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刘福全的判断,汪姑姑仍旧持保留意见,但这不代表她不愿提携时尘安一把,毕竟皇帝继任大统之后,这后宫一直如同乌云压境,让人难以透气,她也是要仰仗皇帝陛下鼻息的人,自然也希望皇帝能有个明快的好心情。
汪姑姑拣起筷子,咬了口糖糕,算是受了时尘安的礼,也当要还情。
她道:“先前只当你们只是宫女,那些御下的诀窍一样都不曾教你,也罢,如今补上也是一样的。”
这一教,便是一天。
时尘安极有眼色,手脚又勤快,汪姑姑说得渴了,一盏晾温的茶水总能适时递上,汪姑姑吃一口润个嗓子,剥开的沙糖桔就卧在了手心里。
就这样一直讲到了天黑,汪姑姑甚至都没有感到疲惫,反而有些意犹未尽,她先是不解,后又忆起时尘安那求知若渴的模样,确实极大的满足了她为人师的成就感,也就想明白了,因此她对时尘安的印象便变好了许多。
她喝下最后一口茶水,却迟迟没有将茶盏放下,反而捏在手心里,徐徐问道:“尘安,你知道这皇宫矗立多久了吗?”
时尘安摇摇头,道:“我不知具体多久,只感觉好久好久了。”
“确实很久了,旧朝时宫墙便斑驳了,自新朝开立传到陛下手里,也有两百多年了。”汪姑姑眯着眼,道,“这里的人一代一代的换,宫规却不曾变过,那些潜规则更是根深蒂固扎在了瓦檐砖墙之中,一年年雨打风吹起,它们都变老了,而陛下却还那样的年轻。”
“陛下?”时尘安微微一愣,她原本以为汪姑姑说这话是来训诫自己不要做个愣头青,处事要学会圆滑,她都已经预备了话准备回复汪姑姑不是所有的事都
可以圆滑,却不想汪姑姑说了‘陛下’。
汪姑姑只觉好笑:“你以为呢?”
时尘安确实不懂:“陛下是天地之主,他也要学会圆滑吗?”
“陛下是天地之主,可他也是人,也是要与人打交道,既然要与人打交道,那就没有人可以称心顺遂。”汪姑姑冷静地看着时尘安,“陛下不高兴时总爱去豹房逛逛,你最要紧的工作就是顺着陛下的心意,哄他开心。这些日子前朝发生了许多事,陛下不高兴得很,行事总难免乖张一些。”
时尘安听清了汪姑姑的话,却陷入了长久的茫然之中。
她难以想象原来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也有不能如意的时候,甚至还需要她这个小小宫女去体谅,去哄。
时尘安没有吭声,垂着眼睑注视着蜷缩在茶盏之中,色泽翠绿,形如瓜子的茶叶。
汪姑姑并未再多说什么,只是温和地提点她:“既然食君俸禄,自然要忠君之事,对吗?”
这话时尘安倒是明白,她起身与汪姑姑道谢。
豹房剧变后,倒是没有人敢顶风打小算盘,在刘福全的监督下,挑选过来的都是老实勤快的宫女太监。
时尘安比着汪姑姑的教诲,制定了一套规矩,在他们进了宫门时便耳提面命过了。
她年纪小,面也善,却没人敢不服她,时尘安微微松了口气。
这口气还没有松到底,就听未央宫的小郑来传话,陛下这几日心情不佳,随时都可能要来豹房,因此要饿着那些豹子,每三日才给一餐肉食。
时尘安道:“怀孕的母豹也要如此吗?”
