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梁山跑腿的日子—— by南方赤火
南方赤火  发于:2024年05月17日

关灯
护眼

李俊到了梁山山门,才知道她跟着维和义军“北漂”去了,气得他找茬跟留守的阮小七打了一架。阮小七还委屈呢,说你老人家把这么多赃物堆在梁山保管,明显就是三年五载脱不开身,俺姐难道还等你?没有俺姐孤注一掷,投了一大把军功券,梁山现在都招安啦。李俊当然不买账,说她的好多军功还是托我的福拿到的呢,现在用完就把我丢一边,良心呢?
总之,吵了两页纸。当然从阮小七视角来看,纯属李俊没事挑刺。
阮晓露自语:“我们北上维和的事,应该都发了江湖帖呀?”
不过这年头长途旅行不稳妥,一封平邮在路上耽搁几个月是常事。梁山转型太急,李俊很可能没来得及接到讯息。
此时有人在门外喊:“姑娘,开饭了!今儿鲍旭兄弟在林子里打了十几只野兔,热腾腾的生切兔肝,晚了就没有了!”
阮晓露眼前一黑,长吁短叹:“大俊,俺想你呀。”
以往每次跟李俊在一块的时候,不管多艰苦,嘴上没亏着,每天家常菜吃得美滋滋。有时候她还嫌他做太多了,她吃不完。
现在看来,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该打。
她寻思,要是能把李俊忽悠来就好了。可转念一想,就算他来,凭现有这些死亡食材,估计也整不出好活。
继续读信。阮小七这厮倒是没忘正事,告诉她,李俊此来梁山,实有要事商议。
从去岁起,整个华北黑市多了这么一条贸易链:金国派人渡海前往登州蓬莱盐场,非法以马匹换取食盐;李俊的盐帮得到女真良马,输送至梁山,大大提升梁山军马的战斗力;作为报酬,梁山付给盐帮大量现银。这些银子则是辽国暗中从梁山走私火炮烟药,直接给付的高纯度宋朝官库银锭——岁币。
如今国际局势陡变。辽国暂时不需要补充高尖火器,按照“沙门岛和议”的内容,金国也不能从宋国走私食盐,必须通过官方榷场买卖。于是这样一条食盐——马匹——银两——火炮的四方贸易链,静悄悄走到了尽头。
而李俊接收更多江南盐田后,盐帮控制的产盐量稳步高升。如果在当地非法倾销,价格压太低,过度打击官盐买卖,必然会招致朝廷暴力清算。
李俊此来梁山,询问晁寨主,有没有可能牵线一些北方□□势力,帮他找些新买主。
各地盐田都有得力部下分管,到时可以分别商议价格,贩运途中也可合力抵御官兵清查。
晁盖一听,彰显梁山绿林影响力的时刻到了,当即满口答应。在他心目中,杀人放火、攻城掠地才叫正经造反。如今梁山不做这些,已经给足了朝廷面子。至于买卖私盐,人人都做,法不责众,根本不算犯罪。
阮小七急老大之所急,最后在信里问:姐,你们保毅军缺不缺盐?跟谁买不是买,不如便宜自己人,想来他也不敢坑咱们。
纸面上有淡淡的大葱味儿,阮晓露低头闻了两闻,折好信。
阮小七想得挺好,但如今义军吃的盐都是辽国提供的——理论上,生活军需物资辽金双方各自供给一半,但实际执行起来,肯定会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有所侧重地输送物资。辽国境内有盐场,于是承包了大伙吃盐,而金国赠送了大多数建房所需的木料。
所以这边并没有买盐的需求。就算他们想买,手头眼下也没钱。下顿的猪肉还没着落呢。
她提笔,打算给小七写封回信,又不知该从哪说起,是该抱怨生活条件艰苦,还是该描述那壮美难以言说的北国风光,还是介绍一下维和事务的进展……
忽然,她撂下笔,心中模糊闪过一个念头。
“俺真是个天才!”

