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乃孝悌仁义汉太子也by木兰竹
木兰竹  发于:2025年02月12日

关灯
护眼
鏂囧簱闃插け鑱斿鐢ㄥ湴鍧€ Wap.dux5.CC 璇锋敹钘忎功绛�

刘表虽军事不行,文治的表面功夫做得还不错。
他在荆州大办学院,招揽士人。刘盈不过学刘表而已,天下士人要抵制,先抵制刘表。
益州基本平定后,刘盈自己分文不取,也不重建宅邸,先将将士的功劳兑现了。
他按照改革后的军功制,给东州兵分了田地,让这群贼军分散到各个郡县解甲归田。
贾诩大举宣扬此事,吹得好像刘盈把汉中军队也解散了似的,以证实新任益州牧刘盈没有野心。
在外面人听来,就是刘盈读书读傻了。
谁会在乱世中让军队解甲归田啊?这是你休养生息的时候吗?
刘表捋了捋胡须。
他知道外面人一直诽谤,说他不懂军事。
看看张盈,什么叫不懂军事?这才叫不懂军事!
刘表按下了荆州将士出兵的请求。
刘表也是一个没有多大野心的人,虽然他很馋益州,但很担心自己如果拥有了益州,袁绍、袁术、曹操等人会不会反过来攻打自己。
既然张盈是个傻孩子,他不如让张盈经营益州。
益州解散了大部分军队,就是一块随时可以取用的肥肉。等袁绍、袁术和曹操打起来,他再入益州,就能避免两面受敌的窘境。
刘表又捋了捋胡须。
谁说我不知兵?我可太知兵了!
因刘表不知兵,也厌恶说他不知兵的人,所以荆州知兵的人不多。
刘表做出这个决定,大部分人都觉得非常有道理,支持暂时无视张盈,甚至帮助张盈把益州养肥。
袁术也这么想。
他看不起张盈(他谁也看不起),听到张盈当益州牧,就嗤笑一声,不再关注。
袁绍得到消息最晚,离益州又最远,即使对张盈是否真的愚蠢心生狐疑,也只能暂时将此事搁置一边。
曹操这边聪明人多。
别说和刘盈有交情的荀彧和郭嘉等人,就是曹操自己,听到张盈是傀儡和张盈解散军队的传闻,第一反应都是不信。
曹操召集群贤,愁眉不展道:“若这些传闻是张盈自己传出的,张盈恐怕城府极深。但张盈年少,真的有这样的可能吗?”
郭嘉打破了曹操的自欺欺人:“张盈年少,才更应该警惕。他刚到弱冠就有如此成就,将来定是我等劲敌。”
曹操问策:“那该如何是好?”
郭嘉虽然看穿了贾诩的计谋,但思索许久,也拿不出对策。
益州离他们太遥远,他们有心无力啊。
这时他们就像是在原本历史线中,眼睁睁地看着孙策孙权两兄弟接力平定江东一样。
江东还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益州离他们可太远了。
哪怕后来曹操基本统一了中原,刘备入益州时,他也无可奈何。
现在曹操被袁绍、袁术上下夹击,纵使他心中明了张盈的威胁性,又能奈何?
曹操只能派出信使,与张盈交好。
郭嘉亲自为信使。
他要亲眼确定,张盈是否真的是傀儡。
曹操很担忧,张盈会不会扣留郭嘉。
郭嘉道:“若他扣留我,刘表等人便会知道,他所宣扬的是障眼法了。以张盈计略,他不仅不会扣留我,还会厚待我。”
其他谋士也赞同郭嘉的观点。曹操只能含泪将郭嘉送上马车。
贾诩道:“此计骗不到曹操。”
刘盈满不在乎道:“曹孟德小可怜被袁绍和袁术夹在中间蹂躏,他越清醒越痛苦。准备一下,迎接我的好朋友。不知道来者是荀彧还是郭嘉。虽然我希望是荀彧,可以骗荀彧帮我干一点活,再把荀彧送回去。但应该是郭嘉,唉。”
郭嘉只会来白吃白喝!
