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汉—— by春溪笛晓
春溪笛晓  发于:2024年05月07日

关灯
护眼

后世那些带着他华佗之名的书籍大抵是托名之作,仔细想想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世人大多迷信往圣先贤,非往圣先贤之言往往无人问津,所以秦汉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托名于黄帝岐伯,到了后世又托名于华佗仲景,也不知更久以后的医坛将是什么光景。
华佗与霍善细细讲着,两人已踏入广陵城内。
才入城没走多远,霍善便被道旁卖饼的吸引了,颇好奇广陵的饼与长安、长沙的饼有什么区别。
华佗知他年纪小,也不催他走,还带他走到卖饼的摊子前介绍道:“面饼虽大同小异,广陵这边的蒜齑大酢却是别处没有的,你可要尝尝看?”
霍善忙不迭地点头。
所谓的蒜齑大酢,听起来很玄乎,拆开来就很容易理解了,蒜齑指的是剁碎的蒜头,大酢则是类似于酸醋的调料,所以蒜齑大酢就是酸酸的蒜末酱汁!
别的地方也有蒜酢,只是蒜没广陵的味道,酢也没有广陵的味道,所以华佗才说这是别处没有的。
霍善是个特别博爱的小孩儿,虽然特别喜欢张仲景给他吃的芝麻饼,但也想尝尝抹上蒜齑大酢的饼!
华佗掏钱给霍善买了个饼,帮他抹上满满的蒜齑大酢。
霍善一口咬下去,尝到了十分新鲜的酸辛滋味,只觉面饼的口感都变得丰富起来。他开开心心地夸道:“好吃!”
华佗笑了。他看得出来,这小孩很好养,一点都不挑嘴,只是不爱吃没滋没味的饭而已,不管是稷米饭、麦饭还是豆饭他都不太爱吃。
霍善边解决手里的饼边跟着华佗往前走,忽听道上一辆车上传来痛苦的呻/吟声。
华佗转头看去,只见那是个中年男子,对方面色偏白,听其声,似有东西堵塞在喉间。他上前拦下对方询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对方见华佗一身医家打扮,立刻如实相告:“不瞒先生,我们正要带父亲去就医,父亲最近食不下咽,根本吃不了东西,这样下去可如何是好?”
华佗询问:“是吃不下,还是不想吃?”
那患者的儿子忙说:“想吃的,我父亲什么都想吃。”
食欲没问题,这病显然不在肠胃。
华佗捋须说道:“不远处有卖饼的,你去取三升蒜齑大酢给你父亲饮下,病自然就好了。”
霍善一脸惊奇地看着自己手里只剩下一小块的饼。
抹在上头的蒜齑大酢竟也能治病吗?
他三两口把饼吃完,认真观察起那患者的情况来。
旁人见他年纪小,神色却一本正经,奇道:“你这么小就跟着你先生学医了吗?”
霍善登时满脸骄傲地反驳:“我不小了,马上要四岁了!”
华佗也不多说,由着霍善自己观察。
可霍善没见过类似病症,看来看去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比对着周围人的情况在对方身上找不同。
很快地,霍善就在对方脸上找出了问题,转头问华佗:“他脸上有几处白得很奇怪对吗?”
华佗点头,欣慰地笑道:“你观察得很仔细。”
霍善得了夸奖,小尾巴立刻翘了起来。他正要问华佗对方得的到底是什么病,那患者的儿子就把蒜齑大酢取来了。
他将三升蒜齑大酢灌给了患者。
没一会,患者就哇地一下吐了出来。他已经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所以吐不出什么来,反而……吐出了一条蛇!
连胆大包天的霍善都不由自主往后退了一步,可好奇心又驱使着他偷偷去瞅那条小蛇。
周围人也是震惊不已。
嘶,这人居然生吞活蛇吗!
不能怪他们大惊小怪,因为那蛇还会动哩!
