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婚姻,一直分居by元月月半
元月月半  发于:2024年10月28日

关灯
护眼

耿致晔见她忙完就想笑:“都是跟谁学的?”
“电视上。”叶烦实话实说,“没用啊?”
耿致晔点头:“有用。我听说公安局有神人,可以通过脚印判断出嫌疑人的大概身高年龄。”
“那不就行了。”叶烦洗洗手,“我明儿去公司,你怎么安排?”
耿致晔:“去我老丈人家待一天,看看要不要帮忙。你不是说他们过几天搬家?”
“你自个去啊?”
耿致晔点头:“这么热的天,你就别去了。”
翌日清晨,耿致晔在胡同口等他便宜舅舅。于小舅远远看到耿致晔就把车开过来,问他家里缺什么。
耿致晔先看看车里的东西:“给我称两个西瓜,二十个鸡蛋,一会去我老丈人家。”
“二十个少了吧?”对于小舅而言二十个鸡蛋不少,耿致晔要去叶家,他便认为这点东西拿不出手。
耿致晔:“天热吃不完就坏了。再说了,也不是外人。”
于小就称好递给他,耿致晔掏钱。
很早以前叶烦就说“亲兄弟明算账”,所以于小舅把钱接过去。
街坊看到这一幕不禁问:“真给钱啊?”
耿致晔好笑:“您这话说的,谁买东西不给钱啊。”
“这不是你小舅吗。”街坊是这个意思。
耿致晔懒得解释,直接问街坊买什么。
街坊的院子窄,没法种太多菜,又不舍得吃,就要最便宜的黄瓜、茄子和豆角。于小舅刚给街坊称好,张小弟和他二姐夫过来,又来几位街坊。耿致晔见状便不打扰他卖菜。
到家叶烦刚把粥盛出来。耿致晔瞥一眼就问:“不是给我炖燕窝?”
“昨晚睡前我要泡燕窝谁嫌麻烦?”叶烦接过他买的东西放条几上就白了他一眼。
耿致晔开口就胡扯:“鬼吧。”
叶烦朝他身上踹一脚,耿致晔轻巧躲开去她对面。
家里只有他俩,早饭很安静,说什么吃什么也不需要顾及他人,“叶烦烦,咱俩现在这样像不像我退休后的生活?”
“除非大宝二宝丁克。”叶烦道。
耿致晔啧一声:“大宝的小孩叫丈母娘带,二宝的小孩叫婆婆带。”
“你干嘛?”叶烦问。
耿致晔:“我照顾你啊。”
叶烦拿个包子塞他嘴里:“不信堵不住你的嘴!”
耿致晔咬一口拿下来,笑着问:“饭后真不去你妈家?”
“我去学校。”叶烦的几个同学最近都在学校工作,“吃过饭帮我摘一筐黄瓜和番茄,洗干净啊。”
耿致晔:“带去学校?早说啊,我找他买几个香瓜。”
“喊一声舅舅累不着你。”叶烦道。
耿致晔打小没去过于家,跟于家人都不熟,让他把于家两个舅舅挂嘴边他别扭,所以他就当没听见。吃着包子去外面看看人还在不在,发现人还在,耿致晔又去买六个白色香瓜。
饭后夫妻俩提两筐东西出去,到马路边,一个往南一个往北。
一群同学和校友刚吃过早饭不饿,可是看到一筐瓜依然很激动,有个同学还问怎么没买西瓜。
“西瓜那么大拿来你们怎么吃啊。”叶烦隔着玻璃朝里看,“进度如何?”
同学脸色骤变:“停!你你,别进去!”
大三师弟见状问:“叶师姐怎么了?”
叶烦另一个同学无奈地说:“她手速快,电脑跟不上,我们的五台电脑都差点被她毁了。”
叶烦再次解释:“我手速不快,是电脑慢。我本来脾气很好,就因为学了计算机越来越没耐心。”
几个同学白了她一眼。其中一个同学想到叶烦最近总琢磨办公软件:“叶烦,你没去公司吧?最近别碰我们的电脑,我们电脑里有数据,等我们忙完随你怎么折腾。”
叶烦:“你的意思快了?”
同学实话说:“本以为要两三年。在教授的帮助下,不出意外明年能见到样品。”
叶烦道:“那明年一年无论卖多少,公司那份我和常光荣要五成,剩下五成大家按劳分?”
大三师弟问:“也有我们的?”
