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成华(第四卷)+番外——南栖
南栖  发于:2012年09月09日

关灯
护眼

是的,我要一个结果。

活着,会给在乎的人带来痛苦,死了,可以让事情在这里结束。时光流逝,岁月悠长,它们会缓慢而坚持的冲淡着在

今日看来似乎不可磨灭的一切,于是等到很多年以后,史书千秋,只会书下一笔明王消溺,成帝建业,没有人……没

人会再记得长夜山庄,记得江左四俊,记得落玉太长公主,记得兰妃周后,记得白氏与熙。

很多人,会从这件事的落幕里获得安宁。

我也期望能够因此,获得安宁。

然而那却是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

“我早就该明白了……却平白无故,浪费了那么多的时光。”

景元觉突然认真望我,仿佛已经从暴风中恢复了平静,只是一字一句,仿佛在征询着我的赞同。

何必要求我的赞同。

我永远也无法回答他。今时我已经足够明白,恐怕就是到了黄泉之下,也无法获得安宁。因为负了的,还也还不够。

可惜如果时光能够重来一次……如果时光,能够重来百次,千次,万次,我依然难以保证,会不会重蹈今天的结局。

这种惧怕突然笼罩,像山峰压顶一样沉重,使我急切的、颤抖着伸出手去——抓住了他的手。

景元觉没有推却,可是也没有回握。

他的手指很凉,比我还凉。

他的眼光有一刻的停顿,才缓缓向下,落到我们手心相连的地方。

外头又有蒙恒来报。

说是玲珑郡主在齐国公府哭闹不休,齐小公爷要带兵进宫,被齐太夫人死死拦在家里,就要拦不住了。

原来多少做过一点好事,积过这份善德。

也只听景元觉蹙眉冲着门外怒喝,“找条绳子,把他给朕绑了!”

蒙恒却是未走。

他说陈荀风大人自居隐瞒欺君之罪,跪在外面许久,方才也撑不住倒下。

他说顾文古称出身同门,又为江左吴越士林曾受庆德侯府上恩德,自请连坐。

他说周子贺戴罪入宫,求陛下看在当年周家行事逼迫有过在先,能够网开一面。

……也留下了一点烂摊子,让无辜者操劳。

景元觉抓起案上的镇纸砸在门上,发出劈裂的巨响,“统统不准!滚!”

我哀戚的看着他。

那飞扬又桀骜的凤眼,此时末梢带着怒火燃烧的红丝,杀气四溢的盯着门扉之外,却凌厉而又绝望。

其实岁月悠悠,相识不过一年而已。

不过一年。

“陛下。”

我出口唤他。

……却有太多的无力,悲哀,和倦怠。

景元觉缓缓回过头来。

他看着我的眸子,目光流转,深远异常。

如果此时开口求他,我相信他会罔顾朝人清议,孤立而行一意。这就足够了。对不起……让我自私一回罢。

在景元觉的垂眸中,仍旧抓着他的手,单膝跪在地上,仰望他。说出口的话,已是道不出的冷漠疏离。

“郭怡求名,文古求义。苏鹊斗胆,敢为天下求利。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惟愿您治下,举贤不避南北,安疆不畏四

邻,百年海内清平,万载青史留名。”

他的目光,极慢的撇下,对到我的眼中。

“好,好啊,好……”

话脱口,景元觉在笑。牵起的唇角,露出的皓齿,明灿一如初升的日光,晃了眼般耀目。可那眼中,又恍惚透着心底

流淌的苦涩,那笑声,仿似回荡着炼狱深处的凄楚。

朝知夕死无惧惶,淡将荆棘踏草芒。

那一时分我没有犹豫和恐惧,以为求仁者得仁,是一种解脱。可是现在这里,却有。胆战心惊的等着每一刻过去,都

比上一刻多一分折磨。我几乎就要相信,再在这里多站上哪怕一瞬,就会崩塌,一丝不落的毁灭了。

景元觉终于张口。

“我,给你一个结果。”

