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进九零嫁给年代文大佬by荔枝雨
荔枝雨  发于:2025年02月02日

关灯
护眼

听完陈贵兰的再次报价,孟箬既没点头也没摇头,而是沉默不语。
这突然的沉默就让陈贵兰急了,她直接喊出了原先预设的底线价。
“妹子,一万六,真不能再便宜了。”陈贵兰道。
孟箬还是没有着急做决定,连砍价都没再继续了。
大概是陈贵兰的接连降价,让孟箬产生了一股直觉。
陈贵兰是很急切脱手房子的。
听陈贵兰说,这房子是她从原房主手上买下来的,这地是原房主的宅基地,房子是原房主建来自住的。
周围这一片挺荒凉的,买个菜啊什么的都很不方便。
让孟箬纳闷的是,陈贵兰是怎么想到花钱买这里的房子呢,同样的钱去老城区买不香吗?
孟箬觉得这里头肯定有猫腻。
见孟箬还不表态,陈贵兰着急解释道:“妹子,一万六真的是底线价了。”
“这价格买将近三百平的房子,真不贵了,不信你可以去打听打听。”
陈贵兰露出一副为难的表情:“妹子,看你是实在人,我实话跟你说了吧,因为家里急需要用钱,这房子我是急着出手的。”
“这样啊?”孟箬将信将疑地问了句。
她都啥也没说呢,就沉默了一会儿,陈贵兰就急成这样,又是报出底线价,又是主动说出内部实情的。
孟箬更觉得这里头有猫腻了。
“是啊,”陈贵兰又说,“我儿子在沪市做生意赔了,他现在那边急需要钱周转,所以我和他爹才会急着卖这房子啊。”
孟箬微微颔首:“陈大姐,我理解你急着卖房的心情,但这事毕竟不是个小事,我想先回去找我丈夫商量一下。”
“等我和丈夫商量出结果了,再过来这边找你,”孟箬问,“你看怎么样?”
陈贵兰点头,一万八对于普通家庭确实不是小数目,回家商量倒也在情理之中。而且她除了同意也没别的办法,她总不能强买强卖。
而孟箬的打算却不是回家和游彻商量,她要回去找人打听打听这一片的情况。
李梅走后,郑婉意识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摆在她面前,她以后住哪里?
李梅说房东最晚明天就会来收房子,等于说她必须在明天之前找到一个住处,不然她真要去睡大街了。
很快,郑婉便想到了和她住同一层的汪文周。
早在她丢掉饭店工作时,汪文周就来找过她,并深恶痛绝地谴责了孟军一番,还说他永远站在她这一边。
最后,汪文周还带她出去吃了米粉,还是有肉沫有鸡蛋的炒米粉。
雪中送炭最易打动人心,在她最难的时候,连亲妈都抛弃了她,而汪文周却还守在她身边。
郑婉忽然觉得他人还挺好的。
没工作这段时间,汪文周曾多次问过她丢了工作房租怎么交?
她说:“房租我妈帮我交着。”
汪文周:“那就好,我刚还担心你没了工作到时候会没钱交租金。”
“不过,你没钱交租金也没关系,”汪文周说,“你可以来我家住,到时候你睡床上,我在地上打地铺。”
说实话,当时她听到这话说一点都不感动那是假的。
一个男人在这么冷的天愿意为你打地铺,那说明他是真心爱你。
有那么一刹那,郑婉是被这份爱意打动了的。
但由于她当时心里还想着游彻,犹豫之后还是委婉地拒绝了汪文周。
她拒绝他后,他完全没生气,还笑着说没关系之类的话。
她当时又觉得这个男人不仅真心爱她,还很大度。
郑婉这么想的时候,汪文周敲响了她家的门。
她家门其实都没关,就虚掩着。郑婉注意到他这个动作,又觉得汪文周这人很有教养。
“怎么了?”他问,“刚刚看到一个阿姨从你家走出去?”
“那是我妈。”郑婉说。
“你妈给你找到工作了?”汪文周又问。
郑婉摇头,低着头说:“她来给我退房来了,她让我明天就回老家。”
“怎么会这样?”汪文周一脸惊讶道,“她难道不知道你很想留在这里打拼吗?”
