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by近日光
近日光  发于:2025年02月27日

关灯
护眼

如今他沦落为奴隶,过的生不如死,心里真是恨死了当年不给他开门的于谦!
听神迹说着大宋之事,勾起了朱祁镇的回忆,是何其相似呀。
唉…要是当年不出征,如今的他是不是还在宫中享受荣华富贵呀……
【嬴政】:燕云十六州?
乐瑶小小的解释一下哪里是燕云十六州。
她放出一张地图。
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差不多是当今的山西,北京和天津一带。
【燕云十六州乃要塞,山脉的交接处,占尽了地理优势,乃为天然地理屏障,可惜被“儿皇帝“”割让出去后,就此中原地区算失去了最关键的底线,终日受游牧外族侵犯。
正因为燕云十六州如此重要,辽兵对燕云十六州也十分重视,怎可能被赵光义轻易就得了去。
辽军立马派兵支援,定要守住燕云十六州。】
【连着多日的进攻,始终没有攻下幽州。
和收复北汉相比,落差巨大,如此让赵光义直接急了,赵光义觉得是将军不行,他要亲自指挥!
于是不顾阻拦,亲自带领大军,在高粱河之地,与辽军兵戎相见!
就此,大宋车神一战成名!】
恢宏的音乐再次响起,此时的赵光义已经热泪盈眶,他,大宋车神,在此!!

他!万世春秋!
在优秀大哥赵匡胤的光芒下,赵义光做什么都不如赵匡胤,为此他心中郁闷无比,为何他要有这样的大哥……
万万没想到,在做帝王一事上,他竟然赢了他大哥!
赵光义心中多年的抑郁不再,终于扬眉吐气!
他哥能战又如何,不如自己当皇帝好,要不说,得多读书,莽夫不能为帝呢。
或者母亲正是看中了自己的潜能才让大哥让位于他。
杜太后临终之际,只有赵匡胤守在身边,因此金匮之盟是真是假只有赵匡胤知道。
他两个侄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兄弟二人对视一眼,心里有些许纳闷。
别人上战场都是骑马,他叔怎么封了一个大宋车神,这车在战场能作甚?难不成用车撞死辽军??
那他叔挺抗撞的呀。
【在高粱河狭路相逢,敌方辽国的大将耶律休哥从后夹击,势如破竹,
如此让宋光义措手不及。
之前被击败的辽国宰相耶律沙看到战事转机,立马又掉头杀了回来。
辽军两面夹击,宋军背腹受敌,进退两难。
如此,原本大好的战事被彻底扭转,宋军一下折损了万人。
宋太宗慌了,彻底慌了,脑中的兵法一个也想不出。】
乐瑶又发了一个小动画出来。
一个皇帝打扮的小人痛哭流涕,头顶一行大字,“大哥,怎么办呀!”
这小动画一出,整个宋殿都沉默了。
特别是赵光义,他整个人僵在原地。
怎么回事,他不是大宋车神么???
难不成转机在后面,自己架上战车,奋勇杀敌,突破重围,直取辽军大将的首级?
赵匡胤握紧手,恨不得能冲进画面中给那不争气的赵义光一脚。
带兵大忌,将领慌乱无策。
【嬴政】:原来如此,第二个大明战神。
【朱棣】:真是…卧龙凤雏,天猫地狗。
听神迹讲到宋朝那段,朱棣不由吐槽。
赵匡胤耳边响起嬴政和朱棣两人的吐槽,以为是神明之声。
听神明之声说赵义光堪比大明战神,虽不知大明战神为何人,但能被神迹称为战神,该是一个英勇无比的人物。
不能急,说不定转机在后面。
赵匡胤强制自己淡定下来,同时还安抚赵义光,“勿急,且听神迹所述。”
【其实此时的辽军也不占优势,大将耶律休哥已然负伤,□□不了多久。
辽军虽勇猛,但宋军也不差。
且不说两军的人数还是宋军占优势。
此时只要稳住心态,好好指挥,宋擅长防守,就是拖也能把辽军拖住,再找准时机反击,说不定真有机会收复燕云十六洲。】
【但是,此时的赵光义彻底的慌了,他哪里见过如此阵仗,上次打北汉半点挫折都没,以至于让他觉得打仗就那么回事。
如今一下被辽军的气焰给吓死了,从心里已然默认打不过辽军,既然打不过,那就要跑过。】
赵匡胤????
