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商小渔娘—— by风初袅
风初袅  发于:2023年06月29日

关灯
护眼

全家唯一对马兰花好的是她双胞胎弟弟马兰头,如果当初不是他听娘的话,死死抱着姐姐不撒手,可能马兰花就会被马老爹给扔下船去。
第97章 换衣
“陈奶奶。”
马兰花进了房,终于没忍住,眼泪落了下来。
陈奶奶慌忙掩门:“可不兴哭啊,你陆叔刚搬新家,别惹你婶子不高兴啊。”
乡下人规矩多,搬了新家,能让他们来住已经难得。
你还在人家搬新家的时候哭,这不是晦气吗?
马兰花想哭不敢哭,仰着头看屋顶,憋得直打嗝。
她也不想哭,可她,可她忍不住。
陈摇摇有些不安地站在一旁:“兰花姐,你把褂子脱了,我给你缝几针。”
没衣服换,那只能再缝。
此刻陈摇摇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感觉,她一直都很羡慕野码头的小伙伴,大家都有爹娘,包括马兰花,虽然娘死了,可好歹还有个爹。
只有她,没爹没娘,只有奶奶和哥哥。
可现在,看着强忍着泪的马兰花,陈摇摇突然觉得自己很幸福。
原来,幸福是可以比较出来的。
陈奶奶拿着马兰花脱下来的衣服都无从下手,这衣服,实在是烂的厉害,那针线进去,还没拉,就撕扯了一个洞出来。
这还让人怎么补,不是越补越坏吗?
陈奶奶都想象不到,平日里马兰花是如何穿洗这一身衣服的。
“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响起,门外传来陆小青的声音:“陈奶奶,摇摇,开门。”
陈摇摇上前将门打开一条缝,见门外只有陆小青一个人,忙闪身让她进来。
陆小青笑着进门,将手里的衣服递给马兰花:“兰花,这是我去年的旧衣,有些小了,给你穿吧。”
这两个月,陆家几个孩子吹气一般的长,原本和马兰花差不多高瘦的陆小青已经比马兰花高出半个头,又因为长了些肉,已经有了少女的娉婷,再也不是当初又瘦又小的样子。
“我,我……”
马兰花想拒绝,陆小青下面还有陆小鲤和陆小鱼,衣服再小也有人穿。
“你是不是嫌弃,我的衣服又破又旧啊?”
陆小青现在说话越来越清晰,她一把将衣服塞进马兰花的手里:“快换上,我娘说今日搬新家,等会大家伙一起吃饭呢。”
“小青……”
马兰花抱着手里的衣服又想哭,一想起今日是陆叔家搬新家,陈奶奶说不能哭,她又强忍着泪。
看着马兰花眼中含泪的笑,陆小青和陈摇摇的心里都不好受。
等马兰花换了陆小青的衣服出来,陆家的灶房已经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
虽然说好了以后七家一起住,可谁也不会理所当然地以为七家一起吃饭。
不过今日搬新家,陆家说请客,其余几家也没说白吃。
这家送一盆鱼,那家提一篮菱角,六家人或多或少都带了菜。
大锅炖肉,酱香浓郁,里面还放了新剥的菱角。
酱烧小鱼,锅边贴着一圈锅贴。大骨头炖汤,切了大萝卜进去熬的汤白香浓。
一大锅苞米饭,锅里已经冒出腾腾的热气。
凉拌菱角茎,清炒藕节,糖醋藕块,红烧肥肠,辣子炒猪肝……
不要说孩子,就是大人们也没吃过如此丰盛的菜肴。
吃饭的碗,装菜的盆子也是各家拿过来的,吃完了再拿回去。
就连桌子和凳子,也是各家各户搬过来的,高矮大小都不一样,却拼凑到了一起。
男人们在堂屋,陆全还特意备了一坛子酒,五斤的粮食酒,十来个汉子一人倒了一碗,酒坛子就下去了一半。
女人们吃饭放在灶房,孩子的桌子放在院子中间。
不管是灶房女人那桌,还是院子里孩子们这一桌,和屋里男人桌子上比,菜色一点都不少,可见主家这次的大方。
挨挨挤挤,热热闹闹十几个孩子围着三张拼凑起来的矮桌,一大盆肉菜上桌,没等孩子们伸筷子,陆飖歌眼疾手快地一把挡住:“都不要抢,我来分,不许抢。”
