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近日光  发于:2025年02月27日

关灯
护眼

听此,苏轼的眼圈一下红了,“弟弟呀。”
“哥,在殿上。”苏辙的言下之意是让苏轼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哭,他哥哥的性子就如此坦率,别人对他好,他就对别人使劲好。
别人诬陷他,他也坦然接受,做事也是对事不对人,向来没想着要扳倒谁 。
如此性子,让他哥好友众多,但是为官时树敌也多。
“又哭又笑,苏轼,你小么?”宋神宗吐槽。
苏轼擦干眼泪,没觉的不好意思,“官家,我弟弟真是个好弟弟呀。”
宋神宗…
行行行,就你有个弟弟是吧。
【但是此时的苏辙位低言轻,不过好在结果是好的,苏轼只是被贬,没性命之忧,苏辙苏轼兄弟二人一同被贬。】
听到这,苏轼眼圈又红了,他对不住他弟弟呀。
【等着宋神宗驾崩,苏轼兄弟再次被启用,只是苏轼因为嘴欠又被贬,此时苏辙想和他哥共进退,但是四次请命都随他哥哥一起被贬。
但由于苏辙能干少言,朝堂不放,只有苏轼被流放。】
【虽然大家经常开玩笑,说苏辙是因为捞哥哥才一路升官,虽然有这个原因,但是苏辙的能力是真的强,且为人低调但立场分明。
无愧于唐宋八大家之一。】
“官家英明,下官的弟弟的的确有能力。”苏辙立马夸苏辙。
宋神宗…
“你听好了,那时候朕已经驾崩了。”宋神宗再次觉的苏轼嘴欠,他是不是故意这么说讽刺自己?
苏轼嘿嘿一笑,“下官忘了您…”
苏辙上去捂住他哥的嘴,他哥这个嘴呀…
【要说苏轼和苏辙这两人性子真截然不同,苏轼是那种和河边洗衣的老太太都能拉呱半天的人,苏辙则稳重少言,最喜欢宅。】
苏轼点点头,的确,他话比他弟弟多很多。
【但是吧,苏轼看似洒脱的性子,也有细心的一面。】
乐瑶想到苏轼的一个小故事,正好说到这,就给大家讲讲。
乐瑶放了个小动画,一轮明月挂空,一个小人一直在外面敲门。
“怀民呀!”咚咚咚
“怀民呀!”咚咚咚
“怀民你亦未眠呀。”
“对对对,没睡没睡…”
宋神宗??
苏轼看着小动画上的明月,“的确是好月亮。”
【当时张怀民也被贬官到黄州,苏轼担心张怀民抑郁,想开导之。
于是半夜拉着张怀民一起出门赏月。】
苏轼听完神迹的话,哈哈哈哈大笑起来,这的确也是他能干出的事。
苏辙无奈的叹气,他这个好哥哥呀。
【苏轼虽然嘴欠,但是的确是好官,二次被贬的时候,他见惠州百姓穷苦,于是想自讨腰包给百姓借钱。
无奈囊中羞涩,于是和苏辙借。
利于百姓的事情苏辙自然支持,变卖家产的支持。
所以,有了弟弟的支持,苏轼更是一心为了百姓,写诗给弟弟表示思念,顺便跟弟弟借钱。】
“大宋如此冗官,苏轼,你如何这么穷的?”宋神宗问。
“官家,我又不和那些人一般贪墨。”苏轼实话实话。
大殿众臣沉默,这说谁呢?谁他们?
【后来到了宋哲宗,因为之前支持旧法,加上写诗嘴欠,苏轼连续被贬,最后一次被贬到海南,那时候的海南可是荒芜之地。
苏辙再次求和他哥哥一起被贬,如此能看出兄弟之情来,有难同当。】
“弟弟。”苏轼已经被感动地痛哭流涕,也不顾是不是在大殿上,“我不配为兄长呀。”
宋神宗点点头,“不若,苏轼你以后叫苏辙为兄如何?”
