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靠抽卡君临天下[基建](穿越)——紫舞玥鸢
紫舞玥鸢  发于:2023年05月31日

关灯
护眼


  喻行舟继续道:“永宁王在自己的封地上,可以自行收税,凭借这一点,永宁王府插手文兴铁矿厂,周围的县令哪一个敢说一个不字?”
  “其实,臣前几年曾派过三个钦差,去巡查文兴铁厂。”
  萧青冥目光一闪:“结果如何?”
  喻行舟摇摇头:“前面两个回来,都异口同声说毫无问题,第三个……据说在路上遭到宁州绿林土匪劫掠,死在半路上。”
  萧青冥:“死了一个钦差,没人查吗?”
  喻行舟:“那是正逢燕然南下,无暇他顾,再加上文兴铁厂供应的铁并未出太大纰漏,只是矿税不多,这事就搁置了。”
  萧青冥只是默默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一回到御书房,就让书盛将近年所有有关宁州的奏折找来,逐一翻看。
  一看之下,萧青冥赫然发现,宁州每年收上来的粮税、商税和盐税,一年比一年缩水,尤其是去年,几乎砍半。
  今年在系统休养生息增益状态的加持下,非但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越发变本加厉。
  面对朝廷的问责,宁州刺史冯章的回应竟然是大吐苦水,言及今年以来有大量农人和流民,从宁州涌向京州,导致宁州缺乏劳动力。
  冯章甚至在奏折中苦口婆心相劝,说宁州大面积土地都种桑树,稻田比例不足五成,且地少人多,宁州自有州情在,不可效仿京州分田云云。
  萧青冥缓缓合上奏折,忽然问:“往临阳县修的那条国道,如今进度怎么样了?”
  书盛躬身道:“回陛下,京州和宁州路段,大部分已经修整完毕。”
  萧青冥起身,走到窗前,望着庭院里逐渐发黄的落叶,忽而一笑:“自燕然围城一战,朕似乎已经在京城待了半年多了。”
  书盛疑惑道:“陛下不是一直都呆在京城吗?”
  萧青冥悠悠道:“目前京州一切都走上正轨,有老师,皇叔和六部在,朝廷应当无碍,朕也是时候该放松一下,微服出门散散心,你说对吗?”
  书盛一呆,哪有皇帝不呆在京城里?但这位主子要做的事,可不是他能置喙的。
  萧青冥一招手,小玄凤就灵巧地落在他食指上:“你留在宫里,朕出远门这件事,暂时不要告诉喻行舟,叫他知道,朕肯定走不成了。”
  他随手写了一封信,信中安排好各项政务,好在京州一切敢反对他的声音,在他的铁拳之下已经烟消云散,各项建设都按部就班,他是否坐镇宫中,倒也无关紧要。
  信写到最后,萧青冥支着脸颊,小心眼地勾起嘴角,也该叫喻行舟尝尝不辞而别的味道。
  想必他看到这封信的表情,一定会十分有趣。只可惜自己看不见了。
  ※※※
  秋高气爽。
  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哒哒地踏在新修葺的京州国道上,前后跟随一众随行的护卫。
  水泥路面十分平整,车身行驶得极稳,几乎听不见车辙滚动的杂音。
  宽阔大道中间有一条明显的白色线条,将道路分成了左右两边,所有来往旅客和车马都统一靠右边前行。
  行人道和车道分开,各不干扰,就算车辆快速飞驰,也不必担心撞到前面的行人。
  萧青冥撩起车帘,每到两个城镇中间,都有一座供旅客休息的邮政驿站。
  站中有专门饲养送信信鸽的窝棚,偶尔有赶集的小贩吆喝买卖,在国道沿途形成了一个个分散的小集市,肉眼可见的热闹。
  “陛下关于驿站的想法甚好,将来整个京州网道成型,私人信件的收发一定会成为驿站一大收入来源。”花渐遇摇着折扇,轻轻笑道。
  萧青冥靠在靠垫上闭目养神,小玄凤窝在他肩头,毛茸茸缩成一团。
  他闻言睁开眼,懒洋洋道:“一会下车,你们可别叫错了。”
  花渐遇莞尔一笑,收起折扇,朝他彬彬有礼一拱手道:“是,喻公子。”
  作者有话说:
  喻:?我那么大一坨陛下呢???