贾诩也认为事情会如刘盈所料。
曹操和他的谋士团确实厉害,可惜太弱。
即使贾诩断定中原战场的胜利者定是曹操,但袁绍不是那么轻易就能被打败的。
希望袁绍能多拖曹操几年,拖到陛下羽翼丰满。
郭嘉往益州赶去时,刘盈终于教会了工匠印刷术和改良造纸术。
他家的造纸术厉害吧,居然比东汉末年的造纸术还厉害几分。回去后,他要多赏造纸的工匠一笔钱。
因东汉的造纸术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吸收了刘盈带来的造纸术经验,益州又多竹木稻草,纸张制造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得到了长足进步。
刘盈设置了如少府那样的机构,专门管理蜀锦工坊、蜀纸工坊和印刷工坊。
张修和张鲁身为宗教创始人,是最适合根据日历编造“皇历”的人。
众所周知,宗教创始人都不迷信神,否则他们不会生造一个神。
张修和张鲁将什么“宜”“忌”与天干地支结合,用通俗易懂的顺口溜,编纂了一本就算念给农人听,农人都能听懂的皇历。
如果光是日历,庶人可能不感兴趣。若加上断吉凶,那庶人节衣缩食都会购买。
编纂皇历的是张修和张鲁,哪怕中原士人骂他们是米贼,也会偷偷遣人入蜀偷买。
五斗米教又称天师道,这可是晋朝那群世家士人们最爱的宗教。
张鲁把握中原世家清高士人的心态,小菜一碟。
用皇历无差别地坑富人和穷人,刘盈囊中终于不那么羞涩了。
印完皇历,刘盈开始印刷“从长安皇宫找到的浮丘、毛亨、张苍、叔孙通等大儒注释版本的儒经”。
甭管别人信不信,刘盈是诚信的商人,印刷的都是真货。
他还为老师们出版文集,文集里全是骂人的话。荀子三徒互骂的文章,比他们骂叔孙通的文章还多。
驳斥天人感应的文章也在其中。
虽然董仲舒在汉武帝时期才献出天人感应的学说,但你没有证据说汉高祖时期没有这回事。
就是因为汉初大儒把人骂走了,这些贱儒才没有到汉高祖面前卖弄。
刘盈从长安崩塌的墙角里挖出老师们的文章,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古文经”?
大汉其他儒生做得的事,刘盈也做得。
这在后世离经叛道的事,在汉末真是太常见。
当然,儒士该骂还是要骂的。
他们纷纷入蜀,要来成都学宫看看那个新出土的“古文经”是什么贱儒的胡言乱语。
撸起衣袖,来战!
刘盈命令工坊加班加点印刷,到时候捆绑销售,先提价再打折销售。
人才我要,人才兜里的小钱钱我也要。
他没人没精力开采铜矿。为了不直接滑坡到刘备发行直百钱(虚值劣质小钱,相当于虚发大额货币)抢钱的地步,趁着益州之外多战乱,钱币交易很少见,他赶紧收走士人手中的汉五铢,以重塑新钱。
钱来,钱来,钱从四面八方来!~
刘盈的小伙伴们本来很不适应刘盈卖书的市侩嘴脸,但一想到他是汉高祖的太子,只能长叹一口气,不再劝说。
刘盈已经很不错了。他至少是有礼貌地与儒生做买卖,总比汉高祖在儒生帽子里撒尿强。
汉初大儒的教导,还是有效果的。
郭嘉在路上遇到不少怒气冲冲入蜀的儒生。
他对张盈越发警惕。
警惕后,他郁闷地发现,自己也只能警惕了。
张盈究竟是如何得到益州?速度也太快了,完全让人措手不及。
“张盈啊张盈,你还能做出什么有趣的事?”郭嘉自言自语,愁眉舒展,摇着羽毛扇笑了起来。
既然怎么愁都愁不出结果,不如欣赏。
郭嘉十分欣赏聪明人的聪明行为,赏心悦目啊。
他入汉中的时候,法正和张绣与他擦肩而过。
这二人也结伴出行,去招抚关中。
根据贾诩推测,关中不出几月就会乱起来。法正招揽士人,张绣保护法正。
待郭汜和李傕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他们将和张济里应外合,当一只凶悍又狡猾的黄雀鸟。
“那个车队是曹操的吧?”
