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诸朝直播华夏文明by星陨落
星陨落  发于:2025年02月11日

关灯
护眼

而我们要想不让受害者们失控,就尽量确保其公道,而不是逼迫受害者们咽下所有委屈。”】
女生以后想学法,却又没有把法当成一切真理。
她的话让诸朝古人们心中一动。
维持律法的人则叹息,“这样一来,社稷会更加动荡,不过就像后世女娃说的,要想社稷安稳,只要确保公道就行,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而律法无法为其讨回公道的人们则睁大眼睛,呢喃道:“我们为自己讨回公道吗?”
“对啊,既然律法不为我们主持公道,那我们就自己讨回公道!”
“这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关键是这样的孩子,后世数量还不少。”诸子百家,有人评价道。
“是啊,人说咱们这时候百花齐放,可在我看来,后世才算的上百花齐放。”
【“我以后会当老师,然后向张桂梅校长学习,帮助更多女孩子读书。
尽管现在嘴上都说“男女平等”,可依旧还有人不愿意让女孩子们读书,我以前就是其中之一,所以我长大后,想像帮助过我的姐姐们一样去帮助其他女孩子们。”】
随着女孩的诉说,镜头来到偏远山村,那些地方很穷,可是再穷,也会砸锅卖铁让男娃读书,至于女娃则被拘在家里从小干活,长大直接出去挣钱或者结婚。
就在这时,一个女老师来到这里,她开办了专门的女校,只让女孩子们读书,她就是张桂梅校长。⑤
“乖乖,在咱们很平常的事,放在后世居然那么不得了啊。”诸朝古人们道。
在他们心里,女孩不读书很正常,甚至男孩也很少读书的。
当然这是因为他们没有钱,要是有钱,肯定会送男孩读书。
“值得吗?为了那些女孩和他们父母对上,那并不是属于她的责任啊。”
“可能正因为如此,才显得她伟大。”
做自己的分内之事很正常,能承担起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才是伟大。
【“可能有人会说张桂梅校长教了我们那么多女生,怎么没几个考上名校的?
对此我只想说,这么说的人,无疑是想我们这些连走路都不稳当的女生直接飞起来,是想对我们强人所难。
跟我们原本赚钱和嫁人的命运比起来,读书已经让我们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许一生我们都不会功成名就、光鲜亮丽,但能从泥潭里爬出来,已经是最大幸运。”】
“是啊,那些女子连饭都吃不饱,居然就有人操心上她们吃不好。
他们并不是在关心那些女孩,只是想把女孩们高高架起,从而打击她们信心,让她们放弃学业。”邓绥手中不自觉的握拳。
她是华夏第。一个让男女同校的执政者,可现在邓绥只觉得远远不够。
目前她只能让贵族女孩们读书,而惠及不到普通甚至家贫的女子身上。⑥
不过邓绥并没有被打击到,相反,她是越挫越勇的存在。
看到张桂梅校长,和继承其志愿的学生们,邓绥身体慢慢放松下来,“看来我得培养自己的‘继任者’了。”
她要确保自己死后,女孩子们依旧能读书。
而不是随着她驾崩,男女同校成为昙花一现。
“我们也可以摆脱泥潭吗?”这是诸朝底层的女孩子们,她们从后世女孩身上得到共鸣。
她们家人也不爱她们,只是她们没有后世女孩子们幸运,遇到一个张桂梅校长。
而她们不知道的是,诸朝一些衣食无忧的女子们受到张桂梅校长的激励和启发。
“我们没有张桂梅校长那么伟大,但我们也有自己能做的事情。”
她们做不到让女孩们读书,但让女孩们多吃两口却能做到。
在这之前,她们为自己身为女子的命运感到悲伤和叹息,可现在她们发觉,她们也能发挥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也许那些力量无法彻底改变同时代女子们的命运和地位,可只要能让本就苦的女孩们少受一点苦就行。
就像后世女孩说的,她们不必功成名就,只要能从泥潭中爬出去,就是最大幸运。
【“我们打算去当兵,当兵不像其他行业,只要条件符合,高中就能去。
唯一可惜的就是女兵名额没有男兵多,让很多姐妹想去都去不了。”】
这次是一群人,性别有男有女。
相同点是个头高挑,身材健壮。
诸朝古人们听到她们的话,简直惊呆了。
“乖乖,居然还有人上赶着去当兵,当兵可不是好事,苦累就不说了,还容易没命。”
“还有女娃们,怎么能去军营啊,军营里男多女少,男人们血气方刚,出事怎么办?”
