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影从景帝开始—— by浮笙闲
浮笙闲  发于:2024年03月14日

关灯
护眼

民无能名,别人不能为他命名……虽然神字确实挺少见,但是怎么就阴阳怪气了?这不是挺好的,虽然不算特别好的美谥,但是最起码也体现了一种尊重……吧?
【对赵顼,是旧党在阴阳他搞新政把天下搞得“乱糟糟”的,百姓因此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能“鸣”啊。
——虽然新法实施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一些弊端,但其实这个庙号的本质还是旧党在记恨他用新党而不用旧党党人。】
旧党:……
我不是,我没有!
本来就因为弃边的事情,乌压压一大批人已经跪在了地上。此刻又对上赵顼阴冷刮过来的目光,他们更是欲哭无泪到崩溃。
阴阳死去的皇帝,那是未来把握了政权飘了的旧党,仗着死人没办法回嘴,新帝亲政后又没办法随便给亲爹换庙号才干得出来的事情。
放在他们现在?
吾命休矣——!
【而对万历,想必大家就更懂了。什么叫做“明实亡于万历”啊!——虽然我是“明早亡于朱祁镇派”,啊呸,“明实亡于嘉靖”派。
但是明摆宗几十年不上朝光敛财的经历放在那,百姓发生了啥他知不知道都是个问题。可不就是民不能“明”嘛。】
“——”
赵顼盯着下方的眼神更冷了。
他多励精图治一人,怎么可以和后世那,那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用同一个庙号!
多侮辱人啊!
旧党:……
冤枉啊!这是真的冤枉啊!
后世摆子皇帝会被上什么庙号,这是他们能够提前知道的吗?!这个锅他们是真的背不起啊!
【这俩最大的共同点,大概就是赵顼有王安石,而万历有张居正,都拥有一位比自己大上不少的靠谱改革宰相吧……】
王安石:。
看着赵顼向他望过来的眼神,王某人义正词严:“臣觉得,官家绝不是后世那位明朝神宗皇帝类型的皇帝。”
赵顼:!
呜呜呜呜果然还是王卿懂他啊。
【而哲宗这个庙号,啧啧啧,其实大家可能不知道,也和明朝挺有关系的。
真不愧是和他爹名字读音都相同的父子捏。】
赵煦:额。
这个关系后世人你要不就别拉了吧……
【可能赵煦更惨一点,因为和他算是共享庙号的大萌皇帝,
笑死,是天启。】
一种不好的预感突然笼罩了赵煦全身,让他有一种坐立难安的冲动。
【是我大萌知名木匠皇帝,同样年少继位,在位期间党争激烈,二十多岁英年病重,无子早逝,皇位最终传承给了不同母的亡国之君弟弟的,明熹宗朱由校哒!】
——眼前一黑了。
赵煦木着一张脸,茫然地把自己原本直起来的上半身再摔回到榻上,安详地双手交握摊在小腹之上,陷入了沉默的安宁。
他可能是在做梦。
他可能在知道自己未来打赢西夏了之后太开心了睡着了,所以他现在在做梦。
未来怎么可能有个皇帝还干着木匠的活这个皇帝还正好跟他共用同一个庙号人生经历还有一些微妙的像呢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一定是做梦……
【对,大家伙没有听错。
冷知识,明熹宗天启的熹字,不念熹字做微光解的xi音,实际上念“悊”(zhe)音,而义同“哲”。
所以,明熹宗≈明哲宗——没想到吧?意不意外?懵不懵逼?】
后世人的恶趣味已经透过屏幕快要凝聚成实体了。
赵煦面无表情这么想着,认真开始考虑起来自己把耳朵捂住,在躲开后世人调侃的前提下依旧听到有用信息的可能性。
——好痛苦,好像没有。
【如果单纯从谥号来看,哲是个美谥——毕竟汉朝以后,不能给皇帝上恶谥就已经成为一种公认的潜规则了。
知人曰哲;明知渊深曰哲;官人应实曰哲;明知周通曰哲;识微虑终曰哲;知能辨物曰哲。
总的来说,哲这个字的本意就是“知”,是夸耀人有智慧,贤能明智的意思。作谥法解释的时候,也主要是在夸赞君主个人的才智、眼界,以及识人用人能力。
我们用后世人的眼光去看,天启用这几条,那反讽意味实在拉的有点满。但赵煦和这几条的契合度还确实挺高的,很符合他少年老成的聪明人设。
这就是宋人很高级的阴阳手法了。
毕竟继位的徽宗虽然是个草包,大权被太后拿走了不少,但是到底已经十八,在亲哥庙号的问题上远比当初哲宗说得上话,讽刺太明显容易吃不了好果子。】
所以果然有他那位嫡母的身影在是吧。
赵煦翻了个身,面上依旧没什么表情的变化,甚至称得上冷感。
让他猜猜怎么个讽刺法——反讽他其实不知人?哈,旧党也就只能拿这些细微之处给自己争争面子了。
【皇帝确实聪明啊,但他真的“官人应实”了吗?他真的“明知渊深”,胸襟气度有深渊一般的不可估量吗?
