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嫁给亡夫他大哥by藤鹿山
藤鹿山  发于:2025年02月02日

关灯
护眼

“开棺罢。”风带起梁昀的袖袍,他忍着沉痛,尽力平和道。
梁昀一家之主,积威甚重,他重申地命令叫家仆们对望一眼再不敢耽搁,四人匆匆赶到棺前便要打开棺盖。
那棺盖四角本就没钉上,为的也是能一日几回往内搁置冰块。如今仆人们一人抬着棺椁一角,四人轻轻巧巧就将那厚重的乌木寿材棺掀开。
厚重棺椁发出吱呀一声令人牙酸的声响,眼瞧棺材被掀起一角,盈时似乎已经瞧见了里头森森肉骨。
一时间,盈时只觉自己的心脏都跳到了嗓子眼,她心中暗骂梁昀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如何敢叫他们开棺?
虽然隔了一个多月才寻回的尸身,与其说是尸身还不如说是尸骨更妥当一点,便是大罗神仙来了,也辨不了是不是梁冀。
可她如何敢赌?若因自己这一番误打误撞开了棺,叫众人发现了里头不是梁冀的尸骨,会不会提前将梁冀给寻回来了?
叫梁冀继续与她重续孽缘不成?
盈时被自己这番猜想膈应的面如白纸,几乎站立不住。
她害怕,更恶心。
那种前世临终前的绝望,煎熬着承受一轮又一轮痛苦的恶心。
难道还像是前世那般,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想到这时,盈时心急如焚,索性心下一横身子一软眼睛一闭,嘴里痛呼一声“舜功”。
整个人便彻底摆烂,如同凋零的花朵直直朝着开了一半的棺材盖栽了下去。
这一栽,将才起了一边的棺材盖又严严实实盖了回去,严丝合缝。
这戏半真半假,情绪铺垫到位已经没法子收回来。盈时一下子松懈下来只觉眼前阵阵发黑。
她想啊,这回只怕要狠狠栽一个跟头了,只盼不要头破血流。
纵不是梁冀的尸骨,这棺椁之中也不知是哪位将士的尸骨。方才已是惊扰了亡魂,切莫再叫自己的血沾染了这处。
可盈时意料之中的疼痛并未到来。
在她栽去棺材上又受力往一侧跌倒下去的瞬间,身后的梁昀已是反应极快,伸手扶住了她。
不,是伸手接住了她……的后颈。
四月的天,正是晌午。
盈时方才的好一番鼓吹喧阗,颈上早已蒙上一层汗珠,带着浅浅的稠腻的潮气沾在梁昀的掌心。
梁昀平缓的眉心,几不可见皱了一下。
倏然间,满堂皆惊。
“少夫人!”
“不好!少夫人悲哀过重竟是晕厥了过去!”
“天啊,这可如何是好?”
“快,快去请郎中来啊!”
香阁中乱作一团,一个个四处奔走,报信的报信。
梁昀将盈时安置往棺椁边靠着,收回手时不经意往衣袖上轻蹭,抹去了那圈濡湿汗意。
“都出去避着,去请女眷入内照看。”
众人愣神间,只见梁家家主已避着男女之大防,匆匆跨出香阁远远避开。
香阁内的闹剧很快传到外边儿。
“说是三少夫人知晓三爷过两日就要下葬了,竟不顾阻拦强闯了进去!在里头抱着他的棺椁哭,活生生哭晕了过去呐……”有人连忙将自己方才打听来的消息散播出去。
外头女眷们听着,心跟着揪起来,纷纷伤感起来。
人心都是肉长的,往日一个个将规矩看的比天大,可如今听闻此事只恨老天捉弄人。
有许多前来祭拜不明所以之人,便有那些热络的夫人们与她们细说:“都知晓三少夫人与三爷是两小无猜的情分,本来都要成婚了的。三爷快二十了,听闻房里连一个通房丫鬟都没,只等着娶这位三少夫人的。谁知呢?谁知三爷死了,三少夫人自己抱着牌位嫁了进来……”
“这其中竟还有这一桩事儿?我竟是还没听说过。”众人惊诧不已。
有那等直性子的听了前因后果忍不住抹起了眼泪:“这是什么狗老天,只怕是见不得这世间的有情人!死了哪个薄情寡义的臭男人不好?偏偏叫梁家三爷死了去!”
