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农家,科举为上by唐轻寒
唐轻寒  发于:2025年02月15日

关灯
护眼

自爹娘买了商铺后,家里没了存款,只能吃些杂粮饭、野菜之类的,很少看见荤腥。加上他们每个月在纸笔上的费用,若王氏不捏紧手中的银钱,那是真过不下去。
李耀明爽快的答应了虎头,约定下午太阳稍微不那么大的时候去找他。
“耀明啊,这结果什么时候出啊?”到家后,王氏关了院门问。
李耀明放下书袋,回答道:“三天后出结果,到时候族长爷爷会喊爹和其他同学的爹过去,当场宣布名次,然后宣布哪些人出族学哪些人上升班或者降班。”
“哦,那这几天你们还要去族学吗?”王氏挽了袖子准备去做午饭。
“不去,等爹拿了成绩回来再去!”李耀明见李耀安去打水,抢过桶,自己去打水了。
“那明天一起去县城,咱家的铺子已经修整好了!”王氏放低了点声音告诉几个孩子
李莲华有些骄傲地看向李耀明和李耀安说:“这可是我和阿娘忙了好久才收拾出来的,明天绝对让你们大吃一惊!”
下午在李家村唯一的河边,虎头带着虎妞,李耀明带着李耀安和李莲华开始了捉鱼。
虎头长得很是高壮,力气也大。
一把捞住想要跳下河抓鱼的虎妞,让李耀安带着两个女孩子在浅水区找河蟹。
李耀明知道李耀安和李莲华是懂事的,见他们走去浅水区,和虎头相视一笑就跳进河里,比比谁先抓到鱼!
一下水,李耀安就捡起了河蚌。
“栓子,你捡河蚌干什么?”李莲华有些疑惑。
“喂鸡。”李耀安挑着有眼缘的捡。
“喂鸡,你不嫌麻烦吗?还要把这壳给打开了,再把肉挖出来切小,鸡吃些野菜就行了。”李莲华有些嫌弃河蚌,毕竟河蚌有些臭味。

李莲华不管她这个臭弟弟了,带着虎妞搬开石头摸螃蟹。
不一会儿就听到了虎妞的惊呼声,说是被螃蟹夹了。
还不等李耀安去解决夹人的螃蟹,李莲华眼疾手快,按住想要逃跑的螃蟹,抓住蟹背,右手顺便扯了几根草就给螃蟹绑住扔虎妞的篮子里了 。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虎妞和李耀安看得啧啧称奇。
李耀安搬开一个石头,也看到了螃蟹,本来觉得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结果他也被夹住了。
李耀安不愿意等李莲华来救,伸出另一只手,想要按住蟹背,结果另一只手也被夹住了。
李莲华是个称职的姐姐,她见李耀安一直站在那里不动,觉得有些奇怪。
绕过去一看,就见一个大河蟹,将自家弟弟两只手都夹住了。
自己都舍不得打的弟弟被螃蟹给夹出血了,这还得了。
李莲华大喊了一声:“栓子,你把螃蟹放地上。”
李耀安刚走到河边,将夹住自己不松手的螃蟹放到地上。李莲华拿着石头,直接就砸了下来。
螃蟹死得不能再死,李耀安的抓螃蟹之旅,在一个螃蟹都没有收获中强制被李莲华结束了。
李莲华从怀中拿了治疗跌打损伤的药粉和一条手帕,将手帕撕成两半。
给李耀安洒上药粉,拿手帕给绑好。让李耀安到河边不许再去抓螃蟹,就气势汹汹去灭螃蟹的族了。
太阳开始西下,李耀明和虎头收获颇丰。
李莲华和虎妞也是收获满满,只有李耀安守着自己捡的没人要的河蚌。
虎头看着两只手被手帕缠着的李耀安就笑得很是幸灾乐祸。
收获了来自李耀安的死鱼眼攻击。
李耀明解开手帕看了看李耀安的伤口,见口子不深就板着脸说道:“读书人的手最是珍贵,就算再贪玩,也要记住保护好自己的手!”
李耀安只能闷闷道:“哦”
李耀明见不得自家弟弟无精打采,马上将自己的战利品给李耀安和李莲华看。
只见草绳上串着两条大大的草鱼,大概有三、四斤,还有三条巴掌大的鲫鱼。
虎头不管李耀明会不会尴尬,直接亮出了自己的五条大鱼。
然后高喊一声:“回家吃鱼了哦!”