自打她搬来这里之后,汪文周经常会来找她,她对自己的情况也没藏着掖着,所以郑婉的事,汪文周基本都清楚。
“她知道,”郑婉怨恨地看向门的方向,“但她就是让我回老家,我妈说明天房东就会过来收房子。”
“那你怎么办?”汪文周又问。
见郑婉咬着唇不说话,汪文周建议道:“你要是不介意的话,可以先来我家住。”
“你放心,你睡床,我打地铺,我一定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汪文周一脸严肃道。
其实郑婉就是在等他这句话。
她现在除了去汪文周那里借宿,也没别的办法了。但这事,她一个女孩子又不能主动提出来,不然岂不是显得她很掉价。
郑婉装作犹豫了一下点点头,然后又确认似的问:“你会打地铺的对吧?”
汪文周表面郑重点头,心里却在笑,真是涉世未深的傻姑娘,这种鬼话你也信?我不骗你,你怎么会答应去我家呢?

当天下午,郑婉就收拾收拾东西搬去了汪文周家。
汪文周租的房子要比李梅给她租的大一点,光线也更好。
晚上,汪文周又带着郑婉去吃了那家肉沫炒米粉,吃得两人满嘴的油。
等回到住处,汪文周还真的装模作样的打起了地铺。
郑婉见他说到做到,这才放心去洗漱,并盖着自己的被子睡下。
关灯后,大概是陌生的环境让她有点认生,她迟迟没有睡着。
等她迷迷糊糊快要睡着的时候,忽然感觉被子猛得被掀开,郑婉一惊,直接吓得睡意全无。
下一秒,一具火热的身体靠了过来。
“你干嘛?”郑婉用力推开汪文周,想要反抗。
到嘴的肥肉汪文周哪里会让它飞掉,便不顾郑婉的反抗,一把抱住了她。
汪文周嘴上说着哄她的话,两只手也不闲着。
“睡地上好冷,我感觉我都要冻感冒了,你就让我和你一起睡床上吧。”
汪文周连哄了她好几句,忽然感觉郑婉的反抗逐渐弱起来,于是他的手便更肆无忌惮起来。
早上,郑婉睁开眼,汪文周已经起床了,一脸神清气爽的样子。
郑婉一脸娇羞地看着他,跟他确认他昨晚跟她说的话:“你可是说了,要对我负责,要一辈子对我好的。”
“那当然了,我们都在一起了,我不对你好,我对谁好。”汪文周笑着哄她道。
闻言,郑婉低下头害羞一笑。
她的心思可以说仅在一晚上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之前她想过富太太生活,一心想嫁给游彻。
现在她忽然觉得嫁给汪文周好像也不错。
主要是游彻已经跟孟箬结婚了,她一个外人就是想找个接近游彻的机会都不容易,更不要说拆散他们的机会了。
她好歹也是重生的,她想过上富太太的生活,难道就不能借助上辈子知道的信息,帮助汪文周也变成有钱人吗?
买房!对!郑婉想,上辈子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房价的飞涨,很多人早期花一百万不到买的房子,几年后直接翻了四五倍。
还有炒股!发财的方式有很多,她不一定非要专盯着一个游彻。
到时候等汪文周变成了有钱人,她会过得比孟箬更体面。
孟箬离开陈贵兰家,看了眼路牌,才知道这里叫丰西村。
这一片属于丰西村的耕地区域,所以附件的房子并不多,于是孟箬便跑到丰西村的村落去打听。
问了好几家,大多数都是对耕地区那一片的情况完全不知情的。
好不容易凑巧问到一户认识陈贵兰的,对陈贵兰为什么要买那里的房子却也是一无所知。
“陈贵兰啊,我知道,但她不是我们村的。”
“原来那户人家姓高,他是因为跟父母分家了,他是老二,上头有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父母呢偏心小儿子,想把村里的老房子和宅基地留给他弟,他一生气就跑到村里耕地那片盖了个两层楼的新房。”
“不过他运气也算好的,那房子刚建没多久就被陈贵兰一家相中了。”
“小高呢,原本是不打算卖的,因为这新房子才刚盖好不久,他们是准备用来住的。但是陈贵兰一家非说喜欢这里,空旷舒服,还说就因为这喜欢他们家愿意出高价买下这房子。”
“一开始陈贵兰出的六千,小高肯定不肯啊,那房子小高光盖都花了五千多,他还又在院子里打了井,花了好几百。”
大姐一笑:“当然小高没有这么跟他们说,小高跟他们说的是起房子花了快八千。”
“那陈贵兰一家像是铁了心要买小高的房子,就又提了价,最后他们家花一万块买下了小高的房子。”