旧党的小聪明啊,以己度人,觉得后世的文官看了他们立场写出来的史书,自然会“明悟”皇帝对新党党人的“纵容”,打压他们这帮为国为民的“君子”,那反讽之意自然不言而喻。
——啧啧。】!

第132章
后世人光明正大的嘲笑在半空中回响,含着轻蔑的讽刺明晃晃地直奔在座旧党的颜面而去。
不少人的脸上青一阵白一阵,满腹的怨言却不得不在眼下朝堂的大势面前屈服——性命都或许朝夕难保了,哪里还有什么胆量再像上回士农工商那样公然站出来批判。
而旧党的扭曲神情被赵顼全部收入眼中。年轻的,还没当上父亲的皇帝,此刻面上的表情依旧是纯然是为子嗣未来成就功勋的骄傲,眼底却闪过一丝寒意。
这份锋芒当然不是冲着未来的赵煦而去,他为儿子自豪狂喜还来不及,哪里有多余的不爽情绪。自然是对着未来想给他的好大儿暗地里阴阳怪气的旧党文臣去的。
那位天启皇帝具体干了什么他不清楚,可是一个木匠皇帝的诨名,已经足够让作为老赵家祖传正经皇帝的赵顼皱起了眉,不敢苟同这位可以和他儿子共享一个庙号了。
庙号具体寓意的好坏另算,共享庙号的人选是谁,有的时候真的很能左右一些人对于庙号谥号的偏好的啊!
……他打赌未来肯定没有人敢再用他那个亡国之君混账儿子的庙号,哪怕是新朝给旧朝亡国之君冠以的称呼。
【每次看一遍哲宗的生平,我都得感叹一下他妈基因的伟大,竟然能够击败老赵家一些根深蒂固的负面遗传因子。
从正经一点的角度来说,赵煦的血性压根就不像真宗那种打赢了还签澶渊之盟给对方交钱的软骨头。】
赵匡胤&赵光义:……
好好好,他(们)这下总算知道那个撒币指的是什么意思了。
两个同样开国之初缺钱缺得有点穷疯倾向的兄弟,在不同的时空对着儿子/侄子在心中升起了无穷怨念和熊熊怒火。
#钱嫌多请分给有需要的爹/大伯#
给战败方送钱,这什么傻子行为啊!
【他对看重臣子的宽容和坚信,甚至敢在宋朝政治核心为制衡分权的前提下,让章惇独相七年(总共也就亲政七年)的胆量,也和仁宗在庆历新政、神宗在熙丰变法中表现出来的动摇有所出入。
要知道他那会可都是元丰改制之后,神宗已经把二府三司给废了,宰相职位就明确尚书左右仆射了啊——曾布的枢密使含金量大大降低,蔡卞的尚书左丞只能算副丞相三把手。
赵煦甚至连个尚书右仆射都没给章惇找,章某真的在尚书左仆射这个宰相位置上没有任何敌手。
笑死,章惇被骂专权惑主权臣,这个方面还真挺有理可循——大怂文官酸一酸很正常嘛。】
章惇:……?
厚遇来得有点太突然,哪怕是在心中已经相信自己和那位官家绝对是知己君臣的章惇,此刻也被这个独相七年的待遇给吓得一怔。
……今上想让王相公推行变法,给的位置也不过是参知政事,后世人口中副宰相的水平。
在人群复杂的目光中,章惇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
章惇:如果是因为这种信任才被骂专权?