拉着自己家的虎妞就向前跑了。
李耀明等人也不甘落后,纷纷提上自己的战利品追上去。
夕阳下,炊烟袅袅升起。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在村里四处响起。
回到家的时候,李梁也到家了。
今天他卖了一间商铺,有二两银子的抽成,今天也结算了上个月的工钱。
他在县城买了肉回来,自己也买了一斤酒回来犒劳自己。
见小儿子包着的手,问了问大儿子,知道没什么大碍就帮小儿子挖河蚌肉。
李耀安把门关上,蹲到他爹身边。
他爹挖出来一坨肉,他就在肉里翻找一下。
李耀明笑了笑就去厨房帮王氏烧火,并将鱼放到一个木盆子里放水养着。
“这是什么?”见李耀安从河蚌中抠出来一个珠子。
李莲华惊住了。
“这是珍珠?”李梁侧头看着小儿子手中的东西,他在富贵人家太太头上看到过。
李梁没有多问,加快将剩余的河蚌肉挖出来,再自己仔细翻找河蚌肉,最终一共收获两个珍珠。
李梁将珍珠洗干净,直接就奔去厨房。
李耀安和李莲华跟上。
“孩子他娘,你看这是珍珠?栓子拿回来的河蚌里,居然有珍珠!”李梁献宝似的,将珍珠放到王氏面前。
王氏和李耀明也凑过来,李耀明道:“我听王大夫说过,河蚌中确实有可能开出珍珠,但这种情况少见得很,更不要说,一次性能找到两颗!”
李耀明吃惊地看向李耀安。
“栓子,你一直戳河蚌肉,是知道里面有珍珠吗?”李梁蹲下身问道
李耀安还没有回答,王氏就道:“栓子估计就是看个稀奇,小孩子都是这样,看什么都想戳一下。”
好像大家都接受了这个说法,没有再追问。
李耀安不想骗人,难道要他说,他前世在百度上搜索过,河蚌有没有珍珠吗?
“这两颗珠子能卖多少钱啊?要是钱够的话,刚好可以拿来收绣品和成衣。”王氏有些开心地想着,毕竟有了钱,就不用跟那些娘子和婶子赊账,等绣品成衣卖出去才给人家结账了。
“我明天拿去县城的当铺问问。”李梁将两颗珍珠收到正房,接着将河蚌肉切碎喂了鸡。

全家一起出动!
来到县城门口,李耀安突然问李梁道:“阿爹,这县城有没有什么卖首饰的地方?”
李梁低下头笑着问李耀安:“怎么?咱栓子想买什么呀?”
李耀安将李梁拉下来,凑到他耳旁道:“如果去当铺,这价格上不去呀。”
“不如卖给做首饰的,他们那里稍微加工,这珠子就能翻倍。”
李梁想了想道:“那我们先去珍宝阁看看。”
李耀安点点头,又小声和李耀明和李莲华说了 。
李梁则和王氏说了一下。
大家都没有意见,由李梁带着去了珍宝阁。
来到珍宝阁,李梁笑着直接找到了珍宝阁的朱娘子。
两人寒暄了一下,李梁就引着王氏和朱娘子互相认识。
“哟!这么个标致的妹子,李中人可真是个有福的。”朱娘子豪爽地拉过王氏,上下看了看。
“不瞒朱娘子,有东西请您掌掌眼。”李梁把怀里的珍珠掏出来。
朱娘子看了一眼,就让李梁带着自家妻小进里屋商量。
进了里屋,李梁打开帕子。
两颗圆润的珍珠,大小一样,光泽也很好。
朱娘子看到这个,脑海里就已经有了好多首饰制作的底子。
“这两颗珠子,李中人打算要多少钱?”朱娘子收了自己激动的情绪,尽量让自己看起来对着珠子可有可无。
李梁把珍珠包好,憨厚一笑:“朱娘子您看多少合适呢?”
朱娘子沉吟了一会儿道:“你看一颗二十两如何?”
