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个大塑料袋被搬到魏勤身侧放好,里面是所有脱下来的衣服,周洁回答:“都在这儿了。”
魏勤的嗓子又发不出声音,不断比划出剪刀的手势。
周洁递来两把剪刀。
魏璋和魏琮赶紧把衣服都倒出来,大热天的衣服混合了尘土、汗液和血渍等味道,倒出来就把人给薰到了,脑袋都薰晕了。
周洁消毒了双手,戴上手套;又拿了两个口罩、两副手套递给他们。
他俩有样学样地穿越好,把脏污的衣服都剪开后,整理出四封特别厚实的书信,书信背后有红字编号,打开后发现是用小张纸拼粘成的大张纸,文字和手印各占一半。
魏勤指着隔壁床的梧桐,又指了抢救大厅里的每张床。
周洁反应最快:“每个人的衣服里都藏了东西?”
魏勤连连点头,又做了个骑马坐车的姿势,还用力拍了拍床垫。
魏璋惊愕:“你们坐的马车上也有?在坐垫下的隔板里?”
魏勤继续点头,拼尽全力才能出声:“快……去找!”
魏璋跑出抢救大厅。
周洁拿出大张的一次性大单和中单,铺了大半个抢救大厅;然后把储物柜里的大塑料袋都取出来,来放在地上;又拿来了一个干净的垃圾袋,用来装拆出的书信。
魏琮跪在地上,边翻衣服边剪开,翻到书信就放进垃圾袋里。
一小时后,大单和中单上全是剪碎的衣服条;以及满满一袋书信。
魏琮把书信按背后红字的顺序整理好,跪坐的身影仿佛背负高山。
抢救大厅的医护们只在小说和电视剧里见过血书,冷不丁就这样见到,而且还这么多,内心受到了强烈冲击。
正在这时,梧桐一字一顿地开口,落下的泪水在薄被上晕开:“家主,奴可以成为魏小郎君的唇舌,奴可以进宫见陛下。”
背对梧桐的魏琮缓缓抬起手,摇了摇:“若是要进宫见陛下,也是魏家家主,哪轮得到你?”
魏璋离开了很久,直到破晓时分的钟鼓声传到医院,才再次出现在抢救大厅,走到魏琮身旁:“阿兄,入宫吧。”
郑院长和金老也刚好到达,被打包好的碎衣服楞住,又看着异常严肃的魏琮和魏璋,两人脸上完全没有至亲醒来的喜悦。
魏璋和魏琮两人特别恭敬地向医护们行了隆重的大礼:“有劳。”
医护们面面相觑,忽然有些怀念以前没正形的魏璋,只觉得现在的他特别陌生。
魏璋看向郑院长:“郑院长,如果他们都醒了都能开口说话,麻烦打电话通知我,要开线上会议。”
郑院长点了点头:“去吧。多带些咖啡和能量棒,需要的话,简英和黄石也可以带着发电机下山。”
“多谢郑院长。”魏璋走出抢救大厅。
经过多次口腔喷雾和用药,魏勤的嗓子又好了一些,冲着周遭喊:“快醒过来,我们是很多人用命换回来的,没资格睡这么久!”