也有人为后世女兵们在军营中的处境感到担忧。
在这之前,他们冲击过多,对于后世女人参与医学、律法、教育都没太大反应,因为他们知道后世女人情况跟他们时代不一样,虽然意外,但也没太震惊。
可是当兵,真的出乎他们的意料,并不是对女人们当兵有什么意见,他们自己时代就不乏女人上战场的事,而是军营那种环境,很让人为女兵们的遭遇感到担心。
“万一那些女娃被嚯嚯怎么办?”
“看你们操心的,就不能是她们自愿的?毕竟军营里那么多男人,她们不知会多舒服。”有人不怀好意的嘿笑。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人家后世女娃们可是女兵!”
“哼,究竟是女兵还是军。妓,谁又知道呢,毕竟你们又没在后世。”
“别搭理他们,他们就是当兵的,自己是什么样,自然看别人也是什么样。”有人戳破那些不怀好意人的身份。
可这样一来,越发让人为后世女兵们的处境担忧。
毕竟古代当兵的都是这德性,后世的兵品性能好?
“你说那些闺女也是,干嘛要去狼窝!”一些上年纪的婶子忍不住拍大。腿,不明白后世女兵们的选择。
“我怎么看不到天幕了?!”突然有人大惊道。
众人分神一看,见是那些兵痞,顿时笑起来,“活该,让你们嘴贱。”
“好啊,终于轮到你们当兵的了!”
有读书人忍不住哈哈大笑,之前他们看不见天幕后,当兵的还能看见,他们没少气愤。
为什么?因为那些兵有的品性比他们文人还差,凭什么他们看不见天幕,那些兵还能看见。
现在他们文武双方,终于都看不到天幕。
“可恶,不就是两句荤话吗!”诸朝看不见天幕的兵们十分不服气。
他们心性不如文人们敏。感,之前文人们对天幕破防的事他们没太大感觉,当然也不是他们能克制自己,文明素质,而是他们荤话不会对着天幕讲。
这一次之所以没忍住,是因为他们想到自身经历,对后世女兵们也尊敬不起来。
谁知道他们只是说了两句,就再也看不到天幕。
就在他们想要人转述天幕内容,发现其他还能看到天幕的人纷纷躲开。
毕竟当兵的和文人们不一样,文人们轻易不会动手,当兵的急眼了,真会打人。
【“说起当兵,得亏咱们在现代,要是在古代,兵的纪律可一点不好。
古人有句话叫“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形容土匪像梳子,官兵像过滤虱子的竹篦,官兵对于百姓们的危害,还在土匪之上。
不像咱们现代军队纪律严明,保家卫国,是名副其实的人民子弟兵。
放眼古代,只有“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南宋岳飞岳家军和咱们现代军队纪律、精神一脉相承。”】⑦
“什么,后世军队,传承的居然是岳飞岳家军的纪律和精神?!”
南宋之后的古人们震惊。
“太好了,本来还为后世女娃们担心呢,现在我们彻底放心了,我们相信岳家军的精神。”
那些为后世女兵们担忧的古人们听到岳家军精神,立马放松下来。
南宋之后,但凡知道岳飞岳家军的人,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别提多安稳。
而南宋之前,则对岳飞岳家军一头雾水。
“那南宋岳飞是怎么带兵的?为什么能让后世那么崇敬?”
“没听后世说人家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吗。”
“不,这怎么可能有军队做的到!”许多人拒绝相信。
“怎么没有,岳家军不就是,想必岳家军军队始终如一,才会让后世如此崇敬,只是纵观华夏数千年,也只有那么一个岳家军而已。”
“既然数千年才只出了一个岳飞岳家军,那后世又是怎么做到全兵都是岳家军的?”