叶烦点头:“按劳分。”
叶烦的同学问:“如果我们年初搞出来,一年成交量可不低?”
叶烦笑着问:“谁说没人用汉卡?”
“那,不是以前忘了咱们国家幅员辽阔,一个城市千人需要,几十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就有几万吗。还有那么多大型事业单位工厂学校等等。”同学越说越激动,“叶烦,你自个说的啊?”
叶烦点头:“仅限明年。后年你们拿工资。在公司满三年再拿分红。这是之前说好的。”
叶烦几个同学点头。
叶烦的师弟们忍不住问:“叶师姐,我们去你公司干几年是拿工资还是分红?”
叶烦:“干满三年也有分红。分红随着工龄递增。”对几个同学说,“你们不是啊。我一开始就承诺多了。”
五人点头。跟叶烦关系最近的同学挤兑:“瞧你小气那样。”
叶烦瞪他:“钱都到你们手里,以后拿什么修厂房买机器?大家不想在高楼大厦里头办公?”
同学和校友都懵了,回过神就问叶烦什么意思。
叶烦:“等有了钱就盖一座办公大楼。办公大楼旁边是生产车间。以后重要元件我们自己生产,塑料外壳委托给模具厂。”
师弟不禁问:“盖楼得赚多少钱啊?”
叶烦:“公司赚的没我批发生意赚的多,我用批发的钱盖楼建厂,那楼和厂房就是我个人的。公司租用我可以给个友情价。”
叶烦的生意说白了就是“投机倒把”,干这一行的越来越多,她的同学和师弟都不看好,就笑着说他们等她赚到钱盖楼建厂。
叶烦见他们不信也懒得解释。
同学怕她烦了捶设备,不许她靠近,叶烦呆着没意思就去公司敲代码。电脑太慢需要等,叶烦干半天感觉比上辈子一周忙六天还累。
下午叶烦在家查货,耿致晔翻出儿子的磁带听歌。
叶烦在南边房里听到粤语心里有个想法,然后给羊城服装厂老板去一封特快信,问他羊城最近流行什么。
九月初,叶烦和常光荣带着四个人去羊城弄很多磁带,又托服装厂老板的关系进一批随身听。
叶烦也给儿女买一些英语磁带和几个随身听。
二宝得了随身听如获至宝,放学回来就拿着随身听在门口,身边围一群小孩,就是不听歌听英语他们也高兴。
叶烦之前跟同学说过两年首都人就有钱了,其实现在也有很多有钱人。常光荣担心磁带和随身听贵卖不出去,结果半个月就卖光。
九月底该选冬装,叶烦问经常找她拿货的女同志谁跟她去甬城选货。
除了于家村的几个女同志,其他女同志要上班,只是周末去摆摊,不敢辞职只能对她说抱歉。于家村的女人都没上过几天学,怕到外面被人骗也不敢去。
叶烦问张小明的妹妹和董颖去不去。
董颖不怕被骗,找学校请几天假。张小芝觉着就算这生意只能干一年也比她在厂里十年赚的多就把工作辞了。
三个女人还是少,叶烦就问西边邻居大爷要不要他儿媳妇辞职。
大爷一家商量,投机倒把肯定干不长,可是一年下来也比在工厂十年赚的多,大爷就叫儿媳妇把临时工作给没有工作在婆家受委屈的闺女。
四个女人也不安全,叶烦找上常光荣和他妻子。常光荣叫他小舅子去他家住几天帮他看家。
到了杭城,叶烦让几个女同志选款式。
可能初来乍到没经验,一个比一个保守。叶烦叹了口气,去办公室换上牛仔裤,穿着自己的风衣和皮鞋出来,走路带风。
厂领导立刻问叶烦在杭城待几天。叶烦实话说常光荣留下装车,明天她去甬城挑羽绒服。
叶烦很早以前跟申城羽绒服厂出纳谈价格的时候说过她可以撺掇甬城搞羽绒服。叶烦没撺掇,但苏远航一毕业就撺掇甬城服装厂搞羽绒服,理由是杭城市民需要。
苏远航又找领导“告状”,领导为了发展经济,果然豁出老脸弄一批人去羽绒服厂学习,回来就搞羽绒服。
杭城市民今年买的羽绒服和羽绒被都来自甬城,厂领导知道甬城有羽绒服,闻言也没怀疑叶烦的话,立刻安排人找相机。翌日上午,厂领导让叶烦换上新衣服,给叶烦拍几张照片登报纸上。
叶烦不敢信:“叫我给你们打广告?”
