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混淆
文氏放下手中的账簿,想了想:“自己配?你知道秘方?可就算知道秘方,也没必要自己费这个事儿呀?真想要了,打发人给商队的人送信,下回商队再从南边送货来,顺道捎来便是。家里还有四五十瓶的存货呢,怎么也足够撑到那时候了。”
谢慕林笑道:“正常情况下,固然是这样,但一来大姐马上就要出嫁了,我想着她出阁时还能顺道带一批膏方走,就算她随黄家姐夫上任,路途舟车劳顿,也能吃些膏方润润喉,别轻易生了病,还能给黄太太留几瓶;二来,咱们家每年也就是耗费上一二百瓶罢了,听着多,其实对比杜家医馆每年卖出去的膏方,压根儿就不算什么,他家还看在姻亲份上,只收了我们家成本费,根本就不赚什么钱。
“这个膏方是我为了爹娘在北方不大适应气候变化,才请杜老爷子研制出来的,在湖阴老家却未必派得上用场。杜家医馆平日里要治疗上门求诊的病人,就够忙的了,更别说还要制作其他用处更多的膏药。我们家如今都不在老家住着,又何苦让杜家耗费时间精力在这一二百瓶膏上呢?反正我知道配方,只要我们家在北平能收到所有材料,自己熬制,也不费多少功夫,还能更省事些,什么时候想要用了,现熬就行,不必事先备了上百瓶存着,还要操心它会不会放坏了。”
谢映慧在旁轻声道:“这道膏方倒是每年春秋二季最得用。前两个月我听说黄太太有些咳嗽,给她送了两瓶去,她吃着很快就好了,还问我是在哪家药铺买的呢。听说是我们家从南边老家带过来的,方才不说什么了。倘若我们家自个儿能熬制,倒是便宜。”
谢映容在旁蠢蠢欲动:“其实大姐嫁人后要随夫上京,我也一样,我其实也可以带上一批膏方陪嫁的,不……给我配方也是一样,我自家熬制就是了。”这个膏方的效用她是知道的,将来若是拿去讨好平昌侯府老夫人,想必能得不少好处?
谢慕林冲谢映容笑了笑:“三妹妹担心什么?从京城回湖阴老家,才几天的路?族里也有人在京中,你随身带上几瓶备用,什么时候吃完了,打发人回湖阴买就是了。你跟三妹夫小两口,人员简单,没必要这么费事的自己熬。家里不一样,爹娘每年还拿这膏走礼呢,用量大,才想着要自己制罢了。”
谢映容张嘴就想说万家可不人员简单,但谢映慧先她一步开了口:“你要配方做什么?杜家的方子,只因二妹妹出了力,把往年搜罗到的医书给杜老爷子做参考,才研制出了这道膏方,因此杜家将秘方与二妹妹共享。你一点儿力都没出,就想拿走方子,莫不是还想拿它赚脂粉钱?还是打算拿它讨好未来婆家长辈?!我是嫡长女,都没开这个口,心里想着不是问家里要现成的膏方,就是打发人去湖阴老家买,你倒是脸皮厚,一张嘴就把主意打到配方上了?!”
谢映容顿时涨红了脸。谢慕林匆匆说得一句:“我答应了杜家老爷子,不会把膏方外传的。”便不再理会她与谢映慧的嘴上官司,继续对文氏说,“爹爹大概也跟娘提过了燕王府那边得到的消息,咱们家若是能拿出新鲜熬制的膏方,未必不能献上去。这东西比药温和许多,就是没生病,拿来泡着水喝了,喉咙也能舒服些的。”
文氏确实听谢璞说过,太后船驾快要到北平城了,之所以行程如此仓促,是因为太后身体抱恙,想要尽快赶到小儿子身边养病。她还感叹过,皇家为了燕王府香火,把亲子出继,却累得太后与亲子骨肉分离,见面也无法以母子相称,只能作个君臣,太后身为母亲,心里该多么难受呀?也难怪她如此着急着见燕王了。
如今听到谢慕林的话,文氏以为女儿是想趁机献上膏方,若能得太后夸奖,谢家也更有体面,谢显之与马家姑娘的亲事,必定更有把握了……
文氏自认为想通了女儿的主意,便微笑道:“你这孩子,心思倒是多,不过这不是坏事。我们家这膏方,在北平城里也算是小有名声的,从来没吃坏过人,吃过的都说好呢。从前周老夫人还在时,周大太太每逢换季,都会打发人来问我要几瓶去。连老太妃在时,也吃过咱们家孝敬的膏。”
熬制膏方这件事,文氏点了头,事情就好办多了。谢慕林自告奋勇揽下了这个差使,又问文氏要几个办事老到的人帮着收集药材。熬制的工作倒是不必另外找人。张婆子从紫禁城回来后,休了三天假,便一直闲着。她男人夏天时老病犯得少,行动还算方便的,夫妻俩平日做事就很细心,也有耐性,正好可以调过来给谢慕林打下手。
文氏依言拨了几个人给女儿,却还是忍不住笑道:“又不是要做生意,收得几斤药材回来慢慢熬制,就能做出不少了。何必积压得太多材料?做好了吃不完,当心又要放坏了。家里人可未必有杜家医馆的本事,还能把装膏的罐子封得严严实实的,一年半载都存得住。先做一批,吃完了再熬就是了。”
谢慕林笑着说:“毕竟是头一回熬制,多备些材料,以免出差错。再说了,我又不可能照着配方买材料,那岂不是被人猜出配方来了?娘既然说这膏方在北平城也是小有名气的,难保就会有人生出贪念来,要拿了这方子做成膏去卖。我们可不能坏了杜家的生意,索性多买些不相干的药材,混在里头,免得叫人猜出真正的配方来。”
谢映慧笑问:“这买来的药材若是用不上,岂不是白费了?”