众人骚动间,华佗已经悄然带着霍善离去。
他将霍善带回自己在广陵的落脚处,还在跟着他学医的徒弟吴普马上迎了出来,恭恭敬敬地喊了声“师父”。
华佗朝他点了点头,领着霍善进屋,给他看墙上悬着的一溜“小蛇”。
其实是他在广陵这边采集的寄生虫标本。
光是他待在广陵城这段时间就已经医治过十几个类似的病例,可见广陵人的饮食习惯有多招寄生虫惦记了。
见霍善并无惧色,华佗就给他介绍这些寄生虫的种类与可能引发的相关病征。
华佗走的路子和张仲景不太一样,张仲景是正儿八经的“正治”派,十分讲究辨证施治,华佗则更擅长“就地取材”。
当然,这不代表华佗不擅长“正治”,而是很多时候医者手头可能没有那么齐全的药材或针灸工具,那遇到急症的时候就很考验医者的“取材”能力了。
这种能力在急救方面用处极大。
比如他刚才想催对方吐出体内作乱的寄生虫,用饼家的蒜齑大酢便十分相宜。
霍善惊奇极了。
原来病可以这么治!
霍小善:新的烤饼已经出现,怎么能停滞不前!
霍小善:猛猛吃饼.jpg
华佗:给你看点好东西……(掏出一墙寄生虫标本)
霍小善:?
更新啦!
突然发现,善崽又掉到分频最后一位了,继续求点营养液!救善崽于危难之际!(bushi
①扁鹊的奇遇:参考《史记·扁鹊传》
【出入十馀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
扁鹊,和个谁都不搭理的老爷爷交好十几年,对方感动于他的情谊给他一个秘方。
就这样,扁鹊获得透视五脏能力!爽文开局!
②张仲景被称医圣的过程:医圣碑的挖掘比李时珍的时代要晚一些,但是适合掌握八卦的只有李时珍,所以也交给他来八卦了!
③华佗治寄生虫病:参考《三国志》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齑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蛇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蛇辈约以十数。】

第18章
霍善才刚听了满脑子的寄生虫小知识,不时还因为触发关键词被系统放出各种活生生的寄生虫图鉴供他们参考,从不同寄生虫的生长周期、具体形态到生活习性都应有尽有,以至于……天不怕地不怕的霍善都对这玩意闻而色变。
唉,学医不易,崽崽叹气。
他们这边正展开着寄生虫科普小课堂呢,又有人找上门来,说广陵太守陈登请华佗过府诊病。
别人听到陈登的名字还一知半解,读过《三国演义》的李时珍一听就知道了,陈登,陈元龙,帮着曹操干死吕布,封了个伏波将军的。
吕布伏诛后,曹操考虑到陈登曾是陶谦的人,且一度和刘备眉来眼去,思来想去挑拣了个比较边缘、瞧着又挺重要的位置给他当太守——这个地方便是和孙吴隔江对望的广陵郡了。
既然陈登已经是广陵太守,那说明吕布已经没了。
广陵这地方还远离中原腹地,其他三国名将应当也是见不着的。
一路上,李时珍给霍善讲起了“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的三国故事。
要论勇猛,三国名将中少有人能与吕布匹敌,可惜这人勇则勇矣,遇事却着实没什么心眼,经常落入文臣的陷阱里——先有王允,后有陈登,都是凭着三言两语便令他万劫不复。
有句老话怎么说来着,玩政治的心都脏!
霍善听明白了,光打仗厉害不够,还得心够脏才行。他虚心求教:“怎么才能学到这种说话技巧?”
只需要三言两语就能让人万劫不复,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
李时珍:“………”
完了,好像一不小心在小孩子面前说了不该说的话。
好在这时候太守府到了。
霍善见李时珍没回答,也没在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而是迫不及待想见一见李时珍刚才介绍过的陈登。
这可是心很脏的人!
清楚感受到霍善那股子雀跃期待的华佗:“………”
李时珍啊李时珍,你就不能讲点正经事吗?
一老一少很快被引入内,见到了广陵太守陈登。
陈登面色暗赤,看起来瘦得厉害。因着这几天都吃不怎么吃得下饭,所以他已经非常虚弱,见华佗上前行礼也只能勉力回礼,并不能起身相迎。
霍善一听左右的人说陈登吃不下饭,心里顿时咯噔一跳。
这不会又是个肚子里长寄生虫的患者吧?