 
 
第67章 查访文兴铁厂
  文兴县是著名的冶铁大县, 背靠文兴矿山,是大启北方最大的一座露天铁矿脉,这里的矿场矿石资源相当丰富, 除了铁矿,还有煤矿, 铜矿,少量锡矿,大理石, 花岗石等。
  除了官营的文兴铁矿厂,这里还有众多冶炼工坊,工匠遍地, 县城里的街道整日响彻锻打的敲击声, 就连空气中都隐约弥漫着冶矿的气味。
  县城背靠山脉而建,这里七弯八拐的道路, 和时不时飘散的铁锈气息, 对于萧青冥这个既路盲又嗅觉灵敏的人而言,极为不友好。
  他乘坐的马车和一行随从们踏入县城时,很快引起了附近居民的主意, 他们在县城里稍事停留修整半日, 打探好了铁厂的位置,便直奔而去。
  铁厂坐落在矿脉山脚下, 背靠京州与宁州交界的临阳河,铁厂每年出的铁, 除了陆运之外, 供给宁州、淮州和荆州的, 大部分都需要走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运量大, 速度慢, 陆路耗损和人力成本高,直到京州至宁州临阳县第一国道修建完毕,陆运才方便了不少,然而运量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
  踏入文兴铁厂,空气里蔓延的铁锈味和矿渣的粉尘,就把萧青冥狠狠呛了一口。
  “公子是京城人士?”铁厂专门管理矿工的监丞,笑呵呵地叫人送来茶水和麻织的湿巾,隐晦地上下打量萧青冥一行人。
  “我家公子来自京城喻家。”莫摧眉做出一副世家豪门的倨傲气派,“这次是奉我家大人的命令,前来为下个月底陛下寿辰准备寿礼。”
  铁厂的督监官梁冯这时才终于姗姗来迟,他年纪约有四十岁,身上穿着一件老旧的官袍,似乎是常年在矿井行走,身上沾着一层灰黑的尘埃。
  梁冯小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连连致歉:“不知喻公子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
  他擦了把汗,赔笑脸道:“陛下寿诞可是大事,不过我们文兴铁厂并未收到上级的文书,请问喻公子可带了喻大人的手令或者书信?”
  莫摧眉早有准备,亮出腰间一块盐铁司的令牌:“手令倒是没有,不过此令你该认识吧?”
  “认识,认识。”梁冯顿时舒展眉眼,各地的矿业铁厂全部隶属于三司之一的盐铁司管辖,直属上级官衙的令牌,他哪里会不认识。
  监丞的态度顺便变得诚惶诚恐,弯下腰恭恭敬敬道:“不知是盐铁司的大人,下官失敬。”
  “我不是什么大人,只不过奉喻大人之命来办事,行个方便罢了。”
  萧青冥一本正经地随口胡诌:“去年皇帝过寿的花石纲太过劳民伤财,所以今年要换个花样。”
  督监梁冯暗道,能弄到盐铁司的令牌,来自京城喻家,又是为皇帝寿诞而来,思想来想去,京城大概也只有那一位喻大人才有可能。
  不过,以那位的位高权重,什么珍奇异宝弄不到,何必跑到铁厂来准备寿礼?这里有的无非是些平平无奇的铁矿罢了……
  梁督监的脑袋瞬间转过许多念头,最后灵光一闪,莫不是想打造一座铜、铁甚至镀金的雕像不成?
