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人问他,他也没有答案啊!
南音连对开办棉纺纱手工坊的事儿, 都不是很支持,更何况是开火锅汤料店这种事。
而且,就算是南音真的要开,她也是一个人炒汤底, 哪里满足得了那么多人的需求?
齐格也知道, 这完全是他自己招来的事儿, 要不是他满嘴跑马地和南音开玩笑,说南音开锅子店之类的, 别人也不会听风就是雨,传得到处都是了。
对于大家的询问和催促, 齐格只好应道:“姑姑的意思, 我也不清楚, 有机会我会问问姑姑的。”
这个事儿,齐格也不敢舞到南音跟前去啊,所以南音倒是不清楚,外头的人传言她要开锅子店, 准确日期都有了, 店的地址都有了。
京城众人盼望着盼望着,盼到天气越来越热, 盼到换了春装又换到了夏衫,都没看到南音姑姑的锅子店的影子, 许多人才歇了心思。
当然, 还有一些人不死心, 期盼着今年南音姑姑不会开锅子店, 但说不定姑姑明年就开了。
天气热起来后,南音又将清凉珠安置在了养和殿的各处,使得养和殿的温度,比别处要低许多。
于是,小家伙们也越发愿意待在养和殿,不愿意去别处了。
反正养和殿里有意思的事儿多,姑姑还每日都安排了一些学习内容,每天都很充实。
“四哥,四哥,这个字念什么啊?”小胤祺拿着绘本问胤禛。
这半年里,南音几乎每个月都要出一个皮影戏,主要是为了帮助小胤祺识字。
再加上这半年的聪明药和统感训练,小胤祺识字的能力,出现了飞跃式的提升。
只是胤禛到底先天有天赋一些,所以识文断字的水平,在同年龄的兄弟姐妹中,算得上是遥遥领先了。
胤禛看了一下那个字,道:“念’dao,你看它这里有一个刀字,所以因和刀一样。”
小胤祺点头:“我知道了!谢谢四哥!”
胤禛看了看他正在看的绘本,好奇道:“你看得懂这个故事吗?”
小胤祺感觉被抓包了,露出了不太好意思的神色:“其实看不大懂,这个叫福……福尔……”
“福尔摩斯。”胤禛补充道。
“对,福尔摩斯,这人名字挺奇怪的,看不懂。”
胤禛也没想到,自己的弟弟会纠结一个人名字的意思,忍不住道:“这个名字没什么意思,就是个代号而已。”
“怎么会呢?”小胤祺憨憨地问,“咱们的名字可都是有自己的意思的。”
胤禛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无言以对。
他想起了姑姑的话,有些人的思维方式是固定的,所以他们会无法理解一些超出思维方式以外的事,胤祺弟弟可能就是这个情况。
于是胤禛道:“这样吧,哥哥给你讲一下这个故事好不好?福尔摩斯名字有点长,咱们就叫他……小福好了。”
小胤祺嘀咕道:“那这宫里的小福还蛮多的。”
太子的贴身太监叫赵全福,孝庄太后常使唤的太监叫常福海,不少太监为了求个吉利,名字里都带有福字。
胤禛忍了忍,才道:“没事儿,反正这个小福,不是宫里的任何人,他是宫外的人,所以和宫里没有一点关系。”
“哦哦,好的。”小胤祺乖乖道。
看着弟弟憨厚可爱的脸,胤禛决定再忍一忍。
接下来,胤禛给小胤祺讲了福尔摩斯的《血字的研究》的故事。
南音提供的这个版本,当然是进行过“阉割”的青少年版,一些不适合年纪小的孩子的内容,例如福尔摩斯嗑*药之类的,就直接删减掉了。
给小胤祺讲完这个故事后,胤禛发誓,以后再也不给弟弟妹妹们讲故事了。
年纪小的弟弟妹妹们问题太多了!注意力根本不在故事上面!
胤禛自己很喜欢福尔摩斯探案的故事,尽管南音姑姑解释过,福尔摩斯生活在遥远的英吉利,那边的人文风土与大清截然不同,但胤禛能够很轻松地接受这个故事,并且注意力都在福尔摩斯解密的过程上,小小年纪的他还不能理解,为什么胤祺弟弟的思维那么发散,总注意到那些无关紧要的地方。
给小胤祺讲完故事的胤禛,感觉自己当哥真不容易,讲完故事脱层皮,整个人都不好了。
正好南音端着炸牛奶和葡萄乌龙茶来给大家消暑了,胤禛立马靠了过去,问南音道:“姑姑,这个福尔摩斯的故事,什么时候出后面的呀!”
