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她不想做德妃by素小离
素小离  发于:2024年07月01日

关灯
护眼

康熙笑道:“再说了,我朝先辈,常言老人牙齿脱落,于子孙有益。此正您福泽绵长的吉兆。”
太后闻言,笑道:“你这话说得,哪个老人听了不心生欢喜。”
见太后不像刚刚那么耿耿于怀。
康熙心中松了一口气,笑着,侍奉太后下去歇息。
葬礼中,刑部题内阁学士兼管光禄寺卿事马良,因淑惠妃灵前供设祭品之事不敬慎办理,而被革职。
最后康熙罚他上枷标明罪状,示众两个月,并且鞭一百。
工部尚书满笃与侍郎马进泰,因其所在的衙门在备办灵床等物之事,不加详慎、殊属不合,而各降二级调用。
内务府总管赫奕,和总管事马齐,因在陈设祭器祭品时,没有遂一详阅而被降一级和罚俸一年。
这几人中,富察.马齐在第一次废太子时,就举荐了胤禩。
而其他几人,马良、满笃、马进泰、赫舍里.赫意,私下与胤禩多有来往,是与胤禩交好中大臣的一员。
这等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而康熙却选择了重罚。
一时间,百官闹不清楚,这到底是康熙在敲打他们,还是真的因为他们办事不力,又或是因为他确实喜怒无常。
因为不论怎么看,好像哪种都说的过去。
朝中上下,越发谨慎。
胤祯在胤禩几人的劝告下,也逐渐进宫向乌玛禄请安,偶有闲聊几句。
只是,两母子的关系再回不到从前。
乌玛禄也并不打算补救。
在淑惠太妃的葬礼中,乌玛禄也依例出席。
众人对这淑惠太妃其实并没有太多往来,但毕竟是葬礼,每人脸上还是有所哀色。
等一切结束,她走出屋门。
紫禁城中,下了厚厚一层雪。
年年大雪,年年都好似要埋了这座紫禁城一样。
乌玛禄伸出手,雪花落在她的掌心,很快融化成水。
尹双儿静静陪在乌玛禄身边。
乌玛禄仰首看了会儿天,头顶突兀被纸伞遮盖,雪花落不到她身上。
她茫茫然的回头。
康熙站在她身旁:“回吧。”
他嘀咕道:“你身边的宫人太不知事,下这样的雪,都不知为你撑一把伞。”
乌玛禄张口想要说,是她让他们不要撑的,她想要看天,看雪,在雪中漫步。
最后,她只是轻轻的叹息一声,说道:“多谢。”
“我送你回去。”
“好。”
行至半路,康熙道:“此生同淋雪,也算共白头。”
乌玛禄抬头看向他,静静的笑着,然后说:“我与你,本就已白头。”
康熙有些恍惚:“是啊……”
他与她,早就有了白发,本就算得上白头偕老。
他不再说话。
乌玛禄也许该问一句,他想要的白头,到底是和谁,才如此念念不忘。
但她什么都没有问。
两人并行。
雪地脚印蜿蜒。
康熙把她送回去后,才回乾清宫。
无人知晓,他在雪中这一路,想的到底是,他与她,总算白头偕老。还是在想当年与他同淋雪的二人。
春秋已逝,好景不常,人心总是,蛇吞象。
十一月二十八日,石答应生皇二十三子。
康熙进为常在。
年末,静姝和十四福晋进来请安,顺带送进宫不少东西。
乌玛禄也回了不少东西。
末了,乌玛禄让尹双儿将康熙早些年赏的两件半新不旧的斗篷取来,一人分了件。
那掐金线的斗篷,可是上好的皮毛。
几人说了会儿话,静姝笑道:“等过几日除夕宴,我带着孩子们再好好的拜见您。”
乌玛禄笑道:“行,我就不留你们了。”
过得几日,喜宝才入宫,奉上了些金银首饰。
乌玛禄又给了她一副点翠的妆面。
喜宝笑道:“我就知道德妈妈对我最好。”
她哼道:“四嫂的斗篷,我才不羡慕呢。”
乌玛禄好笑的看着她:“我就知道你要称亏,这不给你备着了吗。”
乌玛禄虽回的东西不一样,但价却是一样的。
免得各个都觉着她偏心。
除夕宴当天,宫中好好的热闹了一番。
乌拉那拉静姝和十四福晋以及喜宝带着孩子,俱围在乌玛禄身边。
好不热闹。