想到李时珍口中谈笑间忽悠死当代名将的陈登竟也会被小小虫子折磨至此,霍善顿时紧张起来:万一这虫子找上他或者他身边的人怎么办?不行,明天他就要去给所有人开展防虫小课堂!
连霍善见多了寄生虫患者都有了这样的判断,华佗自然更是对陈登的病情了然于心。
他坐下认真替陈登诊过脉,才沉吟着说道:“府君体内有虫数升,恐怕是食生腥之物导致的。”
华佗亲自给陈登熬了两升汤药,让陈登先服一升,等一会儿再把剩下的全喝完。
陈登久闻华佗之名,自是听从医嘱将两升汤药按华佗所说之法尽数服下。
没过多久,陈登也开始吐了。
他这几日同样没怎么进食,所以吐出来的也……全是虫子和虫卵之类的东西,其中一些红头虫子还会动。
不知是不是这玩意触发了系统的科普欲望,系统又冒出来图文并茂地给霍善进行进一步讲解:【姜片虫,可在猪体内存活近两年、人体内存活近四年,成熟期每天将在宿主体内产卵约两万五千枚……】
霍善:?
倒也不必告诉我它每天能产多少卵。
他从小心就比较大,最初的震惊过去后看向陈登的目光顿时充满了同情。
看来心够脏的政治家,也敌不过小小的虫子!
恐怖如斯!
广陵城中上至太守,下至黔首,全都逃不过寄生虫的祸害。
事实上以许多汉代人的饮食习惯,要杜绝这类寄生虫感染的情况是很难的,尤其是江南江北这些水乡更是难上加难。
俗话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就算你不吃那水里长的、水里游的,水你总是要喝的,喝了生水便有可能把囊蚴吃进去。
要知道寄生虫为了活下去可是很努力的。
像姜片虫就知道人和牲畜的胃很厉害,所以它想了个绝妙的办法——
它破卵而出后会先找个中间宿主(扁卷螺)苟着发育为尾蚴,再趁着中间宿主啃食水生植物根茎的机会附着到那些甜美诱人的荸荠、茭白、红菱之上。
一旦找到了适合的媒介,它马上扔掉方便游动的尾巴,将自己严严实实地裹在囊壁之中形成囊蚴。
这样一来,它们就能靠着囊壁的保护顺利躲过胃酸攻击,来到它们的乐土(人或猪的小肠)幸福安家。
你看那茭白,脆嫩又新鲜,拿起就吃!
你看那荸荠,清甜又爽口,拿起就吃!
这就上它大当了!
上头那纯天然无污染的囊蚴也跟着进了你的肚子!
人体和各种病毒、病菌、寄生虫斗智斗勇几百万年,能活下来的全都不是省油的灯,人如此,虫也如此。
小虫子,大智慧!
霍善在心里小小地感慨了一下,便和华佗一起离开了太守府。
临去前,华佗还和陈登讲了一句:“府君此病三年后可能还会再复发,到时须得有良医在侧方可济救。”
陈登此时病痛已除,听了华佗这话也不曾放在心上,只客客气气地将华佗送走。
华佗也没再多言。
几年后的事谁都说不准,比如他自己过个十年八年也要被曹操给杀了。自己的命尚且保不住,何况是别人的命?
回到华佗落脚处,已经过去半日。他徒弟吴普已经命人把华佗今日可以给人看病的消息递给此前来求诊的病患,见到华佗归来马上忙前忙后地准备起来。
霍善今天已经长了许多见识,此时被安排着坐到华佗身边继续跟诊也不闹腾,全程都乖巧地在边上听、看、学。他注意到吴普时不时看他一眼,有些疑惑地回看过去,不知这人老瞅自己做什么。
难道想和他打架吗!
居然想和三岁小孩打架,不要脸!
霍善趁着吴普出去领患者进屋的空档嘀嘀咕咕地和华佗告状。
回屋后听个正着的吴普:“…………”
他真的没有想找这小孩打架!
