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玧在这宫里见多了各种心思手段,哪里看不出,真正最想投笔从戎的人,是刘勤呢。
 不过因为宋书研和宋美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姐弟,两人更为亲近些,所以才引导了同样有此心思的宋书研,先与宋美人说了此事。
 无外乎是想通过宋美人的嘴,再来探方玧的态度。
 而今儿方玧这句话则是告诉他,方玧打心里要把他当做亲弟弟的,所以要他也对自己无所隐瞒。
 姐弟一心才行。
 “起来吧。”
 方玧亲自扶了他一把,目光锐利的直视他。
 “你应当知晓方家事,也知晓我的不易,你们一家是我的救命恩人,如同再生父母,所以我这个昭妃娘娘,便只有你这么一个弟弟,你当晓得我的苦心。”
 刘勤点头,他心里也清楚,虽然他对方玧有救命之恩,但如果没有昭妃义弟这么个名头,他也没有如今的得大儒教导的机会和富足的生活。
 同样,也难有坦荡的前程。
 救过当朝皇上,固然也会有荣华富贵的赏赐,可恩情总会被淡忘,你不能逼着天子永远记得你不是?
 但和方玧成了姐弟,那他才不会轻易被忘记。
 人总要有作用,才会被记得。
 原来刘勤就是太顾忌这个,所以不敢和方玧处处坦白,今儿这一回相见,也算是揭掉了两人间的隔阂。
 于是再度坐下后,刘勤便如实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如今大齐与上阳国开战,今年的春闱恩科必定是不会开了,战事不知何时才会结束,就算我等得起,阿姐也等不起,早一日入朝,便早一日站稳脚跟,不能入朝,军功也不差,这个道理,阿姐当比我更懂。”
 “可战场上刀剑无眼的,你什么功名都没有,一届白丁入军营,难道真要从冲锋陷阵的兵卒做起吗?”
 方玧反问,末了蹙眉。
 “我知晓你的长处在于出谋划策,可你总得能往主帅跟前去才行呐,即便是我,也难插手军营的事。”
 “阿姐不便插手,可有一人能帮这个忙。”刘勤沉声道。
第三百一十二章 究竟该怎么说
 “谁?”方玧蹙眉,想了想,又道,“皇上跟前我的确能说上几句话,但这于你于我,都不好。”
 刘勤想投笔从戎,有年轻人想报国的心思在,但更多还是想建功立业,干一番事业。
 如果走裴曜的路子,把他送进军营,那么从一开始,就显得功利化了。
 这不大好。
 野心勃勃的杨氏一门,就是个例子。
 但没想到刘勤却摇了摇头,说出了叫人意外的一句话。
 “是秦国公府夫人。”
 “霍夫人?”
 方玧略感意外。
 虽说上回借着除夕宫宴,是和秦国公府夫人韩氏搭上了几句话,但俩人的关系也不至于熟识道这种地步,能让她出手帮忙吧。
 见方玧疑惑,刘勤便解释起来。
 “想必阿姐知道,首战虽未败,但霍明义将军失了一条左臂,情况其实要更严重些,霍明义将军身负重伤,恐怕...凶多吉少了,为稳军心,秦国公的折子上才避重就轻,只说了断臂。”
 “竟有这样的事,可是秦国公夫人告诉你的?”方玧蹙眉。
 刘勤点头,“大约是收到了密信家书,秦国公夫人亲自找到了我,希望能通过我,向阿姐传话,求阿姐可怜她一片慈母之心,想让阿姐在皇上面前说上几句话,能让她去边疆军营照料。”
 如今这关头,霍明义刚拿下首战,他一定是不可能回京养伤的。
 赢将一走,怕乱军心。
 秦国公夫人想去这一趟,大概是想见次子最后一面。
 方玧此刻也明白刘勤的意思了。
 她去裴曜面前说话,让秦国公夫人能去边疆,而刘勤自己呢,则是默默投军,不对外声张。
 等进了军营后,自有人照应,就不必多周折辛苦,就能在军营中说的上话。
 这的确是一条捷径了。
 “也罢,我去皇上面前试试吧,不一定能成,倘若不成,你可要想好究竟怎么做。”
 思忖片刻,方玧点头应下。
 刘勤虽然年轻,打的确是有本事的人,即便是带着功利目的去的边疆,但功利之下还是有一个爱国爱民的心。
 筹谋这些,方玧不觉得可耻。
 毕竟入朝为官的,又有几个不为名留青史,建功立业而来呢。
 只要完成自己的报复之时,切切实实也为国为民做事,便就是好官了。
 最后,刘家人在宫里待了半个时辰就走了。
 有外男在,不宜久留。
 回了玉璋宫,方玧也琢磨起这件事究竟该怎么说。
 “钟粹宫的人当真是讨厌的很!”雁微的声音从外头传进来,“总是这里打探,那里追问的,一个个像狗撵着肉骨头似的!”