孩子们在一旁聚着做游戏,大人们围一起说说闹闹。
儿女成群,子孙满堂。
几人说着话,倒也算亲昵。
乌玛禄神情柔和的看着这一幕。
屋外大雪,满兆丰年。
公元1714年,康熙五十三年。
再废太子之后,东宫位虚,诸臣以为不妥,屡有向康熙谏言早立太子。
不止有请复立废太子胤礽者,也有请立八贝勒胤禩的。
但康熙俱不置可否,留中不发。
无人知道这位帝王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整个朝堂如一触即炸的火药桶,而里间人茫然不觉,还在往里面疯狂添油。
胤禩越发礼贤下士,胤禟、胤?为其造势,胤祯亦在中间相助。
酒席宴会,谈笑风生。
日复一日,越来越多的大臣和胤禩相交,成了众人眼中八爷党的一员。
众人在这纸醉金迷,醉生梦死间,浑然忘了,一切烈火烹花,终究只是虚妄。
那蜃气幻化出的亭台楼阁,崩塌那一日,只会快到让人猝不及防。
胤禛如今只想着独善其身,他早已不和胤禩他们来往,即便和胤祺、胤佑,也常常不见面。
他偶尔只和胤祥相聚。
胤祥没有爵位,也无什么人和他来往。
胤禛自可放心的和他来往——胤禛从前暗中责怪自己皇父不给十三爵位,如今倒觉出两分好了。
胤祥虽因腿疾而不能外出,却不是个自甘堕落的人,他在家中常翻书。
胤禛每每办妥一件政事,和胤祥说完后,胤祥会多加考虑,若是他会怎么做。
探讨时,胤祥所言常令胤禛茅塞顿开。
胤禛叹道:“你比我聪明,手段比我软。倒有些和老八相像了。”
胤禛早觉得自己做得不好:“我做起事来,总是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常让他们对我多有怨言。”
胤祥却笑着安慰道:“四哥本性如此。”
他吟道:“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若有一点改了,那便不是四哥了。”
他笑道:“如我这样的人,也是因为四哥有那样的品行,所以四哥才没有像别人那样,因为外物或亲近或疏远我。而是始终待我如一。”
胤祥说到这里,鼻子有些酸。
他不擅长理财经商,家中又无亲族帮衬,倒时不时的有人来他府上谈些银钱。
这些年来,皇父允他年年向内务府支取银钱,以作开支。
如今只有废太子、十二贝子胤祹以及他,还在从内务府支取银钱。
有的时候,他难免会觉得脸上挂不住,可他也没有法子。只能厚着脸皮,年复一年的在内务府支取银钱。
即便如此,依旧入不敷出。
也多亏了四哥平日里帮衬,才勉强把日子过下去。
这世上,不会再有人像四哥一样待他了。
他心知肚明。
所以,他时常想要做点什么,来回报四哥对他的好。
他听完京中局势道:“咱们如今越不能急,随八哥他们怎么样。”
胤祥神色里带了几分冷:“难道他们几个看不出,他们正在走废太子的老路吗?”
“也许看出来了。”胤禛喝了口茶,“不过也许,他们也存了和废太子一样的心思,想要以势压人,让皇父不得不从。”
胤禛平静道:“远有吕后借商山四皓,逼汉高祖刘邦不得改立他人为太子;近有前明的国本之争,明光宗朱常洛借着文官之势,逼万历帝不得改立福王。”
胤祥沉默了一会儿问道:“如果皇父是那样的人,就不会两废太子了。”
“但皇父已经复立过一次太子。”胤禛嚼着花生,嗤笑道,“所以,他们才敢去赌。”
胤祥叹了一口气。
他看着屋外。
也不知这些事,什么时候是个头。
这日,胤禛办完事见过康熙出来,回府途中正好遇上胤祺。
胤祺近来没怎么和他联系,但还是关心他的,于是约着在附近茶楼喝几杯。
待左右无人后,胤祺问道:“你弟弟最近的事,你不知道?”
“我知道。”
“你就不劝劝你弟?他们这是在玩火自焚。”
胤禛沉默了会儿,回道:“他那么大个人了,自己做出的选择,该自己承担后果。”
“你额娘不说你?”
