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考虑到他一个人生活,多给他一些帮助。
李光明捧着那么多东西,很是感动,眼眶都有些红了,“谢谢叶姐姐,谢谢沈医生……”
他本来是有许多话要说的,很不舍得他们离开,但是也知道他们是去念大学的,这是好事,自己不舍得也没用。
他们还惦记着自己,送了那么多东西给自己呢,那么好。
叶欣笑道:“不用谢,反正我们也吃不完,带不走。还有这些衣服,你不嫌弃就好了。”
李光明连忙说:“怎么会嫌弃呢?我自己都没有几件好衣裳呢。你们给我,我就不用买了。”
叶欣又说:“可不是白给你的,还要你帮忙呢——我们离开之后,劳烦你常上来看看,万一有小偷爬墙做坏,或者院墙哪里倒塌了,你可要记得写信通知我们。还有门前这些果子,熟了你记得摘了吃,别浪费了。”
李光明听到有自己可以帮忙的地方,立刻眼睛一亮答应:“姐姐放心,我一定帮你们看好家!”
叶欣笑着点点头,才让他回去了。
接着两人继续。
除了吃的、穿的,还有一类东西——复习材料,包括初高中教材、辅导书、习题册、笔记等等。
他们考完用不着了,但还是珍贵的复习材料呢,扔了可惜,准备也送人。
稍微了下,两人就下去先把要送人的东西送了。
沈卓把一套复习材料和一些衣服、鞋子,送给了李光辉。
李光辉去年也参加高考了,没有考上,收到沈卓的一些衣服已然欣喜,收到复习材料更是惊喜不已:“太感谢你了,沈卓,我正需要这个!去年我想找材料,根本找不到,你一下子送来了那么齐全的,真是及时雨!”
沈卓知道他的水平,给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大学不好考,你试试中专,考上的概率比较大。”
李光辉点头:“我知道!我也不求跟你们那么优秀,考出去就算混出头了!”
他才一米六几,身材矮壮,一米九挺拔修长的沈卓站他面前就跟个巨人似的,真是不可逾越的高山。
沈卓拍拍他肩膀:“祝你成功。”
叶欣则拿着另一套材料送给朱玉羽了。
倒不是跟朱玉羽多好,只是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王小薇去年参加高考,是一时冲动,并没有复习好,还跟家里闹了点矛盾。
——都生两个孩子了,教书也有钱拿,日子过得不挺好?还要考走,意思就是要抛弃家庭了。
其实王小薇也知道自己希望不大的,因为没什么精力复习,去年参加高考,更像是了却自己的心愿。
考不上就死心了,以后不会再考。
王有为也是这么个意思。
他俩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也确实力不从心。
虽然羡慕考上的人,但各人有各人的命运,他们就是在乡下做小学老师的命运了。
朱玉羽收到叶欣的材料也很惊喜。她凑了一套高中教材,但是另外的比如《数化丛书》,比如卷子、笔记,却是没有的。她现在当了小学老师,倒也比种地轻松,再有了齐全的复习材料,明年考上的把握更大了。
她握着叶欣的手,热泪盈眶:“叶同志你真是人美心善!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
叶欣笑道:“不用谢,反正我也不需要了,能帮到你最好,明年加油!”
两人在门前正说着,突然屋里传来一声痛苦的尖叫。
朱玉羽脸色微变,低声告诉她:“李英丽同志要生了……”
叶欣“嘶”了一声,也不多问,转头回去了。
接着,两人拿着剩下的一些干菜去送给大队长,并表示家里的粮食带不走要处了,想请大队长帮忙。
这也是卖个好。大队长威严公正,只要有他照看两分,就没人敢趁机占了他们的院子——毕竟是做得那么好的院子,指不定有人眼红的。
虽然大队长本来人就不错,但礼多人不怪嘛!
果然,大队长乐呵呵地收了他们送来的菜干,又大手一挥说:“粮食我都收了,按市场价,不叫你们吃亏!你们到了外面,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就这样,家里的东西一样样妥善处了。
最后他们要带走的东西打包起来,只有两个行囊。
两个人带着,也不算负担很重。
沈卓看着还算新鲜的棉被,“被子不带吗?”