跑???
赵德昭和赵德芳二人齐刷刷的看向他们叔叔,跑呀?
哎呀,这下明白了,合着大宋车神是这个意思!
听神迹说出“跑”这个字,赵光义方才得意气风发全然不在,脸色变的煞白煞白。
跑,自己怎么可能跑呢,临阵脱逃,这事按理说他干不出来…
【要说宋太祖赵匡胤是武力值加满,那他这个弟弟赵光义则是马力值和幸运值加满。
说起这个就想到咱们大名顶顶的大明战神,同样是跑,看看人家高粱河车神。
真是实力加运气的碾压!】
直播屏幕一个骑着摩托车的卡通小皇帝飘过,头上几个大字,“论跑,我是专业的!”
【宋太宗一看不对,当机立断,立马跑。
什么将士士兵,什么燕云十六州,什么江山社稷的,都不如他的命重要,跑,必须马上跑。】
听到这,赵匡胤再也淡定不了,原来神迹所说大宋车神就是如此的神?!
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在此时刻临阵脱逃!
赵匡胤上去直接踹了赵光义一脚,“你混蛋!”
“皇兄,我不可能跑,那人不是我 ,是不是四弟。”赵光义这锅甩的,丝毫不带犹豫的。
赵匡美震惊,“三哥,你莫不是耳朵有病,神迹说的宋太宗赵光义,和我有何关系。”
被踹倒在地的赵光义捂着自己屁股,疼的满头大汗,无法应答赵匡美的话。
不得不说,这一脚……
赵匡胤是谁呀,真的是一代战神,这一脚踢的赵光义整个下半身都麻了……
赵德昭和赵德芳点头,方才他们听的清清楚楚,神迹说的的确是他们的好三叔,和四叔没半点关系。
看赵光义如此德行,赵德昭和赵德芳相信,临阵脱逃这事赵光义真能干出来。
【连皇帝都跑了,将领们能不慌么?
将领们慌了,士兵们能不慌么?
于是宋军大乱,人人丢盔弃甲,一路朝南跑呀,争先恐后的跑呀!】
听到这里,赵匡胤痛心疾首,他不明白,他手下的宋军如何会这般,即便不争气的赵光义跑了,将领该稳住军心才是。
【赵匡胤】:宋军将领如何会这般。
赵匡胤是真的想不明白,他喃喃自语,这句话在直播间刷屏。
乐瑶就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大宋如此,大概是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开始。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为了防止出现第二位黄袍加身,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把军权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就有弊端了,赵匡胤是天降猛人,天生的神武大将军,军权在他手上,大宋军力自然强盛。
可一旦换了君主,如此军权便落在一个不会行军打仗的君主手上……】
听神迹所言,赵匡胤陷入沉思,难道他做错了么?
说完杯酒释兵权的小插曲,乐瑶继续说大宋车神。
【眼看宋军溃乱,辽军的耶律休哥乘胜追击,俗话说得好,擒贼先擒王,若是能抓到宋朝皇帝,必定可载入史册,于是耶律休哥穷追宋太宗赵光义!
不管死的还是活的,只要捉到即可。
只见耶律休哥连射三箭,其中两箭射中了宋太宗赵光义的“股”】
【对这股这个位置,大家是有争议的,有人认为股就是赵光义的屁股,还有认为股是大腿附近,主播更加倾向于大腿根,毕竟真射在屁股上,车神怎么能骑着驴车跑的那么快!】
驴车?!
赵匡美,赵德昭和赵德芳三人齐刷刷的看向赵光义,骑着驴车??
高粱河驴神??
赵匡胤上去又给了赵光义一脚,疼的他直接喊了出来,这疼痛等级和屁股中间剑出不多了。
【宋太宗赵光义无视自己的伤势,心里只有逃命。
说时迟那时快,宋太宗赵光义找到一辆运送粮食草的驴车,只见赵光义没有半点犹豫,直接跳上了驴车。
大宋车神得到了他的座驾!】
【话说得到驴车的宋太宗赵光义,一驴当先,狂飙了二百里,竟然把辽军甩在后面。
善于骑射的辽军到最后也没追上赵光义。
咱们的大宋车神不但跑过了辽军,还跑过了撤退的宋军。
宋太宗赵光义跑到金台屯还没见到宋军。】
又一个小动画飘过,还是那个骑着摩托车的卡通皇帝,只是头顶上的字换了,“怎么那么慢。”
“果真是大宋驴神。”赵德芳不由感叹,还又胳膊肘碰了碰他大哥,“那是什么驴,能跑那么快呀。”
赵德昭摇头,什么驴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赵光义是真的驴呀。
“你跑的倒是很快。”赵匡胤又要上去踹赵光义,出去应急本能,赵光义竟然在地上打了一滚,巧妙的躲开了他哥的第三脚。
赵匡美拍手,“三哥,你滚的真好!”