  无论如何,面前这位“喻公子”肯定跟摄政大人关系匪浅。
  梁督监不敢怠慢,引着萧青冥往铁厂内参观,穿过前方的官衙大院,一行人一路往后面的冶炼工坊而去。
  远远的,众人就听见冶炼区传来工人喊号子的声音,火炉燃烧,锻打铁块,诸多凌乱的声音此起彼伏,交织在一处。
  梁督监介绍道:“我们文兴铁厂是京州最大的冶炼厂,有矿工、匠户近三千人,炼铁炉三十余座,铸造炉近五十座,矿区光是铁矿坑就是十来座,一年大约能出矿两三百万斤,出铁百万斤。”
  其他人只觉得百万的数目极大,萧青冥却暗自皱了皱眉,这个出铁量太低了。
  百万斤只是生铁,如果锻成熟铁,还有大量损耗,百炼钢就更不用说,以现在的技术水平,五斤生铁才能出一斤钢。
  这里的工人大多赤裸上身,皮肤黝黑,大部分人都十分瘦小,见到梁督监带着萧青冥走来,工人们立刻朝督监问候,再远远地避开。
  有一群矿工拉着矿车过来,离着好几丈远就停下脚步,朝督监弯腰低头示意,然后才小心地拉起纤绳拉车离开。
  梁督监似乎对这里的矿工很是熟悉,和蔼地冲每个人打招呼。
  萧青冥淡淡笑道:“没想到梁大人在工人中的人缘这么好,看来大人平日里对这些人很照顾吧?这可真是难得。”
  梁督监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腼腆地道:“喻公子过誉了,下官乃寒门出身,昔年曾蒙喻大人提拔,喻大人身份显赫,却对我等寒门子弟多有回护。”
  “下官深知这些底层工匠和矿工们,讨生活不容易,只好在自己范围之内,多做一点事情,也不是什么可吹嘘的,当不得公子夸奖。”
  萧青冥讶异地看了他一眼,他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把梁督监的履历都看过一遍,他几时跟喻行舟有交集的?还受他提拔?
  梁督监似是看出他的疑惑,主动笑道:“本官年纪大了,一直落榜,直到几年前才高中,当年的主考官就是喻大人。”
  萧青冥这才颔首,原来是自诩的门生。
  梁督监有意借这个话题拉近关系,对着喻行舟好一通吹捧,把道听途说来的有关喻行舟从前在其他州县做外任官的事,添油加醋说得滔滔不绝。
  这些事连萧青冥都不知道,他听得津津有味,直到被梁督监引到饭厅用餐时,这个话题才算打住。
  他们一行七八人,胡同木的大圆桌上,竟然只有可怜巴巴的四菜一汤。
  四个菜分别是清炒白菜秧,萝卜炖地瓜,蘑菇酸笋,唯一一个荤菜还是牛杂,汤更是寡淡,连油膜都几乎看不见。
  梁督监热情地招呼萧青冥入座,见大家都看着这一桌菜发愣,他不好意思地亲手给众人倒茶。
  他连连欠身道:“实在对不住,下官不知道喻公子今日前来,没有好生准备菜肴款待,是下官思虑不周。”
  一旁的监丞立刻道:“小的这就去叫厨房加几个菜。”
  萧青冥摇摇头,在上首坐下,随意笑道:“梁大人如此节俭,平时就吃这些菜吗?”
  梁督监叹口气,愁眉苦脸道:“喻公子在京城那样的繁华之地住惯了,有所不知,我们文兴县虽然盛产矿石,但农田肥力不佳,粮食有限。”
  “铁厂每天有三千张嘴要吃饭,大家每日辛苦下矿,都是体力活,下官每日都要为大家的口粮犯愁,哪里有富裕去弄山珍海味呢?”
  “下官日常能吃到这些,已经深感惭愧了。”
  “哦?”萧青冥问,“文兴铁厂背靠矿山,每年出铁如此之多,应当收入不菲才是。缺少粮食可以问其他州县买粮。”
  梁督监摇摇头:“喻公子有所不知,前些年收成不景气,加上燕然军南下劫掠,粮食很难买到,更何况,朝廷为了增兵打仗,每年要的铁一年比一年多,矿税也在提高。”
  “我们也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才能勉强支撑。”
  萧青冥深深看着他,叹道:“梁大人若出任一城知府,必定是一位优秀的父母官。此处如此清苦,不如我回去以后,与喻大人美言几句,让梁大人去其他县城大展身手,如何?”
