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近日光  发于:2025年02月27日

关灯
护眼

宋真宗的戏演完了,该王钦若和丞相王旦上场。】
乐瑶放了一个小动画,是一个小小的卡通舞台,上面站着一个Q版本的皇帝,带着墨镜,头上几个大字,“神演技!”
随后卡通皇帝跳下去,另外两个臣子装扮的小人跳上舞台,头上几个字,“捧哏哒!”
舞台下面站着一众的小人,个个手上捧着瓜,每个人头上都是大大的问号。
【王钦若跪下,道,天赐天书,陛下的贤德被上天认可!吾皇英明!名留千史!
接着丞相王旦也上前道,天书两丈多长,亘古未见,定是神仙所赐的天书。
眼见丞相都这么说了,其他臣子便一起应声附和,跪地大喊吾皇英明!
于是宋真宗携众臣去迎天书。】
“好,演的好呀,不去当戏子可惜了。”赵匡美拍手,整大殿数他最欢脱,就差抓一把瓜子。
赵德芳给他三叔使眼色,没看他父皇脸都白了吗。
赵匡胤的脸色难看到了极点,若不是担心留下弑弟啥侄的名声,赵匡胤想当场手刃这赵恒这畜生,敢打着上天的名义欺骗众人,就不怕遭报应?
【天书的内容自然是对宋真宗的赞赏肯定,又歌颂了一下宋太宗,又说了一下宋真宗的后代个个英明,总之把宋真宗这一脉都夸了遍,还赐给宋朝几百年的国运。
宋真宗大喜,随即大赦天下,文武加官,改年号为“大中祥符”同时还普天同庆三日。
如此算是给封禅泰山做好了铺垫。
随后由丞相王旦牵头,带领文武百官、僧道、百姓几万人求宋真宗泰山封禅。
做人总要前线,开始宋真宗自然是拒绝的。】
动画小皇帝又跳出来了,然后一直摇头,头上一行字,“你们再求求我,我就去丫!”
“庸君!”赵德昭算是把一辈子的脾气都在发今日。
一听赵德昭发声,被打的如猪头的赵恒就浑身一哆嗦。
【但总有头脑清楚的大臣,大臣孙奭就是其中之一,他向宋真宗请命,言天书荒唐,请宋真宗三思,不要听信谗言,以免被后世嘲笑。
宋真宗马上就要开口答应了,却半路出了孙奭这个程咬金,整的宋真宗处境尴尬。
但是做了如此多铺垫,泰山是非去不可。】
【为了堵住以孙奭为首的臣子百姓的嘴,于是宋真宗又派王钦若先行去泰山,既然一册天书不行,那就再来一本!
这次换了套路,让泰山脚下的百姓先发现,然后禀报官员,宋真宗再派王钦若去。
果真在泰山山脚下的亭子湖泊发现了第二本天书!
你看,泰山脚下又出现天书了!
此乃天意难为了,这泰山是不去不行了!】
【终于,宋真宗如愿以偿的登顶泰山,封禅泰山。
宋真宗也成了继秦始皇、汉武帝他们以后第六位封禅泰山的帝王。
自此以后泰山的身价一落千丈,再无帝王去泰山封禅。】
乐瑶放出一个小动画,泰山暴哭,用小锤锤打自己,想把自己打碎了……
它没脸当山了。
乐瑶一声叹气,泰山的股价就这么跌没了,心疼一分钟。
【路人甲】:真是好惨的一泰山。
【路人甲】:想想后世帝王有想去的,但一旦去了,百姓会说,咱们皇帝怎么去那了,不和宋真宗一个样了?
【路人甲】:恩,真和骂人没两样了,哈哈哈哈。
路人甲粉丝又出现了,还是和之前一样,吐槽两句就走。
不得不说,路人甲的吐槽很犀利呀。
【封禅泰山只是开始,自打封禅开始,大宋上下,从臣子到百姓,掀起了一股荒唐的祥瑞之风。
而宋真宗也沉迷于祥瑞无法自拔,好似忘了祥瑞是“人造的”
借着祥瑞的名号,宋真宗大兴土木,建立道观,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
朝堂上,臣子日日想着如何造出新的祥瑞给宋真宗,百姓也热衷发现祥瑞。】
【每每祥瑞出现,宋真宗便亲接祥瑞,百姓拥戴,乃是宋太祖赵匡胤都没享受的待遇。
宋真宗晚期大肆祭拜,堪称走火入魔。
而在这虚荣的天赐祥瑞中,宋真宗精神愈发不正常,得病了也不看,让道尼给他祈福,乾兴元年二月,宋真宗终于把自己折腾死了。】
赵匡胤看向赵光义父子,“逆谋造反,拉拢臣子,这罪名,可满意?”