周洁直接往魏勤嘴里塞了一粒维生素含片:“闭嘴。”
“唔……”魏勤毫无防备,差点被呛到。
上午七点四十五分,抢救大厅医护交接班结束,夜班的大家拖着脚步往二楼值班房走去,因为夜间发生的事情,都觉得心力憔悴,刚到二楼就发现郑院长和金老在门边等着他们。
郑院长没有乐呵呵,眼神很温和:“我们只能把大郢的一切都当作意外和回忆,自始至终,我们都在预防疾病、解除病痛、拯救生命,从来也不会改变。”
“洗澡、吃早饭、然后都回宿舍睡觉去。”
“是。”医护们齐声回答。
医院一切如常,有序地忙碌着。
而山下的国都城,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剑南道节度使用钱财美色结交的利益关系网,欺上瞒下多年,妄图一手遮天。
勾结突厥吐蕃,劫掠、转移赈灾粮款草药;坐视震区百姓困苦不堪、病死饿死,虚报受灾人数骗取免税减税,疯狂敛财等等大罪重罪,就这样一朝败露。
“十八铁马”救回的二十三人以及车马队,带回了震惊国都城的“剑南道地震和赈灾真相”,人证们都在飞来医馆躺着,缝在衣服里的、装在马车里的物证全都按编号收集完整,送进太极殿。
人证物证齐全,景和帝当即罢免与剑南道节度使结交甚秘的朝中大臣,同时封锁国都城,用鱼符调集军队赶赴剑南道,追剿吐番突厥贼寇,生擒剑南道节度使。
但这一切都与飞来医馆无关,医护们不是治病救人,就是在教书育人。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七月初一这天,抢救大厅的危重病人,各项身体指标终于达到手术指征,被送进手术室做骨科手术。
因为他们发生骨折的时间较长,身体状况又特别长,所以即使过了最佳手术时间,骨折处并没有愈合多少,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手术后,他们转入骨科病房,同时康复科介入,帮助他们尽可能恢复四肢伤处的功能,不至于影响术后的日常活动。
除了需要手术的,保守治疗的病人们也恢复得很不错,开始下床活动,病人家属们对医护感激不尽,并且坚称要住到完全康复的那一天。
所以,这部分病人转到了二楼留观室,抢救大厅抓紧时间封闭消杀,为迎接新病人作准备。
望着空空的抢救大厅,医护们不知道怎么的,忽然有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七月初三,太医令麦诚的下巴脱臼已经完全康复,不用每天吊着颌托;太医令女儿麦晖的烧伤治疗也趋于收尾,如果恢复得顺利,以后能慢慢长好。
又过了几天,郑院长在微信大群里问:“孩子们,要不要过大郢的七夕?”
这时,医院的大家才意识到,已经农历七月初五了。
有人在群里问:“大郢的七夕有什么好玩的吗?
郑院长很快发了语音:“大郢风俗,七月七中午晒书、晒衣服。”
群里惊诧的表情包爆满,大夏天的,谁不天天晒衣服啊?没劲。
有人当嘴替:“国都城七夕晚上有灯会吗?”
“七夕晚上夜禁,永乐宫内比较热闹,晚上会往水里放针乞巧,还穿九眼针,捣碎凤仙花的花瓣,用来染红指甲……”郑院长忽然说不下去了,“怎么全是女生玩的?”
金老拿了郑院长的手机发语音:“七夕晚上,不论男女都可以祭星,载歌载舞。”
群里静悄悄,嘴替也忍不住:“算了,大热天的,要不……食堂早晨供应巧果,就算过了。”
群里一大群“+1 ”,过节不就是图一个清闲和吃喝玩乐嘛,大热天的载歌载舞太热,现代年轻人不论男女都不那么热衷于谈恋爱,吃各种口味的巧果是最优选。
食堂大厨回答:“巧果可以有,如果大家愿意自己动手做巧果也可以。巧果体验活动,愿意参加的群里接龙。”
世事难料,参与接龙的都是带娃家长,没什么,就是让自家娃刷点经验值。
于是,七月初六晚上七点,食堂里临时搭出的超大案板上,各种巧果馅料,油酥、面粉等等,一字摆开,孩子和家长围着大厨们学习如果做巧果。
食堂里热闹极了。
七月初七早晨,食堂供应各种形状质朴、馅料满满的“巧果”,皆大欢喜。
也是这一天,忙了一个多月的大内科楼,太医署和国子监住院的学生们,开始分批带药出院,并被通知定期上山复查,复查时带回药品包装。
到了七月底,最后一批学生也顺利出院,大内科楼全楼封闭消杀,医护们长舒一口气,不容易啊。
太医署和国子监的学生们不是非富即贵,除了极少数富户之子,其他的都是高门大户。
学生家属们对飞来医馆感激不尽,除了积极缴纳标准量的米面粮油,还动不动就往山上送各种属于贡品的食材,不论价值,只是表达心意。
毕竟,整个国都城都认为,论美食和丰富食材,除了飞来医馆,其他都是渣渣。
因为桃庄试验田的土豆和红薯大丰收!
亩产量高到司农寺的官员们和农户们都哭了,边刨地边捡边哭,太开心了,太高兴了!
