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止温文雅致的郎君,笑起来如春风拂面,瞧着像文人。寻到害他的仇家后,应该不至于——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来个血溅当场?
应家上有老、下有小,人是她做主留下的,她得当面跟他说个清楚。
“你和朋友如何寻害你仇家,寻到之后如何报复,我不管。但提前说好了,不许在我家宅子动手。别让我娘和小幺看到吓人的场面。”
西屋郎君听笑了。
“我又不是心狠手辣的盗匪,对仇家刀砍斧劈,血溅五步。”
他转身回望过来,琥珀色的眼瞳在阳光下显得柔和,“寻到害我的幕后主使,若果然出自家族之内,自行清理门户便是。应小娘子放心,不会在你家新宅子动手。”
应小满放下担忧的心,好奇心却升起。
“清理门户……也是要杀人的罢。阿娘总念叨‘杀人偿命’,在京城这里杀人不犯法么?”
西屋郎君闲庭信步,淡定欣赏小院的景致。
“无故杀人当然犯法偿命。但我朝有律法,血亲复仇,减二等论刑。人欲加害未致伤,反击加害者死,减二等论刑。人欲加害已致伤,反击加害者死,无罪堂释。我这种情况,便是‘人欲加害已致伤’……总之,我朝律法宽严有度,有理有据即可。”
一番话引出三道相关律法。开口阐述的信手拈来,应小满听得如坠云雾,除了“清理门户”,只抓住“血亲复仇”四个字。
“血亲复仇,是不是孩儿替爹爹报仇的意思?所以在京城报仇,杀人不一定会偿命?”
“不一定的。”
应小满眼睛顿时亮了, “真好啊。”
“……嗯?”
话题的方向莫名有点危险,似乎哪里不对劲。西屋郎君的视线瞬间转过来。
阳光透过枝头绿叶映照在对面少女的身上,树影娑婆,光影交织。
应小满正在翻包袱里的饼子。把饼子撕开两半,自己拿小半张,大半张饼子递给对面郎君。
“家里自己烙的饼子,尝尝我娘的手艺。很好吃的。”
头顶细碎阳光落在少女如画的眉眼上,瓷白肌肤仿佛在发光。应小满自从感慨了一句,便低头专心地吃饼。
西屋郎君觉得自己想多了。或许小娘子好奇心重,只是有感而发,随口感慨几句而已……?
两人对坐吃饼。西屋郎君斯斯文文地把半块饼撕开小片取用,偶尔瞥一眼对面。
应小满把阿娘做的烙饼吃得干干净净,她有点渴,起身取来水囊,双手捧着水囊开始喝水。粉色的嘴唇很快沾染了润泽水光,又随意地舔去唇边碎屑。
对面注视的目光瞬间挪开。
但下一刻,挪开的视线又不动声色转回来。
嫣红舌尖探出舔舐唇边碎面屑的场景,就像是在脑海里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西屋郎君觉得自己也有点渴,喉结滚动几下。
“你也要喝水吗?”应小满见他久久地凝视水囊,很大度地捧过去,“家里装出的水,很干净的。”
西屋郎君接过水囊,把水囊举起,仰头喝水。
他喝水时没有碰触水囊边沿,细细的水柱直接倒进口中。递还水囊时,神色已经如寻常般自然了。
“你似乎很懂律法啊。”应小满接水囊时随口说。
“不敢说精通。”西屋郎君谦虚道,“自幼熟读律法,时常出入讼堂。”
“你们京城人懂得真多。”
“……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懂的。”
时辰还早。
微风吹过桂花树新生的碧绿枝叶。
应小满走得累了,想歇歇,对面坐着的郎君自然同意。
树下两人一口接一口地吃饼子,喝水,四处闲逛。应小满解下鼓鼓囊囊的牛皮袋,取出新得的飞爪,机关掰开,开始一根接一根地擦爪子。
她边擦爪子边闲聊,“我那把扇子十贯的定价是不是太低了?听莫三郎的口气,倒像定价太低,引人疑心似地。”
“象牙扇要看制作和品相。”西屋郎君斯斯文文咬一口饼子。
“寻常的象牙扇,象牙扇骨,绢纸扇面,定价一二十贯的都有。若是象牙扇骨,全象牙扇面,要价三五十贯也寻常。如果扇面有名家题字,雕工出自大家之手,定价还能往上翻番。”
“原来你是懂行的,怎么不早说。”应小满当即把象牙扇从包袱里取出,“我这把扇子就是全象牙扇面的。能不能帮我估个价?”