她不是不能和人共用一盆菜,可这一桌子孩子大大小小,不分就有可能有人吃不完,有人吃不饱。
而且,有的孩子拖鼻涕,有的孩子手伸出来黢黑肮脏,更不要说有的孩子从来不刷牙漱口。
让陆飖歌和她们一起吃饭,还要吃他们口水沾过的饭菜,无论如何她是接受不了的。
陆飖歌说分,大家伙都没意见。谁叫今日他们吃的是陆家的饭菜呢。
陆飖歌端着菜盆,陆小鲤拿着铁勺,不管大小,一人一勺,一轮下去,剩下来的就再分一次。
第二道菜是酱烧小鱼,船上的孩子不缺鱼吃。这道菜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想要吃,也因为有鱼刺,这次陆飖歌没分,放在桌子中间,随便大家夹。
等到其它菜上来,还是陆小鲤分,不过这次再也没有人抢。
一碗饭吃完,碗里的菜也吃完,大部分的孩子都饱了。
大骨头炖萝卜汤一人一碗,骨头没有孩子们的份,汤和萝卜块却是不缺的。
等到桌子上的孩子散去,陆小青姐妹三个起身收拾碗盘的时候,桌子上所有的菜肴已经吃的干干净净,唯一剩下的只有点那盆小鱼锅贴里的几条小鱼。
装肉和肥肠的盆子,也不知道被哪个孩子给舔的干干净净,连点油花都没落下。
一顿饭吃的大家心满意足,几乎所有人,都有一种,原来吃饱了是这么一种感觉。
原来肉这么好吃,原来菜也这么好吃,原来以前大家都没眼看的小杂鱼也这么好吃。
“她陆婶子,你家这日子才叫日子啊。”李罐罐娘摸了摸略微有些发涨的肚子,一脸羡慕地看着陆家这偌大的院子。
要是她家那天也能建成这样的房屋院子,她就是死也能闭眼了。
心里这么想,李婶的目光恰好落在进门的陆小青身上。
八月的天气依然暑热,陆小青穿着的是李家送的旧衣,少女细腰盈盈一握,淡粉色衣裙长裙曳地,行走间裙摆处绣着的花朵好像活了一般。一头乌黑的发丝松松挽起,三朵粉色的拇指大的绢花在发丝间若隐若现,越发映得唇红齿白分外好看。
这还是以前那个干瘦枯黄的陆小青?
什么时候,她竟然变得这么好看了?
李婶的心不由猛地一跳,她忽然有个想法,强烈的让她的心都砰砰跳了起来。
如果,这事真成了的话!
李婶抬手捂住胸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里叮嘱自己:不慌,不慌,等回头和坛坛他爹商量商量再说。
现在家里虽然买了地,可没房没钱,就算想娶媳妇,也不是张嘴就来的事情。
第98章 结亲
“你说李家想和我们家说亲?”
陆全有些诧异,“我春天还听李四喜说,马二丫在她舅家村里给坛坛相看了一个姑娘。”
马二丫就是李坛坛的娘,是陆全他们本庄子的姑娘,也是马兰花的堂姑。
“听说没说成,人家姑娘嫌弃李家没房没地,找了个本村的小子。”这事邱氏是清楚的。
陆全问道:“那你是怎么想的?”
提起大闺女的亲事,邱氏就有些头疼:“我还没想好。”
小青是陆全和邱氏最大的孩子,自小因为口吃性子比一般孩子就显得懦弱些。
陆全和邱氏是真心疼爱孩子的,也想过在野码头这几家找个小子嫁了。
闺女放眼皮子低下,多少能照应着些。
野码头和小青差不多大的男娃娃也不少,有张三哥家的两个大小子,李四喜家的李坛坛,陈家的陈平安……
论家境,李家最好。
论人缘,张三哥两口子那是没话说。
论品行,那当必须是陈家的陈平安。
各家有各家的好处,可各家也有各家让邱氏不满意的地方。
李坛坛这孩子不错,不像他娘嘴碎,也不像他爹心眼子多,是个老实本分的孩子。就是吧,邱氏总觉得,要是自己家把小青嫁给李坛坛,总觉得有些不大满意。
马二丫这人说她坏可真不坏,可要说她好,你也说不出她哪里好。
嘴碎话多还偏心眼。
小青原本就口拙,李坛坛又是长子,以后就算李罐罐成亲分了家,也是把李罐罐分出去,马二丫和李四喜老了也得跟着大儿子李坛坛过。
邱氏可不想自己的闺女一辈子被个这么碎嘴的婆婆压着,那得忍气吞声到什么时候。
邱氏这么分析,陆全也觉得对:“那要不问问小四?”
