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种田日常—— by苏佑蓁
苏佑蓁  发于:2023年11月11日

关灯
护眼

而且小姑现在又是识字,又有武力,学会不少技能,周遭真没一户人家能相配。
赵三竹脸上发烫,她和吴大妮私下里聊过,活契到期自赎身契,找个汉子嫁了,可心里却觉得很对不起大太太,她们会的全是大太太一点一点教她们,大太太的为人处事,做事风格大大影响着她们,这是无形的财富,大太太好不容易培养她们能立事,用得顺手,她们自赎
赵三竹心里叹气,说:“大嫂,还有几年呢,这事操心太早。”
王氏急道:“早什么早,我跟你讲,来干活的都有这心思呢,大堂嫂也想牵线,想让她小妹嫁这里呢,你没看她和这的妇女聊得热乎”,可惜她只有弟弟,没有妹妹,这儿的姑娘,听说年后开有女子学堂,还是别肖想了
赵三竹笑了笑:“大嫂,不是她想就能成的,这种事你别想,也别搀和,不然出了什么事,说不定我被卖去其它地方,我现在工钱提到一两了,每年大哥二哥也有固定的短活”。
“好吧”,要真那样,她就成赵家罪人,小姑不仅有工钱拿回家,东家也真太方,各种过节礼丰富得很,挣的比当初被卖去府城的多很多,家里生活好不容易有了起色!
赵三竹晚上把干活的人送回果园,回房清理了卫生,换上干净衣服,吴大妮还没回来,她左思右想,决定把这事告诉大太太
苏叶听了赵三竹的报告,问她:“那几个未婚的姑娘有做出有违礼数的事吗?”
“没有”,赵三竹肯定地说,早上她送她们过去,傍晚天黑前送回来,都是一起走的,这大冬天的,也没大小伙子去作坊那玩,最多是路上擦肩而过。
赵三竹垂着头,她听大太太说:“没有有违礼数的便好,至于妇女们私下相互打听,你不用管,婚姻嫁娶是正常事,你做得很好,继续努力”。
赵三竹从大房院里出来,心猛跳许久才平下来,她有挨骂的准备,不曾想大太太不仅没骂她,还夸了她,大太太是世上最好的人,这一批人回去前决不能出什么事,赵三竹心想。
今天的杀猪规模对傅家人来说极具冲击力,如果他们不曾踏足农村,会以为天下的农村就是福家村这般模样
吃过晚饭,母子四人和嬷嬷丫头们在壁炉
旁取暖,傅夫人问大儿子:“启烨,在这生活这多久,你有什么感想”
傅启烨少年的脸严肃,回道:“苏氏族长和族佬们都很了不起!师父师母也很了不起!危机与机遇并存。”
“怎么说?”,另三人目光看向他
傅启烨没有犹豫,说:“一: 那年江南水灾,苏氏当机立断,在瘟疫没出现前带几百族人远走他乡,避免了族人大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二: 到了这里,当时这里是当地人避之不及的地方,野猪横行,狼群环视,但他们把不利转为有利,习武猎野猪野味卖钱买粮。
三,干旱时又挖池塘挖井,次年外面麦收收成无几时,这里虽是荒地,却是收了麦子又收玉米红薯等高产粮食。
四: 筑河坝,建下水道,修路,这都是大工程,他们一点一点完成,很了不起。
五: 村里共免了八年的田地税,这八年村里人攒厚了家底。
至于师父师母,村里习武的人都是师父教出来的,让村里有自我护卫能力,师母,听说更厉害,灭狼,射中土匪头,琢磨造纸,瓷砖,各种炒菜,还有很多”
傅启松兴奋接道:“师娘还射过虎,待我武艺练成,我也要猎虎。”
张嬷嬷接着说:“村里人确很了不起,谢大爷和谢大太太一样了不起,去城里有段岩石路,据说几十人整整凿了一年,谢大爷和谢大太太是凿路主力。”