这点才是让他们最好奇的。
“将军,是您,也是我们岳家军,太好了,咱们岳家军精神传承到后世了!”岳飞身边的岳家军激动的又哭又笑道。
“是啊,这说明咱们做的没有错。”岳飞十分高兴自己岳家军精神在后世得到传承,这给他心里注入一股强心剂。
“可恶的岳飞,那么得民心干什么!”南宋,想杀岳飞的赵构十分不爽,不希望后世对岳飞崇敬。
因为后世对岳飞越崇敬,那杀岳飞的人,就会背负更多骂名。
【“由于华夏环境大体安稳,我们入伍之后,大多会负责国内情况,比如对地震、洪涝等灾害支援,尽快帮助百姓们恢复民生。”】
和平时期,士兵们主要负责的是国内。
“原来后世没有打仗,这样一来当兵倒是没太大危险。”
诸朝古人们刚说完,就看到后世军队抢险救灾的视频。
那些灾难有大有小,可不论大小,着装统一的士兵们都会奋力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那可是自然灾害,纵然比不上战场,次数多了,也不可能零伤亡。
可就算有所牺牲,那些人依旧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前。
直至救灾结束,他们才释。放失去同伴们的悲痛。
这一幕幕,给诸朝古人们带来巨大冲击,还有难以言喻的酸涩。
“原来这就是人民子弟兵的意思吗。”
他们还以为后世只是嘴上夸耀,没想到真的。名副其实。
“看看人家后世的兵,再看咱们的兵,人家后世的兵帮百姓抢险救灾,咱们的兵不欺负到咱们头上就算不错了!”
对比过后,诸朝百姓们别提多心塞和泪目。
“为什么都是咱们百姓生出来的兵,行事作风却完全不同?”诸朝百姓们不明白。
听到他们的话,原本心里还有火的兵痞们不自觉心虚,灰溜溜溜走,再听下去,他们觉得自己会被骂更狠。
哪怕他们心再粗,也无法承受千夫所指。
“如此军队,怎能不风靡横扫。”秦朝,嬴政更看到后世军队更大的力量。
那是更高的服从和忠诚,就问哪个君王不想拥有?
“岳家军从名字可以知道是指一支队伍,可后世军队,居然全兵都是那样。”
“一个岳家军就足够后世念念不忘,那后世全兵的岳家军,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南宋之前,执政者们神情凝重。
“呸,让军队那么得民心,后世执政者也不怕被有心人利用。”
有人喜欢,就有人心里不得劲。
他们大都是害怕底下将军功高盖主的帝王们,他们千防万防,后世居然不介意军队大获民心,这把他们衬得宛如跳梁小丑。
“有没有可能,后世军队也是执政者之一?毕竟后世都没帝王了,总不可能还全是文人执政。”
“这倒也是,要是这样,那后世军队还真不会威胁到自己人头上。”
“咱们时代的军队,有没有可能做到像后世那样?”
“……梦里什么都有,洗洗睡吧。”
“不是,就算咱们军队做不到后世那样,可再出一个岳家军总成吧?”
“然后呢,步岳飞后尘。”南宋后的人们冷漠。
想到岳飞死因,南宋后的人不再奢望。
南宋前不知道岳飞死因的人,则没放弃。
【作者有话要说】
还没写完,后面还有,写完学生们的志愿,还有已经工作的,双方相互印证和传承,这段剧情对应的是诸子百家和古代各行各业~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⑦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看到屏幕提起岳飞和岳家军, 姜叶抽空回复了一下。
【岳飞带出来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但因为昏君赵构和奸相秦桧构陷,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迫害致死, 临终前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字遗言。】①
“岳飞被帝王杀死了。”南宋之前的人们愣住。
“为什么要杀岳飞?那后世帝王和丞相怕不是傻子!”
“他太得军心和民心,从而引来帝王忌惮, 他不死谁死。”上层权贵们转念一想, 就明白岳飞的真正死因。
自古以来,功高震主的将军, 有几个能落好下场。
“将军!”如果说其他朝代的人还能看热闹, 那岳家军就跟天塌差不多。
他们激动悲愤地为岳飞鸣不平, “为什么陛下和丞相要这样对您?咱们哪点对不起他们!”