小郑眼皮未抬,无动于衷:“也要如此。”
三日一餐,饿不死豹子,不过是教它们多受些罪罢了,本来就是靠着皇帝养着的畜生,自然有义务讨好陛下开心。
时尘安能理解。
但是母豹怀有身孕,三日一餐对于母豹和孩子来说,还是过于残忍了。
不,就算是没有怀孕的豹子,被这样对待也是残忍的,毕竟它们本不该在豹笼里生活,本不需要仰仗皇帝的鼻息,它们本该是自由的,在草原上自在奔跑,随心所欲地大口吃肉。
小郑久久没有得到时尘安的回复,脚尖微动:“时尘安?”
时尘安回神:“是,我知道了。”
小郑走后,桃月带着惊魂未定的神色走了过来,道:“吓死我了,刚才我还以为你会拒绝呢。”
“你高看我了,”时尘安道,“我哪有那样勇敢。”PanPan
桃月道:“你还不勇敢吗?”
时尘安从桃月的神色中难辨真心与玩笑。
皇帝的心情大约确实差,隔了一日,他又来了。
时尘安难掩对他的惧怕,但如今身为豹房掌事,她不得不强忍着恐惧随侍左右,只是那头低到了胸前,连抬一抬的勇气都没有。
好在皇帝的心思都挂在饿久了,为了争抢食物互相撕咬的豹子上,没空搭理一个畏缩的宫女。
但斗笼里凶狠的动静与漫延开来的血腥气仍旧吸引了时尘安的注意,她呆呆地看着那些豹子为了争一口吃的,残忍地咬开同类的皮肉,鲜血染红了黄色的绒毛,怀孕的母豹奄奄一息卧在斗笼的阴暗之处,唯有润着泪花的黄瞳泛出点绝望的光来。
“陛下。”时尘安脱口而出,声响惊动了所有的人,那双双扫过来的目光像是从四方扎过来的利箭,让时尘安顿生悔意。
“何事?”
皇帝坐在楠木交椅上,稳稳托着一盏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浓烈的血腥味早已压制住了茶香,他却依然可以面不改色地啜饮了半盏。
时尘安抖着嗓子,道:“陛下,这些豹子已身受重伤,若是再让它们缠斗下去,恐怕它们就要死了。”
“所以呢?”
声音凉薄,反问也像是嘲讽。
时尘安硬着头皮道:“若是它们死了,陛下的消遣也就没了。”
皇帝笑了下,将官窑盖碗放下,饶有兴趣道:“你何时也学会了这种套话?谁教你的?”
时尘安说不惯奉承的话,面皮涨得通红,道:“所谓食君俸禄,忠君之事,奴婢既是豹房的掌事,自当为陛下着想。”
她的声音逐渐如蚊讷,有些虚,更多的是尴尬。
皇帝道:“行了,说不惯就别说了。”他伸出手,指骨修长,懒懒地招着,“过来。”
招猫逗狗的姿势,时尘安却不得不走上前,盏盏烛火将皇帝的身影照得清晰起来,能清楚地看清他衣袍上佛头青的暗纹。
皇帝道:“是不是觉得朕残忍了?”