傅启烨总结:“所以说,有好的领头人,努力且大事上团结的村民,有了各种机遇,才有今天富裕和谐的福家村,这是没法复制的。”
傅太太欣慰地看孩子们,两个儿子食量从一餐一个馒头涨到现在五个馒头才能吃饱,这几个月个头猛长,老大打探消息和分析能力越来越强,女儿也很懂事,小儿子有了小孩该有的样子
猪杀完,谢卫华让谢卫远每天一早买猪腿,陆城去拉几次,拉回二十多个,猪腿后面买不到了,便作罢
所有猪腿熏上时,苏叶和谢卫华收到了苏景林的来信,夫妻俩看完信,面面相觑,里面除了各种问候,和他上任遇到几个小案子,最后写的是欢迎他们去靖安买地开荒
对,就是开荒,靖安位置偏,地广人稀,有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横穿,县城在河边,离县城二十里远的下游有一出荒河滩,河滩加附近矮山约有五十顷大小,适合开荒种植养肉牛
五十顷,那是五千亩,开出来开良田就算占一半,也有两千多亩,现在买好的田地太难太难,能开的荒地也是小小块的
谢卫华呆了一会,说:“大哥也给族长写信了”,他们去几户人一起买下来,一起开,一两银子一亩,头三年免税,苏景林是知县,他们去买下也不怕人为难,他起码在拿那里上任六年,六年足够在那边管的经营人脉了,就算六年后卖了也挣钱
苏叶:“家里这摊够忙的了,钱是有,但没人去管啊”
谢卫华:“我们买两个管家吧,家里一个,一个管那边”
苏叶吁出一口,看向他:“就这么决定买了,不再想想?”
谢卫华:“不用想了,我想大哥还有两层意思,我们买了荒地,衙门有收入,开荒时和种田养牛请当地人,提高当地人的收入,卫辰回来也说了,县衙房子破旧,小吏和衙役俸银都发不出来了,快半年了,大哥现在想必举步维艰”
苏叶:“我知道,但这不是小事”
谢卫华握着她的手:“五百两买下五百亩,买人、请人开二百两够了,修路、修河坝几家人一起修,三百两足够,就是全亏了,一千两我们也亏得起,而且大哥不可能让我们吃亏的”
苏叶眼睛眨了眨:“华哥,谢谢你。”
“傻瓜!不说别人,三叔和刘姑父两家一直想买个庄子,但现在世间安稳,这么多年都没买到,他们两家肯定去买下荒地,建庄子”
事实上和谢卫华猜的差不多,接到苏景林的来信,苏世良和刘清晖没怎么考虑便决定开春去靖安一趟,两人对苏景林更有信心,觉得苏景林任满两届县令,肯定升官,调进州府

第250章 第250章
谢卫华决定了去靖安置地,投进的一千两说多也不多,少也不少,苏叶让他去找两个弟弟合计合计,谢卫华应了。
谢卫华去找谢卫辰,两人一起进城,第二天中午回来,谢卫华脸色有些难看,苏叶以为两个小叔不同意,用过午饭回房,苏叶拍拍他后背:“他俩不同意也就算了,生什么气,用我自己的银钱”
她的嫁妆银一分没花,每年年底还有二表哥,二堂哥送来的分红,苏景谦开的书局,她写的一些幼儿小故事,苏景谦画图,印出来好销得很,这又是一笔收入。
谢卫华叹口气:“他们不是不同意,而是同意得很痛快,两小子同时表示,只要不让他们管家里的产业,我爱怎么干就怎么干,银子怎么花就怎么花。
卫辰跟我说: 大哥,我觉得自已考个举人已经很了不起了,会试我只考一次,回来当个先生,养家糊口,闲时上山打猎,等承瀚成年了,他来养家糊口,我回来养老。”
苏叶被谢卫辰的话惊到了,如果嘴里有水,她肯定会喷出来,她定了定神,说:“就算承瀚十八岁,他也还没四十,没四十就养老?”