“你这次的货我们就要成本价。”几个厂领导料到叶烦有意见,其中一个厂领导就代表大家承诺。
叶烦不禁笑着答应:“这还差不多。”
于家村的几个女同志不看好,因为叶烦选的衣服太洋气,干活都没法穿。
常光荣的妻子也不看好,认为在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上班同志没法穿。
碍于叶烦很满意,她们担心叶烦生气就把话憋回去。
回到首都后,叶烦早饭后去公司,到了十点多,叶烦去董颖买的店面,换上时髦的衣服,把她批发的衣服都拿出来。
叶烦在门口来回转悠半小时跟遛弯似的,有人下班回来就停下,然后叶烦一个中午没停。她拿过去服饰只剩三成。
周末,叶烦依然皮鞋阔脱裤黑色呢子大衣,大衣里面还穿了一件电视剧女主角同款白毛衣,又吸引许多女士。张小明和魏建设俩人没叶烦一个人卖的多。
刚把店面装修好,本打算年底放假再试试,看到叶烦生意这么好,董颖等客人离开就问:“我感觉这个学期结束就可以辞职。”
叶烦问:“别人拿退休金你不后悔就行。”
董颖:“如果我趁着这几年赚很多钱,我同事的退休金不一定有我银行利息多。”
叶烦点头:“但是你的眼光还要练。不能衣服在地上,你觉着一般般,穿到我身上你又觉着太洋气。那样你比别人忙也没别人赚的多。”
叶烦要用董颖的店卖一个月,董颖分文不收就是不看好叶烦这次拿的衣服。
董颖闻言忍不住说:“这观念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转变的。”
叶烦:“那就多看电视剧吧。”
董颖觉着也只能这样,而她家也没电视,所以就经常带着张小明和女儿回娘家。
天天找叶烦拿衣服的男人不认为叶烦的衣服洋气,一个个介绍服饰的时候都理直气壮。
张小芝和叶烦家西边邻居大爷的儿媳妇刚辞职,不知道平时去哪儿卖,张小明就带她们跑几天。
俩女同志看到张小明跟人说衣服上过报纸,如假包换,都跟不认识他似的。
邻居大爷跟叶烦感叹,没想到小明平时没话,卖衣服的时候那么会说。
叶烦估计于家村的兄弟们跟张小明差不多,他们再来拿货的时候叶烦就叫他们把媳妇带上。以后跟叶烦分开,男人可以去进货,女人可以看店。
叶烦自这批货开始就改批发给众人。魏建设的姐和嫂子知道这事后就问魏建设,叶烦是不是要赚中间价。
魏建设已经知道几人背着他找于文桃,因此很生气,没好气地说:“不赚钱人家干什么?”
他姐他嫂子就叫魏建设问问叶烦在哪儿进的货,回头请几天假也去进货。
魏建设知道东西在哪儿进的,就直接告诉他姐和嫂子,还好心提醒他们别心疼异地取钱手续费,带着存折过去。
几人到了南方说他们认识叶烦,厂领导也没给他们便宜多少。人家不傻,跟叶烦感情好,叶烦回回带那么多人,怎么从没见过他们。
几人去掉路上花销,回到家算算账,竟然比魏建设从叶烦手里拿的货贵一点。几人就问魏建设叶烦拿的货究竟多少钱。
魏建设不清楚,也没打算替他们问叶烦,就说批发的越多越便宜,叶烦薄利多销。如果他们也能弄几车皮,肯定也便宜。
几人决定先干着,转了钱再搞大。
大爷大妈们闲着没事就四处闲逛,很快就发现几人单干。
李大妈听说这事立刻找叶烦,问叶烦知不知道。
叶烦点头:“地址还是我说的。”
李大妈拍腿惊呼:“怎么能告诉她们?我侄媳妇和侄女一个比一个眼高手低。她们长这么大没穿过几件好衣服,哪会进货啊。”
今年过年魏建设给他婶拜年,李大妈的儿媳妇问他干了几年还不能单干吗。魏建设说他眼光不行,也不如叶烦能抓住机会。
李大妈这才知道看起来很平常的批发里头还有这些讲究:“完了,建设那小子赚的钱都得被他哥他姐赔进去。”
叶烦:“建设手里没钱。”
李大妈下意识问:“他的钱呢?”