老徐和小徐也很高兴,同时指导他们收割和储藏的注意点。
因为盛夏时节,老徐和小徐带着农户们采红薯藤当菜吃,大家都觉得清脆爽口,比腌菜好吃得多,牛羊马也喜欢吃;所以农户们边翻地边收拾土豆枝芽,也准备留着当菜吃。
小徐再三强调,土豆枝芽含有大量的龙葵毒素所以不能食用,不论是人还是牲畜;而且储存的土豆超过三个月,只要温湿度合适就会发芽,发芽的土豆同样含有大量的龙葵毒素,不能食用。
司农寺官员边画边记录,和农户一起觉得可惜,不然,这么多枝芽可以做多少菜,或者喂多少牛羊马。
然而,翻完第一亩试验地的土豆和红薯时,司农寺官员们过秤时来回复秤,用来记录的纸页都沾了泪水,土豆亩产两千斤,红薯亩产四千斤,太开心啦!真的好高兴啊!
老徐和小徐却没觉得多高兴,如果不算现代与古代的计量单位差的话,这产量真的很一般。但一想到这些田并没有施多少肥,没用过农药,追肥也很少,就……还行。
人多力量大,三天时间,土豆和红薯都收完了,桃庄所有的开阔地都堆满了,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比去年过年还要高兴。
老徐和小徐又教农户们怎么优选种子,全都挑选一遍以后,种子特别用心地保存好。
然后小徐让桃庄的村民们,按每家人口,每人拿一个红薯和一个土豆,带回家在做饭后埋进灶台的灰堆里,两刻钟以后拿出来。
两刻钟后,家家户户把烤好的土豆和红薯都装进笸箩里端出家门,香味飘得整个桃庄都闻得到。
司农寺的官员和农户们每人都尝了一块红薯,这……好香甜,怎么会有自然结成、像蜜糖一样甜的作物?叶子当菜也好吃!
桃庄里传出最热烈的欢呼声,种成了!丰收啦!太好吃啦!
司农寺官员完成所有的秤量以后,核算出土豆平均亩产一千九百斤,红薯平均亩产三千八百斤,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当下就带了这些日子的记录,拉了一车土豆和一车红薯进了国都城,送到宫门外。
不仅如此,官员们还照着小徐农仙的描述,写了土豆和红薯的各种吃法,烤着吃是最简单的。
当天,景和帝、皇后和太后,以及满朝文武,都吃到了香甜软糯的烤红薯,以及没那么甜但是很糯的烤土豆。
属实是满座皆惊的程度,飞来医馆真是众仙云集的地方,有飞来医馆的大郢如此幸运!
景和帝却想到一桩事情,问司农寺官员:“孤记得当初还种了玉米。”
司农寺官员又哭了:“小徐农仙赶春种的时候就说了,玉米种偏嫩不够成熟,可能种不出来。那么多亩地总共只收了一筐,全都留种,等到明年再种。”
景和帝微微点头,给了司农寺所有官员封赏,还另外给了司农寺治下农户们赏赐。
司农寺官员们满心欢喜地领了赏,高高兴兴地退下。
年龄很大的官员暗下决心,一定照着医仙的要求锻炼身体,明年才有可能尝到飞来医馆的玉米!土豆和红薯都已经这么好吃高产了,不知道玉米又该是何等美味?
国都城里,飞来医馆大厨下山进驻醉霄楼的消息,在当天就传播开来,早食的生意天天爆满,两位掌柜喜出望外之余,隐隐也有些心疼。
因为按照约定,剑南道二次赈灾时,醉霄楼按照飞来医馆营养师的建议,做了很多杂粮肉末胡饼作为赈灾粮一并带出国都城。
简称“痛并快乐着”。
同时,经过食堂大厨分批下山教徒弟,终于把醉霄楼的厨子们锻炼得可以上山实习的程度。
七月三十,厨子们特别认真地沐浴更衣,收拾包裹。
八月初一,他们在破晓出发,驾着醉霄楼的马车,装了用心准备的新鲜食材,用最快的速度通过延平门,一路向西,远远就看到了矗立的“天梯”,激动不已。
而对于医院全体工作人员来说,天气应了“七月流火”,气温降得很快,中午还是热,晚上很冷,虽然医院一年四季基本恒温,但进进出出还是有些不适应。
醉霄楼厨子上山的事情,忙碌的医护人员根本不知道,只是在当晚,食堂增加了醉霄楼的特色大菜——浑羊殁忽。
厨子们共扛一张大木盘走进食堂,盘子里放着的是一头完整的冒着热气和焦香的烤全羊。
医护人员有些懵,天刚冷就吃羊肉?还是烤全羊,好奢侈!
但是吧,端上来的明明是羊,为何报菜名的时候解释是禽类菜色?
正在这时,一位厨子拿出刀来,把羊肚子剖开,大家才发现里面竟然有一只烤鹅,哇!