听陆全这么说,邱氏啪一巴掌糊他后脊背上去了:“小四才多大,她懂啥。这又不是做买卖,她还能给她大姐找个姐夫来?”
被媳妇打了,陆全也不生气,只摸着后脑勺嘿嘿的笑:“那也说不定,我觉得小四这孩子有灵性的很。小孩子看人的眼光和我们大人不一样,说不定小青的女婿以后还真是小四给她选的呢。”
“你可拉到吧。”
邱氏没好气地白了陆全一眼,转身出了门。
等到陆全出来,就看见媳妇扯着小四往灶房走。
大家都住进了一个院子,不过灶房还是只有陆家一家单独用。其余的六家还是和以前一样,用小泥炉。
“娘,啥事啊?”
陆飖歌被邱氏扯进灶房还一头雾水,这时候也不是做饭的时候,拉她到灶房做什么?
“娘问你点事。”
别看邱氏嘴上说小四小,不懂,可出了门她就把小四给找着,准备问问小四的意见。
这不,今一大早她去院子旁边整理菜地,马二丫就跟来了。
原本邱氏也没大在意,最近大家伙都承他家帮着买地的情,家里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搭把手。
现在,她来菜地刨地,马二丫过来帮忙也属正常。
谁知道,地还没刨一半,马二丫就开了口,意思是想和她做个亲家。
李坛坛和小青都不小了,现在也能说亲了,要是邱氏没意见,他家想和陆家做个亲家。等个翻过年,他李家的房建好了,到时候邱氏要是愿意,就让李坛坛和小青成亲。
要是小四来家之前,马二丫来说这话,邱氏就算没做准备,也不至于一下就被说懵了。
这些年,她除了操持一大家子的吃喝穿用,就是焦心小青的婚事。
自从小四到家后,家里前前后后发生了好些大事。
不能说邱氏心里没大闺女,只能说邱氏的心思已经不在儿女的婚事上。
更多的,她是想着怎么照顾好小四,怎么让日子越过越好。
现在日子好了,地买了房有了,就连小青说话也利索了。
邱氏反而没了以前的那股焦虑劲,对于大闺女小青的婚事,她真的好久都没有考虑过。
“李坛坛和大姐?”
陆飖歌一听就摇头,“不成,李坛坛又矮又黑,以后大姐嫁给他,要是生个孩子也像李坛坛,那得丑成啥样。”
邱氏直接好家伙,她没想到小四拒绝的理由是如此简单明了。
这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果然不一样,李坛坛确实不高,不过老话说成亲还能窜一窜,估摸着还能长。
至于黑,野码头打渔人家的孩子有几个不黑的。
当然,李家的两个孩子都像他们娘,马二丫确实比一般人黑,两个孩子也比一般孩子要黑亮一些。
“那你说,你大姐该找个啥样的?”
邱氏想问,你看你张三叔家的大小子和二小子咋样,张三家的三个小子都不算矮,也不算黑。当然,这也只是和李坛坛比。
话到嘴边,邱氏又咽了下去。这话还真不能问小四,小四到底是个孩子,到时候她要是藏不住话,去小青面前说了。小青这孩子心思重,到时候还不知道咋想呢!
私心里,野码头的这几家,邱氏还是更喜欢张三家的。
张三为人仗义,张三媳妇也是个本分的人,他家三个孩子也比一般人家的孩子懂事。
不能说他家就是顶好的了,只是相对而言,张三家更好些。
像陈平安那孩子,长得好,也不黑,可他家负担重,家底子薄,小青要是嫁给陈平安这孩子,得多吃很多苦。
还有丁家的老五,丁大娘虽然没明说,可邱氏隐约觉得,丁大娘有这个意思。
邱氏一辈子吃苦受罪都没埋怨过,可她是从苦里熬过来的,就不愿意自己生的闺女再走一遍自己的老路。
“娘,大姐还没成人呢,您急啥?”
陆飖歌有些不明白邱氏的想法,却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实话实说,“您看我们家,这日子是不是越过越好了?”
邱氏点头,确实是,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好了。
这么好的日子,是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陆飖歌问道:“既然日子越过越好,谁知道越好会不会更好?”