孟箬眉头一挑,一万买下的房子,陈贵兰卖她一万六。原房主从她手上赚四千多,她又想从她手上赚六千。
这算盘打的。
不过,就算是一万,她也觉得贵了。
陈贵兰估计也是觉得买贵了,不然她不会一开始要价六千。
但是她急于买下这房的心态,估计是被原房主看出来了,所以最后价格才能提到了一万。
交易就是这样,谁先把底牌亮出来,谁就在这场交易中占据下风。
这就更奇怪了,人都是无利不早起的,陈贵兰为什么情愿吃亏,也要买下这个房呢。
至于这点,面前的人就不清楚了。
这一趟也不算是无功而返,至少打听出了陈贵兰的买价,这一万的买价估计也就是她的底线价。
关于陈贵兰为什么吃亏也要买下丰西村的房,孟箬内心其实有一个猜测。
只是想要验证这个猜测还要找人仔细打听打听丰西村的情况,但苦恼的是她又不知道该找谁打听。
孟箬回到家已经快中午了,今天游彻一整天都待在电器厂,中午也不回来吃饭。
午饭,她一个人吃,她就用酱油、鸡蛋炒了个饭随便应付一下。
吃完饭,刷完碗,孟箬就开始准备卤鸭翅、鸭掌了。
现在天气转凉了,卤出来的熟食,多放几天也不会坏掉。
鸭翅、鸭掌放葱、姜、花椒、料酒先焯水,焯完水后再给鸭翅鸭掌沥干水,然后就是炒香料。
冷锅冷油下冰糖,将冰糖炒化炒至冒泡,加开水即成糖色,再加入辣椒、花椒、姜片,煮出香味后再加酱油和盐,将卤汁调至深红偏黑色。
加入提前准备好的香料,再煮个几分钟,最后再加入焯好水的鸭翅鸭掌,打小火慢慢卤。
没多久,整个卤汁香混杂着肉香就弥漫至整个厨房,孟箬吞了吞口水,连忙将厨房的窗户打开,散散味。
要不然味道太香了,她怕还没煮好,就被自己偷吃完了。
卤汁煮得差不多了,再关火,不过还没到吃的时候,要让鸭翅鸭掌在卤汁中浸泡够两小时,才能彻底入味。
今天周末,周巧梅和丈夫王德柱都在家,吃完饭,王德柱像平常一样躺在床上睡觉。结果,睡梦中闻到一股勾人的浓香,勾得他的唾液腺拼命往外分泌唾液。
王德柱在梦中一边吞口水一边吧唧嘴:“好吃,好吃。”
周巧梅收拾家务累了,靠在摇椅上打盹,结果也被这股浓香给勾醒了。
她迷迷糊糊地睁开眼,一开始还以为自己是做梦,睁开眼后发现不是梦,香味是从外面飘进来的。
“什么东西,这么香啊。”周巧梅站起身边嗅边顺着香味往厨房那走。
很快,王德柱也被这香味勾醒了,他一醒,也才知道刚刚的香味不是梦里的,是外面的。
他站起身,和周巧梅一样边嗅边走,然后也走到了厨房。
“这什么啊这么香,还一股又麻又辣的肉香。”说着,王德柱又连吞了好几口口水。
“楼上这又是在搞什么好吃的啊?”周巧梅说。
王德柱问:“你怎么知道是楼上?”
周巧梅白了他一眼:“你说除了楼上,还有谁烧菜这么香的?”
王德柱想了想,摇头:“确实找不到第二家了。”
这时,王德柱突然埋怨起周巧梅来:“你平时不挺能处朋友吗?怎么也不见你跟楼上打好关系,你但凡和她关系好点,说不定她现在烧的好吃的我们还能吃到一点呢。”
周巧梅闻言叉腰看他:“嘿,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这么馋呢。”
她白了自己男人一眼,继续道:“再说了,你一闻这味儿就知道她是在做肉,他家又不是地主,肉还能一家家的分啊。”
不过,她男人刚刚那话却是说得不错,跟楼上打好关系了,就算人家不分她点好吃的,说不定也能教教她怎么做好吃的呢。
“不过,你这话糙理不糙,确实有必要和楼上的搞好关系。”周巧梅话锋一转说道。
以前她和楼上的孟箬游彻,就是碰到了会笑着问候几句的那种普通邻里关系,现在呢她要主动和楼上的小夫妻建立长期稳定的友好关系。
“楼上的夫妻都能干,年纪轻轻的,一个就成了食品厂的班组长,一个还是电器厂的厂长,以后说不定有大出息呢。”
“就冲这点都要好好跟他们搞好关系。”周巧梅说。
于是,下午,周巧梅就拿着自己炒的西瓜子敲响了孟箬家的门。
那时,孟箬的鸭货也差不多卤好了。
孟箬在厨房搅弄了一下锅里的鸭货,拿起一个鸭掌尝起来。
鸭掌软烂适中,带着点嚼劲,吃起来又麻又辣,啃完一个还想再啃一个,简直有点上瘾。
孟箬啃完一个鸭掌,擦擦嘴,狂咽了几口口水,克制住再啃一个的冲动。倒不是她舍不得吃,主要这东西也不顶饱,她啃了两个又想啃三个,一会儿就把这一锅鸭货啃得差不多了。
这时,屋外响起了敲门声。
孟箬停下手上的动作,盖上锅盖,纳闷这个时间点谁会来找她?
