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官场人走茶凉的事还少吗?可我们却没在后世官员们执行脱贫政策上看到这点。”
诸朝执政者们纠结不解。
他们不禁想到自身,要是他们计划的国策,也能在他们死后还能延续就好了。
“这好不符合人性,一个人可以品德高尚,两个人也可以品德高尚,却不可能一群都是品德高尚的人。”
“几十年时间,八亿多人脱贫,其行动起来的干部数量绝不会少,就是这样,才让人想不通,为什么他们能一批接一批的进行脱贫计划?而不是放弃。”
一个两个他可以理解,一群人他真的无法理解,提出“人性本恶”的荀子迷茫。⑥
“你不也认为后天教育可以压制天生的恶吗?后世学校那么多,教导人向善不难吧。”其他诸子对荀子道。
“若是这样,我想看看后世信奉的思想。”荀子道。⑦
思想,那是比学习教育,更高等的思想境界。
也只有思想,才能让人做到那一步。
“我们也很感兴趣。”诸子们道。
他们又何尝不是。
【作者有话要说】
【注:①②……⑦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感谢小可爱的捉虫,么么哒~】
作者同类型完结文:
《位面餐厅从大秦开始》【可能雷点:有嬴政和吕雉cp。】
《诸天聊天群从西游开始》【可能雷点:有武松和潘金莲cp。】
作者预收文求收藏:
《国运直播从秦皇汉武开始》【和本文算同类型,主神、无限、历史直播、国运流。】
《诸朝直播带货指南》【位面直播、给诸朝古人和星际未来互相带货。】
《穿书女配和女主联手爆红》【娱乐圈文,女主和女二友谊长存。】
【“有,脱贫可以分为身体脱贫和精神脱贫。
身体脱贫好说,只要帮他们走出困境, 后面的事就不需要再多操心,咱们脱贫的大部分人中, 都是身体脱贫。
最难的是精神脱贫。”说到这个, 年轻干部们眸光晦涩。】
“身体脱贫和精神脱贫?”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
“身体脱贫,应该是身体有疾, 或者不。良于行的那类人, 但精神脱贫, 是指没有文化的人?”
“没文化不代表精神有问题,后世口。中的精神脱贫,应该比我们想象中的更严重。”以至于后世官员们都觉得棘手。
很快, 天幕给出后世帮助百姓们脱贫的过程。
首先是身体脱贫,如诸朝古人们所想的那样,身体脱贫常见于身体有疾、残, 老幼等人。
这类人他们不是不想挣钱,也不是懒惰, 而是想挣钱都没有门路。
对于这类人, 后世的做法是直接给钱,身体残疾和有重病的, 直接办理残疾证、医保、社保之类的东西。
刚开始诸朝古人们还不知道那些证、保都是什么东西。
直到看到残疾证可以每月都能领钱,医保去医院看病, 能省很多钱后,诸朝古人们睁大眼睛。
“按照后世说法, 那些钱对于后世收入并不多, 可就算不多, 那也是钱啊,最重要的是每个月都有,只要省点,足够人生活了。”
“而且那可是白给的,不需要人干活出力!”
这一刻,诸朝不知多少人羡慕起后世。
“后世会给无依无靠的百姓们发钱,可咱们要是无依无靠,不管是官府还是身边人,都会想对咱们敲骨吸髓。”
对比古今弱者处境,诸朝古人们心别提多凉。
“还有那什么医保,人家看病吃药钱都不多,越上年纪看病花钱越少,要是咱们也能这样就好了。”
诸朝很多家里人生病,却治不起病的人们眼眶通红。
诚然后世的医疗情况不是什么病都能治,但总比一开始就没有希望好。
而那些生病的人们,哪怕只是一个希望,也能心满意足。
可偏偏,他们连那一丝希望都没有。
“孤寡老人们也会每个月给钱,哪怕膝下没有儿女,也不会被欺负,不像咱们古代,孤寡老人们最先被欺负。”
诸朝上了年纪的人们叹息。
“还有孩子们,可以申请贫困户,生活和读书的费用,都能减免,会最大程度帮助那些没多少依靠的孩子们成长。”
诸朝小孩子们还不能理解这些政策意味着什么,他们的长辈却知道。
长辈们抱着懵懂的孩子们泪流满面。
“要是你们能生在后世就好了,这样就不用跟我们一块吃苦了!”