赵光义脸色苍白,他知这次自己是在劫难逃了……
【路人甲】:宋真宗讲完了,主播要不要说说宋仁宗。
宋仁宗呀,乐瑶本来没打算讲,但是她的铁粉路人甲提了,随便唠唠也不是不行。
【大宋第四位皇帝,怎么说呢,是的好人。】
“皇叔,你听,神迹说我儿子是个好人!”赵恒激动了,他儿子是好人,那他这个当爹的是不是可以不死!

“好人?听着甚是别扭呀。”赵匡美凑到赵德芳身边,“怎么不夸他是一个好皇帝呢?”
赵匡美挺会抓字眼的,赵德芳也觉的甚是奇怪,按照神迹之前的先捧后杀,这“好人”难道是令有深意?
“父皇,要不要御医过来?”赵德昭有点担心他爹,之前神迹夸赵光义是车神,又夸赵恒是泰山封禅的最后一个帝王。
如今又夸宋仁宗是个好人…这…
“朕不至于被气死。”赵匡胤长吐一口气,他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几个孽债还能把他气死?!
【宋仁宗,赵祯,宋朝的第四位皇帝,在位四十一年,是宋朝在位最长的皇帝。
宋仁宗在位期间,宋朝经济繁荣,人才辈出,特别在文化领悟,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出自宋仁宗时期!
在他统领下的时期被称为“仁宗盛世”!
宋仁宗驾崩后,臣子为他痛哭流涕,连敌国辽国都为他举国痛哭!】
一个大大的字体特效弹出了出来!
【宋仁宗在位期间,从未和辽国兵戎相见,边境一直和平稳定。
辽国国君知道宋仁宗驾崩时,悲痛欲绝,辽国的国君把宋仁宗曾经送给他衣服做成了衣冠冢,让辽国的百姓为他哀悼!】
好人!!
梅开二度,文字特效后,乐瑶又放了一个小动画,一个卡通皇帝躺在地上,周围全是为他痛哭流涕的卡通小人,而那个卡通皇帝皇帝头上写着两个大字,“好人!”
要说乐瑶手上的小动画很多呀,也不是她多手巧,而是直播间出了新的功能,有人多小人的立绘,就和拼图一下,拉到屏幕中间,加上字体就好。
听辽国对自家儿子这么好,跪在地上的赵恒忿忿不平,他儿子能得此殊荣还不是因为他的壇渊之盟,起码有他一大半的功劳!
赵恒想邀功,又怕一旁虎视眈眈的赵德昭打他…
不过,他儿子这么厉害,他皇叔能不能看在他儿子的面上抹了他造反的罪名?
虽然神迹都是在夸赞宋仁宗的“仁德”,连敌国都为他哀悼,按理说该是一位好皇帝。
但是赵匡胤听的心里很是不舒服,他对付了一辈子的辽国,深知贪得无厌觊觎觊觎大宋的辽国是如何德行,如今竟为大宋皇帝举国哀悼,不舒服,着实让人不舒服。
虽然神迹还未往后详说,但是能让虎视眈眈的敌国如此痛心,真是好皇帝?
赵匡胤觉得若自己此刻暴毙,敌国辽军怕不是要欢天喜地的大庆三日。
“让敌国举国哀悼,扶苏你如何看。”秦始皇派人把自己的儿子们都传唤于殿中,一同看神迹。
通过后世的明朝的朱叫门,隋朝的败家子隋炀帝杨广,宋朝的怂蛋父子帝王,接连的几个败家玩意忽然让秦始皇意识到教育子嗣这个问题。
一个长久以来被秦始皇忽略的问题,秦始皇嬴政的心思全在治国平天下,如何加固大统一王朝,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个脚印。
如此嬴政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教育皇子,他把皇子托付于他们的夫子,嬴政相信虎父无犬子。
看他们大秦帝国就知道,秦朝的几代君王没有掉过链子的!
但听神迹所述败家子多了,秦始皇嬴政还是有些许担心。
被点名的长子公子扶苏上前,“儿子以为能让敌国如此,实乃明君。”
公子扶苏眼神中带着些许崇拜,也不知自己能不能做如此明君。
秦始皇嬴政皱眉,显然这个答案并不让他满意,让敌国痛哭流涕,真正的明君,若是死了敌国该举国欢庆才是。
“ 将闾,你以为呢?”嬴政又问次子,公子将闾向来谨言慎行,“儿子不敢随意断言。”
不说便不错。
“公子高,又如何认为。”嬴政不甘心的又问第三个儿子。
公子好为人耿直,“神迹赞他为好人,那就是好人!”