南音有些惊奇:“这个绘本才五天,小阿哥就都看完了吗?”
胤禛点头:“看完了!遇到了不认识的字,我就问和馨姐姐她们,所以很快就读完了。”
南音暗暗吃惊,她根据胤禛好奇心比较重,喜好探索研究的特点,尝试着给他讲了几个小侦探的故事,结果胤禛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于是,南音就把福尔摩斯的故事拿了出来,看看小胤禛的接受度如何,结果小胤禛阅读的速度,出乎她的意料了。
要知道胤禛这个时候的识字水平,才二年级左右,对于他五岁的年纪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但读这个福尔摩斯的故事,还是挺有挑战的。
“小阿哥都看懂了吗?有没有不懂的想要问问姑姑的?”南音问。
胤禛道:“还真有一些问题。”
胤禛对故事的背景接受很快,但不代表他能完全理解,所以问了不少背景相关的问题,南音发现,他问的问题,最后大多会回归到故事本身的逻辑推理,合理不合理的上面来。
南音对胤禛逻辑思维的缜密程度,十分惊叹,这小家伙真的思维敏锐,反应也超快,绝对是个十分聪明的崽崽。
他的聪明,与胤祉的聪明又不太一样,胤祉的聪明,会让你觉得这个孩子联想能力超强,而胤禛的聪明,则会让你觉得,这孩子思维跳跃能力强,但逻辑上又严丝合缝。
不愧是未来的四大爷,果然聪明人的天赋,是从小就显现出来的。
福尔摩斯的故事背景,还要在一两百年后,南音就直接说是取材于英吉利,但有艺术加工,所以解释起来的时候,更有一种“所有解释权归姑姑所有”的意思。
幸好胤禛的注意力,更多的是在故事逻辑上,而不是在故事背景和一些环境问题上寻根究底,南音倒能勉强圆的过去。
南音给胤禛解决了他的一些疑惑后,胤禛又问南音,下一个故事什么时候来。
南音想了想,道:“姑姑最近在忙皮影戏的事儿,待这个皮影戏告一段落后,就准备下一个故事,好不好?”
胤禛也不好糊弄,立马追问道:“那我什么时候可以看到下一个故事呢?”
南音算了算时间,道:“若没有意外的话,六月月底应该可以吧。”
现在画插画已经不是难题了,经过南音几年的提点,画师们都各有进益。南音需要插画的话,只需要稍微打个底稿,然后说明要求,画师们至少能画出八分的水平。
南音的工作还主要在于,将简体字的翻译成清朝这时期常用的字,所以有点耗费时间。
时间才进入六月,胤禛一想,几乎还要等一个月,顿时整个人都不太好了。
看到胤禛不高兴的样子,南音也没办法,因为她事儿多嘛。
尽管事务繁多,但南音在这六月初,还是按计划出了宫。
自打得了甜豆以后,南音出宫比之前频繁了一些,不每个月去见一见甜豆,陪一陪这匹小马,南音心里就觉得空落落的。
甜豆真是南音心尖尖上的小马。
到了善堂以后,南音便觉得眼前一亮:“今年大家穿的衣裳,比往年要鲜亮一些。”
孩子们的衣服,大多是买了布做的,外头成衣店的衣裳可不便宜。
后来种了棉花以后,便开始尝试着自己纺纱线织布,然后做成衣裳了,色调十分单一,主要是为了省钱一些,以穿暖为首要目的。
今年南音看着,小姑娘们身上的衣裳,倒是有好几种颜色了。
凤歌给南音解惑道:“这是贝子爷与陈老板的新尝试。今年用纱线织了一些布后,陈老板便找了染坊,自己试着染了一些,瞧着还挺不错的吧?”
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小姑娘们,确实是穿这些有颜色的衣裳更好看。
凤歌又随手拉了个小姑娘过来,道:“姑姑你瞧瞧,她们呀,还自己试着在上头绣花,还挺爱俏的。 ”
南音看了看,小姑娘们的衣裳上,确实有些稚嫩的绣花,还怪有趣味的。
“不错,比我绣得好。”南音称赞道。
被凤歌拉着的小姑娘本还有些不好意思,一张小脸蛋涨得通红的,听到南音这么说,眼睛里顿时迸出亮光来:“姑姑不怪我们吗?”