 说着,门口见了雁微的身影,就瞧她满脸的恼意。
 青容正给方玧揉肩呢,瞧见她这样便笑。
 “让你去给娘娘倒茶水,怎么还窝了一肚子火气回来,怎么,你把茶房的热炭吃了?”
 “呸呸呸,你只管笑话我!”
 雁微也气笑了,将热递给方玧,才撇嘴道。
 “娘娘不知道,刚才奴婢去茶房,就见门口有人嘴碎说话,打眼一瞧,有一个不是咱们宫里头的,使人过去问,才发现是钟粹宫的扫洒太监,正和咱们守门的嬷嬷说嘴呢,便是问了今儿刘家入宫的事,您说说,她们这不是惹人嫌么!”
 听着雁微一袭话,方玧也只笑了笑。
 “杨妃的性子你还不知道,操着不该操的心,恨不得整个后宫都是她的,偏偏在自己的亲儿子身上不花心思。”
 “可不是么,奴婢前几日远远瞧见过三皇子一回,瘦瘦小小的,没什么精神的样子,奴婢瞧着都觉得可怜。”雁微叹气,摇了摇头。
 方玧抿了口茶,“将心比心,可杨氏的慈母之心还不及皇上的慈父之心。”
 说到这里,方玧端茶的手微微一顿,心里大概想到了,该如何去裴曜面前说这桩事。
 次日上午,方玧估么着裴曜得空了,便带着人往景乾宫去了。
 “皇上。”
 “免礼,过来吧。”
 书案后,裴曜抬起头对她招了招手。
 方玧乖顺的走过去,“皇上近日繁忙,臣妾都不敢来打搅,好不容易瞧着得了些空,便赶紧做了些汤食来,皇上清减不少,得补补才是。”
 边说,边招手示意青容上前。
 从食盒里取出一盅鸽子汤,亲手盛了一碗递过去。
 裴曜自然是接过。
 尝了一口后,便疑惑。
 “这似乎不是你宫中厨子的手艺。”
 “是不是味道差了?”方玧尴尬的抿唇,“这是臣妾亲手做的,本以为有人指点着,应当差不多呢。”
 看着她面露窘迫的样子,裴曜反而觉得可爱。
 说实话,味道的确差了一点儿,但也算不错了,更重要是胜在一个真实。
 这些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嫔妃们,忽然就能下厨做汤羹,做的还比御厨更好,说实话,假的很。
 所以裴曜不大喜欢嫔妃们送吃食。
 今儿这一盅鸽子汤,切切实实是方玧亲手做的,不算太鲜美,他反倒更喜欢。
 于是便笑着安抚,“好喝,朕只是奇怪味道不同罢了,坐吧,日后这些事让下人做就是,你身子弱,当心被烟火熏着了。”
 “也就是皇上不嫌弃了。”方玧柳眉浅弯,眸中显出笑意,“哦对,四皇子也不嫌弃,臣妾这些时日也学着给他做了些吃的,他倒是给面子。”
 “哪有儿子嫌娘的,你做的,自然是极好。”裴曜温和道。
 方玧抿唇,“臣妾也是担心他身子弱,总想着多为他做一些,再做一些,皇上也是,不爱惜身子,清瘦了这么多,臣妾日日挂心两个人,一颗心掰碎了用。”
 听着这埋怨,裴曜只觉得心里暖意融融。
 “朕也挂心你们母子,你体弱,四皇子亦是,近日春寒料峭,可都还好?”