“不说。”胤禛道,“我额娘说随他去,反正最后也不过是被圈禁。”
他额娘并不想让他为十四弟搭上一生。
那天他回去后,想了半宿,觉得额娘说得颇对,他和胤祯终是自过自的日子,谁都不该担谁都一生。
自打那以后,他就不大干涉胤祯的事了。
“你额娘倒是想得开。”胤祺有些羡慕。
胤禛看向胤祺,举杯敬他:“我额娘说过一句话,我送给你。她说,一个人只要能够承担自己选择带来的最差的结果,那他就无所畏惧。”
胤祺喝了口茶,叹气道:“我额娘要是像你额娘的一样就好了。”
他倒苦水道:“每次见她,她都让我帮九弟。我让她劝九弟,不要帮老八做这些事情,以免惹祸上身。她不听,反过来骂我不知好歹,没有兄弟情分。”
他头疼道:“我是真不知道该怎么弄这事儿。去了,总是这些话。不去又不行。”
胤禛摆手:“各有各的恼处,我额娘极为宽厚明事理,相处起来,却总不太像母子。”
他与他额娘,客气生疏有余,温情不足。
他们不是母子,而是师生。
大抵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两人头疼。
处理政事,他们是一把好手,但论到处理和自己额娘的关系,就有些为难他们了。

两人同时叹气,举杯对饮。
京中局势一日焦躁过一日,几乎所有在局人都感觉到了,那种不明原因的焦躁,却又说不出来。
此时,山雨欲来风满楼。
康熙日复一日的冷漠的看着胤禩结朋营党,他什么都没做。
他在等一个合适的,叫人挑不出错的时机再出手。
十一月,胤祉等人编书完成,向康熙奏陈。
康熙命其继续编书,让他将律吕、历法、算法三者合为一书。
后命名为《律历渊源》。
他要让胤祉腾不出手来掺和这些事。
别以为他不知道,胤祉因为编书一事,不少文官附庸在其身侧。
附庸就附庸,别来打储君之位的主意。
胤祉领命去办。
此后,胤祉一直在做编书之事。
他本就是性子孤僻之人,又喜爱读书。如今这些事儿,正合他的心意,让他不至于逃出了是非圈。
胤祉内心松了一口气。
很快,康熙等的那个合适的时机就到了。
同月,康熙前往热河巡视,携众皇子同行,点了八贝勒胤禩随行。
途中经由密云县、花峪沟等地。
康熙有时会抛下巡幸队伍,自己先行到他处察看。
此举,康熙惯有之。
当年南巡,康熙不止一次的做过此事,那时还抛下了随行的太后,自己察看河堤工程。等察看完了,再于某地相聚。
众人并不觉有异。
期间快至十一月二十日,胤禩再不离开,便赶不上良妃忌日。
要知,这可是他额娘去世三周年祭日。
可若要回,康熙还未回来。他未能禀明,不告而别,也为不孝。
要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没有循守后辈的职责,是最大的不孝。
这事儿,怎么做,都横竖不对。
他不去,便是不孝之子;他去了,对皇父难以交代。
胤禩在营帐中,心如火烤。
他暗恼自己不曾顾虑周全,竟不曾想到此事,以至于现在左右为难。
他当时想的是,快到忌日,再向皇父辞行,既尽了对皇父的孝心,也顾全了额娘。
哪知落得个如今的结局。
几番犹豫过后,胤禩派身边亲信太监去往康熙身边传信。
他回京途中,又写信给胤禟,让胤禟准备两只海东青,到时送于皇父,以作赔罪。
良妃陵墓前,胤禩拜祭,他用帕子为墓碑擦去尘埃。
左右早已摒退。
他轻声道:“额娘,我一定要坐上那个位置,让您荣宠。”
“皇父可以,那我也可以。”
他不再是少不更事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皇父当年也面临和自己一样的困境。
可是,皇父能够成为千古一帝,为什么他不可以?
他的野心和欲望,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时,便逐渐野蛮生长;在太子第二次被废时,达到顶峰。
都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可他读过书,又不是蠢货。
那群蠢物说什么立嫡立长,可翻开史书瞧瞧,数百个皇帝,有几个为嫡为长的。
瞧瞧神武门之变,靖难之役。
无非成王败寇。
庶出?什么庶出?