苏辙……
元佑八年
宋哲宗召集众官再次上朝,一同观摩神迹。
宋哲宗知道苏轼,旧党之人,因此身份,宋哲宗本想贬他的职,如今看,苏轼这人除了嘴欠一些,倒不是迂腐的官员。
还有苏辙…宋哲宗也打算好好考虑考虑。
【宋哲宗】:蔡京如何。
比起苏辙和苏轼兄弟,宋哲宗更关心蔡京,毕竟是他想重用之人。
话题又回到了蔡京身上。
乐瑶真是给足了蔡京面子,在介绍蔡京前放起了恢宏的音乐。
赵匡胤他们一听如此恢宏的音乐,条件反射般的起了一身鸡皮,上次神迹说驴神还有泰山封禅的败家子也是这音乐…
神迹是真喜欢这乐曲呀…
“哥,我觉的这个蔡京不能是个好东西。”赵匡美把自己的药壶往前一推,“哥,你喝点么?”
赵匡胤…
“不过一后世的臣子,还能把我气死不成。”赵匡胤语气笃定,他已经不是之前的他了。
【他,蔡京,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
【他,蔡京,王安石称能为丞相之才!】
王安石这么一听,蔡京该是支持自己的人才,不像苏轼一般的墙头草。
司马光冷哼一声,是你的人又如何,最后变法不还是败了。
【他,蔡京,司马光废除新法的得力干将!】
【他,蔡京,司马光口中可重用的人才!】
司马光???
王安石???
宋神宗???
苏轼直接鼓掌,“厉害,如此厉害的墙头草呀。”
此时的苏轼恨不得立马执笔,写首诗骂他!

苏辙拉着他哥的袖子, 他哥这嫉恶如仇的性子,人家神迹不是还没说这蔡京是好是坏么。
若蔡京日后是被重用的众臣,他哥不又又又得罪人了。
“官家, 明显的墙头草。”苏轼把袖子一抽, 无视苏辙要眨抽的眼睛。
不管,他非得说,不说不行那种。
“行了,你也别说蔡京了, 你好就你好,你不是草。”宋神宗特意怼苏轼,让他老是气自己。
让宋神宗这么一说,苏轼挠挠头,也是,刚刚神迹说自己也摇摆来着。
难不成蔡京和自己是一类人?
元佑八年,宋殿。
蔡京没想到神迹会亲点他的名字,神情严肃, 不过他问心无愧,所有的举措他都可以解释。
要说蔡京的心里素质是真好, 任宋哲宗如何看他,他面不改色。
宋神宗, 宋殿。
【要说这个蔡京,的确是个人才。
他才学过人, 且刻苦努力,还写得一手好书法, 在文学上很有造诣。】
【蔡京的仕途还是很顺的, 熙宁三年和他的弟弟蔡卞一同中举。
后蔡京被派出使辽国,回宋后被认命为中书舍人, 这个官位是专门为皇帝写诰书的,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此时蔡京的弟蔡卞已经是中书舍人,如此看蔡家的兄弟二人的确是有才,一家能出两个中书舍人,很是不易。】
【后他们兄弟二人还是新法的支持者,特别是蔡卞,因为执行新法出色还被王安石相中,招为女婿。】
一听蔡卞是王安石的女婿,司马光冷笑一声,“重用自己的女婿及他的兄长,王大人还真是举亲不避嫌,好一个大义凛然。”
王安石亦重重的冷哼一声,“我还是问心无愧。”
“好一个问心无愧,苏轼,这种事情你不该写诗好好称颂一下。”司马光讽刺苏轼。
“写,你马上写,也好好写写司马大人!”王安石跟着怼道,“把小时候砸缸救人的事好好写写,毕竟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件人事!”
“你!”司马光被王安石气的脸色骤变,“苏轼,你好好,王大人可是廉洁,半年都舍不得戏一次澡!”
两人吵着吵着,又把苏轼给拉进来了。
“行行行,二位大人放心,下官得空一定写。”苏轼应道,一句话把司马光和王安石都噎住了。
苏轼他是真敢写。
苏辙知道怎么也堵不住他哥这张嘴,干脆放弃,如神迹所言,自己还是努力升官,日后好捞哥哥。
对了,是不是趁着他哥被没被贬,给他哥置办一些良田铺子什么的,日后也好有个依靠。
苏辙真是为苏轼操碎了心。
【要说蔡京的执行力还是很强。
王安石的新法他立马展开执行,且执行的效果很好,在任这几年兴修了不少水利,造福百姓。】
【如此高的执行力,王安石当然特别特别看中蔡京,王安石甚至觉得蔡京能接替自己成为下一任的宰相!】
【有蔡京在,新法就能执行下去!】
乐瑶放了一个小草的卡通动画,小草有头有脸的,然后一个卡通的大风从他的头顶飞了过去,卡通小草立马一倒。
看着乐瑶放出的动画,苏轼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这个神迹,他很喜欢。
回头他要临摹这幅墙头草的画!