一个个只由衷感慨这位三少夫人的忠贞。
未婚的姑娘执意要嫁进梁府,嫁给灵牌,如今,又一定要亲自见最后一面,更是哭的晕厥过去……
这不是爱,还能是什么?
阁外男女已经被感动的热泪盈眶。便是连上了年纪的夫人们也偷偷抹着眼泪,朝着脸色难看的韦夫人连连赞叹:“夫人您得了一个如此好的儿媳,这世上这般的娘子,当真是打着灯笼难寻!”
“阮家不愧为名门世胄之家,教养出来的娘子品行卓越,只叫我等汗颜!”
韦夫人听了旁人的夸赞,也只得言不由心夸赞:“冀儿出事后她愿意嫁进来,她的这份恩情叫我们梁家如何也记着。我心中更是感激,我没生女儿,日后她便是我的亲女儿一般,必不会叫她受了委屈……”
她一副心急的慈母模样,抹着眼泪亲自带着奴婢们进去照看媳妇儿,又惹得旁人一番称赞。
这幅身子太累了,前世的盈时自从知晓梁冀死去的消息,她几乎活成了一个活死人。
每日吃不下睡不着,苟延残喘罢了。
如今心神一下彻底放空下来,疲惫滚滚而来。
她索性彻底摆烂闭上了眼,昏睡过去。
后只依稀记得后来又是一番嘈杂,似乎被人抬上了轿,又被人拿着帕子一遍遍擦脸,往嘴里喂蜜水。
等她睁开眼时,天色已经很暗了。
门窗半开,细微的风透进来将幔帐吹的皱起,映入盈时眼帘的是一片素白幔帐。
她轻轻卷起幔帐,隐约可见内室燃着灯烛,四处朴素的雕花床罩,镂空雕着祥云纹的木制顶柜。
这是梁宅,昼锦园。
这个她前世做梦都逃离不了的地方——
昼锦园是梁家为梁冀盈时二人新婚修缮的院子,在梁府内自成一处小园子。
原本是预备着给小夫妻二人日后几十载修建的院子,为此拆了后头两处阁楼,又特意修缮了东西两处三间敞亮的厢房,并着一整个抱厦间。
里头还有莲池,书房,琴室。
原本做为新房,一切物件都是喜庆的颜色,只是后来喜事成了丧事,鲜红的地衣幔帐通通被撤了下去,换上的是一片又一片的素白。
盈时太熟悉这里的一切了,前世困了自己足足八年之久。
八年光阴,她便是闭着眼睛都能认得。
她独自枯坐在床边,怔怔看了许久,实在不明白老天为何要叫她重生在此时?
她一遍遍的回忆,也想不起来前世梁冀究竟是从何处被救下的,她只知晓河洛之地传回梁冀未死消息的时间——那也是六年后秋天的事了。
至于梁冀流落何处?这六年住在哪里?她是一点儿都不知晓。
曾经以为值得托付终身的恋人,早在回来的那一刻就已经彻底死在了她的心里。
她哭着将过往的情感埋葬,哪里还有多余的经历去理会旁的?
如今想来,盈时好一番后悔。
若是当时能知晓的更多一些,能留些心,如今她也不会这般头疼了……
算算时间,梁冀自战场上失踪已经两个多月。
他早被他未来的妻子救下。
二人说不准早已拜堂成了亲。
自己该怎么办?
总不能还要继续前世一般,等着他们回来,将自己的尊严再重新践踏一遍?
