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靠捡废品惊艳世界—— by十八木听风
十八木听风  发于:2024年05月27日

关灯
护眼

然而双方实力差距太大,她贸然出手,只怕拦不住对方,还会导致自己受伤……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有人从元妮身后冲了出来,稳稳当当护在她身前,一把就拉住了自行车车头。
只见这人修长有力,眉目俊朗,站在那像一座山。
“顾干部……”元妮惊喜之极,顾超来的及时,再晚一步就得鸡飞蛋打。
顾超眉峰紧锁,手上一用力,就把自行车给甩到一边去了。
路边上是水沟,里边有泥。
赵富强被带进了沟里,扑得一脸泥水,“你这人怎么回事?为啥要拦我的自行车?”
“你还知道自己骑的是自行车呀,我还以为你开的是飞机呢。
我要不拦着你,你得把人家的鸡蛋都撞碎了。”顾超拍了拍手,回头看元妮,看她有没有受伤。
见元妮没事,顾超就很自然的挽起袖子,稳稳当当把架子车推上了坡。
元妮儿娘眼泪差点掉下来,“顾干部,这咋好意思,咋能让你干活?”
“你家的情况我都知道,有啥困难,可以找队里的人帮忙,也可以去公社找我。”顾超很客气。
赵富强终于从沟里爬上来了,“你是干部,你了不起啊?你凭啥欺负老百姓?我要告你去。”
元妮冲上去,把赵富强又推进沟里,“去告……”
赵富强刚才就跌破了腿,二次进沟,好像摔断了骨头,痛的大呼小叫,“救命,快拉我上来。”
元妮儿根本不想搭理这家伙,她拉着娘就走,“不管他。”
就让赵富强在沟里烂着吧,把他救上来,他一准满世界跑着告状。
顾干部推上了自己的自行车,这才陪着元妮母女二人一起走,“你们车上咋这么多鸡蛋?”
娘有点紧张,对方可是干部,会不会说他们投机倒把?
然而元妮胆子很大,她笑着把自己的计划说了一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要不然,我们没钱起房子。”
顾超听明白了,他赞赏的看了元妮一眼,觉得这小姑娘心思巧妙之极,
“这些鸡蛋准备送到哪里去?准备给供销社吗?”
“供销社要不了这么多,我正发愁呢。”
“那送到公社去吧,公社食堂也要用鸡蛋,我跟他们说一声,就收你的。”
“那实在是太好了。”
收了这批鸡蛋,元妮原本打算去找个工厂推销,没想到刚好遇到了顾超,对方可是帮了她大忙。
元妮娘局促地跟在后边,她想说些感谢的话,可说啥话都觉得不合适,只能看着闺女跟顾超谈笑风生。
陪着母女俩走上了大路,顾超看了看手表,“那就这么说定了,明天早上你们把鸡蛋送到公社去,直接找食堂孙师傅就行,我还有事,先走一步了。”
看着顾超远去的身影,元妮娘千恩万谢,“这可真是个大好人呐。”
回到家里,母女两个说了今天的经历,“多亏了顾干部,要不然,我这一车鸡蛋,都得被姓赵的撞碎了。”
姥爷紧紧皱起眉头,“赵家这是啥意思?连亲戚都不想做了吗?”
“我上门问问他去。”大舅舅一招手,叫上两个大儿子,就准备去砸赵家门,好好跟他们讲讲道理。
“等等,”姥姥拦住大舅舅,“就你们三个人够干啥,多叫几个人去。”
大舅舅摸了摸后脑勺,“娘,我们这是上门去讲道理,不是去打架。”
“讲道理也得数人头,多带几个兄弟没错。”姥姥一本正经。
“那行,我们都去。”
姥姥发话了,陈家哥几个一起出发,上赵家讲理去了。
赵家跟陈家离得近,不过半个钟头,大舅舅就带着兄弟们回来了。
“娘,已经跟赵家说过了,他们保证,再也不收鸡蛋,更不会为难桂英……咱们晚上吃啥啊?”大舅舅笑得很憨厚。
赵富花是老大,她下边还有一个兄弟,一个妹妹,这点人,压根不够陈家看的。
至于讲道理的过程,陈大舅舅没有说。
他很佩服娘,怪不得娘说,讲道理也得数人头。
见他们这么多人上门,赵富强直接吓尿,当场就认错了,这就叫以理服人啊。
姥姥端出一大盆炒鸡蛋,“今晚上吃鸡蛋卷饼,炒了三十个鸡蛋,放开了吃。”
陈家众兄弟一声欢呼,连带着妯娌们都是一脸笑容。
元妮一家子回来了就是好,连续改善好几天生活了,这都是沾她们母女的光。
第二天一大早,元妮就跟着娘一起去公社送鸡蛋。
她按照顾超说的,直接找食堂孙师傅,对方一点也没刁难,痛痛快快就收了鸡蛋。
然后,现场点数,算钱。
让元妮母女高兴的是,食堂收购鸡蛋的价格,是一个九分钱,比供销社还要贵一分。
“就是这个价格,供销社收了你们的鸡蛋,还要转手卖,他们卖的价格,差不多就是一个九分钱,”孙师傅笑呵呵,“对了,你们咋认识顾干部的?”
