畏之心,甚至随意指点评论,对此人却尊称“伟大领袖”!
他们真的很好奇,天幕中后世的朝代是什么样子的,这个人难道是那个朝代的缔造者?

第29章 秦灭六国
【最后一件就与我们政哥有关了,秦太子嬴柱的儿子嬴异人在赵国做人质,卫国商人吕不韦见他奇货可居,便资助其金银,游说华阳夫人,立其为继承人。秦国围攻赵国邯郸时,赵孝成王想杀死异人泄愤。异人与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斤金贿赂守城官吏逃出赵国,通过出征的秦军返回秦国,回到秦国后,嬴异人改名为嬴子楚。】
【而我们的政哥小小年纪却被父亲丢在赵国,直到六年后,昭襄王去世,赢柱成为新的秦王,赢子楚成为太子,才将嬴政接回秦国。】
赢稷猛的起身,“嬴政!”
白起也目光灼灼看着天幕。
赢稷:“你听到了么?是嬴政,这是寡人的曾孙,是他统一了天下!”
白起正要点头,却猛的皱起眉头,“大王,这天幕赵国也能看到,他们知道是小王孙统一天下,小王孙会不会被……”
赢稷面色瞬间苍白,“立刻传令王纥,不惜一切代价,将王孙平安接回来,若是赵国胆敢伤害王孙,寡人就是倾举国之力也要将赵王满门诛灭!”
白起思量片刻,下定决心,“大王,臣愿前往邯郸,迎回小王孙。”
这一刻,一时的成败已经不重要了,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一个雄才大略,能将大秦带往顶峰的帝国继承人。
而此时,赢异人已经带着吕不韦和小嬴政逃出了邯郸城门。
早在前几次直播听到“嬴政称始皇”时,赢异人便有所猜测。不论是真是假,他都要早做准备。还好小嬴政年纪尚幼,除了亲近的几人,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他们才能顺利布局,与城外的秦军取得联系。
后来,吕不韦又以重金贿赂守城官,他们才得以逃出生天,至于赵姬,她是赵国人,有家族为依靠,想来不会受到牵连。
赢异人:“这是哪里?”
吕不韦:“王孙,这里是燕国方向,我们要饶个大圈子才能找到秦军。”
赢异人点点头,又看看怀中已经睡着的小嬴政,“你看到今日的天幕了吗?”
吕不韦心中激动,面上不动声色:“王孙不必担心,秦王也能看到天幕,他定会派人来迎接王孙,说不定秦军已经在寻找王孙了,我们只要回到秦国,王孙的地位固若金汤。”
根本不必去讨好任何人!
吕不韦也没有想到,他投资的“奇货”居然收获如此之大。
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皇帝,他无法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国度,但天幕的推崇不会作假,皇帝定然比周天子尊贵万分。
赢异人似乎看到了什么惊奇之事,忙指给吕不韦:“先生请看天幕。”
吕不韦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来,看到的便是评论区壮观的一幕。
话说,赢稷传下命令后,又担心自己的命令无法及时赶到前线,更担心赵国揣着明白当糊涂杀害小王孙,于是,他便在天幕发出评论。
“赢稷:赵王若能将我秦国的小王孙送回来,秦国二十年不打赵国,如违此誓,天下共讨之。若是赵国胆敢伤害小王孙,我秦国倾国之力也要灭了你赵国,毁尔宗庙,屠尔百姓!”
白起也在后面跟着威胁道:“白起:臣白起请命领兵出征,迎小王孙归秦!”
现代观众见评论区有人角色扮演,不少人觉得好玩,跟上白起的队形,在下面复制粘贴。
“臣X X 请命领兵出征,迎小王孙归秦!”
