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帘淡月(出书版上+下)—— by唐源儿
唐源儿  发于:2023年12月26日

关灯
护眼

可没想到,等到了大伯家,发现情况跟自己想得很不一样。大伯倒是跟以前一样,对侄女儿亲近,也愿意收留,同他们住在一起。
可郑氏的婶娘王氏却不乐意了。
原来现在郑业的妻子不是原配,是后来续娶的填房,比郑业小了将近二十来岁,为人有些尖酸刻薄,又爱贪便宜。
郑氏还是很多年前来过大伯家,那时候还是原配在世,记忆里的婶娘是个和蔼可亲待人友善的女人,所以郑氏才觉得投奔大伯靠谱。
来了以后发现婶娘换人了不说,而且大伯居然还没有同王氏说这件事。因着郑业觉得自己侄女儿死了丈夫没了父母,过来投奔自己是很正常的事,他也就忘了跟妻子说。
事情的矛盾点就出在这上面。
王氏觉得丈夫不告诉自己是不尊重她,更重要的是,多了两个人和一堆丫鬟婆子,那就是多了几张吃饭的嘴。而且丫鬟婆子的月钱也要多了一些。王氏怎么想都觉得自己家亏了,就跟郑业闹了起来,非让郑氏交生活费才行。
郑业则觉得自家侄女儿和侄孙女,又不是外人,哪里有亏不亏一说?更何况家里虽不是富可敌国,可也不缺钱,哪里能让前来投奔的侄女儿掏钱呢?
郑业不同意,王氏便对着他又哭又闹,说自己替他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他却丝毫不能体谅她的苦心。吵得郑业头疼不已,再加上妻子比自己小了二十来岁,他一向在生活中都是让着她,最后无法,只丢下一句“你看着办,反正我是不会开这个口”。
可哪想,王氏在这方面尤其是斤斤计较,还真的将郑氏叫来,说了这件事。
郑氏也不希望自己闹得大伯一家家宅不宁,更不希望自己的堂姊妹因此埋怨自己,遂愿意交生活费。
可哪想,王氏竟然狮子大开口,居然要郑氏带过来的一半家产!
而且王氏还说得好听,什么“反正你要在咱们家待上一辈子,或者到时候我们还得给你找户好人家嫁了,都需要银子。”
虽说郑氏将丈夫留下的产业变卖了,自己也有点儿嫁妆,可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五千两银子。
她们现在这种情况,林宣儿将来出嫁,为了让她在婆家过得好,难免要多陪些嫁妆,怎么着也得两千两。
距离林宣儿出嫁还有五年,就算她出嫁了,郑氏还得拿剩下的钱养老,算来算去,也只是过普通日子。
这一下给出去一半,实在是太难为她们。
这边林宣儿跟齐梓珊抱怨着,那头郑氏抹开了泪。
“姑姑,我跟宣姐儿就是为了找个依靠,日后宣姐儿出嫁也能有个娘家……可让我拿出半个身家,侄女确实是有难处啊……”郑氏想着自己的苦楚,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萱姐儿出嫁,为了让她在婆家过得舒坦点,少不得要陪上两千两,甚至还有更多些。平日里吃吃喝喝置办些东西,再加上侄女儿的后半辈子,这、这都需要银子啊。”
歇了口气,郑氏继续说道:“可婶婶说了,若侄女儿不拿出来,就要赶了我们出去,让我自己去租去买个宅子住。这世道,咱孤儿寡母的在外头住着,难免有闲话,也容易遭人欺负。宣姐儿眼看着也要到说亲的年纪了,侄女儿着实是着急。”
大老夫人听着郑氏说着,心中不免也要有了气。
“自家侄女,有了难处,没得娘家人不照看着的道理!我这个大嫂也太糊涂了,若真赶了你们母女出去,这不是让人在背后戳我大哥的脊梁骨么!”大老太太也严肃起来,看着郑氏哭得双眼通红,不由得心里也有些发酸。
叹了口气,道:“唉,你也是个不容易的。”
郑氏听得大老夫人的话,又用帕子擦了擦泪,说道:
“前些日子姑姑家办喜事,再加上齐老夫人又是刚来,侄女儿不想说这些糟心事,才拖到了今日。今日来找姑姑,就是想让姑姑替侄女儿周旋周旋,劝劝婶婶。我愿意拿出一些银子来,可……可总归得少些。”
大老太太沉声道:“莫再说拿银子,哪里有让你拿银子的道理?大哥家是落魄了还是家产败了?供你们娘俩的银子都舍不得了!”