诸朝除了心里受到触动的人们,还有一些人感受不大,他们或理智或冷血。
“帮助小孩子长大我们能理解,毕竟他们大了也是劳力,可是残疾的、生病的、老迈的人也会照顾,我们却不理解,因为那些人没有未来。”
身体健全的小孩子们,他们长大后还能发挥出作用。
可是那些残疾、疾病、老迈的人却不会,对那些人的投入,相当于全打水漂。
他们不相信后世人会傻的算不清这笔账。
可偏偏,后世人还是做了这样的“傻事”。
要知道那可不是一两个残疾的、生病的、老迈的人,而是数以亿计的庞大群体。
他们都不敢想象后世在脱贫一事上付出的人力和财力。
“为什么他们要那样做?”有人呢喃自语,十分不解。
“其实我们也很疑惑,为什么咱们官府对咱们这么差,后世官府却对人很好,虽然不明白这个问题,但要是让我们选择,我们一定会选后者。”
百姓们站的位置不够高,看的也不够远。
但这不妨碍他们知道哪个处境对他们更加有利。
听到他们的话,那些疑惑的人突然明悟,“原来如此,后世是用此举来收买人心!”
“你们看,他们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对那些人好,只是想让社稷安稳!”
他们迫不及待向其他人诉说自己的“发现”。
“我们不否认后世收买人心的举动,可后世那些人,总实打实得到好处了吧?”
出乎预料,听到他们的分析,其他人反应冷淡,并没想象中的激动和愤怒。
“就算收买人心,人家也实际付出很多,而不是光动嘴,不像咱们,连嘴都不给你动。”
“人家可没光说,还实打实做了。”
“起码有病的治病花费少,年迈孤寡的老人不用担心生前死后凄凉,年幼的孩子也不用怕没有大人会长不大,如果咱们国家也能做到这些,我们就是为它舍弃这条命,也没问题。”
“是啊,人生在世,所求不就是这些,至于是不是真心,何必那么较真。”
听到其他人的看法,那些阴谋论的人睁大眼睛,受到比之前更大的触动。
他们眸光晦涩,“你们说的没错,是我们钻牛角尖了,忘了‘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我们只是觉得后世人都太过圣人,显得虚假,所以才想迫切找出他们的‘私心’。”①
现在,这一切都没有了意义。
也许后世并不是人均圣人,可他们对那些贫困人群们的帮助是实打实的。
这样就足够了。
他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何必苛刻别人。
“天幕,后世这样,我们很难做啊!”诸朝帝王们深呼吸。
就是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这样雄才大略的帝王们,心里也压力巨大。
那些比不上他们的君王们,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某些脑子不清楚的帝王,大部分智商在线的帝王,都意识到后世对他们所处朝代的冲击。
之前“衣食住行”篇,就一直有人拿他们和后世比较,但像高产良种等东西,一时半会弄不回来,除了被逼迫到绝境的百姓,大多数百姓还算安分。
可是现在,后世官府对百姓的态度,再加上古代官府对百姓的苛刻,此消彼长,百姓们会对朝廷和官府更加不满。
如果没有让他们见识过另一种可能,他们可能会就此认命,可偏偏他们见识到,心里就会不甘,不甘就会生乱。
“后世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他们富足时对百姓们的帮助,而是他们一无所有的时候,就开始想办法帮助那些人。
从建国途中的全民扫盲,再到建国后的全面脱贫计划,看来后世政。权,比其他朝代,都要清楚国家的根基是芸芸百姓。”
“最初脱贫时,后世并没有那么多钱,他们就亲自去关怀对方,可以说钱虽然没有,但心意到位,更别说随着时间过去,给百姓们发的各种钱,也随之增长,而不是就此固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后世居然真做到这点。”说出这句话的孟子睁大眼睛。
他看透江山社稷稳固的根本,心里却不奢望那些君王能够做到,因为他知道他们做不到。
孟子从没有想过,自己能目睹愿望实现的那天。②
就在诸朝古人们开始对后世理想化之际,身体脱贫的记录视频播放完,开始播放精神脱贫过程。
【古人有句话,叫“穷山恶水出刁民”,意思是地方越偏远的人,思想也越局限,而这样的人,自然也在脱贫行列。】③
“都知道他们是刁民了,为什么还要帮?”诸朝在偏远地方为官的官员们不解,他们对于那些刁民的刁蛮可是深有体会。
后世帮助那些良善的人他们就不说了,可为什么还要帮助刁民们?