此时,邯郸城已经快要疯狂了,赵孝成王听到天幕的剧透后,第一反应就是杀了异人和嬴政,他派人去秦王孙住宅寻人,却发现这里已经人去楼空,只带回了赵姬。
漫长的等待中,赵孝成王逐渐意识到,秦王孙已经逃出生天,自己可能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其他五国身在邯郸的使臣纷纷拜访赵王,劝谏赵王先下手为强,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可赵王也不是傻子,动手的是赵国,秦国要报复的也是赵国,你们五国躲在本王身后,只拿好处,还想滴血不沾,哪有这样的好事。
于是,邯郸宫中开始了惯常的扯皮。
“只要赵王杀了那嬴政,秦国大军压境之时,自有我五国相助赵王。”
“我等可立下誓言,谁都不能袖手旁观。”
“山东六国同气连枝,万不可为一时之气坏了各国的情谊啊。”
赵孝成王不为所动,“使者若是有心,先将邯郸城外的秦军退了再说。”
本王求援之时,只有楚国魏国派了一些兵马,魏国还半途退缩了,与其相信你们的信誉,还不如相信秦国那个虎狼之君。
转眼之间,他就看到了天幕之上嬴稷的评论。
紧跟在后面的名字更是将他吓得不轻。
那可是白起啊!两年前的四十万冤魂还在长平城外徘徊,这次又有多少人要倒在他的屠刀之下。
与天幕预言的亡国之危比起来,近在眼前的秦军更让他寝食难安。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可是,形势比人强,赵孝成王只能无奈接受这个威胁。
还得费尽心力的向秦国解释,他不敢伤害秦王孙,他们真的已经逃出生天了!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他在位五十六年,享年七十五岁。】
【连年对外征战,穷兵黩武,带来的不只是领土的扩充,还有被压榨到极致的秦国国力。昭襄王晚年,秦国民生凋敝,并且遭到了诸侯国的联合打压,把早年的战果一一丢弃。但秦昭襄王依旧为秦国的发展做出极为杰出的历史贡献,昭襄王时代是秦国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决胜时代,此后,秦国一统天下已成定局。】
“似乎武功卓越的帝王,都会有民生问题。”
“比如秦始皇,汉武帝。”
“唐太宗就没有这样的问题。”
赢驷抱着小儿子不撒手,向周围的文臣武将炫耀自己的儿子,“稷儿有削平天下之志,也有征伐六国之能,寡人欲立稷儿为王太子,诸卿可有何异议!”
群臣自然不会有异议,尤其是张仪,他觉得赢稷和自己的理念非常相似,都拥有一个薛定谔的面皮,说不定自己还能继续辅佐下一任秦王,统一天下呢。
【昭襄王在位期间,将秦军东出的障碍一一拔除,关东六国再也没有与秦一战之力。他对国家的文治也很值得说道,荀子曾游历秦国,他信奉儒家,与秦国政治理念有很大分歧,但他依旧认可昭襄王的治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这里民风淳朴,诚实守信,官吏各司其职,像是古代圣王治下。当然,作为一个儒家学者,他最后也不忘推荐儒家,说秦国已经很好了,做到了霸道,但要想达成王道的成就,还差一点,那就是没有儒家学说。】
“你已经做的很好了,唯独缺我相助。”
“荀子也是个傲娇…”
荀子:何为傲娇?
后世的儒家很鄙夷秦国,尤其是宋之后的儒家,他们听到荀子的话第一反应居然是,荀子教出了两个法家弟子,不能算是儒家圣人。
所以他的话可以不听!