盈时重重一声叹息。
“您何时醒了?怎的也不叫我一声?”屋外人许是听到她那声叹,执着烛台走了进来。
盈时听了这熟悉的声音,微微一怔。
她转过眸,一眨不眨凝望着那道矮瘦的身影,不成想竟见到了已经过世两载的桂娘。
是了,这个时候桂娘还活着。
还健康的活着。
“这是怎么的?问您一句话也不吭,您是不是白日里受了什么委屈?”
桂娘是盈时母亲的陪嫁丫鬟,比盈时还小的年纪就随着盈时母亲跟来了阮府。
盈时出世时又被派来照顾盈时。
父母去世的早,给盈时留下的几个老奴也先后去了,如今只剩桂娘这一个老奴。
桂娘在世时,总是怕盈时吃了委屈。
她活着时盈时其实真没受过什么委屈,凡事都有桂娘替盈时出头,替她争抢,替她操心。
便是盈时执意嫁来梁府,桂娘也默默在她身后替她打点操持着一切。
可桂娘却不知在她走后,自己视若珍宝的姑娘吃了多少委屈……
盈时不敢眨眼,唯恐眼睛一眨,眼前人就消失不见。唯恐眼睛一眨,眼泪就要落了下来。
她觉得自己前世咎由自取,愚钝不堪,才叫最爱自己的人愁白了头发熬坏了身子。
桂娘活着时没过一日舒心的日子,临死前还撞上梁冀带着新人回来。
她还记得那日,桂娘是如何拉着她的手是如何叫她离开梁府,是如何死不瞑目的……
盈时默默抹掉垂在眼尾的泪:“我在梦里梦见你还生我的气,怨我恼我,将我丢下自己先走了。”
桂娘被她话惹得哭笑不得。
“梦罢了,就为了这个哭?你是我养的我只是嘴上骂骂你,还真舍得丢下你?你自己偏要嫁来这里,我不也是收拾包裹陪着你一同来了。”
这话才叫盈时想起来,前世这会儿她正与桂娘闹火气。
桂娘拦着不准她嫁来,她偏要嫁来。可叫桂娘恼火的不愿与她说话,与她日日置气。
盈时前世是个倔性子,桂娘不搭理自己,她便也梗着脖子与桂娘不说话,甚至日日绕着她走。
二人便是这般一路从陈郡赌气赌到了京城,入了梁府好几日都没说过一句话。
倒是叫另两个随她嫁来的婢子们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而如今,自己这回突然的晕厥吓坏了桂娘,搂着盈时全然忘了先前的矛盾。
“你是新媳妇儿,两眼一抹黑的嫁来,人都没认齐全,丧事儿何苦偏偏要凑上去受累?非得把自己折腾病了,叫我来心疼你……”
盈时恍如隔世一般听着桂娘朝自己耳边絮絮叨叨。
待桂娘说完,盈时才道:“您只管安心,以前是我蠢才满脑子都是梁冀。日后我学聪明了再也不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事儿。日后我也不哭了,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养好身子才是最要紧。”
“又来说好听的话哄我了!”虽是这般说,可桂娘笑出皱纹的眼角暴露了她的真实情绪。
桂娘话音才落便听了外边的哄笑声。
春兰不知何时领着年纪尚小的香姚,一人往内室里探入一个脑袋,捂着嘴偷笑。
笑这对主仆终于和好如初,她们也无需夹在中间两头难做了。
盈时许是被这份真诚的笑意感染,竟也一下子扯起了唇角。
桂娘见状作势要抽鸡毛掸子打她们,“当真是一个两个混账去了!这院子里外都盯着咱们几个,外头举丧,你二人笑得这般大声,生怕旁人听不见是不是!”
盈时却连忙伸手去拦:“别打别打。”
“本来外头人还不知晓呢,您这一嗓子,明儿一早只怕都知晓了!”