秦始皇继续问,直到问到他最小的儿子胡亥。
胡亥方才走神,压根没看什么神迹,只能照葫芦画瓢,把哥哥们说的挑好的重复一边。
“子婴,你如何认为。”儿子都问完了,嬴政又问起侄子。
“子婴认为,被敌国哀悼,并不能所证为明君,怕不是不被忌惮的庸君。”子婴说出自己的了结,嬴政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皇爷爷,他真的是明君么?”朱瞻基还没看到宋仁宗的史记,不知神迹是不是在讽刺。
“朕以为不是。”朱棣一口否认,宋仁宗在位期间,大宋虽繁荣昌盛,但对外之策却让朱棣嗤之以鼻。
【宋仁宗为人仁厚,勤俭节约,对臣子宽厚,宋仁宗赵祯特别推崇无为而治,把皇权下方,形成了宋朝独有的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即,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和臣子讨论,不能由皇帝一人决定,如此相互制约,维护了朝堂稳定。
同时也让士大夫手上有了更多的权利。】
经典动画又出现了,卡通皇帝和卡通臣子平起平坐,头上几个大字,“好朋友!”
【宋仁宗仁慈到什么程度呢?说几个小故事,宋仁宗口渴难耐,偏偏忍着,问他为何,原是担心自己说口渴,会有宫人受到惩罚】
文字特效出来,这可不是乐瑶故意弄的,不知道是不是直播的特效文字出bug了,不过配合的还挺有意思的。
【宋仁宗时期,税收是唐朝的几倍,朝堂可谓十分富裕,但他特别节约,有一天他想喝羊汤,可转而一想,若百姓都知我爱羊汤,怕每日又要多杀几百头羊,伤害生灵又太为奢侈,最终没喝。】
【宋仁宗还特别听臣子劝,尊重士大夫们的意见,从不一意孤行,像是实行新政后,有众官员反对,宋仁宗就不在坚持新政。】
【宋仁宗时期,商业活动昌盛,无敌可种的百姓可从商得温饱,在经济的刺激下,四大发明其三都在宋朝出现,还有沈括这样的科技人才,让宋朝走在科学的前沿!】
听到现在,基本都是夸赞宋仁宗赵祯的话,倒是让赵匡美有些意外,他本来以为神迹定会欲扬先抑,如今大部分都是夸赞,真是一位仁义的君主么?
但是赵匡胤却听出一点不对劲,税收是唐朝的几倍?官员反对不执新政?百姓无地可种??
【综上,宋仁宗在期间,宋朝内部算的上安乐,所以宋仁宗驾崩后才得了“仁”的谥号】
【赵匡胤】:那对外如何?
乐瑶见粉丝提问,停顿了一下,想了想。
【对外,宋仁宗也是一个好人,不然他驾崩的时候为何辽国会如此痛哭。】
【路人甲】:辽国哭,不是因为听话的摇钱树死了么?换做下一任还不知听不听话,你说他能不哭么?
路人甲粉丝又跳出来插了一嘴。
说来奇怪,路人甲的弹幕可以被直播间的所有人看见,并且会置顶。
【赵匡胤】:此话是何意?他对辽国之策如何?!
赵匡胤心感到不妙。
【路人甲】:你还是先问问他对西夏王朝吧@赵匡胤
西夏王朝?!
西夏王朝!!
赵匡胤使劲看着屏幕,生怕自己看错了,西夏如何成王朝了?

【当然,西夏成朝,并不是宋仁宗一个人的原因。
从宋太宗开始,西夏隐患的种子就埋下了,到了宋仁宗时期彻底爆发。】
宋光义欲哭无泪,怎么神迹又扯到他头上了,如何,不把自己挫骨扬灰不算完?