“是啊,他现在读书非常用功,他觉得举人一定考中的话,不如早点努力考,中了举人,他就自由了,所以现在读书很认真,随他去了,他是大人了,有自己的想法。”
苏叶笑了笑:“卫远是什么想法”
“他呀,和我说他想努力进府城的六扇门”。
“三法司衙门,不好进吧”
“不好进,他现在天天有空时就背律法,分析各类案例。”
“不错,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这话真不错。”
谢卫华想起一事,又说:“我们的鞋县里没供货,但昨天我发现城里不少人穿上我们的鞋子”
苏叶一点也不意外,何芬和她说过,村里不少人去作坊买鞋,货有点余头时,她就按批发价卖给他们,肯定有人倒腾,不过数量不多
她回道:“村里人去作坊买,三弟妹按批发价卖的”
“卫远说现在许多杂货铺有各种木头鞋底零售,二十文一双,生意很好,不是景楠那里传出来”,买个木头鞋底,回去自己仿着做,能省太多钱
“不要紧,从我们这买回去一拆就能拿到样板,先不说码数做出来是否标准,木头底买回去自己做,做不好穿不了几天就坏掉,景楠那里也可以做鞋卖啊,他有较标准的尺码”。
这可不像千层底,套底和上鞋面都非常重要,弄不好的穿两天就脱底,好一点做不到位能穿时间长一点
“穿几天坏掉,照你这么说,木头底很快冷清下来,景楠的生意一直很好,看不上这点,我们订的鞋底全是学徒工们做的”。
他没说的是,苏景楠把少部分鞋底交给学堂里学木工的少年们来做后期打磨,两双一文,少年们既能磨练手工,又能挣点零花钱。
“平底的木头底不会冷清,学堂里不是有人学木工吗,这又不难做,让孩孑们练练手,拿去姑父店里卖,既能磨练手艺又能挣几串烤串钱”,苏叶说道,平底木头底又薄又轻,最主要不像纯布底容易浸水。
虽说木头鞋底福家村也用了几年,嫁进来的大小媳妇,从村里嫁出去的姑娘有传到外面,但都是小范围的,这一次他们做的鞋流行开来,也带起木头鞋底的热潮。
谢卫华也觉得这主意不错,说:“明天我趟去堂”
次日中午,何芬回来用饭时,脸上气呼呼的,饭已摆上,苏叶没当场问她,用过午饭,孩子们在堂屋嘻闹,苏叶和何芬坐壁炉旁。
何芬泡着茶,苏叶问她:“回来时气呼呼的,作坊发生何事了。”
何芬默了一会,说:“吴大婶和朱二嫂子五天前不是辞工了吗,今天有人和我说她们家里有人在城里摆摊卖鞋,样式细节上只稍改了一点,按我们批发价卖的,生意特别好。”
苏叶回忆那两人干活的模样,说:“她们一个是上底,一个是上鞋面的,倒是两个重要环节,她们是分开做还是两家合伙。”
何芬:“分开”
这种情况是没法找她们算帐的,一是款式不完全相同,二是做鞋几乎是每个妇女都会,她们从谢家学的只是小技巧,和她们对质,她们不会承认是从谢家学的,说自已琢磨出来的,三是木头底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用,她们为什么用不得
苏叶一点点慢慢品着茶,小茶杯空了,她才说:“你没必要生气,有这种人很正常,虽然现在我们奈何不了她们,你不觉得她们很蠢吗,那两家不姓苏,也不像顾家大房和我们谢家有能力有银钱”
何芬脸上茫然,苏叶笑了笑说:“吴家和朱家都是单户,两家男丁都不是会钻营的,且孩子多地少,婚姻嫁娶用钱多,所以两家常年做短工挣钱,你信不信,明年开春村里没人请那两家男人干活,在纸坊和瓷坊里干的说不定会回家吃自己。”
这种事苏叶早预料到了,她并不生气,谁都想挣钱,都想生活更好,只是那两人不该用从她这是学到的手艺技巧,设计的款式,理所当然的拿去挣钱。
何芬嗫嗫道:“那这两家会不会家破?”