元妮娘一拍大腿,就要实话实说,结果被元妮拦住了,“就那么认识的,对了,去哪里领钱啊?”
孙师傅没有套出话,倒是也不生气,依旧笑呵呵的把她们领到财务室,看着会计现场给钱,这才离开。
要是没猜错的话,顾超不是普通人。
元妮不想扒靠山,如今靠山主动靠过来,那她就靠着。
有些事情,最好是给别人留下一点想象的空间。
这次卖鸡蛋,一共赚了八十多块。
元妮把钱都藏在枕头芯子里,等去供销社卖了鸡蛋,就去储蓄所办个存折,把钱存起来。
元妮娘咕咕叨叨,“钱还是放在自己手里安心,咋能交给储蓄所?要我说,你把钱给我,我给你收着……”
元妮一口吹熄了油灯,“睡觉。”
接下来几天,元妮跟娘起早贪黑,又收够了一千五百个鸡蛋。
转眼间就到了日子,按照约定,元妮给供销社送货上门。
元妮赶到的时候,陈文琪就在门口等着,跟以往不同,她的脸色很难看,“元妮,出了点意外……”

“啥意外?”元妮很镇定,她能想出用杂货换鸡蛋的法子,就还有备用计划。
要是供销社不要鸡蛋,大不了提前启用备用方法。
“是这样的……”
陈文琪把元妮拉到一旁说了起来,虽说她是供销社的主任,可供销社并不是她说了算。
自从元妮来卖过一次鸡蛋之后,就有人盯上了这个赚钱的法子。
“我们以前收购鸡蛋,都是零敲碎打,随机收购农民兄弟的,你一次性卖出一千多个鸡蛋,就有人眼红了。
他们跟公社领导打了招呼,上边有人说话,说是以后有专人给供货,让我不要再收私人提供的鸡蛋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陈文琪也十分无奈。
元妮笑笑,这早在她的意料之中。
倒是元妮娘,急的脸都白了,“咋能这样?”
元妮拽了拽娘的衣裳,不让她再说话,“今天我又拉来了一千五百个鸡蛋,这些还能不能收?”
“这都是之前说好的,就算是顶着压力,我也得把事给你办了。”
“行,有你这句话就行。”
一千五百个鸡蛋,一共卖了一百二十块钱。
原本还多出几个,可数够了一千五之后,元妮就不让数了,“说好了送一千五,就按照这个数收吧。”
陈文琪不理解,“倒是也不在乎多这几个。”
元妮把剩下的鸡蛋收好,供销社不要,她还有大用处。
拿了钱之后,元妮还要买货,“陈主任,以后我不送鸡蛋了,还能用批发价买东西吗?”
陈文琪更不理解了,元妮买那些针头线脑,日用杂货,是为了下乡收鸡蛋,以后供销社不收购元妮的鸡蛋了,她还要杂货干什么?
难道是拿回家自己用?
“当然可以,只要买的多,就可以给你算批发价。”虽然想不明白,陈文琪还是笑着回答了。
“那好,我想买这些东西。”元妮把早就准备好的单子递了过来。
单子上有咸盐,白糖,针线,跟元妮上次进货的清单差不多。
陈文琪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元妮啊,你买这些个东西,自己用可以,可不敢转卖。”
元妮点头,“放心,我不会跟自己过不去的。”
这次,元妮一共买了四十多块钱的杂货,加上剩下的鸡蛋,架子车又被装满了。
跟陈文琪告别之后,元妮让娘看着车,她要去储蓄所存钱。
自从听说供销社不收鸡蛋了,元妮娘就大受打击,整个人好像是蔫吧的茄子,元妮让干啥,她就干啥。
元妮顾不上跟娘解释,她把家里剩下的钱都带来了,加上供销社给的,一共二百二十块,得换成存折。
“存定期利率高,一百块一年就给八块钱利息,你存定期吧。”储蓄所的柜员,还以为元妮不懂,上手就想给她办定期。
“不,我存活期。”
钱生钱更快,元妮早就盘算好了。
一大摞钱,很快就变成一张薄薄的存折,元妮一身轻松走出储蓄所。
元妮娘正看着一车杂货发呆,看模样挺可怜。
“以后供销社都不要鸡蛋了,接下来咋办?”