厨子又拿刀把烤鹅的肚子剖开,里面是满满的肉和糯米饭。
醉霄楼的厨子们第一天上山,就感受到食堂特有的轻松氛围,大厨们和气但要求不低,会把事情说得很详细,与他们小时候痛苦的学徒经历完全不同。
所以,厨子们很用心地把烤全羊、烤鹅和糯米饭细分成若干份,足够让每位医护都尝个味儿,因为后来还有醉霄楼的特色菜——蒸猪肉。
医护们多少有些挑食,有些人不吃羊肉,但因为醉霄楼厨子特别的烹制方法,以及他们真挚的眼神,每个人都吃完了。
总结下来,羊肉有极淡的膻味,但因为复合香料的关系,混合以后肉香的味道更浓郁,味道不错。
接着,厨子们就端着一盘盘的蒸猪肉走到食堂,按四人一盘的份额上。
医护们望着热腾腾的蒸猪肉,以及摆在盘边搭配的复合蒜汁和金黄色面饼,觉得这也有点意思。
厨子给医护们示范,因为有些紧张,挟肉片的时候还差点掉在地上,总算稳住以后才将蒸得很烂的肉片捣蒜,淋上复合蒜汁,然后用金黄面饼包裹就可以吃了。
医护们有样学样,一大口塞嘴里,肉香蒜香和面饼的焦香混合起来,还让人挺有食欲。
蒸猪肉吃完以后,医护们见厨子们收走盘碟,里面隐约传来上菜的声音,没多久,厨子们端了一盘又一盘亮红色的、似曾相识的菜色走来。
走在近前一看,医护们惊诧地发现是螃蟹,顿时又惊又喜,思量着今年中秋节还没到就吃上了?
下一秒,他们就发现隐约有什么不对劲,这螃蟹是糖蜜腌成甜口的,老天啊,怎么能这样暴殄天物?直接水煮一下多好!
醉霄楼的厨子们因为医仙们吃了前两道菜,心中欢喜,以为第三道菜也一样受欢迎,万万没想到,医仙们的脸色神情能这么复杂,哪里不对吗?
食堂大厨见了,过来打圆场:“我们这里做螃蟹直接水煮,煮熟煮透,洒姜丝蘸醋,吃个鲜甜味儿。你们这做法,真不太习惯。”和巧克力馅的饺子有得一拼。
醉霄楼厨子恍然大悟,赶紧把蜜螃蟹收走,上了食堂大厨们准备的菜色。
医护们向醉霄楼的厨子们表示感谢和实在吃不惯的歉意,厨子们受宠若惊。
醉霄楼的厨子们就在食堂扎根下来,每天跟着大厨和志愿者们忙前忙后、学做菜、储存等等,还有幸到库房里看了一下,只觉得仙宫的食物也不过如此。
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天都有医护下意识走到门诊大楼的电子屏前面看进度,但可惜的是,第十二项任务的进度条走得格外艰难,林林总总加起来才两百多人,离总数六千远得令人沮丧。
八月十三这天,郑院长又在群里问:“中秋节大家想怎么过?”
食堂大厨立刻接话茬:“开一节月饼体验课?”
带娃家长们立刻开始接龙。
又有人问:“中秋节,国都城有灯会吗?”
片刻以后,郑院长回复:“大郢不过中秋节。”
满群皆惊,不是,中秋节法定假期,大郢竟然不过?多奇怪!
(注:我买的参考资料里没有提过中秋节的事情,然后紧急搜索了一下,有些说过,有些说不过……考虑再三,还是选择大郢不过中秋节。)
郑院长又在群里发言:“八月十五那天,景和帝约了术后复查,所以打算邀请他在食堂吃晚饭,同时也邀请司农寺的官员们。”
现代人过节的意义就是放假、吃吃喝喝。
可是谁也没想到,“大郢不过中秋节”这五个字会让这么多人心里空落落的,因为认真算起来,已经穿越七个多月了,与亲朋好友一直是失联状态。
不知道C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失,会造成多大的影响和猜测?
也不知道,亲朋好友发现自己连人带单位都没了,会有什么反应和表现?