打开门一看,竟是楼下的周二姐。
不等孟箬说话,周巧梅就直说了她的来意。
“家里种的西瓜籽,拿来点给你尝尝。”周巧梅提了提手上的西瓜子,笑着说。
孟箬眼前一亮,这可是个好东西。
这种西瓜籽跟平时吃的那种红瓤西瓜不一样,它是白瓤籽瓜里面的籽。丰收的籽瓜一般都只留瓜籽,籽瓜的白瓜瓤没什么甜味,大部分人也不会吃。
如果家里有养鸡养猪的,大家都会把剩余的白瓜瓤丢给鸡或猪吃。
她之所以会知道这些,是因为她妈妈很喜欢嗑这个炒西瓜子。
以前外婆在的时候,外婆每年都会种籽瓜,将瓜籽从白瓜瓤中一粒一粒抠出来,放在太阳底下晒干,再用蛇皮袋装好留着,等妈妈一回老家,就让她带回城里。
后来外婆去世了,妈妈每年还是会想这个西瓜子的味道,于是就花钱从老家那买,让老家的人邮寄过来。
西瓜籽的炒制方法也再简单不过,西瓜籽干锅小火炒熟,炒熟后再加盐,继续小火将盐炒化,那股咸香味一下就出来了。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全程都要小火,不然很容易就炒焦了。
她和妈妈最喜欢边看电视边嗑这个西瓜子,这西瓜子的瓜子肉虽然不多,但贼香,而且越嗑越香,她经常是一嗑嗑几个小时,然后嗑到嘴唇冒泡。
孟箬连忙侧身让周巧梅进屋,并给她倒了一杯茶。
闲聊几句孟箬才知道,这回周巧梅拿着瓜子上门,并不是有事求她,就是单纯想拉近邻里之间的关系。
周巧梅主动释放善意,孟箬当然也乐于接受。
出门在外多个朋友多条路嘛,更何况是周巧梅这种消息灵通的人。
她也是搬来这一段时间后,才知道周巧梅和住孟家对门的周大姐竟是亲姐妹,难怪新婚夜那晚她瞧着周巧梅觉得眼熟呢。
周巧梅和周琴娟是亲姐妹,因此她俩也有个共通的点,都喜欢打听八卦。
整个丰州市大大小小的事,这俩姐妹多少都知道一二。
孟箬忽然脑中灵光一闪,说不定周巧梅会知道丰西村开发的事呢。

周巧梅将带来的西瓜子放在桌上,心思却全都被这屋子里霸道的肉香味给勾去了。
她在自己家闻到这个香味就觉得已经够香了,没想到孟箬一开门,这香味更浓更霸道,简直是直接往你鼻子里钻,勾得周巧梅的唾液腺疯狂往外分泌口水。
周巧梅连咽了几口口水,实在忍不住问道:“妹子,你家这是做啥呢,这么香?”