 “都好。”方玧温柔点头,末了叹气,“今儿来时看着四皇子健健康康的,倒是想起除夕宫宴时,臣妾出去醒酒,偶然与秦国公夫人相遇的事,真叫人唏嘘。”
 裴曜抬眸,“何事?”
 “臣妾说羡慕秦国公夫人膝下三子,个个身体康健,盼着四皇子也能养好身体,她却说,她羡慕臣妾能母子日日相守,哪怕孩子体弱些,她这做母亲的,时时能在身旁照顾,不像如今,远隔千里,冷暖不知。”
 方玧面露回忆之色,美眸中浮现出怜惜和不忍。
 “臣妾虽为战局高兴,但听闻霍明义将军断了左臂,同为人母,也更心疼秦国公夫人,恐怕她如今正为儿子重伤而不能在侧照顾,垂泪伤心吧。”
 由己及人。
 裴曜是个心疼孩子的父亲,膝下又有三皇子和四皇子两个生下来就体弱的儿子,自然更有慈父之心。
 这会子见方玧面露同情怜惜,心中也微有触动。
 更想到了别的。
 喝罢了汤,便低声道。
 “你倒是提醒了朕,朕只顾着嘉奖边疆将士,却忘了安顿军心,照顾好将士们的家人也不失为极好的法子。”
 “所谓保家卫国,将士们戍守边疆,舍小家为大家,说到底,也是为了守护自己的亲人,皇上照顾安顿好将士们的家人,他们没了后顾之忧,必定更加勇猛。”
 方玧赞同的点了点头,不过跟着面上又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来。
 裴曜瞧她似乎心里有想法,便问了。
 “怎么,是觉得哪儿有什么不妥?”
 从前在东宫的时候,扳倒方家的筹划上面,方玧做过不少事,偶尔问起朝政,也都能说出不错的见解,所以裴曜如今倒是乐意听听她的意见。
 后宫女子和前朝大臣所站的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说不得就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获得呢。
 方玧摇头,“皇上的法子自然没有不妥,只是臣妾想着,北疆的将士们,其实不少都是外地参军而去的,多年不见家人的大有人在,他们定然是很想见亲人一面的。”
 她这么说,裴曜便颔首。
 “这自然是了,朕也能理解,不过北疆路远,安排他们的家人探亲,也难,只能等得这场大战过了,班师回朝,便也可见见家人。”
 “臣妾倒是想到个法子,或许更能让边疆将士们知道皇上爱兵如子,心疼将士们的心意。”
 这时候方玧柔声开口。
 “你说。”裴曜示意她继续。
 而后便听得方玧温和道,“让所有将士的亲人能去军营探亲自然是不方便的,不过皇上能派人做代表去呀,臣妾以为,秦国公夫人就不失为一个好人选。”
 边说出这个话,方玧边悄悄打量着裴曜的神色。
 见他没有发对之意,还认真听着,便才又继续。
 “秦国公夫人本就出自将门,原本她自己也是在北疆待了多年的,与军中将士们熟识,她这一去,不仅代表的是探亲的人,从京都去,更是代表皇上慰问将士们的心意。”
 “且霍明义将军断臂受伤,现在秦国公夫人必定百般忧心,想去照顾探望,皇上此刻让她去北疆,也是施恩,秦国公府上下,定然更加感念皇上,愈发忠勇。”
 说到这里,话锋一转,又补充。
 “秦国公府如今还有孙辈的几位小公子和姑娘呢,俗话说隔辈亲,秦国公夫人惦念夫君儿子,更放不下孙子孙女,这一去,皇上也不怕她不肯回来,着人在京中照顾这些孩子,便又是一份圣恩了。”
 一番话说完,裴曜看向她的眼神明显多了点意外和欣赏。
 这神色,叫方玧心里也松了口气。
 她是有把握叫裴曜肯听她说,但没有把握说了能奏效呀。
 现如今看,像是能成。
 于是便适时的面露浅浅羞意,“皇上这样看臣妾做什么,臣妾便是说错了话,也不许皇上笑话的!”