叶欣说:“不带,太累赘了。”
沈卓道:“咱们可以邮寄过去。”
叶欣还是摇头:“没必要,到了咱们再买新的吧,首都天气很冷的,这被子还不够暖和。”
沈卓是担心钱不够,“首都物价恐怕也不便宜,咱们虽然攒了钱,但要买的东西也多。”尤其是买房子,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
叶欣拍拍他胳膊,“买被子的钱肯定有的。再说,咱们也不是不回来了,逢年过节也许回来看看呢,毕竟是你家。回来总不能没有被子盖吧?”
沈卓这才作罢。
其实这里没有家人了,他不一定要回来的。
她早已待腻了这里,好不容易考出去,那么高兴,以后还会回来吗?
说到底,跟她一起才是家。
不过她这么为自己考虑,他心中也感动。
而且到底是与她生活了七八年的地方,一起建设好的院子,处处充满了回忆,说不定以后还真要回来看看。
把家里一阵收拾处,就花了四五天时间。
随后两人再跑了一趟公社,拿到调出来的档案,这个是要带到学校的。
到了离开那天,两人早早起来。
沈卓把最后的一些面粉全部做成了路上的干粮;叶欣则是用塑料布把被子装裹严实放进柜子里,这样保存应该不至于霉坏了。
吃饱喝足,带上干粮、水,证件,钱票等等,一切准备齐全,就推车带上行囊出发了。
沈卓先送了叶欣到镇上,又回来把李光明载出去。
随后自行车就送给李光明了,也是让他骑回去。这辆车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很旧了,但是零件都换过,能用,也是一笔不错的财富了。
李光明推着自行车,看着他们上了班车,忍不住大喊:“叶姐姐,沈医生,过年你们可要回来啊!”
叶欣朝他挥手,笑道:“好好学习,到了我写信回来给你!”
到了市里, 他们先找郑文文拿火车票。
还是连在一起的卧铺,晚上八点二十发车,目的地首都, 大后天早上才到达目的地……时长感人。
不过这年头也追求不了舒适, 能到就行。
为了感谢郑文文,两人特意请她在国营饭店吃了晚饭。
期间聊天叙旧, 消磨了一个多小时。
随后道别, 两人前往火车站。
两个行囊沈卓一手一个, 轻轻松松;叶欣只用顾好身上装钱票的小包包,再拎着装干粮和水杯的布包就行。
到了火车站才六点多,也还早呢。
趁候车的时间, 他们先去卫生间洗漱一下。行囊中有小的盆、毛巾、牙刷等,就是为了方便路上洗漱的,毕竟路上那么多天呢。火车站和火车上也有热水可以用的。
轮流看行李和洗漱, 再收拾整齐, 等到八点多上了火车, 就直接睡下了。
第一晚,车厢只有他们两个,休息得还行, 很快就过去了。
第二天就有些漫长无聊了,窗外风景都看腻了。
沈卓还带了几本医书, 还有叶欣当年给他买的《故乡》,这些都没有送人,路上还能看看打发时间。
他看了会儿, 见叶欣拿出了纸笔在写写画画什么, 便好奇地凑过去:“写什么?”
叶欣收起来不给他看,“没什么, 随便写写。”
火车上有开水有饭食,他们要是吃腻了干粮,就买饭吃。
无聊了还到各车厢转转,正好这时节乘客不多。
第二天傍晚,来了一个同车厢的,晚上睡觉打呼噜,让叶欣和沈卓都没睡好,好在对方在第三天一早就到站下车了。
第三天叶欣已经有些闷得慌了,觉得这旅途长得没尽头似的,还是头一次在车上待那么久。
有时感觉过了很久,一看手表才过去二三十分钟。
这天中午上来一个年轻人,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经过交流发现对方也是考上了首都的大学正去报道的,只是学法律的,跟他们都不同校。
有个人说说话,就好打发时间了。
到了晚上,叶欣心情隐隐期待起来,跟沈卓说:“终于快到了!”
沈卓给她掖了掖被子,“睡吧,睡醒就到了。”
一夜过后,早上醒来看到窗外白雪皑皑。
叶欣瞪大了眼睛,惊讶:“首都现在还下雪吗?”
同行的大学生笑道:“首都位于北方,现在还冷得很呢!你们是南方来的吧?可得穿厚点,不然下车就冻着了。”
沈卓已经拉开行囊找厚衣服了。
在他们家二月已经逐渐暖和起来了,穿薄外套就可以,哪想到首都还在下雪,那地上厚厚积雪的情形,还是第一次见呢!