第270章
翌日, 阮晓露出面开席,宴请停留在军寨里的几个辽国商贾。桌面上是烤骆驼、炖天鹅、乳糜粥,吃得肚皮歪歪。席间作陪的还有个阔气财主, 气场强大,让几个辽商不敢吹牛, 那是卢俊义;还有几个见多识广、精于算账的头领, 比如李忠、周通、李立、张青之流,跟他们聊买卖聊市场, 相谈甚欢。
然后请账房结算本次货款。众商贾低头一算,笑容消失。
一个文绉绉的辽国汉商壮起胆子, 道, “娘子, 算错了, 只……只给了一半。”
商人心思多, 马上想到:这群南国人要赖账!
不过, 这种事对他们来说也不罕见。做生意嘛, 总是风险和机会并存。对方兵强马壮, 若存心耍赖,这账大约是要不回来了,只能吃哑巴亏, 下次再不来了。
“诸位多虑。”阮晓露笑道,“俺们梁山义军别的不说, 信誉肯定是江湖第一,肯定不会亏着大伙。但说实话,眼下现银紧俏, 俺们手里确实没那么多银子。这另外一半货款,倘若以物易物, 不知各位能接受否?”
商人们半信半疑地点头。以物易物当然也是如今通行的买卖方式,但主要在物资丰富的大市镇才实施得开。在此险恶蛮荒之地,当然还是现钱交易最保险。
况且,这帮子军马犹如无根之萍,物资全靠外面补给,他们拿什么“以物易物”?总不至于从林子里打点血淋淋的猎物让他们带回去吧?再说,以他们索要的南国物资之价值,就算把附近所有的野味都堆在一起,也不够换个零头呀。
但对面一排刀斧并举的喽啰头领,谁也不敢说出半点质疑之语,只能唯唯称是。
阮晓露观察这些商人们五光十色的面孔,忽然起了调戏之心,笑道:“俺们这群兵马的本事,你们就算不曾亲眼见到,想必也听说了。梁山好汉个个身怀绝技,随便教你们一招,日后都受益无穷,更能保财保命……”
一群商贾脸色黑成锅底,又不敢发作。难道是要拿什么“武功秘籍”来交换?这跟诈骗有何区别?隔行如隔山,你们觉得价值千金的神功,我们也不需要哇!
“……当然,这些功夫都是俺们的看家保命本事,多少钱也不能外传,甚憾甚憾,”
商人们长出一口气,连忙跟着表示遗憾,然后东拉西扯,说什么道上艰难困苦、自家老小都等着吃饭,诉了一阵子苦。然后说既然朝廷负责你们吃穿,咱回去一定想办法通通关节,请朝廷增发饷银,让诸位义士都买得起东西,云云。
说了半天,反正自己是肯定不肯吃亏的,由官方买单是最好的。至于他们回去之后到底会不会呼吁此事,那就鬼知道。
阮晓露笑盈盈,继续道,“所以我思来想去,既能以物易物,又不让大家吃亏的法子,只有这样……”
李忠乐呵呵起身,像发名帖似的,往每个人手里发了几张小小花笺。
商人们低头一看,都有点犯愣。
难道是传说中宋国的“交子”?
细一看,这“交子”未免有点粗糙。花笺卡片正中,印着一个铜钱拓印,上书“大齐通宝”四字 。角落里是一道潦草随性的签名花押,依稀能看出个“六”字。另有一个大红印章,是梁山保毅军的军政大印,盖住了拓印和画押的大半。
“宋国山东登州府左近的蓬莱,有大量优质盐场和海陆码头,天气好时,离辽国国境只两三日航程。”阮晓露道,“凭这张盐票,诸位可以当月官价的四分之一购买精制细盐,一张盐票可购二百斤。这算是我们保毅军送个大伙的一个小小纪念品。”
商人们面面相觑,摸摸手里的花笺。
“盐引?”