 “过来。”裴曜伸手。
 方玧顺从的起身,缓步过去,将自己的手放在了他的掌心。
 而后便被拉着靠到了他的身边。
 “你总是能叫朕惊喜。”裴曜轻握住女子柔荑,面露笑意,“女子心细,果然是能想到男人们想不到的细节,但这后宫之中,也唯有你这般心细了。”
 倒不是说别的嫔妃都粗枝大叶。
 但其他嫔妃的心细都用在如何争宠这些事上了。
 就是没想想,裴曜身为太子,一路又成帝王,即便历程艰难,可饮食起居上,打小就极精细,身边伺候的奴才们,能不比没伺候过人的嫔妃们想的周到?
 裴曜这种不缺吃穿的人,最需要的还是情绪价值。
 而方玧便是无形之中做到了这一点。
 玉璋宫的松弛舒缓的环境,能让裴曜觉得院里朝堂喧嚣,能得片刻安宁纯净,所以他爱去。
 而方玧平时擅于体察裴曜的心情,并且表现的忧他所忧,喜他所喜,并擅于从源头上给出准确的解决意见。
 提供如此切实的帮助,便是锦上添花。
 又美又聪明温柔,还处处能解你所困的女子,怎么能不喜欢呢?
 从玉璋宫离开的时候,青容的手上便又多了几个盒子。
 是裴曜赏赐的首饰。
 这不,不到两个月就要出孝期了,裴曜说这些新头面,出了孝期佩戴,给宫里添添颜色。
 反正就是随意寻个借口,便要给就是了。
 后宫里不少人又是咬碎了银牙。
 但方玧可不管旁人,回了玉璋宫,便让青容暗中给外头的刘勤传了封信。
 事情应当这就算是办成了,刘勤这边该准备的,也得自己准备起来了。
 椒房殿。
 皇后听着敏思的汇报,将手里的茶盏放到了一旁。
 “如今瞧着倒是没什么问题,昭妃究竟得皇上宠爱,这种时候,又有几个往前头去,皇上会见,还会留着说这么久的话呢。”
 “可不是。”敏思点头,“钟粹宫那边,指不定怎么气呢,她自己不出面,总使唤旁人去,可惜谢美人却不顶用。”
 这是笑话之前谢美人拦圣驾,却没捞着好的事儿。
 皇后笑了笑,眸中是讥讽之意。
 “虽说同在妃位,可如今昭妃恩宠不减不说,反倒愈风光,恐怕出了孝期,杨妃更要着急。”
 妃位上头还有贵妃呢。
 “哼,凭她怎么算计的,连昭妃都挣不过,还想往娘娘跟前来寻不快,也配!”