昼锦园里伺候着许多人,却只有桂娘香姚春兰是随她一同自陈郡陪嫁进来的。
春兰与盈时同岁,香姚比盈时小两岁。
前世主仆一行四人来了京城,到最后不过八年光景热闹不已的院子里,只剩下一个春兰。
桂娘死在承平六年七月十八。
香姚死的更早,听说是死在年尾里。
比她还小两岁的姑娘明明已经寻到了走散的家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她也不知道。
隔得远,又兵荒马乱的,她甚至都打探不到一句有用的消息。
这回,可都要好好的。
姑娘我呀,已经亏欠了你们一回。
这回,该叫你们锦衣玉食,长命百岁。

这夜,盈时彻夜未眠。
她只要一闭上眼,各种回忆扑面而来,心口里的痛苦恨意反复折腾着自己。
盈时紧咬着牙,一声不吭,一直煎熬到天亮,顶着眼下一片乌青起了床。
“替我梳发,梳的样式简单些,再选一身素净的衣裳,我去给老夫人请安。”盈时吩咐春兰。
春兰听了劝她:“府医昨儿特意叮嘱叫娘子多歇息,不能操劳了。不如奴婢朝老夫人夫人那边给您说一声?您多歇息几日再过去便是……”
盈时却已自己走下了床。
“我已经迟了两日没去请安,今日不可再迟了。”她道。
春兰见盈时铁了心要去,也不再劝,端水进来替她拭面,又执起梳子给盈时梳头。
看着盈时绸缎一般的鸦发,忍不住叹息:“娘子都是新嫁的娘子了,再不得像以往那般梳着鬟髻了。”
不仅不能梳鬟髻,连珠钗花钿都不能用了。
春兰替盈时将满头乌发一点点梳顺,挽做垂云髻,只往她鸦黑的鬓角簪上一朵素绢白花,再戴上素银耳坠。
铜镜中渐渐映出一张年轻的脸庞。
新月笼眉,春桃拂脸。意态幽花未艳,肌肤嫩玉生香。①
巴掌大的一张脸上,纵使素容,依旧稀珍艳媚。
这年,盈时只有十六岁。
她拥有着健康年轻的身体,真好啊……
桂娘领着香姚送衣裳进内室,向来溺爱盈时的她倒没劝盈时歇息:“您昨日闯入香阁总归传出去不好听,梁家这等门第怕是最忌讳这些的。今日您去给老夫人处好好问个安,告个罪,只说自己昨日的不是就好了旁的也别多说,谁也不能怪罪您。”
毕竟昨日那出闹得大,几乎前来祭奠的夫人爷儿们都知晓了消息,谁不赞叹她家娘子几句?她家娘子愿意守着婚约嫁入梁家,为了这点儿事儿就要骂她家娘子?
那这梁府上下也当真是翻脸无情,心胸狭隘了!
盈时听了应下,她这回前去请安,自有她的道理。
梁府老夫人年纪大了,自从听闻孙子过世一时间伤怀,陆陆续续病了好些时日。
前世盈时嫁过来时也没叫她过去见面,身为长者,更不好在孙辈灵堂前露面。
是以前世盈时见到老夫人已经是梁冀葬礼结束后半个月的事儿了。
盈时前世与老夫人感情十分淡薄。
因为她知晓韦夫人十分不喜欢老夫人,前世时常与盈时说起老夫人待她的严厉与处处不公来。
说这位老夫人打心里瞧不上她是继室,总防着不肯放权给她。说老夫人总抬举二房夫人叫她二人一同打理府务,叫外府诸人成日瞧她的笑话。
年轻人总是有些嫉恶如仇,偏听偏信。
是以盈时对着那位老夫人总是怕多过于敬,在老夫人面前总是能不多言就不多言,能避则避。
但后来老夫人病重到离世的那段时日,盈时在她身前伺候,倒是与她熟悉了许多。
老夫人生性严厉,心肠却远远不是韦夫人说的那般刻薄。
至少,比韦夫人这等两面三刀的阴险之人要光明坦荡的多。
盈时想,这世自己虽没什么抱大腿的想法,可也不会愚蠢的到处得罪人。
尤其是这位老夫人——
高墙巍峨,青砖黛瓦。
青石铺就的地面平整如镜,其上纹路勾勒着山川脉络,隐隐透出古朴之意。
盈时携着婢女穿过曲折蜿蜒的抄手游廊,一路可见廊上雕梁画栋,花鸟鱼虫皆栩栩如生。
京中的穆国公府足足五进。
重重叠叠的瓦垄黛瓦,将苍穹都挤压的小了。
盈时去到容寿堂时,时辰不早不晚。
两扇半敞的格窗前,一片花圃郁郁葱葱,栽种着四时不谢色彩斑斓奇花异草,花香四溢。
容寿堂前的嬷嬷们各个都是眼尖的,早早上前来给盈时问安。
“昨晚老夫人听闻三少夫人病了,惊心吊胆念叨了半宿,吩咐奴婢今儿一早选一株百年人参,并着两盒金丝血燕给昼锦园里送过去呢。”
盈时便道:“劳烦祖母惦记了,是我的不是,入府几日一直未曾探望祖母,祖母这几日身子可还好?”