【在收复燕云十六州失败后,宋太宗心里大为郁闷。
正逢夏州大乱,夏州主李继捧投奔大宋,宋太宗大为欢喜,既然收复不了燕云十六州,收复定难军五洲也可。
但由于操之过急,想学他哥杯酒释兵权,导致李继捧之弟李继迁组织党项叛宋。
从此宋和西夏的拉锯战开始。】
赵匡胤的目光看向赵光义。
这种感觉真是太折磨人了,赵光义有点崩溃,给他个痛快的,死了算了……
【夏太祖李继迁,党项族,大宋赐名赵保吉】
【宋太宗时期宋朝的军事实力还是在的,宋太宗根本没把李继迁放在眼中。
虽然夏太祖李继迁极其折腾,投靠大辽,策反他哥李继捧,陷害李继捧,总之反复横跳,愈战愈勇。
虽如此,宋太宗却未斩草除根,在他假意归降后,赐银州观察史一职。】
“真是仁。”赵匡胤冷声道。
【宋太宗只是养虎为患,宋真宗才是放虎归山。】
赵匡胤的目光又到了赵恒身上。
赵恒的脸色瞬间不好了,神迹不都讲到他那个“仁意”的儿子,怎么还带转回来的?
此时的赵恒一点不想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干什么,好家伙,好处都让未来自己得了,罪让现在的他受着。
【但是到了宋真宗时期,定难军五洲始终叛乱,被驱逐在外的李继迁请求回定难军五洲。
宋真宗一向爱好和平,早就不想管定难军五洲的烂摊子了。
1003年,他竟然真让李继迁回去担任定难军五洲的节度使。
李继迁做梦都没想到宋真宗能答应!
于是五洲数千里地,成为了西夏崛起的基础。】
“我错了,别打我!”宋真宗赵祯赶紧抱头,怕赵德昭动手。
“你个没脑子的孽障!”
没想到赵光义一个巴掌下来,打得赵恒直接脸着地。
别人打他赵恒都能接受,但是赵光义不行。
“我没脑子不是像您老人家了,你若斩草除根,我至于放虎归山!”赵恒不服。
“你没听爹怂怂一窝,你就是那个爹!”反正要死了,赵恒什么都敢说。
【李继迁得五洲,只是开始。
咸平年五月三月,李继迁率军攻陷灵州,同年,迁都灵州。
眼看西夏迁都成定局,宋真宗不知该如何对付西北边境,于是想到一个主意,不就是要土地么,给你土地,绥州和宥州就给你了!
咱们和平相处,你老老实实做大宋臣子,要啥给啥。】
“不愧是你呀。”赵匡美听的拳头都硬了,一波接着一波的神操作,叫什么宋真宗,该叫宋神宗才对!!
【李继迁死后,西夏局势动乱,本是宋朝收复西夏的大好时机。
但宋真宗不想打仗,就诏安西夏将领,自愿来大宋就给官职。
继续养虎为患。】
宋殿的气氛愈发低沉,赵匡胤的血压慢慢升高。
嬴政听此眉头就没舒展过,虽为后朝之事,但却让人恼火。
王翦已经被气的头顶发晕,大宋这都是什么皇帝,对敌人仁义如此?
如何,敌国是亲儿子???
就是亲儿子,也得诛之呀!
“何为养虎为患,此乃养虎为患。”嬴政对他的儿子们道,这也是为何秦以法家思想为主。
公子扶苏若有所思,这与夫子教于他的不一样。
只能说人心险恶,但不能因此就不信人心。
看秦朝臣子,尽是忠良,为君之,忌猜疑。
【到了宋仁宗赵祯,西夏李元昊打算称帝,但还有顾虑。
但一件事却彻底打消了西夏李元昊的顾虑。
嵬名山遇是李元昊叔叔,他见李元昊残暴,怕有朝一日自己性命不保,于是带着全家老小来投靠大宋。
边境的官员慌了,不知该如何,若是处置不好怕不是要引起战争。
众人皆知他们官家爱好和平,不喜战争。
思来想去,边境官员竟然把嵬名山遇捆绑着又送回西夏,嵬名山遇绝望。】
【李元昊还担心嵬名山遇一旦投宋,那西夏机密均被大宋得知,于是李元昊惶恐不安,但万万没想到大怂官员竟然把人送回来了。
长时间的重文轻武以及宋朝的冗官现状,导致很多官员不作为,正是这种不作为给大宋埋下大祸。
如此,李元昊对大宋再无忌惮,他处死了嵬名山遇,杀鸡儆猴,随后直接称帝!】
赵匡胤重重拍了桌子,直接把桌子拍断,“宣太医。”
【李元昊还特意上表宋仁宗自己称帝了。
但宋仁宗却没立马做出反应,他得先和臣子讨论讨论该如何。
直到半年后才做出反应,一,废李元昊的大宋官职,二,经济封锁西夏,三悬赏李元昊人头。
但,并未打算出军。】
【李元昊主动出击,宋夏战争爆发,长达三年。
因常年的重文轻武,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宋朝三战三败。
宋仁宗的心态明显打崩了,把指挥的官员全部贬官宋军士气大衰,宋朝财政吃紧。
西夏也没好到哪去,常年征战,西夏民不聊生,又遇天灾。
倘若宋仁宗再坚持一下,虽打不过西夏,也能拖死西夏。】
“打不过,拖死你?”赵德芳被气笑了,怪不得神迹说他们是大怂,是真怂呀。
赵匡美也没了开玩笑的心思,“侄子,你累了,我来打。”
赵恒和赵光义看向赵匡美,是宋仁宗,关他们什么事!