李梁看了看王氏还有李耀明和李耀安。
李耀安点了点头,其他人也点点头。
就这么成交了,两颗珍珠一共卖了四十两,外送了一根银钗和两朵头花。
李莲华拿着头花高兴坏了,她就看见李举人家的丽华戴过呢。
李耀明将头花给李莲华戴上,李莲华直接就蹦起来了。
“这下有钱去收成衣和绣品了。”王氏笑着,脸上透着舒心。
前段时间的焦躁因为到手的四十两已经消失了,现在她只想好好犒劳一下家里人。
买了肉还有纸墨,一家人在县城里一人买了两个大肉包。
到了李家村村口,李莲华将自己头上的头花取了下来,生怕被老李家的人看见。
李梁看到,觉得有些心酸。
两天后,李梁请了假到族学等待两个儿子的成绩。
周围坐着的同族同村家里的顶梁柱们,都放下手中的活来了。
毕竟这是关乎自家的大事,没有哪一家有当家的缺席。
童秀才先来了丙班,他手里有十份卷子。后面跟着的族中帮忙的弟子,手中则拿着剩余的卷子。
“老夫手中,有十份卷子,这都是可以升乙班的。接下来老夫念到有自家孩子名字的就上前来把卷子拿回去,明天就让孩子去乙班。”
中人屏息凝神,都希望有自家孩子的卷子在那十份里。
“第十名,李耀虎!”
李耀虎就是虎头,他挂着尾巴进了乙班。
“第九名...第八名....第三名”
这都念到第三名了,李梁感觉自己的汗都流出来了。
“第二名,李耀安!”李梁听到自家小儿子的名字,一下就蹿了起来,结过卷子,刚要走回座位。
童秀才道:“别忙走,第一名还是你家的,李耀明。”
“你家的两个儿子,所有题都答对了。可惜耀安还小,手骨没劲,字若是再写得好些,老夫今天也无法分出谁是第一啊。”童秀才乐呵呵的,抚了抚胡子。
好苗子谁都喜欢,更何况是两个好苗子。
李梁听了,嘴都快咧到耳后根了。
争气啊,两个儿子都争气!
回家的路上,族人邻里都或多或少祝贺李梁。
觉得这老李家的二房要起来了。
有人还专门去老李家告诉了老李头和老吴氏,在家里偷听到这些话的李耀祖气得甩了笔洗。
老李家最有出息的人,只能是他李耀祖!

李耀明和李耀安在乙班看到李耀虎的时候,真是惊喜。
李耀虎力气大,李耀安力气小,人又长得瘦弱。乙班的人服气李耀明,就看不惯李耀安。
有次在族学李耀明去茅厕,乙班的李耀光带着几个成天跟着一起玩的人把李耀安围在中间,准备揍一顿。
李耀虎和丙班的小伙伴聊了天,回乙班,一见这症状。
立马将李耀明护在身后,一个人愣是打赢了五个人。
李耀明回来后知道了情况,心里那是一个气,他家的弟弟那是能碰的?
场面一度白热化,后来还是乙班的李耀礼找了童秀才过来,才制止住了。
这件事放在别的私塾中可大可小,但这是族学。
族学的建立本来就是为了让族中更为团结有力量的,结果族中子弟打起来了,这事就非同小可了。
童秀才让在族学中帮忙的族中子弟去找了族长来,让族长找了各家当家的来。
乙班、丙班、丁班所有的学童都站到院子里。
童秀才坐到众学童的对面,板着一张脸,气氛很是沉重。
族长听到族中子弟说了事情的始末,仔细一琢磨就知道为何要大动干戈了。
连忙起身往族学走。
两刻的时间过去,大家都到齐了。
族长整顿了一下纪律,童秀才站起来对着众学童家长一礼道:“很抱歉,让大家大动干戈来此。”
“今天乙班李耀光带着同窗其他四个学童,要打同为乙班的李耀安。”
“老夫想,李氏宗族建立族学,是为了族中子弟以后的前程着想。”
“大家都知道,要想一个族强大,那团结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在族中还读着书的孩子们,都是经过了三个月考核。是族中最优秀的子弟,是族中以后最有前程的子弟。”
“今天发生的事情,起因很小,老夫也不想过多去说。”
“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吴人与越人都能同舟共济,尔等为一族之人,更应当同舟共济!”
“族中人有争执,就应该解决争执。而非作壁上观,不理其事!”
“尔等可知错?”