苏叶笑笑:“不会,挣的钱少些,村里和两家交往少些,年底分鱼分到的差一点”,还有以后村里有好事也占不上
何芬到底是个善良的人,虽然那两家的行为令人生气,却也不希望因为这些令人家家散了。
苏叶微笑喝着茶
进了腊月,下了好几场大雪,现在出村的路只要雪停,第二便清雪,所以进城的路一直通的,方便大家年前卖货。
进腊月后,天太冷,孩子们太小,幼儿学堂就放假了,精力充沛的孩子们可没睡懒觉之说,照样天天早起。
也不怕冷,吃完早饭就从南门溜去晒场,晒场是孩子们玩乐的天堂,各种雪人,雪动物林立,堆了推掉又堆起来
,乐此不疲,好多小雪橇拉过来拉过去,嬉戏声,坐不上雪橇的哭闹声,很是热闹
玩够了,孩子们乌拉拉回跑,小文婧穿得圆滚滚的,小手缩在衣服里,小脸红扑扑的,走路不稳,追不上哥哥姐姐,含泪瘪着嘴,快哭出来了,苏叶快一步把她抱起来,小家伙委屈巴巴嘣出两字:“伯娘”
苏叶从口袋里拿出纸巾,给她擦了眼泪:“哥哥姐姐不等你,大伯娘抱你回去。”
苏叶抱小文靖回到堂屋,进旁边饭厅,四个大的玩雪袖口都湿了,热乎乎的壁炉前,谢母和奶娘丫头正给他们换衣服,孩子们吃饭的小矮桌上,有五小碗热腾腾的红糖姜水。
苏叶抱着小文靖坐在一个小矮凳上,喂她喝姜糖水,小文靖闭着眼喝两口就不肯喝了,小家伙出去只是凑热闹,没摸到雪,苏叶也不勉强她了
换好衣服,确定小皮靴里没湿,四个孩子蹬蹬跑过来,自觉端起小碗咕噜咕噜喝起姜塘水,喝两口辣到了伸两下舌头,又继续喝,几个小孩开始是不愿喝的,但娘(大伯娘)可是说了,不喝第二天就不能出去和小伙伴们玩雪,为了能出去玩,连最小的谢云芙也皱着眉头喝。
虽然谢云舒和谢承瀚很不想喝,也很想像小伙伴们说的一样,小孩子撒娇打滚卖萌达到目的,大人无不应,要啥有啥,他们就是不敢,直觉告诉他们,他们要真滚地上,小屁股要肿上几天。
谢云舒快速喝完姜糖水,依着苏叶问:“娘,爹爹什么时候到家?”
“冬天没那么早赶路,下午才能到家,放心,爹爹答应给你买花肯定会记得”苏叶说着给她捋捋头发。
“我想爹爹了”
“我也想爹爹”没喝完姜糖水的谢承熹插话。
“大伯昨天才去府城送货,你们就想他了,跟你们讲,我爹去那什么靖安我都没怎么想他,有空时才想”,谢承瀚喝完了双手插着小腰说。
被媳妇从后院赶出来看看孩子的谢卫辰刚进堂屋就听到儿子说这样的话,顿时心酸了,他虽不像大哥一样有时间就陪孩子,但也很关心孩子的好不好,婴儿时半夜换尿布,哭了哄他,刚会走路他很费心地教他迈出第一步,教他搭积木,认字,比起其它男人,孩子抱都不抱一下,他觉得自己这个父亲太称职了,这小子
谢卫辰咳一声:“小子,你太不厚道了,你爹我给你换过尿布,半夜你哭闹,我爬起来哄你”
谢卫辰的话还没说完,谢云舒咯咯咯笑起来:“大哥,你小时候是这样的啊”
谢承瀚红脸说:“爹,我错了,以后你出门了我天天想你”
谢母摸摸孙子的头,微笑着说:“那是当爹该做的,你爹小时候,你爷爷也给他换过尿布,半夜起来哄他,生病了,你爷爷半夜背他去医馆。”
“奶奶,你给我们说说爹爹小时候的事,还有爷爷”
“好啊”
谢卫辰:今天不是黄道吉日

第251章 第251章
谢卫华是在快申时到家的, 马车在院里停下,在堂屋里玩的孩子们听到动静,急忙穿上大衣冲出去,小文婧由奶娘穿上大衣,嘴里喊:“快,快”
谢卫华抖了抖衣服上的风霜,内力一转,挨个抱抱孩子们,到小文婧了,小文婧照着谢云舒的样子亲一口谢卫华,喊:“爹爹”
谢卫华:“叫大伯”,捏捏她小脸,小文婧吮手指,歪歪头:“爹”
谢云舒哇叫:“文婧,他是我爹,不是你爹,你爹是三叔”
小文婧看着谢云舒:“三叔?”,哪个是三叔?