 旁边的添墨嗤笑了一句。
 皇后没说话,只是抬手轻抚小腹,心里也琢磨着自己的事。
 出了孝期,她也得好好用心,趁早怀上一个。
 做太子妃的时候,与裴曜一道夫妻齐心对外,裴曜或许不介意她无子嗣,甚至怜惜她是被人所害,才导致至今再无身孕。
 可现在裴曜登基了,没有了共同的敌人之后,她也害怕时日长了,裴曜会忘了过去种种,嫌弃她无所出啊。
 而与皇后一样,迫切想要再生个孩子的,自然就是杨妃了。
 这不,听闻方玧去了景乾宫,又得了赏赐,杨妃也是坐不住。
 喝过调养身子的药后,想了想又想,还是派人去太医院请了位太医过来诊脉。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胜
 “太医,本宫的身子究竟如何了,当初本宫生三皇子时,是不慎早产,究竟伤了身子,如今想要再有生育,可还能有?”
 收回手,杨妃蹙着眉头询问。
 太医拱手,“娘娘放心,微臣观娘娘气血不错,可见娘娘的身体调养的很好,怀上龙裔,只待时日便可。”
 听了这番话,杨妃的面色便松缓不少。
 “司琪,好生送大人出去吧,辛苦大人来一趟,记得给大人拿些茶钱。”
 “是。”
 司琪点点头,恭敬的给太医手里塞了荷包,就把人送出去了。
 等回来后,便笑着道,“娘娘如今可放心了吧,等国丧一过去,娘娘承宠,必定能再怀上一个健健康康的小皇子。”
 “但愿会早些。”杨妃抬眸,面上闪烁着野心,“最好生在皇后前头。”
 当然,还有一句话她没说。
 是最好,皇后不生。
 于杨妃的心里头,大皇子的生母谨嫔,不得宠又家世低,如今看着大皇子也不是个很聪明的孩子,日日巴结着二公主一起玩,瞧着就没出息。
 三皇子是自己生的,病弱不堪大用,只当没生。
 四皇子么,更是病秧子,昭妃也不能再有孕。
 只要她生下一个健健康的孩子,宫里又没有嫡子,长子不堪用,那她的孩子就是最有竞争力的。
 司琪自然看得出杨妃的心思,此刻也是嘴甜。
 “奴婢祝娘娘早日达成所愿!”
 杨妃唇边含笑,没再言语。
 玉璋宫。
 元和小步进殿,“娘娘,钟粹宫那边请太医了。”
 “哦?”方玧转头,“给谁请的?”
 “说是杨妃娘娘身体不适。”元和答道。
 方玧敛眸,“太医可说什么没有?”
 “未曾。”元和摇了摇头,补充,“都没见钟粹宫的人去抓药,想来是无碍。”
 听他这么说了,旁边的青容便低声道。
 “十有九还是为着她那肚子,国丧将尽,她怕是急的很。”
 “膳房那边,梁喜安做的尽心细致,应当无碍。”
 雁微轻声接了话茬。
 方玧敛眸,吩咐元和,“继续盯着些吧,有什么异动就来告诉我,还有,告诉曾太医,让他留意着些今儿给杨妃诊脉的那位太医。”
 “娘娘放心,奴才这就去。”元和行礼,快步退下。
 等他走后,青容才又开口。
 “按理,曾太医说那药量不会被人察觉,应当不会有问题的,何况已经叫她吃了这么久了,就算停药,三五年内应该也无法生育呢。”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方玧垂眸,“有什么风吹草动,我们也好早做应对。”
 青容和雁微相视一眼,点了点头。
 隔日,前朝便有了新动向。
 皇上体恤将士,下令百姓家中有在北境参军的人,今年的赋税减半。
 另外又允准了秦国公夫人前往北境军中,代表所有将士们的亲人慰问探望。
 秦国公夫人也是聪明的。
 当即出来谢恩,感激涕零的四处与人说皇上仁慈,体恤属下,更体谅她的爱子之心,以及天下从军男儿家人的牵挂之心。
 并且放了话出去,明日她出发北上,这一路上有参军者家属想要给军中人带书信东西的,可以送到车队来,由她带去北境并转交。
 一时间,君臣一心,又是佳话。
 而在这热潮之下,刘勤和宋美人的弟弟宋书研,二人早已悄悄更名换姓,应招参军,北上了去了。
 为掩人耳目,刘勤更名为陈勤,随母姓,宋书研也换了名字,改为宋岩,两人以表兄弟相称。
 当然,这些是早就暗里告知了秦国公夫人的。
 这一回是秦国公夫人承了方玧的人情了。
 毕竟以她的身份,直接去裴曜面前请求去北境,少不得让人猜忌诟病,说她有异心,秦国公府有异心。
 这就相当于人质蹦出来说,放我走吧。
 难能容易走?