时尘安刚想说话,皇帝便警告道:“不会说假话就别说,再叫朕听见一句,就把你扔进斗笼里。”
他做的出这样的事,并且应当是颇有兴致的,时尘安忙将话吞了回去,道:“它们本该是在草原自在奔跑,而不是被困在这小小斗笼里为一块生牛肉自相残杀。”
皇帝侧头,他的目光总是锋利的,像把刀一样刮开人的皮囊,看到人心,因此时尘安哪怕低着头,也能感受到他的目光寸寸落在自己的脸上。
“你怎么会以为它们在野外互敬友爱?”皇帝道,“地盘、母豹、饥饿时猎不到猎物,这些都会成为它们互相残杀的理由,同类相残原本就是它们的本能,朕不过是激发了它们的本能而已。”
时尘安道:“陛下只要每日将它们喂得饱饱的,就可以避开它们自相残杀,但陛下没有这样做。”
“谁告诉你喂得饱饱的就不会自相残杀了?”皇帝道,“同类相食,你在人群中看到的还少么?朕可不记得饿着过他们。”
末一句,戾气犹如抽撬而出的剑气般勃然四发,让时尘安一时之间止声失语。
一只豹子咬住了同类的喉管,残忍地撕开,同类终于倒下,它无动于衷地用头拱开尸体,咬住那块一斤重带血的生牛肉,心满意足地叼到一旁独自享用。
生满倒刺的舌头舔开牛肉,它大快朵颐,同伴还有热气的尸体根本无法打击到它的食欲,它吃得狼吞虎咽。
时尘安看了一眼就再也看不下去了,她目光下落时看到那双骨节分明的手握着交椅的扶手,青筋在手背上绽开,青色冷淡,像是蓬勃撑开的树枝。
时尘安头一次意识到,皇帝看豹子相斗,其实也并没有她以为的那般兴致盎然。
死了的豹子被抬了出去,受了伤的豹子被麻沸散药倒后,做了简易的救治。
但时尘安知道若是它们挺不下去了,取代它们的新豹子将会即刻被送进斗笼中。她做不了太多什么,只能偷偷地喂它们一些肉,数量少到只能塞一下牙
缝,她不敢看那些渴望的眼神,喂完就落荒而逃。
夜晚授课时,小郑看出她的闷闷不乐,却有几分不解。
他对时尘安不解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比如他总是想不明白忠言逆耳的人多了去了,为何皇帝唯独肯几次三番放过时尘安,在他眼里,时尘安木讷沉闷,学不会看人眼色,总是在皇帝最心烦意乱的时候硬邦邦地反对他,说出的话又硬又难听,没有的火气也能被她拱出三分来。
但皇帝偏偏放过了她。
他更想不明白,为何今夜授课前,刘福全会找到他,一定要拜托时尘安做一件事。
小郑是刘福全一手带出来的,从不怀疑干爹的眼光,饶是如此,他还是不由地嘀咕了句:“干爹当真不怕陛下砍了时尘安的脑袋?”
刘福全道:“要砍脑袋早砍了,还能留她到此时?”
小郑道:“干爹,你就教教儿子,儿子当真看不明白。”
刘福全凝视了他一眼。
伺候皇帝的人免不了要揣摩圣意,刘福全知道时尘安这匹白山羊在一群黑山羊中显得太过异类,小郑私底下一定将她琢磨了一遍又一遍。
刘福全语重心长地嘱咐他:“唯独时尘安你是学不来的,劝你趁早歇了念头。”
小郑道:“为何?儿子实在不觉她话术有多高明。”
刘福全瞪他:“为了尊严,杀了上峰后又能慨然陈词,从容赴死的勇气你有吗?而且我们走到这一地步,行事早就不干净,不纯粹了,很多事,由我们做就变味了,你要接受这个事实。”
小郑一怔,微红了眼:“若不是这后宫吃人,我们也不止于此,到头来,却嫌我们不够干净,好不公平。”
刘福全拍了拍他的肩膀,仿佛安慰:“没有什么公平不公平,陛下现在需要干净的人,因此时尘安才能入了他的眼,可这口喜好谁知道什么时候就结束了?只有我们和陛下是一样的,如此才能在他身边站得长久。”
他轻声道:“去吧。”
小郑回过神,时尘安正认真地落下一笔竖钩,她学字迟,认字却快,又勤奋,从最初的一团黑墨到现在初具字型,也不过几日,天资当是聪颖的。
小郑道:“时尘安,你好像是兖州人士,具体是兖州哪儿?”
时尘安抬眸:“小郑公公,我是兖州开明县的。”
那双鹿眼在明煌的烛火下,仿佛莹润着秋波,亮而柔。
小郑一顿,过了会儿方才找回声音:“你既是开明县的,可曾听说过你们的县令陆行舟?”
时尘安的笔止住了。
开明县的百姓无人不知陆行舟之命,亦无人能不谢陆行舟救命之恩,她又怎会不知?