果然祖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首都天地大不同。
穿上最厚的袄子,围巾、帽子、手套一样也没落下,再把行囊收拾好,列车正好进站停靠。
一下车,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
天气果然非常冷,而且空气很干燥,叶欣都担心自己的脸被吹裂,赶紧把围巾捂紧了点。
开学在即,各学校都在车站设立了新生接待点,在比较醒目的位置,各学校安排了一个人、一张桌、一张椅子,桌子前有一个牌子写着xx学校新生接待点。
叶欣先看到了中医药大学,拉拉沈卓衣服:“你们学校!”
沈卓两手提着行囊走过去。
中医药大学负责接待的是个看着年纪比较大也挺稳重的男子,正等得无聊,突然看见一个格外高大英俊的男青年走过来,顿时精神了,“是这届中医药大学的新生吧?”
沈卓点头:“是。”
学长就翻动名册,“叫什么名字?”
这时叶欣拿出一张录取通知书,往学长面前一递,“他叫沈卓!”
学长一听这脆生生的声音,再抬头一看是个水灵灵的姑娘,更加热情了:“你也是咱们的学校的新生?我姓田,叫田松,学妹叫我田学长就行。”
叶欣笑道:“我不是,我跟他一起来的而已。”
田学长还想问什么,沈卓开口:“学长,请问农林大学的接待点在哪里?”
田松反应过来,“哦哦,这位姑娘是农林大学的吧?在——那边呢!”他指了个方向。
叶欣看了眼,就跟沈卓说:“你在这等着,我先过去说一声。”
沈卓说:“一起过去。”
叶欣说:“不用,等会儿先去你学校。”
沈卓说:“先去你学校。”
见他俩争执起来,田松有些疑惑,“你俩是……”
沈卓回答:“我们是夫妻,今年一起考上了大学,只是不同校。”
田松有些遗憾,但见两人姿态亲昵也多少也猜到了,不得不承认真般配,一起念大学更是叫人羡慕。他还是态度很好地说:“农林大学离咱们大学也不远,先去哪个都可以的。”
听说不远,两人都挺高兴。
又考虑到现在时间还早,接待的学长可能还要等一会儿,他们索性问了路,说自己去,不用带了。
田松确实还要等等,就给他们指了路:“那你们俩相互照顾啊,到了地方有什么不懂的直接问就是了!”说着在本子上沈卓名字后打了个勾,算是人来了。
叶欣谢过,和沈卓往农林大学的接待点走去。
到了那边掏出自己的录取通知书,也是那么一说,他们就自己往乘坐公交车的地方去了。
一边走,叶欣一边说:“等会儿看公车吧,近谁学校先去谁学校。”
沈卓觉得行,“好,反正时间还早。”
才早上八点多呢,两个学校来回跑几趟都够的。
乘上了公交车之后,他们就好奇地观察着起首都这座大城市来。
车窗外一一闪过的宽敞街道,覆盖着白雪的六七层楼房,带着历史色彩的古老建筑,还有车内乘客截然不同的口音,都提醒着他们来到了一座全然陌生又繁华热闹的城市。
他们即将在这座城市开始新生活了。
半个多小时后,到了沈卓的大学。
这趟车再过两站就到叶欣的大学,确实不远。
进了首都中医药大学,他们问着路去办了入学手续,然后领了钥匙去了宿舍。
宿舍是八人间,床铺柜子略显陈旧,但门窗完好,并不妨碍住人。只是空荡荡的,此时一个人都没有。
这是正常的,因为他们提前两天来的,其他人还没到呢!
沈卓放下行囊,这时才意识到了什么,拉着叶欣问:“咱们不是说买房子住吗?”为什么还要住宿舍?
叶欣眨着明亮的大眼睛,跟他说:“是啊。可是买房子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得找人打听房屋消息,实地查看、讲价格、过户,不知道要多久才能买上呢。就算买完了也还要打扫、添置家具,又得一段时间。咱们这才来到,哪能那么快的?还是先住宿舍吧。”
沈卓不得不承认她分析得很对。
可当初说好了买房子住的,没想到现在还是要分开……
他不大高兴地问:“那要分开多久?”
