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林(中)——Loeva
Loeva  发于:2023年04月17日

关灯
护眼

  即使万般不想出去,她也不得不趁着靠岸歇夜的时候,往自家其他几艘船上走了一趟。二房的嗣祖母宋氏身体不算十分硬朗,虽然是北平人士,却已经在江南待了几十年,未必能适应气候的转变,谢梅珺母子三个更是彻底的江南人,头一回到北方来,可别掉以轻心却冷出毛病来才好;至于几位兄弟,身体都不算十分健壮,男孩子又相对粗心些,里头还有谢徽之这种性格大大咧咧的人,天知道会不会因为粗心大意,就感染了风寒呢?
  谢慕林觉得自己还算有在北方生活多年的经验——虽然这经验没法跟人说——怎么也比这一大群彻底的江南人士要强些,只好顶着寒风到处跑,盯着所有人穿上厚厚的冬装,烧起了取暖的炉子,还要确保有下人在旁警戒,绝对不会弄出小火灾来,连防火灭口必备的水桶水盆,也都取出来放在就手的地方,先盛满了一盆水或一桶水,预备着一旦着火,就能取水灭火。
  她还让人每日都熬出一大锅姜汤来,所有人都要喝来取暖,如果有谁显露出丝毫风寒症状,不管手里的工作有多重要,都必须回房休息,并且尽量不与旁人接触——万一是流行性感冒之类的疾病,绝对不能让它在船上传播开来。
  如此严防死守,谢家船上一片太平。除了谢老太太循例嚷嚷着自己老病犯了,蒋嬷嬷打了几个喷嚏,被勒令到单独的舱房里养了两日以外,其他人都没什么大碍。就连原本头晕脑涨,浑身不适的小弟谢涵之,也在适应了气候的转变后,在兄长们每日五六碗姜茶药汤的灌喂下,重新恢复了元气,能走能跑,说话无碍了。
  倒是有传闻说,别家船上出现了好几位风寒病人,还有人私底下怀疑会不会是有人得了时疫。某天晚上,燕王派随行大夫到各家船上走了一趟,开了几副方子,现叫人到码头附近的药铺里抓了药熬来吃了,没两日,就听说那些病人已经大有起色了。
  过了黄河后,天气越发寒冷起来,风势也渐渐大了。虽然没有下雪,可外头的温度也有些叫人吃不消。原本混熟了的各家官眷们还有些小心思,想在靠岸休息的时候,到各家船上走动走动,开始交际。好几位打算到北平任上与丈夫或儿子团聚,又或是即将到北平布政使司辖下各州县上任履新的官员家眷们,都想往谢家船上走一走,拜会一下谢参政的母亲。毕竟将来大家当家的男人都要在谢参政手底下做事了,事先结一结善缘也是好的。
  可因为外头的寒风实在是叫人吃不消,大家原本还要递帖子上门拜会的,都纷纷取消了计划,只送了帖子来请安,附上一两份见面礼就算了,叫装扮一新的谢老太太好生失望。
  她老人家一直窝在温暖的船舱里不出门,衣食住行样样都是上等,不大能体会别人在外头行走是什么滋味,还觉得船上的日子闷得叫人发疯呢。本来还天天嚷嚷着身体不舒服,要叫孙子孙女们过来侍疾,一听说有人要上门拜访呢,立刻就派珍珠去跟主事的谢慕林说,要接受客人的拜访了,然后便开始兴致勃勃地挑起了衣裳首饰,务必要以最体面最有威严的老封君形象出现在别家官眷们面前。如今样样都准备好了,客人又说不来了,怎不叫她扫兴?
  谢慕林看着她嘴里抱怨不已的样子,只命珍珠把舱房里的窗户小小地打开一条缝,谢老太太感受到了冬天寒风的阴冷,立刻就对客人们感同身受了,不再多说什么。
  谢慕林再问她是否真的觉得无聊?要不要到岸上逛一逛?她立刻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就连每日采买的饭食,渐渐减少了江南风味,北方常见的面条馒头包子增多,新鲜瓜菜难见踪影,她也只是抱怨两句,没有拒绝食用。
  因为风势加大,船走得比先前慢了不少。但随着船队距离北平越来越近,码头上骑着快马前来向燕王报信的官兵人数也在增多。他们给燕王带来了北平城的最新消息,也让原本沉闷无聊的船队重新激发起活力来。
  官眷们收到了在北平任职的家人来信,纷纷写起了回信,打发家人快马赶去报平安。而谢家也不例外,收到了谢璞与文氏的家书,说到他们已经打扫好房舍,准备好一切物资,就等着迎接他们前去团圆了。
  谢家兄弟姐妹们私下围着看信,都欢喜不已。连一向窝在舱房里不肯出门的谢老太太,都把全身围得严严实实的,跑出来多听一遍儿子儿媳的书信,脸上露出真心的喜悦来。
 