“你们都先冷静,我这不是还没死吗,天幕已经提前透露我的未来, 陛下和丞相他们不会再那么做了。”岳飞勉强打起精神安抚部下们。
任谁知道自己效忠的帝王最后杀了自己,心里也不会好受。
只是岳飞知道,自己不能乱, 甚至不能对帝王表现出怨恨,要不然局面会失控。
“可是将军, 他们这次不会再杀你, 不代表他们杀过你的事就能揭过!”岳飞的部下们道。
他们这个世界的岳飞将军现在是还活着,可是其他世界的岳飞将军, 却是实打实死了。
“该死的天幕,居然暴。露我们未来所作所为!”赵构咬牙切齿, 他和秦桧还没有行动呢,计划就提前暴。露。
这样再想杀岳飞可就难了。
“陛下……”秦桧就在赵构身边, 原本还想宽慰帝王。
结果听到天幕后面的内容, 整个人当场愣住。
【天日昭昭的意思是苍天有眼, 公道自在人心,不光我们后世,就是同时代的人,都知道岳飞是忠臣,可依旧无法挽救岳飞。
我们后世能做的,就是铸造秦桧等奸人铜像让他们跪着向岳飞忏悔。
还有油条,听说也起源于秦桧,意为对秦桧的油炸,最初的油条,也叫“油炸桧”。】②
看到姜叶放出后世铜像和炸油条的视频。
秦桧整个人如遭雷劈,他其实知道自己做的是坏事,也做好遗臭万年的准备。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后世名声能坏到那种地步。
居然被铸下跪铜像和放进油锅里炸。
“爱卿别怕,有朕在。”这次换赵构宽慰秦桧。
不安抚秦桧,难道要他自己亲手杀岳飞吗?
依照后世人的秉性,只怕对他这个帝王也不会客气。
“可恶的秦桧,我们铸不起铜像,还炸不起油条吗!”南宋百姓们别提多生气。
而油条,也正是起源南宋。
“岳飞!”宋朝之后,但凡有血性的人,谁不为岳飞感到惋惜。
“我们也铸铜像吧,然后让秦桧等人,遗臭万年。”有钱人们道。
南宋时期,人们还收敛点,等到后面朝代,人们就肆无忌惮起来。
尤其是元朝管理宽松,秦桧等人的铜像很快弄好。
“陛下……”秦桧在赵构的安慰下心安定了点,心里则犹豫还要不要做陛下手中杀岳飞的刀。
他之前只以为这是一件小事,谁能想到会对他的身后名造成那么大影响。
【关于秦桧等人铜像一事,我觉得还是比较保守的,因为归根结底是帝王赵构想要岳飞的命。
可因为他是帝王,哪怕他有错,后世也没铸他的下跪铜像。】
姜叶和江雪语气很是遗憾。
诸朝古人们则如晴天霹雳,“后世居然还想铸帝王下跪铜像,这未免太胆大了吧。”
他们觉得,铸造秦桧等人铜像,已经是极限,没想到还是后人们敢想。
“陛下!”秦桧惊呼,因为赵构气的气血上涌,直接晕倒过去。
“这些后世人可真是……”其他朝代的帝王听到这话,一点笑不出来。
因为这话明显有损他们帝王权威。
“后世没有帝王,也没对帝王的敬畏,居然连这种话都敢说。”有帝王十分不悦。
那赵构再怎么样,也是帝王,哪有帝王下跪的道理。
还有帝王则警醒,“以后执政千万不能行差踏错,要不然后世可不给一点面子。”
他们不想落得和赵构一样的。名声!
【“我以后想考研,主攻方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今后是信息化世界,人们日常生活再也离不开各种电子用品,我很看好这个行业。
不过也因为前景好,未来行业竞争十分激烈,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一个带眼镜的男生,推了推眼镜说道。】
对于他的话,诸朝古人们听不懂,“什么是信息化?”