这一刻,“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每个人都有了如此深刻又具象化的感受,是啊,尽管平日刻意回避,可临近中秋节,望着日益变圆的月亮,思念如此明显,挥之不去。
郑院长安慰:“一年十二个月,如果我们能在截止期以前完成第十二项任务,就能回现代了。现在是八月,还有三个半月,也就是一百天。”
“一百天回家倒计时!”群里嘴替跳出来。
群里其他人表示同意,好主意!谁这么有才想起来的?从来没觉得倒计时有什么可期待的,现在忽然就有了感觉。
“回家”简单两个字,代表心有归处,前方有路,方法总比困难多。
郑院长接话茬:“八月十五请景和帝、皇后和太后上山,感谢他们太多的礼物;八月十六,你们想邀请大郢的谁上山都可以,但要事先通知食堂。”
“郑院长威武!”
“谢谢院长。”
正在这时,在太医署的苏主任发消息:“院长,我想邀请太医署的太医正和女学生们到医院食堂吃晚饭。”
郑院长回复:“可以”。
与此同时,正在太医署授课的太医正,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女学生们,听到苏主任说这个消息,激动得直蹦哒,太好了!又可以去飞来医馆了!还可以吃食堂的饭菜!
第191章 中秋宴
出人意料的是, 八月十五早晨七点,郑院长就接到消息,景和帝、皇后与太后已经抵达桃庄旁的“天梯”平台上。
这么早?
金老一针见血:“这明显是来吃早饭!”
不管怎么说, “来者是客”, 更何况还是亲自邀请的。
郑院长和金老, 带着王强在天梯口迎接,本以为这次会浩浩荡荡来许多人,出人意料的是,“天梯”打开时, 景和帝身边只跟了内侍官,太后与皇后身旁只跟了一名女官。
这……也太精简了!
听说景和帝登基第一桩事情就是减税,把永乐宫各项开支削减许多,放大批宫女出宫并给了嫁妆。但精简到这个程度, 也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
想归想,惊讶归惊讶。
双方相对点头微笑, 景和帝开门见山:“好久不见,孤想见韦医仙。”
金老微笑:“陛下,二位殿下,不知是否愿意去食堂边吃边说?”
令人猝不及防, 皇后忽然拿帕子捂了嘴连连干呕,呕得泪流不止,身旁的女官赶紧替她顺气。
太后极不好意思地向郑院长点头微笑, 眼神里满满的期待,眉头微皱,忧心忡忡。
郑院长等皇后缓过来以后, 微笑着比了手势:“里面请,边走边说。”
很快, 景和帝就见到了心外科韦主任、夏主任和心内科的傅主任。
三位主任第一次体会到了“君心难测”,嗯,上次被门诊护士长紧急摇到医院;这次已经预约了时间,但还是在刷牙洗脸的时候,再一次被摇到医院,找谁说理去?
而且这次有些奇怪,向来温润如玉的景和帝,虽然面上不显,但周遭像缠绕着强烈的不安和紧张,国都城发生什么事了吗?还是他的身体忽然变差了?
韦主任开门见山:“陛下,有话直说。”
景和帝从椅子上站起来,转了两圈,拳头握了又松开,仿佛下了许多决心才开口:“皇后有了身孕,孕吐得比阿娘当时更加厉害,孤害怕……”
“怕遗传?”韦主任一语道破,“怕皇后像太后那样难产?怕腹中胎儿与你一样有心疾?”
心内科傅主任接话:“太后与皇后也这么想?”