 当然,现如今是能走了,秦国公夫人对方玧也是心存感激的。
 不知是不是秦国公夫人的北上探望起了作用,半个月后,也就是秦国公夫人抵达北境军营不久,便传来了好消息。
 继首战打平,以及多场小战役不分上下后,霍家军在三月底,大胜一场。
 赢下这场战役的是霍家的三公子,今年十八岁的霍明煊。
 这一胜,可谓是叫军中士气前所未有的高涨。
 英雄出少年,天降英才,青出于蓝之类的词汇,四处可闻,都是来夸赞这个少年将军的。
 就连后宫之中,一向端庄严肃的皇后,都在早请安时,笑着说起了这件事,赞秦国公虎父无犬子。
 方玧等嫔妃自然也都附和了几句。
 但方玧心里如今更牵挂的,还是刘勤的安危。
 这一去千万里,他搏的是自己的前程,换得也是方玧想要的筹码呢。
 殊不知此时的北境军营中,得胜归来的霍明煊,正拉着刘勤喝酒呢。
 这回的大胜,刘勤也在中间出了个小小主意,不算很起眼,但也管用了。
 加上他是秦国公夫人引荐,所以霍明煊这几日也与他混熟起来。
 “哎,我问你,你和我说实话,你真有个漂亮姐姐?”
 霍明煊吊儿郎当的将胳膊搭在刘勤的肩膀上,低声询问。
 这一问,叫刘勤一激灵,他可是身份保密着呢,秦国公夫人虽然引荐了他入大帅营帐,但也保密没有说出他的身份。
 现如今整个营地知晓他真实身份的只有秦国公夫人,秦国公还有宋书研三个人。
 “谁告诉小将军的?”刘勤笑着回问,面上也做玩笑状。
 霍明煊挑眉,拿着酒壶指了指不远处已经喝的人仰马翻的宋书研。
 “宋岩说的,他说你姐姐长得比他姐姐还美,天仙儿似的,我瞧那小子皮囊就不错,你么...”
 要论样貌,刘勤还真不能和这群人比,他就是个中人之姿,胜在读书多年,气质出众罢了。
 但年轻人总是什么都想挣一下嘛。
 所以这时候刘勤也不客气的用胳膊肘怼了一下霍明煊的胸口。
 “人不可貌相,我长得不好,就不能有样貌好的姐姐了?我阿姐是美,跟宋岩说的一样,天仙儿!”
 说罢,刘勤便撂下他,往宋书研那边去了。
 真怕那小子喝多了,把老底儿都给全抖出来。
 但霍明煊却还嬉皮笑脸的从后头跟上来,继续搭上刘勤的肩膀。
 “哎哎哎,你今年十七八,那你阿姐多大,如今国丧,不可议亲,你阿姐嫁人没有?要是没有,你看我...唔唔唔...”
 霍明煊话还没说完呢,就被刘勤反手捂了嘴。
 乖乖,我阿姐你也敢想,要不要脑袋了!
 当然了,这话刘勤没说出来,只是无奈的眼神制止,并道了句。
 “小将军慎言!”
 “好好好,我不说就是了。”霍明煊拿下他的手,耸了耸肩,“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爱生气,我开个玩笑嘛!”