他只是好奇自家师父怎么突然多了个年纪这么小的弟子而已。
华佗知道让小孩子坐满一个时辰着实不容易,便让吴普把他领到外头去学五禽戏。
霍善一听是套养生术,立刻来了兴趣,屁颠屁颠地跟着吴普往外走。
师父有命,吴普自是不会违拗,径直领着霍善到外头的空地教他华佗自创的五禽戏。
霍善年纪小,腿脚却很灵活,记性也特别好,吴普演示一遍他就记住了,虎头虎脑地跟着耍了起来。其他人哪里见过这样活泼逗趣的小孩儿,不知不觉便围了一圈,每当霍善学成一个动作他们便纷纷喝彩。
至于动作标准不标准,对这么小的娃儿来说要求他怎么标准?
霍善却觉自己厉害极了,学完虎戏,又学鹿戏,学完鹿戏,又学熊戏。连吴普看着都觉得这小师弟怪可爱的,难怪师父会把他带在身边教养。
很快地,吴普就见证了霍善更了不得的一面。
这小子把五禽戏从头学了一遍,竟觉得光自己耍不够,开始招呼那些在旁围观兼喝彩的人一起学。
来找他看病的患者可都是慕名而来的?听闻这是华佗所创的养生术,众人哪有不想学的道理!
不少人不免看向吴普,不知霍善说话到底作不作数。
吴普知晓自家师父自是愿意让天下人少得病的,便说道:“若是诸位有心想学,只管跟着一起学便是,我再给诸位演示一遍。”
众人立刻欣然响应,一一分开站好,学起了吴普演示的动作。
霍善刚才已经练出汗来,这会儿便不再跟着练。不过他没闲着,而是在边上用他稚嫩的小嗓儿给大伙讲解五禽戏的动作要点。
讲得和吴普教导他时一模一样。
连语气都学了个十成十。
所谓的现学现卖,说的就是他了!
华佗在屋里见过了许久都没人进来,起身亲自走到外头看看是不是没病患了。
结果他掀开门帘就看见本来在排队等着看病的众病患正认认真真地……跟着他徒弟吴普耍五禽戏。
而个头小小的霍善正踱着步子走来走去,不时绷起小脸严肃地纠正某个患者的动作:“不对,不对,你这样不对,哪有你这样的老虎!”
他说完了还要在边上给人家亲自示范一下,表示像他这样才有老虎的样子。
不仅会说还会练,说的就是他霍小善啦!
华佗:“………”
真是好认真一小老虎。
等到霍善结束这轮五禽戏教学,也到他们回去的时候了。
比起张仲景坐堂看诊的高效率,霍善的东汉末年一日游只把跟诊任务推进到(30/100)。
不过仔细算下来的话,其实只短短两晚就已经完成了差不多三分之一。
李时珍几人愈发不着急了。
哪怕每次都和华佗这样教,年前也能完成任务!
比起对任务进度还有那么一点关心的几个小老头儿,霍善这三岁小娃娃是最没规划的,他每天无忧无虑地睡下、无忧无虑地醒来。
这日他一大早睁开眼,发现他师父已经不见了,忙哒哒哒地跑出去找人。等瞧见李长生只是在洗漱,他才放下心来,跑过去揉着瘪瘪的肚子说道:“师父,我饿了!”
李长生道:“先洗脸刷牙,再去吃东西。”
霍善乖乖听话。
霍去病练完剑经过,看到的就是那一大一小齐齐洗漱的画面。他也拿了脸巾,默不作声地走过去跟他们就着半亮不亮的天光一起洗脸擦脸。
霍善刚抹完脸就看到了旁边多了个霍去病,高高兴兴地喊了人,又和霍去病说起自己今天早上起来不知怎地感觉特别饿的事。
他觉得自己现在能吃下一头老虎!
霍去病沉吟起来。
想吃老虎的话,也不是不可以。
上林苑中便养着几只老虎……
霍小善:我现在能吃下一头老虎!
霍去病: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去宰了你姨公养在上林苑的老虎
刘彻:?
本届惯崽大赛正激烈进行中!
今天也早早更新了!