只是一介小小县令的名字,又如何会从这深深后宫的一位太监的嘴中冒出来?
时尘安忧心骤起:“陆大人可是出事了?”
小郑道:“兖州大旱,陛下命户部负责放粮赈灾,然数月过去,不见灾情稍减,反而愈演愈烈,更有匪寇流窜,云州等地纷纷上疏,陛下方知有硕鼠食黍,命大理寺卿严查,查来查去结果查出了两个两只硕鼠,其一是兖州州牧,已经畏罪自尽,其二便是州牧好友陆行舟。”
“陆大人怎么可能是硕鼠?这分明是栽赃陷害!”
小郑道:“陆行舟家徒四壁,陛下亦知他无辜,然而大理寺卿呈上一份万民书,陈罪陆行舟十条才导致老天发怒,大降灾害,其一便是他贪墨。”
时尘安愤道:“血口喷人。”
小郑道:“陛下何尝不知,他知晓前朝利息盘根错节,官官相护,因此命令锦衣卫衔枚疾进,速去开明县探查真相,只可惜前朝各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步步
紧逼,要求陛下先斩陆行舟。”
时尘安揪心至极:“那陆大人现在在何处?”
小郑道:“昭狱。”
时尘安一介草民,连六部都分不清,但不妨碍她知道昭狱的威名。
昭狱那去处,与地狱有何区别。
时尘安忍着眼泪看向小郑:“前朝事关重大,小郑公公不会无缘无故讲给我听,有什么事是我可以做的,公公尽管吩咐就是了。”
倒是聪明,小郑默了会儿,道:“其实我也不觉得你能派上什么用场,只是陛下被困在深宫中,锦衣卫没回来前,不知开明县究竟是何情景,我们才想来问问你,开明县究竟发生了什么。”
即使如此,小郑依然对时尘安不抱任何希望,平头百姓过好自己的日子都艰难,又怎么可能知道官场勾结的事,甚至于很多他们以为的事,也不过是那些官老爷有意让他们知晓,如若不然,那万民书又是从何而来?
因此直到此刻,小郑都觉得刘福全在异想天开。
可是,偏偏,时尘安抹了眼泪,告诉他:“麻烦公公带我去见陛下。”
小郑坐直身子:“你不能见陛下,你有什么话大可告诉我,我再想法子转达给陛下,若让你直接见了陛下,就是在告诉陛下我向你泄露了前朝之事,我和你的脑袋还要不要了?”
时尘安抿了抿唇,问道:“那陆大人该怎么办?他撑得到锦衣卫回来还他清白吗?”
小郑一怔,道:“你认识陆大人?”
时尘安摇摇头。
小郑道:“那他的死活与你有何相干?他是县令,六品官员,而你不过是平头老百姓而已,见着他是要跪拜行礼的,你一个民何苦为一个官冒风险?”
时尘安道:“你既不关心陆大人,为何还要来寻我?”