邱氏继续点头,这话也没错。
“那为什么不能让大姐在家多过几年好日子,再等两年,遇见合适的再给大姐说个婆家。到时候说不定,我们家还能给大姐多陪嫁点,她就光吃自己嫁妆都吃不完,岂不是更好。”
不得不说,陆飖歌这些话简直说进邱氏的心坎里了。
是啊,嫁到人家要伺候公婆照顾一大家子,哪有做姑娘在娘家时候好。
她家现在又不愁吃喝,干嘛不把姑娘在家多留两年。
她们家的姑娘,又不是在家养不起。
第99章 雇人
邱氏听了陆小四的话,背后找了马二丫,婉转地将婚事拒了。
说直接拒了也不对,邱氏只是说,小青还小,家里今年日子刚好过些,想着闺女在家多留几年。
这话虽然没有一句说不愿意,可谁也不是傻子,也明白这是不愿意了。
邱氏怕马二丫不愉快,没料到马二丫比她还怕伤了两家的和气。
这件事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除了李家夫妇和陆家夫妇,再加上个陆飖歌,再没有第六个人知道。
包括当事人,李坛坛和陆小青,两个人也是被蒙在鼓里,半点都不知情。
眼看马上就要秋收,这两日,大家伙都忙着准备秋收的工具。
割稻谷的镰刀一家得准备几把,那东西可不便宜,好的镰刀一两五钱银子一把。
七家在铁匠铺一次就定了十六把镰刀,七把叉子,还有挖土的铁锹,刨地的铁耙……
六家人地不多,不过三亩地。
可陆家地多,陆全早说过了,到时候大家伙自己家地里的粮食收了,得帮他家收。
当然,也不让大家白帮忙,一亩地五十文,收多少亩给多少钱,陆家还供早中饭两顿。
原本陆全和邱氏准备的是一个人一天二十五文工钱,这个价钱可不低,就是去码头请那些扛包的来做活,他们也是愿意的。
还是陆飖歌提出,一亩地五十文,包括收和运。
一个壮劳力,一天不歇气割一亩地稻子是没有问题的。
至于运稻子和捡稻穗,这些就不一定需要壮劳力来做。
一家能有两个壮劳力来给他家收稻谷,加上家里的妇人和孩子帮着运送,一天最少也得一百文收入。
为了多挣钱,谁家都不会躲懒,肯定拼了命的去做。
这样,地里的稻谷也能早些上场。就算是下雨,只要稻谷上了场,也就不怕了。
大不了,堆在架子上捂几日,等天气放晴了再脱粒晾晒就行。
陆家说要雇人收稻谷,其余的六家纷纷表示不要钱。
可陆全也说了,你们要是不要钱,我家也不能找你们帮忙,那我就去码头雇人。
反正我家几十亩地,光靠我两口子和几个孩子也收不完,以后每年都要雇人。总不能,你们年年都不要钱。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大家也不再推辞。
五十文一亩地,这活谁家都想干。
各家的三亩地虽然一亩地能收三四百斤的稻子,可这稻子是李掌柜的。当初李掌柜将稻谷留给他们收,说好了的,一亩地不管好孬,就按三百斤的粮给他钱。
这三百斤一亩地算给大家伙,看上去大家伙是占了大便宜的。
如果收成好的话,也能收到三百六七一亩。就算收成一般,起码也能收到三百四五十斤。
等于大家三亩地,就能多出一百多斤的粮,也不要他们交税。
如果是单这样算,确实是很划算的。
可种地是要看老天爷过日子的,不是你想着风调雨顺就风调雨顺,想着风和日丽就风和日丽的。
要是年景不好,一亩地收个三百来斤或者更少,也不是没有。
今年风调雨顺,大家以前都是老庄稼把式,看地里的稻穗也知道,只要后期不出岔,一亩地三百五十斤是妥啦。
这多出来的四五十斤粮,也就相当于李掌柜给大家的工钱。
看上去这工钱可比陆家五十文一亩高多了,可风险也大。
假如在秋收的时候多落几场雨,稻谷一时收不回来,是要减产的。
运气差点,收割前一场大雨一场大风,吹倒伏了,倒伏后的稻谷难收割不说,雨后出芽的,落进泥地里的,那糟蹋的可都是粮。