南音扬眉:“为什么要怪你们?”
小姑娘偷偷觑了凤歌一眼,才道:“我们绣得不好看,有些浪费针线。”
南音摆摆手道:“绣得好看不好看,和绣不绣,是两码事。针线又不是多金贵的东西,你们绣几朵花,也费不了多少东西。但我看啊,你们大多数人都比我绣得好看。”
现代人除了匠人和文化传承人,正儿八经会绣花的人也不多,南音当然不会绣了。
再加上到了清朝,穿成了满族姑娘,女红也不是什么重要的课业了,所以她不会绣花太理所当然了。
即便是在清朝,绣娘也是个门槛不低的职业,一般人家也养不起绣娘,想要穿带绣花的衣裳,不是去绣坊买,就是请绣娘专门绣。衣服上能带上花儿的人,一般都是中产了,所以当铺里也收衣服,收的大多是这种绣花精美的。
一般的底层百姓,能有件没漏洞,或者没补丁的衣裳,都是很不错的事情了。
南音大方承认自己绣花不行,引得小姑娘们偷笑不已。
但没人会觉得,南音姑姑不会绣花,会跌了身价,毕竟姑姑会的东西可多了。
看着小姑娘们在廊下阴凉处玩耍,南音道:“回头托陈老板的关系,找几个绣娘来,教教她们。”
凤歌应了好,又问道:“姑姑,您不是不喜大家学女红么?”
南音摇头:“我并非不喜大家学女红,相反,宫里有些技艺好的绣娘的绣品,我也十分喜欢,在我看来,她们若是绣得好,与书画家落笔在纸上的书画差不多。我只是不喜欢女红背后代表的东西。”
凤歌默然,姑姑的想法,果然不是能轻易明白的。
“对了,银莲呢?她怎么不在?”
“哦,银莲之前说,今日晚点过来。”
话刚落音,就听到于银莲的声音传来:“姑姑到了吗?她在哪儿?”
没一会儿,于银莲就过来了,看到南音便露出万分欣喜的笑容:“姑姑!是我来晚了。”
南音应道:“我也才到没一会儿,你这是做什么去了?”
于银莲一手捧着一个盒子,一手提着裙摆,走得飞快的,跟着陈老板去了一趟宁夏后,整个人都显得风风火火了许多。
“去取了一样东西,幸好赶得及。”说着,于银莲已经到了跟前,将手里的盒子往南音跟前一递:“呶!给姑姑你的!这个我已经看好两三个月了,直到今日才做好。”
南音接过来一看,是一对碧玉的耳坠子。
耳坠子上的玉不大,但品相极好,绿汪汪的,又十分通透,看一眼都会觉得十分悦目。
“好端端地,给我这个作甚?”南音问。
于银莲在一旁坐了,道:“之前就想给姑姑送个礼,表达一下谢意,寻摸了半年才等到这个。这个东西不大,比不得姑姑在宫里得的赏赐,但这东西不算显眼,姑姑在宫里戴也可以,不算越了规矩。”
南音明白于银莲说的感谢是什么意思,要不是南音在于银莲出宫时,给了她来善堂这个路子,她回家去还不知道会被磋磨成什么样。对于于银莲来说,南音就是帮她改了命的大恩人大贵人。
南音看这个东西也不算特别贵重,又是于银莲的一份心意,便爽快道:“银莲你考虑得这么周到,不收下是我不识好人心了。”
于银莲顿时笑得更开心了:“那是!姑姑不收我可不安心了。”
收下了耳坠子,南音问道:“听说陈老板去了福建那边?回来了吗?”
于银莲点了点头:“是啊,昨儿才到家得。有消息说,圣上要在福建广东那边,专门收和洋人做生意的税,他就去看看情况,打探一下消息。”
凤歌好奇地问:“陈老板这是想和洋人做生意了?”
于银莲说得保守:“这也不好说,得看看情形如何。不过我觉着,能赚洋人的钱也挺好,对吧?”