众位学童已经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各位家长多多少少也听进了些,就是要想以后过得好,就要多帮忙族中之人,不能干瞪眼看着,当热闹。这关乎整个宗族的前程,回家得好好教训教训孩子了。
族长见童秀才说完了,自己也站出来杵了一下拐杖,让大家安静。
“你们都知道,咱这个族学办起来不容易。李举人已经外出游学了,以后可能会做官。”
“族学中的子弟以后有能耐了,要么考了秀才举人做大官!为我们这些老百姓做青天!”
“要么跟着有出息的子弟后面,也能挣出个前程来!”
“这李梁家的小儿子耀安,不提他是乙班名列前茅的,就提他本来身体就不好。”
“这李梁家的,花了多少钱,才让耀安立住,你们都是知道的。”
“做事之前,多想想。要是耀安有个三长两短,你看你们谁家能赔得起!”
“以后若是还出现,族中子弟相互伤害的事情,就不要怪我这把老骨头请族规了!”
大家听了一顿教训,天色已经灰蒙蒙了。
李耀光被带着回到家里,家里的爷爷已经拿了竹条站在院子里了。
李耀光想逃,被自家爹爹抓住后勃颈的衣服,扔在了李三爷的面前,自己也跪在李三爷的面前。
看着沉着脸的爷爷,被奶奶拦住的娘亲,和跪在旁边的爹爹。
李耀光心里已经后悔了。
“逆子!你可知道,若是今天李耀虎不拦着,仍由你打了李耀安,咱家的后果是什么?”
“能有什么后果,不就是赔点钱嘛......”李耀光嘟囔了一句,还是被耳聪目明的李三爷听到了。
李三爷直接一竹条抽在李耀光的后背上,疼得李耀光嗷嗷叫唤。
“那李耀安在还没有进族学之前,你要是把他打了,打了就打了。咱家最多与李梁交恶,老死不相往来。”
“可是现在人家哥哥是乙班的第一名,自己也有出息。”
“族中都指望着再出举人甚至是进士!”
“李举人一个中了举人,你们就能读书,有族学,有族田。”
“若是以后你们这一辈的争气,那以后肯定还会有族产,甚至以后会有子弟在朝为官。”
“在朝为官需要亲信,还有什么是自己族中子弟更可信的?”
“你若是将李耀安给打残了,毁了,你看以后我和你爹能不能护得你!”
李耀光讷讷不言,不敢吭声了。
“你教导不严,以后自己好好管教自己儿子!”李三爷也打了李耀光的爹几下。
李耀光看自己爹被打,比自己被打都要难受,眼眶子都红了。
第二天一大早,李三爷就让自己儿子带着李耀光去给李耀安道歉了。
后来虽然还有些别扭,乙班的氛围也渐渐变好了。
李耀光这个别扭的小孩儿,见李耀安肯笑着同他说话,就下了台阶。

第37章 赵氏生产
秋收之际,族学放了假。童秀才给众学子下了一个任务,就是写一篇关于秋收的策论。
因为家里的地不多,只有两亩。产出的粮食除了给老李头和老吴氏的孝敬,就够自家吃的。
李梁请了两天假回来收,王氏和李莲华也关了县城的铺子回来收粮。
今年大房的高氏也被李栋强制拉下田了,知道几个兄弟不会帮自己,偶尔遇见也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
李耀安戴着李梁做的竹编帽,两眼都要被晒发晕了。
今年的太阳有些毒辣,往常明明还是可以忍受的。
用肩膀蹭去脸颊上的汗,李耀安继续弯腰捡稻穗。
李槿华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二伯!二伯娘!我娘快生了!快去救救我娘啊!”