 
第816章 消息
  船队在沧州码头停了两日。
  并不是天气不好的缘故。事实上这两日除了风大又冷,天气算是相当不错的,人站在甲板上,还能看到云层间露出来的蓝天。可燕王府那边下令要在沧州停驻,旁人又能说什么呢?想想他们从京城出发,到达沧州也不过是十日功夫,这速度简直快得没边了。就算在沧州多耽搁几天,也比自个儿赶路要快许多,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况且,接连赶了几天的路,在船上吃不香睡不好的,大家也需要歇口气,休整休整了。沧州是个大城,既繁华又便利,当然要趁此机会好好逛一逛啦。
  各家女眷只要身体情况还过得去的,都纷纷戴着帷帽上岸观光去了。谢老太太也有些蠢蠢欲动,只是刚刚冒头在自家船只的甲板上转了一圈,就立刻被冷风逼了回去,只打发身边的何婆子下船,到处游逛一圈,若有她可能感兴趣的物事,买几样回来解闷就罢了。她本人就不必受罪了。
  谢慕林对谢老太太的动向不予理会,她只留意到,宛琴也上岸去了,这回同样带了银杏。
  谢映芬一得到消息,就立刻报给了谢慕林,谢慕林除了派自个儿家里可靠的家人跟了上去,也让三弟谢徽之往萧瑞那边报了信。沧州既是大城,会有曹家情报驻点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只是不知道宛琴这回是依旧徘徊不定,还是主动联系上曹家的耳目呢?
  谢徽之报完信后,在燕王府的船上又耽搁了好一阵子,快到开饭时间方才赶回来,没有回到自己兄弟们所在的船上,反倒跑来姐妹们处,蹭了一顿饭。
  他嚷嚷着被兄长们管束,吃不香甜,好不可怜,引得谢映慧与谢映芬完全没有起疑心,还笑嘻嘻地命人多给他打包几样零食糕点带回去充饥,倒是谢慕林察觉有异,认为他定是有什么话想要私底下告诉自己。
  在身边无人的时候,谢徽之果然来找谢慕林了:“我在燕王府的船上跟那位姚公公聊了几句,打听到一个机密消息!”他压低了声音,“二姐可知道,燕王殿下为什么要在沧州停留两日么?”
  谢慕林挑了挑眉:“我不知道,但听你的口风,你似乎已经打听出来了?”
  谢徽之得意地仰起了下巴:“可不是么?只要是我想知道的事儿,就没有我打听不出来的!”
  谢慕林轻轻拍了他的脑门一掌:“少得意忘形了!若你有心说,就别卖关子。”
  谢徽之嘻嘻一笑,果然没有再卖关子了:“其实燕王府的船停靠在德州码头的时候,有几个人上了船,其中有两个是被抬上去的,能自己走动的人里,也有一个身上带伤。当时外头天气冷,又是在夜里,同行的船上没几个人跑到甲板上吹风,但也不是没人看见。离了德州后不久,就出了山东境内,当天晚上停靠在那个小镇时,燕王府的人请过当地的大夫上船,又去过当地的药铺,但大概是没找到什么好大夫,也没采买到足够的好药,所以到了沧州,就得停上两日,先寻了靠谱的大夫来给伤者治疗才行。否则,只怕船还没有到北平地界,这人就先死了。”
  谢慕林讶然:“这受伤的是什么人?若是燕王府的人,又怎会在德州受这么重的伤?德州……发生了什么特别的事吗?那里也是大城,想必不缺大夫和药材吧?竟然要离了山东之后再请医?”至于需要另外请医,她倒不是很意外。燕王府的船上确实有随行大夫,但那位大夫好象主要是治内科疾病的,也兼风湿跌打,对于外伤,估计并不是很擅长。
  谢徽之道:“什么人我就不清楚了,姚公公也说得含糊。但他们为什么会受伤,他倒是露过些口风,说先前燕王殿下进京时,带了几个河工案的重要证人。这些证人能平安上船,也是经历了无数风险的,当中更有许多人在暗地里出手相助。只是证人进了京后,那些想对他们不利的人便得了消息,查到都有些什么人帮过这些证人,便恼羞成怒要报复了。山东境内有多少他们的人,就连燕王府都说不清。想要确保万无一失,不让这些可怜的好人为人所害,当然要先离了山东再说。”
  河工案……说起来跟谢璞也是有关联的。怪不得那位燕王府的姚公公会放心将这些内|幕消息透露给谢徽之,因为谢璞的儿子根本不可能跟林家或者曹家有勾结。
  谢慕林心里有数了,便对谢徽之道:“这件事你别告诉其他人了。等到了北平后,你再私底下悄悄跟爹爹说。若想知道那些伤者的后续,只需要等爹爹的消息就好。”
  谢徽之道:“二姐放心吧,我还能不知道事情轻重么?方才我就没在大姐四妹面前提起,只跟你一个人说了。转头回了船上,我对着哥哥们,也照样会守口如瓶!”说罢,又压低了声音,满脸好奇地问谢慕林,“二姐,林家在河道衙门到底怎么样了?这是不是他们要走投无路了,所以只能拼命想法子灭口,垂死挣扎?我跟姚公公打听过,他不肯多说,只道燕王殿下那边,确实收到了京城送来的急信,说是皇上开始对林家下手了,曹家也没少跟着落井下石,帮着找到了好几个证人呢!咱们才离开京城几天?居然就有这样的大戏,早知如此……”