无所谓,我会爽到:)
但他的骄傲并没能持续很久,就被天幕刺激得脸色一黑,张口忍不住就想要骂人。
【不过章惇最后因为死得比哲宗晚,再加上不支持立赵佶,竟然没能成功配享哲宗庙廷……以他在哲宗朝的存在感,就很微妙(。)
宋朝配享制度必须皇帝死后大臣来定这点,就使得很多配享大臣在后世人眼中都怪怪的:元佑旧党给神宗配的是富弼,然而富弼在神宗朝也就当了一年宰相要退休了。
还得是哲宗这个亲儿子把王安石还给他,后世人看起来才觉得对味。
而配享哲宗庙廷的……害】
司马光突然额角一跳,感觉好像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了。
【徽宗早期用的还是新党,所以最名正言顺配享哲宗的该是章惇。
但章惇不能进,同时代新党的大佬曾布蔡卞也都还没死,所以他们一开始只能把早死倒霉蛋蔡确塞进去,毕竟是元佑元年的右相。】
赵煦:……
死太早了所以重臣没几个死在前面好配享的可还真是不好意思啊(咬牙切齿)
【等到赵构那个傻呗……】
后世人讲到这里都顿了顿,颇有一种无语的感觉。
【他把蔡确换成了司马光,还下令章惇作为奸臣,其后代不能入朝为官。
让一辈子憎恨旧党,和章惇“狼狈为奸”(中性)夺谥、砸碑、追贬过司马光的赵煦,身边配享庙廷的大臣是旧党党魁司马光。还要加上一句轻飘飘的哲宗“最爱元佑”。
好家伙,赵煦泉下有知估计能被气得想杀人吧?章惇肯定是他旁边帮忙递刀撸袖子准备一起上去杀人的那个。】
【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后世人如是锐评。
【话说回前面。
甚至就连军事素养方面,他能够在西夏举兵入侵的时候,就淡定一针见血“五十万众深入吾境,不过十日,胜不过一二砦须去”指出熙宁后西夏糟糕的后勤状况,简明扼要分析出了当下局势不足为急。
说真的,光这句话就比他爹的军事水平高出了一个档次出来。
神宗……害,对比起来真的挺业余的吧。
用别人一句锐评叫做“遇小挫则惊恐无状,得小胜而得意忘形”,战略思考模式天真到一激动就能忘了后勤保障,以至于远征交趾军队疲病交加,五路伐夏四路无粮而溃。】
赵顼:?
丝毫没被破防的神宗皇帝顿了顿,继而选择在天资这种与生俱来的问题上摆烂。
无所谓,我儿子懂w
【不正经一点,说的是他竟然真的做到了实质意义上的父慈子孝和兄友弟恭。
既没有赵光义对立赵恒为太子的抑郁难平,没有赵恒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闹剧,没有仁宗英宗这对养父子之间拉扯多年的如鲠在喉,没有赵构和赵佶之间的相互坑害狗咬狗,也没有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俩烛影斧声的传闻。】
赵家人:……
好好好,我们知道了,您是一天不揭我们黑历史不舒服是吧!
回过未来的赵光义更是堪称坐立难安的发起了愁:完,那大撒币真宗还真就是他的崽。但是怎么听都不像他的好大儿的样子啊!能让他嫌弃到立个太子都抑郁难平的地步?
他的好大儿未来是出了什么问题才不能登上皇位啊?——想到前面后世人讲过的赵家祖传多病,赵光义的脸色更苍白了几分。
赵祯的脸也是白的,除了白以外,还多了几分难言的郁色。
他养子有个庙号叫英宗——这就意味着,本身子嗣艰难的赵祯,到头来还是没有成功养活养大哪怕一根独苗。
甚至可能因为他心中那份想要亲生儿子的执念,还和他的养子之间发生了数次不愉快的摩擦——这可不是都已经有了一次了吗!
他心里清楚:如果未来的他真的没有亲生儿子,要过继太子的话,人选十有八九还是当初被他带进宫交给皇后教养的赵宗实。
毕竟已经是养过几年的孩子,比起别的选择来说,培养难度肯定少上不少。
——而那孩子,几年前因为昕儿的出生,才被他送出宫去回到生父身边一回。
赵昕已经于两年前早夭,但赵祯心里那份对血脉传承的执拗,使得他还是迟迟没有做出将赵宗实接回的举措。
……但他现在知道自己未来没希望了。
赵祯一时之间鼻尖一酸,忍不住伸手拂面,袖口遮掩之下,已然热泪盈眶。
他未来没有亲生儿子出生的希望了啊!
赵匡胤:痛苦.jpg
别提烛影斧声,别提烛影斧声!