 边疆得胜,朝中也氛围也轻松不少。
 三月底这一场大胜后,京城内,裴曜也有心思安排出服的事情了。
 四月初三。
 去岁这一天,是宫里为承景帝敲响丧钟的日子。
 而今年这一天,裴曜已经身着龙袍,与皇后并肩,领着后宫嫔妃及宗室皇亲,祭拜先帝。
 出服即是国丧结束,宫里头掀了白帘,撤换摆件,添补颜色,一时间也去掉了不少沉闷。
 而国丧的结束,也就意味着裴曜能留宿后宫了。
 忙完礼数的第五天,裴曜便抽空去了一趟皇后宫里。
 这是没得挣的,皇后是中宫嫡妻,自然她是第一位的。
 而剩下的嫔妃们,自然是翘首以盼,等着先一步承宠了。
 不过去了一回椒房殿后,裴曜又忙了起来,一连七八天都没有再进后宫。
 前朝还打着仗呢,自然是事多。
 方玧倒是不怎么着急,顺其自然吧,该来总会来的。
 她如今正和孩子们玩儿呢。
 这一日,就给二公主和四皇子换上了她亲手做的鲜亮衣裳。
 二公主的是一条石榴红小袄裙,上头用金线描边,绣了迎春花,缀了珍珠,可爱又喜庆。
 四皇子的是一身宝蓝色圆领长褂,以银线穿宝石珠子,绣了如意云纹与白鹤,也是祥瑞的意思。
 小家伙还不会走路,如今即将满周岁,倒是爬的快。
 穿上了新衣裳便撅着腚,乐的在毯子上打滚。
 茸茸瞧着两个小的都有,也跑到方玧跟前,用爪子扒拉。
 “哟,把你给忘记了!”方玧笑起来。
 想了想,从框子里翻出一条丝巾来,给小狐狸系在了脖子上。
 “衣裳还是你自个儿的好,就添条丝巾吧。”
 茸茸叫了两声,满意的跑开了,去同小主子玩儿。
 青容捂唇轻笑,“难怪说狐狸精狐狸精的,茸茸还没成精呢,叫那两声就妖里妖气的!”
 “它哪里没成精,精得很呢!”雁微在旁边反驳,“你可不知,它都快把自己当人了。”
 可不是么,从小被捡回来就挨着人长大,那可真是人类的东西都好奇的紧。
 方玧挑眉,“咱们茸茸瞧着可爱,却是个男孩子呢,可不许说妖里妖气的话,人家听去要伤心了!”
 听他这么说,青容和雁微两个也跟着笑起来,一时也热闹。
 正是这会子,门外传来了裴曜的声音。
 “有什么高兴事,叫你们主仆笑的这么开心,叫朕也听上一耳朵。”
 闻声,青容赶忙扶着方玧起身去迎接。
 走到门口,人也已经进来了。
 方玧敛眉欠身,“臣妾参见皇上。”
 “免礼。”裴曜摆手,心情也不错的样子,“做什么呢?”
 “喏,哄那两个小的。”
 方玧侧身,朝着内室抬了抬下颚。
 里头地上照旧是铺了厚毯子,二公主同四皇子,还有一只红毛狐狸,正滚在一处呢。
 也就是玉璋宫了,别处可看不见这样的情形。
 不管是大皇子小时候,还是如今的三皇子,那都是规规矩矩的,由乳母抱着,或就脱了鞋子在小榻上玩。
 哪有二公主和四皇子这么自在。
 这么弄,还是方玧说榻上小,离地面又高,孩子玩的张不开手脚不说,还容易掉下来摔着,倒不如铺了毯子,叫在地上折腾去。
 也容易看护些。
 如今瞧着倒还真是。
 至少孩子们是真喜欢。
 而看着孩子们的笑脸,裴曜心里也舒畅。
 “慢慢,过来。”裴曜走到毯子边招手。
 听到被呼唤,二公主转头一瞧,便噔噔噔跑了过来,张开小手,甜甜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