康熙确实是有开海禁的意思,这倒不是南音的蝴蝶效应,而是真有这个历史。
之前清廷禁海,是担心那些退到台湾的明朝势力,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死灰复燃,影响到清朝的稳固。
去年大清收回了台湾,没有了这个后顾之忧,康熙逐渐放开海禁也正常。
至于陈老板的消息来源,除了齐格,南音也没有别的猜想了。
凤歌应道:“能赚洋人的钱当然好,只是卖给洋人什么好呢?咱们得棉花和棉线都不算多。”
“所以这不是还在寻摸路子么?洋人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的,只要咱们能寻摸得到,应该就能卖。”
南音在一旁看着,倒是觉得于银莲跟着陈老板出去闯荡了一番后,整个人的见识和眼界与以前很不同了,说话的方式也很不一样了。
不过两个人到底都不太了解这些事儿,便问起了南音。
南音道:“和洋人做生意是必然趋势,咱们有洋人想要的东西,洋人应该也有咱们想要的东西,互通往来是好事。只是现在都还是在试水阶段,做第一批冒险的人,风险挺大的,银莲得让陈老板谨慎一些才是。”
“我晓得了,姑姑。”
到了下去,齐格送南音回宫的时候,陈老板也跟了过来,说了自己的想法:“姑姑疼善堂的孩子们,我很理解,也很佩服。不过我希望姑姑能略微放开限制,每日让孩子们纺纱一个半时辰两个时辰的,也没太大的影响。”
齐格帮着补充道:“陈老板说,他愿意从自己的分成中拿出钱来,给善堂的孩子们报酬。”
南音有些讶异地挑了挑眉,陈老板做生意的心还挺急切的。
不过这个人确实有些本事,才给齐格打工一年多,就把齐格手里的棉花和棉纺生意梳理顺了,还扩大了一些。
而且,作为生意人,陈老板的嗅觉也颇为敏锐,去了东南沿海一趟,也看出了这次开海禁的机会十分难得。
若是他手中有更多的本钱,估计会搞出更大的动静来。可惜他现在主要依附着齐格,许多事儿他不能直接拿主意。
这次的要求,比上次带女孩们去宁夏要靠谱一些。
善堂现在需要学纺纱的女孩子,也有两三百了,可都是现成的劳动力,陈老板一直惦记也不奇怪。
看着南音垂眸沉思,陈老板就悬着一颗心,跟善堂打交道久了,又有于银莲说过的许多事儿,他很清楚这个年轻的姑姑,对善堂的女孩子有多看重。换句话说,外头有三五间房、不愁吃穿的人家,都不定有南音姑姑待那些女孩们好。
就在陈老板绷着神经,感觉希望越来越渺茫的时候,就看到南音微微点了点头:“这个主意可以,只是分成多少,如何分成,什么时候发放之类的,你的给我一个详细的章程,否则我是不会应的。”
陈老板顿时有种柳暗花明的感觉,立马欢喜地应道:“诶!好!好!姑姑放心,我定然不会亏待了孩子们!”
陈老板得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便告辞下车去了。
齐格好奇地问:“你怎么松口了?”
他还以为,南音还要再等两三年,才让女孩们学着赚钱呢。
南音嗯了一声,道:“她们都快步入青春期了,心里的想法也会越来越多,自我意识会越来越强,也会产生很多想法。这个年龄的孩子,手头得有一些钱财了,得让她们开始学着管理自己的银钱,学会支使自己的钱财。但又不能给她们太多,给太多了也不好。”
女孩们开始笨拙地在自己的衣服上绣花,就是她们自我意识逐渐变强的表现之一。
齐格想了想,自己也是从小就每个月有数百文钱,可买吃食,也可以用来做别的,随着年纪的增长,才每个月拿到的银钱越多,就明白南音的用意了。
南音以后要让女孩们自己赚钱,当然要教会她们守财和惜财。
“还是姑姑思虑周到。”齐格称赞道。
南音坦然地接受了夸赞,又叮嘱道:“待陈老板拿了章程出来,咱们开始做这些事的时候,你得盯着发银钱的事儿。银钱数额不多,但关系不小,以后善堂的孩子们如何看待银钱,此举关系重大。”
“好的,姑姑!”齐格郑重地应下了。
南音觉得他这点不错,在要紧的事儿上就不嬉皮笑脸了。
回到宫里,系统就叮嘱南音道:“你要多注意胤?的情况,历史上他就是这个月夭折的。”
胤?是郭络罗氏去年生的小阿哥,也是如今宫里最小的孩子,和小兰珠是亲姐弟。
南音查看了小胤?的情况一番,发现他一切都正常,就是个正常吃吃喝喝的崽崽。
正在南音怀疑,自己已经改变了小胤?的早夭的命运时,这天半夜里,突然有人来敲养和殿的门。
一开门,就一个宫女跌了进来:“姑姑!南音姑姑!快救命!救救小阿哥!”