过了会儿又道:“这件事我记下了,你且先回去待着,只跟大嫂说你还需再想想。等明儿大哥从外头办事回来,我自会上门说道说道,必不会叫你受了委屈。”
郑氏一听,感激得不行,连忙起身就要跪下去道谢。
“快起来!”大老太太连忙使眼色让丫鬟扶住郑氏,嘴上说道,“咱们姑侄一场,哪里用得着你行这般大礼?放心吧,这事儿姑姑给你撑腰!”
见大老太太说得笃定,郑氏眼中惶恐不安的神色这才好了些。
她也是个识趣的,断没有人家答应了自己还自怨自艾的。连忙擦干了泪,陪着大老太太说起话来。
“宣姐姐,既然你母亲来找大老太太帮忙,必定是有几分把握。我想,大老太太是个明事理又重情的人,一定会帮你们的。”齐梓珊这边还在轻声劝慰着林宣儿,心里却是叹了口气,林宣儿这样的年纪,说懂事也懂事了,可毕竟还是太小。
“我娘也不是不愿出银子。”林宣儿抹了把泪,“只是,婶奶奶也太黑心了,竟要一半的银子去!这让我跟我娘怎么过日子?”
这种事齐梓珊也不知道如何是好,想来想去,如果大老太太能出面儿解决是最好的。而且,这郑业也不想要银子,只是被少妻弄得烦心不想管了而已。
想来郑业一个支撑家中来源的男人,断不会怕了妻子。想来想去,怕是这王氏用孩子拿捏了他。一个男人,自然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女与自己离了心的。
“宣姐姐,你别伤心了,凡是都有解决的法子的。”齐梓珊拍了拍林宣儿的手臂,问道,“宣姐姐,你那些堂舅舅堂姨母人怎么样?他们的孩子怎么样?”
林宣儿眼中露出疑惑之色:“他们都还挺好的,堂舅堂姨母也从没有给过我和娘脸色,堂兄妹们也都是好相处的。”
齐梓珊脑子一转,给她出了个主意:“宣姐姐,等你回去了,你就好好跟你那些堂姊妹打好关系,多找他们玩,让他们都想留着你,在你堂舅堂舅母面前多卖乖,让他们都喜欢你,心疼你。”
至于堂姨母,毕竟是嫁出去了,平日里难得见上一回,就暂时不考虑了。
“这是……”林宣儿有些不明白,又有些明白。
齐梓珊说道:“我想你伯爷爷现在不管,是怕与子女离了心。如果子女们都不反对你们住下,那就算你婶奶奶再蹦跶也没用,还会让人觉得她小气抠门呢。”
林宣儿一想,的确是这个理儿。
“珊妹妹,你真聪明。”不免真心夸赞了一句。
齐梓珊抿嘴笑了笑,又道:“不过你可不能说是我教你的,免得被人知道了说闲话。”
林宣儿没有想太多,一口答应了下来。
“珊妹妹,原来你们在这儿啊!”熟悉的少年声音传来,齐梓珊扭过头去,果然是齐云吉。
齐梓珊连忙问道:“吉堂哥,找我们有事儿么?”
齐云吉走过来,冲着齐梓珊傻笑了一下,道:“我奶奶找你们过去呢,说是堂姑姑要领宣妹妹回去了。”
齐梓珊一听,便连忙带着林宣儿同齐云吉往大老太太的正屋走去。
刚一到屋子,郑氏便向众人告辞,牵着林宣儿离开了齐府宗家。
“老妹儿啊,你说这事儿,该怎么办?”等郑氏一走,大老夫人便看向齐老太太。
她知道齐老太太是官家小姐出身,懂得多,也聪明。年轻时候将齐家二房整的服服帖帖的,没有几分手段谁都不信。
不过,她问齐老太太也不是真的要靠她出主意,只是为了多分保险而已。
毕竟这撑腰的事儿,要么就不做,要做就给做全了。
齐老太太抿了口茶,沉默了一下,道:“看你想让她们娘儿俩在郑家是过什么样的日子了。如果想让她们过得舒舒坦坦,那必然得让你嫂子心里舒坦,不然这日子总归过得不顺。想让你嫂子舒坦,那就只有你出些银子了。如果你只是想让她们待在郑家,那就直接找了你大哥,将这道理一条条压下去,压得你大哥心中惭愧,压得你大嫂抬不起头来,理亏到底。只不过,这样一来,郑氏母女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大老太太叹了口气,道:“我妹妹就这么个女儿,她又去得早,这侄女我总归是要照佛几分,自然是想让她们过得好的。”
言下之意这边是打算破财了。
可没想到齐老太太又说道:“自然也不能就这么过去给了,难免得让人说道你嫂子几句,让她在人前失了些贤德,也得让你大哥有几分惭愧才行,这样他才会日后照顾好郑氏母女。最好的是……能让郑家子女说上几句。这个度,就只有嫂子你自己去拿捏了。”