叶欣说:“怎么也得一个学期吧?咱们初来乍到,还有好多事情要忙呢。一个学期正好适应环境熟悉环境,买房子和装修打扫的时间也比较宽裕。”
沈卓皱眉看着她。
别看她一脸无辜的模样,显然是早就打算好了。
他一伸手将她搂进怀里,低头咬了她水润的红唇作为惩罚,略有不满:“之前都是在哄我呢?”
叶欣脸一红,连忙推开他:“被人撞见就不好了……”
虽然目前宿舍没有人,但谁知道会不会有人突然进来?
她瞪他一眼,连忙用围巾捂住嘴。
沈卓叹口气,把属于自己的一袋行礼留下,带上她的,锁门出去,前往首都农林大学。
又一次报道的手续走下来,到了她分配到的宿舍,也是八人间,环境大差不差。
这里的屋子虽然狭小,不过并不像丰水大队那样潮湿,反而是干燥的。就是太冷了些,晚上不仅需要厚厚的大棉被,也许还要生炉子取暖呢!
这边宿舍也是还没有人来,叶欣选了个门边角落的床铺。
她在宿舍转了转,心想等所有室友都来了,人多嘈杂,没有什么隐私,还可能闹矛盾,想想就叹气。
唉,她也不想住集体宿舍啊……
转头一看,沈卓已经拿了块抹布皱着眉头给她擦床位了。
她不禁一笑,过去抱着他宽厚的背,“你别皱眉了,也别急着打扫。咱们先出去吃个饭,然后大采购。被子都没有,今晚没得睡呢!”
沈卓转身看着她,说了句:“这儿天冷,咱们晚上一起睡多暖和……”
叶欣俏生生瞪他一眼:“上学呢,别那么黏糊。”
沈卓长叹一口气。
叶欣又笑着拉他的大手,“走了,先吃饭,我饿了!”
两人出了校门走不远, 就看到了一家饭店。
午饭时间,店里飘着一股浓郁的香味,叶欣看看三四个食客碗里的, 再看看菜单, 小声跟沈卓说:“这儿习惯吃面食的,咱们吃面条吧?”
沈卓点头, “你想吃什么?”
叶欣于是点了两大碗招牌炸酱面。
面端上来, 叶欣先给沈卓拨了三分之一, 他饭量大。
雪白劲道的面条,裹上切得细碎的各种小菜,用筷子一拌匀, 浓油赤酱引人垂涎,香喷喷,热乎乎, 看着就好吃!
吃完了不仅肚子饱了, 身上也暖和了, 特别满足。
就是有些咸了,口渴。
不过店里也考虑到了这个问题,还提供有开水。他们又接一杯水喝了, 才离开。
中午太阳高照,但是晒在身上并不觉得怎么暖和, 可能是有风。而且有些地方积雪了,阳光照在雪地上明晃晃的还有些刺眼呢。
虽说两人的体质都很不错,但是习惯了温暖的南方, 一下子温差过大, 稍不小心可是容易感冒生病的。
一阵风吹来,叶欣就不由自主打了个冷颤, “好冷啊。”
沈卓立刻细心地把她头上的毛绒帽子压严实了,又握着她一只小手揣进兜里,“等会儿看看有没有更厚些的衣服。这儿实在太冷了些。”
叶欣点点头,催着他:“快走快走,买衣裳去!”
他们直奔百货商场。
要添置的东西可不少呢!
本来嫌麻烦,带的东西就少,首都天气又那么冷,现在明明开春了还跟严冬似的,防寒保暖的衣物必须更新。
到了商场,首先看见热水瓶。
这个可是少不了的,以后在学校是不必自己烧水了,但天天接水用水都得靠热水瓶呢!
叶欣二话不说买了两个,一人一个。
付了钱,沈卓拿着。
而后在热水瓶的边上,看见了一些搪瓷盆,这个也不能少。虽说他们自己路上带有两个小盆洗漱,但是以后不仅要洗脸,还要泡脚的——这么冷的天,晚上不泡泡脚怎么好睡觉?