“咱们这里就是穷山恶水。”
“但咱们是不是‘刁民’就不知道了。”诸朝百姓们心里紧张,生怕自己成为后世“刁民”的一员。
可是等他们看下去,才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大错特错。
只见精神脱贫和身体脱贫的群体,部分有所重叠,但大部分都不一样。
他们的相同点都是穷,不同的是他们对待官府脱贫的态度。
对于官员们的脱贫,他们觉得理所当然也就算了,只要配合就行。
可他们偏偏不配合。
比如,他们把官员们送来让他们养的鸡、鸭、猪等家禽直接下锅吃了。
“那些家禽官府没收钱,对于那些人来说,只要成功养大,钱就是他们的,为什么他们宁愿把家禽们吃了,也不愿意喂养?”④
这一幕,给诸朝古人们带来极大冲击。
扪心自问,要是换做他们,他们一定好好喂养,而不是把象征“希望”的家禽们直接吃肚子里。
可偏偏他们想要而得不到,后世得到却不珍惜。
这让诸朝古人们心里如何不失衡。
“那些缺胳膊断腿,实在干不了的人也就算了,可他们大多数人,身体都是健全的,且年纪也不大,他们不是干不动,而是不想干!”
“这就是懒汉啊,不,就算是咱们的懒汉,不干活也是活不下去的,后世那些人,比咱们的懒汉们还懒!”
诸朝古人们下意识把身边人对号入座,结果发现没比过。
就像他们说的,他们时代的懒汉,只是干活不勤快,而不是不干活。
他们以前以为懒汉们已经是极限,没想到后世懒汉,更突破人的下限。
而他们口。中的懒汉们则很羡慕后世。
“后世可真好啊,居然还养懒汉,而不是像现在,我们不干活真的会饿死。”
“不是,你们还真把自己和后世那些人当成一类人了,你们只是干的少,或者没机会。
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给了机会都不想抓住,而是直接扔了,你们比得过他们?!”
诸朝懒汉们一愣,而后大惊失色,“我们还真比不过,跟后世那些人一比,懒散如我们,都能算勤快人!”
老天爷啊,他们长那么大,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没那么废物。
“噗,没想到,吃掉家禽们,只是他们的开始。”之后的视频,越看越让古人们破防。
比如那些人不愿意养家禽,官府就送来果树等树苗,觉得这样不需要照料总行了,结果那些人不等果树长大,就把果树砍了?砍了!!⑤
“不是,果树好端端的,为什么要砍掉?”诸朝古人们崩溃不解。
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后世都把饭喂到那些人嘴里,那些人还能把饭吐掉。
“还有给村子里建的鱼塘,也是不等鱼们长大就把鱼捞出来吃掉……”
比起家禽和树苗来,鱼塘涉及范围更广,属于村集体财产,可是后世的村民们,并没有把能帮助他们的鱼塘放在眼里。⑥
“后世那样的人,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群的,有时候甚至整个村子都是那样的人。”
“不行,不能再想了,再想我会被气死的。”诸朝古人们忍不住深呼吸。
“村里都为孩子们申请贫困补助了,孩子们上学不需要花钱,就算这样,他们也要把孩子们留在家里干活,也不让孩子们上学。”
“这一点,虽然我们也可能这么干,但免费的学业,肯定会让孩子们上啊!”⑦
看到后世不让孩子们上学,诸朝古人们有些心虚。
但仔细一想,上学不需要花钱,他们遇到这个便宜,肯定占,而不是把这大好机会推出去。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他们的日子怎么可能会过好?”