南音一看是郭络罗氏身边的宫女,忙问道:“胤?小阿哥怎么了?”
“小阿哥……小阿哥发热了,浑身都烫得很!娘娘用姑姑教的法子,给小阿哥去热,但没什么用!”
南音立马道:“那我去看看,你快点带路。”
“是,姑姑。”
南音提了个药箱,里面装的都是常见病症的所需药品,大多都像布洛芬一样,进行了改装,但药效没有受影响。
跟着宫女出了养和殿,在宫门值守处,那宫女出示了康熙赐予的令牌,顺利通过。
这个令牌,就是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半夜急症的情况,特地赐予了各处的。
等南音到了郭络罗氏的住处,就看到郭络罗氏正抱着已经烧得发红的儿子,急得团团转。
作者有话说:
①胤?,ju,音同举,这个小阿哥历史上是半岁左右夭折了,所以没有序齿。但本文中他会活下来,所以他会有序齿,连带着影响到后面小阿哥们的序齿,例如著名的老十三会变成老十四,而老十四会变成老十五。本文尽量序齿和名字一起写出来,方便仙女们区分~
南音:早知如此,我就该从宋慈讲起,包青天的七侠五义都够讲到他长大了!悔啊!
◎本章骂阿晋没文化◎
郭络罗氏一见到南音, 就像是看到了救命的大救星一样,直接扑了过来:“姑姑!快救救小阿哥!”
南音忙扶住她:“娘娘当心些,别摔着了。”
郭络罗氏顾不上自己摔不摔了, 只一个劲儿让南音看看胤礻禹①。
南音接过小胤礻禹,先用手摸了摸额头,果然烫得厉害,又拿出体温计来, 放在了小胤礻禹的腋下。
看着南音忙活, 郭络罗氏在一旁急得不行, 又帮不上忙,嘴里直念叨:“从养和殿回来的时候, 小阿哥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半夜就烧了起来呢?定是怪我。”
南音一边兑换了一个儿科医生的专业技能, 一边安慰道:“小孩子就是这样的, 生病的时候毫无预兆, 不一定是娘娘的缘故。”
在南音的照料下,宫里的小家伙们,极少有突发急症重症的时候了,大多是换季的时候会咳嗽几日, 打一些喷嚏, 或者稍微有个头疼脑热的。
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再科学的育儿方法, 也无法完全保证孩子不生病,只能说降低生病的概率, 然后生病时, 身体抵抗力扛得住一些。
用专业医生的技能, 给小胤礻禹检查了一番后, 南音稍稍安下心来,不是什么传染病,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儿科医生的体外检查就能确定了。
应对这种普通的感冒发烧,南音经验很足,不需要专业医生的技能也能照料好。
等到体温计差不多了,南音取出来一看,竟然有39.3°,超过了安全阈值38.5°了。
南音便从药箱里取了常用的儿童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粉,称量了七个月左右的婴儿的用量后,用温水化开,然后用滴管喂给了小胤礻禹。
小胤礻禹烧得挺厉害,自主吞咽功能都有些缓慢迟滞,所以喂药的时候,需要南音格外地耐心。
花了近一刻多钟的时间,才将兑水的药粉都喂下去。
见药喂完了,郭络罗氏紧张地问:“这样就可以了吗?吃了药就会好吗?”