都知道宋朝茶盐官卖,商人向朝廷支付银两,取得盐引,才能合法贩卖食盐。这保毅军既非朝廷,也不是任何衙门,如何发得盐引?又有谁肯认?
“不是朝廷发的那种盐引,是私人票券。”阮晓露耐心解释,“凭它,可以低价购买食盐。诸位只需再跑一次腿。但大伙既是走南闯北的行商,想必也不介意多跑几程路。”
商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肚子问号打架,不知先问哪个。
一个契丹富商眯着眼,心里计算一番,不信道:“小人汉话不佳,误解莫怪。姑娘方才说,是以四分之一的宋国官价购买……”
“是辽国官价。”
阮晓露此话一出,一桌子商人都精神了。
“辽国官价!”
宋朝盐税深重,一斤盐能卖到百钱以上。而辽国鼓励商业,盐业管理得当,加上市场稳定,每斤盐只卖一二十文钱。近年战事频繁,物价上涨,但也超不过三四十文。所以常年有人走私辽盐入宋,让宋朝官员很是头疼,甚至因此放开河北榷盐,抵制辽盐的倾销。
刚才这阮姑娘放大话,说以官盐四分之一价格进货,众商默认她指的是宋朝官价,估算之下,颇觉有利可图。没想到她竟而以辽国盐价为锚,那不相当于白送!
那契丹富商反倒不太信:“那盐场管事能答应?”
几文钱一斤的盐,谁卖谁亏本。
阮晓露笑而不语。其实李俊旗下的盐场多半都推广了晒盐,成本降到煮盐的几十分之一。就算几文钱一斤售出,也依旧有的赚。据说盐田附近归附百姓都已过上了吃盐自由的生活。阮晓露提出的“辽盐四分之一”售价,虽然比盐帮平时定价略低,但他们既然想要扩大销路,那就得稍微让点利,不能算她坑人。
旁边一群倒酒喽啰不忿,七嘴八舌道:“怎么,瞧不起俺们梁山的信誉?”
几个商贾连忙澄清:“不敢不敢,小人们谨慎起见,多嘴问一句。”
说归说,几人交换眼神,哪敢相信什么虚无缥缈的“江湖信誉”。
真有那么阔气的盐场?真的能从海上直达?真的会有人等在那里,卖盐给他们?那里产的盐,不会涩得不能吃吧?……
此时忽然帐门掀开,几个女真奴仆探头探脑。
乌老汉赔笑,探进半个脸:“我们乌烈郎君听闻这里开宴,特来凑个热闹。”
---------------------------
灰菜踱着方步,拣个空位坐了,跟阮晓露和几个商人略略点头,让人给自己斟了碗酒。
女真人自古在苦寒之地渔猎为生,过惯了物资极度匮乏的生活。于是形成习俗,谁家宴请客人,路过的见者有份,谁都可以进去吃喝一番,主人家不可吝啬拒绝,否则遭人指点。
灰菜不知从谁那里听说阮姑娘弄来了烤驼峰,他自从担任观察使以来,许久没吃这等珍馐,当即食指大动,不请自来,拔出手刀割了一块白颤颤、滋滋冒油的骆驼脂肪,洒上盐,津津有味地大嚼起来。
阮晓露赶紧表示欢迎:“随便吃。乌老丈,替我问问他最近过得还好吗?”
灰菜眼里只有驼峰,有一搭没一搭,勉强跟她聊了几句。阮晓露忽然把话题引到碗里的辽盐之上,道:“这盐又细又白又纯,算是上品了吧?”
灰菜咬着一块驼峰肉,显出怒容。瞧不起他们女真人咋地?
“这算什么?我吃过最好的盐,白如珍珠,细如雪末,入水即化,入口即溶。平日行军打仗,只消带拳头那么大一袋,就能吃上好几个月……”
他描述得细致入微。对面几个商人都是多语种人才,灰菜还没说完,他们都听懂了,却纷纷笑起来。
“郎君,大金国物产丰富,就是不产盐。您有这么精贵的盐,赏我们些可好?”