“有没有可能,他们就是故意不想过好的?”
“不想过好日子?他们看着也不傻啊?”
“他们是傻子反倒好了,因为傻子还会乖乖听话,而那些人,都有自己心思,猴精猴精的。”
“我不同意这说法,他们要是精明,还能把日子过那么差?”
在他们看来,真正的精明,是早就脱贫致富。
直到随着脱贫计划停滞,脱贫干部们想办法去了解那些人的想法。
结果那些人的想法,让脱贫干部们吃惊,也让诸朝古人们为之震撼。
他们说,“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脱贫后,你们就不会再给我们送吃的喝的。
但只要我们穷着,你们就会一直养着我们!”⑧
“志气呢?他们怎么这么没有志气?!”诸朝古人们反应过来,差点被气吐血。
他们想过很多,唯独没想过真。相会是这样。
“他们可真是太聪明了,简直聪明过头了!”
他们终于承认,那些人的“聪明”,就是没用到正道上。
“精神脱贫,原来如此,我明白。精神脱贫的意思了。”
“只要他们精神还贫瘠,哪怕给他们再多钱和东西,他们也无法站起来,而是会躺着等人喂饭,但只要他们精神不再贫瘠,凭借他们的身体和年龄,完全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这一刻,诸朝不知多少古人,蓦然理解了精神脱贫的意思。
用他们古代话来说,就是“志气”“骨气”之类的东西。
“好吧,之前还担心咱们也是‘刁民’,现在放心了,咱们就是单纯的穷,而不是又穷又没有志气,说真的,做人真不能那样。”
“后世官员们脾气可真好啊,他们那样折腾他们都还好言相劝,而不是强行动手。”
这一刻,阶级属性不同的诸朝百姓们都同情后世干部们。
“可能就是知道后世官员们不会对他们动粗,他们才那么有恃无恐。”
“这就叫看人下菜碟,好欺负的会直接欺负,不好欺负的早就会服软。”
“所以后世官员们,脾气为什么会那么软?那个人耍无赖,为什么不把人直接抓起来?”
“软点不好吗?反正我身为百姓,愿意跟和善官员打交道,而不是跟脾气不好的官员们打交道,当然,我绝不会跟脱贫政策对着干。”诸朝百姓们道。
“后世官员们可真没有官威。”诸朝官员们则撇嘴,觉得后世官员们可真丢他们的人。
“他们看似没有官威,实则能获得巨大民心,事情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就像咱们,官威的确大,但乱世到来,百姓们是会对我们出手,还是对我们手下留情?”
“咳,也算有得必有失吧。”其他官员咳嗽,不想谈这个话题。
怎么,还指望他们向后世官员们看齐不成,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精神脱贫比身体脱贫难多了,身体脱贫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精神脱贫却不是这样。”
看到精神脱贫的困难过程,诸朝古人们一边为后世官员们感到心酸,一边觉得后世百姓们不争气。
“为什么那么好的机会不牢牢抓住?你们不想要,可以给我们啊,我们一定老实配合脱贫工作,做到早日脱贫!”