谢承瀚说:“三叔是你爹,大伯是大伯”
谢承熹:“三叔是你爹,我爹是我爹”
谢云芙:“三叔是你爹,大伯是大伯”
谢文婧被哥哥姐姐们说得迷糊,歪着头: 好多三叔,又亲谢卫华一口,脆声喊:“爹”
小孩们齐叹气:“小文靖好笨,教都教不会。”
谢母和苏叶跟着出来,谢母笑着说:“卫远回来和他说说,他闺女不认他了。”
苏叶笑:“他会哭”,转向谢卫华:“肚子饿吗?”
谢卫华把小文靖放下:“不饿,我们到县城在景泰摊位上吃了汤面才回,这次去,二表哥帮买到了合适的两家人,当中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管家,一个中年管家,陆诚领去果园安置了。”
苏景泰在村口摆摊摆了半个月,新鲜劲一过,吃的人很少,城里也没转让的店面,他决定摆路边摊,于是他找上苏景枫帮忙,租下一个菜市场边的一个位置,谢卫远家里有空房,租给他一间,院子里还给放平板车和出摊的东西,刚进腊月就开张,别说,小摊子生意很好
苏叶:“好,一会我差人送必需品过去。”
谢卫华又道:“二表哥给他们添置了足够的衣物和棉被,这些不用给他们送去”
“好,我知道了”
急着看礼物的孩子们不乐意了,抱紧谢卫华两条腿,嘴里嚷:“礼物!礼物”
听到动静的谢卫辰夫妻俩也来了,看大哥被抱得动不了,心里一乐。
苏叶打开马车门,整个马车塞得满满的,谢母炸舌:“这么多东西,买年货也不是这样买啊,至于吗”
谢卫华应道:“后面小隔层还有呢,各家年礼送一送,还有自家用的,不多。”
婆子和丫头们过来卸东西,最后剩下最里面是六坛十斤装的酒坛,谢卫华进车里抱出来,苏叶在下面接应。
东西都搬进堂屋,苏叶谢卫华兄弟把酒坛搬进地窖,回到堂屋,孩子们已经拿自己的礼物在对比了。
谢母大致分了分,送礼的放一边,吃的让婆子丫头搬去厨房,公中用的收起来,分给各房的放一边,晚上人齐了再分。
东西收拾好了,苏叶见孩子们玩得正酣,有谢母和谢卫辰夫妻在,她便和谢卫华回房。
午睡时烧炕,他们离开不算久,屋里不冷,苏叶打开铁门,看火口里还有火星,塞进一把松毛,挑两下松毛烧起来,架上几根小柴,最上面架大柴,小铁门没关,柴火烧旺,屋里很快暖和起来。
谢卫华换了衣服,去了净房,和净房相接的杂物房锅里还有温水,他舀来温水洗把脸,洗下脚,回到房间,天刚亮便从府城出发,吹了近一天的寒风,房间里暧呼呼的让他想立刻躺下睡觉。
他接过苏叶递给他的水杯,喝下温水,放下杯子,一把妻子抱进怀里,苏叶回抱着他,说:“你睡会,我去交代大妮给刚来的两家人送些生活用品”
谢卫华在她发丝上深深吸一口气,一会才说:“交待完回来陪我”
苏叶离开谢卫华怀抱:“跟孩子似的,快躺下睡,一会承熹得找我,晚一些要准备晚饭”
谢卫华也知道她这时候没时间陪他,他实在也累了,昨天下午货拉到府城,短靴卖得火爆,他帮着批货,晚上又和在府城的兄弟们聚,喝酒聊天到很晚,今天一早又赶路,谢卫华钻进被子,很快沉沉睡去。