虽然两国停战,但几个辽国商人的语气还是夹枪带棒,意在讥刺女真人低等粗劣,不配用好东西,只会吹牛。
灰菜粗眉一竖,按捺不住,唤奴仆取来一个小瓷瓶。
“让你们见识见识!”
瓷瓶里倒出一小撮雪白的盐粒,落在粗劣的木盘子上,好似最纯净的雪山之巅。几个辽国商人看得双眼发直,不敢用力呼吸,唯恐将那盐吹走一粒半粒。
虽然和宋国盐帮的走私活动早就停了,女真平民百姓吃盐愈发困难,但灰菜和其他皇族子弟还是私下截留了不少南国细盐,供自己日常享用。
当然,从登州走私过去的食盐,质量也参差不齐。灰菜手里自然是最优质的一批。
他豪气地指着那巴掌大的小盘子:“赏你们了!拿来佐餐吧!趁热!”
“瞧见没,有据为证。”阮晓露给他帮腔,“这就是我说的那个蓬莱盐场的盐嘛。当初作为礼物,送过他们的。”
含糊其辞,同样规避了盐马走私的事。
灰菜赞许地点头,刀扎了块烤驼峰:“你也来个。”
阮晓露:“……”
恩将仇报。
不过几个商人可是听懂了。他们可以不信阮晓露所言,对面的女真将军可是个大活人凭证,证实了蓬莱盐场的存在,以及那里盐产的超乎寻常的质量。
灰菜吃饱喝足,抹抹嘴,例行公事地谢了主人款待,抓起那装盐的小瓷瓶,拍拍屁股离开。
---------------------------
一桌子商人可都沉默了,眼里闪动着跳跃的光。
按这位阮姑娘画的大饼,他们要冒巨大风险,给义军输送生活物资,换得非法“盐票”若干,然后寻船渡海,跟宋国私商进行非法走私交易,买来食盐,再动用关系渠道,非法售出,方能兑现自己输送物资的报酬……
不确定性因素叠加,风险不敢想象。唯一有利可图的地方,就是这盐价格极低,几近白送。
而且品质超乎世人想象。一斤能顶好几斤粗盐。商人们万分确定,就连他们太后吃的贡盐,都没有这等精细。
商人心思转得快,有人当即开始盘算:如此优质的食盐太惹眼,一旦流入市场,估计很快会被官府请去喝茶;但如果和寻常食盐混在一起,一比一,甚至一比三比五,味道马上就能突飞猛进,而且寻常人也看不出其中玄机。这将成为他的独门商品,别人——除了在座的诸位——谁也模仿不来……
这几张小小盐票,如果利用得当,其价值远远超过他们该收的那点货款……
他们没学过现代金融学。如果他们晚生一千年,就会意识到,这位阮姑娘给他们提供的“盐票”,其实便是一种期权:买方付出一定的代价,享有在特定时间内、依特定价格,买入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权利。
届时,他们可以选择履约以赚取利益,也可以放弃这个认购权利,风险降到最低,还可以将期权转卖,把风险转嫁给别人;而对面的“卖方”,则无论如何都有履约的义务。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并不对等,对买方——也就是商人们自己,其实是十分有利的。
阮晓露余光扫过众人脸色。她也没修过什么经济金融,但她的思路很简单:既然义军的钱袋不足以购买物资,那就想办法变现己方的信誉和人脉,进行资源置换、转移支付。
她记得课本里讲过,假如有多少多少的利润,资本家就愿意冒多大多大的险。利润足够,他们老婆孩子、道义良心,都可以卖。
当然,眼前这些商人还够不上资本家,甚至有些人举止颇为淳朴。但他们既然经商,核心逻辑便是逐利。只要她利润给得足够,肯定有人愿意铤而走险。
终于,先前那汉商干巴巴地叫道:“这不犯法吗?”