“如此华丽,果然如张盈所料,来者是郭嘉。”
张绣和法正窃窃私语,悄悄绕开曹操的车队。
可怜的郭嘉,刘盈已经期待他的到来许久了。
“那个羽毛扇挺好看。”
“我去找几只鹅。”
两人将即将被刘盈迫害的郭嘉抛到脑后,张绣捉了几只大鹅,给法正做羽毛扇。
别说,张绣的手艺活相当不错,法正很满意。
当郭嘉进入汉中时,刘盈把最后的小伙伴也派了出去。
张翼跟着王商继续安抚益州豪强,让他们赶紧上刘盈这条船,别犹豫,犹豫就会被外来者压制。
庞统带着甘宁,一边继续教导甘宁读书,一边以益州使臣的身份出使荆州,顺便把他和诸葛亮的家人接回益州。
“贾师傅,你要不要也躲一躲?”刘盈问道。
贾诩哭笑不得:“我躲什么?难道我还会害怕和郭嘉论学吗?”
刘盈摇头晃脑:“贾师傅当然不怕,我只是想给郭嘉造成一种他白来了的挫败感。”
贾诩只好离开成都,和郭嘉错身而过,郭嘉出汉中,他入汉中,巡查汉中军屯之事,为攻打关中做准备。
“阎毓秀,你也出门躲一躲。”刘盈继续赶人。
阎圃道:“我还是留在成都,为你接待郭嘉吧。我的智谋,郭嘉不一定看得起。”
刘盈站在自己人这边:“那就是他眼瞎!”
阎圃虽然有自知之明,心里仍旧很熨帖。
郭嘉大摇大摆来到成都城,刘盈出城门十里迎接他。
“啊,郭奉孝,你还没喝酒喝死啊!”
“张盈啊,你都没因为你那张嘴被人打死,我怎么可能喝酒喝死。”
两人亲亲热热握住彼此的手,使劲。
郭嘉惨叫:“嗷嗷嗷,你的力气怎么又变大了?”
刘盈得意:“哈哈哈哈!”

“故友”一重逢, 郭嘉就知道刘盈不可能是傀儡。
虽然想不出刘盈为何能一回益州就拿下益州,现实就是现实,优秀的策士不会自欺欺人。
郭嘉进入工作状态,用双眼观察益州的现状。
……本来应该是这样的。
刘盈坐在郭嘉床头歪着脑袋道:“喂喂, 奉孝你是来碰瓷的吗?”
郭嘉缩在床头, 萎靡不振。
他刚到成都, 竟水土不服病倒了。
如果不是刘盈及时带来了华佗给郭嘉急救, 郭嘉第一次长途出使, 就要命丧于此。
听到刘盈的讽刺, 郭嘉有气无力嘴贱:“说不准是你下毒。”
刘盈回头对郭嘉某一位护卫道:“赶紧坐船出蜀, 去找曹孟德, 让曹孟德寻个人来把病秧子带走,别死在我这里, 给我泼污水。我还想曹孟德要怎么对付我,原来让郭奉孝死在我这里让我百口莫辩, 就是颍川谋士团的妙计吗?”
刘盈“啪嗒啪嗒”鼓掌:“妙, 真是太妙了。此计甚毒。”
一向只有郭嘉气别人,还是第一次有人把他气得头昏眼花了。
郭嘉想, 肯定是因为他生病体力不支的缘故。
“戒酒戒色, 按时服药,活到曹孟德接你回去。”刘盈见郭嘉出使, 居然还带着众多美貌侍女和好几车的美酒,就对曹操嫌弃不已。
曹孟德你哭着郭嘉为何过早离开你, 你自己不反省一下吗?!