“顾干部还帮咱们联系了公社食堂呢,能赚一点是一点,再说了,咱们起房子的钱,早就够了,没必要扒着供销社不放。”
元妮有点好笑,钱是个好东西,娘已经赚钱上瘾了。
“这倒也是……”
在元妮的宽慰下,元妮娘总算是想开了。
元妮没敢告诉娘,她到底在储蓄所存了多少钱,就怕娘又起了别的心思。
不过总归是赚钱了,看着元妮瘦弱的肩膀,娘一狠心,“还省下钱不?咱们去吃大肉包子吧?”
元妮就等着娘说这句话。
两个人去了国营饭馆,要了十个大肉包子,配上紫菜蛋花汤,美美吃了一顿。
“怪不得大家都想进城,这包子就是好吃,妮啊,要不然,想办法给你买个工作吧?”元妮娘擦了擦嘴,肉包子的味道令人回味,她的脑子也活泛了许多。
“买啥工作?换东西不是挺好的吗?”
“换鸡蛋的活不是让人顶了么?谁知道公社食堂那边能干多久?还是要个工作更稳妥。”
“娘,你听我说,接下来咱们还要淘换东西,咱们收来鸡蛋,就拿进城里换废品。
比如说旧铁锅,废报纸,还有牙膏皮什么的,这些东西废品收购站都要,人家明码标价论斤收。
咱们把收到的废品卖出去,还是能赚到钱的。”元妮胸有成竹,说出了备用计划。
娘被震惊了,“还能这样?”
“咋不能?这合规矩,还能赚钱,不比上班强?”
娘拍着脑袋琢磨起来,一时间竟然无法反驳。
其实,收破烂儿换钱才是长久之计。
无论是给供销社供货,还是给公社食堂供货,都太招人眼红,没有靠山的人,很难长久做这种买卖。
元妮儿有金手指,最适合带着鸡蛋走街串巷换破烂。
那些蒙尘古玩,隐藏在岁月长河中的珍宝,其实就在这烟火人间之中。
它们可能是不引人注意的咸菜坛子,也有可能是埋入地下半截的瓦缸瓦罐。
世人识不清宝物的真面目,想要捡漏发财,需要一双亮眼,而元妮刚好就有。
娘听元妮讲了换破烂的路数之后,觉得也能行得通,“好不容易来一趟公社,咱们今天就试试去,看能收到点啥。”
心动不如行动,元妮擦擦嘴,推上车子就走。
换破烂的想法是美好的,真正实践起来没那么容易。
现在最有钱的要数工人了,元妮本想进水泥厂家属院去看看,刚走到门口,就被看门老头拦下了。
“你们不是这厂里的人吧,收破烂的不让进。”
元妮笑笑,拿起两枚鸡蛋摆在老头桌子上,“不进去咋收破烂?师傅,行个方便呗?”
看门老头把鸡蛋拢进抽屉里,“行,别拿人家门口的东西啊。”
元妮保证,绝对不会乱碰别人的东西,这才被准许进入。
村里人家都有大院子,用得着用不着的东西,都可以放在院子里。
城里边没这么宽敞,煤砖大白菜啥的,都在门口码着。
要是收破烂的手脚不干净,随手就能顺走不少东西。
元妮娘一边走,一边看新鲜,完全没有注意到,刚好从对面过来个人。
“哎呦……”
眼瞅着娘跟那人撞了个满怀,那人手里的东西差点摔地上。
元妮赶紧腾出手接了一把,就在那东西入手的一瞬间,一股火烫感席卷而来……

元妮紧紧抓住那东西,终于挽救了它粉身碎骨的命运。
那是一个老咸菜坛子,圆口平底,浑身黑皴皴,散发着一股咸酸莫名的味道。
“哎呦,你们走路也不看着点。”
咸菜坛子的主人,是个中年妇女,她被撞的不轻,一边揉着腰,一边抱怨。
“对不住,我不是故意的。”娘赶紧道歉,的确是她不小心。
元妮一脸笑,把咸菜坛子还给人家,“我们是收破烂的,大娘,你家里有没有牙膏皮,旧报纸?”