苏叶手轻轻抚过丈夫眉眼,最后亲一下才回到前院。
厨房里,苏叶让吴大妮统计刚来两家要用到的物品,果园里房子是两大间房一套,外表看是两间,但房间长,一间能隔成前后两间,一间厅堂兼吃饭,还有三间睡房,住一家四、五口人绰绰有余。
两间房前面对应一小院,小院里有单独的厨房和净房,一排过去共五套,有院墙隔起来,成独立小院,陆家和王家各占一套,有一套给来做短工的妇女们住,还有两套空着,刚
来的两家人正好能住下。
苏叶看一眼吴大妮统计好的东西,叫她再添上几样:“就这样吧,你把东西收整,多叫两个人用独轮车一起拉去,送去了到那,你看有缺的再补”
“是”,吴大妮应声后去准备了,苏叶沉思起来,陆家两个儿子,老大陆诚十九岁了,小的十五,小的还好,大的该成亲了。
王家孩子三个,女孩十三,男孩一个九岁,一个六岁,这家不急。
苏叶捋一捋家里丫头,看哪个适合陆诚,想了半天苏叶傻眼了,没有适合的,吴大妮和赵三竹活契到期是放回去的,秋兰是赵晴的陪嫁心腹丫头,何芬陪嫁丫头也是两个。
也是两个?对,赵晴的陪嫁丫头还有一个,当时赵晴还开玩笑说:“订亲那会听说大嫂干活很厉害,我娘怕我嫁来村里一样要下地干活,特地买个力气较大,干农活粗活很利索长相又不能太差的丫头,改名秋实,陪嫁来专门替我干农活的”
当时谢母和苏叶听了心里还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
秋实是个沒什么存在感的丫头,寡言,总是默默干活,赵晴去了府城生了孩子,又买一个奶娘一个厨娘两个丫头,回来后,秋实和几个粗使婆子一起干活,后又被安排去作坊厨房里帮工。
苏叶觉得陆诚和秋实合适,不过得问过赵晴,再问两个当事人。
想好了,苏叶出了厨房,进了堂屋,“娘”,谢承熹跑来,扑进苏叶怀里,苏叶摸着他的头:“喝水了吗?”
小孩子通常不喜欢喝水,或是玩得口渴也不喝水,这样容易上火,咽喉发炎,引起内热感冒,苏叶平时很在意他们喝不喝水,喝多少水。
“喝了好几次了,我有听话多喝水”,谢承熹乖乖地说。
“承熹真棒”,苏叶夸道
“娘,我也有喝水”谢云舒不甘落后。
“云舒也很棒”
“大伯娘,我也会自己倒水喝”
“大伯娘,我有喝水”
“伯娘,水”
小孩子就是喜欢攀比,苏叶一个一个夸过去,夸得孩子们笑得脸红扑扑的,一旁的赵晴想不通以大嫂的性格怎么会这般喜欢夸孩子,当然该严厉的时候她和大伯也很严厉,要不然以儿子性格早被夸得飘起来,早被他们夫妻俩混和双打了。
孩子们围了她一会又去饭厅那边玩,苏叶在赵晴旁边坐下来,先问肚子里的孩好不好,问她有什么特别想吃的,赵晴一一回答
到后面,苏叶问她关于秋实的事,被苏叶问到秋实,赵晴不好意思起来:“大嫂,你不说,这丫头我真的把她忘了,她的身契我晚点给你送去,她的事你决定便好”
苏叶也不推辞,又问:“她是你的陪嫁丫头,卖身银子从公中支给你,她是哪里人,家里还有什么人?”