【公元前251年,赢柱继承王位,是为秦孝文王。赢柱为父亲守孝一年,宣布改元,正式即位。可惜,他只做了三天秦王就死了,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国君。】
此刻,赢稷与其父亲穿越时空产生同样的感慨,寡人的王位传了个寂寞,不如直接传给孙子。
赢柱:……
【孝文王死后,太子赢子楚即位,是为秦庄襄王。庄襄王三年,赢子楚去世,享年三十五岁。】
“大魔王再坚持一年就把儿子熬死了。”
“再坚持四年就能直接把王位传给政哥了。”
赢稷:寡人也想多活几年,想见见寡人的好曾孙。
这儿子、孙子都是不中用的。
短短四年换了三任秦王,寡人曾孙即位面临的得是什么样的局面啊。
虽然还没有见到嬴政,但赢稷已经从心底里认可了这个曾孙,并开始为其打算。
政儿马上就能回到秦国了,寡人定要亲自教导他为王之道。
赢异人惊呆了,自己居然只有三十五年寿命,那时,政儿才十三岁,主少国疑,必然有人掣肘,他是如何做到天幕说的那一切的。
吕不韦则是看向赢异人怀中的幼儿,双目发亮,看来自己的荣华富贵都系在这孩子的身上了。
【庄襄王虽然在位时间很短,但也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国君。】
【他在赵国为质时,得吕不韦的资助,即位后投桃报李,任命吕不韦为相,封文信侯。】
吕不韦忙感谢异人,“多谢王孙,臣定不会辜负王孙信任。”
【登基元年便大赦天下,施德布惠于人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昭襄王晚年的弊政,黔首获得了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同年,秦庄襄王命蒙骜伐韩,韩国被迫割让成皋、巩等地。秦国的地界延伸至魏国大梁,设置三川郡。次年,又命蒙骜攻打赵国,夺取了太原、榆次、新城、狼孟等三十七座城池。三年,蒙骜攻取了魏国的高都和汲,设立太原郡。】

第30章 千古一帝
【魏公子信陵君合纵燕、赵、韩、魏、楚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击败秦军,蒙骜败退。联军乘胜追击至函谷关,秦军闭关不出,此战过后,信陵君名震天下。这也是关东六国最后一次合纵攻秦。】
赢异人有些欣慰,虽然时间很短,但自己也在历史上留下了一些痕迹。
信陵君魏无忌:最后一次!看来终究是失败了。
是的,秦王施展离间计,大张旗鼓的恭祝魏无忌登临王位,魏王被这个简单的计策所迷惑,撤了魏无忌的兵权,魏无忌郁郁而终。
六国之围瞬间瓦解!
【公元前247年,嬴政即位为秦王,“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一个传奇的时代即将拉开帷幕!】
“来了来了!”
“政哥!!!”
“祖龙!”
“啊啊啊……”
“我那身高一米九八,威严霸气的老祖宗,他不就想要个长生药吗,给他啊!”
天幕下的古人都无法理解后世对秦始皇的推崇,他们不明白,那样一个暴君怎么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
这不只是主播一个人的态度,是整个评论区都在狂欢。
嬴政被群臣热切的眼神注视着,也有些不自在,直到他看到关键字“长生药”!
真的有长生药?天幕能给朕吗?
比起那些无法证明自己神异的方士,自然是神奇的天幕更令人信服。
汉武帝深深的嫉妒了,朕不也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吗,怎么秦始皇的待遇,朕就没有呢?
不求这么多人喜欢,只要天幕喜欢朕,给朕一个长生药就好。
【看得出来大家都很喜欢秦始皇,小希也很崇拜政哥,但是长生药是真的没有啊!】
嬴政失望了,难道这世间当真无法长生吗?
【不过,虽然没有长生药,但秦始皇想要延长寿命还是很简单的。】
延长寿命!
秦始皇又有了希望……
【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嬴政出生在赵国的都城邯郸。他的父亲是秦国送到赵国的质子,母亲是吕不韦献给异人的姬妾。秦太子赢柱有二十多个儿子,赢异人只是其中最不受宠的一个,才会被送到赵国为质,因此,嬴政的出生并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这一年,长平之战刚刚结束,四十万赵军被秦国坑杀,赵国割地赔款以事秦,举国上下对秦人恨之入骨,作为秦国王孙的异人生活境况急转直下,就连日用财务和出行车马都无法保证。】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