“随手小事,称不上帮忙。”西屋郎君走回树下,借着阳光垂眸打量象牙扇。
指腹轻轻一错,精巧象牙扇面在阳光下展开,嘴里闲说,“应小娘子于我有救命之恩,更大的事也可以提一提。”
应小满擦飞爪的动作顿了顿。更大的事当然有,要不要和他提还没想好。
她琢磨了一会儿,有点烦恼,换支爪子继续擦。
“我娘说了几次了,总不能一直叫你‘西屋的’。你在家里时,你娘如何叫你?”
西屋郎君抬起扇面对着日光,细细地打量镂空雕刻,“我在家里行七,母亲喊我七郎。”
“那我娘以后也喊你七郎。”
“甚好。”扇骨在虎口处轻轻一搭,熟稔地收拢折起,西屋郎君悠然道,“小满娘子也可以喊我七郎。”
应小满起先点头,低头又擦了几下铁爪,忽然间反应过来,一双乌眸倏然瞪得滚圆,“你怎么知道我叫小满?又是我娘跟你说的?!”
西屋郎君,不,现在应该叫七郎了,没承认也没否认,只淡定解释,“院子太小,不小心便灌进耳朵里。”
把象牙扇放去桌上,拿块布巾,主动帮应小满擦起飞爪。
两人一起动手,包袱里一对新得飞爪,一对老家带来的铁爪,很快擦得精光锃亮。
应小满提起飞爪四处转悠,停在爬满了青翠藤蔓的院墙边,在身后郎君的注视下,一抬手,飞爪稳稳地勾在院墙高处。手腕轻轻一动,飞爪又落回手里。
七郎赞叹鼓掌,“好身手。可见家学渊源,父女传承。”
“我爹入了林子才叫真厉害。” 应小满谦虚说。
报仇是大事,她还没想好要不要七郎帮忙。但眼下的小忙是可以放心叫他的。
她抬手比划一个高度,招人过来帮忙。
“帮个手。”
“墙上打两个钉子。对,以后飞爪就挂这儿。”
七郎在屋里寻到一把铁锤,铁钉敲进墙里,墙皮簌簌地掉下。他用没受伤的右手按了按,钉得很结实。
“可以挂了。这对飞爪入山林后,可攀岩过树,可架设陷阱,是猎捕猛兽的大助力。”
应小满没吭声,眼睛闪亮盯着墙上新挂的飞爪,脑海里闪过一幕幕令人兴奋的画面——
从这边院墙飞爪翻出,过街,进长乐巷,再从斜对面的晏家围墙飞爪翻进。
如果有个得力的帮手望风,她便可以顺利躲开仇家的三十五个兄弟,顺利寻到仇家本尊,把爹爹临终前叮嘱的大仇当面跟仇家说清楚,再给他一门栓……
统共一炷香时间,完事。
“以后可能还要找你帮手。” 应小满摸着飞爪,提前道谢。
七郎深感欣慰,愉悦承诺,“有事尽管提。竭力相助。”
清晨从城西瓦子门走去城北,午后从城北走回城南。
应小满还是不舍得花钱雇车。瓦子门外折下的两支桃花枝用布浸透水裹住枝干,一支留在七举人巷的新宅子,一支带回家。
两人一个拎包袱,一个捧桃枝,就这么硬生生走了整个时辰回铜锣巷。
中途路过洞明桥时,长街两边店铺林立,食物的香气传递鼻下。应小满的肚皮咕噜噜地响了一圈,拉着七郎去路边小摊坐下,买下两碗馉饳儿。
七郎问她,“之前听你说洞明桥边上有个相熟的茶博士,哪家的?”