“不不,咱们都是守法之人,您千万别想岔了。”阮晓露大惊小怪,“实话跟各位说,我这盐票只是个小小的纪念品,分发给诸位,以感谢你们运送物资之情,并没有 鼓励你们买卖私盐的意思。维和协议里也没禁止我们跟商贾互相交流、互赠礼物,对吧?那蓬莱盐场乃是违法私营,这个确实。不过几位都是大辽子民,跟宋国私商在海面上做些买卖,只要不让官兵撞见,那也不会有任何麻烦。至于诸位购得这盐,去哪销赃……哦不,去哪贩售、如何出手,相信诸位也能找到安全合理的渠道。在这方面你们比我们内行,大家各显神通,我们不知道,不打听,不议论,不干涉。”
李立咧开大口,笑着补充:“大多数商贾都不敢踏足缓冲区一步,诸位不畏风险,来跟我们做生意,已经是百里挑一,想必不是墨守成规的人。”
周通低声道:“就算你们懒得跑,辽国那么大,盐商也多,肯定会有人出大价钱买这个盐票。你们千万别胡乱出手,一定得谈个好价……”
那契丹富商一拍桌子,叫道:“我不干!把另外一半现银结给我,这事我保证不往外说。”
阮晓露微笑:“好说好说,肯定不会强迫各位。来,饭也吃差不多了。咱们进帐去谈。”
几个喽啰放下酒坛,凑上来,满脸横肉地笑道:“几位请。”
说是请,却把众位商人请进了不同的帐子。有人反应过来:“我们要一块……”
面对众多壮汉,微弱的抗议石沉大海。几个商人还是被分开,帐子里头早等着几个梁山头领——阮小二、阮小五、刘唐、何成、孙二娘……都是一身肌肉,一脸狞笑,跟刚才相陪的那几个完全不是一个风格,一看就是喜欢一言不合拧人脑袋的那种。
“哟,您来啦。”孙二娘热情地挽着那个契丹商人,抛了个穷凶极恶的媚眼,“怎么着,跟俺妹子谈得如何?”
那契丹富商身高八尺,肚皮盛油,穿个大皮草,整个人比孙二娘阔上一圈。但不知怎的,看到这汉家女子的笑容,平白心肝直颤。
“这,这个,”他兀自嘴硬,重复,“我不要什么私盐,我就要现银落袋,马上回家。”
孙二娘眼尾一挑,凶相毕露,这人不敢说话了。
“抱歉,余款没有,只有盐票。你要是不想要,只能自认倒霉,老娘派人安全把你护送出缓冲区。来人!”
“等等,”那契丹富商又慌又怒,“没个商量的啊?”
眼前的客户肌肉太壮,威压感太强,确实没什么讨价还价的资本。不过,从他启程前来运送货物之时,就做好了亏本而归的准备。至少对方并非蛮不讲理,还让他拿回一半的钱,不至于喝西北风回去。
他小声说:“你们就不怕我去出首举报……”
“谁管你,阮姑娘都研究过了,没有律法禁这事。”孙二娘嗤之以鼻,“再说,老弟,我看你生得眉清目秀,是个本分人,今儿提点你一句:你想今儿清清白白的出门,没问题;可跟你同来的那几位客商,可是都接了盐票,打算干笔大的。若你去官府出首,举报那几位走私食盐,而你,跟他们一道来,一道走,偏你是守法顺民,不曾与他们同流合污——你觉得当官的会信吗?”
孙二娘笑语盈盈,声音温柔舒缓,好像真是在跟人推心置腹。
但那契丹富商听了,登时毛发直竖。就连头顶髡发剃光的部分,也隐隐觉得发茬一根根立了起来,不由用骂了句契丹粗话。
——不管他今日接不接受这盐票,他已经说不清了!