郭嘉的侍卫带着刘盈极具嘲讽的亲笔书信匆匆离开, 刘盈将郭嘉搬到自己院子居住。
他处理文书的时候,就在郭嘉房里聒噪。
“我知道你生病了也不会停止干活,为了不让你用生命诬陷我, 我当着你的面做事。”刘盈嘲讽道。
虽然郭嘉确实生病了也不会停止搜集情报工作,但他真没想用生命碰瓷。
何况他就算死在成都,也不能为曹公带去利益。
出兵益州的借口?如果曹公有出兵益州的机会,出兵根本不会找借口。
郭嘉认为,刘盈是真的想害死他——用气死他的方式。
刘盈在郭嘉房间里办公,下属自然也在郭嘉房间里进进出出。
每次有新的人到来,刘盈都会为其隆重介绍郭嘉。
郭嘉,字奉孝,曹操最爱的谋士,为了曹操可以奉献一切,君臣相宜啊。
“所以他准备用生命诬陷我们。”刘盈一本正经道。
郭嘉怒骂:“你才是诬陷!”
阎圃快忍不住笑了。
他本来绷紧了神经,琢磨怎么应付郭嘉。
虽然他相信郎君肯定能独自应付郭嘉,但身为下属,怎么能让郎君独自烦恼?
天意啊天意,郭嘉居然一入成都就病倒了!
曹操得到刘盈的信时,也纳闷是不是天意。
刘盈没必要毒杀郭嘉,郭嘉也不是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郭嘉一入成都就病倒,真的只能说是天意了。
荀彧欲言又止,陈群忍无可忍。
“曹公,你真的认为郭嘉不是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吗?!”陈群道,“他出使还带着美姬美酒,沉湎酒色再加上路途颠簸,水土不服不是很正常吗?”
曹操忙为郭嘉解释:“奉孝很自律,怎么会沉湎酒色?”
陈群:“???”
荀彧悄悄用手碰了碰陈群的后背。
别说了别说了,曹公自己好酒色但身体非常好,所以他以己度人,没认为郭嘉有任何问题。
荀彧顺着曹操的心意道:“益州湿热,多瘴气,奉孝可能急着赶路中了暑气,水土不服。”
曹操满意地颔首:“应该是这样。我马上派人去探望他,等他身体一好,就把他接回来。”
郭嘉肯定无法为曹操打探情报了,曹操又担心再派一个谋士去,还会“水土不服”。
他只能遗憾放弃打探情报,只要能让郭嘉安全回来就好。
曹操将张仲景派去了成都。
张仲景和刘盈也有交情,又是良医,能照顾好郭嘉。
顺便,曹操暗中嘱咐张仲景,看看郭嘉是否中毒。
虽然曹操理智上知道刘盈没必要毒杀郭嘉,但他多疑。假如刘盈对郭嘉下手,他必为郭嘉报仇,除非刘盈归服他。
张仲景得到曹操私下的命令,很是不以为然。
张盈那等光风霁月的好人,只会治病,哪可能毒杀人?唉,曹公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思想颇阴暗了些。
曹操先让人送急信给刘盈,请求刘盈好好照顾郭嘉,张仲景等使臣才出发。
刘盈把曹操的回信丢给还卧床不起的郭嘉:“他派了张仲景过来。如果华佗和张仲景都治不好你,我就赠送你一张马革,也算你马革裹尸了。”
郭嘉的身体已经没有大碍,只是病去如抽丝,再加上确实不习惯成都湿润的气候,身体元气没恢复,才继续卧床休养。
刘盈每日都要嘲笑郭嘉的弱鸡身体,甚至抓了一只大鹅来,说这只大鹅能打十个郭嘉。
郭嘉虽病恹恹的,精神很不错,红光满面。
华佗想,汉景帝大概就是这样病愈的吧。
“闭嘴!”郭嘉对刘盈是半点风度都没有了。
他回忆刘盈在颍川时的世家子模样,竟已经回忆不清了。
什么世家子啊?他招抚的豪强乡勇都比刘盈知礼!