应小满有点不好意思,目光往斜对面挑起的黑边红底旗帜处一飘。韩兴居。
里头的茶水太贵了。下雨天茶博士得空时,她才会借着躲雨过去闲话一阵子;晴天店里生意好的时候,她从不去打扰。
七郎顺着她的目光望向“韩兴居”的旗帜处,目光凝视片刻收回,咬了口馉饳儿。
“京城百物贵价。刚才便想问了……小满娘子,手边钱还够用么。”
一句话正说到伤心处。
从城北走到城南,鞋底都走薄一层,日头晒得很,为什么不雇辆车?不就是因为手头紧,舍不得一百二十文的雇车钱。
“我们还有扇子。”应小满咬着面皮儿说,“昨晚运气不好碰着莫三郎,改天再去一趟鬼市,把扇子卖了,家里就能宽裕许多。”
说起扇子,七郎心里有想法。
象牙扇贵重,他原以为是应家的祖传之物……但刚才查验成色时,看到扇骨上刻了个‘雁’字。不像是祖传。
莫非是母家传下来的?
七郎边吃边问,“必须要去鬼市么?鬼市鱼龙混杂,容出问题。”
“你这把象牙扇是上品,价值五十贯往上。送去可靠的当铺,至少能当个半价。小满娘子考虑考虑。”
应小满原先慢腾腾吃着馉饳儿,听到“当铺”两字突然紧张起来,“不送当铺!”
七郎舀汤的动作一顿,视线转过来,两边眼神碰了下,是询问的意思。
应小满有点烦恼:“怎么跟你说……总之,那扇子是不能送当铺的。我这么说,你明白么?”
七郎:“唔……有点明白了。”
那把扇子必然不是应家祖传。
不止于此,只怕来路不正。因此才宁愿送鬼市撞运气,也不愿送当铺。
他心里转过许多心思,嘴上什么也没说,不疾不徐吃用完整碗,放下瓷匙。
“谢小满娘子的馉饳儿。一碗五文钱,记今天的账上。”
应小满吃得饱足,人便惬意愉快,许多烦恼小事不再放在心上,大度地摆摆手。
“该谢你陪我去鬼市才是。城西走到城北,又走城南,这么一大圈走下来,你早饿了罢?这顿我请了。”
————
沿着河岸回到铜锣巷家里时,正是申时末,家家户户开始做饭的时候。
他们回来的动静太大,盛放桃花一路飘进窄巷,邻居不止一户瞧见了七郎。
杨婶子站在院门外,欲言又止。
“应家嫂子,你们家不是立的女户么?跟着你家阿满回来的那位,对对,就是头戴斗笠,拎着包袱进门的高个子后生,难不成是你们家招了入赘的女婿?”