【朱棣】:怎么就让这怂货给跑了。
知历史的朱棣不由感叹,大宋车神的奇葩程度已然赶上了朱叫门。
【要不说宋太宗的逃跑值加满么,比同样为神的大明战神朱祁镇的运气好太多。
但凡是驴车跑的慢一点,赵光义必定成为踏朱祁镇的后尘。
要不历史上总把赵光义和朱祁镇比之,一样的又菜又狂妄,结果被打服。
只是赵光义运气好,其实朱祁镇运气也不差,有人给擦屁股,还二次为帝。】
乐瑶不小心把话题又扯到朱祁镇身上了。
此时,平民朱祁镇正看着神迹。
听神迹如此说,他的心情波荡起伏的。
见大宋车神和自己一样的逃跑,不过对方运气如此的好,竟然跑了!!!
自己为何没有他的好运气,自己怎么就没有!!
百姓朱祁镇捶胸顿足,人和人直接的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不过神迹说他还能回去当皇帝,难道是真的么!
朱祁镇又燃起了希望,他本来不想活了,如今又有了活下去的勇气。
于是一直等着二次为帝,等到了死的那天…
“神迹,你骗我。”这是百姓朱祁镇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当然,这是后话。
乐瑶继续讲。
【赵光义左等宋军不来,又等也不来,倒是等来一个让他震惊的消息!】

【因为宋太宗赵光义战中逃跑,未知生死,朝中无君,宋朝大乱。
将领们一合计,落跑皇帝宋太宗活的可能性不大,朝不能一日无君,不如直接拥赵德昭为新帝。
大家有没有发现,将领们跳过的第二任继承人赵匡美。
若是按照金匮之盟,赵光义死了,皇位该传给赵匡美才是。】
听神迹如此说,赵匡美立马表态。
“皇兄,我可担不起这皇位。”
“皇兄,那金匮之盟我不参与。”
“皇兄,三哥死了,德昭上。”
赵匡美心里跟明镜一样,皇帝嘛,权利之巅,自然是人人想当,但是又不是谁都能当。
自古讲究的就是父传子,如今整什么金匮之盟直接传给弟弟,说白了名不正言不顺呀。
这皇帝当的好还行,估计后世的史臣不敢骂的太狠,要是当的不好,那便是遗臭万年呀。
这不,出了个大宋车神。
估计他三哥这一操作,大宋日后也好不了,他才不接这烂摊子,在落个昏君之名。
赵德昭听赵匡美如此表态,立马道,“不不不,这皇位还是按照顺序,叔叔先来。”
一旁的赵德芳听他这耿直的大哥这般说,不由扶额,他哥以为皇位是啥,是梨么,在这让来让去的。
赵匡胤听此,气不打一出来,大迈步过来,“你,过来。”
赵德昭???
“是,父皇。”赵德昭老老实实的到赵匡胤跟前,只见赵匡胤一抬脚,直接给了赵德昭一脚。
即便是亲儿子,赵匡胤也没脚下留情,这混蛋玩意,还在这谦让开了,以为皇位是什么?!
被踹倒在地的赵德昭斯哈斯哈的疼,“父皇?”
“大哥,别说话,打扰神迹。”赵德芳开口拦着他哥说话,没看爹的脚又抬起来了。
【说白了,将领们越过赵匡美,一来是那金匮之盟口说无凭,难以让众人信服。
二来父传子才是正统,将领们多是宋太祖的部下,自然希望赵匡胤的嫡子能继承皇位。
但是让将领们没想到的是,咱们的大宋车神的车技如此高潮,辽军楞是没有追上!】
【宋太宗赵光义一路狂飙回了都城,拥新帝这事自然没成。
虽然赵德昭啥事也没做,也无造反也无篡位,但此次叛变却在宋太宗赵光义的心里留下一根刺。
赵光义心里对赵德昭和那些武将尤其不满,觉的个个都是奸臣,竟然敢造反!】
被踹倒在地的赵义光和赵德昭对视一眼。
气氛有微妙的尴尬。
“皇兄,我真没那么想,皇位最后定是德昭的。”赵义光辩解。
“这里可没我啥事。”赵匡美插一嘴,他不参与。
赵德昭刚想张嘴,赵匡胤一个瞪眼,他立马闭嘴。
朱瞻基听这段听的义愤填膺的,“皇爷爷,这厮怎么有脸生气,明明是他自己先逃,军心才大乱的!”