叶欣挑了五个,三个给自己,两个给沈卓。
仍是给他拿着。
继续走就到了卖衣服的区域,防风保暖的雷锋帽,重新给沈卓买一个,他之前那个戴多年已经旧了;手套也是,给他新买了一双皮手套。
棉袄、棉鞋、雪地靴两人都买了,正好这两年过年都没有买新衣裳,现在就当补上,一人买两套。
叶欣只顾着在前面挑挑买买,付钱,买完通通给沈卓拿着。
没一会儿他手上就拿满了。
本来长得高就十分显眼,拿了这么多东西更是招人频频侧目。
叶欣也回头笑着看了他一眼,“重不重啊,我也拿点儿。”
沈卓摇头,“不重。”
这些东西只是体积大,他拿着并不费劲,还怕累着她呢。
她只要高高兴兴在前面花钱就好了。
叶欣见他真不费劲的样子,也不管了,继续往前走。
不一会儿看见一堆摆得整整齐齐的火炉,她眼睛一亮,走上前去。
那负责卖炉子的老同志见她驻足,立刻介绍:“同志,要不要带个火炉子?放在屋子里,烧水取暖都方便。”
叶欣早上在宿舍里转过了,没有发现供暖设备。
她猜测现在首都还没有实现大面积集体供暖呢,起码她的宿舍是没有的,那么就得靠自己了。
尤其是现在宿舍才自己一个人,会特别冷,那么买个火炉子确实很有必要。
再买个水壶,取暖的时候顺便还能烧水泡茶,多好!
一问价格,也算经济实惠,叶欣就要上手两个。
沈卓及时喊住她,“买一个就行了。我用不着。”
叶欣回头道:“干嘛不要,晚上多冷啊!烧着这个暖和,睡觉才好睡。”
沈卓道:“都快开春了,用不了多久的。而且我不怕冷。”
另一方面,他也觉得今天花钱太多了,眼看一百块就花出去了,实在有些惊心。
……买房子的钱还够吗?
叶欣睨他一眼,“笨蛋,你光想着开春了,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暖和呢!这儿白天就冷飕飕的,晚上还得了?再说了,春天暖和了,冬天就不会再来?早买早享受。”
沈卓只好依她。
叶欣于是兴致勃勃地准备也买两个。
这些炉子虽然只有小腿高,但是很沉重,也不好拿。
得知门市这里有三轮车,还顺带着卖一些煤球,而且可以一起送货上门,叶欣就直接说要两个,但要分别送。又顺便在这边上买了水壶、火柴以及引火的东西。
现在买的东西也不少了,叶欣决定采购暂停,先回去一趟,还能蹭三轮车呢!
不过店家只有一辆三轮车,只能先送一个再送一个。
沈卓忍不住低声跟她说:“多麻烦,要是咱们住一块就好了。”
叶欣轻轻瞪他一眼,“先送你回去还是先送我回去?”
沈卓想说先跟她回去,但是看看三轮车坐不下,只好说:“你先回去吧,我等等。”
叶欣点点头,给了他一些钱,“那我先回去,这走半天的也累了,回去歇歇。你也是,早上去你宿舍放下东西就走了,都还没来得及打扫呢。等会儿你回去收拾收拾,擦擦床铺,到了五点钟,咱们再出来碰头。”
沈卓拉着她:“在哪儿碰头?”
叶欣想到了被子,跟他说:“你来我学校找我。”
沈卓点头,把她那份东西妥帖给放到三轮车上,看着她先走了。
回到宿舍,东西都搬了进来,叶欣付了钱,松一口气。
不过屋里是真冷啊!
她不禁先把煤球放进炉子里引燃了,一股暖意伴随着煤炭味儿从炉子里透出来,顿时舒服多了。
接着又拿水壶去清洗。
就那么一会儿碰着冷水的时间,她就感觉手要冻僵了。
加快动作灌水回来,放在炉子上烧着,顺便也把冻得通红的手烤一烤。
烤暖和了,她就继续把自己床铺和柜子擦拭擦拭,再把寝室地面也简单清扫了下,然后把带来的行囊和刚买的东西都。
“滋滋——”水烧开了。
她关上门,进空间拿了些菊花茶出来,揭开壶盖放入沸腾的水中,很快,一股菊花的清香就散在屋子里。
倒在杯子里呼着气喝了一口,全身暖和起来。
叶欣舒服地眯起眼睛。
五点钟,沈卓准时过来找她了。
一进来就闻到了熟悉的菊花茶香味,然后看见她床上堆了四张折叠好的崭新雪白的棉被芯。
他很惊讶:“你买好被子了?”