南音让宫女重新倒了一些温水来,道:“当然还不够,还要再喂一点温水,再给小阿哥擦拭身子,争取以最快的速度退热。”
郭络罗氏顿时又紧张了起来。
南音也顾不上安慰她了,一心只在给小胤礻禹退热的事儿上。
喂完温水,南音又让人取了冰块和凉水来,冰块用柔软干净的毛巾包住,放在了额头和腹股沟处,然后用毛巾打湿了给小胤礻禹擦拭着身体。
郭络罗氏很紧张地问:“这样有用吗?我按照姑姑教过的,用凉水擦了小阿哥,可是小阿哥依旧烫得很。”
南音解释道:“当然是有用的,若是没有一直尝试降温,小阿哥可能会烧得更厉害。娘娘给小阿哥降温,小阿哥还是在烧,只能说明病情比较急,退热的速度没赶上发热的速度而已,不代表是没用的。”
郭络罗氏这才摁了摁胸口,道:“那就好,那就好。”
在进行物理退热的时候,南音还不忘隔段时间,给小胤礻禹喂一些温水,确保他不会脱水。
“这温水也是热的,要不要换成凉白开?”郭络罗氏又问。
南音摇头:“自然是不能的,小孩子高热,不像灭火,直接将水泼上去就可以,若是喂凉水,反而会因为冷热的反复刺激,导致拉肚子之类的,得不偿失。温度稍稍高于体温的水,才是最合适的。”
听了南音的解释,郭络罗氏觉得十分信服,心里也慢慢安宁了一些。姑姑懂得这么多,有她在,应该没什么问题的。
在用了药后,小胤礻禹的热度有一些微下降,但是并不明显,南音便继续坚持着给物理降温。
紧张忙碌了许久后,待回过神来,屋外已经亮了起来。
不知不觉竟然忙活了一整夜了。
郭络罗氏见天亮了,有些纠结地问:“姑姑是不是得回养和殿去了?”
南音摇头:“小阿哥的病情还未稳定,我怎能就这么走了?”
“可是……小阿哥小格格们的早膳怎么办?”
原来郭络罗氏担心的是,南音耽误了其他小皇子小格格的早膳,会被责备。
“娘娘放心罢,若我不在,阿荣会主理养和殿的事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南音早就准备了应急预案,阿荣就是她的左膀右臂,在紧要的时刻,能替南音处理好事情。
听到南音这样说,郭络罗氏才松了口气:“是啊,我忘了还有阿荣姑娘,她也是个十分能干的。”
去年南音奉旨去了木兰围场,留下阿荣守着养和殿,养和殿也依旧井井有条,宫里许多人都说不愧是南音姑姑带出来的人,也是那样能干聪明。
待天更亮了一些后,外头也有了更大的动静,小兰珠叫额娘的声音也传了过来。
郭络罗氏回过神来,正要去看看女儿,突然想起自己在小胤礻禹这儿呆了一夜,怕是沾染了病气,顿时为难了起来。
南音看出了她的纠结,道:“娘娘,你去洗漱一番,换掉衣裳钗环就可以见小格格了。”
“诶!好!”郭络罗氏忙应了,又殷切道:“小阿哥这儿,就拜托姑姑照看一会儿了,我看着格格洗漱完去了养和殿就来。”
南音点头应了。
小胤礻禹的情况稳定了许多,虽然还未完全退烧,但体温已经没有继续上涨了,这就是个好的迹象。
等到小兰珠去养和殿的时候,南音又让她的宫女给阿荣带了几句话,才安心地守在小胤礻禹身边。
待到上午的时候,宜妃那边也听说了小胤礻禹生病的事儿,便派了人过来瞧了瞧,送了点东西。
那个人还与郭络罗氏在外头说了会儿话,南音没多在意,以为是她们姐妹有什么私房话。
待过了一会儿,郭络罗氏回来的时候,南音注意到她的眼眶有些红了。
小胤礻禹的情况在好转,郭络罗氏应该感到开心才是,怎么反而红了眼睛?
南音不太明白。
郭络罗氏擦了擦眼睛,努力挤出笑容道:“姑姑,我有个请求。”
南音道:“娘娘请说。”
“姑姑能不能把小阿哥带到储秀宫那边,像当初小王爷那样,安置在储秀宫哪个无人的宫殿里养病?”
“啊?”南音一时之间没反应过来,郭络罗氏那么着急自己的儿子,怎么突然又要把他送走?送离了她自己的身边,她能放心?
见南音惊讶,郭络罗氏避重就轻地解释道:“有姑姑照料着小阿哥,我也就不担心了。”
南音收敛了惊讶的神情,道:“孩子生病时,最好不要换走身边熟悉的人,娘娘知道这个规矩的吧?”
孩子在生病时,会因为身体的虚弱和不适,更加依赖身边的人,而熟悉的人能够给孩子更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孩子在心理安稳的情况下,身体的病情也能得到缓解。
郭络罗氏听到南音这样说,眼泪又要出来了,想要掩饰又完全掩饰不住,只好道:“我明白姑姑的意思,只是……姑姑也是小阿哥熟悉的人,想必小阿哥看到有姑姑在也会觉得安心的。”
南音略略皱眉,郭络罗氏是下定决心,要让自己带走小胤礻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