大老太太心中明了,嘴上连连说道:“还是老妹儿你想得透彻,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齐老太太笑了笑,没有再多言语。
等待着齐梓珊回了屋子,齐老太太让她坐在自己身边,开口问道:
“你是怎么劝的宣姐儿?我瞧着,她似乎心里镇定了许多,也有了主意。”
“啊?”齐梓珊愣了一下,接着低下头,小声道,“祖母,你的眼睛真厉害。”
齐老太太笑了笑,道:“祖母我都多大岁数的人了?这辈子见的人多了,自然也有了些经验。好了,说给祖母听听吧。”
齐梓珊知道自己是瞒不过齐老太太的,与其说谎让齐老太太心寒,还不如老老实实说出来。
于是便将劝林宣儿的话都说与了齐老太太听。
不料,齐老太太听后没有吭声,只灼灼地看着齐梓珊。齐梓珊被看得有些心虚,低下头问道:
“祖母,珊儿可是做得不对?”
“不,你做得很对。”齐老太太缓缓说道,“就是太对了……珊儿,你是怎么明白这些的?”
齐梓珊心中一紧,齐老太太起疑了!
小手握紧了又松开,齐梓珊深吸了一口气,才抬起头看向齐老太太,说道:
“珊儿早就明白了。在家里,珊儿一直……也要看人脸色,与兄弟姐妹处好才能将日子过好……姨娘说,珊儿只是庶女,便要好好地过庶女的日子。”
最后一句,齐梓珊还是将白莲搬了出来。她不敢冒险,让齐老太太觉得她早慧,自己懂了这些道理,宁愿让她误以为都是白莲教的。
“没想到白氏也是个心思透彻的。”齐老太太一副看错了白莲的样子,然后又沉声问道,“那你平日里对着祖母的好,可也只是为了过好日子?”
齐梓珊身子都跟着一震。
她知道,自己不能说错话。
“起先,珊儿只是觉得,祖母是可以依靠的人。若能讨得祖母欢心,必能让珊儿和姨娘的日子好过些。”齐梓珊一双大眼睛盯着齐老太太,渐渐红了眼眶,“后来,祖母对珊儿百般呵护,万分疼爱,珊儿渐渐也上了心。对珊儿来说,现在的祖母,不只是个依靠,也是珊儿爱的祖母,是珊儿爱着的亲人。”
齐梓珊终于将心声说了出来,她没有撒谎,更没有掩饰自己曾经抱有目的接近齐老太太。她这一番肺腑之言,就像是一个冒险,只等齐老太太定夺。
过了许久,才听到齐老太太叹了口气,将齐梓珊搂进了怀里,道:
“傻孩子,苦了你了。放心,有祖母在一日,必定护你周全。”
齐梓珊闭上眼,任眼泪流了满面。

过了两日,大老太太就叫了大媳妇蓁氏陪着自己去了趟郑府。
齐梓珊想起林宣儿温柔可人的面孔还有无助哭泣的样子,真心希望大老太太这一去,能将事情顺利解决了。
不料,没等来好消息,反而等来大老太太怒气冲冲的回来。一进自己家门,大老太太甚至连口水都没喝,直接去了齐老太太的房里。
彼时齐梓珊正陪着齐老太太说话,见大老太太回来得这般快又一脸怒气,不免也多了几分惊讶。
“老嫂子,你这是怎么了?”齐老太太也有些意外,连忙招呼着让大老太太坐下,叫人看茶。
“我这个继嫂,真是半分亲戚情面也不讲了,整个人都跌进了钱眼子里!”大老太太气得脸色发红,恨恨地说了这么句。
在齐老太太的询问下,大老太太将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原来大老太太去到郑府以后,寒暄了几句便同王氏将事情摊开来说。可哪里想到,就在大老太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甚至愿意自己补贴五百两银子,让郑氏再出五百两银子以后,王氏却还是不松口。
不但不松口,还说了一堆让大老太太气愤不已的话。而大哥郑业却又因着生意上的事情,请了几次都没有请回来。
大老太太知道郑业这是不想管着内宅破事儿,采取躲避政策了。由此大老太太连郑业也有些埋怨上来。
“自家侄女的事儿,大哥竟也能这般晾着不管,任我那继嫂胡闹。”大老太太想想又有些气上头,“老妹儿啊,你可知我那继嫂说甚?她竟然说,虽说是侄女亲戚,可又不是落魄了的穷亲戚,他们郑家要养活一府的人,断没有白养人的道理。就算是侄女,那也没有非要帮忙的道理。他们郑府养着她,问她要些银子是应当的。”
歇了口气,大老太太继续说道:“我出五百两银子,让侄女儿出五百两银子,王氏竟还不满足,非咬定了要侄女一半身家的银子不可,不然他们政府就养不起这两个人!她话里话外,竟是想要我补齐这些银子,哼,狮子大开口也得有个限度!”