“有啊,对了,坛子你们收不收?”
元妮一脸为难,“你说的,不会是这个吧?这是瓷器,废品收购站不收,不过,我可以顺手替你扔了。”
“哎,我就知道不收,那行,你帮我扔了吧,我这就给你拿报纸去。对了,这报纸价格咋算啊?”
“六斤报纸换一斤鸡蛋,或者换别的都行。”元妮指了指架子车上。
中年妇女一看,车上东西还挺齐全,“那行,我把废品拿出来,咱们商量着换。”
“嗯。”
很快,中年妇女就抱了一大堆东西出来。
要淘换这些小玩意,元妮没耐心,正好交给娘去做。
两个女人蹲在地上挑挑拣拣,不胜其烦的讲价钱,最后,终于达成了交易。
中年妇女拎着十几个鸡蛋走了。
在中年妇女的带动下,又来了不少人,还有人拎着破铁锅来了。
忙活了一下午,把剩余的鸡蛋都换出去了。
元妮发现,城里家属院的人,喜欢要鸡蛋,而村民们,则喜欢搪瓷盆,肥皂日用品。
娘谈成了好几笔废品买卖,信心大增,“妮啊,回吧,抓紧点,还得去收购站交东西。”
离开了家属院,元妮娘就要去扔咸菜坛子,“赶紧扔了吧,怪臭的。”
元妮赶紧拦住她,忙活了一下午,就属这件东西最值钱,可不能让娘给扔了。
“先收着,我有用。”元妮说着,就用纸箱把坛子装起来了。
元妮娘点头,“也是,擦洗擦洗还能用。”
娘就是这点好,虽然她啥都不懂,但是肯听元妮的话。
起步阶段,元妮就需要这么一个帮手,不能太有主意,听话可靠就行。
回家的路上,刚好经过废品收购站,元妮就停下车,让娘看着东西,她自己分了几次,把淘换到的废品抱了进去。
刚好,是当初收购铜块的师傅当班。
这位老师傅人挺好,随手翻检了一下废品,就告诉元妮,“分开放,直接上秤。”
牙膏皮,报纸,还有废铁,全都是论斤称。
先称重,再算账。
“……一共是八块三毛钱,小姑娘,我记得前几天你来过啊?”老师傅记得元妮。
“是啊,我村里的,没事就收点废品,以后还会经常来,请您多照顾。”
“劳动最光荣,捡废品不丢人,变废为宝能挣钱,还能响应国家号召,你放心,只要你拿来的东西合规矩,我肯定收。”老师傅笑呵呵。
元妮要的就是他这句话。
她还指着收购站挣钱呢,得跟人家搞好关系。
母女二人回到家,刚好赶上姥爷往家拉砖块。
有钱好办事,姥爷跟隔壁窑厂讲好了价格,今天就把砖头瓦片拉回来了。
大队里的人,都知道陈家闺女离婚了,这是要回家常住。
对于姥爷的做法,有人赞同,有人说怪话。
毕竟元妮娘是嫁出去的闺女,劝和不劝分,哪有娘家帮着出嫁女起房子的?
但是这些怪话,只能背着陈家人传一传,可没人敢当面说。
因为陈大舅舅拳头大,还爱带着兄弟们上门讲道理。
“桂英,新房子就起在这里,以前这是牲口棚,你嫌弃不?”姥爷乐呵呵的指着老羊圈,让元妮娘定地方。
陈家人口多,早就围着院子修了一圈屋。
只有老羊圈空着,新房修在这里正好。
“不嫌弃,这位置好,坐北朝南,冬天暖和。”
定好了地方,姥爷就开始安排时间,准备动工。
陈家男人多,自己上手修房就够了,外人来了反而碍事。
“那就明天,大不了少挣点工分。”大舅舅提议。
最近活少,就算是上工,也拿不了全工分,村里有些懒蛋蛋,已经在家歇着了。
大家伙都没有意见,修房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趁着晚上没事,元妮把咸菜坛子擦洗干净,回屋仔细研究起来。
从手掌发烫的程度来看,这坛子的珍贵程度仅次于唐青瓷碗。
那么,它究竟是哪个年代的宝物呢?