“建设买了一间店面。”叶烦道:“在小明店斜对面,早两天刚过户,还找我借几千块钱。怕他妈他哥不看好拦着不叫买,没敢告诉他们。打算钱还清再给他们一个惊喜。”
李大妈又问:“他一个人背几千块钱的账啊?那——这孩子变好了。我得找他,账还清也不能说,否则是谁的可不好说。大宝妈,你就当不知道这事啊。”说完就往外走。
大宝疑惑不解:“李奶奶的话我怎么听不懂啊。”
叶烦:“魏建设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家里人知道他有一间店面,肯定叫他给他姐和他哥用,理由是他们有孩子要养,建设应该帮助他们。”
于文桃皱眉:“那你要把批发的生意让出去也不能叫建设参与。他姐和他嫂子那么多想法,要知道生意有他一份,张小明和董颖再加上我几个侄子侄媳妇也干不过她俩。”

第114章 繁花公司
魏建设一家只有他妈对摆摊积极, 魏建设在叶烦跟前也没提过他姐他嫂子,叶烦潜意识认为魏家其他人跟常光荣家人一样嫌摆摊不是正经工作。
没想到他们看不上小打小闹, 一直想赚大钱。
谁不想赚大钱啊。叶烦还想一觉醒来搞出电脑主板,自主研发生产的电脑卖遍全国。可是可能吗。
魏建设今年二十五,他姐和他嫂子只比他大一两岁也不是小孩子,已婚人士还有孩子,竟然还不懂脚踏实地。
叶烦心说,还不如陈小慧。
陈小慧格局小是生活环境所造成。魏建设的家人生在皇城根下,又看魏建设干几年生意,就算耳濡目染也不该这么想当然。
叶烦对她婆婆说:“也不是现在放手。我再看一两年吧。肯定不会叫几个舅舅吃亏。”
于文桃说:“也不止你舅舅。小明、董颖和小芝都很相信咱, 咱不能坑人,叫街坊四邻戳脊梁骨。”
叶烦点头:“我明白。”
最近叶烦的五位正式员工都在学校, 办公室没人,叶烦吃过饭就去办公室, 跟往常一样忙到快十一点才去开门。
前几天整条街除了卖农副产品和手工作坊没别的, 今天叶烦从北到董颖店门口就看到不下五人卖鞋袜服饰。还有几人就在董颖店两边。
究其缘由, 叶烦的服饰叫路人驻足, 董颖店周围有了人气, 二道贩子们看到了商机。
叶烦好笑又好气也没开口抱怨, 他们这么不讲究总好过没钱了到街上抢到公交车上偷。不过什么都不干可不是叶烦。
翌日上午,魏建设找叶烦拿货,叶烦让他收拾收拾店面, 以后在店里卖。
魏建设一脸为难:“小明不是说你在那边卖吗?”
叶烦:“怕抢生意?咱俩价格一样,店里的服饰也一样, 别人会认为我们是一家。你生意好卖的多我也赚钱不是吗?
魏建设点头:“晚上叫小明哥帮我收拾收拾, 做几个衣架,搞两个试衣间就开门?”
“最近天气挺好, 尽快搬过去。”叶烦道。
魏建设听张小明说叶烦生意不错,以为叶烦希望他早点搞好到那边多赚点,所以中午就请张小明陪他去建材市场,选了很多东西请人家一车送过去。
晚上,魏建设和张小明俩人去店里收拾。
张小明的店就是魏建设帮他收拾的。俩人一回生二回熟,他又只有一间店面,所以每晚忙三四个小时,半个月就收拾利落。
魏建设和张小明的店都是上下两层,魏建设家不如他婶家住房宽敞,二楼可以住人,魏建设干脆搬去店里,对家人说他租了一间店面。
魏建设每天跟张小明一起卖东西,有时候还带别人,几个人在一个地方卖东西,哪怕很赚钱,在魏家看来一天赚的几个人分,魏建设手里没多少钱,所以没人怀疑他的房子是买的。
魏建设装修房子期间,叶烦碰到客人抱怨她经常不开门,她就说丈夫平时住单位,一家老老小小都需要她照看,她忙不过来。随后指着斜对面紧闭的房门,说那边是她邻居的店,他的货也是在南方拿的。
魏建设开业当天叶烦带几个女同志和男同志去杭城选阳历年和春节服饰。叶烦的老客户一看她又关门歇业抱怨几句,回头看到斜对面开门立刻过去。到里面上上下下看一圈,确定跟叶烦店里的服饰一样,客人脸上有了笑意,打趣道:“国家领导人都没你邻居忙。”
魏建设笑着说:“到南方拿货去了。”
老客户忙问:“什么时候去的?什么时候回来?”