“还有电子用品,是不是可以用电的电器?”他们猜测。
就在这时,天幕小窗口播放,给他们解释了什么叫做信息化。
【以纸张为例,最初可以用毛笔写上字保存,信息化以后,载体变成电子产品,字也可以摆脱毛笔和纸张限制,这就是信息化。】
“这不就是天幕吗,字和画面都不是由纸张做载体,而是其他东西为载体。”
诸朝古人们恍然,原来他们早就见识过信息化的威力。
“后世可真是,咱们还在造纸呢,人家后世写字已经不需要纸了。”
“这就是科技的力量吗。”也有人为这种技术感到目眩神迷。
“我们也可以在随身天幕上写字!”有人试了一下,发现真的能行,别提多惊喜。
“天幕保存信息的时间更长,不过咱们不知道天幕的原理,万一哪天天幕消失,咱们的资。料也会丢失,所以咱们也不能太过依赖天幕。”
有看不见天幕的人前车之鉴,所以诸朝古人们尽管惊喜,却也不打算太过依赖天幕。
除此之外就是天幕带来的未知感过重,在他们心里没有可以切实触摸到的纸张踏实。
【“我以后想学土木工程学,不过具体分类还没想好。
毕竟咱们的土木工程学分支太多,比古代工匠们的分类还多。”一个高壮男生道。】
听他这么说,诸朝工匠们叹息,“孩子,真的没必要学这个,你好歹读了那么多书,却还要跟我们干一样的活计,实在暴殄天物啊。”
换做他们孩子要是会读书,然后读完跟他们干一样的活,他们绝不会同意。
“工匠们就算不是地里的泥腿子们,但也好不了多少,真是不明白后世人读那么多书,却不想着为官,而是干其他的。”诸朝文人们很看不惯。
在他们看来,读书只为当官,选择其他行业都是走歪路。
结果呢,后世这样走歪路的人不止一两个!
可以说,除了计划考公和事业编的高考生们,选择其他行业的考生他们统统看不上。
直到天幕列出后世土木工程学的详细分类,让人眼花缭乱。
最先打头的是土木工行业,什么土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化学、建筑/道路/铁道等各种工程。
“看不懂,一点都看不懂,只是工匠而已,需要那么多知识干什么?”诸朝古人们不明白。
他们所在时代的工匠们,大都没有文化,就算不识字,也不耽误干活。
结果呢,后世的工匠们,居然要学那么多东西。
也就是说后世没有足够的文化水平,人们连工匠都做不了?!
“其实仔细想想,后世的沥青、水泥、高楼、电梯等各种东西,哪样不需要知识,要不然我们古代为什么做不出来?”
“是因为咱们不想吗,因为咱们没有文化!”
从没有这么一刻,他们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说起工匠们,我真的很佩服他们,因为古代并没有相关的体系知识,他们却凭借自己的双手建造起一座又一座传奇建筑。
可惜他们生不逢时,要不然在咱们现在,那一个个绝对是国之重器!”高壮男生语气难掩遗憾道。】
诸朝工匠们愣住,“国之重器,是指我们工匠们吗?”
“后世居然把工匠放在国之重器的位置上,也是,后世发展的那么好,自然离不开诸多匠人。”想起后世各种高楼大厦,诸朝帝王们沉默。
但也有人不服,“说工匠是国之重器,那后世的执政者们又是什么?”