大老太太还说,她连郑家宗族都搬出来了,王氏还是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固执己见。
最后谈不拢,倒是把大老太太给气得够呛。
齐老太太听完后说道:“老嫂子,这就是你不够果断了。这王氏,怕就是吃定你不会撕破脸皮,仗着自己是嫂子的身份呢。”
大老太太愣了一下,而后道:“若不是看她是嫂子,哪能这般忍耐?”
“就算是嫂子,也不是没有软肋。”齐老太太轻笑一声,眼中带着点点对王氏的鄙夷,“我听说,郑家虽有自己的生意路子,可他家儿子有一条生意线是需要在你们家搭线的?”
大老太太不知道齐老太太为何提起这件事,点点头道:“是有这么回事儿。”
齐老太太喝了口茶,道:“既如此,那就好办了。王氏不是说就算是自家亲戚也没有非要帮忙的道理么?那你就把这句话还给她,断了你那大侄子的生意线。让王氏自己去衡量吧,是她儿子的生意重要,还是侄女儿的身家重要。”
齐老太太话音一落,大老太太的眼睛就亮了不少,笑着说道:
“还是老妹儿聪明!这法子好,我大侄子这条生意线,光是一年的收益就比我那侄女儿的身家都多。”
齐梓珊听得一愣一愣的,看向齐老太太,觉得齐老太太更是高深莫测了。她以前对齐老太太的了解,还只是片面的。
齐梓珊很少见识到齐老太太的手段,今日一见果然是又准又厉。
待大老太太走后,齐梓珊依偎在齐老太太怀里,嘴里说道:
“祖母,你真厉害。”
齐老太太嘴角噙着笑,摸了摸齐梓珊的头,对她说道:
“今日祖母就教你一个道理,打蛇要打七寸,人也是一样。”
齐梓珊怔愣了一下,随即轻轻点了点头。
过了一日,大老太太也没有提前打招呼,直接领着人去了郑府。或许是因着没通知,郑府的人以为她被气走后,就不会再去了,这次郑业正好被堵在了府里。
“小妹,你来了。”郑业看着大老太太,眼神有些不自在。
大老太太在心里冷哼一声,面上却只说道:“要见大哥一面,如今是越发难了。”
郑业讪讪笑了几声,嘴上只道:“哪里哪里。”
大老太太做姑娘的时候,是家里受宠的幺女,郑业也一直比较疼爱这个妹妹的,只是这次的事情牵扯到家中子女,他实在是不想管了。
大老太太也不是不知道她这大哥的想法,只是她气大哥在关键时刻不能稳住原则,这最容易造成日后的家宅不宁。
没有贤惠的妻子,若自己还不能撑起来,这后宅恐怕不会有安宁的一天。
大老太太没有再跟郑业说话,而是自顾自地在座椅上坐下,喝了口茶后单刀直入对王氏说道:
“今日我来不为别的事,只是那日嫂子跟我说的话倒是点醒了我,让我觉得有道理。”
王氏一头雾水:“什么话?”
大老太太看了眼在王氏身旁的大侄子郑连,然后将目光又看向王氏,不急不缓地说道:
“大嫂那日说,就算是自家亲戚,也不一定非要帮忙的。我回去想了想,大嫂说的也没错。”
王氏一听,以为大老太太不想得罪自己,所以决定帮着自己这边了,脸上一喜,道:
“是啊,就是这个理,小姑想通了就好!”
“所以我也做了个决定。”大老太太看着王氏轻笑一声,“连哥儿东边的生意线,我们齐家得收回来。”
“什么?”王氏脸色大变,立即沉下脸说道,“小姑,你这是什么意思?已经给了连哥儿的东西怎能拿回去?那我们家连哥儿东边的生意怎么办?”