小郑笑她天真:“我哪是为陆行舟来的,我分明是为陛下来的。陛下被那些老臣逼迫得镇日阴沉烦闷,跟前当差都苦不堪言,他知道了开明县的情形,心
里有了数,可先行布局,等锦衣卫回来自能好好整治那些老臣了。至于陆行舟,虽然我不信这当官的真有廉洁之人,但哪怕他被冤杀也不亏,一来陛下可用他的死加罪那些不安分的京官,他也算死得其所,二来陛下肯定会给足他死后哀荣,他的子孙有福了。”
不期然的回答让时尘安一愣,她不明白小郑为何能把人命看得如此不以为然。人命不是棋子,哪怕陆行舟死后哀荣盛极又如何?人死了就是死了,是永远
都回不来了啊。
时尘安抿直了唇线,不再理会小郑。
但皇帝连续三日都没有来豹房了。
时尘安等得心焦至极,终于在第三夜坐不住了,挑了盏宫灯,袖间藏好布帛,趁着夜色往未央宫匆匆行去。
她极少干这样偷偷摸摸的事,心里胆怯得不行,几次躲避巡逻的侍卫时都惊得背后直冒冷汗。但时尘安没有办法,她不知道该如何打听皇帝的行踪,她只是朴素地想到,人到了晚上总要回家睡觉的,因此才会趁夜来到未央宫。
因为只有此时,她才能确保自己可以找到皇帝。
她沿着未央宫墙根往前走,罩在纱笼里的烛火将她的影子拉得细长,飘摇的鬼影间渐渐膨胀倾覆上来,她忽然睁大了眼,却还未及发出声响,嘴巴便被捂住,拖进了阴暗角落。
宫灯晃摆,让她看清了一双寒芒般的眼眸。
那双捂住她嘴的手松了松,不过片刻,却又重新捂得死死的,蝉鸣聒噪的深幽夜色里,烛火不知什么时候被熄灭了,时尘安看不清周围的眼前,只能感受冰凉的指骨不留情地覆着她的唇,呼吸浅浅,缠在她身周。
那声音有些清冽,恍惚间总让时尘安觉得有些熟悉,只是她想不起来了,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那只捂着自己的手上。
“你来未央宫做什么?”
时尘安发不出声音。
“你可以点头。”那人又说,“来找人?”
时尘安忙点头。
“找谁?宫女,太监,小郑,刘福全,还是皇帝?”
他是玩笑着才把皇帝加上的,却没有想原本无动于衷的时尘安在听到皇帝二字时拼命地点头,都快把他的手给摇散了。
他一怔:“你找皇帝做什么。”
时尘安没吭声,过了好会儿,他才想起来,道:“我现在松手,但如果你大喊大叫,我立刻拧断你的脖子。”
时尘安把头点得如捣蒜。
他方才缓缓把手松开,时尘安几乎畏惧地后退,贴墙而站,她不明白守卫森严的皇宫里为何会有来去自如的刺客,此时只盼侍卫能尽早发现他们,杀掉刺客,将她解救出去。
“你找皇帝做什么?”
时尘安没吭声。
他‘哦’了声,语调上挑,像是一种戏谑:“才松开你,你就敢和我摆脾气了,不回答我的问题,也不怕我拧断你的脖子。”
时尘安的眼眶被他不留人情的话吓红了,但她仍然没有说话,他的手便装腔作势地钳住了时尘安的脖子。
明明同在黑暗,时尘安什么都看不见,她不明白为何他还能有如此好的夜视能力。
时尘安害怕得抽泣。
男人道:“都被吓哭了,还不打算告诉我吗?”
时尘安小声哭道:“告诉你干什么?你是要来杀皇帝的坏人,我怎么可能帮你。”
男人怔松,道:“你不是很讨厌皇帝,难道不想皇帝死吗?”
时尘安道:“你死他都不会死。”
男人彻彻底底愣住了,过了会儿,他才无奈地笑道:“别哭了,看看我是谁。”
他重新点起了蜡烛,提灯一照,他的鬓发濡黑,长眉英挺浓密,眼眸寒如星芒,鼻梁挺如山峰,双唇薄如粉瓣,时尘安从来没有见过这般好看的人儿,一时之间连哭泣都忘了,呆呆地看着。
男人满意了她的反应,原本还想调侃一句怎么见到了皇帝,还不知下跪,就听时尘安用十分惋惜与同情的语气说道:“你这样好看的人,怎么偏偏就做了太监了呢?我能明白你心里有怨气,但你也不能因此想杀害皇帝泄恨,从而赔进自己的一生,这多不值得。”
皇帝嘴角的笑容僵住了。
第08章
陆行舟之案搅得皇帝心烦意乱,黄昏之后他换上太监服去了昭狱,也是为了不叫外人知晓他去见过陆行舟。
时尘安贴着宫墙根走的身影太过鬼祟,很难不引起皇帝的注意,但是当他捂住时尘安的嘴巴时,他已经认出了她的身份,接下来的发生一切不过出于无聊的捉弄,用来调解他烦闷的心情。
——倘若他知道会被当作太监的话,他会选择直接把时尘安扔给巡逻的侍卫。
“我像太监吗?”皇帝颇为不满。
他没有想到时尘安竟然认不出他,也直到此时他才后知后觉原来二人至今从未有过一次的对视,即使是他也是借着时尘安的手才认出了她。
但时尘安因为他的话又一次提高了警戒:“你不是太监?”