说到这吴普,曾经悄然在隔壁《嬉闹三国》出现过,前两年还被我随手拿来当主角名,写了篇《开局继承博物馆》,其实当时本来是想拿他来写一篇华佗弟子直播给曹操开颅的文儿,后来发现这个梗写不出来,就把名字用到随手开的现代文去了hhhhh《嬉闹三国》和《开局继承博物馆》都是前年的完结文了,有兴趣可以去看看!(此处毫无广告痕迹
①陈登的病:参考《三国志》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
②吴普传承五禽戏:也是参考《三国志》
【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輓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馀,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华佗广告:学了这个五禽戏,九十多岁耳聪目明,牙齿都不会掉!
③姜片虫介绍:参考相关百科词条
我也不知道陈登患的是不是这个虫,查到了就顺便介绍几句
去年还是啥时候,这类寄生虫·还挺出名的,曾经引发荸荠不能生吃的重大议题(bushi
唉,世上好吃的东西大多不健康(?)

第19章
李长生一向擅长察言观色,一见霍去病那表情就知道他在考虑什么,忙阻止了霍去病危险的想法:“善哥儿不是真的想吃老虎。”
霍去病看向霍善。
霍善听了李长生的提醒也很震惊,不可思议地看向霍去病。
他爹居然要杀老虎给他吃!
霍善好奇地追问:“家里有老虎吗?我怎么没有见到?”
李长生:“………”
霍去病也知道自己刚才想岔了,不过对上霍善那好奇心满满的乌黑瞳眸,他越发觉得这果然是他的孩子。别家小孩谈虎色变,他倒好,瞧着还兴致勃勃的。
霍去病道:“家里没有,上林苑有,回头我带你去看看。”
上林苑中养着许多珍禽异兽,老虎自然也有。事实上不仅有老虎,各地献上的鸟兽也多不胜数,保准霍善能看上一整天。
上林苑那虎圈不是刘彻建的,而是祖上传下来的。老刘家有个爱好,那就是有人犯了错又不好处置,便把人关进各种兽圈让他们和野兽搏斗,活下来了,这事儿就过去了。
比如汉景帝时期窦太后格外喜欢《老子》,叫个儒学大家辕固生来讲讲读后感。
儒家后人哪里看得起《老子》?辕固生当场表示这书写的也不咋滴,不过是家人言而已。
意思是这玩意拿来治家还可以,拿来治国简直贻笑大方。
窦太后勃然大怒,当场命人把他扔进野猪圈里让他杀猪去。
一边是太后,一边是直臣,景帝左右为难之下只能塞给辕固生一把好兵器让他杀猪。
没想到辕固生的杀猪功力十分了得,入圈一刺就把那凶猛的野猪给扎死了。
可谓是凭本事为自己争取到了无罪释放的机会。
这还只是书粉和书黑当面闹翻的小罪,若是犯的罪更大一点那肯定是扔虎圈里面去的!
所以说,对于老刘家而言,养着这些猛兽还是很有实用价值的。
李长生听霍去病打的是上林苑那些老虎的主意,一时有些无言以对。
去上林苑找胡麻也就算了,还杀人家老虎吃是不是太不把自己当外人了?
就算你和老刘家连亲带故,也不带这么放肆的啊!
霍去病还真没把这当回事,他只要和刘彻讲一声,上林苑里的东西哪样他不能动?倒不是他仗着外戚身份便想为所欲为,而是如今他有足够多的战功在身,他姨丈对他宽宥得很,别说只是想杀只老虎了,便是想杀个人都没事。
想到这里,霍去病又想起了李敢,若是李敢真敢对卫青做点什么,他不介意把李敢给杀了,警告那些跟李敢一样不把卫青和他放在眼里的家伙——真当他们会因为外戚身份就该忍着他们吗?他可不惯着这些家伙!
霍善离霍去病最近,能感受到霍去病气息的变化。霍去病是真的上过战场杀过敌的,当他对人心生杀意的时候气势自然凌厉至极。
霍善没有躲开,而是积极地继续刚才的话题:“什么时候去?”