孟箬笑着说:“随便卤了点鸭货。”
“周姐,我给你拿点你回家尝尝。”说着,孟箬便站起身往厨房走去。
其实周巧梅不问,她也打算分她一点鸭货尝尝的,主要这卤汁的味道太香了,整个屋子都是,人只要一进来就能闻到卤味的香。
再者,周巧梅专门拿着炒瓜子上门,想交她这个朋友,她总不好让人家拿着东西来空手回去吧。
一听孟箬要分她一点卤鸭货,周巧梅边咽口水边客气:“妹子,不用不用,不用这么客气,我就随口问问。”
可她内心想的却是,给我点卤味尝尝吧,哪怕就给一个也行啊。
孟箬也很大方地给她弄了一盘子的鸭货,周巧梅粗粗扫了一眼,大概有三四个鸭掌和三四个鸭翅。
这年头邻里之间分享吃食都是直接用自家的碗啊盘啊装着,下回洗干净再还回来就行,这样一来一往的也更快增进感情。
“哟,妹子,你真太客气了,怎么还弄这么多,给两个尝尝就行了。”周巧梅盯着盘子里的鸭货,狂咽口水,客气地说。
方才她只是闻着味儿,就特别想吃,现在看到卤鸭货的样子,就更想吃了。
这鸭掌鸭翅呈棕褐色,肯定很入味,鸭货表面还泛着一层晶莹的油光,光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空气中更是弥漫着一股又麻又辣的香味,周巧梅感觉自己的唾液腺又开始分泌口水了。
孟箬将盘子递到周巧梅面前:“周姐你尝尝。”
周巧梅咽了咽口水,强制自己将视线从鸭货上移开。
“妹子,不怕你笑话,我男人刚刚在家也闻到你这卤味的香气了,我还是等会儿拿回去和他一起吃吧,不然我怕我在这一吃就停不下来,给全吃咯。”周巧梅有些不好意思道。
“好,”孟箬被她的话给逗笑了,“那我先倒回锅里,锅里有热卤汁,凉的没那么快。”
周巧梅总不能拿完鸭货就直接走人,两人肯定还是要唠会儿嗑,增进增进感情的。
孟箬正好也有事要问她。
她从厨房出来,就打开周巧梅拿来的炒瓜子,拿起一粒丢嘴里,嗑开的一瞬间瓜子的咸香瞬间迸出。
“周姐,你这瓜子可真香。”孟箬笑着夸赞道。
跟她妈妈做的炒瓜子味道很像,就是稍微有点咸。
听到有人夸她瓜子炒得好吃,周巧梅当然开心:“妹子,不是我吹,我菜烧得味道一般,但这瓜子我炒了几十年了,味道还是可以的。”
两人又闲聊了几句,孟箬找了个机会,就问起了她丰西村的事。
“周姐,丰西村的情况你了解吗?”孟箬问。
“丰西村?你是说村头的寡妇和村尾的牛家汉子搞破鞋的事,还是村头郑家媳妇给他男人戴绿帽的事?”
孟箬不禁流汗:……
这、这么劲爆的吗?
孟箬干笑了两声:“不,不是,我是想问丰西村那片开发的事?”
周巧梅狐疑地看了她一眼,惊讶道:“你怎么知道丰西村要开发?”
听周巧梅的话,这事还真让她猜对了。
之前,关于陈贵兰情愿吃亏也要买下那栋房子,孟箬有一个猜测,那就是陈贵兰很有可能通过某种途径得知那一片即将开发,房子的价值会大涨。
这种事在千禧年之后就很常见了,比如大家闻风知道某某地方要拆迁,就赶紧加盖房子之类的。
以及,某个行政区政府会大力发展,那那个区的房价肯定会大涨,有钱的人或专业炒房的人就会闻风赶到那疯狂拿房。
能让陈贵兰家如此笃定,花一万也要买下丰西村的自建房,孟箬推测,陈家拿到的消息一定很可靠,不然陈家不会这么铆足了劲儿要拿下那个房。
至于,陈贵兰现在又为什么着急脱手?
孟箬可不相信陈贵兰说的什么儿子在沪市做生意失败,现在急需钱周转,这一听就是编造出来诓人的借口。
当然,随即,周巧梅这边也说出了陈贵兰着急脱手的真正答案。
“这事知道的人可不多。”周巧梅道,“妹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孟箬随便编了个理由搪塞:“我也是听同事讲的。”
周巧梅并未怀疑,只见她一脸神秘道:“这事我都没怎么敢往外说,因为这里面涉及了政府的政策。”
“丰西村那一片原先好像是准备重点开发的,但现在这事好像暂时搁置了。”周巧梅话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下来。
她压低了声音,一脸神秘道:“因为丰州市的一把手马上要换届了。”
“听他们说即将上任的一把手和现在的一把手有些政见不合,所以现在一把手规划的重点开发项目,等新一把手上任后,十有八九就不执行了。”
“现在这位一把手的在任时间不长了,丰西村的开发项目短时间肯定弄不完,所以丰西村的开发目前就搁置了。”周巧梅说道。
孟箬听完一惊,之前她还以为周家两姐妹热衷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八卦,没想到连这种消息周巧梅都知道,她直接一个刮目相看。
所以,陈家是因为事先得知丰西村要重点开发的事,才火急火燎地买下了村民的自建房。
然后又得知领导要换届,原先定下来的开发项目现在十有八九要流产,所以陈家又开始火急火燎地卖房,怕的就是等开发项目暂停的消息彻底传出去,那房子就彻底砸手上了。
孟箬在心里笑了,这个理由不正好用来砍价么?