油灯太昏暗,元妮看得眼发酸。
元妮娘摇摇头,在头发上蹭一下锥子,继续纳鞋底,“收破烂没个够,还细瞧呢?我就不信,这么个破坛子,你能看出花来?”
要是条件允许,元妮也不愿意当着大家伙研究。
可现在的情况是,她们娘几个,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必须在一个屋地下栖身。
所以,元妮得让大家伙习惯,并且帮她保守秘密。
“大姐喜欢,那就让她看呗。”招娣很支持。
盼弟跟着点头,“我也喜欢坛子。”
“行行行,你们都喜欢,那明天找个大点的箱子,专门放破坛子烂碗……”
娘几个说的正热闹,突然有人敲门,“三姐,你在屋么?我想跟你说点事。”
门外,正是小舅舅陈学文的声音。
元妮赶紧把坛子收起来,这才让娘去开门,她可不想被小舅舅发现自己的秘密。
“学文啊,有啥事?”
自从陈学文催着元妮娘腾房子之后,姐弟之间的感情就冷了下来。
虽说姐弟俩谁也不欠谁的,可毕竟元妮娘落难回娘家,本来就不容易,陈学文不说在这时候送温暖吧,也不该雪上加霜。
陈学文手里拿着几个核桃,他一脸讪笑,把核桃往桌上放,“元妮,给你们的。”
元妮如今可是有存折的人,压根看不上几个核桃,就连招娣盼娣都不动声色。
眼瞅着娘几个都冷着脸,陈学文尴尬的搓搓手,又干笑几声,这才开了口,
“姐,我跟你商量个事,咱家不是要起新房吗?你能不能把新房让给我?
你也知道,我下个月就要娶亲了,有新屋更好看……”

元妮掏了掏耳朵,有点惊讶,小舅舅脸皮这么厚,不太像是陈家人啊?
元妮娘也被惊呆了,“新房是我拿钱盖的,凭啥给你?”
“三姐,买那么些砖头瓦片,最少得五六十吧?一个鸡蛋几分钱,你才淘换了几天?我可不信你能挣那么多钱,肯定是爹妈补贴你的。
再说了,就算是你的钱,那也得看谁的事更重要,我可是要娶亲,新媳妇进门,刚好住新屋。”陈学文说的理直气壮。
“你咋不跟爹妈说去?”
“爹妈明显偏向你,我跟他们说没用,还得三姐你开口,你就说,喜欢这间旧屋,不想搬了,让我直接住新屋,这不就行了嘛?”
“去去去,要说你去说。”元妮娘脾气再好,也不想忍这个弟弟了,直接就把陈学文给赶了出去。
重新关上门,娘开始唠唠叨叨骂陈学文。
就在这唠叨声中,元妮再次研究起坛子来。
经过擦洗后的坛子,白底青色花纹,品相完整。
元妮把坛子翻过来,认真看着坛子底部。
唐代处于陶器和瓷器的过渡期,到了宋元明清,就以瓷器为主。
如果是宋,元,明,清出品的青花瓷,底部一般都会有铭文,可这个坛子底,竟然是一片空白……
元妮思索起来,这是什么意思?
她有金手指,不存在打眼的可能,可惜,她这个金手指只能鉴宝,不能断代。
元妮以前是学考古的,不是专门研究瓷器的,所以研究了一会,也没得出结论,只能先把这件宝贝收好。
等以后,再找懂行的人问问吧。
第二天,元妮娘就按照元妮教的,跑到姥姥跟前去告状,说是陈学文想要新房。
一般人家都是重男轻女,为了儿子娶亲,卖闺女都成。
陈家却不是这样的。
元妮娘在出嫁之前,是家里最受宠的孩子。
可惜所托非人,看上了元老大,这才遭受磋磨。
现在姥姥还是疼闺女,一听元妮娘说完,就冷笑,
“还想要新房?没把他赶出去住就不错了,学文也不想一想,他几个哥哥都是旧房子里娶的亲,他凭啥住新房?”