魏建设:“昨晚。说不好什么时候回来,看情况吧。最快也得五六天。”
老客户潜意识认为叶烦的货来自羊城,算算羊城和首都的距离信以为真,决定下周末再来。
翌日,老客户到单位就忍不住告诉关系好的女同志叶烦店里又有新货。
这次张小明也去了。
路上不安全,批发的事交给几个女同志肯定不行。可是只有常光荣一个也不行,遇到扒火车的流氓他护不住几个女同志。叶烦起初打算把魏建设培养出来,可是一旦被魏建设的姐和嫂子发现他批发拿货肯定叫钱大妈出面命令魏建设带上她们。
叶烦不想自找麻烦,哪怕张小明不会打架,叶烦也决定带上他,好歹是个男性。两个男同志加四个女同志也算人多势众。
叶烦见着服装厂领导,领导就问叶烦前些天来了几个姓魏的是不是她邻居。叶烦直接回答不是,但是一个街道的。
领导毫不意外,无声地笑了笑就带叶烦看货。
叶烦这次批发五火车皮,年前不打算再去杭城。不过她还要去一趟羊城,很多人问张小明有没有磁带和随身听。
叶烦在家休息几天,她和常光荣以及于家村四个兄弟去羊城。
一人俩编织袋,请人送到车上。叶烦到车上放好货累得瘫在座位上。
常光荣抹一把汗就说:“以后不能这么背。”
叶烦点头:“过了年咱俩能拿出六七万就租火车皮拉一车皮。”
于小舅的大儿子不禁问:“一火车皮磁带?”
叶烦点头:“可惜我们现在没这么多本钱,所以只能自己背回去。”
于表弟小声问:“我姑呢?”
叶烦摇头:“没用过她的钱。”
常光荣闻言很诧异:“那你哪来那么多本钱?”
叶烦:“我爸的棺材本。”
“难怪呢。”常光荣见几个兄弟不明白,“叶姐的父亲比于姨有钱。”
叶烦点头,想说什么,忽然听到有人提到“办厂”,叶烦下意识把话咽回去,循声看去,三男两女,看起来像国营单位干部,每人手里都拿一张报纸,像是聊报纸上的内容。
叶烦最近出来两次,没空看报纸,怀疑上面又出新政策,就给常光荣使个眼色。
常光荣掏出兜里的烟,走到几人跟前停下,盯着报纸假装很感兴趣地问:“哥们看什么呢?”
坐在过道边的男同志被打扰很不高兴,一抬头迎面来一根烟,男同志不抽烟,见人家这么客气也不好意思生气,指着报纸上的内容解释现在私人也能办厂注册公司。
常光荣跟叶烦一样以为此事还得等一两年,闻言当真稀奇:“能不能给我看看?”
坐在男同志对面的男同志收下香烟就把自己浏览了一遍的报纸送给常光荣。常光荣立刻回卧铺车厢把报纸给叶烦。
叶烦看完沉默了。
常光荣问:“怎么了?”
“确实可以私人办厂,但是在经济特区滨城。”叶烦道。
常光荣问:“那我们怎么办?”
叶烦犹豫片刻:“现在不是允许个人办营业执照吗?先把营业执照办下来。我们去津市买两间店面注册个公司。津市和滨城都是经济特区,没理由滨城可以津市不可以。”
常光荣拿回报纸仔细看了看:“人家有港资啊。”
叶烦摇头:“应该跟港资没关系。这报纸上不是说了由工商总局授权。到了首都我带着材料过去问问。”
常光荣:“我陪你一起去?”