义母在门外尴尬地不知如何应对,连说几遍“老家投奔的亲戚”,“小满他爹——那个,表叔家的大儿子”,“对对,远房表亲……”勉强应付过去。
杨家婶子啧啧赞叹,“你家表侄子长得好身段!腰是腰,腿是腿的。老家定亲了没有……”
应小满像条游鱼儿般滑进小院里,往后招招手,示意七郎跟上。七郎悄然进了西屋。
杨家婶子今天过来倒不是特意打探阴私。她有正事来商量,提着满满一竹篮东西过来的。
阿织她娘,也就是水灾祸事里摔了一跤过世的徐家寡妇,早已过了头七。
报上官府验核无误,顺天府在城外的漏泽园[1]拨了块地,把徐婶子的棺木葬在八尺地里。那是五六天前的事。
“你们应家也不富裕,多养活阿织一张嘴不容易,丧葬纸乐你家又没少出份子钱。丧事办完了,还剩下不少零碎,大伙儿一商量,不拘钱物都留给你家。喏,全放篮子里了。”
杨家婶子死活留下篮子,义母推辞不得,拎着篮子回来,拨了拨里头东西。
半篮子金银箔纸,几尺素布,几根白蜡烛,最底下放了整贯钱。
“乡邻们把我们家出的份子还回来了。”
义母感慨地放下篮子,取出一支素绢花,叫来阿织,素花簪在小小丫髻上。“不给是本分,给了是情分。记得乡邻们的情分。”
阿织懵懵懂懂地一点头。
她这个年岁的小孩儿更关注亮闪闪的金银箔纸,“这些是给我娘的钱么?拿去灶里烧,阿娘能不能收到?”
义母哄她,“过几天咱们搬家,搬家前再去一趟你阿娘的坟头,当面烧给她。”
把阿织哄去房里,义母抹了把发红的眼角,回头开始数落自家女儿。
“不声不响带着西屋的满城乱跑,还叫邻居看见,你名声不要了!”
应小满从花枝后露出半个脑袋,冲义母弯眼一笑,把满枝盛开的桃花递过去,“城西瓦子门抱回来的。”
大老远沉甸甸捧回来的花枝抱在手里,枝干兀自带着手心热度,义母登时没了脾气。
应小满觉得七郎实在是个不错的人。跟她夜里起身,折腾了大半日,城南到城西,城北又折返,鞋底都走薄了,半句抱怨的话也没说。
她已经打定主意要留他了。
“娘,过两天搬家,西屋的跟我们搬去新宅子罢。”她满屋子地找瓶罐装桃花枝,“以后新宅子每月两贯赁金,他愿意出一半。”
义母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
应小满继续道,“这趟去鬼市,西屋的帮了我很大忙。他时常挂在嘴边说,救命之恩,涌泉相报。并不是说说而已,真的在尽力报恩。我看他人不错。喏。”
她撒娇地晃了晃手里盛开的桃花枝。
“好看吧?一路从城西捧到城北,又从城北捧到城南。有几次我捧累了,他二话不说接过去捧,始终没劝我把花扔了。”
义母哭笑不得,“一文钱没见着,跟你跑了一趟,帮你摘两支桃花,人就算不错了?从前你爹在时,我就说你这小丫头好骗。”
西屋那边的门栓从里面轻轻叩响。
七郎隔门说,“已经和小满娘子说好,欠账会尽快还清。”
义母震惊道:“我们屋里说话,他那边能听见?”
应小满登时想起自己莫名其妙泄露出去的名字。
“屋子太小了。有点动静,全灌进他耳朵里。”
义母便压低了声音,继续数落:“嘴上说道谁不会。”
“我们以为他从外地来京城做生意,原来是土生土长的地头蛇!你爹常说,城里的人心眼多,他身上又背着一桩人命案子。我实在有点怕,怕你这外来的小丫头给人家拉走卖了。”
应小满才不怕,“娘,现在我有两对铁爪了。”
铁爪是利器。她在鬼市展示了一记,那莫三郎号称是京城出名的纨绔衙内,还不是吓得脸色发白,仓皇遁走?
西屋七郎人很不错,愿意报恩,又知晓她的厉害。她不信他会把她给卖了。
她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可惜完全不能说服老娘。
义母边缝针线边数落,“你有两对铁爪,他就不能把你卖了?你山里猎来的那头熊还有两对熊掌呢!”