一根手指,接一根手指,缓缓的,却是毅然决然的,他松开了纠缠的手。

指掌成空,冷风拂过,一下便是凉凉的虚无。

心脏的某块地方,不再完整了。

……

重华殿东阁门户洞开。

日头仍悬,却不知为何天边飘下几缕雨丝,打湿了斗拱重檐。

我忽然想起,今日好近中秋了。

去年此时间……池碧映明月,杯举论莲灵。

不知他有否记起。

罢了。

昨日一梦而已。

出门前,刘玉呈来外袍,拉正衣角,寄上玉带。嘲讽的是,明白一个万死罪臣,偏要身着月白如练,由金柄拂尘上下

轻扫,好似涤尽里外尘埃。

门槛外,蒙恒中郎将一身青甲叩地,行了一礼,双手来押。他托着我的臂膀道一声得罪,却用了一股巧劲,实在相扶

下玉阶,阶下黑压压本来形容不整的臣工,俱为之精神大振,昂扬抬起头来,一路以注目大礼行之。

有人盛赞吾皇,有人唾骂奸佞,有人感怀怜悯,有人漠然相送。

无论如何,秋雨寒凉,月圆人圆,难不成还要在此跪到佳节。

……

离宫路漫,慢不过恩怨经年。

这一趟行程里,我没有回首,也没有偏侧,更不曾低头。

虽然我这样的不肖子孙,大概已算毁尽了太宗皇帝和父亲母亲高贵的里子,总还有一两分高雅的面子,要留。

……况且比起方才的决绝和痛彻,此时这些台面上的是非功过算不上云淡风轻,却也当真可抛在脑后,任人评说了。

直走到福兮门外,扶墙歇了半晌,难为中郎将弃扶而用扛,一路穿行,到了早该到的所在。

我抬头仰望那处肃杀的白底黑字,在心底里叹了口气。

一路往下,仿佛有曲曲折折数不尽的台阶与回廊,一直深入地底深处。磨砺粗糙的砖石在脚下时高时低,污垢和泥渍

伴同着弥漫空中的湿腐,随着阵阵森寒的回旋风,从墙壁的缝隙里、沉重的铁门里、甬道的弯折里掀起,扑面,发出

渗人的呜咽。到了后来,即使壁上火把通明的光,也无法照进笼罩眼前的黑暗。而这一片死沉的寂静中,又突然的爆

发出一两声凄厉的哀嚎,间或镣铐钉铛作响的拖曳声,好像唤醒了阴暗中沉睡的冤魂和厉鬼,而闻者将不再复还。

典狱官率了四名狱卒,恭候在一间小室之外。因为是中郎将大人亲自押送的犯人,搜身也免去,镣铐也简了,收监即

罢。

偏进去前,犯人拉住蒙恒,向他提了一个非分之请。蒙大人踌躇很久,终向典狱要求。典狱得了命令,却是掌狱不到

三年,再派人去旧库查翻案档,回还时已过了半个时辰。

便换到另一间。

此里火烛未明,一室深黑,仅高处半臂颈大的窗,转折透进地面上一点散光。墙壁湿腻而凹凸,霉烂之息浓重,角落

一卷草席半潮半破,站在室中脚下不时沿墙簌簌,几只食腐硕鼠溜过。

典狱官请示是否换回原处。

我席地而坐,只顾摸着那墙,一语不发。不知过了多久,听中郎将开口,谢绝了他的好意。

暗中时光难数,冷暖亮透交替,大致昼夜可辨。

中秋过了。十六过了。十七过了。

白日黑夜里,都说不出的好睡,仿佛到了寻觅的归所抑或兜转的终点,将多年缭绕心头心的事儿一朝卸去,只剩满胸

满肺的舒坦。

醒着时,看看天光。

闲着时,将墙壁一寸寸摸透。

指甲不久磨碎,露出指尖隐约的白骨,留下时断时续暗红的痕迹,一点点,丈量描摹过的区域。

可惜的是,父亲终是没有透过它与我说话。

八年过去,当年他那一头撞去后,大概已经获得了永恒的宁静,或是干脆忘却前尘、投胎在哪个好人家了罢。

如此,也好。