  梁督监一愣,谦逊笑道:“喻公子说笑了,下官有几斤几两,下官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就我这样的劳碌命,还是呆在这里就好,省得拖累的其他地方的百姓。”
  几人正说着话,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
  梁督监皱了皱眉:“怎么回事?没看见有贵客在吗?没个规矩。”
  不多时,吵闹声非但没有消停,反而传来一阵哭声。
  门口一个四十岁许的匠户,正跪在地上,双手拉着监丞的衣摆不放,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
  “监丞大人,小的家中妻儿生病久久不见好,昨儿个夜里儿子发了烧,怕是不请大夫不行了。”
  “请监丞大人发发慈悲,借小的几纹银两,让小的去请大夫吧!”
  监丞一把扯开衣摆,没好气道:“借你?我自己都没几个钱,拿什么借你?就算借给你,你一个穷匠户,拿什么还?”
  “你不如去镇上借,就是利钱多些。”
  那匠户苦着脸:“高利贷实在借不得啊,利滚利,我哪能还得起,请大人救救我的妻儿吧……”
  两人的对话隐约传到厅内,正在往碗里扒拉酸笋的白术,瞬间支棱起脑袋,下意识准备起身,不料还有人比他快了一步。
  却是梁督监:“监丞,快让他进来说话。”
  白术身边的莫摧眉拉住他,冲他暗暗摇头,白术这才又坐了回去。
  监丞得了吩咐,这才黑着脸不情不愿带着匠户进门,匠户哪里见过这么多贵人,一下子愣在原地,期期艾艾,说话都不太利索。
  梁督监和善地望着他:“你要借银子给妻儿看病?”
  匠户立刻跪下来,连连磕头:“请督监大人帮帮小人吧,小人实在走投无路了。”
  梁督监二话没说,从怀中摸索一阵,摸出五两纹银,亲手交到匠户手中,道:“这些应该够了,不够你再来找本官。”
  一旁的监丞大急:“梁大人,这些匠户矿工最是刁滑不过,万一日后有人故意欺您君子,那该如何是好?”
  梁督监脸色一沉:“胡说,哪有人会诅咒自己妻儿呢?这种事可耽误不得,稍晚一些说不定就是一条人命。你往后遇到这样的事,不可拦着。”
  监丞讪讪点点头:“小的知道了。”
  他转头看向那匠户,没好气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多谢梁大人。”
  那匠户这才恍惚地回过神,感激涕零:“多谢梁大人开恩!”
  梁督监笑道:“今日是托了喻公子的福,你才有这好运气。快去请大夫去吧。”
  待那匠户离去,萧青冥微微一笑:“梁大人真是慈悲心肠,见不得工人们受苦,难怪人缘如此好。”
  梁督监越发不好意思:“不过是一点私房钱,若是能挽救一个孩子,那可是件大功德。”

  用完饭,萧青冥几人在梁督监安排的厢房入住。
  小玄凤第一次出远门,扑腾的一天有些困了,往主人床帐的枕头上一扑,缩着翅膀开始睡大觉。
  白术照例为萧青冥请完平安脉,感慨道:“原来那位梁督监是个大好官啊,不仅自己节衣缩食,还肯拿自己的私房钱接济工匠们。”
  “难怪白天那些工人们对他恭恭敬敬的。”
  白术看一眼莫摧眉,歪着脑袋,头顶呆毛微微一晃:“你干嘛阻止我?我就是太医,医术难道会比胡乱请来的大夫差吗?”
  “我直接去给那个匠户的妻儿看诊就行了,何必多此一举,借钱请大夫呢?”
  莫摧眉在他脑门上屈指一弹,双手环臂,笑道:“说你傻你还真傻,不拉着你,你说不定要当场说出太医的身份,谁家公子出行会随身带个太医?”
  “何况人家梁大人既然已经出手帮助人家,你要是越俎代庖,岂不是抢走人家在我们公子面前表现的机会?”