要知道,这条线是条富线,郑连不但投了大量的银子下去,每年收回来的银子也是非常可观。
王氏知道,这条线如果丢了,那么自家要少了一大笔进账。
郑业和郑连听了也是变了脸色,郑连更是坐不稳了。立即站起身对着大老太太行了个大礼,脸色焦急说道:
“姑姑,你为何要如此?”
“连哥儿也不要怪姑姑,姑姑这只是听了你母亲的话罢了。”大老太太看着他们,只淡淡说道,“还有我那侄女儿,嫂子若是容不下,那我就做主接到齐家去。我们齐家,可不像嫂子这里,供不起几个人的口粮!”
大老太太决口不提大哥郑业,只说王氏容不下。既撇开了郑业的责任,不至于得罪大哥,又说明了问题所在。
“姑姑这是说的什么话,堂妹和侄女儿能吃多少东西?咱们郑家怎么会养不起呢。”郑连听着就知道大老太太这是替郑氏打抱不平来了,郑连也觉得王氏有些过分了。再加上林宣儿这个小侄女又乖又懂事,自家孩子也喜欢,他也跟着心疼几分。
转过头看向王氏说道:“母亲,你说是吧?堂妹哪里能自家大伯家不待,去别家的道理?”
王氏这时候也反应过来,连连点头说道:“是啊,是啊!谁说我们家养不起?”
大老太太看着王氏,说道:“可嫂子要的价钱,我那侄女儿可出不起。”
“哪里能要什么银子!”郑业这时候也开了口,他瞪了王氏一眼,自己一张老脸都要被丢光了,“养自家侄女一分钱也不能收,谁敢再提家法处置!”
有了郑业这句话,王氏也冷不丁的打了个冷战,而大老太太也放下不少心。
不过,大老太太自然也不愿意把事情闹得太僵,于是也松了口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还按着我之前说的。侄女儿出五百两银子,我出五百两银子,好歹侄女儿一行几个人养在府上,也的确是多了一份花销。”
大老太太这么一说,郑业原是一分钱都不肯收的,王氏一见生怕银子飞走了,赶紧应了下来。
当日便让郑氏拿了五百两银子出来,大老太太也叫人取了五百两银子,一起送到了王氏手中。郑业见着白花花的银子,羞愧的老脸微红,找了个借口就出了府。
到此,事情总归是解决了。
次日郑氏便带着林宣儿再次上齐府道谢。
“这件事你可得好好感谢你这曾姑姑。”大老太太笑着看向齐老太太,“这次能办成这件事,可多亏了我这老妹儿,这主意可是她出的。”
郑氏没想到会是齐老太太出的主意,眼中闪过惊愕,立即起身朝着齐老太太福了福身,满心感谢:
“多谢曾姑姑了,不然我们孤儿寡母的,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不过是动动嘴皮子,还是你家姑姑疼你。”齐老太太并没有将这种事放在心上,不过是出个主意罢了,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郑氏笑着道:“姑姑一向是个疼我们小辈的,这次姑姑是出了大力气了。只是让姑姑破费了五百两银子,侄女儿心里实在是有些过意不去。”
歇了口气又说道:“日后若有用得着侄女儿帮忙的地方,姑姑只管开口。”
大老太太摆了摆手:“只要你们过得好,我这颗心就能安下来。宣姐儿也不小了,你得多替她打算。连哥儿是个正直的,没事你多与她媳妇唠叨唠叨,让她帮着你一块给宣姐儿找个好人家。”
提到自己的亲事,林宣儿不由得红了脸。算虚岁她也才十一岁,其实还早着呢。
只是她现在这情况,不免需要提前打点着。
“我那堂嫂是个好的,前儿个还说要多带宣姐儿出去走动走动。有亲戚帮衬着,这日子也会越来越好。”郑氏微笑着说道,娘儿俩的栖身之所的事儿弄好了,郑氏心口的一块大石头也放下了。
林宣儿听得越发害臊,便求了郑氏要与齐梓珊出去玩儿。齐老太太也不想拘着齐梓珊,便做主让两个小的出去了。
“珊妹妹,你出的主意甚好。”来到园子里,林宣儿拉着齐梓珊的手说着,脸上满是感激之意,“连舅舅家的哥哥和姐姐如今都很喜欢我,连舅舅和舅母也多为关照我和我娘。我娘昨日还在夸我,说我近日做得好呢。不过你放心,我可没说是你教我的。”