谢慕林说:“怕什么?大不了事后让商队的人捎回南边卖了,反正不能叫人猜出配方就行了。”
众人再也没有意见了,文氏还觉得多买几种药,花不了几个钱呢。只是,若真打了给太后献膏的主意,这装膏的容器就不能轻忽了,她特地给女儿拨了二百两银子,充作经费,还让女儿不够用时再向自己要呢。
谢慕林笑着接受了母亲的好意,心里已经在盘算,要在那份药材清单上,另添多少种药材,混淆视听了。
第1143章 收药
谢慕林收罗药材的工作迅速而有效率地进行着。
文氏拨给她的人手,除了两名是在谢家外宅负责跑腿办事的家丁以外,另两名是在北平分号做事的伙计,对北平城内外的情况非常熟悉,而且平时就没少接触药材方面的生意,跟城中大小医馆、药铺早就打惯交道了,连军中哪一方势力主要经营的是哪种药材的买卖、驻店铺面又在什么位置、负责人分别是谁,全都熟门熟路。有他们出面,谢慕林给出的药材清单上,但凡是北平城里有货的,很快就有了下落。哪怕是暂时没有存货的,也都打听到了什么地方有货的消息,有熟人引领着,打发人过去,不过两三日功夫,也就到手了。
谢家紧急收药的行动,虽然做得不是很张扬,但还是引起了一部分人的注意。几个奉命办事的人事先得过谢慕林的吩咐,刚开始并不吐露为何收药,但等到有熟人私下打听时,就装作一副被磨得受不住的模样,稍稍泄露了口风——当然,是指东家的太太与小姐有意配膏方一事。
谢家往年拿来送礼的江南蜜炼润喉膏方,在这北平城的中上层官宦圈子里也颇有名声,稍有些名气的大夫、药铺几乎都听说过,还有人亲眼见过、亲口尝过,知道确实是名家所制的好膏方。但谢家是高官显贵,他们哪里敢招惹?见人家又不拿这个来卖,便也听听就算了。若有机会尝一尝,私下还会猜猜里头都用了些什么材料,但没几个人真敢私配出来卖的。
如今那些药铺、医馆的人听说谢家是在配这道膏方,都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还叹道:“那制膏的神医倒也大方,竟把秘方都告诉了布政使大人家!”心里却猜想那位神医是为权势所迫。
谢家的伙计当然不会任由他人误会自家东主,便道:“制膏的杜老大夫,乃是咱们东家族里的姻亲,两家有几十年的老交情了!杜老爷子知道东家和东家太太在北平离不了这膏方,见少爷小姐们要来跟东家、太太团圆了,怕往后送膏不便,才特地把膏方给了少爷小姐们。杜老爷子一身的本事!又不靠这一道膏方吃饭,人家才没那么小气呢!我们东家又不拿这个制了膏来卖,杜老爷子怕什么?”
那几个人听了,只得赔笑。
等谢家的伙计带着收好的药材走了,几个人才又凑到一起,讨论这件事。
“这秘方真个是那位神医给谢家少爷小姐们的?方才那人倒也没说错,谢家又不卖这膏方,那位神医便是给了又能怎样?”
“你管谢家是怎么得的膏方?我倒想知道这膏到底是怎么制的?用的什么材料和手法?”说话的这人还特地问药铺的掌柜要了谢家人采买的药材清单,又从怀里掏出了另外两张纸,“这是我找那几家卖药材给谢家的铺子,打听到的药材单子。好家伙,前前后后差不多有七八十种药!谁家膏方用这么多料?该不会是唬人的吧?!”