叶欣点头:“对啊。”
沈卓有些不赞同:“怎么不等我?你一个人搬回来多费劲。”
叶欣笑着说:“不费劲的,我给了点辛苦钱让人帮我送回来。就是怕迟了,商场关门买不到,今晚就没得盖了。”
沈卓微微皱眉,“你让我早点过来就好了。”
叶欣说:“我也忘记了嘛。”
沈卓叹口气,也怪自己不够细心。
他看了看几张棉被芯,都特别大、特别厚,而且还有清新的植物气味,显然棉花是上好的。
一看就暖和。
也不知道她花了多少钱才能买到的。
转头看她一脸悠然闲适的模样,又忍不住凑过去,旧话重提:“咱们一起住多好,省钱又暖和……”
叶欣瞪他,“别乱来。这里是大学女生宿舍,也就还没开学,其他人没来,你才钻了空子。过两天你门都进不来。”
沈卓低声:“要不咱们去招待所?”
叶欣无语,直接递给他一杯热茶,让他喝了赶紧拿被子回去。
就要天黑了,天黑之后不仅不好走路,还非常冷。
沈卓不得不接受“长期远距离分居”的事实,最后只能抱着她亲了下,依依不舍地抱着被子走了。
沈卓走之后,叶欣进空间忙了会儿。
路上这么多天,都没怎么进来过,要不是每次趁着上厕所的时候匆匆进来喂一喂鸡鸭鱼,恐怕它们都饿死了。
空间一如既往地气温宜人,明亮舒适,比干冷的外面好多了。
不过忙了会儿后叶欣还是累了,出来睡觉。
只是她这晚上没怎么睡好。
一个是环境陌生,不太适应。
一个是外面狂风呼呼的,有点渗人。
她不得不承认,沈卓怀里是挺暖和的……
又不禁想到,等之后室友来了就不能随便进出空间了,住宿舍到底不方便,还是要尽早买房子才行。
最好房子大点、带院子,能自己种种菜,跟以前一样。
想着想着,她迷迷糊糊睡去了。
第二天一早,沈卓就过来找叶欣。
多早呢?跟以往起床的时间差不多。
叶欣都有些郁闷:“你来这么早干嘛?”
沈卓先是说:“找你吃早饭。”
顿了下,又低声说了句:“我昨晚想着你,都睡不好……”
叶欣红着脸,是不会承认自己也想他的。
本来就黏糊了,再让他知道还得了?
沈卓又问她:“咱们什么时候买房子?”
叶欣用“真拿你没办法”的目光看他一眼,叹了口气,“好吧,今天咱们就去看看吧!”
早饭之后,他们去拜访唐博雅和金忠国。
这两位老人本来就是首都人,那几年被下放到丰水大队的,现在已经是苦尽甘来,去年年底他们先一步回来了。
走前他们给叶欣留下了详细地址,说有任何事尽管找他们帮忙。
叶欣现在就需要拜托他们帮忙买房子。
先去找了金忠国。
金忠国见到他们,大喜过望,又迫不及待带着他们去找了唐博雅,四人一起坐下来说话。
两个老人回家也才三个多月,但从穿着到精神面貌都好了很多,此刻见到他们非常高兴,尤其是知道他们竟然双双考上首都的大学,更是抚掌赞叹。
唐博雅激动道:“我就知道,你们不会一辈子待在那小山村!不过我还是没有想到,你们竟然从那么远的地方考来首都,今年高考录取率可是很低啊,你们真是不容易,也真是不容小觑!”
金忠国笑道:“考来了好,以后咱们还能见到。现在政策又不同了,你们这样优秀的年轻人,就该来首都追求前程!”
叶欣和沈卓谦虚客气一番,随后说明了来意。
把想要什么的屋子,大小、格局、位置都一并说了,也好筛选。
还说越早越好。
金忠国一听,立刻表示乐意帮忙:“这个好说!以前多受你们照顾,现在难得你们开口了,一定帮忙!咱们是本地人,对哪里有房屋空置要出售的,多少比你们初来乍到的知道多一些。”
又详细问了他们学校和专业、是否住寝室,到时候有了消息好去通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