婢子们一面差人往内室通禀,一面回盈时的话:“老夫人早早醒了,大夫人并着二夫人来,如今正在里头说话呢。”
盈时一听,倒是不曾想自己这般凑巧,与韦夫人又是撞上了。
不过她既然要走这条早晚要与韦夫人撕破脸皮的路,如今自然不会害怕面对韦夫人。
在等候的间空,盈时在格窗前花圃边静静欣赏起花草来。
仔细说起来,这便也是青梅竹马的好处。虽然她搬离京城好几载,可年少时她与梁家女眷也算混了一个眼熟,与梁家两位未出阁的姑娘还有些年幼时的交情在。
如今想来,她前世最后沦落到那般可怜的境地,也有几分过错出在自己身上。
谁叫自己糊涂,不会做人。
盈时才这般想着,门帘便被掀开,一个穿着绿褂子的婢女笑着来引她进去。
盈时连忙收拢思绪,提着裙摆跟在她后头。
入了门阶,便见明窗净几,古铜香炉,中堂里围屏围出一方卧榻。
发鬓全白的老夫人端坐于卧榻上,穿身灰绿滚边的对襟褙子,鬓边插着一枚不辨成色的黑珊瑚簪。
两侧分别坐着韦夫人与萧夫人。韦夫人看到她来时,眼中有些惊诧。
盈时只看一眼便收回视线,垂着眼合袖上前,给上首的老夫人并两位夫人一一请安。
老夫人面容很有些憔悴,发鬓苍白,压着唇角眼皮子耷拉着,不声不响的样子看起来十分严厉。
梁氏门阀世族,数代占据河东,入朝为官的梁氏子弟更是数不胜数,子息昌盛。
穆国公府这一支乃梁氏主枝,只可惜这一支子息单薄的紧。
身为穆国公府辈分最高的老封君,老夫人膝下唯得一子一女。
长子便是前些年守城战死的大将军后追封的武宣公梁征。
先国公先妻娶的是赵郡李氏的娘子,夫妻二人年纪相仿,感情甚笃。却也是子嗣缘差了些,成婚七八年才磕磕盼盼生下了世子梁昀。
只可惜李氏夫人是个福薄的,生下儿子后据说当日就产褥热去了。
他们这等人家,自然没有丈夫为妻子守孝一说。才得的儿子嗷嗷待哺,满府的糟心事都需要一个女人来操持。
梁征拗不过父母施压,最终还算有些良心,为了亡妻留下的儿子续娶了李氏夫人的亲表妹,韦夫人过门。
二人隔了四年生下三爷梁冀,梁冀才生下来没几岁,先国公便外任去了,直到后来身故,大房也没旁的孩子出世。
老夫人另有一女早早出阁,嫁给宗室亲王琅玡王为妃,后随着丈夫就藩,成婚后山高路远也只逢年过节王妃与梁家有家信往来。
老夫人年轻时生产伤了身子,为梁家血脉着想,便做主抬了侍妾,这才又生了二房老爷梁挺。
二老爷虽不是老夫人亲生子,却自幼由着老夫人亲自抚养,待老夫人至孝,二人与亲生母子无异,如今是官运亨通,官拜中书通事。
二老爷年少时由着老夫人做主,娶妻萧氏,后夫妻二人育有一女两子,大儿子便是行二的二爷梁直。
另还有一个四爷,四爷生来身子就弱,常年久病,早早被送去河东老宅养病读书,也只逢年过节回来一家团聚一趟。
二房的长女已经出嫁了,嫁去了南地儿,这回梁冀忌日她正巧染了病,没法子携儿带女赶回来祭拜弟弟。
时隔多年,盈时已经不记得这位大姐姐的模样。
只依稀记得后来听萧夫人说起,说是大姐夫家待她十分的不错,丈夫敬重,婆母喜爱。
而今的盈时想来也只是笑笑。
有梁家这么个娘家靠山,便是嫁的天王老子,又怎敢不敬重。