【历庆三年,西夏求和,对西夏忌惮的宋仁宗答应议和。
宋仁宗的底线,是要称臣不打仗就行,保留皇帝名字号也可以,不就是个名号么……
但手下议和的官员庞籍还是有底线的,称臣还留帝名,算什么!
西夏官员又提出,不称帝可以,那你得两国议和书里的西夏国号改为“吾祖”
没错,我叫你爸爸,你喊我祖宗!】
“皇爷爷,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朱瞻基气的不行,“太爷爷呢,直接灭了他们!”
之前朱叫门那个败家子,好歹后面有接盘的朱祁钰。
杨广那个败家子就作了十四年,隋就灭了。
可这宋朝,就犹如温水煮青蛙一样,一下一下的气死人啊啊啊!!!
朱高炽算了算,那时候太祖还没出生呢……
【朱棣】:真是仁君。
看朱棣发言,乐瑶想起来一个事。
【插一句,明朝也有庙号为仁的帝王,朱高炽明仁宗】
朱高炽!!!
“爹,下个败家子,不会是你吧?”朱瞻基眼睛瞪大,朱高炽被噎的一个字说不出来。
朱瞻基小手拍拍自己,“没事,儿子给您兜底,我肯定不怂!”
朱高炽……
【宋朝当然没有答应,除去这个,签订了庆历和议。
西夏称臣,宋每年赠与西夏银七万两、绢布十五万,茶三万斤。
要说大宋就是有钱,别人称臣都上供,到大宋就给钱。】
【说到银子,咱们正好唠唠为何宋朝经济如此发达,百姓的赋税为唐朝的几倍,特别到了宋仁宗,他明明那么节俭,他殿里的被子多年未换,都洗的掉了色。
还有舍不得和羊汤,这个之前说过。
可以说是难得律己的帝王,但是如何国库入不敷出?】
乐瑶又插了一个小动画,皇帝穿着补丁衣服,下面的大臣却珠光宝气,伸手和皇帝要钱,那卡通皇帝头上两个大字,“没钱。”

【宋朝的国库也不是一个朝代就亏空的,是经过几代人努力才亏空的!】
乐瑶语气高昂,这种慷慨激昂的声调仿佛是在夸大怂,真能作!
赵光义…
干脆点名道姓算了,还几代人,往上数不一共才三代么。
【先说说对外方面,从宋真宗的壇渊之盟年年给辽三十万,到宋仁宗时期,再次给辽国增加赔偿的银两。】
又加了??
赵德昭和赵德芳齐声道,宋仁宗是觉得他爹给的少了?!
怪不得宋仁宗死的时候辽国哭呀,能不哭么,摇钱树没了……
【嬴政】:如何,又输了?
嬴政都已经学会吐槽了。
【这次倒不是输了,再说,宋也不敢打。
这次只是辽单纯出来敲竹杠,这不宋夏之战么,辽说西夏为宋朝之臣,宋不该讨伐。
辽说,你这样不对,要不给辽国关南十县,我就不管这事了!】
“竟然能不要脸到如此地步,比赵恒的脸皮还厚。”赵德芳感叹。
赵匡胤倒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辽国一向如此无耻,只想着掠夺大宋。
看来,必须在自己有生之年把燕云十六州收复回来,还有西夏。
定难军五洲竟然日后会成大患。
“官家,药熬好了。”太医递上药来。
赵匡胤一饮而尽,“再来一碗。”
太医???
赵匡胤打算好好爱护自己的身体,别和神迹说的死的不明不白。
在他死之前,定要好好培养下一代!
赵匡胤看向赵德昭、赵德芳还有赵匡美,这灼灼目光整的三人表情瞬间变严肃起来。
父皇要干啥?
皇兄看我作甚?