叶烦笑着摇头:“人家会觉着我俩过去吓唬他们。我一个人先问问。”
之前叶烦找人了解过营业执照,但是早两年就算办下来,工商部门也可以说收走就收走。这两年市场上的人多,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个体户,工商部门的同志挨家挨户收需要忙很久,叶烦感觉不会跟以前一样儿戏,就打算过了年办。
叶烦之前跟她爸说过一两年合规合法就包括这事。
既然要跑手续,叶烦就想着不如一次全跑下来,所以回到首都叶烦先带于家几个舅舅和张小明以及魏建设把营业执照办下来。
在家休息两天叶烦就去工商总局。
叶烦当天穿着大衣皮鞋,又自称自己京大毕业,工商部门同志一看她不似凡人,担心稍有怠慢被告黑状就耐心同她解释,首都目前不允许私人办厂。
叶烦问到隔壁津市呢。工商部门同志叫叶烦过去问问。
准备好买店面的钱,叶烦叫常光荣陪她走一趟。常光荣以防万一又带两个家世显赫在津市有关系的朋友。
滨城出现私人企业的事上了报纸,津市有关部门同志看到过。他们一听叶烦要在津市办公司,还是跟京大师生合作的项目,一群领导开会研究几天,又查查叶烦的资料和身份确定没问题,便允许叶烦在此办厂。
叶烦立刻拿下两家店面,店面地址就是公司地址。公司名是“繁荣”,常光荣希望他以后占股多的公司也带“荣”字,就叫叶烦换一个。
叶烦本以为常光荣不会有意见,闻言傻了,她没准备备用名。
办手续的同志说“繁花”吧。叶烦一时想不到更好的名字就听同志的。一九八五年元旦,“繁花实业有限公司”在津市成立。
各种手续都下来,叶烦把店门锁上就回首都。
火车上,常光荣想到他占三成:“我的三万块钱不值三成吧?”
叶烦点头:“再给我三万。一旦样品出来,我就把这个钱给学校,委托学校帮我们联系企业生产。”
陪常光荣走一趟的朋友问:“你的学校这么好?”
叶烦:“我们出钱出力出人,他们出人出关系,净利润平分。”
两位朋友惊呼:“五成?”
叶烦点头。
其中一个朋友急的舌头打结:“那那常子的三成是你们五成的三成?”
叶烦点头。
“那能有多少啊?”
叶烦:“生意好的话,他一年就能分六万。生意不好可能需要两三年。”
常光荣忍不住:“三年就能回本?”
叶烦诧异:“听你的意思,你以为几年回本?”
常光荣:“你说的那一行我连最基本的都听不懂,那么高深,我父亲也说电脑里头的东西高端,要我做好八年奋战的准备,我以为至少需要五年。”
叶烦摇了摇头:“用不了那么多久。你想想蘑菇蛋才几年。”
常光荣不知道蘑菇蛋几年,只知道“马兰开花二十一”。常光荣不好意思说实话:“听你这么说我就踏实了。对了,钱什么时候用?”
叶烦:“到首都就给我吧。来之前我去一次公司,看他们的气色好像要成。对了,到了首都咱们再补一个合同。我跟学校说五五分,给同学每人百分之四分红,这些都只是口头承诺。东西出来之前补了合同大家都踏实,也不至于临门一脚出现变故。”
常光荣对计算机这一行真一窍不通,就说都听叶烦的。
常光荣的两个朋友这几天住在同一个房间,想起来俩人就嘀咕,叶烦的公司悬,不如批发服饰磁带靠谱。
两人闻言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人问:“你着急把公司定下来就是因为成品快出来?”
叶烦要说巧了俩人也不信,索性点点头承认这点。
另一人感叹:“难怪常子说你不做没把握的事。叶姐,你有没有想过搞个贸易公司?”
叶烦:“贸易公司也要去津市啊。”
两人点头。
叶烦摇了摇头:“现在外商不多,搞个公司没多少生意。要是只在内地打转,有营业执照的个体户就能干。”
常光荣道:“他俩想跟你合作。”
叶烦:“那也没必要啊。回头想进货跟我一起就行。多个人路上也安全。”
俩人不禁问:“你帮我们进货?”
常光荣替叶烦说:“想得美!叶姐的意思她进什么你们进什么。”
叶烦点头:“跟我一样也行,不一样也行。如果你俩希望进价便宜点就把钱给我,我跟厂家说我一个人的。到了首都咱们再分。”
常光荣:“我和叶姐就是这样,下了火车我就把存折给她。她的几个朋友如果能拿出一大笔钱也可以像我这样。他们担心卖不出去砸手里,就等叶姐回来找叶姐拿货,卖不完还给叶姐。叶姐赚点辛苦费。”
常光荣的朋友们都知道他一直跟叶烦一起进货,一直以为叶烦帮他挑货,还说叶烦人怪好的。也是因为这点,他俩才乐意陪叶烦在津市呆十多天。
一个朋友问:“那常子的批发价岂不是比我们以为的低?”
常光荣:“有一次服装厂找叶姐拍服装广告登报纸,他们给我们的价格几乎没赚钱。”
两个朋友睁大眼睛,一副“竟然还有这种好事”的样子。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