这才悟到把几个客商分隔开来的用意:谁都不知道其他人到底会选择守法还是违法,于是谁也不敢去向官府告密,唯恐自己也惹一身腥。
进一步想,就算自己规规矩矩,誓不堕落,可如果日后别人走私事发,自己势必也受牵连。到时自己钱也没赚到,还枉担个犯罪的虚名儿,多不值当!
孙二娘侧眼观察这契丹富商的脸色变化,心里暗笑:小六妹子这招攻心之术,对胡虏也挺管用的哈?
阮晓露自从前阵子经历了梁山投票风波,就悟出了一个屡试不爽的道理:凡事只要付诸匿名,就会生出猜疑和不信任,就容易把控人心。
就像经验老到的捕快会将犯人分别审讯,故布疑阵:他们都招了,你还嘴硬,你傻呀?
其余几个帐子内,其他客商也都经历着相似的心理考验:要么任凭义军赖账,要么拿盐票抵账。向官府报案?先想想自己能不能全身而退。
许久,那契丹富商强颜欢笑,道:“反正这浑水已经蹚了,只盼你们莫要出卖小人。”
孙二娘大喜:“老弟说什么话。出卖你,我们有啥好处?是大辽给我们封赏,还是大宋夸我们能干?”
说着,热络地把他一揽,来到小桌前面:“空口无凭,你在合约上按个手印。”
那契丹富商闯荡四方,本来就有不少灰色生意,也不是那等迂腐怕事的人。事已至此,也就不再纠结,仔细浏览了新的供货合约——亦是天下头一份期权合约,重重的按了个手印。
新供货合约的内容比原先的要复杂些:首先,约定义军成员所需的货品——茶叶、猪肉、蔬菜、大葱、丝帛、刀剑、甲胄之类,如何发布需求,如何定价,如何交易,如何运送。然后又约定,义军除了给付现银及铜钱以外,也可以拿“手工特产”来以物换物。各种支付方式的具体比例,商贾们可以提出偏好,但总体是义军说了算。
孙二娘笑靥如花,送他出了帐子。见其余几个客商也各自出来,个个神态忸怩,大拇指上都带着红红的印泥色。
大家互看一眼,心照不宣。

第271章
阮晓露目送喽啰送走客商, 自己提笔给盐帮写封信,通报附送“盐票”样品一张,通报了义军这边的新举措:凡有辽金客商持盐票前来进货的, 请按约定价格数量出清。务必海上交易,尽可能保证客商的安全。
这么着, 盐帮的销路扩大, 量产的精盐销往远方,避免在附近倾销, 引起价格波动。官府也更不容易追查。虽然价格可能比往日低了点儿,但阮晓露相信李俊和底下人能算清这笔账, 不会介意她擅自打折。
这以后, 再有客商前来贩南货, 都和他们介绍“盐票”, 以此抵货款。客商当然反应不一, 有欣然接受的, 也有坚决不要的。对于后者, 按规矩请进小黑帐, 一通威逼利诱,最后也都妥协。
---------------------------
没俩月,当初拿了盐票的那个契丹富商又来了, 穿一身更华丽的皮草,换了个金腰带, 而且身后还带了几个跟班,拉了十几大车的物资。
阮晓露赶紧派人上去迎。那富商别的话没说,只道:“这次的报酬, 小人不要现银,全要盐票!”
阮晓露笑道:“这么快就出手啦!老哥本事不小。”
“娘子的信誉果然过硬, 那盐场管事二话没说,就给了最好的货,”那富商急冲冲地指挥人卸货,一边悄悄告诉她,“我有朝廷特许的经商文牒,本就可以合法往来宋朝官港。在船上悄悄开几个私舱,贿赂一下官员,不是小人夸口,我在南边还是颇有些人脉,哈哈哈……”
阮晓露嗤的一笑,又忙作严肃状:“什么?风大,俺没听见!老哥别忘了,你如何处置那‘礼物’,跟俺没关系哈——这次带了什么好东西?”