  谢慕林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得啦,咱们不过是路人炮灰,安心离得远远地听故事就好,留在京城看什么戏?你就不怕坐在戏台边上,会被殃及池鱼?”
  谢徽之撇撇嘴:“当年要不是林家跟曹家死斗时,不去抓真正的罪魁祸首,反而非要咬紧了无辜的父亲不放,咱们家也不会遭这么大的罪。如今知道林家要倒霉了,我当然想亲眼看见他家的下场。”不过……不看戏就不看戏吧,反正他在京城也不是没有人脉,迟早会收到消息的,离得远了,也不耽误他高兴。
  谢徽之要回自个儿船上去了,谢慕林还特地又塞了好些味道不错的酱菜与刚买的肉干过去,好让他吃饭吃得香甜些。他收了自家二姐的贿赂,心里满意了,高高兴兴地回了船,下午便上岸逛去了。
  沧州商贸发达,他想过去瞧瞧,有没有自己可以利用得上的商机。跟看仇人的好戏相比,当然是自个儿发财更香啦!
 
 
第817章 邀请
  傍晚的时候,谢慕林收到了一张帖子,是以李姨娘的名义送过来的,邀请她明日上午到后者的船上茶叙。
  只不过,谢慕林看着帖子上熟悉的字迹,猜到这是萧瑞在邀请她。
  难不成萧瑞是想在生母的船舱里与她相见?可李姨娘所坐的船并不是只有她一位乘客,还有别家的女眷。萧瑞上个船,肯定是众所周知的,若在这样的条件事,跟谢慕林在李姨娘那儿见了面,只怕转眼就要传得人尽皆知。虽说两人早晚会正式定亲,可眼下这么做,是不是太不隐秘了点?
  谢慕林就有些犹豫。
  不过,外头吹着凛冽的寒风,萧瑞先前曾经让谢徽之传过话来,说是天气太冷,怕她冻着,就不邀她到码头上的某家店铺里见面了,如今忽然来了这么一张邀请她茶叙的帖子,肯定有什么紧急缘故吧?谢慕林生怕会耽误了正事,便立刻回复了来人,答应明日上午会准时前去作客。
  只是等送帖子的人一走,谢映慧便找上了谢慕林,有些不满地道:“这是怎么回事?柱国将军府的姨娘为什么要请你去喝茶?她一个姨娘,好大的脸面呢!”
  谢慕林忙借兄弟们做个挡箭牌:“跟柱国将军府没什么关系,萧瑞跟我们家的兄弟们都有交情,尤其跟三弟交好。他如今又在燕王府,将来我们肯定有很多跟他打交道的机会,事先跟他母亲碰个面也好。其实我熟悉的一位店铺老板娘古娘子,就是这位李姨娘的好友,先前还是多亏了古娘子转告,李姨娘给我们送了面食来,我们才没因为连日大雨难以采买食物而挨饿呢。大姐就当作是我过去致谢了。”
  谢映慧闻言,面色稍稍缓和了些:“即使如此,身份有别,这位李姨娘也不该太过拿大。我听说过萧瑞很得燕王器重,整日带在身边,萧瑞的生母自然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可萧将军还在呢,他的妾室就跟着儿子到外任上去了,说起来也不合规矩得很。我怕这个萧瑞仗着燕王宠信,就眼里没人,连带的他生母也跟着猖狂起来。你一个人过去做客,就怕会吃亏。你又向来是个斯文人,不擅长跟人争吵……”
  谢慕林听得笑了:“哪里就到这个地步了?大姐该不会是习惯了曹家那边的言论,总将萧贵妃娘家那边的人当成是坏人了吧?遇事总爱把人往坏里想。你放心吧,我对李姨娘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也清楚萧瑞的性情为人。明日我就是过去坐一坐,陪着吃茶说说话,然后就回来了。李姨娘船上又不是没有别人在,我也带着香桃,能吃什么亏呢?”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