他们基本都是文人,在他们看来,后世的执政者们,才称得上是国之重器,而不是比泥腿子百姓地位还低的工匠们。
诸朝工匠们听不到那些讥讽,他们心中热血涌动,努力去记后世土木工程学相关的信息。
在这之前,他们对学习不说嗤之以鼻,却也不积极,甚至排斥。
因为就算他们有文化又怎么样,还不依旧是工匠。
可现在他们不这样想了,他们想学会更多知识,然后变成后世人嘴里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确实,古代工匠们有技术,却没有相应的文化体系,以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的毕昇为例。
活字印刷术是需要认识很多字的,光这一步,就能卡掉大部分工匠,所以说古代技术之所以发展缓慢,和文化知识的普及率,有很大关系。”】③
“但反过来说,只要工匠们的文化提升,那么科技发展就能加速。”诸朝古人们心头明悟。
“何止是工匠,没看到后世人不管哪个行业的人都有文化吗。”
【“其实在古代工匠们的地位还好,不算最低的,不像商人,很多时候都是社会最底层。
古代有专门对商人的规定,比如说不能穿丝绸,孩子不能参加科举等,不像咱们现在对商人限制不大,只要好好交税就行。”一个男生走过来道。】④
【主持人镜头和高壮男生看向新来男生,笑道:“你以后是准备学经济管理学吧。”】
“经济管理学?又是一个听不懂的词。”
【“没错,咱们现在的经济管理学,放在古代就是商人,社会地位并不高,其实我很想不明白,为什么古代税。收大头是来自百姓,而不是像咱们这样从商税、路税等方面入手。
商人们多交点税,国家把商人地位提高点,明明是双赢的局面,古代却做不到,难怪他们那么穷呢。”】
难怪他们那么穷呢……这一刻,不知多少执政者们心灵遭受重击。
只要少数手中和国库富裕的执政者幸免于难。
“后世小孩懂什么,不能鼓励经商,经商来钱快,要是人人都去经商,那还有谁来种地?‘农’才是国之根本,知不知道!”
“对啊,明明我们没有商人们有钱,可税。收大头还是我们出的,为什么?”诸朝古人们交税大头的百姓们迷茫。
“我们社会地位要是能提高点,我们不介意多交税,问题是我们花了钱,社会地位还提不高。”
“谁说我们少交税了,我们只是没有给国家多交税,一路上的打点可没少花钱。”
商人们也觉得自己亏,觉得自己花了钱还没落到好。
【“古代经济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古代农为本,首先需要确保足够的粮食,为此古代当政者降低商人地位,避免百姓们心里失衡。
第二方面就是商人们地位低,以至于越往后的朝代,懂经济学的官员越少,不懂经济,自然就不知道怎么为国库挣钱,和更好挣钱,只能说古代发展不像咱们现在齐头并进,基本都是瘸腿的。”旁边过来一个女生道。】
“经济学,商人,仲父对大秦有功。”想起吕不韦,嬴政情绪复杂。
很快,他收敛情绪,吩咐,“召巴清等大商人来咸阳。”
“后世居然不让商人之子为官,这是嫌钱太多了吗?”刘彻嘲笑道。
“他们不及陛下胸襟。”桑弘羊道。
他就是商人之子出身,嗯,放在后世,他这个御史大夫,连官场的门都进不了。
“咳,那什么,要不放宽对商人之子们科举的限制?”唐朝,李世民跟臣子们商量道。
他这时候,已经规定商人之子们不得科举。
“可以,但得要有本事的,能为国库挣钱的!”贞观一朝的臣子们没有意见。
他们这时候科举制还没定型,有资质好的,完全可以特招,他们可不想被其他朝代比下去。
“咱们大宋,终于有一样能拿得出手的了!”宋朝帝王们十分激动。
自从天幕到来,他们宋朝不是被骂,就是在被骂的路上,现在,他们终于有样傲视其他朝代的优点!
可惜宋朝开国太。祖赵匡胤不太知道后世宋朝居然还有优点,并没有感到喜悦。
而且就算知道,他也笑不出来,因为宋朝瘸腿情况太严重,一点优点完全弥补不了更大缺陷。
“咱们明朝穷是因为没有商人?”朱元璋皱眉。
“爹,这不怪咱们,在咱们之前商人们的地位就很低了,而且咱们家也不懂这个。”朱标道。
别说他们朱家是草根出身,就是世家大族出生的皇族不一样没对商人们上过心。
“朕不喜欢商人,但只要能对大明好,咱勉强可以忍受。”
就像他不喜欢女人,却可以为了缓解自己的脚疼和胸闷,不让大明的女人继续缠足裹胸一样。
现在他也可以捏着鼻子忍下商人们。
【“你打算以后学什么专业?”高壮男生和经济学男生问新来的女生。
“航天航空学。”女生眼睛明亮道。
“哇,厉害!”两个男生为女生热烈鼓掌。】
“航天航空,是跟飞机有关吗?要是这样,那也太惊人了吧。”
“乖乖,真是人不可貌相啊,那么小的孩子就有飞天梦,而且还是女娃。”诸朝古人们忍不住感叹。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