一个月内,另外几个得到盐票的商人也先后返回,一个个满面红光,浑身上下写着发财。一进军寨,水也来不及喝,不约而同问:“盐票呢?这次还有吗?”
商人们各显神通,有亲往蓬莱、偷带盐货的,有托在宋亲友代购,然后在榷场官价卖出、三七分账的,甚至还有人直接把盐票卖给宋国的二道贩子,资金回笼飞快,马上又回来讨盐票。
当然,也有拿了盐票、一去不返的。后来蓬莱盐场托人带话,说有辽商大批复制假盐票,妄图不当获利。当然被盐帮识破,人狠狠修理一番,没收了随身所有的财货。这辽商自知理亏,也不敢闹大,灰溜溜地回乡种地去了。
阮晓露赶紧又加了个新举措:给每个交易盐票的辽商开具“介绍信”,信上用暗语写明他所持有的盐票数量,供盐帮朋友们比对,以杜绝造假糊弄之事。
很快,义军所需的物资全部补满,甚至还多出不少。阮晓露紧急控制盐票发放数量,将几个听话的商人抬为“特许经销商”,其余人一律不准染指盐票,以免失控。
………………………………… …
在异乡的新营寨里,大家手头终于又宽裕起来,不至于每天钱袋空空。阮晓露也抽空宣布了这个新举措,但大伙多是粗人,搞不懂这些门道,也懒得弄明白,只知道小六姑娘有本事,让自己的生活水准大大提升。每日屯田干活巡逻戍守,也就更有精神头,甚至开始摆阔,拿自己的口粮赠给饥民,博得满乡好名声。
物资换盐票的买卖规模有限,阮晓露算算,应该不至于引起辽国官方的注意。就算有持盐票的商人被盘查,只要他不说,谁也不知那“盐票”是干什么的。再说,辽国境内本来就不缺私盐贩子,商人们也不缺相关的经验。
很快,在这篇属地争议、辽金两不管的“缓冲区”,巡逻的是南国民兵,通行的是梁山乡约,大路两边支起一个小小的贸易集散站。当地各族百姓也都习了简单汉话,闲时能来帮忙干点活,挣些柴米回家吃用。
辽金两国的“观察使”也时时带来关于政局的新闻。虽然两人各执立场,叙述有所侧重,但大体上,还是传递了这样的信息:由于缓冲区的建立,两国的关系逐渐解冻,不似刚停战时那般剑拔弩张。前阵子辽国小皇帝庆生,金国还派使臣送了点礼,辽国也回了礼,至少表面上成了友好邻国。
当然,和平并不代表生活富足。从缓冲区望向辽金腹地,大部分地区依旧是一片焦土。春夏之际,日光和暖,土里生出青草繁花。偶尔有面黄肌瘦的牧民,带着同样面黄肌瘦的牛羊前来扎帐,吃光了一片草地,立刻又打包离开。
在义军众人刚刚开始觉得生活有点单调之时,又来了一桩陌生的挑战。
一日夜半,星光璀璨,忽有锣声急响,红灯挑高,表明有人越境。梁红玉带领的值夜小队迅速出动,星光下摧枯拉朽,顷刻间俘虏了十几个。拉到火光下一看,才发现这些人不像是敌军,更像是平民,垂头丧气地跪成一片,地上丢着削尖的木棍,马背上驮着破旧行囊。
梁红玉又是惊奇,又是迷惑。唤来通译询问一番,原来这些都是金国百姓,土生土长的辽东生女真,以前极少离开自己的部落领地。
女真社会实行猛安谋克制度,部落军户平时游猎,战时征掠,全民皆兵,男性成员皆受军事训练。这些人会骑马会拼杀,但军事素养不高,当兵不够格,又无首领统帅,碰到训练有素的梁山义军,毫无还手之力。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