景和帝连呼吸都屏住了,直到憋不住才忽然喘气:“是。”
韦主任照常拍了拍景和帝的肩膀:“走,我们去多媒体会议室,把皇后和太后也叫上。”
守在一旁、颇为年轻的内侍官望着此情此景,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一时间不知景和帝被拍肩膀,还是医仙如此平易近人,哪个更让人震惊。
更让内侍官惊讶的是,景和帝、太后与皇后,就这样跟着韦医仙出发了,没半点异议。
早晨八点,多媒体会议室里,景和帝、太后与皇后坐在正中间位置,除了心内心外科主任,妇产科谭主任,儿科女医生丁娇都在。
自动投幕缓缓放下,灯光关闭,幕布上开始播放“生命起源”的教学纪录片,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胎儿娩出的全过程。
景和帝、皇后与太后三人震惊得无以复加,这……
儿科女医生丁娇上前解释:“这整个过程里,如果有外邪或其他因素影响,就会造成先天不足的可能。比如,前段时间装了两只义眼的盲童明明。”
对景和帝来说,盲童明明留在飞来医馆的事情,魏璋早就向他禀报过。
所以,景和帝微微点头,表示理解。
丁娇继续:“任何先天性疾病,都是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受到干扰造成的,与诅咒、天降不祥这些没有任何关系。”
景和帝、皇后与太后互看一眼,如果是以前是不能想象的。
丁娇继续补充:“但是,如果有个地方同一时间段出现较多的先天畸形,就要考虑那里的水质、土壤或疾病流行造成,应该派遣医师去调查。比如,暮山县的呆小症。”
景和帝再次点头,盐税法已经颁布,殷家的商队也已离开国都城。
丁娇讲解完毕,妇产科谭主任又放了孕期健康宣教视频,针对孕期饮食做了详细的讲解,并再三申明,“纯躺式”和“纯动式”养胎都不健康,动静相宜、饮食均衡才是关键。
谁也没想到,皇后竟然掏出纸笔作记录,中性笔和词事本用得飞起。
景和帝望着奋笔疾书的皇后,眼底尽是温柔和宠溺,是的,皇后不甘人后,天天跟着太后身旁的女官芯儿学普通话,还学得很快。
可即使学得再快,也没到看着健康宣教片就能记下完整笔记的程度。
谭主任走到皇后身旁:“殿下,您可以带书回去慢慢看,不用记。”
皇后惊了,飞来医馆关于“养胎”竟然还有书?
很快,皇后的惊讶更明显,因为养胎的书不止一本,五颜六色,大大小小的,让人看着就非常喜欢。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谭主任说:“不用谢,这就是给孕妇看的,不要钱。”
最后,韦主任上台看着景和帝与太后:“陛下得的法洛氏四联症,目前为止,没有实例证明这种先心性心脏病遗传,所以,大可放心。”
安静的多媒体会议室里,清晰地听到三人不约而同地轻叹,以及随之而来的如释重负。
妇产科谭主任微笑着看向皇后:“现在,随我去做产前检查,找出孕吐的原因。”
皇后与太后快步走向谭主任,满心欢喜。
一小时后,检查结果出来了,皇后孕六周,因为剧烈孕吐而电解质水平紊乱,血钠血钾和血钙都偏低,如果不是因为自小身体底子好,今天是没法自己上山的。
输液纠正了电解质水平紊乱,谭主任又开了叶酸,并嘱咐:“是药三分毒,不要吃补药,以后每个月上山检查一次。”
等皇后离开诊室,谭主任还算了一下,如果真的除夕能回现代,刚好可以给皇后做完排畸筛查。
虽然无时无刻不想回现代,谭主任还是有些遗憾,以景和帝与皇后的外形身高,两人的孩子该有多漂亮啊……
所有处置完毕以后,皇后与太后向谭主任致谢,其实她们先去太医署见了苏主任,苏主任建议她们上飞来医馆做详细检查,说自然会有医生向她们详细解释。
所以,他们才会这么早上山。
皇后输液以后就不想吐了,与此同时,景和帝的复查也顺利完成,一行人稍作休息,向食堂走去,脚步轻快,连背影都显得比上山时轻松许多。
沉重的心理压力消解得无影无踪,三人的胃口都挺好,尤其是皇后,每种早点都尝了一些,直到再也吃不下为止。
又因为吃得太多,三人商量以后决定,立刻下山。
食堂大厨们都懵了,啊这……食材都备好了,但是晚宴还没开始做,就这么走了?这哪行啊?立刻打电话给郑院长。
最后,景和帝一行人下山,临走时还带了食堂大厨和孩子们一起做的月饼,各种馅类、各种形状都有,主打一个颜值与内涵并存。
除了月饼,还有食堂的各种食材,装了好几大箱,一起送进“天梯”里。
景和帝、皇后和太后的仪仗其实都候在山下,所以不用担心这些食材不好搬。
他们站在缓缓下行的“天梯”,俯瞰山下风景,愉快又轻松。
有“飞来医馆”对大郢,对他们而言是何其幸运的事?
八月十六这天,国都城里充斥着极淡的羡慕嫉妒味儿。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太医署的老师们和女学生们上飞来医馆赴“中秋晚宴”,尤其出门时,盛装打扮的女生们经过走廊,将男生们的幽怨与不甘甩在身后。
而太医署的马车队经过国子监大门时,又受了国子监师生们一波注目礼,唉……不就是一顿晚宴嘛,至于嘛。
太医正的嘴都咧到耳后根了,女学生们争气,老师脸上也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