李槿华的眼睛已经哭红了,她小小的一个人,突然看见自己娘亲惨叫着坐到了地上。
早都吓懵了。
后来还是赵氏让他去找她爹和二伯他们,她才慌忙地跑了出来。
李梁和王氏一听,连忙放下了镰刀,让李莲华带着李耀安在地里收拾一下。
带着有些医学知识的李耀明就往四房去了。
李槿华看二伯和二伯娘去自己家了,又跑去找她爹。
等李梁带着王氏和李耀明到的时候,赵氏已经自己躺回屋里了。
王氏推门进去,看了一下。
让李梁去烧水,让李耀明去请稳婆。
李荣匆匆赶回来,满脸被晒得通红,汗流浃背的就想往屋里去。
幸好被王氏给拦住了。
李莲华带着李耀安把地里的稻谷收回家,把晚饭都做好了,赵氏才将孩子生下来。
如李荣和赵氏所愿,他们四房终于有了儿子。
小名叫柱子,就是想着能养活。
李荣和赵氏满眼都是柱子,没有注意到在一旁的李槿华羡慕的看着他们。
李槿华出生在老李家,生下来亲爹失望,不大理睬。
亲娘有干不完的活,在李槿华以前的世界里。有的只是李荣的无视、赵氏的偶尔疼爱。
还有老吴氏每天的谩骂,老李头阴沉的眼睛还有老李家除了二房之外其余人的无视。
她好像是个可有可无的人,好像是一个可以被拿去售卖的两脚羊。
整日惶恐,还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
搬出老李家后,她认为日子会好的。
爹爹李荣虽然对她好了起来,但和娘亲一起,也是常常念叨没有个儿子。
现在他们如愿了,李槿华以为自己会高兴,以后自己也有弟弟了,向娘亲说的,以后会有撑腰的。
但李槿华还是有些难受,感觉自己是多余的。
李槿华鼻头一酸,跑去了二房那边。
王氏见到她,笑着问:“槿华怎么了?吃饭了吗?”
李槿华看着温柔的二伯母,直接扑过去,抱住了王氏的腰身。哇哇哭了起来。
李耀安从厨房端了菜出来,看见嚎啕大哭的李槿华道:“阿娘,我再去拿一双碗筷,你帮槿华洗洗脸吧。”
王氏给李槿华擦了眼泪,皱着眉头道:“行,你四叔他们今天忙,肯定没有做饭。就让咱槿华,在咱家吃!”
李槿华看着活泼的李莲华,她是羡慕的。
为什么二伯、二伯娘对身为女孩子的莲华能那么好?
雪华和她都没有莲华过得好。

李耀明带着李耀安去私塾,他们通过上次的考核都进入了甲班,虎头却留在了乙班。
现在甲班就只有三个人,李耀明、李耀安和李耀光。
他们三个一跃成为了族长爷爷的宝贝疙瘩,每天都会溜达到族学这里来看看。
咚!咚!咚!
有人敲响了村里的铜鼓。
甲班的三人和乙班的七人,被族长爷爷强烈要求,一起到了祠堂外面。
族长爷爷一脸肃穆,见每家都有一个人在场后,就沉着脸宣布了县衙刚刚通知的消息。
因今年夏季天气有些干旱,怕来年会有洪水,现在要提前征收徭役去固堤坝。
以前每家还可以拿出二两银子免徭役,可今年的不行。今年的事情比较急,加之又要入冬了,所以县衙那边开了五十两银的高价。
除了家里着实殷实的人家,没有哪一家能拿出这个钱来。
当然也可以雇人替自己去,但是今年雇人的价格提升至十两银子,并且如果人在徭役期间产生了劳疾或者其他什么伤残,那个人的一生可就要靠雇人的一家来养了。
县衙还提出了,近日不接受合家,把所有的路堵得死死的。
听到这些,老吴氏和老李头眼睛都瞪大了。
他们老李家全分家了,那他们最为看重的大儿子,最疼爱的小儿子也一样要去服徭役了。
这两个儿子也就分家后才好好下过地,从来没有去服过徭役,这让他们可怎么过。
族长见大家满脸愤然,甚至透着绝望。
他的眼睛中也透着一丝疲累,这么一场徭役,族中的壮劳力不知要折损多少进去,可李氏宗族的根却还没有长好,还太过稚嫩。
他闭了闭眼道:“孩子们,我们现在整个宗族整个村子,都是别人圈养的羔羊。我们这些在地里讨食的,在别人看来就是个上不得台面的泥腿子。”
“李举人给咱们托了关系,安排咱们族人运泥土或者去伙房。总比要去沟里挖土要暖和些、轻快些。”
“唉,各家早做准备吧。后日一早,就通知各家的壮劳力,一起出发......”
“你们要记得,出去后要相互扶持,我不希望你们有人折损在这场徭役当中。”
“好了,散了吧......”