应小满一脸懵。
似乎也很有些道理的样子……
不过她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西屋的不是坏人。再有人问起他,就说是我们家表亲。”
义母叹气,“表亲也得有个称呼。你又拦着我,不让我问他出身名姓。”
“他在家里行七。娘以后叫他七郎。”
正是乌金坠山时分,阳光透过云层,映下河湾,照进城南铜锣巷深处的应家,从西边映照入窗,映在修长手指掂着的象牙扇上。
不只是扇骨,整个扇面都以象牙雕刻而成,浑然天成,莹莹生光。
精巧象牙扇在阳光下展开。指腹轻轻一错,熟稔地打开,合拢。
西屋这处只有傍晚时有日光。借着一点金光,屋里的郎君细细地观察扇骨雕工,镂刻印记。
目光凝在扇骨末端的朱红刻章处。
“雁”。
扇子名贵,看起来像大族的收藏物。究竟如何落在小满手里的。
雁姓罕见,说起来,城东倒是有家出名的雁姓大族,兴宁侯雁家。不知和这把扇子有无关系……
心里微微一动,他忽然想起自己出事前,耳边风闻的一桩轶事。
隐约说兴宁侯家出了一桩当街强抢民女的怪事。
说是怪事,因为传出强抢民女的,居然是兴宁侯家的雁二郎。
兴宁侯府是勋贵出身的外戚。嫡出的雁二郎默认将来要袭爵。雁二郎打小出入宫廷,在官家和太后娘娘的眼皮子底下长大,虽说轻狂浪荡免不了,但总体来说立身还算端正。
雁二郎身边不缺美人,又刚入仕不久,得官家信重。大好的前程,何至于冒着丢前程的风险强抢民女?
雁家那边的说法是,寒家女子自愿卖身入府,价钱没谈拢,先应下又毁约。
当时十一郎和他喝酒谈笑间聊起,权当做朝野笑谈,一两句便带过了。
难不成这么巧,被雁家二郎强抢的寒家美人竟是……
正思索时,义母在灶台喊,“饭好了,都来吃。”
雕工精美的上品象牙扇收拢,轻轻巧巧地搁在屋内炕头。
应小满吃完晚饭,趁天光还冒亮,赶时间出趟门。
铜锣巷这边地段不好,但她经常请来家里看诊的李郎中医术不错,开药定价也不高。以后搬去北边,不知道能不能再遇着这么好的郎中。
她拉下吊篮,取出定额一贯的纸交子揣在身上,打算多给娘开几包药。
还有七郎的手。
回程路上,她在亮堂天光里瞧得清楚,七郎左手掌包裹的白布渗出一层浅色血痕,显然并不像他嘴里说的“即将痊愈”。
外敷伤药也得多拿几包。
走去河岸边时天已全黑了。接连十天放晴,前些日子汹涌危险的奔流水势不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平缓流淌的大河。
河道中央又静静停了艘官船。许多佩刀汉子在船上巡视,船舱前方高挂的灯笼依旧显出三个黑色大字:“大理寺”。
应小满的脚步倏然顿住。
从前她不晓得仇家和大理寺的关联时,可以坦然走过这艘双层官船。如今她起了提防心思,眼睛还在看“大理寺”三个亮黄灯笼,身影已经本能地往下一蹲。
隐身在河道边的石栅栏阴影后。
今夜没有身穿黑色水靠的“水鬼”在水里捞人,船头立着两个交谈的官员。
灯笼就在他们头顶高处,人影亮堂堂的,一个穿绯衣官袍,一个穿紫衣锦袍。
看清面孔的同时,应小满的瞳孔骤然收缩。
紫衣锦袍的那位,狭长鹰眼,身材健壮,正是她多日不见的仇家。狗官又上了大理寺官船!
再仔细盯看,她又赫然发现那绯袍官员,相貌阴柔,身形文弱,瞧着有点眼熟……
不正是今天早晨从长乐巷里出来的那位晏八郎?
狗官约了自家兄弟,晏家兄弟俩在官船上嘀咕什么坏事呢!