最让他们悲哀难过的是,那些得到的人不珍惜,而他们想要的人却得不到。
“如果换做我们,我们绝不会那样。”诸朝百姓们不甘。
“可咱们官府,绝不会像后世那样对咱们。”
他们心甘情愿没有用,这事的主动权又不在他们手里,想想就让人难受。
“看到那些短视的人了吗,也许他们能借小聪明得到一时的好处,却不可能得到一世的好处,他们要是早早立起来,早就能挣到养活自己,和让自己腰板挺直的钱。”有长辈趁机教导晚辈。
“好在他们最后醒悟的也不晚。”说到最后结局,诸朝古人们很满意。
因为在干部们的努力下,那些原本懒散的人也慢慢找到正事,不复之前混日子的心态。
他们脱贫成功,干部们取得成果,双赢局面。
【“纵观脱贫计划一路走来,遇上过很多困难,好在最后都克服,我们工作也取得巨大成果。
之后我们会继续做下去,给大家带来更多工作成果,“为人民服务”,是我们身为“人民公仆”的职责。”】
“为人民服务?后世怎么把事反过来了?”
在诸朝古代,都是人民为权贵们服务。
大多数还理解不了这句话的含金量,只有少数人能感受到震耳欲聋之感。
“后世的天,可真大变啊。”
居然能颠覆数千年的政。治格局。
“噗,后世官员们他们说自己是什么?‘人民公仆’?!”
“之前他们把工匠说成‘国之重器’时,我心里就好奇后世官员们的分量,怎么完全反着来啊?”
“哈哈,也许他们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大可不必当真。”
有官员哈哈嗤笑,只有手中茶水轻微的晃动出卖自己不平静的内心。
“如果后世真只是嘴上说说,当然可以质疑,可是光脱贫计划的成果,就足够证明这个称呼的真假了吧。”
“如果他们真的沽名钓誉,大可不必深入基层去做脱贫工作,毕竟糊弄上面不容易,糊弄底下还不容易!”
诸朝嗤笑的官员们神色顿住,有人摩挲茶杯,“我们当然知道,只是我们不想承认,不敢承认而已。”
“万一咱们陛下要是让咱们学习后世官员们的行事怎么办?我们可是官老爷,才不要给底层泥腿子们当仆、公仆呢!”
光是想想,就让他们受不了。
“咱们陛下应该不会让咱们那样做吧,而且咱们也做不到。”
“何止,国家也做不到,后世脱贫计划依赖的可是国库,而不是一两个官员。”说到这,官员们反而放下心来。
帝王们的确有动过心思,但是仔细一想,他们就知道这事不靠谱。
他们没有那样的财力也就算了,最关键的是没有那样的官员。
后世那样的官员,放他们这,只是凤毛麟角,改变不了整体格局。
真启用那些人,做事不到位,还不如不做。
加上他们自己对百姓们也没多少怜悯之心,所以这事从始至终都只是念头。
至于百姓们要是不满反抗,镇压比怀柔有用多了。
后世的脱贫计划,真正影响和动摇不了诸朝权贵们的内心,因为他们的阶级注定和底层百姓们对立。
只有诸朝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想过上后世百姓们那样的生活。
还有一些聪慧的人,领悟到民心本质。
在他们的带领下,也许他们所在时代没办法一下做到后世那样,但从宏观时间线上看,一定比天幕所在的后世时间快。
“这就是我天幕直播后世的意义,要是社会发展进程比正史时间线还慢,那我这个系统未免太废柴了。”看到诸朝百姓们为美好未来生活努力奋斗之际,系统轻笑道。
而缩短的历史进程越短,她的收获也会越大。
【“我们对后辈的忠告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公务员们的采访步入尾声。】
“是良言,但也滴水不漏,比如他们是怎么治国的,就没有说。”汉朝,张良叹道。
还有一直等待的诸子百家,也十分遗憾。
“算了,天幕目前透露。出来的,够我们讨论一阵,虽然不知道后世的治国理念,但好歹看到他们的治国方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咱们今后也有做到这的一天。”
这是孟子说过的话,也是孟子理想中的社稷,只是比起之前,他更有信心。⑨
“后世不就是咱们的未来吗?”
“不,从天幕到来咱们时代那刻起,后世就不再是属于咱们的未来。”
“可天幕的历史好像没有变动?”