“想好给曹操写什么了没有?”刘盈已经懒得装了,直呼曹操的名字,“我是不是很厉害?要多夸赞我啊。”
郭嘉看向刘盈的眼神很是无奈。
无论是治军还是治民,刘盈发布政令的时候都没有避开自己。
郭嘉仍旧不知道刘盈如何夺得益州和汉中,还能让张鲁、张修、刘诞对他忠心耿耿,但刘盈安抚益州的行为,他都看在眼中。
郭嘉越看越无力。
刘盈治理益州的举措,他们不是想不到,而是还没到可以整顿后方的时机。
所以他们只能靠着强征、屠城和向豪强借粮来维持军备。刘盈却已经开始屯田。
别的诸侯还在争霸,刘盈已经在稳固后方。
如果益州风调雨顺,只过一年,刘盈实力就会大增。
郭嘉回颍川后,决定向曹操进言派人出使袁绍,向袁绍表明刘盈的威胁。
有多大作用?
郭嘉心知肚明,作用甚微。
其实刘焉在益州干得也不错,袁绍和曹公仍旧没先对刘焉动手。刘盈是更年轻、更优秀的刘焉又如何?他们难道能放弃争夺中原,先攻打益州吗?
郭嘉还想挑拨刘表,让荆州对付益州。
但他也心知肚明,有袁术和曹公在刘表身侧虎视眈眈,只要刘盈不主动出兵攻打荆州,刘表便不会把主力用在对付益州上。
梳理天下局势,东边已经绞成一团乱麻,理不清剪不断。
刘盈孤悬西边,竟如同一个割据的独立王国,不受中原局势影响。
刘焉当初进入益州,就是打的益州封闭,能让他安心偏安一隅的主意。刘焉死后,便宜竟然被刘盈捡了。
刘盈看着郭嘉日夜为曹操忧愁,对郭嘉的评价日益降低。
他以为郭嘉能看出更多的东西。
比如他印刷书籍,广开学院,甄选取士;比如他重启军功制,让军功制与均田制相结合;比如他制定了严苛的律令,约束兵卒和官吏的行为,让益州庶民得以安居……
比如益州已经有了治世的雏形。
能在乱世之中不思扩张地盘,而是将庶民纳入保护的“诸侯”,难道不值得有才之士心生触动吗?
刘盈相信郭嘉的才华,相信曹操谋士团大部分人的才华。
才华是一回事,远见是另一回事。他想看一看,曹操麾下有没有有远见的人。
这远见不在于自己和自家的利益,而是更长远的,比如张良身为韩国相国之子却劝刘邦不可分封,比如萧何为了安抚百姓差点把自己累死,比如酒蒙子曹参为了治理齐国生生装出个老儒的模样……
还有历史中的阿母,她在朝堂掀起再多血腥,却小心翼翼对待脆弱的庶民,脆弱的汉初。
阿父麾下有很多人只看着自己和自家的富贵,跟随阿父不过是为了富贵。
阿父麾下也有更多的人志在结束乱世,打造一个他们自己可能都不太相信,但愿意为之拼尽一切的治世。
刘盈又想到自己刷的其他副本。
大明有于谦,大隋有高颎。
曹操麾下有谁曾奋不顾身,想为天下百姓,为下一个治世奋斗?