【神宗死了前面五个儿子才好不容易养活了一个好大儿,临死之前生怕皇位被弟弟摘了果子,恨不得回光返照当场效仿一下孝景皇帝为儿原地仰卧起坐的操作,把皇位摁死在当时只有十岁的赵煦身上。
而赵煦也投桃报李成为宋朝罕见的一位父控选手。神宗用过的一张旧桌子怎么都不肯丢,听手底下大臣怀念他爹也会跟着哭,对神宗各方面的描述更是充满了亲儿滤镜。】
赵顼一下子喜笑颜开。
神宗皇帝那张原本因为各路消息难见轻松的脸庞,此刻是真真因为儿子对他的眷恋而拨云见日。
赵顼:果然是爹的好大儿(感动)
【而赵佶,额,虽然他是个狗东西。但有一说一,结合他刚上台那会干出来的事情,和一些微妙的发言,我合理怀疑他对他哥有一些奇怪的“偶像”滤镜(指尖宇宙)。
他会怀念他哥“朕时尚幼,哲宗最友爱,时召至阁中饮食,皆陶器而已”;也会在亲哥谥号一开始没有达到宋朝皇帝十六字标准的时候,下诏为其加谥,并且在诏书中夸夸说:
“哲宗皇帝聪明睿知,天性夙成。嗣服之初,遵养渊默,洎总威柄,发挥强刚,黜除奸回,修复法度。熙丰之政,灿然再新。十有六年,底于至治。”
大概翻译一下,就是说:我哥少年天才,继位初期年纪尚小就养出了良好的涵养,等到总秉大权,更是励精图治、扫除奸党,使得朝堂政治焕然一新,天下接近至高的治世——是个不容置疑的明君贤君!】
赵煦:……
尽管同样饱读诗书,并且尤其喜爱唐诗的哲宗皇帝,对于赵佶那时不时冒出来的文人情结,颇不感冒地浑身抖了抖。
富国强兵计划做多了,对于这种评价听起来都觉得有点肉麻了(婉拒.jpg)
甚至一想到说这些话的赵佶,未来把他辛辛苦苦试图往中兴上扶的大宋江山全给败了,他更有一种尴尬的羞耻,越听越觉得拳头硬了。
……你知道你哥是个明君,知道你哥留给你的江山还不错,那你就那样快乐败家不心疼了??
【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兄友弟恭。不过细细想来也挺合理的。
赵佶到底是没有接受过正统皇家教育而上台的,而他爹对于他来说又死得太早。所以,他对于皇帝这一身份的很大认知,其实都只能来源并效仿自哲宗。
这也是为什么他在继位初期,竟然还能有一些可以被史书夸上几句的亮眼表现——等我说完大家一定会有微妙的眼熟感的。
他继位之初皇位不稳,以至于旧党重新执政,掌握大权,贬黜新党。元符三年弃鄯州,翌年弃湟州。】
王安石:……
哪怕是一直都没有对弃边行为多说些什么的参知政事,此刻也是真的看不下去了。
他之前不发表评价,从来不代表他支持这样的行为,只是出于个人的道德,不愿意落井下石而已。
……但旧党是不是太离谱了一点啊?
元佑弃边,那位哲宗皇帝好不容易收回来了——你们元符还能继续抛弃一波啊?!
真就仗着皇帝死的早放飞自我了吗??
赵煦:杀心渐起.jpg
他一张清秀的脸,此刻都因为森然的寒气,而显得有些阴鸷。
什么叫做打蛇打七寸啊?旧党在精准惹恼赵煦这一方面可真是有一手哈!
那抛弃的,都是,他的——功!绩!
【等到皇位稳定之后,对内打着熙丰旗号,恢复新法,借弃湟州罪把旧党贬黜了一波;对外力主开边进筑,恢复神宗、哲宗两朝的积极拓边政策。
崇宁二年“收复湟州并管下城寨周围边面地里共约一千五百余里”,复河南三城;崇宁三年克宗哥城,入鄯州,改名为西宁州,正式隶属其管辖之下。总而言之收复了被元符抛弃的河湟之地,使得该地区的吐蕃政权不复存在。
对于西夏,也是在对方领土上全面进攻的势头。哪怕有辽国跑过来维持国际秩序,要求两国恢复元符讲和时期的地界,赵佶此时竟然还能说出“先帝(哲宗)已画封疆,今不复议”的话。
虽然他只想保住他哥当初的胜利成果,崇宁年间进一步侵略的土地竟然还很败家子的表示可以还,实在是让人依旧想骂街。
但和靖康之耻那会相比,这时候的赵佶是真的正常的不能更正常了!