他成了皇帝,他的额娘便会被抬为皇后,他就是中宫嫡出。
只要他赢了,他的话就是金科玉律。
这天底下,没有比这更硬的道理了。
他神情温和道:“额娘,你等着我。”
他回京后,见了胤禟花了大价钱令人准备好的海东青,派人快马加鞭的送去。
他举杯敬胤禟:“辛苦你了,以后有了好的,亏不了你。”
胤禟笑道:“你我兄弟,不说这样的话。”
另一边,那亲信太监向康熙行完礼后,说到:“贝勒爷回京祭拜良主子,到时候在京郊汤泉处,等皇上一同回京。”
康熙冷笑道:“他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皇父,竟派个太监来传信,是欲羞辱我吗!”
“拖下去,杖毙。”
传信太监被人拖下去,嘴里塞着布条,活活打死。
康熙不日下令回京。
他想要的局面已成,不必在外等待。
回京途中,胤禩派人送来的海东青刚好送到。
康熙不动声色的等着太监打开笼子上的布,只见笼子里的双鹰皆有些萎靡,羽毛也被互相啄掉了一些,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样。
海东青本为猎鹰,性子高傲,虽被驯化,也不能久居笼中。
加之长途跋涉,自然萎靡得厉害。
康熙轻轻一瞥,命人招来诸皇子,当众责备道:“瞧瞧,这就是胤禩送来的东西,他是铁了心的要诅咒朕!”
康熙怒骂道:“胤禩系辛者库贱妇所生,自幼心高阴险。听相面人张明德之言,遂大背臣道,觅人谋杀二阿哥,举国皆知。伊杀害二阿哥,未必念及朕躬也。”
“朕前患病,诸大臣保奏八阿哥,朕甚无奈,将不可册立之胤礽放出,数载之内,极其郁闷。胤禩仍望遂其初念,与乱臣贼子结成党羽,密行险奸,谓朕年已老迈,岁月无多,及至不讳,伊曾为人所保,谁敢争执?遂自谓可保无虞矣。”
康熙恨声道:“朕恐后日必有行同狗彘之阿哥,仰赖其恩,为之兴兵构难,逼朕逊位而立胤禩者。”
众人齐呼不敢。
他怒声道:“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史称“毙鹰事件”。
康熙此言不曾避讳随行队伍,自然传回了京中。
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他漠然回到自己营帐中,不见任何人。
随后有为胤禩求情者,或贬或罚。
胤禩遭此一举,大受打击,到处潜行,不愿见人。
倘若远远的看着认识的人,便会躲起来。
即便一贯交好的胤禟、胤?、胤祯求见,也由郭络罗姝妍出面,一律请回去了。
郭络罗姝妍道:“爷心中难受,不吃不喝,更不想见人。”
胤禟道:“如今在座的又没有外人,难道八哥连我们也不见了?还请八嫂为我们通传一声。”
郭络罗姝妍并未动,而是道:“正因你们和爷好,你们才越要为爷着想。爷如今受了打击,不愿意见人。你们如果真为他好,便不该逼他才是。”
胤禟还要说什么,胤祯拉住他,冲他使眼色,带着胤?出去了。
胤祯道:“八哥如今这情况,都因皇父当时的那番话。你我在这里纠缠也无用。不如咱们回去求求各自额娘,让她们替八哥说说好话。”
胤祯道:“此事之症结,全在于皇父。”
胤祯若有所思道:“只要皇父不那般绝烈,八哥这病也好治。”
胤禟点头:“十四弟,你果真聪明绝顶,才德双全,我兄弟皆不如也。”
胤?点头道:“是啊。”
胤禟吩咐胤?:“这些日子,你就不要在外行走。等我和十四把八哥的事办完再说。”
胤?一口答应了。
胤?就这点儿好,不懂的事不装懂,也不胡来。
几人商定后,各自行事。
八贝勒府暂且闭门,不接任何拜贴。
纵然有些拒不了的,也是郭络罗姝妍出面打发掉。
她沉着冷静,颇具主母风范。
等送完客,她进屋见胤禩,粥食未动。
她坐于一旁,静静的陪着。
胤禩好半晌才开口:“你不劝我?”
郭络罗姝妍笑着摇头,认真道:“爷死了,我就随爷去。”
她紧握着胤禩的手:“爷只是暂时倒下了,我要给爷守着这个家。”
“家……哪儿……”他本想说哪儿还有这个家,可他看向姝妍那明丽的容颜,他便说不出来了。
她在的地方,就是他的家。
他坐起身:“端给我吧。”
他强迫着自己吃下去。
他不大见人,偶有出门,也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背着别人。
康熙听说后,也并无什么表示。
今年的除夕宴,胤禩同郭络罗姝妍同进宫,胤禩低着头,气色苍白,不发一言。
郭络罗姝妍却笑着,不卑不亢,进退有据。
她替他固守着他的脸面——他那被康熙扔到地上还被踩了两脚的脸面。
前朝与后宫是分开摆宴的。
乌玛禄看着郭络罗姝妍在众福晋中端坐的模样,叫尹双儿送去了一碟糕点。
郭络罗姝妍得知是乌玛禄送的,不卑不亢的行了个礼。
直至除夕宴毕,众人共登城墙看烟火,乌玛禄站在众妃中,仰首看天,却似看见了天下人。
公元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
除夕完,入了新年。
除了那盘糕点,乌玛禄之后再也没给过郭络罗姝妍什么。因为不论给什么,都会带上怜悯的意味。
郭络罗姝妍最不需要的就是怜悯。
怜悯对于顾全自己脸面的人来说,那是一种羞辱。
而那盘给郭络罗姝妍的糕点,只是一种善意。
郭络罗姝妍后来同胤禩说起过除夕宴上的事。
胤禩沉默了半晌才道:“德妈妈惯来是很好的人,只可惜……”
只可惜……
他没有再想下去。
出了春节休沐,康熙处理奏折,奏折中,多有为胤禩喊冤的。
康熙将这些折子单独丢了一堆。
有一个算一个的,他总会跟他们算账。
随着那堆为胤禩喊冤上疏的折子越来越多。
康熙于正月二十九日又停胤禩及属官的俸银俸米。
胤禩悲痛欲绝,对郭络罗姝妍泪流道:“不知我做错了什么,他要把我往死路上逼。”
他越发没什么心思用膳,因着心情抑郁,不久之后,他大病一场。
康熙不闻不问。
即便被康熙如此打压,胤禩在朝臣中仍有较高威信。
胤祯这些日子越发忙碌,被康熙给的政事支得团团转。
得知胤禩大病后,他终于等不下去,丢了手上的活儿,入宫请自己额娘劝一劝康熙。
胤祯道:“皇父这次也太过分了,他难道不知道八哥绝无此心吗?八哥一直以来,对皇父孺慕有加,绝无背离之意。这次只是因为八哥要去祭拜良妃母,觉得不能陪皇父出巡塞外,心中愧疚,送了两只鹰做赔礼。怎的就招此祸患!”
胤祯求情道:“还请额娘,为八哥说情。”
“八哥因为此事,都已经病倒了。”胤祯于心不忍道,“八哥如今瘦得只有一把骨头,我又如何忍心!”
乌玛禄看着他,等他说完后,才问他:“你素来不用脑子,逢事大而化之。可这事儿与胤禩有关,你也不愿意细想?你若细想了,便不会来求我。”
胤祯保证道:“我想了,不仅想了,还想清楚了。我知道皇父不想让我们去争。但是我敢保证,八哥绝无此意。”
胤祯发誓道:“八哥从小就与人为善,和谁都颇为和睦。许是这样,一些大臣误会了,以为八哥要争皇位。又或者,这些人希望八哥去争皇位……总之,这跟八哥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八哥要争!”
乌玛禄摇头,似乎是觉得他天真得有些可笑:“如果他真的要争皇位呢?”
胤祯原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是八哥从未说过自己想争皇位,所以,他就没往深处想。
他在略微迟疑后,回答:“那我就帮他争。”
“即便付出一切代价,跟你四哥反目成仇,也没有关系吗?”
胤祯沉默了一下,很快点头:“对。”
乌玛禄再问:“你知道争皇位失败,可能会被圈禁吗?”
“你想一想,你将会像女子一样,被局限在府中,再也不能出去,你愿意吗?”
胤祯闻言便点头:“即便一定会失败,我也要帮八哥去争。”
“八哥待我很好,比四哥对我还好,我不能对不起他。”
乌玛禄闻言,缓缓的吐出一口气:“既然你已经做出决定,那以后,你就要承担你自己选择带来的后果。不能后悔。”
“是。”
乌玛禄摇头叹息道:“我会去帮你说情,但不一定能成。”
乌玛禄看着他,抿唇道:“不论是你四哥,还是你。从一开始,我就不愿意你们去争这些东西。”
“对不起,额娘。”胤祯固执道,“可从小到大,八哥帮了我很多,我不能在这个关头弃他而去。”
“起来吧。”
乌玛禄留他用了晚膳。
晚上,她和康熙见了一面,和康熙说了这件事。
康熙笑道:“宜妃也给我说了这事儿,估计是老九请她说情。钮祜禄家也为胤禩说情。胤禩这孩子,倒是人缘不错。老四要是有他的这几分人缘就好了。”

乌玛禄笑他:“要是老四跟老八一样,恐怕你也就看不上老四了。”
康熙叹了口气:“我年纪大了,精力不济,很多事情没办法跟他们计较。得老四这样耿介的才行。”
“虽是如此。”乌玛禄劝他道,“得饶人处且饶人。胤禩这孩子虽争夺皇位,但罪不至死。”
“我知道。”康熙长久的沉默。
他坐在床上,翻了几页书后,实在无心看下去,他慢慢开口道:“我问过太医,说是他这病不严重,是心病,得养几天。”
乌玛禄嗯了一声。
康熙自己纠结了半晌,还是说道:“等他病愈了,就恢复他的俸禄。”
康熙叹气道:“我本来想慢慢来,但现在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也只能用些猛药了。”
乌玛禄点头不语。
她自然知道康熙的心思,只是这些事,她不能掺和。
两人歇下了。
康熙在黑暗中突然开口道:“老八这次要是直接病死就好了,添些清静。”
朝堂之上就不会那么麻烦。
乌玛禄握住他的手:“他是你儿子。”
她劝他:“虽难些,也不要杀人,也不该有这样的想法。”
康熙嗤笑道:“你还真把你当成度我的菩萨了。”
“从前是劝我不要与反清复明的反贼计较,现在是劝我不要与逆子计较。”
乌玛禄握住他的手。
他沉默下来,没好气道:“我知道了。”
乌玛禄和他商量:“即便老八支持者众多,一步一步来,总能成的。你不要急。”
“到时候再说吧。”
两人这才歇下。
第二日,康熙又给胤祯分了次府,让他家用不够时,去内务府支取供给一家的食用物品。
顺带告诫这小王八蛋——以后别有空没空就进宫扰你额娘清静。
这是康熙原话。
胤禛在家思维良久,也看出来了康熙的心思。
他挑了一日,和兄弟们聚会。
胤禛劝诫胤祺他们:“可千万不要再去争什么皇位了,皇父这是杀鸡儆猴。”
胤祺笑道:“就算咱们蠢笨了些,过了这些时日,咱们也回过味了。哪就用四哥你这样担心了。”
胤祥的腿稍微好些了,也出来和他们相聚。听他们这样说,便笑道:“皇父是铁了心的要治八哥。所以做什么都不对。要赶明儿送两条鱼,皇父便说这鱼不新鲜了。送皮毛,便会说这皮毛颜色不好看。”
胤佑让他闭嘴:“你仔细你的嘴,腿都还没好,嘴就开始胡说八道。”
胤祥笑了笑,换了个话头:“其实我想,八哥也不是不知道。只是他像当时的太子一样,停不下来了。”
现在,即便胤禩不想争,与他交好的大臣也会帮他去争。
没有什么比在一个宽厚的是自己人的皇帝手下干活,更让人心动了。
大臣们当然知道康熙不希望他们干涉立储一事,但他们不能不干涉。
他们得让自己人坐上皇位。
他们才好继续官官相护,欺上瞒下,继续持有现在的荣华富贵、娇妻美妾。
胤禩知道康熙不想他争,也知道大臣会把他架起来,让他不得不争。
康熙洞察全局,却只能独自与大臣势力对抗,然后想法设法,利用一切,一点一点的破除大臣们的希望。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