她的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刺客,惊惧又愤怒。
皇帝默了瞬:“好吧,我确实是太监。”
他不得不承认了这个让他郁闷不已的假身份,否则按照时尘安的死脑筋,他不怀疑她离开后,会想尽办法告诉别人皇宫里潜伏进了一个刺客,一定要将他揪出来。
如此节外生枝,与他的利益相违背。
但时尘安对他的怀疑更上一楼,用狐疑的眼神看着他,想来不会轻易相信他的话,皇帝没办法只得把通行令牌拿出来给她看:“我奉陛下之命出宫,却不想回来时看到你鬼鬼祟祟在此游走,可是图谋不轨?”
时尘安道:“我是来未央宫求见陛下。”
皇帝微微挑眉,时尘安素日避他不及,怎肯无缘无故往他刀尖上撞,他拢袖压眉,轻轻嗤笑:“你的豹子死了?”
除此之外,他当真想不出还有什么理由能让时尘安来见他。
“这样小的事,陛下可不会见你。”
时尘安摇摇头,道:“我是为陆大人之事而来,你既是未央宫的公公,可否能替我向陛下通报,我知道万民请愿书的事,你这样说,他肯定愿意见我。”
皇帝静肃一瞬,神色不辨喜怒:“小郑与你说的。”
时尘安‘啊’了声,道:“不是,我听外头人传,偶然听到的。”
皇帝没有被时尘安善意的谎言所欺瞒,都说伴君如伴虎,那些服侍他的下人总免不了要忖度圣心,为他排忧解难,可有时那些忖度总让他感觉冒火。
皇帝没有立刻说话,眼睫下垂,根根分明,遮住审视的目光,游刃有余地看着惴惴不安的小宫女。
她在担心,担心小郑会因此受拖累,但也有另一股力量,在推着她冒着被巡逻侍卫抓住的风险,去未央宫见她害怕的人。
皇帝‘啧’了声,道:“陛下不在宫里,有事你与我说也是一样。”时尘安张口,大约是想拒绝,他制止了她,“我有没有如实向圣上转达,你问一问小郑不就知道了。”
时尘安瞬间没了意见,她组织语言,在思索该怎样把事情经过讲清楚,皇帝道:“我问什么,你回答什么。”
时尘安一想也可以,便点了点头。
皇帝道:“万民请愿书是真是假?”
时尘安道:“是真的。”
皇帝目光一紧。
时尘安道:“但也可以说是假的。”
皇帝道:“那百姓为何自发签下了万民请愿书?”