运气再差点,还没等稻谷收回来就落了雨,这雨落的时间长了,那成熟的稻穗不等收割就要往下落。到时候,说不定二百斤一亩地都收不上来,更不要说赚。
种地的人,都是靠老天爷吃饭的。
老天爷睁眼,这日子就要好过些,老天爷一闭眼,颗粒无收的时候也不是没有。
当初陆全回去一说,李掌柜的地有没有人家愿意收的,交三百斤粮的钱给李掌柜就行。
大家伙没有一家不愿意的。
只要这粮食能收到手,一家就多了一百多斤的稻谷。
这稻谷出了壳可都是精米,精米换糙米,一斤能换两斤半的糙米。
李掌柜也说了,有陆全做担保,他可以先不要大家伙的粮食钱,等大家伙收了粮食再给银钱。
不过,现在给银钱,粮价就按现在的粮价算,等收了粮食后给银钱,粮价就按收粮后的银钱算。
陆家和另外六家全部都是按的现在的粮价算的银钱给李掌柜的,虽然每年新粮下来,价钱都要回落一波,可这回落也只是暂时的。
去年和前年都是灾年,粮价一年比一年高。
今年原本大家伙还指望着粮价能回回,偏偏红缨军又来了。
这粮价不跌反涨,看着粮店里的米粮一天一个价格,大家伙谁也不敢赌,现在就把钱给了,起码这粮食是自己的了。
不管是涨还是跌,一家老小保证是饿不死了。
何况,李掌柜也没坑他们。李掌柜的地可是比别人家便宜二两银子给他们的。
这粮食再跌的厉害,还能跌过这二两银子去。
商量好了怎么收割,大家都准备趁秋收之前,先做好一批建房子的泥坯出来。
现在把泥坯掼出来,天气晴好不下雨的话,等秋收后差不多也晒干了,到时候就能直接建房了。
陆全要比另外六家想的更多,屯粮的苇席。晒粮的打谷场如果不下雨,还要用草木灰,泼水压实。
还有就是他想买头牛,或者骡子。
家里地多,光靠他一人拉犁犁地肯定不行。
买骡子或者牛,还得去南阳县,蒋家坝很少有牲口卖,就算是有,也是那种牙口不好的。
置办牲口对于庄户人家来说,也是一件大事。
他要想去南阳买牛,得走路过去,这一来一回就得两天的时间。
有牛或者骡子,还得找人打个牛车,这也得提前和木匠定下,迟了就赶不上秋收了。
“小四说,还得买块大些的厚实些的油布,防止下雨,粮食受潮。”
想着这也要钱,那也要钱,陆全就不免长叹一声。
还好,起码他想着的这些家里都能买。
要是换着半年前,这些事情是他想都不敢想的。
第100章 负婆
刚搬了新家,家里要添置的东西实在太多。
陆全和邱氏减了又减,还是备不住陆飖歌的纠缠,决定等送李掌柜一家的时候,顺便上镇上把该买的都买齐。
这次,添置些生活的必需品,陆家就不准备再出门了。
什么时候等起义军和朝廷的战争结束,他们再露头也不迟。
粮食各家这两个月陆陆续续备了一些,等田地里的庄稼收了,不管卖不卖,也能撑到明年下半年。
荒地也被大家齐心合力开垦了一大片出来,整理好松了土就能种菜。
等菜苗出土,这个冬日的菜就有了着落。
因为买的地,西边是洪湖,东边还有一条由洪泽湖分叉的河道,几家就把船停靠在了河道里。
这样,就算有人从洪湖过来,怎么也不会想到,在这一片杂树丛生的背后会有一个只有几十亩地的小庄子。
八月初一,陆全和邱氏领着家里的五个孩子去了镇上。
从庄子去镇上,步行也就大半个时辰。
陆全前面兜着陆小五,后面背着个半人高的竹篓,准备放置今日要采买的东西。
邱氏和陆小青陆小鲤各背着一个空竹篓,她们是要去买布和棉花,做新棉衣,弹新被子。
原本,陆飖歌的意思,全家七口人,就算不能一人一床新棉被,起码也得准备六床新棉被,才好安稳地渡过这个冬日。
要知道,现在陆家仅有的三床棉已经铺盖了十几年,又脏又硬,睡在上面和睡在冰冷的床板上几乎没什么区别。
邱氏说什么也不同意,六床新棉被,那得多少的银钱。
最后,只能勉强同意再弹四床新棉被,留两床给陆飖歌,一个铺一个盖。另外两床,他们一床,小青姐妹三一床,他们两张床,铺垫还用以前的旧被子。
这么多年,六口人两床旧被子都过来了,就算这个冬日再冷,屋里还能比船上冷?