“周姐,那你知道即将上任的一把手是谁吗?”孟箬问。
“好像叫什么梁勇。”周巧梅回答。
孟箬一听,还真是他。
梁勇也算是书中一位传奇人物,丰州市快速发展的这几十年,他的功劳也是功不可没。
包括引进外资,优化升级丰州市的产业结构,制定一系列的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可以说梁勇在推动丰州市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原书中只要提到丰州市的发展,一定会顺带提一下梁勇推行的一些列举措与成就。
梁勇在上任后,首先第一个大力发展和建设的区域就是丰西村那一块。所以,她买下陈家的房子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这几个消息对她来说都很重要,和周巧梅聊完之后,她又给盘子里多加了几个鸭掌鸭翅,搞得周巧梅还怪不好意思的。
周巧梅端着一满盘子的鸭货回了家,一推开门,靠在椅子上听收音机的王德柱就闻着味站了起来。
“好香啊。”王德柱站起身一瞥就看见周巧梅手里端着的卤味。
“快来吃快来吃,小孟给了咱不少呢。”说完,周巧梅也不等王德柱,直接拿起一个鸭掌就开始啃。
王德柱啃完一个鸭掌,还不忘吮吸几下骨头:“又麻又辣又香,这麻辣的香味都煮进骨头里了,吃着真过瘾。”
周巧梅忙着吃顾不上说话,就连连点头:“唉呀妈呀,是真香。”
啃了一个鸭掌,过完嘴瘾,王德柱才有心思数数盘子里的鸭货。
“楼上的小孟是真大方啊,这鸭掌鸭翅加起来有十几个了吧。”王德柱感叹道。
“十二个,”周巧梅边啃鸭翅边说,“我下楼的时候数的。”
“小孟这么大方,以后咱有了什么好东西也不能忘了她。”周巧梅发自内心地说道。
王德柱点点头,表示赞同:“那肯定的,咱不是那没良心的人。”
晚上游彻下班回到家,一推开家门也闻到了这股麻辣的香味。
“好香啊。”他说。
孟箬已经把菜和饭都端了出来,桌子正中间摆着一个大汤碗,碗里放着卤好的鸭货。
因为有卤味,晚上她就做了一道醋溜小白菜。
“下午卤的鸭货,快来尝尝。”孟箬笑着说。
她一瞥注意到游彻手上也提着一个小袋子。
游彻将手上的袋子放在桌上,孟箬这才看清袋子里装的是鸡蛋卷。
“鸡蛋卷。”她一脸惊喜道。
蛋卷也算得上是她的童年零食之一了。
游彻有些腼腆道:“在路边看到有卖鸡蛋卷的,就买了一点。”
这段时间游彻下班的时候,总是会给她带点小零食,米棍、糖葫芦、糖人,以及今天的鸡蛋卷。
孟箬从袋子里拿出一个鸡蛋卷送入嘴中,不愧是纯手工制作,又焦又香又脆。不像之后那些机器做的蛋卷,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话说,自年初的南方讲话以来,普通老百姓感受到改革春风吹满地,如今这种路边的小摊贩是越来越多了。
孟箬想,要不是她现在有份不错的工作,她也去摆小摊了。
她看向桌上的鸭货,心想这种卤味熟食就很不错。
虽说改革开放春风吹满地,但其实大部分的观念还没扭转过来,因此现在摆小摊的人远不如十几二十年后那么多,竞争也小。
隔天,孟箬一下班就骑着自行车又去了一趟丰西村。
早上她就跟游彻提前说好了,下午下班她有事,让他不用去接她。
“昨天卤的鸭货还剩一半,你到家了把饭热热就行。”孟箬交代道。
游彻点头,又问:“需不需要我跟着一块去?”
“不用了,”孟箬笑着道,“不是什么很紧要的事。”
因为下午下班要骑自行车去丰西村,所以早上孟箬没让游彻送,两人一块骑车去上的班。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