时尘安道:“开明县大旱后,因有陆大人平抑粮价,又说动富商将库存米粮按平价卖出,是以起初灾情不显,只是日子久了,有富商不满,联通乡绅一起,竟然动了拿童男童女祭祀龙王祈雨的心。”
“他们欺瞒陆大人,趁着陆大人不在开明县,着打手上门,挨家挨户搜刮童男童女,若是不想死,当以一两白银付出赎罪之钱,当时我家小妹也不幸在被抢之列,我家没有银子,阿爹也舍不得给小妹花银子,阿娘只能眼睁睁看着小妹被塞上了龙舟,龙舟往河心漂去,只等到了河心就被砸穿船底,下沉,完成献祭。”
“我们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争不过抢不过那些养着家丁的乡绅,何况那些家里不用舍出幼童的人还站在岸边指指点点,谁家哭得约略利害些,就要被扣上不敬龙王的高帽,若是献祭之后还未降雨,恐怕这罪还要牵连到那些哭泣的家庭上,更何况去把孩子们抢回来。”
“就在我们绝望之时,是陆大人乘着马飞驰回来,把孩子夺下。他被那些自私的人指着鼻子骂,乡绅与富商的家丁举起刀剑相向,不肯让他带着孩子离开,我们花了很多力气,也流了很多血才成功杀出了一条生路。”
“但也正因为如此,后来兖州迟迟不降雨,那些人就把罪责都归咎在陆大人身上,说是他抢走了龙王的侍童,龙王发怒,再不肯给兖州降雨了。也不知道是谁提议,说要平息龙王怒气,就得把陆大人沉舟献祭,于是才有了这份万民请愿书。”
时尘安说完这话,早已泪流满面。
她知道要让别人听清楚,话自然要说得简洁,但她是亲历者,是绝无可能把自己从往事之中剥离得一干二净。因此她只能拼命地忍受着恐惧与胆寒,忍着摇摇欲坠的眼泪。
一块折叠齐整,散发着淡淡龙涎香的帕子递到了眼前,时尘安一怔,她低垂着脑袋,接过帕子,按在了眼角,帕子将泪水吸走后,也同样变得湿润。
皇帝刚从昭狱回来,自然知道这件事,也知道当年的事远不如时尘安说得那般平静。
河边对于幼童的争抢几乎在瞬间发展成一场械斗,几万个人执着农具器械在河边打成一团,昔日的邻居朋友在死亡的恐惧下都变成了碍眼之人,他们举着锄头互相要置对方于死地,一个又一个人倒下,河水很快被染成了可怕的红色。
即使是陆行舟那样的成年男子回忆起来,也不免战栗齿寒,何况彼时只有十三岁的时尘安。
但她并没有讲当时她又是什么处境,她的家人是否受伤遇难,她的妹妹是否得救,趁此也博些同情。她只是想救陆行舟,因此她只告诉皇帝她妹妹也在幼童之列,以此来证明此事的真实性。
时尘安忍着泪意,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道:“与我一道进宫的还有好几个都是开明县的姑娘,她们大多也亲历了这件事,我想与她们一起写一份陈情书,说明当日的实情,公公看是否能帮上陆大人。”
皇帝颔首:“可以。”
他看到时尘安松了口气,还沾着泪水的鹿眼弯起,露出舒心的微笑。
他想起他在狱中问陆行舟后不后悔,其实这话也是在问自己,他做皇帝不过两年,这两年见到的恶并不比过去少,相反,还在隐隐动摇着他的决心,让他有些迷茫。
因此,当皇帝看着落在狱中,被同僚联手富商设计陷害背上罪名,又被一心帮护的百姓背刺的陆行舟,难免有几分兔死狐悲,心有戚戚然。
他问过陆行舟,陆行舟回答他‘问心无愧’四个字,但这不是皇帝要的答案。
事实上,这种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份答案,抄别人是抄不来的,只能靠自己悟,因此陆行舟也给不了他要的答案。
皇帝知道,因此更为烦闷,也懒得回未央宫,独自在月下徘徊。
仿佛是老天爷故意为之,让他遇上了时尘安。
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意想不到地给了他答案。
陆行舟是很轴的人,所以他拒绝同流合污,明知富商囤粮是为了旱灾之前大赚一笔,他还要腆着脸让他们平抑粮价,最后遭到请愿书的陷害。
而回馈他的时尘安也是很轴的一个人,她记恩,也知要报恩,因此知道恩人有难,就立刻把自己的安危抛之脑后,去找皇帝。
——他突然想起来,问时尘安:“若我当真是刺客,你这般不配合,也不怕我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