“昏君一个个的都这么不要脸么!”朱瞻基又想到了他那个不肖子孙,叫门的那个!
【赵光义回朝后,之前北伐的傲气荡然无存
其实兵败乃是军家常事,辽军如此实力,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打垮的。
但起码大宋收复了北汉,之前宋太宗赵光义也说过,灭北汉之赏待北伐后奖励。
虽然失败,但是君无戏言。
再者,如今宋军士气大败,该鼓舞士气才是,毕竟辽军虎视眈眈。】
【可是宋太宗赵光义迟迟没下令,赵德昭则替将领们请命,该给太原之战的将领们奖励。
听此,宋太宗赵义光大怒,还奖励?他不罚他们已经是最大的奖励!
北伐之战被辽军打的落花流水!
护君不利,还企图拥新帝!
赵光义怒道,“等你当皇帝,你给他们奖励!”】
“三哥,一码归一码,做人不能这样。”赵匡美道。
此时的赵光义真想堵住赵匡美的嘴,火上浇油的玩意!!
【听宋太宗所言,赵德昭深受刺激。
下朝后,他便回去自刎而亡。
宋太宗赵光义知道赵德昭自刎后,跑到赵德昭尸首跟前,抱着赵德昭的尸首大哭。
随后宋太宗追封赵德昭为魏王。】
赵匡胤????自刎?!
赵匡美!!!自刎了!!
赵德芳??他哥,死了??
赵光义赶紧往外又滚了一圈,赵德昭自己死的可和他没关系。
赵德昭则楞在原地,自己,死了??
【嬴政】:无用的子嗣。
嬴政最看不过的就是如此之人,软弱无能何以治天下,尔尔一句话,竟自刎。
若他的子嗣如此,他当下就了结了那没用的东西!
【朱棣】:这魏王当真是自缢而亡?
朱棣虽在史书上知此事,但总觉的有猫腻,别忘了赵德昭可是最正统的继承人,就如明朝的上一任帝王。
“你就如此死了?你死什么!”赵匡胤太阳穴一突突的跳,来到赵德昭面前,赵德昭也没躲。
此时的赵匡胤那叫一个恨铁不成钢呀。
就因为赵光义一句话就死了?!如此德行,真是他的儿子?!
一个落跑的皇帝,就是反了他又如何!
以赵德昭嫡长子的身份完全出师有名,什么篡位不篡位的,反正他这个当爹的位得的也不正。
可是何为正,能守住江山便是正!
“儿子…”赵德昭也寻思自己死什么,他想了想,设身处地的好好想了想。
一下明白自己当时为何这般,虽然自己没有造反,但是在三叔的心里自己就有造反的心思,若想要证明自己,怕只有一死了……
【后人对赵德昭到底是不是自缢有争论。
毕竟赵德为正统的继承人,他这一死,对赵光义最有利。
说白了,自古以来哪个帝王不想把皇位天下传给自己的血脉呢。
赵光义能不想么?】
“皇兄,我怎可能有如此想法!”赵光义立马否认,“且金匮之盟还有四弟,就算四弟没了,德昭也没了,还有德芳!”
赵匡美无语,非得拉上自己么?!还咒他没了!他的好三哥!
【这种论点也不是没有依据的,毕竟宋太宗赵光义之前就有烛影斧声在前。】
【赵匡胤】:何为烛影斧声。
赵匡胤终于忍不住发问,之前乐瑶提过一次,但是没有具体解释。
粉丝既然问了,乐瑶自然要回答,她心想这位叫做赵匡胤的粉丝怕不是宋太祖的新粉不然怎么会不知何为烛影斧声。
【所谓的烛影斧声,是开宝六年,宋太祖赵匡胤昭赵光义晚上到殿中议事。
殿中只有赵匡胤和赵光义。
殿外守护之人见烛影下赵光义起身,而后闻殿中斧落地之声。
然后宋太祖赵匡胤就驾崩了。】
听此,赵匡胤握紧了拳头。
“兄长,定是子虚乌有,我如何打的过你呀!”赵光义脸都白了,要是他哥这一圈下来,怕是五脏六腑都得移个位置。
听自家父皇是如此死的,赵德芳看向趴在地上脸色煞白的三叔,“三叔是打不过父皇,但父皇怎么死的?”