赵晴:“我只知道是隔壁县房县的,家里有什么人不清楚,她签的是死契”,签了死契就是主家的私人财产,跟原生家庭是断了关系的,例银很少甚至没有,所以赵晴并不关心她原有家人情况。
苏叶笑了笑:“我知道了”
快申时果园南门,陆诚打发走了雇来的马车,他架着主家骡车,两家人背着行礼跟骡车进了南门,走了一近一刻钟到了一排房子前,陆诚和闻声出来的父母把两家安置下来,送些柴火给他们。
陆诚卸了骡车,栓好骡子,给骡子喂上草料,在压水井边洗了手,进了暖和的厅堂,父母和弟弟都在,他把外衣脱下挂好。
陆母看向大儿子发愁,他们一家是签了死契的奴才,儿子婚配由主家,可儿子快二十了,主家那里一点动静也没有
如果当初不是走投无路,一家人也不会自卖自身,他们一家运气好,一家人能齐齐整整的在一起,重病的两个儿子也活了下来,托主家的福,吃得好,孩子们也长得很好,一家人心里都清楚,他们遇到了好主家
陆母看向陆石:“他爹,儿子都快二十了,我瞧着秋实那丫头很不错,你和东家提一提。”
陆石:“这种事是大太太管的吧,该你去提。”
老二陆敏看沉默的大哥一眼,说:“娘,你得问大哥自已喜不喜欢”
陆母沉了一会,说:“我最先相中的是吴大妮,认字,肤白,性格好,那又怎样,人家是活契,能自赎。”
陆石看向大儿子:“你是什么意见?”
主家请短工时,几个丫头来饭,那段时间陆诚经常能看到她们,说:“秋实人有一股韧性,听说后面来的丫头都要认字”

第252章 第252章商量
苏叶不知陆家心思,晚上收起秋兰送过来的卖身契,卖身银子给她带回交给赵晴
次日上午,头一次给人指婚,苏叶硬着头皮差吴大妮把陆母找来,问她对陆诚婚事有什么想法,昨天念叨,今天就有消息了,陆母自然高兴,直言秋实人不错,想为大儿子求娶,苏叶让她回去等消息。
陆母走了小会,秋实进来,秋实年十八,苏叶个子在村里是少有的高,这秋实比她还高一点点,脸上浅麦色皮肤,头稍微低下来,不安地站在大太太前,心跳有些快,昨天她秋兰告诉她大太太从二太太那里买走了她的卖身契。
也听说昨晚主家买回两家人,希望自己不是被发卖出去,她人寡言,十二岁她从家里到牙行,到赵家,再陪嫁到谢家,多是干粗活,六年中只回过一次家,她经历的事少,却也听过不少各种各样的消息,也清楚谢家待下人很不错。
她听到大太太语气温和地问她:“现在家里几人?都有什么人?”
秋实恭敬回道:“回大太太,十七人,祖父母,父母,二叔二婶,三叔三婶,一个亲哥,一个亲弟,一个堂哥,三个堂弟,三个堂妹”
“你和家人关系如何?家人可惦记着你?”
秋实不敢犹豫,老实回道:“奴婢父母,亲哥亲弟是惦记奴婢的”
苏叶又问了些问题,大致了解,最后直接问她:“可有心仪的男子?”,这种事情得问清楚,家里就这么点人,她可不想留有什么隐患。
平平一问,秋实却是害怕身子一抖,马上回道:“没有!”,在府城,她听过丫鬟议论,主人家容不得下人有私情!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