本以为一辈子都该没有机会亲至的祭奠,却不想,这小小的一间居所,能够收留白氏两代的魂魄。

也有人来看望。

只是他们远远站在铁栏外,被狱卒尽职的隔离着,而我则整日里恍惚,并不曾好生待客。

直到某日有人隔栏吹箫。

熟悉的曲调,幽咽的吹奏,深深浅浅,浅浅深深。听得久了,只觉得一时方寸天地也辽阔,蔽目黑暗也明亮。头顶一

捧天光洒在地上,好是古潭碧波。身下的草席,像是河岸的青草地,眼前的铁栅,似也换做了青林蓬丛。

恻恻久之,依依不绝。

一曲终,来客往栏内伸出手来,铁栅杵立,够不到盘腿中坐的我。

我垂了眼帘,静待他离去。

等了许久,仍旧无果。便侧头,低声道了一句,“临歧到了终须散……清风转眼送云烟。”

再不言语。

八月十八夜。

圣旨到。

典狱官开了铁栅门,定襄王金甲佩刀,顾文古刑监青袍,又有大理寺通判,御史台御史中丞,侍御史,太医正亲至

一时火把交映,照亮敝败陋室。

总管刘玉立在正中,展开一卷黄帛,正容亲宣,“苏鹊者,先落玉太长公主子,本名白与熙。建通元年,受连落玉太

长公主并驸马累珲王、淙王乱,流于莽苍山,一年脱逸。”

“其人清狂偏疏,结忿为怨,耽追往恶。自建通二年起,掩其行藏,秘图不轨,竟寻一肖似傀儡,举明王阴旗,以鸠

聚党朋,欲与父母复仇。”

“北邑藏身多年,用委奸佞,贪冒明王义弟之名,笼络其故旧,偷天换日,数行不轨。至暄仁三年,乃化名苏鹊潜入

廉王府荐任,授其翰林学士,伴走御前。年内谨兢庸碌,其言也甘,其行也贼,以为潜谋。”

“……暄仁四年,乃敢策周府行刺,几至凶害,帝有察,事败,弃贼寇而身逃。连三日,难避通查,又还于京畿。”

“御审众犯于殿上,诬称先帝遗诏存宫,为其利官职之便早布之事,以鼓动朝纲。幸众臣辩明,奸细不逞,逼自泄身

世,宿怨蓬发。其诟坏身故亲王英名,戕贼御上,欺死蔑生,凶恶兹甚,有比狂疾,不尽绝之,后悔无及。”

念完,大理寺通判下问可有冤异。

“并无异议。”

我覆手于膝上正坐。

刘玉听完此言,收了黄帛道,“宗正寺、大理寺、刑部合审无异议,此判即日起行,发宗正寺监刑。”

有小公公呈一漆盘。

刘玉又道,“奉太后懿旨,念白氏故人宗族尽毁,特赐白绫三尺。”

待要伸手,又是一漆盘奉上。定襄王插言道,“罪臣出于太长落玉公主,廉王府监理宗正寺宗亲事,请匕首一柄,以

全四肢。”

忽想起几日前,定襄王在并骑重入京中时威胁的话。说是从今往后,和长夜庄再有瓜葛,必亲手杀之。

王爷言必信,行必果矣。

方才伸手,将触到匕柄,御史中丞咳了一声,中断正色道,“另有一诏,陛下今日广表于天下,亦应使罪人闻之。”

等侍御史奉出告文,御史中丞接过,在牢中朗声诵读。

“景应天命,皇帝诏曰:朕之皇兄元闻,容止端雅,好善载彰,宽宥恭孝。先太子薨,先帝数与群臣称述,有托付社

稷,继承宗庙之意。”

“先帝山陵崩猝,珲、淙二王篡逆,宫闱不正,兄提兵千里勤王,助朕以弱冠龄平乱事,匡覃室,功甚莫巨之。朕封

明王,本当使兄永享显祚,克成厥终,如何不禄,英年早昬。朕每思之,夜不成寐,追悼痛彻,怆然攸伤。如使其在

,兄弟合心,尽力于国,祖业大成矣!”

“今又秋节,备思胞兄。忧其衣冠,八载漂泊。当遣使迎丧,迁葬于祖陵,追赠皇太子位及谥曰侑仁太子,布告天下

,咸使闻知,魂而有灵,兹尊宠荣。”

……其文漫漫,其言切切。

如得所表,夫复何求?