“被气死的?”一旁的赵匡美跟话。
他和赵德芳一问一答,和说相声似的,只是殿内的气氛不是那么愉快。
直播间那头的乐瑶丝毫不知道直播间那头发生了什么,解释完什么是烛影斧声,她接着方才的话题继续唠嗑。
【咱们接着说,为何人们会对赵德昭的死因表示怀疑呢,因为除了烛影斧声外。
在981年,即赵德昭死后三年,他的弟弟赵德芳也死了。
而984年,也就是赵德芳死后三年,赵匡胤的弟弟,皇位的第二继承人赵匡美也也死了。
基本三年死一个吧。
金匮之盟的几位继承人都死了,如此赵光义没有办法,只能把皇位给自己的儿子,顺理成章。
至于是不是真的如此凑巧,便是谁也不知,毕竟最难知的便是人心。】
赵德芳???我死了?!
赵匡美???我也死了!!
“行呀,三哥,你真够厉害的。”赵匡美对赵光义道,“刚刚一个个的说我没了,还有德芳,这下好了,我们都没了。”
听大家都死了,赵德昭心里没那么自责,反正迟早都是死,前脚脚后的…
“黄泉路上,有个伴。”赵德昭一声叹息,然后得来的是他爹的一记飞脚!
哐当一声,赵德芳听着都疼。
他这大哥,死的不冤……
【路人甲】:主播已经讲道大宋车神了。
【路人甲】:真是爹怂怂一窝,大宋车神的基因真不行,宋真宗,雪乡二圣,还有那完颜构。
【路人甲】:大宋变大怂变大送,唉。
乐瑶一看熟悉的路人甲又来了,看的出大宋治好了他的低血压。
【赵匡胤】:大宋变大怂变大送?
【嬴政】:大宋变大怂变大送?
【朱棣】:还真是。
本来乐瑶想继续下一个朝代,因为接下来的大宋着实让人血压越来越高,但看粉丝对高血压宋的求知欲如此的高,她就继续讲下去。
【话说,这打高粱河之战后,赵光义心中尤为耻辱,他认为如此战败都是将领不听话的错,于是他收了将领之权,日后的一切指挥由他亲自制定!
为避免高粱河之事再次出现,毕竟神驴难求,能逃过一次不一定逃过第二次。
所以宋太宗赵光义不再御驾亲征,转而在宫中指挥。
提前绘制战略图和摆阵,没有他的同意谁都不能变阵。
随后雁门之战败,雍熙北伐败。】
【在宋军接连兵败的情况下,宋太宗转变了国策。】

【既然武不行,那就以文治国,以德治国,“皇帝和士大夫共治理天下。”
宋太宗赵义光本就是赵家兄弟几人中文采最好的。
武打不过他哥,文还整不过他哥么。
要以文治国,首先要提高文人地位,增加文人的官职。
从宋太祖赵匡胤一次科举只选拔二三十人,直接增加到一百七八十人。】
“科举,记下。”嬴政对身边的记录官吏道。
这是嬴政第二次听到科举之策,第一次是败家子隋炀帝所提。
【嬴政】:可与隋朝的科举之策相似?