这世道就是这般,女人靠着男人,男人靠着宗族,平民百姓则全靠着老天爷同朝廷赏口饭吃。
另还有两个不是萧夫人肚皮里出来的姑娘,府上的二姑娘三姑娘。
二人一个小字琬娘,另一个小字瑗娘,两位姑娘同岁,今年还未及笄。
穆国公梁府的后辈比起旁的五世同堂排行动辄三十多四十多的府邸,实在算少得可怜。
听说隔壁时常来帮忙丧事的永定侯府,光是与盈时同辈的嫂子就十几个,娘子二十多个,记名字都该记的头疼。
满打满算,公府与盈时同辈的媳妇儿就只二少夫人小萧氏一个。
至于为何他们府上大爷拖到如今都没成婚,二爷反倒先一步成了婚?
据盈时前世从韦夫人嘴里听到的消息,大爷原本同盈时梁冀一般也是小小年纪就订了亲的,订的是他姑表姐。
前些年二府都准备要大肆操办婚礼的,谁曾想刚好赶上打仗,先公爷过世。
梁昀论礼制该守孝三年,二人的婚事就此耽搁下来。
他能耽搁,女方却不能。本来就是梁昀表姐,比他还大了一岁,再拖三年岂不是都成了老姑娘了?
无奈二府便只能退了婚事。
当然,这事儿是明面上的原因。
私底下嘛……
据说是那位琅玡王的郡主看上了旁人,这才求着她父亲上门退的婚。
这事儿十分不光彩,几乎是梁昀光风霁月人生中唯一一滴泥点子,是以府上从没人敢提起。
还是前世韦夫人不小心说漏口才叫盈时知晓的。
重回一世,盈时才恍然大悟,这根本不是说漏嘴。
这就是韦夫人在炫耀自己生的儿子呢。
同是梁征的两个儿子,同是梁家长房嫡出,一个是被姑娘嫌弃退过婚的,一个则是死了还有姑娘愿意上赶着嫁进来。
可不是么,这样看来梁昀可没弟弟有本事。
有盈时这个上赶着嫁给死人的蠢姑娘——

盈时上辈子过的当真是浑浑噩噩,万事不知。
每日里悲春伤秋,一门心思守着寡,如今叫她想来,许多事情都恨不得往自己头上狠狠捶上一拳。
真是愚蠢,过着狗一样又累又操心的日子,却还是该记着的事儿全记不得。
不过,她上辈子也算是干了一件对的事,老夫人病重时,她在她床前伺候过几日。
因此,她也算是将这位老人的喜好摸清了几分。
老夫人这辈子见的人太多,说句不那么好听的,是狐狸是猫儿她不用凑近看就知晓了。
老夫人往日最瞧不上那等喜欢在她面前卖弄心机的人。是以前世时,便有几分看不上韦夫人为人处世,无非是觉得韦夫人爱耍心眼。她反倒是更喜欢萧夫人这个嘴颇为泼辣但为人坦荡的儿媳。
盈时知晓自己不是长媳,又死了男人,她不需要撑起门楣更不需要有高门大夫的手腕本领。
是以,自己如今只做一个大大方方的姑娘,别刻意装傻也别过分精明,有什么说什么真诚些就好。
老夫人就喜欢这样的。
是以,盈时一进门给几位夫人行礼过后,便一脸着急的先一步道歉起来。
为了昨儿的事儿。
“昨儿我不知怎的身子不争气,竟一时间头晕眼花在香阁里晕过去。吓得我一早就来给祖母过来请罪的,还望祖母母亲饶恕我这一回……”
这具身体自从梁冀失踪消息传回来后就一蹶不振,早没了精气神。
如今她又是一身孝服,两只眼皮子红肿的厉害,一副摇摇欲坠我见犹怜的模样丝毫不做假。
这般模样凭谁见了不心疼,谁见了还能说出一句重话来?