霍去病已经休了两日假,今儿还有事要忙。他敛起脸上的冷肃,伸手揉了揉霍善的脑袋说道:“你先好好在长安玩几天,我得空便带你去上林苑玩。”
霍善一脸乖巧。
他可聪明了,知道在长辈许诺的时候必须要乖!
吃过朝食,霍去病要出门,李长生要教人做鞠球。
霍善就去找他叔霍光聊天。
霍善问:“叔你会写字吗?”
霍光答:“会的。”
霍善问:“叔你会作画吗?”
霍光想了想小孩子对作画的要求,觉得自己没问题,点着头回答:“应当也算会吧。”
霍善眼睛登时亮了起来。
就是你了,我的亲叔!
霍善央着霍光帮他绘制寄生虫图谱。
霍光:???
好像听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
霍善给霍光讲起了“病从口入”的道理。
我跟你讲哦,我们平时吃的东西很多都老容易让人肚子里长虫子了,主要是很多寄生虫都是人畜共患病,许多人家里又爱把厕所和猪圈二合一!
想想看,带着虫卵的人便便给猪吃了,猪肚子就会长虫子,虫子长大后一天能在猪肚子里头生几万个虫卵!接着猪便便又被撒在水里或田里,那水里和田里长的东西都很容易带上虫卵!
你再把这些东西生吃进去,虫子就到你的肚子里安家啦!
虫子在你肚子里长大后,也会在你肚子里一天生几万个虫卵!
如果正好碰上感染了寄生虫的鸟兽鱼鳖也是同理,爱吃生鱼生肉的人有福咯,一口下去兴许就能喜提虫卵大礼包!
霍光:?????
不是,你一个三岁小孩,怎么懂这么多东西?
霍光忍不住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口。
霍善眨巴一下眼。
若不是李长生和李时珍他们都说不能提“梦中”之事,霍善都恨不得把这位广陵太守拉出来给霍光举例,说这人就是个生鱼片爱好者。他肚子里的虫子哟,华佗看了都直摇头!
李长生教他的事总是有道理的,现在他还不懂也没关系,只要照做就行了。
霍善心安理得地说道:“东方叔父告诉我的。”
霍光听后恍然了悟。
若说长安城中谁懂最多稀奇古怪的东西,那肯定是东方朔无疑了。
他不免在心里埋怨起东方朔来:你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跟个小孩子讲这些东西?换个胆子小的孩子听了,怕是好些天都吃不下饭!
霍光知道兄长很爱重这个刚找回来的孩子,所以尽心尽力地取出笔墨竹简准备帮霍善记录他所说的《寄生虫图谱》。
李长生手头的书也都是竹简编成的,霍善倒是不觉得新鲜。
他在张仲景那见过纸张,只不过那纸瞧着很容易坏,碰到水就没了,想靠它把著作长久地保存下来很难。
像张仲景写《伤寒杂病论》用的依然是竹简。
可惜竹简也有竹简的坏处,譬如有个词叫“韦编三绝”,说的是孔子特别爱读《易》,所以把编缀竹简的绳子都翻断了三遍。
孔子这种刚断就立马换新绳的情况还好,若是过个三五十年后再遇到散开的竹简,光是给它们排好顺序就够让人头疼的了!
霍善很贴心地让霍光先在竹简上头标个号,兴致勃勃地给霍光讲起了一号寄生虫的形态与习性。
霍光认真听着霍善滔滔不绝的介绍,越听越头皮发麻,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东方朔,你害人不浅!
待诏闲人东方朔,目前正在和人喝酒,悠然自得地欣赏着沽酒女郎欺霜赛雪的皓腕。
周围都是些早早起来喝酒(或者晚上压根没回家)的闲汉,他们热闹地分享着长安城中发生的新鲜事——
“你知道吗?冠军侯多了个儿子,听说已经三四岁大了!”
“啧啧,没听说冠军侯娶妻了啊,孩子哪里来的?”
“不晓得嘞,但好多人都看到冠军侯骑马带着他儿子走街过巷。”
这些长安城风云人物的逸闻向来是市井之中最津津乐道的。
霍去病过去两天不遮不掩地带着孩子骑马环游长安,可不就让无数人都知晓了他有了个娃的事吗?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