“如果把之前的咱们和后世当成同一条河流,那在天幕介入后,咱们这边就变成了支流,支流和主流同源,却不会影响到主流,咱们现在就是这种情况。”诸子百家们共识。
【接下来是教。师们。
来看教。师们的工作心得。】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六十七章
【和学历一样, 老师们也分小初中高大等老师,不同的是,老师们所在年级一般固定, 可谓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学生。
这点跟古代老师们不同, 古代老师们对学生们很多从基础教起, 然后一路到科举。】
“这么说,后世学生们, 岂不是会有很多老师?”
诸朝古人们意识到这一点。
“老师们位置不动, 学生们年级变动, 这样可以减少师生们的亲。密关系。”
“确实,咱们学习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老师们的分量, 而后世的老师,真的只是老师,情况只能说有利有弊吧。”
【主持人说完, 几个被采访的老师道:“根据学生们的年级不同,老师们所面临的压力也不同。
比如高中老师们, 因为高考缘故, 算是压力最大的老师群体,相比之下, 初中老师比较轻松。
因为这个年级,既不需要操心学生们适应学习, 也不需要担忧学生们高考成绩,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都适中。
关于这点, 请在开始就考虑清楚,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承受力, 选择教授不同的年级。”】
“年级不同,老师们的压力也不同吗。”诸朝古人们微怔。
“高考对后世学生们很重要,没想到老师们也会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
“毕竟是老师啊,谁希望自己的学生差劲,肯定希望他们越考越好。”
“不过年级老师,一旦选择,就不能再改吗?”
【“当然,真教起学生们,如果发现自己不合适,想往下教和上教也可以。
往下教不需要多费劲,但往上教,会需要更多证件,以此证明自己有教授更高年级的资格。”】
“原来教授学生们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后世还挺变通的。”
“至于更多证件证明,那是应该的,毕竟证明不了实力,学校也不敢轻易把学生们托付给老师们啊。”
【“除此之外,老师们的穿着打扮也很重要。
老师们的衣着打扮,可以一定程度影响对学生们的管教,以及家长们会托付的信任程度。”】
“衣着?确实,后世这些老师脸都太嫩,感觉有些压不住学生们。”
“为什么都是年轻人,而不是上了年级的老师教导学生们?”还别说,真有人质疑起老师们的年龄。
然后他们就看到后世老师们的变装。
采访之初,老师们不管男女,都打扮的青春靓丽,虽然诸朝古人们知道她们是老师,但心里感触并不强烈。
直到她们变装后,身上鲜亮的颜色变得色调深沉,光滑细嫩的脸蛋变得朴实无华,发型也从青春的马尾变得挽起,然后再搭配上一副平框厚重的眼镜。
这一套装扮下来,搭配不苟言笑的神情,让她们二十来岁的年纪,好像一下老了十几二十岁,乍一看老师们年纪大了,但气场也强了。
“家长们的信任,我理解这句话了,要搁我们,我们也会信任后者!”
看到老师们变装后的打扮,原本还担忧老师们教学水平的古人们,信任感大增。
因为后者那样的打扮,确实戳家长们的心,她们一看就是学识出众的好老师!
“对,换做后世老师们之前的打扮,我要是学生,可能会不服管教,但是面对后者,我一定服从管教。”
之前老师们妆容靓丽,板着脸也让人害怕不起来,可是后者不一样,轻轻一撇,就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然后是一些工作上的苦恼,比如发际线问题。
女老师们还好,只是发际线后移,男老师们会加快发型地中海的速度。
如果是在乎发型的人,希望从教授学生们起,就开始保养和保重头发。”一个发型快要地中海的年轻男老师道。】
“咳,看来古今老师们苦恼的都差不多。”
听后世老师们说起发型,古代同样为地中海发型发愁的老师们忍不住咳嗽。
【“老师们集体面对的脱发、少发问题,和平时的工作压力,还有考试次数有很大关系。
对于学生们而言,“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很吃苦受累,但考试对于老师们来说也不轻松。
老师们既需要不停出题,和不停的批改试卷,次数重复多了,头发自然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