赵匡胤,宋殿。
“这么看,蔡京是个好官?不能够。”赵匡美摇头,按照神迹的套路,定有反转。
“我倒想知道王安石的新法具体为何。”赵德芳很好奇。
赵匡胤也对王安石的新法感兴趣。
【赵匡胤】:新政为何?
【嬴政】:新政为何。
【嬴政】:新政为何。
下面几条都是嬴政的弹幕,相比这个蔡京到底是忠臣还是佞臣,嬴政更想知道引起宋朝两派之争的新政到底为何。
既然说道这了,乐瑶就小小的科普一下王安石的新政到底是什么。
大家可能都知道王安石变法,但具体变的什么法很难一口气说出。
【那咱们先说说王安石变法究竟变的是什么法。】
乐瑶讲这段的时候,直播间的透明小麦克风又打开了,不过这次只有宋神宗和宋哲宗两个平行世界的麦克风打开。
小麦克风一开,直播间变身天幕,全宋朝的百姓都能看见了。
【新政的变法共十项。】
【青苗法,由朝堂代替大地主给农民贷款买庙,利息低。】
【募役法,不想劳役可以交钱给朝堂,朝堂雇人替你劳役,之前免除劳役的官员及家属福利取消,也得交钱。】
【方田均税法,种的低越多越好缴税也多,种贫瘠土地的缴税少。】
【还有…】
乐瑶把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话描述一遍,说实在的,这些政策看上去都对百姓挺好的,但的的确确动了大地主们的蛋糕。
科普完之后,小麦克风关上了,天幕自然而然的消失。
但是宋朝的百姓和地主们却炸开了锅。
“俺觉的这个好,以后有好日子过了。”种地老伯满眼希望。
隔壁的农户扛着锄头在田野中奔走相告,一个个激动的。
但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对于土地兼并的大地主们却是不妙,若真按神迹所述,这朝堂是从他们手里抢银子呀。
他们辛辛苦苦剥削来的银子,容易么!
不同意!打死也不同意!
不行,他们得赶紧去找官老爷们,趁着皇帝还没开始执行,想想对策,贿赂贿赂,若是贿赂的好,说不定不赔还能赚上一笔银子。
秦始皇嬴政亲自执笔把王安石的新政刻了下来。
或许这些政策在冗官冗军的大宋难以执行,但是在秦朝,或许可改良执行。
“李斯,接下来除了文字,还要统一货币。”秦始皇嬴政道。
想实施这些政策,必须让秦国的百姓共用统一标准。
“喏。”李斯领旨,看来黑眼圈又要加重了。
“公子高,你有何看法。”嬴政又随机开始考儿子,因为儿子众多,一个个的问下去怕错过神迹所言,因此嬴政采用抽查。
公子高一个用力直接把笔刀扎进了书简里,“回父皇,儿子还没抄写完,因此没有任何想法。”
秦始皇皱眉。
“扶苏,你有何见解。”秦始皇再问。
公子扶苏站了起来,“儿子认为,朝堂该以身作则,以德服人,如此新政才能实施。”
“嗯。”秦始皇嬴政的眉头还皱着。
见两个哥哥都答了,胡亥积极起身,“父皇,儿子认为,您的见解最对,儿子听您的!”
听胡亥拍自己一次两次马屁,秦始皇嬴政或许还高兴,可以听多了,嬴政心里却不对劲起来,小小年纪,和谁学的攀炎附势。
【不管蔡京的执行能力再怎么好,宋神宗驾崩后,新法最大的后台没了。】
又听到驾崩二字,宋神宗忽然想到什么,定眼看向司马光,“司马光,你是不是盼着朕死?”
“臣不敢,臣惶恐,臣愿意以性命换官家长寿。”司马光立马否认。
“呵。”王安石背手冷笑,“你倒是真敢说,你倒是真给呀。”
“若能以命换命,我司马光自然愿意!”司马光大义凛然。
“我不大信。”一旁的苏轼小声和他弟弟吐槽,“弟弟,你信么?”