刘盈认为,一个都没有。
陈群拿出的九品中正制,几乎断绝了治世到来的可能,阶级比大汉的军功加察举制还稳固,世家和庶民几乎从物理层面上隔离,连寒门庶士想要做官都得先给世家当家仆。
这是支持曹魏的大臣一致的决定,一致的立场。
一个完善的制度,不会是陈群一人一拍脑袋,一个晚上就想了出来。
曹操在位时,就着手打压颍川士族,并引来其他地方的士族分颍川士族的权力。
曹操出征的时候,一场主导者几乎全是文人、且是和汉献帝没有任何关联的文人,突然被曹丕定为要帮汉献帝夺许都的叛乱者,颍川之外,特别是荆州、关中的名士连坐者甚多。
多疑的曹操回来后一反常态,虽默认了此事,但对其中许多连坐者表示同情,并赦免了几人。
若这些人真的叛乱,对小心眼的曹操而言,几乎不可能这样做。
曹魏被司马晋所篡,曾经对曹魏忠心耿耿的颍川、山东世家,坚定不移地选择了另外一位更没有治世明君之相的主君。
在司马晋第二代皇帝就生出乱象时,也没有志向高远的人图谋改革,力挽狂澜。
东西汉、唐朝、宋朝、明朝,乃至后世人颇有诟病的清朝,在生乱时都有有识之士试图改革朝堂弊端。不一定有用,但都会有人振臂一呼,引来其他有识之士的响应。
两晋持续的时间也不算短,竟从一开始便陈腐到结束。
刘盈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高远的志向,但聪明人至少要看出差别,知道对错。
如曹操难道不知道对错吗?他知道,只是选择了对自己更有利的一面。所以刘盈虽不赞同曹操,却不会轻视曹操。
因为能看出对错的曹操,只要势力扩大,迟早会选择“对”的一面。只有正确的道路,才能让曹魏变成下一个大汉。
曹操用人时只看才华,不看地域和出身,便能证明这一点。
这些会给自己编很长很长族谱的世家子弟策士,看清一切后仍旧选择自家利益也很正常。但他们怎么能看不出好坏,怎么能不做选择,怎么能心里一点挣扎都没有?
哪怕虚伪地感慨一句,益州人过得好,为乱世人默哀一下?
世家子啊世家子。他们是不是从来不希望有下一个大汉?
怎么说呢,怪不得曹操非要杀自己。曹丕真的是个除了权力斗争,一无是处的废物呢。
明明是太子继承大统,却搞得好像是在世家支持上夺了曹操的皇位似的,一边大举压制宗室势力,一边疯狂给世家让渡权力。有这样的继承人,怎能指望曹魏结束乱世?
“希望曹昂人没事。”刘盈发自内心地祝福。
为什么每次曹操都要因美色犯点小错误,哪怕没有张绣也要犯错误,然后曹昂替曹操出事?
非要献祭自己优秀的长子,曹操才能在打仗的时候管住自己的裤腰带吗?
“刘盈,你在想什么?怎么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叹气?”郭嘉对刘盈过于丰富的神情吓到了。
“哦,我在想,你和你那群颍川谋士团是一群怎样的虫豸啊。”刘盈心直口快道。
郭嘉不敢置信地瞪大眼睛。
刘盈平时气他就罢了,怎么突然直言辱骂,还是骂了整个颍川的士人?
刘盈到颍川时,不是对颍川士人的才华都表示了敬仰吗?全是装的?
郭嘉以为刘盈又在故意气他,没好气道:“你敢当着荀文若的面说此话吗?”