几个人听得都起了兴趣,把那几张药材清单传看了一遍,又去请教药铺的掌柜。这位掌柜家学渊源,学过十年医术、药理,又见多识广,虽然只是买卖药材,却也偶尔替熟人把个脉、开个方什么的,平日里更是没少熬制些膏药、丸药什么的。这种事找他打听,最合适不过。
那掌柜的眯着眼看了一遍药材清单,便笑了:“这上头倒有不少药材是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用的,但好些彼此相克,我猜那开清单的人比你们想的要聪明,特地把用得着的药材跟其他不相干的药材混在一处采买,即使清单落入他人手中,也猜不出真正的方子用了什么药材。”他冲众人嘿嘿一笑,“你们就别打主意了,人家哪怕是不做这门生意,也不会轻易泄露了秘方!”
听到他这么说,其他人连忙把药材清单接回来重新细看,然后面面相觑。
其中一人道:“仔细瞧着,这里头的药至少能凑出三种常见的膏方来,但那都是烂大街的老方子了,谢家肯定不会照着老方子来配的。就算真能找着人猜出了整个方子,咱也不知道配比呀!更别说是熬制的手法了。看来,谢家早有防备,咱们也就是看个热闹罢了。”
其他人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却觉得这事儿有趣,拿来做个谈资,跟亲友、熟人聊上一聊,慢慢地,谢家熬制膏方的消息也就传开去了。
宗室旁支那边有得到消息的人,消息灵通些的,知道太后的船驾已经快要到北平了,这么急着赶路,是因为太后身体不适,越发想儿子了,没有了游山玩水的心情,便命人加快了行程。他们也曾听说过谢家往年送出来做人情的膏方是治什么的,还猜想谢家是听说了太后的事,打算趁机巴结一把呢。
毕竟谢家的女儿马上就要嫁给太后的亲孙子了。
就算燕王已经出继了,血缘上也依旧是太后的亲子,他的儿子自然就是太后的亲孙。谢家千金还没过门,就先想着要巴结未来太婆婆了,还挺有心机的嘛!
有亲近燕王府的宗室妇跑到燕王妃那儿向她报信,还笑着说:“看来王妃是得了个好媳妇了,还未过门呢,就已经懂得向长辈尽孝心。王妃以后有福了!”
燕王妃与旁边坐着的永平郡主顿时明白了谢慕林先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母女俩对视一眼,前者便笑着说出了配合的话:“那孩子真是有心了。其实是我这两日忙着迎接太后的事,有些着急上火,永平见了担心,就跑去谢家讨要他家的润喉膏。我吃着觉得不错,想起太后娘娘那儿兴许也用得上呢,便嘱咐真姐儿多备一些,预备进上。没想到她这么用心,还特特收罗了大批药材,新鲜熬制。这新鲜的膏方,确实比去年熬的更好。”
宗室妇听了,连忙跟着感叹了一番,又好奇地问那膏是什么样子的——她从前没有吃过。谢璞送礼,是不会往燕王府以外的宗室里送的,避嫌。
燕王妃给郡主使了个眼色,郡主心领神会地说:“先前要的都已经开了封,母妃吃了大半,剩下的不好转送给婶娘。回头我去找我嫂子,再讨要两罐,就给婶娘送去。这是陈的,婶娘先吃着,回头等我嫂子家里熬了新的出来,我再向她多要些,婶娘想要多少都有!”
第1144章 完成
等永平郡主打着讨要润喉膏的名义再次找上谢家门的时候,谢慕林已经把所有收罗到的药材打包好了,整整齐齐地四大箱子,清单上的药材几乎都齐了。
只缺了两位少见的货,一种已经派人去保定买了,有行内人提供消息说那边有现货,估计明日就能回来;另一种还在通州码头,最迟今晚也能到了,明天同样能到手。
永平郡主委托给谢慕林的差使,她已经近乎完成。
永平郡主都惊呆了,看着眼前一包包打包好,上头标明了药名的药材,份量足够太医、府医们开上十天的药,有些不敢相信自家准嫂子真个在三天之内就把这事儿给办好了。
谢慕林又告诉她:“明天或后天,郡主找个理由打发人来找我要东西,我就顺便把那后续的两种药材也一并送去王府。还有什么缺的,你也只管开口。如今我手下的人办这事儿已经办得熟了,对北平城里各家药铺、医馆的存货情况十分清楚,需要什么药,都能有针对性地上门去,不必满大街地找,更省事,也更隐蔽。只是后续若要再收药,未必能再打着谢家熬膏的旗号,需得王府出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