苏辙颇为无奈的看他哥哥,什么话都憋不住的他哥,苏辙没应但是摇摇头,他也不信。
司马光……
【如此蔡京就变成了被打击的新党,按理说下场应该和苏轼一样,贬贬贬。
但蔡京却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
宋神宗驾崩后,以司马光为首的旧政党派再次上台。
司马光以一上台就要在五天之内恢复差役法,短短五天呀,怎可能做到。
这时候蔡京超强的执行力再次发挥了作用,他五天内完成了任务。】
【但是完成的再出色,蔡京毕竟是之前王安石的得力助手,新政一派,这就属于有污点了。
但是这难不倒他,他到司马光跟前表明忠心。
下官正是了解新法并执行新法之后,才知道新法不好,旧法才是好的。
但王大人固执不听,司马大人才是真正明智之人!下官愿意痛改前非,为大人效劳!】
墙头草的动画又出现了,这次大风换了一个方向,墙头草朝着那个方向倒了过去。
【蔡京一字一句都说到司马光心里了,于是司马光道,若人人都能像蔡京一样,大宋有什么事情办不到么!】
【可是司马光不到一年就死了,等着宋哲宗上位后,他又要执行他父皇留下的新法。
蔡京已经成了旧法党派,按理说这次蔡京得倒霉了吧。
不,蔡京可是不走寻常路的人。】
【此次变法,宋哲宗命章惇主持变法。
而后蔡京又找到了章惇道他自己拥护新法的决心,但毕竟之前在新旧党派反复跳脚过,章悙对蔡京心有芥蒂。
于是蔡京又说,他当年是王安石的得力干将,最了解变法,当初投诚旧派不过是委屈求全,让王大人的变法传承下去。
如今官家又要重新执行新法,自己的经验是最宝贵的,可帮助章悙完成官家布置的大业! 】
“此乃国宝级的墙头草呀!”苏轼感叹,甚至还为蔡京鼓掌,“官家,苏轼此生还从未见过脸皮如此之厚之人,求官家定让苏轼见他一面。”
此时此刻,宋哲宗殿上。
原本自信满满的蔡京!
原本面不改色的蔡京!
只见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跪倒在殿上,“官家,臣最后一次才是发自肺腑之言呀!”
【李隆基】:大宋真是人才倍出呀!!皇帝也是用人唯贤呀!哈哈哈哈!
【赵匡胤】……
【宋神宗】:我那个倒霉儿子,还用这墙头草了?
宋哲宗……
“拉下去,堵住嘴,朕不想听他说话。”宋哲宗下令。
【宋哲宗】:朕想知道,王安石的变法,会不会成功。

【若宋哲宗多活几年, 宋朝新政说不定可以成功,但是宋神宗这必定不会成功。】
宋神宗???他想不明白。
【宋神宗】:是因为我驾崩的早?
【宋神宗】:还是王安石死的早?
【宋神宗】:司马光死的晚了?
宋神宗连续三问,因为太激动,宋神宗都破了嗓子, 他的恢复华夏的梦呀。
司马光…
虽然被官家误会如此, 司马光仍旧要劝诫, “官家, 您不要听信佞臣之言,老祖宗的东西如何能变。”
“臣愿意为大宋王朝…”
“行了, 你闭嘴。”宋神宗摆手,他烦躁的很,难道他一心变法真的错了?
无数日夜,宋神宗都梦见宛如盛唐的大宋。
王安石不语,神情是从未有过的严肃, 神迹说变法必然失败, 为何, 为何, 明明每条新法都对大宋有力,剑指冗官冗政。
【好了, 咱们言归正传, 方才咱们唠了宋神宗时期党派的纷争的人物代表, 大概就分了方才说的几类人。
真心想变法的王安石。
坚决守旧官吏代表司马光。
对事不对人的中立派苏轼。
墙头草权利至上派蔡京。】
【除了苏轼这种极少数的人, 宋朝大臣自分两派, 新政派上任打压旧派,旧派上任则打压新派。
原本只是新法旧法之争, 最后竟演变成新旧两派之争,且愈演愈烈, 最后荒唐到立什么党人碑。
新旧党互相立碑,碑上刻满对方的八百条罪名。】
“朕变法,是让你们互相排挤争斗的么,一个个的都不是好东西!”宋神宗指着王安石和司马光,此刻的宋神宗已经带上哭嗓。
那种被现实击打后无处发泄的愤恨。
“官家,您想开一点,不是还有皇子么。”苏轼真是谁都敢怼,也谁都敢安慰。
宋神宗甩袖,“你个苏轼,别又讽刺朕,朕又不聋朕听见了,朕的儿子也失败了。”宋神宗满脸悲呛。
宋哲宗,宋殿。
“所以,朕只要不死,便还有机会。”宋哲宗眼神中带着光。
底下的支持新法的臣子眼神也亮了,太好了,他们的春天也来了!