——尽管大家一看这雷同度,就知道这人这时候基本上在抄亲哥作业(抹泪)。】
【哥啊!你死得太早了啊!弟弟没有作业好抄了啊!】!

第133章
后世人仿佛模仿着赵佶似的哀嚎出了声,可表面含着笑的语气,到了结尾却带出几分真实的痛苦。
自然有精明人可以分辨出那份真情,结合靖康之耻那句的怒气,一股难言的忐忑霎时涌入他们心中。
这世上从没有不灭之国,过往多少英主雄主统治过的朝代,最后不都落得个子孙不肖,国破家亡的地步。
而他们宋朝甚至还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外敌的兵锋压力,所以在知道北宋灭亡末路的时候,他们固然痛苦,固然对于亡国之君的存在充满憎恶,却始终还存有一种早有预料的平静。
……但为什么后世人会如此悲愤,每每念到那个词汇,它的语气中就始终含着一份冷意。咬牙切齿将耻辱二字不肯舍离。
心跳如擂鼓。
赵煦还保持着那个半躺在榻上的姿势,两眼接近放空地望着天幕。
很复杂的情绪萦绕在他的心中,理智和情感此刻仿佛被痛快地撕开成两半,左右互搏式的争斗。
他听着赵佶对自己称得上拙劣的模仿,听着他效仿着他的作为,试图跟着他的脚步继续走着,酸涩的苦味弥漫在他整个的口腔。
……行事可以效仿,但能力天资,早就高下有所判定。
赵煦闭上了眼。
他突然不是很想去听未来,那注定了血雨腥风的未来。
【甚至更让人有时痛苦的一点在于什么呢?
赵佶这个皇帝虽然烂,但是他还没烂到最顶尖昏君暴君那种层次。
老赵家又不是第一次出软骨头的怂货,也不是第一次出爱好奢侈花钱多的败家子,甚至不爱上朝,贪恋美色都不是大毛病,前面都有对象可以效仿。
赵匡胤都干过玩到一半被官员用鸡毛蒜皮小事打扰,于是顺手就抄起家伙把对方揍了一顿,门牙都给打掉的事。对于收复燕云十六州,最开始想得还是花钱买,能用钱买到手就不要打仗。】
赵匡胤:?
我不是,我没有!
不过后半段话却是让他稍微臊了脸,眼神一阵飘忽。
这,不想穷兵黩武的事情,怎么能叫怂呢。
仁神宗朝大臣:……那个故事好像后半段还有大臣把门牙抱起来,说你是皇帝,我当然没办法告你,但后世自然有史官记录你的所作所为你就等着遗臭万年云云的吧?
本意,额,好像是用来标榜我朝君臣平衡之意……?
他们忍不住一致望天:
某种意义上,这个故事里大臣的话竟然还能算得上一语成谶啊!
【赵光义高梁河牛车奔驰喜提车神之称,烛影斧声和亲哥之死不明不白,元明演绎里甚至还魏武遗风和小周后有过一腿。】
魏武遗风?
赵光义脸直接绿了。
前两个黑历史念得多了也就算了——怎么都开始编排他和小周后的事情了?喜好□□就喜好□□,你这魏武遗风说起来还真含蓄是吧!
正对上满朝大臣带着点惊讶探究和藏也没藏住的兴奋的目光,他整个人都麻了。
好,这下李煜的死,最起码在大臣眼里,他是彻底没有清白可言了。【赵恒花钱买了个澶渊之盟,觉得自己可厉害了,天天忙着造祥瑞造吉兆,四处撒币最后还扯了个封禅出来——直接把泰山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给玷污了,后世几个有资格封禅的皇帝都不想干类似事情了。】
双重打击。
赵光义一巴掌糊在了自己脸上。
除了澶渊之盟撒币以外,这傻呗儿子竟然还有别的地方忙着败家??
家底再厚估计都不够他造的吧!
在干出了这些事情之后,他甚至还有脸皮想着去封禅……
“爹?”
赵德崇背后一寒,先前不妙的回忆涌上心头。他浑身一个激灵,顾不得什么面子,直接往后连退了几步,警惕地望向上首:
“爹您好好想想,您儿子我真的不是那样的人!”