一碗水端不平,这个家,就没法管了。
姥姥让元妮娘放心,“新房子就是你的,你只管带着闺女住,至于你弟弟,他不懂事,我去敲打他。”
有了姥姥这句话,元妮就放心了。
今天陈家起房子,元妮没有出去换鸡蛋,而是带上招娣和盼娣,一起去了大集上。
她们在集上买了一嘟噜猪下水,里头有猪肝,猪心,猪肚和大肠头。
按照老规矩,盖房上梁,家里都要吃好的,元妮盖不了房子,就把改善伙食的差使揽了下来。
招娣和盼娣在元家长大,懂事的让人心疼。
看见元妮要买毽子,买花皮筋,招娣还拦着她,“姐,别乱花钱,我们不要。”
“放心吧,姐挣钱了,够你俩花的。”
财不露白,尤其是在农村,元妮之所以没敢大手大脚花钱,是因为还跟陈家人一起住着。
陈学文还是娘的亲弟弟,就惦记上新房了,更别提其他几个舅妈,连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
元妮不得不妨啊。
所以,除了吃喝,元妮没敢添置一点多余的东西。
改善生活啥的,等等再说吧。
姐妹三人回到家里,姥爷已经带着人动工了。
人多力量大,陈家啥都缺,就是不缺壮劳力。
姥爷亲自指挥,正在打地基。
姥姥在厨房操持饭菜,看见元妮拎着一大嘟噜猪下水,欢喜的眉开眼笑,“好东西,有了这东西提神,今天就能把房子盖起来。”
大肠头洗干净,配上辣椒爆炒,猪肚炖萝卜,猪肝和猪心都做成了卤菜。
还没到晌午,陈家的厨房就飘散出一股股香气。
走过路过的村民,闻到这味儿,都忍不住擦口水,可惜陈家盖房不请人帮忙,要不然,他们也能混上一口好吃喝。
姥姥还是了解舅舅们的,有了好吃喝,大家伙干劲十足,包括被收拾过的小舅舅陈学文,都在卖大力。
傍晚时分,房子就具备雏形了。
“上梁是大事,得挑吉时,等等时辰吧。”姥爷是木匠,比较讲究。
房子要住一辈子,也不急在这一时。
第二天一早,按照姥爷的安排,选吉时上了大梁,接下来活就不多了。
元妮娘早就说了,盖房剩下的砖头瓦片都不退,留给家里修补其他旧房子。
几个舅舅很高兴,旧屋住了好多年,多少有点透风漏雨,借着这个机会,正好修补一下,还不用自己花钱。
大家都说,桂英懂事,是个贴心好妹子。
反正闺女回娘家,就得舍得花钱,只要钱花到位了,一般不会遭人嫌弃。
元妮深谙这个道理,今天特地去河边买了四条大鱼,配上老豆腐粉条,炖了一大锅。
那个香味呦,足足祸害了半个村子。
夕阳下山的时候,陈家立起了新屋,老屋子也都修缮一新。
大家伙吃的嘴角流油,摸着滚圆的肚子欣赏劳动果实。
新房子太潮湿,趁着没装玻璃,要抓紧通风晾晒。
姥爷说,等陈学文结亲之前,元妮娘带着孩子们腾屋就行。
陈学文的对象叫田小芳,是隔壁村子的姑娘,她跟陈学文是自由恋爱,没等姥姥点头,两人已经确定了关系。
后来姥姥知道了,才补程序,走了彩礼。
陈家儿子多,讲究一碗水端平,老大结婚啥规矩,老二也一样。
这些事,在两家见面之后,都是讲明白的。
当时田家人点了头,说是按照规矩来,不要薄待了小芳就成。
谁也没想到,眼瞅着喜事将近,田家又闹起了幺蛾子。
“啥?田小芳要八十八块钱彩礼?还不带回来?”听媒人传来口信,姥姥的脸立刻拉下来了。
“是啊,我也没想到,婶子,这事不能怪我,小芳这丫头,可不是我给学文介绍的,咱们就是后边补了个形势而已。”媒人赶紧撇清自己。
“我知道,我就是生气,都快办喜事了,她哪来的脸要这么多钱?难道她是镶了金边的?”姥姥很生气,想要高额彩礼,为什么不早说?
要是早说的话,她一准棒打鸳鸯,把这门婚事给搅合黄了。
现在都要办喜事了,田小芳却开口要钱,这着实有些难办。
“是这么回事,田家跟我说了……”媒人为难的开了口。

第21章 棋逢对手
“之前不是跟田家说好了么?彩礼是十八块八,新娘子带回来一半。给他们小夫妻一间房,再置办新床新柜子。”
媒人一五一十说道起来,大家都是明白人,照理说,陈家给出的条件不错,并没有亏着田小芳,所以当初田家答应的也痛快。
“坏就坏在,桂英回来了,你们又给桂英起了新屋,这事啊,就被多嘴的,给传到田家去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