就连老夫人一直紧绷的面颊在见了盈时过后,渐渐松弛下来。
年轻人有些冲动也是人之常情,如何谈上怪罪不怪罪的?
老夫人宽慰她道:“既是不舒服就歇着去,梁家可不是刻薄媳妇的人家。何苦这么早就来我这请安了?”
盈时知晓这是假话,自然不能上杆子爬,她规规矩矩道:“劳烦祖母惦记,孙媳今儿身子也好了些,想着礼节总不能废,便早点来了。”
她这番识大体的话叫老夫人心中还算满意,她朝着盈时颔首唤身后嬷嬷给盈时另外抬座过来。
指定身边的空处,“坐这儿来,叫祖母好好看看你这孩子,好些年没见你,祖母也老了……”
因二府的婚约,穆国公府每逢年节办筵席,盈时婶母常带她往这位老夫人身前去混个脸熟。
盈时小时候生的漂亮,又乖巧懂事,颇得老夫人喜欢。
只是后来年纪渐渐大了,便开始避嫌,不好总往未婚夫家走动了。
盈时这厢才坐下,便听见老夫人问起一旁的韦夫人,“这两日你都是安排这孩子往前院操持丧事的?前院人来人往许多亲戚连我都记不得,阿阮才入门三日,能认个什么人?”
这话带着几分莫名的语气,不像生气,可又似乎是暗着骂韦夫人躲懒,叫事儿丢给才入门的媳妇。
操持丧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甚至极其费神,费体力。依着规矩,各个亲戚祭奠过后亲人都需回礼,盈时前两日便是顶着日头跪在祭堂上,朝着来往祭拜的客人回礼,遇到有些年岁大的,礼节还要多上一重。
一日下来盈时膝盖都跪破了一层皮,腰酸腿疼如今走路腿肚子都打颤。
这事儿若是盈时不去,自然是她这个梁冀亲生母亲去操持。可有了盈时在前头顶着,丧礼三日,韦夫人连腰都没弯一下。
老夫人这番隐隐敲打的话,韦夫人面上有些挂不住,她连忙为自己辩说:“这话可当真是冤枉了媳妇儿,自从冀儿去了媳妇儿便是只剩一口气强撑着,成日也都在前头看着呢。昨儿阿阮出事儿我比谁都心急,又是叫府医又是吩咐人给她抓药,府医说这孩子本身身子骨就差,才闹出了这事儿来……”
盈时险些被这话气的笑起来。
这是又将屎盆子砸回她头上?言外之意是自己并非操持丧礼累晕的,是怪她身子本来就差,才晕过去的?
盈时心里默骂了一句,却是顺着她的话,愧疚地站起身来,着急说:“是孙媳妇的不是,自舜功去世后孙媳吃不下睡不着成日头晕气短的,跪着久了一下子站起来才出了那事儿,叫人瞧笑话去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