  “啊?”白术出了医术精湛,对其他的事都一窍不通,似懂非懂地嘟囔两声:“看个大夫也这么复杂……”
  萧青冥坐在桌边,手中是一份从喻行舟处拿来的,前几年钦差巡查的奏折。
  从奏折上看,文兴铁厂简直是模范铁厂,账目清晰,管理井然,矿工和匠户们更是一片和谐,从来不像其他冶炼厂,动不动就闹出点事。
  这种官营的冶炼厂向来是实行匠户制度,跟以前皇庄里的庄农户籍制度差不多。
  一旦成为冶炼厂的匠户,纳入官府的管辖,就得在这里干一辈子,匠户身份父死子继,一代代干下去,子孙都不得幸免。
  待遇也很差,每月会有固定的粮奉,非常少,仅能糊口,一年到头劳作,逢年过节才会多给一点俸银和布匹,勉强维持生活。
  至于矿工就更差了,很多矿工都是从各地犯了事的犯人,被发配去矿山做苦役的,像京州被萧青冥处罚的那些妖言惑众的僧人就属于这种。
  不同的是,萧青冥给了这些僧人别的出路,干满一段时间就可以结束服役,若是干得好,不但能提前完成役期,甚至有可能获得一份待遇不错的新工作。
  僧人们有了这个奔头,为了早日脱离苦海,积极性高涨,无不老老实实替他干活。
  而那些被发配做矿工苦役的人,就没这么好的运气,按照规矩,后半辈子都得呆在矿里,终日与铁灰打交道,最后要么病死要么累死。
  矿工和匠户们,每月还要按规定的额度完成当月的任务量,否则还要面临惩罚,这样的严苛的制度下,各地的矿山和冶炼厂,每年都有很多工人和匠户出逃的现象发生。
  防止劳动力出逃,影响矿税和出矿量,同样是评价一位督监的重要工作指标。
  从今日萧青冥所见情况看来,这位梁督监还真一位难得的好官。
  花渐遇轻摇折扇,淡淡道:“以臣商人的身份观这位梁大人言行,总觉得他行为十分刻意,不过公子微服出巡,并未大张旗鼓,他应该不知道公子身份才对。”
  萧青冥指尖轻轻点在椅子扶手上,目光扫过屋中近臣们的脸,半晌,道:“莫摧眉,你今晚去探探这位梁大人的底。”
  “是,公子。”莫摧眉好不容易得了个重要任务,一双桃花眼顾盼神飞,笑吟吟瞥了花渐遇一眼。
  后者默默摇着他的竹骨扇,表示情绪稳定。
  唯独正在拭剑的秋朗手里动作一顿,破天荒主动开口:“那我呢?”
  自从陛下又多得了几个新人,他已经很久没有被陛下提起过了,就连文华殿的例会,他被花渐遇抢先,陛下也是默许的态度。
  其他人都忙得团团转,就只有他格外清闲。
  他一张嘴,屋里几人都诧异地朝他看过来,就连萧青冥都惊讶地眨了眨眼。
  太阳打西边出来了?秋朗居然主动要求干活?
  被众人的视线盯着,秋朗耳根一阵发烫,他向来不善言辞,只说了这么一句就沉默下来。
  莫摧眉嘴角一扯,调侃道:“秋统领最重要的事自然是寸步不离的守护陛下,这等跑腿的小事,还是交给臣吧。”
  萧青冥摸了摸下巴,忍着笑意,心想,这就是资本家的快乐吗?
  “你既然想去,就去附近矿工们和匠户们的住处探一探。外面有精挑细选的侍卫守着,放心吧。”
  秋朗双眼瞬间亮起:“是。”
  他转身时,与莫摧眉挑衅的视线一错而过,不动声色收回目光,快他一步出了房门。
  莫摧眉一撇嘴,一脸恨不得扎他小人的阴恻恻笑容,哼哼唧唧小声嘟囔几句,也跟着离开。
  ※※※
  官衙大院另外一边,梁督监所居的主院落内,入夜尚还亮着灯。
  梁督监和监丞此刻正凑在一起,商量着白天的事。
  白日里那件沾满了矿尘、灰扑扑的官袍,早已被梁督监脱了下来,扔到一边,他在侍妾的伺候下换了一身柔软的丝绸寝衣。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