水声隐隐约约,交谈声若隐若现。
“……衙门里人多眼杂,水上四面不靠,确实好说话些……”说话的是绯袍晏八郎。
“谁召你说话。” 仇家的声线低,水声里听来更清晰。
晏八郎一怔,迅速躬身长揖几乎到地,风里隐约传来:
“……下官误会了……不知今晚约在此处……”
“约的是你名下的船,不是你。”仇家沉声说完,不耐地摆摆手,“下船去。”
“……”晏八郎阴柔的面上露出隐忍表情。
京城的大家族好生奇怪。自家兄弟称呼倒像外人似地,一口一个下官。
是因为穿着官袍子在官船上的缘故么?
应小满心思一转,活络起来。所以,仇家的三十五个兄弟,兴许和仇家并不怎么亲近?
如此说来,倒也并不见得需要她以一对三十六?
这一想便晃了神。再回过神时,船头依旧亮灯,绯袍官服的晏八郎已经消失不见,只剩十来个佩刀精壮汉子寸步不离地跟随仇家。
她心里默估一回飞爪绳索长度,从河岸应该可以勾着船上。
夜黑风高河边,若用飞爪攀上船舷……
应小满的眼睛在暗处闪亮。脑海里渐渐浮现一幕令人兴奋的场景——
黑暗夜里,一身夜行黑衣的少女敏捷攀爬,腰带插门栓,无声无息地爬上官船后舱阴影暗处。
狗官半夜总要回船舱休息。
待舱门合拢,她一门栓敲下去,顺利报仇。趁着夜黑风高,无声无息攀回河岸……
“岸边那个,问你话呢。”
背后乍然传来一声喊,惊得应小满差点滑下河岸,神游天外的思绪收回眼前,人瞬间闪去河边石栅栏背后。
几步外站着两个人影。
天黑,两边都没提灯,只彼此瞧见黑乎乎的人影轮廓。听声音是个粗豪汉子。
对面也吓了一跳,“躲什么躲,老子又不摸黑打劫。你可是住附近的?出来,跟你打听个人。”
应小满担心被船上的仇家留意到,死活不肯露面, “你问就是了。”
夜风里的声音清脆动听,喊话汉子一愣,嘀咕着,“奇事。这么晚在河边撞着个小娘子。”
旁边同行的汉子嗤笑,“省点心思罢。声音好听就指望着人长得美了?哪家小美人敢走夜路?大夜晚出门的都是母夜叉。趁早问路。”
打头那汉子骂了句脏话,果然开始问路。
“听说附近的鱼鸟市有位娇滴滴的美人,俗称杀鱼西施,原本风雨无阻地出摊,最近却有十来天没去杀鱼了。小丫头可知她家住在何处?”
应小满心里警铃大作。居然被陌生人问到当面,难不成一路问过来的?
“你找她做什么。”她警惕问。
那汉子却不耐烦起来,“穷门小户各个奸猾的很,是不是要钱才肯换消息?”