“宣朕旨意,让众将军进宫。”赵匡胤道
听神迹的同时,赵匡胤已经着手打算整治朝堂,之前的杯酒释兵权,不过是怕在出现第二个黄袍加身,不想造成了宋朝之后的羸弱。
赵匡胤想明白了,如今的大宋还不是大统一王朝,外患之多,只有兵强才能护住大宋!
当然,赵匡胤也不会重武轻文,物极必反这个道理他算明白了。
正在府上闲的无聊摸鱼的将军们忽然得到入宫圣旨。
众将军???
官家这是作甚???又得喝酒么……
【宋仁宗得知后夜不能寐,给地不行,但是给钱给银子可以,要不送公主和亲,要不增加对辽国的岁币。
辽国本意敲诈,当然选银子,如此在原来三十万的基础上,宋又多加了二十万。】
卡通皇帝小人出现,手捧着银子,头上一行字,“能用银子解决的都不是事!”
【说完外患,在说说内忧。
从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大招官员,宋朝的官员待遇多高呀,都得朝廷出银子养着。
宋太宗时期还好,毕竟宋太祖赵匡胤攒的家底多,加上宋太宗赵光义虽扩招官员,但原本的基数小。】
【宋真宗赵恒时期就比较严重,为官者有将近一万人,而手下的差吏多达十九万,宋仁宗时期更严重,为官者四万余人,手下差吏四十余万。
如此,造成了冗官。】
“官是多,全都是废物。”赵匡美扒拉手指头,四十多万,三十多万的废物?
【冗军就更不用说了,占大宋国库的七成,宋太祖赵匡胤军队不过十几万,到宋仁宗已经到了八十万,按理说当兵的人多,大宋军事应该厉害,但屡战屡败,为什么呢?】
【这还要回到大宋重文轻武的政策上,民间的民谣,做人莫做军,文才能光宗耀祖。
若不是逼不得已谁去当兵呢。
如此造成了宋朝招募的兵多为流寇或胸无大志,只想混口饭的混子。
这样的兵,能打赢什么样的仗。】
秦始皇在竹简上记下冗官和冗军几字,虽旁边有史官记录,但是嬴政还会亲自记下重要的信息。
乐瑶从西夏称帝开始唠,足足说了有一个时辰,眼见东方的旭日即将升起,秦始皇又熬了足足一个通宵。
秦始皇熬了一个通宵,扶苏他们便跟着熬了一个通宵。
除了胡亥外,都站的笔直无丝毫困意,后世的荒唐事着实让人怒气冲天。
胡亥想睡又不敢睡,心里把秦始皇骂了百遍,好端端的听什么神迹胡说八道。
胡亥趁着大家都在沉思的时候,朝着乐瑶的芒果特效做鬼脸!
他本来以为是仙女下凡呢,结果是妖怪转世,今个回去他得抱着两个奶娘才行。
神迹什么时候闭嘴呀……
朱高炽整个人都不好了,他还在纠结仁这个庙号,之前觉得仁挺好的,如今听了神迹所言…仁等于好人…
只有没啥夸的时候才会夸,你是一个好人呀……
如此emo的朱高炽连用膳的胃口都没了,自己怎么就是一个好人呢?
【除此之外,三易黄河让宋朝亏空的财政更加的雪上加霜。
治理黄河固然是好事,但前提是有效治理。
宋仁宗时期听从宰相文彦博的介意,把黄河分流到六塔河,如此分流,黄河的水量就正常了。
但是宰相文彦博也不想想,黄河那个流速岂是一般小河能承受的住的?!
此方案提出,有其他大臣提出反对,但宰相文彦博不听,他觉得自己想的绝对是名流千古的办法。
而宋仁宗呢,一向无为而治,凭着朝堂官员谁能说过谁,他就听谁的。 】
【最后宰相胜了,宋仁宗下令整治黄河,在六塔河分流工程完成没多久,六塔河就决堤了,原来良田全都变成了沼泽,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赵匡胤……
幸好刚刚喝了两大碗的药。
乐瑶终于把宋仁宗的几件大事讲完了。
【咱们总结一下,宋仁宗的作为难得不折腾的皇帝,是一名合格的守城之君,他在位的四十一年大宋的确繁华,在历代宋朝皇帝中,宋仁宗其实还算个明君。】
“就这样的还能算的上明君?!”赵匡美直接破了嗓子,昏君虽然算不上,但也不至于是个明君吧?!
那宋朝皇帝都是什么玩意???
“不会出个隋炀帝杨广那么个玩意吧??”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