刘盈道:“文若可能好一些,他举荐的士人中多外地之士,不看门第之分;曹操还在征战之时,他便劝说曹操少杀戮,多抚民,兴德化,重教育,王道并济,等统一天下后再做此事就晚了。他比你们看得都长远,并非为一家一户之计,而是为天下人之计。”
郭嘉:“那你……”
刘盈打断道:“所以他肯定会被逼死。他的亲朋好友,无人会救他。”
无论荀彧的族谱是不是真的,但荀彧确实是修荀子的。他多次在曹操面前进言的“王道并济”,就是荀子最主要的政治主张,“王霸并用”。
其核心观念是“教化征伐,并时进行”,逐渐将“霸道之兵”教导成“仁义之兵”,最终以“堂皇王道”定天下。
无论哪家贱儒,最终落脚点还是一个“仁”字,最终目标无一不是为唯举、路不拾遗的大同社会。
刘盈没有多言。
荀子的书,饱读诗书的世家子不会没看过。
那些堂皇正义之语,世家子自幼翻阅过无数次,不是不懂得其中道理。
只是有的人没读过书,却心怀天下;有的人学富五车,心里眼里却容得下自己。
或许有的人会改变,但会改变的人自会改变,不是别人在他耳边说一百遍“你怎么能这样”,就能让对方改。
郭嘉的智慧在当世是佼佼者,他有王佐之才毋庸置疑。
只是刘盈想,自己可能和颍川大部分才华横溢者,道不同,不相为谋吧。
郭嘉终于品出点味,他语气古怪道:“该不会你是让我看到益州在你治下欣欣向荣,就想以你才是结束乱世的明主为理由,劝说我归顺你吧?”
刘盈鄙夷道:“我和你相性不合,没让你归顺我。我是希望你看到益州欣欣向荣,感慨一声将来曹操治下也会在你的辅佐下欣欣向荣,庶民安居乐业,贤人才华都得到施展。不过你不感慨也没什么,汉高祖麾下大部分功臣都与你一样,本就不是重要的事。”
郭嘉不解。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不都是赞扬刘盈的治理才能?
刘盈却不再回答。
他也不再在郭嘉房里处理公务,而是像对待普通使臣那样约束郭嘉的行动。
曾经刘盈向郭嘉敞开了自己的一切,现在他关闭了一切,如同防备普通的来打听消息的使臣一样,防备着郭嘉。
郭嘉真觉得刘盈不可理喻。
这么多时日,刘盈在他面前该暴露的都暴露了,还遮掩什么?
刘盈突然冷淡,郭嘉也懒得和刘盈修复关系。
他整理自己收集的资料,不断思考要怎么限制刘盈,却找不到突破口,十分焦躁。
刘盈口中那些仁义、庶民、道德的空泛之语,如羽毛般轻轻从郭嘉心口掠过。
掠过之时可能会有些瘙痒,但过了就过了,不会留下痕迹。
郭嘉给曹操整理的刘盈言行中,也没有加入什么仁义道德和庶民。
这些事对争霸天下一点用处都没有,不如抽丝剥茧看清本质,不过是屯田、纳贤等简单策略罢了。
张仲景到达成都的时候,一见刘盈便感慨道:“张益州果真贤良仁慈之人,治下庶民竟已无乱世之相!”
刘盈绽放笑容:“我就是这么厉害!”
他拉着张仲景的手,向张仲景炫耀自己治民的心得。
张仲景一一记下,然后向刘盈询问自己在当郡守时的一些困惑,并不因为刘盈年少而轻视刘盈。
他们没有聊多久。张仲景见到郭嘉大体无碍,为安曹操的心,立刻就要返程。
见有人来接郭嘉了,刘盈就像是甩掉了包袱似的,又对郭嘉亲近起来。
之前的冷落,好像真的只是单纯防备郭嘉病愈后在益州捣乱似的。
只是刘盈在送郭嘉离开时,问郭嘉道:“奉孝,你可想好,若曹操夺得天下,你希望那天下是何等模样?”
郭嘉深深看了刘盈一眼,道:“我非得想吗?”
刘盈笑道:“我阿兄曾经也是如此说。阿兄才华比你出众,别说当世,后世也罕见。他最初只想当万户侯,后来想当诸侯王。至于天下如何,治下如何,后世如何,他都不曾想过。世上大部分贤才都如阿兄一样。”
郭嘉警惕:“你竟还有兄长?”张盈竟不是孤身一人?
ps:璇峰嬁涓嬭浇鎴栧畨瑁呬换浣曞閮ㄦ湭鐭ユ潵婧愯蒋浠�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