可以说父子的悲喜真是两重天…
【历朝历代变法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王朝中末期,想变法成功就得天时地利人和,接下来咱们唠唠为何王安石变法失败。
以下只是主播的个人见解,欢迎大家一起讨论哈。】
乐瑶再往王安石心口插上一刀,变法失败…
此刻的王安石再没了之前的拗气,之前觉的人定胜天,如今却天命难为之感。
他想好好听听自己为何会失败,这也是王安石自变法来第一次好好听别人意见。
【刚刚提到了党派之争,有争必定先成立党派。
变法前宋朝的官吏大多守旧,说白了,工资待遇那么高,还能不干活,利益的即得者,谁愿意变法。
因此王安石就面临手下无人,于是开始疯狂没有选择的纳新,只要你支持变法,立马升官!
如此,王安石手下是什么人,即便遇到有才能,如蔡京等人,但是他们只贪图官位而已,风向一边,立马倒向。】
【举一个例子,吕惠卿,王安石变法的得力干将,他的得意门生,可以说王安石的提携让他麻雀变凤凰,王安石是他当之无愧的恩师。
王安石被罢黜后,吕惠卿上位,后王安石再得重用,为了权力陷害王安石,甚至拿出两人之前的信件诬陷王安石。
如此吕惠卿和王安石彻底决裂,有王安石就没他,有他就没王安石。
如此可见人品如何。】
王安石叹了一口气,似乎,他认人不淑。
【再是宋朝分权制度造成的冗官,让朝堂对基层官员空置力度完全不够。
一个活,三个官职,但凡有一个拖后腿的,不上面下达的指令便完成不了。】
【还有政策实行的太快,步子迈的太大了,立马在整个宋朝铺展开,没有徐徐渐进,连修错的机会都没有。
举个例子,看起来最利百姓的青苗法,在王安石为地方官员的时候,的确效果好,但并不代表青苗法没漏洞,而是王安石执行力高。
青苗法普及后,果真被大地主钻了漏洞,官商勾结,以低价买,然后更高的价格卖出去,最后百姓穷哭,地主更富。
王安石的想法是好的,最后国库的确也充盈了,但是银子不是从大地主兜里掏出来的,而是取之百姓,如此怨声载道。】
乐瑶放出悲凉的音乐,壮志未酬,壮志未酬啊。
王安石听完,整个人摇晃了几步,一下瘫坐在大殿之上,没半点之前的意气风发。
为何,为何会如此,他的新法竟成了剥削百姓的利刃!?
相比王安石,司马光整个人意气风发,他就说自己的坚持是对的!维持旧法是对的!
“王大人,迷途知返呀。”司马光走到王安石面前居高临下道。
王安石没有回应,周身一股凄凉之气。
苏轼来到他身边,俯身伸手扶王安石起身,“王大人,人生么,难免沉浮,错了改便是,不如今晚一起赏月如何。”
苏轼向来对事不对人,他觉的王安石的新政太为途径,但并不代表他对王安石有意见,王大人还是一位有风骨的男儿。
错了改,这几个字一下让王安石的眼神清明起来。
对,错了便改!
“好。”王安石站起身来,此时的他好似卸去了一身的锋芒,却有多了一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好,那就今晚,我去你府上找你,叫上张怀民,哈哈哈哈。”苏轼不忘神迹方才放的小动画,怀民亦未眠。
王安石也跟着爽朗的笑了起来,“好,我去叫他。”
“那怀民,能开门?”苏辙一本正经的问。
“不开我就一直敲。”苏轼哈哈哈大笑,玩自己的梗让别人无路可走。
方才悲凉的气氛一下被化解开。
苏辙站在一旁,满眼赞赏加上崇拜的看着他哥,这就是他哥独特的人格魅力。
司马光看着朝堂哈哈大笑的二人,一脸不屑,成何体统。
这王安石怕不是被苏轼给带的疯癫了吧。
【还有一个原因,虽然宋神宗很支持变法,但不够坚定。
中间发生过天灾,旧党攻击新法,太后也加入反对,宋神宗最后妥协,罢黜王安石。】
总之,变法失败,原因很多……
不能把锅扣在王安石一个人的头上。
笑完之后,王安石来到宋神宗面前,跪下请旨。
“求陛下再给臣一次机会,臣定会从宋朝民情出发,好好变法!”王安石语气坚定,眼神亦坚定!