何况,还各多了一床新被子。
邱氏的决定,不但陆全支持,就连陆小青姐妹三个也支持。
用陆小鲤的话来说,就是小四最近挣了些钱已经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天天尽想美事,咋不上天呢。
话说完,陆小鲤的后脑勺被邱氏拍了一巴掌才算把买棉被的事情给定了下来。
“小四。”
陆小鱼路上松开自己捂住的钱袋,打开悄悄给陆飖歌看,“我带了六个铜钱,等会买两个烧饼,我们一人一个。”
陆家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小金库,自己挣的钱一半交给邱氏,另一半就可以留下来自用。
陆小鱼虽然没有两个姐姐有钱,却也算是个小富婆。
不过,现在的陆小鱼,是个欠外债的小“负”婆。
陆飖歌没说话,走在两人身后的陆小鲤开了口:“我听说镇上的烧饼已经卖到五文钱一个了,你那点钱,只够买一个烧饼的。”
“五文钱一个?”
陆小鱼呆住了,这价格实在超乎了她的想象,“怎么会这么贵?”
家里还是上次卖黄鳝的时候小四买回来六块烧饼,她已经好久没有去镇上,并不知道因为起义军要打过来的消息,粮价也跟着疯长。
粮食价格这样涨,还让老百姓怎么活?
第101章 房产
“早就这么贵了。”
陆小鲤狠狠地扯了一把路边的野草,“新粮马上就要下来,粮食还这么涨,这是不给穷人留活路啊!”
粮食这么涨,到时候等冬季到来,湖面结冰,不知道要饿冻死多少人。
他们野码头几家因为买了地,又有了存粮,还有暖和的大房子住,这个冬天想必能安稳渡过。
可洪湖四周,不知道有多少像他们曾经打渔人。
等天气一冷,这些打渔人打不到鱼,买不起粮,连个栖身地都没有,不是活活等死?
“幸亏我们早就买了粮,现在又有了地。”
陆全低叹了一声,“不然这个冬日,怕是过不去啊!”
他们不但买了粮,还买了地。等过完中秋,天气稍微凉一些,就要开始秋种。
只要不出什么大的意外,明年端午前,麦子就能成熟,到时候手里就又有了粮。
只是,这世道,也不知道允不允许他们过得这么安稳。
“我听说,要好些人都在做鳝笼卖。”
提起这件事陆小鲤心里有些不大舒服,“爹,那些人大部分都是以前在我们野码头做活的,现在他们开始自己编鳝笼卖,那我们家鳝笼以后岂不是没人买了?”
“不碍的。”
陆全摆摆手,“都是穷苦人,多个手艺总能多条活路。”
陆小鲤忍不住嘀咕:“你就做老好人吧!”
“小鲤。”陆全难得对孩子严肃,“现在我们家有地有房有粮,不怕饿冻。可在洪湖边大多数的渔民都是挣一点吃一点,他们能多挣些银钱就能多买些粮,有粮了就能熬过冬天。这不是做不做老好人的事情,他们不去做鳝笼卖,别人就不做了吗?既然别人也会做,你为什么要苛求这些曾经帮我们挣钱的人放着银钱不去挣呢?试问,换了你,你能做到吗?。”
“我……”
我当然也做不到。
陆小鲤被陆全一顿说,顿时脸上又羞又燥,眼泪含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出声。
邱氏背着小五没有吭声,陆小青轻扯了陆小鲤一把,将她拉到一边,小鱼也无声地站到了陆小鲤的另一边。
只有陆飖歌走到陆全的身边故意问道:“爹,我给你的两本画册子你没忘记带来吧。”
那是她花了好几个白天晚上画出来的,送给李家姐姐们的礼物。
有陆飖歌打岔,一家人的气氛总算缓和了许多。
陆全和邱氏并排,旁边跟着陆飖歌边走边说。
陆家小姐妹三个走在爹娘的后面,慢慢慢下了脚步。
陆小青小声地安慰陆小鲤:“小鲤,你别哭,爹不是和你生气,他就是,就是心情不好。”
陆小鲤偷抹了一把泪,瓮声瓮气地回道:“我没哭,我知道爹不是冲着我的。”
何止陆全一人心情不好,整个野码头的七家今日心情都不太美妙。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