嬴政真心求问。
乐瑶看粉丝提问,她就顺便对比一下,宋朝科举制度是宋太宗赵光义“文治”的基石。
【宋朝的和科举和隋朝的科举不同,隋朝的科举必须由五品以上官员推荐,宋朝的科举则取消了这一限制,不讲究门第,士农工商都可以参与考试。
如此扩大了官员选拔的范围,并把选拔官员的权利集中在皇家手中。】
听神迹解释科举政策,秦始皇嬴政的眼神一亮。
嬴政持刀笔,亲自刻下科举二字。
科举制度与秦朝的军功爵位有异曲同工之妙。
军功爵位之策,只要在战场上立杀敌之功,普通士兵也能得到爵位。
如此秦军自然战无不破,以一敌十。
但如今秦朝已灭六国,完成大统一,已然没那么多战可以打。
如此再行军功爵位之策则不适合此时大统一的秦朝。
秦始皇嬴政如今面临的困境是秦朝手下官员少,不足以统治六国。
看着科举二字,秦始皇嬴政陷入沉思。
【宋太宗时期不但选拔文官的人数多,而且待遇还非常高。
举个例子宋朝官员的待遇大概为明朝几倍。】
朱棣听此眉头一挑,“有银子的软骨头。”
“对,皇爷爷说的对,有银子没骨气有啥用!”朱瞻基支持他皇爷爷。
朱高炽看着他爹,他爹真是一身正气的“穷”呀。
【可能这样比大家没概念,咱们展开说说。
说的简单点,宋朝的俸禄包括了衣食住行,只要当了官,基本不用花什么银子。
首先是官位本职的俸禄,也就是咱们现代的工资,这是最基本的。
除此之外还有衣赐,就是做衣服的布料是朝堂发的,粮补、茶酒、冬天用的煤炭柴火、做饭的盐、马匹吃的粮食。
且宋朝为官,朝堂还负责配奴仆。】
朱棣道,“败家呀。”
【除此之外,宋朝的官员还有添之,就是若兼职多个职位,会加薪。
还有公使钱,就是朝堂给官员用来宴请或者招待上级官员的银子。
不但如此,只要为官,还可以减少赋税和徭役。】
【要不然宋朝是文人向往的朝代,福利待遇不要太高。】
听赵光义一次录用了一百七八十人,赵匡胤心里一沉,宋朝年年科举,如此庞大的文官朝堂该如何消化。
【赵匡胤】:那武官将臣如何?
【既然众文自然是轻武,连皇帝都带头说开卷有益,鼓励众人多读书。
且一人为仕,则可养一家,如此哪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儿子去当兵。
除非是实在没能力,或者有作奸犯科的前科,无奈之下才会去当兵。】
【但是客观的说,宋太宗重文轻武的政策的确让宋朝内部和平稳定,经济得到了发展。】
终于听到神迹夸自己了,趴在地上的赵光义抬起头来,“皇兄,重文乃是您制定的。”
“我让你轻武了??”赵匡胤怒瞪赵光义,“外有大辽,兵弱如何卫国?!”
【这时候的重文轻武还看不出很大的弊端,毕竟宋太祖赵匡胤留的军事的底子在,但宋太宗赵光义将重文一直作为国策,相当于直接断了宋朝的肋骨。】
【接下来咱们一起唠唠大宋怎么就变大怂了。】
“怂?是我理解的那个怂么?”赵匡美问赵德昭。
赵德昭没敢回应他四叔,怕他爹一脚把自己也踹出去。
不过看他那个三叔如此的重文,怕不就是那怂了…
【宋朝的第三位皇帝!赵光义的儿子赵恒,宋真宗!】
讲完了宋太宗,乐瑶按照顺序开始讲宋真宗了,也是一位特别神奇皇帝。
“瑶瑶,过来帮妈一下!”乐瑶老母亲喊乐瑶过去,帮忙一起抬个东西。
【大家稍等,我马上回来】
“妈,我来了。”乐瑶先下了直播。
虽然神迹消失,但是神迹让等,嬴政他们自然不会离开,特别是赵匡胤。
赵恒???那小子???
赵匡胤愣了一下,竟然是那个小子。
作为赵匡胤特别喜欢侄孙辈,赵恒是宫里的常客,他聪敏过人,胆色过人。
赵匡胤想着好好培养,日后定为大宋的铁血王爷。
“三哥,你怎么把皇位给你儿子了,是不是等你儿子死绝了,再传给大哥的孙子们?”赵匡美上来一嘴,自打知道他三哥把他也给弄死了,一点触发了赵匡美的嘴炮。
“正统自然是皇兄子嗣。”赵光义恨不得撕烂赵匡美的嘴,不就是因神迹说他死了么,神迹又没说是自己弄死的,说不定就是他们三个命短!
“把赵恒带到殿中。”赵匡胤下令。
今个赵恒正好在宫中玩耍,他当仁慈的大将军,宫人装作被降服的敌方将领。
赵恒进殿,见他爹和他堂哥赵德昭一起趴在地上,满脸疑惑。
赵恒回来的同时,乐瑶也回来了,继续直播,标志的大柠檬头一下子出现在赵恒面前。
一向长在内宫养尊处优的赵恒哪里见过这个,惊吓的他直接啊的一声,条件反射的往赵匡胤身边跑。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