齐梓珊听了心中也很是欣慰,对她说道:“如今事情已经解决,你跟你娘也有了安身之处,以后在你伯爷爷家更要乖巧懂事,以后你才能许个好人家。宣姐姐,虽然你伯奶奶要了你娘的银子,又刁难过你们,可是既然已经过去,你可千万不要在心里记恨着她。你要时刻记得,她是郑家的主母,是你连舅舅的亲生母亲。”
林宣儿听着,点了点头,只是眼中还有些许不甘。
齐梓珊叹了口气道:“寄人篱下的日子,远没有在家中那般舒服。可如今已经是你娘能为你做得最好的打算了,你可千万别辜负了你娘的苦心。”
林宣儿是个懂事的,自然明白齐梓珊是为自己好。看着齐梓珊比自己还矮上小半个头,却一副大人的模样,林宣儿不免有些为自己感到羞愧。
若不是齐梓珊这般提醒,她差点就想岔了。
“珊妹妹你放心,我断不会让我娘操碎了心。”林宣儿捏紧了一把齐梓珊的手,然后又从自己的袖袋里拿出一支蝴蝶式样镶珍珠的金钗,递到齐梓珊手中:
“我听说你后日便要随你祖母回京都去,我爹生前送了我一对蝴蝶钗,我极为喜爱。如今将其中一支送与你,希望你回了京都也不要忘了我这个姐妹。有生之年,还望有机会再见。”
“宣姐姐……”齐梓珊看着手中钗,不知道为何有些鼻头发酸。她几乎没有闺中的手帕交,自家姐妹又都不亲近。这些日子,她忙着护住母亲,忙着在齐府占据一席之地,忙着找靠山拉关系,却没有想过发展自己的朋友。
之前虽然有个刘明月交好,可是人家毕竟是官宦小姐,平日里来往不多,再好也不过是见面能玩一会儿,手帕交还是算不上的。
如此一来,真正与齐梓珊交心做朋友的,林宣儿还是第一个。
“你莫要推辞。”林宣儿生怕齐梓珊不收下,“就当是我给你的谢礼罢。”
齐梓珊见林宣儿坚持,便收下了这份心意。
又过了一日,便是齐梓珊同齐老太太启程回京都的日子。
大老太太看着齐老太太上了马车,忍不住抹了把老泪,她们这个年纪,有生之年还能见这么一次已实属不易了。
下一次再见,恐怕是彼此的葬礼上了。
“伯奶奶太客气了,咱们两车子来,现在反倒装了三车子回去。”齐梓珊在马车上感慨,一边还给齐老太太倒了杯茶。
“你伯奶奶那是心里舍不得咱们,总想着多拿些东西她就放心些。”齐老太太也是一脸感慨,“人老了,就忍受不了分离了。”
齐梓珊靠近齐老太太怀里,嘴上说道:“祖母放心,珊儿会一直陪着祖母的。”
“傻孩子,哪里能让你一直陪着祖母?你大了总归是要嫁人的。”齐老太太笑着拍了拍齐梓珊的背。
齐梓珊歪着头,道:“那珊儿就嫁在京都,日后也可时时回来看望祖母。”
等你嫁了人,娘家便不是时时便能回的了。齐老太太没有将这句话说出来,毕竟齐梓珊还只是个孩子,她不想让她太早的去承担这些。
其实对齐梓珊来说,上次坐马车遇上土匪的事还有些心有余悸,不过好在,这次回家的路上一路顺利。
只是她好几次不由得想起,那个命人救她们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
在路上行驶了半个月,齐梓珊终于又回到了齐府。
一进了门,府里的人看齐梓珊的眼光都不一样了。
就在几天前,从安州来了信件,说是齐梓珊已经入了族谱,记在了大太太名下,已经是大房的嫡女了。
如今整个齐府都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大太太早早就准备下茶水点心,只等齐老太太进屋。其他几房的媳妇,包括温熹公主在内,也都来了齐老太太的屋子里。
齐老太太对温熹公主这儿儿媳妇还是有些心有忌讳,毕竟一家子见着她还得先行国礼再行家里。就算是她也得向温熹公主先行礼才行。
这怎么着都有些别扭。
倒是齐梓珊,因着对温熹公主的印象还不错,仗着自己人小,甜甜地叫了“四婶婶”。温熹公主笑着应下,似乎很是欢喜。
“珊姐儿好福气,能让母亲这般抬举。”齐三太太看着齐梓珊笑着说道,“如今往后,也是齐府的嫡出小姐了。”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