匕首生寒,触指冰凉,我只指尖碰了刹那,又有一托盘替了它的位置。

刘玉跪在地上,揭开蒙布,只余一尊玉杯青白,孤孤剩在漆盘中。刘玉捧着盘,声音微有颤抖,“陛下亲赐,鸠酒一

杯。”

三个漆盘齐齐陈在面前。

陋室里外站满了人,兀的狭隘起来。

顾文古似有话要说,无奈却慢了一步。我将玉杯入手,杯中流转碧色琼浆,芬芳之息,郁然满室。

愿得千秋醉,点滴心中留。

但饮返元露,今夕再重头。

苏鹊小命一条,便不劳太后王爷文古兄费心了。

一饮而尽,余味甘醇沁香。

方忆起此酒有名,名曰叹流年。

此刻念来才觉,竟从未懂得此酒好处。

……

刘玉手托空置漆盘。

我将玉杯放回,再看杯底,却有些不同。青白见底处,隐约有个甲盖大的雕琢物,囫囵是个形状。

再细看,千瓣成莲华,浆垂便朝露。

若是不饮到最后,决不会发现。

我缩手握捏着,看得几是痴迷。胸中一时却有说不出的苦楚和甘甜混在一起,像是千百倍汹涌而至的情绪,激荡着我

的呼吸。

罢了。

便罢了。

腹内发冷,心头却热。

细数这一遭,到了尽头,算不得亏。

该享的福享了,该吃的苦吃了。

该出的气,出了,该还的恩,还了。

该爱,不该爱的人……都爱过了。

渐渐冷寒彻骨,从难以忍受,到麻痹无感。剧烈的呼吸,不知道何时,也悄然停止。好似只有一颗心脏还活着,越发

空洞的跳动,怦,怦,怦……像是用尽力气,发出世间仅有的声音。

再数了,又数了,此去往前,奈何桥上,爹、娘,罗师傅,芸师父……都在等着,哪有什么不好。

眼前暗下来,我想动动手,抓牢那个玉杯。

仿佛是最后的纪念。

手却不怎么知觉了。

心中一沉,不免叹息。

……

终究。

过往多少,皆一笑……

只负君恩,付往生。

番外:南燕飞渡了无痕

鼓楼的钟声敲过一更。

掌灯的宫人们沿着院墙矮身走过。

门外,大内总管刘玉的职责使然,使他不得不提醒那个殿中阴影里独坐的人,“陛下,该去太后娘娘那儿了。”

长泰殿昨个就派人请过。

只是朝里新近除了逆党,事务繁多。那些个从犯的酌刑、定罪和押解,驻扎城外晋陵军营的六万神威军重筛挑拣、再

返边关,朝中要员的裁汰、安排继任替手、平衡各派别的力量——件件都是刻不容缓。

好容易闲下来一时半会,能在这幽闭无人的弘文殿里,捧着茶盅发上一刻楞儿……刘玉当真心疼他的主子。

可是又不能不去。

这转一会儿神的功夫,他的主子已经从案上下来。未点烛的殿阁,看不出面上有什么情绪。也只是道,“走吧。”

今上同太后,素来并不亲厚。

大内总管从小服侍他的主子,许多年看在心里,是不足为外人道。如今太后年事渐高,病也渐渐加重,糊涂的时候差

不多比得上明白的时候,只是深宫里膳药好生养着,像这样的传召,几是经年不曾有闻了。

前面,今上走在太液池边的回廊里,走得很慢。

步到半途时,他侧首望向盈盈碧波的池塘。今夜无风无云,大半个圆的月亮嵌在池水正中,发着皎皎的莹光。

景元觉的脚步顿了顿。

刘玉小心的停在他的身后,将一柄拂尘掸在小臂上,躬身等候他的吩咐。

然而大内总管什么也没有等到。方才的停顿仿佛只是一个错觉,他的主子步履稳健,昂头负手,徐徐走在前方。

文库首页小说排行我的书签回顶部↑

文库内搜索: