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 by十八木听风
十八木听风  发于:2024年05月27日

关灯
护眼

顾超跟着吆喝了一句,腔调不像,先把他自己逗笑了,“我就不喊了。”
“嗯,你等着收书就好。”
如今大家伙的书报废品都留着,等着攒的多了,就拿去废品站换钱,还有些就直接跟收废品的人换了。
元妮一吆喝,立刻有人跑出来问行情,“咋收啊?”
“旧书废报纸一毛钱一斤,废纸五分一斤。”
这个价格,可是比废品收购站给的还高。
打听消息的大爷大妈立刻往家跑,“你等着,我家有报纸。”
陶老汉开门泼水,看到邻居疯跑,忍不住笑道,“老张,你跑什么?不怕闪了你的老胳膊老腿?”
“收废书的来了,一毛钱一斤,我得赶紧把废书卖了。”
“一毛钱一斤?你没听错吧?”
“没听错,人就在路口,挺精神的两个小年轻,不信你就去看看。”
陶老汉手搭凉棚,朝着路口看去,果然围着一大群人,他立刻冲进厨房,“老婆子,别烧了,旧书能卖钱……”

第229章 好事多磨
陶老太太耳朵不大好使,她正从袋子里捻出一张纸,往炉灶里塞,嘴里还在喃喃自语,
“明明这就是纸,引火挺好使的,收购站凭啥不收啊?”
这纸张颜色黄旧硬挺,跟寻常旧书废纸大不相同。
当初拿到手,陶老太太就提着袋子去了收购站,然而人家收购站的师傅有经验,一眼看去,就说这不是木浆纸,
“我们收废品,主要是回收资源,这个纸不是木浆纸,不一定能用,我们不收。”
回收的纸品全部要加工成纸浆,然后再做成纸,这样才能达到回收的目的。
废品收购站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就是这个缘故,凡是不能二次利用的,他们都不收。
因为卖不了,陶老太太只能下力气把废纸拎回老家,准备引火用,要不然她还舍不得。
陶老头见陶老太太没听清楚,赶紧把纸抢下来,“门口来收废品的了,废书一斤一毛钱,赶紧把这袋子东西拿出去卖。”
陶老太太又惊又喜,“这袋子挺沉,岂不是发财了?”
“先得看人家要不要。”之前拿到收购站就被拒绝过,万一俩小年轻也不要呢?
陶老太眼珠子一转,就想出了办法,“柜里不是还有几本旧书,你把旧书压在上面。”
陶老头点头,“就照你说的办。”
老头老太太商量好章程,把旧书找了出来,又伪装了一番,这才合力提着袋子出了门。
邻居看见他们拎着好大一个口袋,都十分羡慕,“老陶,你啥时候攒下这么多废纸?你可要发财了。”
陶老头得意的笑,“这不是废纸,这是旧书哩。”
他现在只希望俩小年轻没经验,好糊弄,把废纸当成旧书来收购,这样他们就占大便宜了。
元妮给的价格实惠,卖废纸旧书的人不少,两人赶到的时候,街坊邻居们已经排上队了。
还有些人插队,问啤酒瓶子啥的收不收,都被元妮拒绝了,“收旧书废纸,主要是这方面的收购任务没有完成,其他东西暂时不要。”
收购站也是有任务的,大家伙一听都十分理解。
眼瞅着前面几个人都卖了好价钱,心满意足的拿着钱离去,陶老头禁不住有些忐忑。
元妮和顾超早就注意到陶老头和陶老太太,从外形来看,这两人可能就是他们要找的人。
眼瞅着终于轮到陶老头了,元妮故意擦了把汗,“饿死了,我实在是干不动了。”
“可不是,从早上忙到现在了,我就想躺下。”顾超配合的说道。
陶老头很着急,“小同志,我也排了半天队了,总不能轮到我就不收了吧?”
元妮一脸疲惫,“哪儿能呢?大爷,看您岁数也不小了,大家都不容易啊,你要卖的是什么?”
陶老头指着麻袋上的几本旧书,“是旧书。”
“这一袋子全是啊?”元妮随手翻了几下,她眼神好,一下就看到旧书下面压着黄旧的纸张,纸张上全是熟悉的小篆字体。
“全是,我们存着呢。”陶老头有些忐忑,谁家能一下子卖二三十斤旧书啊,他就怕对方怀疑。
顾超看了看,笑道,“你不是累了吗?把这袋子旧书收了,差不多也够完成指标的了。”
“就是就是,我们这旧书多,顶你收好几个人的。”陶老太太赶紧帮腔。
元妮儿看了看天色,“那行,我过秤了,收完这袋子赶紧吃饭去。”
她说着,装模作样的拿起秤挂麻袋,旧书实在是太沉,还是顾超帮忙,两人合作才称出了分量,一共三十二斤。
“这麻袋不轻,就不折腾着了,给你们扣八两重,算麻袋的分量,你们看行不行?”元妮问道。
现在的麻袋都是纯麻手工编织,这么大个的麻袋,别说是八两,一斤多都有了。
陶老头和陶老太对元妮给的分量和价格十分满意,两人忙不迭点头,“能行。”
元妮装模作样算了一回,数出三块一毛二给了对方,“大爷大妈,你们再数数。”
陶老头心里有鬼,生怕元妮儿看出端倪,一袋子废纸就卖不成了,他把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账清清楚楚的,不用再数了。”
元妮矜持一笑,转向顾超,“那咱们也收摊儿吧?”
顾超埋头整理箩筐,“好。”
瞅见陶老头陶老太太走远了,元妮把秤还给摊主。
对方挺担心的看了看两箩筐废纸,“姑娘,你们这么收废纸,不赔钱啊?”
附近那些住户只知道卖废纸,根本不算账,他是摆摊做买卖的,早就瞧出了不对劲的地方。
元妮儿笑了笑,“你当我们愿意啊?任务完不成,可是会扣我们工资的。”
摊主恍然大悟。
在他看来,两个小年轻必然是没经验,没能完成单位布置的任务,以至于不得已给出高价收废纸,只要任务完成了,他们的工资就不受影响……反正亏的是公款。
见对方不吭声了,顾超挑起担子就走。
元妮在旁边帮他扶着。
走了百多米,周围没什么人,两人丢下箩筐,拎起麻袋就走。
“这个点没班车了,咱搭火车回去。”顾超建议道。
“行。”
凡是北上的列车都要经过通县,在这地方搭顺风车十分方便。
两人顺利的买到了火车票,匆匆吃了几个茶叶蛋补充体力,就登上了火车。
车上人不少,且都是大包小包。
元妮和顾超只找到了一个空座。
顾超坚持让元妮坐下,自己则护着麻袋站在一旁,就这么一直坚持到了城里。
连续站了好几个钟头,顾超浑身都僵硬了,好在是终于到家。
元妮过意不去,“回头我请你吃好吃的?”
“自己人,别见外。”
这时天色已晚,胡同里头安静的很,影影绰绰还能听到王师傅家的电视机在响。
就在此时,顾超看见元妮家门口直挺挺站着一个人,黑漆麻冬颇有点渗人。
“什么人?”顾超赶紧把元妮护在身后。
“是我,我是顾守智啊,你们怎么才回来?”顾爸爸颇为无奈。
“爸,你怎么来了?”

第230章 她的身份
“一两句说不清,小元同志,能让我先进去,再说话吗?我还没吃晚饭呢。”顾爸爸委屈的说道。
元妮儿叫开了门,开门的是四舅舅,他十分警惕的看了一眼顾爸爸,问元妮,“他是来给汤老头说情的,让进来吗?”
元妮儿没想到,顾爸爸竟是为此而来……
顾超直接把话茬子接过来,他看着爸爸,一脸公事公办,“我们姓顾,他姓汤,你为啥要帮着一个外人说话?”
打小到大,顾超从没见过汤老头,大家伙都说汤老头有后台,万万没想到,汤老头的后台竟是自己爸爸。
顾爸爸又是摇头,又是叹气,“我也是没办法了,才来找你们想辙,我跟你们说,不能追究汤老头。”
“为什么?”
“这我不能说,我有难言之隐,反正你们得信我。”顾爸爸态度蛮横又强硬,满脸都写着,我是老子,你们必须得听我的。
元妮儿只觉得莫名其妙,就算是再敷衍,也应该编个理由出来,一句难言之隐,就想让她们放过汤老头,这怎么可能?
顾超示意元妮先进去,他自己对付顾爸爸,等元妮儿拎着袋子进去了,四舅就毫不留情的关上了大门。
虽然他刚刚进城,以前一直种地就是泥腿子一个,但四舅舅的爱憎很分明。
大花是个无辜的傻丫头,汤老头不但把大花关起来,还殴打大花,肯定是坏人,顾爸爸帮着坏人说话,就是一丘之貉。
把坏人关在外头,四舅舅做的坦然,问心无愧。
眼瞅着大门就在眼皮子底下关上,顾爸爸脸色很难看,“小超,你的对象也太有个性了,连我的面子也不给。”
“爸,你才是莫名其妙,大花对于陈家人很重要,你上嘴皮磕下嘴皮,就想让他们放弃追究责任,这怎么可能?”
“我知道他们在意大花,可咱们必须要保下汤老头,我是你爸,我不会害你,你要信我。”
顾超摇头,“为什么?”
顾家子孙,为什么要全力维护一不相干的无赖老头?
顾爸爸还是摇头,“我不能说,但我真是为了你好。”
“那就别说。”顾超叫开了门,自己进去了。
至于顾爸爸,他又一次被关在了外头。
院子里边站的全是人,姥姥姥爷,四舅母,几个孩子还有大花,大家都支楞着耳朵听呢。
看见顾超进来,姥姥拉起他就走,“进屋说,别让你爸听见。”
打脸就算了,总不能打完脸,还踩上一只脚吧?
元妮收好了麻袋,这才跟大家一起进了堂屋。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元妮和顾超满肚子都是问号,不过半天时间不在家,这是又发生了什么?
“我们也不知道啊,小顾爸爸来的很突然,天擦黑才过来,他一来,就沉着脸说我们不懂事儿,既然已经找到了大花,就不要再闹了,让我们息事宁人。”姥姥唉声叹气。
妮儿的婚事还没成,就跟亲家杠上了,这以后还咋做亲啊?
姥爷说道,“我们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大花回来的突然,事情都是警察同志在调查,我们也没有搅风搅雨,他一上门就问罪,我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听起来就像是顾爸爸上门找茬。
但他为什么要找茬呀?
顾超皱眉,“然后呢,我爸还说了啥?”
“后来就是那些车轱辘话,反反复复让我们放过汤老头。
他说只要我们不追究,汤老头就没事儿。”四舅母小声说道。
“凭啥让我们放过汤老头?”四舅舅愤愤不平。
四舅母拽了他一把,“没人说要放过那老坏蛋,现在不正商量吗?”
元妮转向顾超,“会不会是顾阿姨跟汤老头有关系?顾爷爷知道这事儿吗?顾爷爷愿意放过汤老头吗?”
要知道,办了收养手续的可是顾老爷子,他才是大花名义上的监护人。
也不知顾爸爸是瞒着顾老爷子自作主张,还是顾老爷子授意他这么做的?
顾超也想到了这一点,“等我问一下爷爷就知道了。”
“我跟你一起去找顾爷爷。”元妮儿不想让顾超独自面对。
“我自己去就行了,我爷爷那人好面子,万一是我爸和我妈在背后拆台,我爷爷面子上肯定过不去。”顾超已经猜到了是谁在背后作梗,不想让爷爷难堪。
“那行,你自己去吧。”
顾超走到大门口了,又摇头,“不行,我爸还在门口呢。”
四舅舅拿出一架梯子,“翻墙吧。”
顾超走了,姥姥才想起他没吃饭,“可真是的,忙一天了,都没招呼这孩子吃口饭。”
吃了饭,元妮就进房间,费了好大的功夫,才把永乐大典弄到手,得好好琢磨一下……
她先看麻袋里的黄旧纸张,除了麻袋上方的几本旧书,余下全部都是永乐大典正本。
为什么一部书会有几十斤重呢?
因为永乐大典并不是单纯的一本书,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内容涵盖面极广,不仅有理工农医类内容,甚至还有武器的原理和设计图。
元妮小心翼翼地把纸张拿出来,这纸张又黄又旧却结实得很,想必当初造纸时加入了特殊工艺。
装订纸张的线已经烂没了,为什么陶师傅说袋里装的是废纸,就是因为没有装订,以至于书页散乱,看上去不像是旧书,就跟废纸一样。
元妮随手拿起几张翻看,这几张讲的是天文学方面的内容,下几章就变成医学方面的内容,再下几章讲的是占卜……
元妮翻看了一会,只觉得头昏脑胀,永乐大典是到手了,但要把它整理成册,是一个大工程,仅凭她一人的力量,在短期内无法完成。
“还是先收起来吧。”元妮儿这么想着,把散装的永乐大典装进了箱子里,然后用蜡密封起来。
至于窗棂子上糊的那部分,元妮左看右看,也想不到行之有效的办法,只能明天再去请教耿老太太了。
这一夜,元妮忙到很晚很晚才睡。
第二天一大早,顾超就来了。
姥姥让顾超坐下一起吃早饭,他表情尴尬的坐下,“给大家说个事儿,我妈叫唐惠兰,昨天我才知道,这是她工作以后自己改的姓,她以前本姓汤……”

大家伙对这个姓十分敏感,立刻联想到汤老头身上。
姥爷咳嗽一声,示意大家闭嘴,他拿了一个大馅包子递给顾超,“一边吃一边说,都是自己人,没啥过不去的。”
“唉。”
顾超答应着,咬了一口包子,又喝了一口粥,不过一夜未见,他眼下全是青黑,明显看出很煎熬。
家里人也都不催问了,默默的喝着粥,瞅着气氛平静了一点,顾超才说起顾妈妈的事……
顾妈妈本名叫汤惠兰,她是汤老头的亲闺女。
汤老头并不是老了才变坏,他年轻时就从根上坏,现在是坏人变老了。
汤老头坏,汤老太太倒是不坏,相反她还挺善良,然而她人软弱,约束不住汤老头。
打小住在胡同里,汤惠兰就见惯了上家来打汤老头的人,可见汤老头的行径多么恶劣。
汤老头贼的很,他一般都是大错误不犯,小错误不断,所以大家拿他也没办法。
因为从小见惯了汤老头的卑劣行径,所以汤惠兰做人两面三刀。
汤老头贪吃好酒,把偌大的家业给生生败光了,看着汤惠兰快十八,就琢磨着把这闺女嫁出去,换彩礼。
汤惠兰从小在汤老头身边长大,耳濡目染,也学了不少心眼子。
要有好处,她自己就拿了,不可能让亲爹把她卖出去。
眼瞅着形势不对,汤惠兰迅速行动起来,偷了家里的一个老玩意儿,给自己活动了个工作。
当然,她做这一切,都是瞒着家里人进行的。
这个工作单位就是图书馆,着实清贵的很。
进入图书馆工作之后,汤惠兰找到主管人事关系的科长,一顿哭诉,把自己家的情况说明白了,她说想脱离汤家,开始新的生活。
汤老头为人着实不地道,汤惠兰这么一说,科长也同情她,于是就帮着汤惠兰改了姓,直接把汤惠兰改成了唐惠兰。
那些年档案登记十分草率,汤唐同音,叫起来不影响大局,想要查档案找汤惠兰,可就找不着了。
图书馆距离汤老头家挺远,汤惠兰改名换姓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窝在单位里。
汤老头知道闺女跑了,想找人又找不着,只能打消了换彩礼的念头。
在图书馆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汤惠兰就结识了顾爸爸,她出生于胡同,深谙人性,知道什么样的人设最能打动男人的心,很轻易就把顾爸爸给抓在了手心里。
顾爸爸对汤惠兰是真心的,他想娶汤惠兰,到了两家该见面的时候,汤惠兰就说自己是个孤儿,亲爹亲妈早就死了。
顾老爷子和顾老太太都是善良人,见汤惠兰说的可怜,不但信了,还越发怜惜她。
就这么着,汤惠兰顺利的嫁入顾家,成了顾家的长子长媳。
没想到,生下顾超之后,汤惠兰抱着顾超逛百货商店,被汤老头和汤老太太堵了个正着……
汤老头当时就不干了,要拉着汤惠兰去派出所讲道理,让她支付这些年的赡养费用。
为了维护自己的人设和在顾家的地位,汤蕙兰赶紧跟汤老头谈条件。
汤老头当初要汤惠兰嫁人,不就是为了彩礼为了钱吗?汤惠兰现在有的是钱,可以给汤老头。
得了这句准话之后,汤老头立刻不闹了,父女两个算是达成了和解。
所以这些年来,汤惠兰一直背着顾家,偷偷的资助汤老头。
汤老头闯了祸,也是汤惠兰找人帮着摆平的。
听到这里,陈家人也就明白了,原本大花失踪,大家都怀疑有人里应外合,既然顾妈妈是汤老头的亲女儿,毫无疑问,就是她跟汤老头联手,把大花给拐了出去。
姥姥琢磨过味儿来了,“敢情你爸爸早就知道了,他是过来帮你妈说情的?”
“是他们两个自作主张,我爷爷坚决不同意,他要求严审严惩,不管是谁犯了罪,都要承担责任。”顾超赶紧亮明了爷爷的态度。
“那就好,我就知道老顾是个敞亮的人。”姥爷放心了。
“都是因为我家里人,才让大花遭了这么些个罪,爷爷让我代表他,给大花道歉,然后再给大家伙道个歉。”顾超表情很严肃。
陈家人为找大花付出了多少,顾超都清清楚楚看在眼里,他们值得这个道歉。
陈家人顿时坐不住了,“可别这样,这事又不是老顾干的,他干嘛要道歉呀?”
“小顾,这就是你不懂事了,咱们都是亲戚,是自己人,有什么歉不歉的?”
顾超笑了笑,“看着大花遭罪,其实我也难受,我爷爷想请姥姥姥爷过去,商量一下怎么安置大花。”
姥姥早就想跟顾老爷子说,把大花接到身边来养,闻言立刻点头,“我们过去,妮儿,你跟我们一起去,淑芬,你在家里照顾大花。”
四舅母答应一声,她笑着拍大花的手,“花呀,今天我跟你在家,你想吃啥?”
大花笑着咬指头,“肉包子。”
大家都笑了起来,问别的问题,大花不一定回答,但凡问她吃什么,这孩子总能清楚明白的给出答案。
姥姥姥爷上门,顾家很重视,顾老爷子直接派了自己的车过来。
这是一辆进口拉达牌小轿车,相比较吉普车而言,进口车更上档次。
姥姥姥爷还是头一回坐这种屁股冒烟的高级交通工具,两人表情严肃,脸上的肌肉都绷得紧紧的,一路上紧紧拉着手,既不说话也不笑。
这次进顾家门相当顺利,既没见到顾爸爸,也没见到顾妈妈,肯定是顾老爷子嫌这两家伙碍眼,给打发了。
生活秘书把他们领进了顾老爷子的房间,跟前几天相比,顾老爷子精神头更差了,显然被气的不轻,“你们过来了,快坐。”
姥姥瞅瞅顾老爷子的脸色,把饭盒给了生活秘书,“我做的大馅包子,新鲜着呢,给老爷子尝尝。”
顾老爷子笑着谢过,“小刘啊,拿去馏馏。”
小刘答应着离开,把生活秘书打发走之后,顾老爷子就直截了当开了口,“顾超把事情给你们说明白了吧?”
“明白了。”
“顾超和妮儿在谈恋爱,你们也不算外人,现在顾超妈妈做下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儿,你们还愿意跟我家做亲吗?”顾老爷子很严肃的问道。
姥姥和姥爷没想到他会这么问,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顾老爷子到底是何用意……

第232章 强盗逻辑
“这……俩孩子是自己谈上的,坏事是大人干的,跟孩子没啥关系,他俩想谈就继续谈,我没意见。”姥爷很耿直,直接就把内心的想法说了。
“就是,小顾哪知道他妈干的事儿?他一直跑前跑后张罗来着,这孩子挺好。”姥姥赶紧附和。
“你们不嫌弃就好,那我继续往下说,大花这事啊,目前还审着呢。
看情形,多半是我那不懂事的大儿媳妇,伙同她亲爹做的。
守智说漏了嘴,说了大花的身世,我大儿媳妇就起了贪念,想让她亲爹把凤香留下的东西套出来。
虽说目前还没有定罪,但我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得给你们说清楚了。
守智都被他们蒙在鼓里,昨天听派出所说,把汤老头抓起来了,汤惠兰才把实情告诉他。
汤惠兰是不能留了,不过,守智不愿意跟她离婚,我想好了,把他俩一起撵出去,也算是对你们有个交代。”顾老爷子叹了口气。
顾守智可是长子,把长子长媳一起逐出家门,顾老爷子是下了狠心的。
姥爷搓搓手,“那法院还判不?”
“该咋判咋判,要是汤老头把全部责任都揽下,汤惠兰可能责任轻点。
不过,你们放心,就算是法律不判她,我也饶不了她,从今往后,我是不认这个儿媳妇了。”
至于顾守智,他不愿意跟妻子离婚,顾老爷子也没办法。
在整个事件之中,汤老太太从一开始就不知情,汤老头把大花骗到家里之后,汤老太太还帮着大花周旋过。
最后也是她亲手把大花放走的,所以汤老太太没有责任。
姥姥和姥爷明白了,案件还在审理之中,目前尚未有定论,顾老爷子请他们过来,主要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我觉得你处理的挺好,这就跟小孩犯错一样,你舍不得打,他就不觉得自己错了,得下狠手打,让他觉得疼,他才能改。”姥姥用淳朴的语言表扬顾老爷子。
顾老爷子苦笑点头,“你说的很对。”
就在这时,生活秘书敲门,“包子热好了,阿姨还烧了点汤,侯大夫过来看诊,他能进来吗?”
顾老爷子略一沉吟,“有吃有喝的,把侯大夫也请进来,一起吃点吧。”
老侯大夫跟元妮儿是旧识,他一见着元妮就笑,“听说你考到京大了?果然是有真本事的。”
元妮客气了一句,“我就是吊个车尾。”
“你就别跟我谦虚了,正好见着你,待会儿我还有事请你帮忙。”老侯大夫正色道。
顾老爷子也点头,“对,昨天老侯还跟我打听你来着,他遇上麻烦事了。”
除了祖传的金针,侯大夫还擅长捉脉调理,近来都是他帮着顾老爷子开中药,要不然顾老爷子早就进医院了。
保姆把汤和包子端了上来,“首长,要不然我再拌点凉菜吧?”
“不用不用,我们过来的时候都吃过了。”
中医讲究惜福养身,老侯大夫更不肯多吃。
只有顾超放开吃喝了一回。
吃完饭,老侯大夫先干工作,坐下来给顾老爷子把脉,“脉象平稳,比前些日子松快多了,像是卸去了心头重担,是孩子找到了?”
神医就是神,单凭脉相就知道顾老爷子没了心事。
“找到了。”
“那就好,我再给你开几副药调理一下。”
老侯大夫开完药,把方子交给生活秘书,公事就算是做完了。
他这才做了下来,打开随身拎着的黑色手提包,从里面珍而重之地取出一个小包袱来,
“这个瓷盒盖是祖上传下来的,对我家意义非凡,元妮同志你先帮我看看。”
打开小包袱,里面放着一个圆形青花婴戏瓷盒盖。
什么叫做婴戏呢?
就是一群小孩做游戏,多子多福,在古代瓷器上,婴戏图跟锦鲤莲叶一样,寓意吉祥,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图案。
等老侯大夫放稳当了,元妮这才上手看,瓷盒盖入手滚烫,可以断定这是真品。
至于年代,元妮一边揣摩着热度,一边仔细查看盖子。
从盖子的形状来看,这是一个二等分瓷盒的盖子,二等分就是盒身和盒盖大小差不多。
婴戏图绘制精细,人物流畅,神态自然,小小一个瓷盒盖,不过两个巴掌大,上面最少画了二三十个孩子。
这些孩子相互追逐玩耍,表情生动,令人见之忘俗。
看丹青笔墨,差不多是明代中期的。
估摸的差不多了,元妮这才开口,“这件是真品,应该是明朝的,看不见底款,从铸造工艺上来判断,大概是在万历年间。”
见的老玩意多了,元妮开始尝试断代,她断代,主要是通过手掌感受到的热度。
一般来说,热度越烫,说明文物的年代越久,珍贵程度越高。
摸起来温吞水一样,不管做得再精美,多半是民国仿的。
有了金手指,先进行预判,然后结合底款形状花纹等等,再进行综合判断。
近来元妮都通过这个法子进行断代,还别说,也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老侯大夫佩服的点头,“没错,这就是明万历传下来的。”
“这就是个盖子,盒子呢?”
“这事说来话长,原本盖子和盒子一体,都是我侯家的东西。
几十年前,小本子来我家,点名要这个青花婴戏盒。
我老父亲豁出命去,总算是把盖子留下,但盒子还是被抢去了。”
听老侯大夫这么说,大家都咬牙切齿,战争时期,小本子烧杀掳掠,干了不少坏事。
“现在盒子在小本子手里?”
“是的,当时是是一个名叫山本的大佐把盒子抢走的,就在前些天,他儿子山本道夫来了,打着文化访问的名义,一来就上我家,说要拿盒子跟我换一样东西。”老侯大夫的表情严肃起来。
“这……盒子原本不就是你的吗?小本子拿你的东西,跟你换东西?”小本子的逻辑太奇葩,姥姥淳朴的思维实在理解不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