说着就从怀里掏出十来个大钱搁在手掌里,“钱拿去,赶紧把地方说开,别耽误哥哥的事。”
应小满登时怒了。“穷门小户怎么奸猾了?”板着脸,绕开两人就要往前走。
另一个人抬手拦住,对身侧汉子嗤道,“瞧见没?嫌你给得钱少。”
第二个汉子抓一把十来个大钱放在手掌里,上下掂几下,铜钱叮叮当当地作响。
“我们主家逃了个女婢,找人呢。那女婢奸猾得很,乍进门便翻脸,跑得无影无踪。听说南边鱼鸟市这边的杀鱼西施,原本风雨无阻地卖鱼杀鱼,突然停手不做生意了,说不准就是我们主家寻的逃婢,拿着偷来的钱挥霍度日。来,小丫头,把钱拿着,你知道杀鱼西施的住处对不对?跟哥哥说说看。”
应小满彻底听明白了。
开春时城东撞见一次的雁二郎阴魂不散,至今四处寻她,竟一路寻到了城南鱼鸟市。
头一个汉子骂穷门小户“奸猾”,第二个除了“奸猾”,还外加“偷拿”,“挥霍”。
应小满瞪着眼前晃荡的二十来个铜钱,直接伸手,不客气把钱全抓在手里。
“回头往北,再转西。谁告诉你们杀鱼西施住在鱼市附近了?她家在城西瓦子门。”
雁二郎的俩狗腿子,摸黑去瓦子门找杀鱼西施罢。走到你们鞋底破。
她掂了掂二十来个大钱,撇下那两个倒霉鬼,自己沿河道继续去郎中家。
走出去老远,河道即将转弯的地界,她脚下骤然一停,回瞥河上。
官船明亮的灯笼下,晏八郎已经不见,仇家独身立在船头。
他显然并未察觉岸边的动静,表情比方才更阴郁三分,狭长眼睛依旧盯着滔滔河水。
当天晚上拎着沉甸甸的十来包药回到家里,因为路上接连碰上仇家和雁二郎寻她的人,应小满心里有点膈应,去屋里供着的观音大士画像面前拜了几拜,去去晦气。
上香完毕,出来和母亲商量:“今早去城北看了一圈,新宅子各处都妥当。娘,我们尽早搬罢。”
义母惊道,“这么快?东西还没收拾,家里零零碎碎的,车至少得雇两辆。阿织她娘新立的坟头在城外,半篮子金箔银箔得叫阿织当面烧给她娘,出城也得雇车。处处都要钱……”
应小满拉下吊篮,把今晚倆倒霉汉子手里薅来的二十多个大钱扔进篮里,“搬家的钱还是够的。七郎说过,搬家之前会把欠账结清,到时候我们就有四贯余钱了。”
义母叹气,“嘴上说的好听。四贯可不是小钱,看看罢。”
“会还上的。”应小满收好义母的药,提起一包外敷药,推门进了西屋。
七郎坐在窗边。
西屋里有个矮方桌,原本靠里墙边放杂物,他自己挪了位置,把矮桌挪去窗前,寻了个旧蒲团搁在矮桌边上。
桌上黑陶碗放半碗水,水里养几颗河边寻来的圆润可爱的五色鹅卵石。
已经入了夜,屋里一盏小小的油灯照明,此刻就放在桌上。
七郎跪坐在矮桌边,修长手指拨弄着水中的鹅卵石,动作意态悠闲,显出和周围旧桌椅不怎么符合的几分雅致诗情。
应小满从前在私塾外旁听过几首诗词,眼前的景象她具体说不出什么意境,就觉得好看。
有些人身上穿半新不旧的蓝布衣袍,也比街上那些朱袍锦衣的好看。
“吃药了。”她把药碗送去矮桌上。
七郎极度自觉,起身拿来记账的油纸和笔墨,自己添上今天一笔药钱, “多谢小满娘子送药。”
应小满查验记账无误,收起油纸,“今天用最后一包内服药。外敷药我刚刚又拿来五包。郎中说你手背的贯穿伤严重,天气热了,注意别沾水化脓,当心落下后遗病症。手伸出来让我看看。”
七郎绑着布带的左手原本随意搭在桌上,闻言却往后一缩,改放在膝上,嘴里轻描淡写还是那句:
“伤已收口结痂,即将痊愈。我自己来即可。”
“不许说什么‘即将痊愈’,你手伤没痊愈。”应小满坚持,“别藏着,手背伸出来,我给你换药。”
七郎却也难得坚持,不肯给她看。“伤口丑陋,污了小满娘子的眼。药放着就好,我自己——”
话音未落,应小满已经扯过他衣袖,把受伤的左手按在木桌上。
绷带打开,黑乎乎的外敷药草以软布擦拭干净,露出鲜红色的狰狞创口。
疤痕新生,尚未愈合的血肉外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