族长朝众人摆了摆手,每个人都带着沉重的心回去了。
李耀安等人回到族学,童秀才已经坐在甲班的凳子上等着他们了。
三人连忙给童秀才行礼问好:“夫子好。”
童秀才“嗯”了一声,让三人坐回自己的位置。
童秀才看了看自己这三个学子,李耀明年龄最大,开年后就十一岁了。文章策论四书五经已经有些功底了,明年可下场一试。
李耀光学得虽然是三人中稍微差一些的,但若是再县城的私塾中,也能名列前茅。但明年去参加县试,多半只能挂个末尾。
他最纠结的是李耀安,明年才六岁,但却是三人中学得最好的。
若不是怕他是个伤仲永,他早都想让李氏的族长带他去找个举人拜师读书了。
若是明年下场,很有可能上个前十名,可惜他身体又着实有些弱了,偶尔咳嗽生病,需要他哥哥李耀明找草药吃上几天才能好些。
听李家村中人说,本来是养不大的,是他家人一直没有放弃他。
如果不是遇到辽远大师,还很有可能经常下不了床。
这就让他不敢去赌李耀安的小命够不够硬,能不能现在去参加县试了。
李耀安见童秀才一直盯着他看,觉得自己鸡皮疙瘩都冒出来了。
悄悄给自己顺了顺毛,偏一点头,避开童秀才的视线。
童秀才“咳咳”两声道:“今天这个徭役的事情,你们怎么看?”
李耀明站起身,行了一礼回道:“今年夏季确实炎热,去年听说县城有一个村子被雨水涨到承认膝盖位置。”
“我们县的知县是个崇尚无为而治的,能这么大动干戈,应是府衙给了明令。”
李耀明回复了后,童秀才点了点头,又点了点李耀光来说。
李耀光脑袋里思绪一片混乱,见童秀才点了他,立马站起来,匆忙行了一礼道:“这次不让用钱抵徭役,很有可能会有钦差来巡逻。”
“还有......还有......”
童秀才见他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就让他坐下了,什么表情都没有,看得李耀光心里慌慌的。
童秀才看向李耀安,李耀安站起身,行礼。
小小的一个人,脊背挺直,行礼的动作也十分规矩流畅。若不是身体不好,可算是十分完美。
李耀安沉着一张还有婴儿肥的脸道:“除了哥哥和耀光说的这些,族长爷爷叫我们甲班和乙班的学童去看得知要服徭役的族人邻里。想必是希望我们能更加努力读书,为族里挣得一份前程。”
“还有就是希望,我们甲班的人,明年县试下场试试了。”
童秀才笑着“嗯”了一声,站起身来,示意李耀安坐下。
童秀才笑着对李耀明道:“我和你们族长商议过,耀明明年下场试试吧。”
“耀光,你可以回去问问家人是否要去看看。”
“耀安就暂缓几年,将身体再养好些,以后给我们拿个案首回来,那才好呢。”
三人站起身行礼答是。
回家的路上,李耀光眼眶有些红。
在升上甲班后,他一直以为,自己就是族里的希望了。
李耀明挡在他前面,他能安慰自己,李耀明本来就是个聪明的,打小就能挣钱了。
李耀安挡在他面前,怎么看怎么碍眼,明明是个病秧子,童夫子却最是看重他。
李耀光踢开面前的石子,恨了李耀安一眼,就跑了。

第39章 老吴氏来闹
晚上李梁回到家中,看着他没有笑容的脸,李耀安就知道,他已经听说了徭役的事情。
王氏看见他回来,本来还有些勉强笑容的脸就垮了下来,眼泪珠子也无声掉落。
李莲华见这些状况,心里也不好受,她悄悄拉住了李耀安的衣角。
李耀安见往日的小太阳都一脸愁容,为了不让家里气氛一直如此,说道:“阿爹可能不知道,今天族长爷爷说了,李举人托关系给咱们族人还有邻里安排了较为轻省的活。”
“这两天我和莲华去摘些草药,哥哥在家把草药给制成容易带的丸子和粉末。阿娘在家,多给阿爹弄些姜片、烙些饼、煮些蛋再弄点肉干。”
“阿爹再带些银钱在身上,应该能比以往好些。”
全家人盯着李耀安,想着这样安排,确实比以前在老李家去服徭役的时候好很多。
心下也松了口气。
他们这边刚松了气,准备去做饭。
老吴氏就带着李栋和李荣来了,一来老吴氏就让李梁给银子。
“王氏,快将银子拿出来!”
老吴氏直接推门而入,见二房一家子整整齐齐还有心思做饭吃,先入为主就认为二房有钱。
“二弟,你将积蓄拿些出来吧。就算大哥借的,好不?”李栋站在老吴氏后面笑着问李梁借钱。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