“神迹已告天命,王安石,你还不认命么!”司马光错愕。
“我不认命!”王安石声音响彻大殿。

“所以你要赌上大宋的国运?!”司马光怒指王安石, “你输的起大宋却输不起!!”
司马光跪下,“官家,您不能听信奸臣的谗言,您要当灭国的昏君么!!”
司马光捶足顿胸, 痛哭流涕, 言辞真切。
宋神宗犹豫不决, 他已经不知该如何。
本来他坚持变法, 是因为他坚信王安石的变法可还他一个富强的大宋。
如今神迹却说王安石的变化会败,若注定会败, 努力还有任何用么?
宋神宗来回看向司马光和王安石,却一言不发。
殿下的臣子也无人敢发声,方才神迹所提新旧党派之争,此时谁还敢当出头鸟……
看着动摇的宋神宗,王安石没有像之前一般直接发怒辞官。
“司马大人, 若不变法放之任之, 你觉得的大宋还能走多远?”王安石很冷静的问。
“大宋如此已经富强百年, 自然还有下一个百年!”司马光站起身来, 擦干眼泪。
“司马大人可知如今国库还有余银多少?”
“司马大人可知百姓赋税几何?”
“司马大人可知为官不作为,吃空饷的又有多少??”
“司马大人…”
王安石质问司马光。
“大宋依旧为华夏第一王朝!百姓安居乐业, 文化繁荣昌盛。”司马光没正面回答王安石的问题。
老祖宗定的制度, 改就是违背祖训, 改不好就是千古罪人, 他司马光绝对不当这千古罪人, 不然百年之后他有何颜面面对先帝!
王安石目光如炬,正对司马光, “司马大人你活的太累太假太迂腐。”
王安石叹了一口气,“之前和你争锋相对, 是我错了。”
司马光???
苏轼???
苏辙??
这怎么回事,王安石王大人竟然道歉了!
“没有脊柱,何以为人。”王安石道。
“你!”司马光指向王安石,显然再次被激怒,天下还没人如此评价他。
这天下谁不知他司马光的文人骨气!
他两袖清风,从未贪墨朝堂一文一两,他重情重义,和发妻相敬如宾,一声未纳妾。
他一生无子,把自己的全部都贡献给了大宋!
王安石竟然说他是无骨之人,他若没有骨气,这天下,谁有!
“官家。”司马迁受到了莫大的委屈,他这辈子还从未被谁执意过人品,他一声都在维护的文人品格。
此时的宋神宗显然没心思管司马光到底有没有脊柱,他只想知道他该如何,大宋该如何。
【宋神宗】:若是不变法,大宋可否昌盛百年?
宋神宗求问神迹,想让神迹指点迷津,大宋到底该何去何从。
见宋神宗求问,会察言观色的官员立马跪下,跟着宋神宗求问神迹国运。
“求神迹赐福大宋。”
所有人都在等神迹给出答案。
而直播间那头的乐瑶半点不知道,她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和直播间的粉丝唠嗑。
前面已经讲完了宋神宗时期最重要的王安石变法,还分析了新旧党派之争,接下来该给宋神宗一个落幕,继续北宋下一个皇帝。
和前几个皇帝相比,乐瑶讲宋神宗和宋哲宗的时候没那么憋屈,虽然这两位最后也没力缆狂澜,但是人家努力过呀。
也算给北宋小小的续了个命,要不是后面出了雪乡二圣…
【虽然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但是宋神宗继续坚持变法,特别是军事方面,宋神宗注入了大量心血。
他要一雪前耻,收复西夏。
宋神宗固有雄心壮志,但是…
不管怎么说 ,宋神宗算是半个好皇帝吧。】
大宋皇帝中,除了开国皇帝赵匡胤外,其他皇帝真就…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