说难听点,不管那真宗未来做的那些事和赵德崇本人的秉性相差多大,光是赵光义要是立赵德崇为太子,绝对不会是不情不愿满腹怨怼这一点来看,赵德崇就足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于是赵光义也勉强认下这个解释,带着锐利森然的眼神越过好大儿,直直冲向后面两个崽:
老二他了解,向来是个严肃沉稳的性格,怎么看也不至于飘到想给自己封禅的程度。
那么……
终于找准了赵恒是谁,满腔怒火亟待发泄的赵光义站起了身,一声怒吼就冲着罪魁祸首而去。
“赵德昌!”
“你小子别动,我要跟你好好算算账!”
“——父皇!”
恐惧的尖叫声一下子刺进在场所有人的耳朵之中。
赵德崇默默投去了悲悯的目光:三弟,走好。
【赵祯搞过庆历和议,年青的时候因为房事过多还腰部受损过。赵顼前面讲过划界问题怂了。
赵煦虽然是为了生儿子才放纵的,但老婆艳压后宫,死法也不太检点,怎么看也不是个纯然清心寡欲的种。】
被点到的三个,尤其是因为女色问题被点到的,此刻脸上都染上了点微妙的红。
额,食色性也,我这么说后世人你能够理解吗……
赵煦更是默默在心中对自己加上一条告诫:
悠着一点。
没儿子总比为了生儿子没命好……
【甚至如果把赵佶放在神宗之前的话,他其实没办法对大怂国家造成太大的危害。
因为在神宗为了变法收拢君权之前,宋朝的君臣地位是接近相对平衡的,整个政治生态有着一套固定的程序,皇权是被制约着的。
但变法必须要有一个高效有力的强制力来施行——所以赵顼和王安石要变法,就必须构建一个大政府模式,所以到哲宗手上的时候,皇帝的权威已经达到了一个集权模式。
宰相不再是仁宗那会甚至可以和皇帝唱反调持反对意见的存在,他是皇帝意志的执行者。不再是宰相用能力向上提出意见得到了采纳,是皇帝选择了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为宰相。
而这个本该用以辅佐变法顺利进行才不得不做出的改变,最后却因为哲宗的早逝,被交付给了赵佶手中。
他的意志是什么呢?
一个从小到大基本上就忙着风花雪月的人,你还能指望他有多大的治国理想吗?】
后世人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只能叹息着来上一句。
【所以啊,哲宗为什么亲政只短暂的七年,在位期间除了军事上的亮点以外,内政方面好像没什么特别鲜明的记忆点,在北宋皇帝中的存在感并不显眼,却常常被无数后世人寄托了幻想呢?
因为继他之后,两宋接连出了徽钦二宗加完颜构这三个,分开来看其实不算顶尖昏君,合在一起简直千年罕见的傻呗啊!】
赵匡胤那原本还握着刀,多年练武绝不会犯下低等失误的手,此刻一抖,竟然硬是任由宝剑落地。铿锵的哀鸣于室内回荡,却换不回执刀者丝毫的瞩目。
赵匡胤只觉得窒息:
连着三个值得被称为昏君的存在,甚至连在一起,得到了后世人千年罕见的评价。
大宋不亡,这可能是真的,简直没有天理吧。
【讲个地狱笑话吧。
我们都知道,后面的朝代对于前朝的态度向来十分微妙。
比如汉朝对于秦朝的官方态度是“暴秦”,但也出现了汉承秦制这样的局面。朱元璋驱除鞑虏,整个人的观念还是会受到其出身影响,带着元朝中下层文化的影子。
也就是说,后面的朝代对于前朝,往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却也总带点前朝可以被继承下来的东西。
但大怂不说前有没有古人,后是真的没有来者的。】
赵祯一愣,带点茫然地询问出声:
“什么叫,后无来者?”
皇帝一人的声音在朝堂上回响,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做出什么像样的回应。
仁宗朝堂上的氛围,第一次如此彻底地开始凝滞。
后世人懒洋洋地介绍着他们的敌人。
【辽的主体民族是契丹,也就是个游牧民族。
生活方式和农耕民族的不同,使得他们就算学习了唐朝的文化制度,所构建的政治生态也和唐朝有所区别。
其中最有特色的一个,叫做四时捺钵,也叫做春水秋山。
意思是他们虽然有首都这种存在,他们的皇帝却不是住在首都固定的宫殿里,而是可汗的行帐中。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